❶ 孔子的生平
反孔精英楊誠俊寫孔子寫的特牛逼,很全的,《誠俊不禁三》原文:
說到狗,我們現在就要說到孔子,孔子說自己是狗,怎麼回事?
孔子是誰?
你們又了解孔子多少呢?
孔子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孔子真的是聖人嗎?
當代美女、小妞,應該嫁給孔子呢還是嫁給灰太狼呢?
那麼,今天就拋開《論語》《孔子世家》這些,就專分析一下孔子這條喪家狗!
孔子、孔子,孔子;孔子?孔子。孔子!何許人也?你們知道么?(知道)你們知道個球!哈哈。孔子,名孔丘,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儒家學派創始人。長的不好看,不帥,不帥就是丑,有多醜呢?丑到什麼程度呢?頭頂是陷下去的,就是凹的,這是什麼?畸形,所以叫孔丘,丘是什麼意思,山丘,中間凹下去的就是丘。頭頂不好看怎麼辦,有頭發蓋著。他這個人非常喜歡喝酒,據說一生都沒有醉過,這是怎麼回事,一個非常喜歡喝酒的人一生都沒有醉過?這個有可能,天地之大,無奇不有嘛!可是還是有點覺得不對勁,孔子喝的酒是不是都是啤酒啊?酒精度比較低?或者是他家裡窮,買不起好酒喝,只能喝個喜力、百威、雪花啤酒、佳世達?張裕解百納? 先不說孔子喝什麼牌子的酒,先說他的身高,這個想必大家都不知道吧。身高九尺六寸,九尺六寸是多高呢?差不多2米22,孔子比籃球隊員姚明低7厘米。1.78 VS 2.22 ?孔子看我的時候要低著頭。或許孔子的身高雷到你了吧,別驚訝,這樣的男人打籃球很能得分的!
而且,孔子還是個肌肉男,臂力很大的(或許現在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是個女的,我估計孔子一隻手就能把你抓起來,哈哈)。想必很多人都不會信,正史記載的孔子的臂力超常哦。
孔子這個人喜愛跟隨潮流,關注時事熱點,沒事就看個中央新聞聯播、早間新聞天氣預報什麼的。不過對於當時春秋時期來說,沒有電視機,而孔子的這種行為是什麼呢?關心國家大事,喜歡談論國家事務,這一點挺好,當時是春秋時期,沒有統一的中央集權,大家耳熟能詳的就是春秋五霸,五個霸主爭雄天下,五個主權,無法集中,這就是我們後世所說的分裂局面,哈哈,當然那是的天氣預報都是猜,或者就是一些人得了腿腳病,每逢快下雨的時候就會痛,那麼,他們的腿腳就是衛星探測器,很準的天氣預報。
好了,現在就要跟女生說幾句話,孔子這個人怎麼樣? 要嫁就嫁給誰?嫁給灰太狼還是孔子?
想想清楚。孔子,2米22的身高(有安全感)、肌肉男(性感)、喝酒從來不醉(你嫁給孔子以後,完全不用擔心他喝醉酒打老婆)、大教育家(有才)。你嫁不嫁?恩?恩?恩?嫁不嫁卡率清楚.。孔子這個人喜歡跑,跑著玩,用現代話就是「賣國賊,兔子腿」。他跑到什麼樣的程度了么,那麼,我告訴大家他怎麼跑的:開始從魯國跑到齊國,齊國的大夫不喜歡他,他又跑回了魯國。又一次離開魯國,帶著弟子來跑到衛國(范偉說:「組團忽悠我來啦!」),沒過多久,衛國有人不喜歡孔子了,孔子帶著弟子打算跑到陳國去,在跑到某地的時候被人圍困了好幾天,解圍之後,跑到另一個地方又被圍困了,解圍之後,又跑回了衛國。之後在衛國覺得不舒服,又離開衛國,離開衛國以後沒地方去,又跑回了衛國,跑回衛國之後又決定離開,離開之後發現還是沒地方去,又跑回了衛國,跑回去之後,徹底決定要離開衛國,去其他地方,跑出去之後,還是沒地方去,再次回到衛國。兩年後,孔子離開衛國跑到了陳國,之後陳國受大軍壓境,孔子帶著弟子跑到了楚國,不久再次跑到衛國,回到魯國,最後病死在魯國,享年73歲。
說好聽點,孔子是周遊列國,說難聽點,沒有人喜歡他,他周遊列國就是為了日子過得好一點。光跑這一點能不能證明他是喪家狗,他真的是一條喪家狗!別說我罵他,他自己都說自己是喪家狗的。那麼,我就用個人觀點對孔子這個人做一個評價:
孔子不是聖人,聖人這兩個字他配不上,只能說他是儒家學派的聖人,儒家學派的大教育家,他不是政治家,他是政治白痴。一個政治家就是一個國家的棟梁,上層領域的高級人才,一旦受到肯定,國家就會給他官做,因為孔子政治不行,他只會搞些儒家教育。所以孔子沒有根據時事而生存,時事生存是什麼意思?根據世態變化而生存,適者生存這個道理很膚淺,這么大的教育家會不知道?是的,他不知道,儒家講究的不是這個,這個是智者,儒家是木頭,這一點他不夠聰明,首先他本人也不夠聰明,遲鈍,就是笨。而他的成就就是開創了儒家學派,發揚了儒家學派,就好像開創非主流文化,然後發揚非主流文化一樣。
我們中國人有這樣一個習慣,就是喜歡神化古代人物為偶像。孔子就是這樣,一旦被稱為多麼偉大的人,那麼他這個人就會被人傳的跟神話似的。 如果我楊誠俊現在不告訴你觀音菩薩是個男的,你到死了還錯誤的認為觀音菩薩是個女的!對不起,我再說一遍,觀音是個男的,是個爺們兒!!!我們當代社會無知的人很多,特別是死認理,你本身文化就淺,你還非要那樣認為,你憑什麼認為觀音是女的呢?看電視?電視就是真的了?所以我們現在說到的孔子,他被說的有多偉大多偉大,其實也沒什麼好偉大的,偉大是被捧起來的,一個跑來跑去的人是什麼呢?孔子不是大丈夫!大丈夫應該臨危不懼!而孔子怎麼樣呢,遇到事就跑,遇到事就跑,這不是喪家狗是什麼呢。
中國人喜歡把古代的誰誰誰神化,然後成為偶像讓大家崇拜。司馬遷這個神經病所編寫的《史記》,黃帝有那麼牛么?能飛天?司馬遷所處的西漢漢武帝時期,沒辦法,漢武帝這傢伙特別迷信,太史令也跟著迷信。黃帝是一個被神化的人。諸葛亮,三國時期政治家,再次談到《三國演義》,諸葛亮在這部小說里被刻畫的非常聰明、足智多謀,真的是這樣的嗎?不是,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是七分真實、三分虛假,他神化了諸葛亮,讓諸葛亮成為《三國演義》最聰明的人,讓後人覺得諸葛亮是智慧的標志,於是就開始崇拜諸葛亮。但是羅貫中寫《三國演義》的時候或許沒有想到,他把諸葛亮寫成了一個小孩!
❷ 誰有《大中華文庫:韓非子》 (漢英對照) PDF
韓非子
❸ 《斷崖》txt全集下載
斷崖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斷崖
作者:撥魯撥魯強
前言
更新時間2006-2-14 0:10:00 字數:639
前言:寫光的,終於寫光的,難以置信似的,竟然寫了一篇9萬多字的小說,累的筋疲力盡,看來我不適合做這種事。
始終覺得前言這種東西老是被寫成故事梗概,知道結果的比賽有什麼好看的呢,所以知道結局的小說也就沒什麼意義了,抓緊時間,就談一點寫這篇小說的初衷吧。第一個要提到的就是〈悲慘世界〉,雨果之於我影響實在是太大了,導致了文中兩個主人公都沿用了原作中的名字,創作的過程是很無趣也很疲勞的,要查閱很多的資料,本想寫一篇什麼驚世駭俗的大作,但到了最後也成了為了完成任務似的草草了事,沒有辦法,時間不多了,我究竟不是雨果,花不了30年的時間去寫一篇小說,頂多花3個月,想想即便花了60年時間,寫出來的想必也只是洋洋灑灑的數百萬字,可讀性恐怕低的出奇了。
文中為了創作需要,也同時因為能力所限,只得將伊拉克戰爭的時間延長了幾個月,把2005年的倫敦爆炸案拉到了03年,自覺非常的抱歉。
而若問及文章的主旨,我一時到無法說上來,只是想突破一下傳統,力求真實吧。中國人有兩個最不好的東西,一個是「恨富」,另一個就是「盲忠」,小時候不是很理解這兩個詞的意思,現在確是有切身體會了,恨富就不過多解釋了,盲忠在古代多指君臣間,當然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很多,最突出的便是妻子對丈夫的忠貞,似乎丈夫死了,那麼原配就必須終身守寡,才顯得對丈夫的忠誠,本……
確認後請採納
❹ 孔子介紹100字左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先世是宋國貴族,避難遷魯。他出生時,家世已經沒落。年輕時做過季孫氏的委吏(管倉庫)和乘田(管繁殖牲口)等。三十多歲到齊國,幾年沒有得到齊君的重用,又回到魯國,聚徒講學。五十多歲時,由魯國中都宰(都城行政長官)升任司寇(掌管刑獄、糾察等事)。後又曾周遊宋、衛、蔡、齊、楚等國。晚年在魯國編訂古代文化典籍《詩》《尚書》《春秋》等,教授門徒。孔子的弟子曾將他的談話和他與門徒的問答,輯成《論語》一書,這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首先,他提出「仁」的學說,即要求統治者能夠體貼民情,愛惜民力,不要過度壓迫剝削人民,以緩和階級矛盾。其次,他主張以德治民,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
❺ 誰知道孔子是文學家么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俄語:Конфуций 。兄弟排行第二,所以也有人稱之為「孔老二」。春秋後期魯國人,漢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歷八月二十七日)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魯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歷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他的祖先是宋國貴族,大約在孔子前幾世就沒落了。孔子年輕時做過幾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從事教育,相傳所收弟子多達三千人,賢人72,教出不少有知識有才能的學生。 孔子為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任魯國司寇;後攜弟子周遊列國;最終返魯,專心執教。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上,對華夏民族的性格、氣質產生最大影響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尊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禱於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詩》、《書》,定《禮》 、《樂》,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姜廣輝認為,「面對春秋時期諸侯爭戰不休、人民困苦不堪的現實,孔子不是象宗教家那樣,創造出一個外在的超越的全知全能的救世主,通過天啟和神諭來規范人們的思想和行為,而是回首歷史,到上古「聖王」那裡去尋找智慧。孔子自謂 「述而不作」,實際是以「述」為「作」,通過對歷史傳統作當代詮釋,來實現價值的疊加和轉換。他正直、樂觀向上、積極進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會。他的成功與失敗,無不與他的品格相關。他品格中的優點與缺點,幾千年來影響著中國人,特別是影響著中國的知識份子。
政治生涯
孔子自20多歲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對天下大事非常關注,對治理國家的諸種問題,經常進行思考,也常發表一些見解,到30歲時,已有些名氣。魯昭公二十年,齊景公出訪魯國時召見了孔子, 與他討論秦穆公稱霸的問題, 孔子由此結識了齊景公。魯昭公25年,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被迫逃往齊國,孔子也離開魯國,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甚至曾准備把尼溪一帶的田地封給孔子,但被大夫晏嬰阻止。魯昭公27年,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聽說後向齊景公求救,齊景公說:「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倉皇逃回魯國。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稱為「陪臣執國政」,因此孔子雖有過兩次從政機會,卻都放棄了,直到魯定公9年被任命為中都宰,此時孔子已 51歲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績,被升為小司空,不久又升為大司寇,攝相事,魯國大治。魯定公12年,孔子為削弱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世卿,因為是魯桓公的三個孫子故稱三桓,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他們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著三桓),採取了墮三都的措施(即拆毀三桓所建城堡)。後來墮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孔子與三桓的矛盾也隨之暴露。魯定公13年,齊國送80名美女到魯國,季桓氏接受了女樂,君臣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魯國舉行郊祭,祭祀後按慣例送祭肉給大夫們時並沒有送給孔子,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離開魯國,到外國去尋找出路,開始了周遊列國的旅程,這一年,孔子55歲。
孔子帶弟子先到了衛國,衛靈公開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魯國的俸祿標准發給孔子俸粟6 萬,但並沒給他什麼官職,沒讓他參與政事。孔子在衛國住了約10個月,因有人在衛靈公面前進讒言,衛靈公對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開監視孔子的行動,於是孔子帶弟子離開衛國,打算去陳國。路過匡城時,因誤會被人圍困了5日,逃離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衛國貴族公叔氏發動叛亂,再次被圍。逃脫後,孔子又返回了衛國,衛靈公聽說孔子師徒從蒲地返回,非常高興,親自出城迎接。此後孔子幾次離開衛國,又幾次回到衛國,這一方面是由於衛靈公對孔子時好時壞,另一方面是孔子離開衛國後,沒有去處,只好又返回。
魯哀公2年(孔子59歲),孔子離開衛國經曹、宋、鄭至陳國,在陳國住了三年,吳攻陳,兵荒馬亂,孔子便帶弟子離開,楚國人聽說孔子到了陳、蔡交界處,派人去迎接孔子。陳國、蔡國的大夫們知道孔子對他們的所作所為有意見,怕孔子到了楚國被重用,對他們不利,於是派服勞役的人將孔子師徒圍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後不靠店,所帶糧食吃完,絕糧7日,最後還是子貢找到楚國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師徒才免於一死。孔子64歲時又回到衛國,68歲時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魯國,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魯哀公16年,孔子73歲,患病,不愈而卒。
思想品格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孔子63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當時孔子已帶領弟子周遊列國9個年頭,歷盡艱辛,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任用,還險些喪命,但孔子並不灰心,仍然樂觀向上,堅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安貧樂道
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但他的安貧樂道並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貴,只求維護道,這並不符合歷史事實。孔子也曾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 從吾所好。」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裡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張直道而行,他曾說:「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記》載孔子三十多歲時曾問禮於老子,臨別時老子贈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這是老子對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問題太深刻,講話太尖銳,傷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
與人為善
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毋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則。
學術貢獻
孔子思想、學說的精華,比較集中地見諸於《論語》一書,共二十篇,一萬一千餘字。《論語》就是孔子的語錄,也有一些是對孔子弟子言行的記錄,是孔子及其再傳弟子對孔子言行的追記。此書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而巨大的影響。它的思想內容、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們民族的血液,沉澱在我們的生命中,鑄成了我們民族的個性。《論語》一書集中闡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內涵----仁。「仁」是一切理論的中心,所有的關於「仁」、「樂」的規范,都不過是手段,是為實現「仁」這一道德的最後完美服務的。《論語》作為中華文化的代表,早在秦漢時期就傳入了朝鮮和日本,日本〈大寶令〉還指定它為日本學生的必修課。1594年,傳教士利瑪竇將它譯為拉丁文後,它又被轉譯為意、法、德、英、俄等多種文字,在西方各國廣泛傳播。
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為「仁」即「愛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等論點,提倡「忠恕」之道,又以為推行「仁政」應以「禮」為規范:「克己復禮為仁」。對於殷周以來的鬼神宗教迷信,採取存疑態度,以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又注重「學」與「思」的結合,提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和「溫故而知新」等觀點。首創私人講學風氣,主張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強調「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張,以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應實副其「名」,並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觀點。自西漢以後,孔子學說成為兩千餘年封建社會的文化正統,影響極深。
說到治理國家,孔子重視民生疾苦,呼喚仁政,希望統治者以仁義之心待民,他說「苛政猛於虎」,他還強調無論什麼法令法規,統治者都要首先以身作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在人際交往中,孔子強調的是忠和恕。「忠」就是以忠實誠信的態度對人,以恪盡職守的態度待事;「恕」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與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在為人處世上,孔子提倡自愛和愛人。孔子對天命持謹慎態度,他更相信人自己的力量。他認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一切要看個人後天的努力。當然,〈論語〉中也有一些思想是與歷史潮流相背離的,如他政治上的復古傾向,他對等級、秩序的過分強調,他的內斂的人格價值取向等,這一切都不可否認的給中國社會的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需要我們用現代意識對之加以修正。但瑕不掩瑜,在人類文明剛剛露出曙光的先秦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具有如此深刻的生命智慧,是足以讓我們這些後人為之驕傲的。
教育貢獻
文化巨人——孔子,自「而立」之年即以《詩》、《書》、《禮》、《樂》為教,更以他至偉人格中的一言一行,一動一靜而示範為教。是他開了我國歷史上私人講學的先河,將以前學在官府,文化知識是貴族們的專利的現象,移植到民間。他首先提出「有教無類」的方針,不分貧賤富貴,均可以在他那裡受教。在弟子中,貧如顏回,富如子貢,貴如孟懿子,然絕大多數是平民子弟,有來自衛、齊、陳、吳……等國的,真可謂桃李滿天下。其教學目的,是傳他的人道學說。即克己復禮為仁,變化學生氣質,成就人格,提高生命境界,終至成物。也即造就治國、平天下的棟梁之材。並採用「因材施教」和啟發式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師」,「不恥下問」……等風范。更以他誨人不倦的精神,對學生入如慈母般地關懷備至,如嚴父般地導以正道,如朋友般地切磋相長,莫不因其才而成就之。如子羔之愚,曾參之魯,子張之偏激,子路之粗鄙……均成大器。尤以曾子能得道之全體而任傳道之責,成為宗聖。更有佼佼者分德行:顏回、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語言:宰我、子貢。政事:冉求、子路。文學:子游、子夏四科共十人。孔子共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故能將浩瀚的傳統文化推廣和流傳下來。
由於孔子在講學中,所下的功夫已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使弟子感受到,老師嘔心瀝血的良苦用心。故弟子都發自內心的崇敬。他們追隨、侍奉、保衛他,他們隨他一起奔波行道,周遊列國,備受艱辛與飢餓而毫無怨言。當有人詆毀孔子時,則正色以告其人「不自量」。當遇到危難時,則捨身護衛。孔子逝世後,弟子們如喪考妣,皆在墳周服喪三年。子貢獨守六年。其尊師重道精神,至今仍傳為佳話。後人尊孔子為「至聖先師」是當之無愧的。他的許多教育理論和方法,是當今廣大教育工作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資源。我們都知道孔丘先生弟子三千,身通六藝登堂入室者七十有二人。當時好像沒有學籍管理制度,這三千弟子各自姓什名誰早不可考,至於配享了孔廟的這七十二個高徒,然而這些先生們都是上古人物,我們隔著幾千年歷史遙遙望去,只彷彿仙靄里頭看神仙,影影綽綽只能看個大概,沒法子畢見其纖毫。而我們上古的出版業又實在落後得驚人,一切文獻,全靠用刀來刻,諸般辛苦之中,難免出現錯別,以至以訛傳訛;更有班愛牽強附會的所謂高人,將錯就錯,胡亂解釋一通,竟就解釋出無窮深意來,甚至被當作了不可改易之經典。於是三豕己亥,荒唐可笑。倘若不幸,有兩個甚或多個高人,各自拿有一個不同的版本,則事情就更大了,非要彼此爭個頭破血流不可。所以上古的東西,明明是同一事物,我們卻能看到不同甚至相反的稱謂和說法。比如這孔門七十二聖人的尊姓大名。《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與《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都算得上是權威資料,可是竟也出入頗大,比如子聲在《史記》上叫樂咳,在《家語》上卻叫樂欣;子徒在《史記》中叫鄭國,在《家語》中卻改叫薛邦了。再比如很受孔子抬舉,將哥哥的女兒嫁給了他的子容,在《論語》叫南宮適,在《史記》叫南宮括,在《家語》里,又叫南宮韜了。等等等等,參差處極多。這些一人多名現象,差不多都是拜傳刻錯誤所賜。而且《史記》與《家語》所開列的,都並不是不多不少七十二人整,史記列了七十七個,還煞有介事引用孔子曰「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做開頭。誰知道孔子到底說沒說過這句話。《家語》更是荒唐,題目明明寫著《七十二弟子解》,里頭開列的,卻足足七十六人,最後還又總結說:「以上夫子弟子七十二人,皆升堂入室者。」睜著大眼說瞎話,難道連個數都不會數?司馬遷說「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孔子」,可這孔門弟子花名冊,卻不知該折中於誰。今較其兩者,以《史記》去孔丘時代相對較近,且以實史聞名;而《孔子家語》雖以「孔子家語」名書,卻歷來被視為偽書,當作三國時王肅因襲前人書簡加以修補編定,相對之下,似不如《史記》足憑。兩者相權,取其最接近於真實者。所以,俺決定以《史記》為基礎,與《家語》相雜較。司馬遷所列這七十七人中,說不得有五個是編外人員,至於是哪五個,俺就不得而知了,在這里還請博物君子垂教。
孔子名言
不學禮,無以立。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過,則匆憚改。
不遷怒,不二過。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巧言亂德。
巧言令色,鮮矣仁。
剛、毅、木、訥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聽其言而觀其行。
君於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盪;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禮之用,和為貴。
放於利而行,多怨。
家世、家譜
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國的一位大夫,做過大司馬,在宮廷內亂中被殺,其子木金父為避滅頂之災逃到魯國的陬邑,從此孔氏在陬邑定居,變成了魯國人。
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叔梁為字,紇為名),母親叫顏征在。叔梁紇是當時魯國有名的武士,建立過兩次戰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紇先娶妻施氏,生9女,無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稱孟皮。孟皮腳有毛病,叔梁紇很不滿意,於是又娶顏征在。當時叔梁紇已68歲,顏征在還不到20歲。據《史記》記載,孔子並非婚生子。他母親生他時只有18歲,而父親已經70歲了。
公元前551年(魯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曲阜城東南)。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禱於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三歲時,叔梁紇卒,孔家成為施氏的天下,施氏為人心術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紇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為施氏所容,孔母顏征在只好攜孔子與孟皮移居曲阜闕里,生活艱難。孔子17歲時,孔母顏征在卒。
孔父在孔子三歲時去世,從此他跟隨媽媽過上了貧窮的生活。孔子曾作過各種各樣的工作:牧牛羊、記賬的以及圖書管理員。22歲時,孔子的母親去世,他服了三年喪。 孔子53歲時晉升為大司寇,在魯國服侍兩年後孔子辭去職務,因為他對諸侯的政治極為不滿。
據《論語》記載,魯國當時在孔子的管理下非常繁榮。但這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孔子沒有在魯國或別的國家擔任過重大職務。傳說魯國的鄰國齊國 擔心魯國太過強大會威脅到齊國,於是為了破壞魯國的改革,送了上百匹好馬和八十位美麗的舞女給魯國諸侯。魯國諸侯遂沉溺於安逸享樂之中,對政務不聞不問,甚至有一次連續三天沒有上朝。孔子極為不滿,踏上了長途之旅(周遊列國),拜訪中國中北部的一些小國,包括衛、宋、陳、蔡。他宣揚了自己的那些政治信仰,但並沒有哪國去實施。孔子68歲回到家鄉教書,收了不少弟子。晚年的他和弟子一起編纂了傳承先哲智慧的結晶——《五經》。由於不能承受失去兒子和自己的心血的雙重悲痛,孔子於72歲(或73歲)與世長辭。
論語簡介
《論語》又善於通過神情語態的描寫,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論語》描述的中心,「夫子風采,溢於格言」(《文心雕龍•征聖》);書中不僅有關於他的儀態舉止的靜態描寫,而且有關於他的個性氣質的傳神刻畫。此外,圍繞孔子這一中心,《論語》還成功地刻畫了一些孔門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顏淵的溫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瀟灑脫俗等等,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對於不同的對象,考慮其不同的素質、優點和缺點、進德修業的具體情況,給予不同的教誨。表現了誨人不倦的可貴精神。據《顏淵》載,同是弟子問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顏淵「克己復禮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答司馬中「仁者其言也訒」。顏淵學養高深,故答以「仁」學綱領,對仲弓和司馬中則答以細目。又如,同是問「聞斯行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因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聞斯行之。」因為「求也退,故進之。」這不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問題,其中還飽含孔子對弟子的高度的責任心。
孔子祖上考
當年微子在商末到長治市潞城定居,形成微子鎮 。(《潞安府志》載:「紂都朝歌,亦在畿內,微子曾是食采焉。(潞城有微子嶺、微子村)」微子嶺「在縣北二十里,上有三仁廟,下有微子村,其食邑也。」) </CC>
周朝封微子鎮人於宋 ,
孔子祖上就在這個南遷的隊伍中 ,
孔子五世祖為蔽宮廷之亂遷至魯 .
原文:「竇燕山 有義方 教五子 名俱揚」
竇燕山中的「竇」指的是五代後晉時燕山(今北京)人竇禹鈞。
教五子中的數字「五」,指的是竇禹鈞的五個兒子。
竇禹鈞年輕時心術不正,欺壓良善,三十歲還無子嗣。一夜,他父親托夢給他:「這樣下去,不但無子,而且無壽。你要多行善事,大積陰德,改過呈祥。」禹鈞醒來嚇得出了一身冷汗,他痛下決心改邪歸正,周濟貧寒,積德行善,克己利人。一夜,他又夢到父親對他說:「你已有了浩大陰功,不久會生五子,齊登科甲,而壽至八十九歲。」禹鈞醒來,修身積德,更加殷勤。後來果然生了五個兒子。竇家教子有方,五個兒子相繼登科。
這一段要說明的道理是:做父母的教育子女,一定要以身作則。
買一送一,附送一成語:
謝蘭燕桂
(xiè lán yàn guì)
解釋:比喻能光耀門庭的子侄輩。
出處:謝蘭,系「謝庭蘭玉」之省稱;燕桂,《宋史•竇儀傳》載:「儀學問優博,風度峻整。弟儼、侃、偁、僖,皆相繼登科。馮道與禹鈞(竇儀父)有舊,嘗贈詩,有『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縉紳多諷誦之。」時稱竇氏兄弟為燕山五龍。
成語故事:南朝宋時期,竇儀學問優博,風度峻整。他的兄弟儼、侃、偁、僖都相繼榜上有名。馮道與竇儀的父親竇禹鈞關系要好,就送他「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詩句,當時人們羨慕地稱贊他們五兄弟為「燕山五龍」。
孔子學院
孔子的學說傳到西方,是從400多年前義大利傳教士把記錄孔子言行的《論語》一書譯成拉丁文帶到歐洲開始的。而今,孔子學說已走向了五大洲,各國孔子學院的建立,正是孔子「四海之內皆兄弟」、「和而不同」以及「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思想的現實實踐。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百餘家孔子學院遍布全球40多個國家,成為傳播中國文化和推廣漢語教學的全球品牌和平台。孔子學院是在借鑒國外有關機構推廣本民族語言經驗的基礎上,在海外設立的以教授漢語和傳播中國文化為宗旨的非營利性公益機構。它秉承孔子「和為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外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為宗旨。
❻ 快速記譯文和注釋的方法、急急急!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學而》)
孔子說:"學習老師傳授過的知識並時常溫習,不也非常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到這里與你做朋友,不也非常快樂嗎?別人不了解自己卻不生氣,不也稱得上是君子嗎?"
重點字詞解釋:
(1)子:中國古代對於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論語》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學:孔子在這里所講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詩、書等傳統文化典籍。
(3)時習:在周秦時代,「時」字用作副詞,意為「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但朱熹在《論語集注》一書中把「時」解釋為「時常」。「習」,指演習禮、樂;復習詩、書。也含有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
(4)說:音yuè,同悅,愉快、高興的意思。
(5)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
(6)樂:與說有所區別。舊注說,悅在內心,樂則見於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沒有說出人不知道什麼。缺少賓語。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說別人不了解自己。
(8)慍:拼音:yùn,惱怒,怨恨。
(9)君子:道德上很有修養的人。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學而》)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呢 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復習過了呢 "
重點字詞解釋: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參(音shēn)字子輿,生於公元前505~前436年,魯國人 南武城(現在山東嘉祥人),是被魯國滅亡了的鄫國貴族的後代。曾參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以孝子出名。據說《孝經》就是他撰寫的。
(2)三省:省(音xǐng),註:反省。三省有幾種解釋:一是多次檢查;二是從多個方面檢查。其實,古代在有動作性的動詞前加上數字,表示動作頻率多,不必認定為三次。
(3)忠:舊注曰:盡己之謂忠。此處指對人應當盡心竭力。
(4)信:舊注曰:信者,誠也。以誠實之謂信。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定相互守信,以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
(5)傳不習:傳,舊注曰:「受之於師謂之傳。老師傳授給自己的。習,與「學而時習之」的「習」字一樣,指溫習、實習、演習等。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孔子說:「廣泛地熟讀典籍,復習所學的知識,進而從中獲得新的領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會貫通。做到這樣的程度了,才可稱為老師啊。」
重點字詞解釋:
本章的「溫故而知新」有兩解。一為「溫故才知新」:溫習已聞之事,並且由其中獲得新的領悟;二為「溫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溫習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擷取新的知識。
我以為合並這兩種解法,也許更為完整:在能力范圍以內,盡量廣泛閱覽典籍,反復思考其中的涵義,對已經聽聞的知識,也要定期復習,期能有心得、有領悟;並且也要盡力吸收新知;如此則進可以開拓人類知識的領域,退也可以為先賢的智能賦予時代的意義。像這樣融會新舊、貫通古今方可稱是「溫故而知新」。
也有學者以為作「溫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適,因為按字面上解釋,僅做到吸收古今知識而未有領悟心得,只像是知識的買賣者,不足以為師。所以我們就來看看「師」的意義。在論語中師字一共見於14章,其中意義與今日的老師相近者。
故:舊的知識。
知:領悟。
可:可以。
以:憑。
為:做。
(直譯:溫習學過的知識,可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可以憑借這一點成為老師。)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適從;只是思考而不讀書,這是有害的。」"學"與"思"要結合起來。
重點字詞解釋:
而:連詞,表示轉折。
則:連詞,相當於「就」「便」。
罔:迷惑不解。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殆:有害的。
[編輯本段]第五則:學習方法
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重點字詞解釋:
孔子說:"仲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的做法)."
知識點:「汝」通「女」意思:你
是知也的「知」通「智」意思:聰明智慧。(其他知不變)
誨的意思:教,傳授。
乎的意思:語音助詞。
由:仲由(子路)(前542~前480)
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魯國卞(今山東泗水縣泉林鎮卞橋村)人,孔子得意門生,以政事見稱。為人伉直魯莽,好勇力,事親至孝。除學詩、禮外,還為孔子趕車,做侍衛,跟隨孔子周遊列國,深得器重。孔子稱贊說:「子路好勇,聞過則喜。」初仕魯,後事衛。孔子任魯國司寇時,他任季孫氏的宰,後任大夫孔俚的宰。衛庄公元年(前480年),孔俚的母親伯姬與人謀立蒯聵(伯姬之弟)為君,脅迫孔俚弒衛庄公,出公聞訊而逃。子路在外聞訊後,即進城去見蒯聵。蒯聵命石乞揮戈擊落子路冠纓,子路目毗盡裂,嚴厲喝斥道:「君子死,而冠不免。」毅然系好帽纓,從容就義。
子路性格爽直,為人勇武,信守承諾,忠於職守,以擅長「政事」著稱。對孔子的言行,雖然常提出意見,但卻是個好弟子。曾協助孔子「墮三都」,都跟隨孔子周遊列國。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他為人伉直好勇、重友朋、講信義,是孔門弟子中性格較為獨異的一位。仲由後做衛國大夫孔悝之蒲邑宰,衛國貴族發生內訌,因參與斗爭而被殺害。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衛侯」。宋大中符二年(1009)加封「河內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封為「衛公」。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仲子」。
[編輯本段]第六則:學習態度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里仁》)
孔子說:「看見他的優點就向他學習,看見他的缺點就反省自己有沒有和他一樣的缺點。」
重點字詞解釋:
思:希望,想著。
[編輯本段]第七則:學習態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說:"幾個人同行(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為我的老師的人,我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看到自己有他們那些短處就要改正."
必有我師焉:一定有我的老師在其中。焉,相當於「於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編輯本段]第八則:怎樣做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泰伯》)
曾子說:「有抱負的人不可以不剛強、勇毅,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直到死為止,不也很遙遠嗎?」
[編輯本段]第九則:怎樣做人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子罕》)
孔子說:"(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才知道松柏(bǎi)樹是最後凋謝的."
[編輯本段]第十則:怎樣做人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 「孔子說:"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重點字詞解釋:
一言:一句話。
行:奉行。
其恕乎:大概就是「恕」了。其:大概,也許。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欲:喜歡,想。想要(做的事)。
施:施加。
[編輯本段]各則註解:
第一則是學習方法和個人修養,啟發人們熱愛學習,加強自律。
第二則是學習方法,講知識的繼承和創新。
第三則是學習方法,強調復習對知識的必要性。
第四則是學習態度,強調學習要和思考相結合,闡明了「學」與「思」的辯證關系。
第五則是學習態度,通過對話論述了聰敏好學、虛心求教的可貴。
第六則是學習方法,學習態度、思想修養。強調隨時都該反省自己。
第七則是學習態度和個人修養,強調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同時要有正確的學習態度。
第八則是個人修養,強調懷有抱負就該有堅毅的意志。
第九則是學習態度,強調要惜時而學。
第十則是個人修養,強調要學會換位思考。
總共三類:學習方法,學習樂趣,個人修養.
補充知識:
文言文翻譯有五種方法:
1 留 專有名詞,人名.
2 補 省略部分,主語賓語.
3 刪 刪去不要翻譯的.
4 換 將古詞換成現代漢語詞.
5 調 調整倒裝語序.
[編輯本段]「樂」之解釋
不亦樂乎的「樂」應該讀lè,不應該讀yuè。
因為這個成語最早出自《論語》第一篇第一章:「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朱熹的注釋是:說,同悅;樂,音洛。《論語 雍也》中還有一句孔子的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朱熹注釋也是:好,去聲;樂,音洛。按今天的讀音,「洛」字音luò。但在古代,作為快樂的「樂」和「洛」都屬於入聲「十一葯」韻部(見《平水韻》),可見「洛」、「樂」的韻母一樣,加上聲母都是l,當然完全是同音字了。這在南方人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因為南方方言保留更多的古音,例如在福建的方言里,「洛」和「樂」發音完全一樣,都讀成lok。所以今天用普通話讀,「不亦樂乎」中的「樂」也應該和「快樂」中的「樂」字一樣,都讀成lè。
「樂」是多音字,除了讀yuè(音樂)、lè(快樂)外,在《論語 雍也》篇中還有一處也有很多人讀錯:「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朱熹的注釋是:知,去聲。樂,上二字並五教反,喜好也。下一字音洛。「五教反」是指我國傳統的拼音方法——「反切法」:取上一字的聲母(也叫「聲紐」,「五」字的聲母是「疑」,相當於今天的y) ,與下一字的韻母(即「教」的韻母iao)拼讀成yao。可見,在「知者樂水,仁者樂山」二句中,「樂」字作為「喜愛、喜歡」的意思時應該讀yao。
歸納起來,「樂」在古書中的讀音主要有三種:(1)作名詞用的意思是「音樂、樂器、樂工」等,音yuè。(2)作形容詞用的意思是「喜悅、快樂」,音lè。(3)作動詞用的意思是「喜愛、喜歡」,音yào。
[編輯本段]成語
不亦樂乎:指快樂的無法形容了
死而後已:死了以後才罷手。形容為完成一種責任而奮斗終身。
溫故知新 :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
任重道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斗。
擇善而從:選擇有才能的人委以重任。
見賢思齊 :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想趕上他。
三人行必有我師 :必定有可以作為我的老師的人。指應該虛心地向一切有長處的人學習。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強加給別人。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指做學問態度要端正,也指做人要誠實。
[編輯本段]通假字
不亦說乎:「 說」同「悅」 ,愉快;
誨女知之乎:女同汝,代詞,代指你;
是知也:「知」同「智」聰明。
[編輯本段]活用現象
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名詞作狀語;
溫故而知新:舊知識,形容詞做名詞;
傳不習乎:傳授的知識,動詞作名詞。
[編輯本段]古今異義
學而時習之:「時」:古義:按一定的時間,今義:時間
「習」:古義:復習,今義:學習
吾日三省吾身:「日」古義:每日,今義:一日
「三」古義:泛指多數,虛數 今義:數詞,三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古義:真誠,誠實,今義:相信
溫故而知新:「故」古義:舊的知識,今義:過去的,老的(此古義變今義是意擴大了范圍)
擇其善者而從之:「善者」古義:優點,今義:善良的人
「從」古義:跟從(學習),今義:跟從(此古義變今義也是意擴大了范圍)
可以為師矣:「可以」:古義:可以(憑借)把,今義:可能、許可
是知也:「是」:古義:這,今義:表判斷
[編輯本段]孔子
孔子生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是以「應材施教」和「有教無類」的教學理念來教育學生。他後來被尊稱為「聖人」。
孔子的遠祖是宋國貴族,殷王室的後裔。周武王滅殷後,封殷宗室微子啟於宋。由微子經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傳至泯公共。泯公長子弗父何讓國於其弟鮒祀。弗父何為卿。孔子先祖遂由諸侯家轉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孫正考父,連續輔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為上卿,以謙恭著稱於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繼任宋大司馬。按周禮制,大夫不得祖諸侯,「五世親盡,別為公候」,故其後代以孔為氏。後宋太宰華父督作亂,弒宋殤公,殺孔父嘉。其後代避難奔魯(孔氏為魯國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魯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跡無考。父親名紇,字叔,又稱叔梁紇,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稱。叔梁紇先娶施氏,無子,其妾生男,病足,復娶顏徵在,生孔子。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記·孔子世家》所記為魯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記》未記,按《穀梁傳》所記「十月庚子孔子生」。換算為當今之公歷應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魯國。魯國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對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禮樂之邦」之稱。魯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吳公子季札觀樂於魯,嘆為觀止。魯昭公二年(前540年)晉大夫韓宣子訪魯,觀書後贊嘆「周禮盡在魯矣!」魯國文化傳統與當時學術下移的形勢對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響。
孔子早年喪父,家境衰落。他曾說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年輕時曾做過「委吏」(管理倉廩)與「乘田」(管放牧牛羊)。雖然生活貧苦,孔子十五歲即「志於學」。他善於取法他人,曾說:「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他學無常師,好學不厭,鄉人也贊他「博學」。
孔子「三十而立」,並開始授徒講學。凡帶上一點「束修」的,都收為學生。如顏路、曾點、子路、伯牛、冉有、子貢、顏淵等,是較早的一批弟子。連魯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宮敬叔來學禮,可見孔子辦學已名聞遐邇。私學的創設,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傳統,進一步促進了學術文化的下移。
魯國自宣公以後,政權操在以季氏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魯君的兵符軍權。孔了曾對季氏「八佾舞於庭」的僭越行為表示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魯國內亂,孔子離魯至齊。齊景公向孔子問政,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說:「政在節財。」齊政權操在大夫陳氏,景公雖悅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齊不得志,遂又返魯,「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從遠方來求學的,幾乎遍及各諸侯國。其時魯政權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於其家臣陽貨。孔子不滿這種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執國命」的狀況,不願出仕。他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魯定公九年(前501年)陽貨被逐,孔子才見用於魯,被任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歲。「行之一年,四方則之」。遂由中都宰遷司空,再升為大司寇。魯定公十年(前500年)齊魯夾谷之會,魯由孔子相禮。孔子認為「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早有防範,使齊君想用武力劫持魯君之預謀未能得逞,並運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齊侵佔的鄆、灌、龜陰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為加強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無百雉之城」提出「墮三都」的計劃,並通過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實施。由於孔子利用了三桓與其家臣的矛盾,季孫氏、叔孫氏同意各自毀掉了費邑與後邑。但孟孫氏被家臣公斂處父所煽動而反對墮成邑。定公圍之不克。孔子計劃受挫。
孔子仕魯,齊人聞而懼,恐魯強而並己,乃饋女樂於魯定公與季桓子。季桓子受齊女樂,三日不聽政。孔子政治抱負難以施展,遂帶領顏回、子路、子貢、冉有等十餘弟子離開「父母之邦」,開始了長達十四年之久的周遊列國的顛沛流離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歲。先至衛國,始受衛靈公禮遇,後又受監視,恐獲罪,將適於陳。過匡地,被圍困五天。解圍後原欲過蒲至晉,因晉內亂而未往,只得又返衛。曾見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衛靈公怠於政,不用孔子。孔子說:「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後衛國內亂,孔子離衛經曹至宋。宋司馬桓魁欲殺孔子,孔子微服過宋經鄭至陳,是年孔子六十歲。其後孔子往返陳蔡多次,曾「厄於陳蔡之間」。據《史記》記載:因楚昭王來聘孔子,陳、蔡大夫圍孔子,致使絕糧七日。解圍後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衛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問曰,為政必以「正名」為先。返衛後,孔子雖受「養賢」之禮遇,但仍不見用。魯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歸魯,率軍在郎戰勝齊軍。季康子派人以幣迎孔子。孔子遂歸魯,時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歸魯後,魯人尊以「國老」,初魯哀公與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詢,但終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於整理文獻和繼續從事教育。魯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於魯城北泗水之上。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
說行天下:小說網站上千個,總有一個適合您。 說行天下
❼ 象霍金\張海迪那樣有著'敢於向命運挑戰的"的精神的人還有誰詳細資料
孟子(約公元前372 -- 前289) 名軻,自子輿。戰國時鄒國(現山東鄒縣)人。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後的儒學大師,被尊稱為「亞聖」,後世將他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孟子》是孟子與他的弟子合著的,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哲學思想和個性修養等。全書分《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等七篇。本文選自《孟子•告子》,原文如下:「孟子曰:無或乎王之不智也。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家世】
孔子的遠祖是宋國貴族,殷王室的後裔。周武王滅殷後,封殷宗室微子啟於宋。由微子經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傳至泯公共。泯公長子弗父何讓國於其弟鮒祀。弗父何為卿。孔子先祖遂由諸候家轉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孫正考父,連續輔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為上卿,以謙恭著稱於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繼任宋大司馬。按周禮制,大夫不得祖諸候,「五世親盡,別為公候」,故其後代以孔為氏。後宋太宰華父督作亂,弒宋殤公,殺孔父嘉。其後代避難奔魯(孔氏為魯國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魯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跡無考。父親名紇,字叔,又稱叔梁紇,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稱。叔梁紇先娶施氏,無子,其妾生男,病足,復娶顏徵在,生孔子。
【生平】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記•孔子世家》所記為魯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記》未記,按《穀梁傳》所記「十月庚子孔子生」。換算為當今之公歷應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魯國。魯國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對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禮樂之邦」之稱。魯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吳公子季札觀樂於魯,嘆為觀止。魯昭公二年(前540年)晉大夫韓宣子訪魯,觀書後贊嘆「周禮盡在魯矣!」魯國文化傳統與當時學術下移的形勢對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響。
孔子早年喪父,家境衰落。他曾說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年輕時曾做過「委吏」(管理倉廩)與「乘田」(管放牧牛羊)。雖然生活貧苦,孔子十五歲即「志於學」。他善於取法他人,曾說:「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他學無常師,好學不厭,鄉人也贊他「博學」。
孔子「三十而立」,並開始授徒講學。凡帶上一點「束修」的,都收為學生。如顏路、曾點、子路、伯牛、冉有、子貢、顏淵等,是較早的一批弟子。連魯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宮敬叔來學禮,可見孔子辦學已名聞遐邇。私學的創設,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傳統,進一步促進了學術文化的下移。
魯國自宣公以後,政權操在以季氏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魯君的兵符軍權。孔了曾對季氏「八佾舞於庭」的僭越行為表示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魯國內亂,孔子離魯至齊。齊景公向孔子問政,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說:「政在節財。」齊政權操在大夫陳氏,景公雖悅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齊不得志,遂又返魯,「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從遠方來求學的,幾乎遍及各諸候國。其時魯政權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於其家臣陽貨。孔子不滿這種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執國命」的狀況,不願出仕。他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魯定公九年(前501年)陽貨被逐,孔子才見用於魯,被任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歲。「行之一年,四方則之」。遂由中都宰遷司空,再升為大司寇。魯定公十年(前500年)齊魯夾谷之會,魯由孔子相禮。孔子認為「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早有防範,使齊君想用武力劫持魯君之預謀未能得逞,並運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齊侵佔的鄆、灌、龜陰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為加強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無百雉之城」提出「墮三都」的計劃,並通過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實施。由於孔子利用了三桓與其家臣的矛盾,季孫氏、叔孫氏同意各自毀掉了費邑與後邑。但孟孫氏被家臣公斂處父所煽動而反對墮成邑。定公圍之不克。孔子計劃受挫。
孔子仕魯,齊人聞而懼,恐魯強而並己,乃饋女樂於魯定公與季桓子。季桓子受齊女樂,三日不聽政。孔子政治抱負難以施展,遂帶領顏回、子路、子貢、冉有等十餘弟子離開「父母之邦」,開始了長達十四年之久的周遊列國的顛沛流離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歲。先至衛國,始受衛靈公禮遇,後又受監視,恐獲罪,將適於陳。過匡地,被圍困五天。解圍後原欲過蒲至晉,因晉內亂而未往,只得又返衛。曾見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衛靈公怠於政,不用孔子。孔子說:「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後衛國內亂,孔子離衛經曹至宋。宋司馬桓魁欲殺孔子,孔子微服過宋經鄭至陳,是年孔子六十歲。其後孔子往返陳蔡多次,曾「厄於陳蔡之間」。據《史記》記載:因楚昭王來聘孔子,陳、蔡大夫圍孔子,致使絕糧七日。解圍後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衛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問曰,為政必以「正名」為先。返衛後,孔子雖受「養賢」之禮遇,但仍不見用。魯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歸魯,率軍在郎戰勝齊軍。季康子派人以幣迎孔子。孔子遂歸魯,時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歸魯後,魯人尊以「國老」,初魯哀公與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詢,但終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於整理文獻和繼續從事教育。魯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於魯城北泗水之上。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東南)人。
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相傳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帶領弟子周遊列國14年。孔子還是一位古文獻整理家,曾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孔子身世
據考證,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國的一位大夫,做過大司馬,在宮廷內亂中被殺,其子木金父為避滅頂之災逃到魯國的陬邑,從此孔氏在陬邑定居,變成了魯國人。
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叔梁為字,紇為名),母親叫顏征在。叔梁紇是當時魯國有名的武士,建立過兩次戰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紇先娶妻施氏,生9女,無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稱孟皮。孟皮腳有毛病,叔梁紇很不滿意,於是又娶顏征在。當時叔梁紇已66歲,顏征在還不到20歲。
公元前551年(魯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曲阜城東南)。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禱於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三歲時,叔梁紇卒,孔家成為施氏的天下,施氏為人心術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紇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為施氏所容,孔母顏征在只好攜孔子與孟皮移居曲阜闕里,生活艱難。孔子17歲時,孔母顏征在卒。孔子19歲娶宋人亓官氏之女為妻,一年後亓官氏生子,魯昭公派人送鯉魚表示祝賀,孔子感到十分榮幸,給兒子取名為鯉,字伯魚。
孔子其人
在中國5000年的歷史上,對華夏民族的性格、氣質產生最大影響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個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個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個品德高尚的知識份子。他正直、樂觀向上、積極進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會。他的成功與失敗,無不與他的品格相關。他品格中的優點與缺點,幾千年來影響著中國人,特別是影響著中國的知識份子。
文章不厭百遍改
能寫出精練的好文章,修改十分重要。
白居易說:「好詩不厭百遍改。」作文當然也是如此。清人王彪在《文章深造法》中就曾說過:「作文如攻玉然,今日攻去石一層,而玉微見;再攻不已,石盡而玉全出矣。」現代文壇巨匠魯迅先生在《答北斗雜志社問》中也把「寫完後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作為切身的創作經驗,諄諄地告誡讀者;老舍、孫犁先生也有類似的教誨。
元代的王構曾說:「歐陽公每為文既成,必自竄易,至有不留本初一字者。」據說《醉翁亭記》就是這樣改出來的;曹雪芹寫《石頭記》曾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果戈里寫《死魂靈》竟至於修改99次......中外名人的著述寫作,實在用心良苦!他們已為後人樹起了榜樣,我們正應該虛心地學習他們這種一絲不苟的精神和嚴謹的創作態度,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那麼,怎樣修改文章呢?
首先,當然是根據文章的主旨、立意合理剪裁。如同買一塊布,根據需要剪裁成上衣或褲子、裙子, 當留則留,當去則去,即使布料上有一方美麗的圖案,當剪而不忍裁去,也將是多餘的累贅。
其次是結構的適當調整。材料安排的順序,材料使用的角度,行文的過渡和照應,都應該認真思考,使其盡量合理。
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那就是語言表達上的修改。語言的錘煉非一日之功,說起來也非常抽象,我們不妨從古人改詩(歌)的小故事中獲得借鑒。
鄭板橋年輕時,跟老師外出郊遊,在某橋下發現一具女屍。老師吟詩一首:「二八女多嬌,風吹落小橋。三魂隨浪轉,七魄泛波濤。」鄭板橋聽後說:「老師,你怎麼知道這女子十六歲?又怎麼知道是被風吹落小橋的?你又如何看見她的三魂七魄呢?」老師被問得無言以對。沉吟良久,才反問板橋:「依你說,這詩該怎麼作?」鄭板橋吟道:「誰家女多嬌,何故落小橋?青絲隨浪轉,粉面泛波濤。」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作文每字每句都不可想當然,不能含糊其詞,而應落到實處,擲地有聲,經得住推敲。
還有一個故事說:過去,有一位制鼓的工匠,他製作的鼓聲音洪亮,即使是連續陰雨天氣,濕度再高,也從不變調,很受用戶歡迎。為把制鼓的經驗傳與後人,他寫了如下一首制鼓歌:
緊緊蒙張皮,密密釘上丁;晴天或下雨,敲打一樣聲。
寫完後,他覺得羅嗦,又作了修改,每句改成三個字: 緊緊蒙,密密釘;晴和雨,一樣聲。他仔細思考了一下,覺得還不精練,於是又改成每句兩字:緊蒙,密釘;晴雨,同聲。看得出,原來需要用20個字才能表達的意思,如今只用8個字,意思不變,反倒音節緊湊,文字簡練。它啟示我們,文字寫好後,還需仔細思考推敲,把多餘的字句刪去,能用一句話說明白的意思,決不用兩句話說,」惟陳言之務去「,使文字明白曉暢,精微簡約,以少少許勝多多許。鄭板橋曾寫過一首詩總結自己繪畫創作經驗: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削盡冗繁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藝術是相通的,寫作豈不也是如此?朋友們,你不妨也試著去修改自己的作文,你一定會成功的。
從前有一首總共才20個字的〈制鼓歌〉,歌詞是這樣的:
緊緊蒙張皮,密密釘上釘。
天晴和下雨,打起一樣音。
後來,在民間傳誦的過程中,被有心人刪改成了12個字:
緊緊蒙,密密釘。
晴和雨,一樣音。
再後來,有人仍嫌不夠精練,於是又被改成了8個字:
緊蒙密釘,晴雨同音。
❽ 求梁啟超九個子女的介紹
1、梁思順
梁思順(1893年—1966年),字令嫻,詩詞研究專家,梁啟超長女。外交官周希哲夫人,中央文史館館員。
生於廣東新會,畢業於日本女子師范學校,編有《藝蘅館詞選》。她熱心社會公益事業,曾參加北京女青年防癆協,後曾任北京市東城區政協委員。
2、梁思成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貫廣東新會,梁思成的父親梁啟超,是清末改革家,為躲避清政府迫害而出國,所以梁思成出生於日本東京。
1912年,辛亥革命後,梁思成隨父母從日本回國,畢生致力於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和保護,是建築歷史學家、建築教育家和建築師。
梁思成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年)、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參與了人民英雄紀念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等作品的設計。
梁思成第一任妻子是林徽因,1919年相識,1928年成婚,育有一女(梁再冰)一子(梁從誡);第二任妻子是林洙,1948年相識,1962年再婚。
3、梁思永
梁思永(1904年11月13日—1954年4月2日),梁啟超次子,廣東新會人,中國現代考古學家,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
1923年梁思永自清華學校留美預備班畢業赴美留學,進入哈佛大學研究院攻讀考古學和人類學;1930年從哈佛大學畢業後回國,參加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工作;
1948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1950年被任命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1954年4月2日經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終年50歲。
4、梁思忠
梁思忠(1907年—1932年),梁啟超三子,1907年出生於日本,早年在清華大學畢業後赴美國留學,先後在弗吉尼亞軍事學院和西點軍校學習。
在梁啟超所有留學子女中,梁思忠的政治熱情最高,1927年初梁思忠一度想終止學業回國參加北伐戰爭,但被父親勸阻。20世紀30年代初梁思忠畢業回國,加入國民革命軍。
入伍後,由於留學資歷和傑出才幹,梁思忠很快升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炮兵上校。在1932年的一·二八淞滬抗戰中,駐防上海的十九路軍浴血奮戰,梁思忠表現相當出色。
可惜此後不久,身處前線的梁思忠卻在戰斗中不慎喝了路邊的臟水,結果患上腹膜炎並貽誤治療時機而不幸去世,年僅25歲。
5、梁思庄
梁思庄(1908年-1986年5月20日),梁啟超次女,出生於日本神戶,祖籍廣東新會,著名圖書館學家、中國圖書館學會副理事長。曾任北京大學圖書館副館長,精通英、法、德、俄等多門語言。
梁思庄是梁啟超的次女。1925年,梁思庄隨大姐梁思順與即將在加拿大任總領事的姐夫周希哲一起前往加拿大讀書。後分別獲麥吉爾大學文學學士學位和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學學士學位。
1933年,與丈夫吳魯強結婚。1936年,到北京在燕京大學圖書館工作。建國後,任北京大學圖書館副館長。1980年,梁思庄當選中國圖書館學會副理事長,後又任名譽理事。
6、梁思達
梁思達,出生於1912年,男,1935年從南開大學經濟系畢業,隨即考上該校的碩士研究生,並於1937年取得碩士學位。著名的經濟學家,梁啟超四子。
他長期從事經濟學研究,抗戰期間曾在重慶中國銀行總管理處和中國銀行長沙支行任職,1949年調北京國務院外資企業局(後改為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秘書處,後在調研處任統計科科長,兼做內部資料的編輯工作。
他曾經參加中國科學院經濟所《中國近代經濟史》的編寫工作,並於1965年主編了《舊中國機制麵粉工業統計資料》一書。他1972年退休,退休後一直住在北京。
7、梁思懿
梁思懿(1914-1988) ,女,廣東新會人,1914年出生於北京,為梁啟超的第三女,著名的社會活動家。
梁思懿於1933年考入燕京大學醫學預備班,准備三年後進入協和醫學院學醫。後來,為了參加革命,她轉入燕京大學歷史系,並自1935年下半年開始投身於學生運動。
她思想活躍,積極進步,曾任中國共產黨的外圍組織「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的大隊長,是「一二·九」運動中的學生骨幹,是燕大學生領袖,為「燕京三傑」之一。
8、梁思寧
梁思寧(1916年—2006年),生於上海,是梁啟超的第四女。早年曾就讀於南開大學。1937年日軍轟炸南開,她被迫失學。
1940年,在三姐梁思懿的影響下,梁思寧投奔了新四軍,在新四軍123支隊司令部,主要從事宣傳工作,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6年,她與同樣是從青年學生成長為革命幹部的章柯結婚。建國初期,陳毅元帥曾對建築學家梁思成說:「當年我手下有兩個特殊的兵,一個是梁啟超的女兒,一個是章太炎的兒子。」陳毅元帥所說的梁啟超的女兒即梁思寧。
9、梁思禮
梁思禮(1924年8月24日—2016年4月14日),男,廣東新會人,梁啟超之子。火箭系統控制專家,中國導彈控制系統研製創始人之一。
1945年獲美國普渡大學學士學位;1947年獲辛辛那提大學碩士學位;1949年獲辛辛那提大學博士學位;1950年任郵電部電信技術研究所技術員;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梁思禮曾領導和參加多種導彈、運載火箭控制系統的研製、試驗。他在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的研製中首次採用新技術,為向太平洋成功發射遠程導彈試驗作出重要貢獻。
他對航天可靠性工程提出精闢論述,成為航天可靠性工程學的開創者和學科帶頭人之一、航天CAD的倡導者和奠基人。
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何梁何利基金獎、中國老教授科教興國獎等。其代表作品有《梁思禮文集》、《向太空長征》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梁思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梁思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梁思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梁思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梁思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梁思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梁思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梁思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梁思順
❾ ()子的問題
孔子生平介紹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 家 世 】
孔子的遠祖是宋國貴族,殷王室的後裔。周武王滅殷後,封殷宗室微子啟於宋。由微子經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傳至泯公共。泯公長子弗父何讓國於其弟鮒祀。弗父何為卿。孔子先祖遂由諸候家轉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孫正考父,連續輔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為上卿,以謙恭著稱於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繼任宋大司馬。按周禮制,大夫不得祖諸候,「五世親盡,別為公候」,故其後代以孔為氏。後宋太宰華父督作亂,弒宋殤公,殺孔父嘉。其後代避難奔魯(孔氏為魯國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魯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跡無考。父親名紇,字叔,又稱叔梁紇,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稱。叔梁紇先娶施氏,無子,其妾生男,病足,復娶顏徵在,生孔子。
【 生 平 】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記·孔子世家》所記為魯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記》未記,按《穀梁傳》所記「十月庚子孔子生」。換算為當今之公歷應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魯國。魯國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對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禮樂之邦」之稱。魯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吳公子季札觀樂於魯,嘆為觀止。魯昭公二年(前540年)晉大夫韓宣子訪魯,觀書後贊嘆「周禮盡在魯矣!」魯國文化傳統與當時學術下移的形勢對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響。
孔子早年喪父,家境衰落。他曾說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年輕時曾做過「委吏」(管理倉廩)與「乘田」(管放牧牛羊)。雖然生活貧苦,孔子十五歲即「志於學」。他善於取法他人,曾說:「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他學無常師,好學不厭,鄉人也贊他「博學」。
孔子「三十而立」,並開始授徒講學。凡帶上一點「束修」的,都收為學生。如顏路、曾點、子路、伯牛、冉有、子貢、顏淵等,是較早的一批弟子。連魯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宮敬叔來學禮,可見孔子辦學已名聞遐邇。私學的創設,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傳統,進一步促進了學術文化的下移。
魯國自宣公以後,政權操在以季氏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魯君的兵符軍權。孔了曾對季氏「八佾舞於庭」的僭越行為表示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魯國內亂,孔子離魯至齊。齊景公向孔子問政,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說:「政在節財。」齊政權操在大夫陳氏,景公雖悅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齊不得志,遂又返魯,「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從遠方來求學的,幾乎遍及各諸候國。其時魯政權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於其家臣陽貨。孔子不滿這種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執國命」的狀況,不願出仕。他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魯定公九年(前501年)陽貨被逐,孔子才見用於魯,被任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歲。「行之一年,四方則之」。遂由中都宰遷司空,再升為大司寇。魯定公十年(前500年)齊魯夾谷之會,魯由孔子相禮。孔子認為「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早有防範,使齊君想用武力劫持魯君之預謀未能得逞,並運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齊侵佔的鄆、灌、龜陰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為加強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無百雉之城」提出「墮三都」的計劃,並通過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實施。由於孔子利用了三桓與其家臣的矛盾,季孫氏、叔孫氏同意各自毀掉了費邑與後邑。但孟孫氏被家臣公斂處父所煽動而反對墮成邑。定公圍之不克。孔子計劃受挫。
孔子仕魯,齊人聞而懼,恐魯強而並己,乃饋女樂於魯定公與季桓子。季桓子受齊女樂,三日不聽政。孔子政治抱負難以施展,遂帶領顏回、子路、子貢、冉有等十餘弟子離開「父母之邦」,開始了長達十四年之久的周遊列國的顛沛流離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歲。先至衛國,始受衛靈公禮遇,後又受監視,恐獲罪,將適於陳。過匡地,被圍困五天。解圍後原欲過蒲至晉,因晉內亂而未往,只得又返衛。曾見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衛靈公怠於政,不用孔子。孔子說:「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後衛國內亂,孔子離衛經曹至宋。宋司馬桓魁欲殺孔子,孔子微服過宋經鄭至陳,是年孔子六十歲。其後孔子往返陳蔡多次,曾「厄於陳蔡之間」。據《史記》記載:因楚昭王來聘孔子,陳、蔡大夫圍孔子,致使絕糧七日。解圍後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衛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問曰,為政必以「正名」為先。返衛後,孔子雖受「養賢」之禮遇,但仍不見用。魯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歸魯,率軍在郎戰勝齊軍。季康子派人以幣迎孔子。孔子遂歸魯,時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歸魯後,魯人尊以「國老」,初魯哀公與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詢,但終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於整理文獻和繼續從事教育。魯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於魯城北泗水之上。
===============================================================
孟子簡介
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軻,鄒(今山東鄒縣)人。約生於周烈王四年,約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的學生。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游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梁(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沒有得到實行的機會。最後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時代,百家爭鳴,「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的立場加以激烈抨擊。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被尊奉為僅次於孔子的「亞聖」。
政治思想: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於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孟子一方面嚴格區分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階級地位,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並且模仿周制擬定了一套從天子到庶人的等級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系比作父母對子女的關系,主張統治者應該像父母一樣關心人民的疾苦,人民應該像對待父母一樣去親近、服侍統治者。
孟子認為,這是一種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反之,如果不顧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將會失去民心而變成獨夫民賊,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體內容很廣泛,包括經濟、政治、教育以及統一天下的途徑等,其中貫穿著一條民本思想的線索。這種思想是從春秋時期重民輕神的思想發展而來的。
孟子根據戰國時期的經驗,總結各國治亂興亡的規律,提出了一個富有民主性精華的著名命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如何對待人民這一問題,對於國家的治亂興亡,具有極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視民心的向背,通過大量歷史事例反復闡述這是關乎得天下與失天下的關鍵問題。孟子說:「夫仁政,必自經界始」。所謂「經界」,就是劃分整理田界,實行井田制。孟子所設想的井田制,是一種封建性的自然經濟,以一家一戶的小農為基礎,採取勞役地租的剝削形式。每家農戶有五畝之宅,百畝之田,吃穿自給自足。孟子認為,「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只有使人民擁有「恆產」,固定在土地上,安居樂業,他們才不去觸犯刑律,為非作歹。孟子認為,人民的物質生活有了保障,統治者再興辦學校,用孝悌的道理進行教化,引導他們向善,這就可以造成一種「親親」、「長長」的良好道德風尚,即「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認為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擁護,這樣便可以無敵於天下。孟子所說的仁政要建立在統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礎上。孟子說:「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種同情仁愛之心。但是,這種同情仁愛之心不同於墨子的「兼愛」,而是從血緣的感情出發的。孟子主張,「親親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這種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體現。
孟子把倫理和政治緊密結合起來,強調道德修養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後來《大學》提出的「修齊治平」就是根據孟子的這種思想發展而來的。
孟子把道德規范概括為四種,即仁、義、禮、智。同時把人倫關系概括為五種,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認為,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為重要。仁、義的基礎是孝、悌,而孝、悌是處理父子和兄弟血緣關系的基本的道德規范。他認為如果每個社會成員都用仁義來處理各種人與人的關系,封建秩序的穩定和天下的統一就有了可靠保證。
為了說明這些道德規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他認為,盡管各個社會成員之間有分工的不同和階級的差別,但是他們的人性卻是同一的。他說:「故凡同類者,舉相似也,何獨至於人而疑之?聖人與我同類者。」這里,孟子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擺在平等的地位,探討他們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這種探討適應於當時奴隸解放和社會變革的歷史潮流,標志著人類認識的深化,對倫理思想的發展是一個巨大的推進。
孟子認為,仁義禮智的道德是天賦的。是人心所固有的,是人的「良知、良能」,是人區別於禽獸的本質特徵。他說:「仁義禮智根於心」,「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其理由是人人都有「善端」,即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稱為「四端」;有的人能夠擴充它,加強道德修養,有的人卻自暴自棄,為環境所陷溺,這就造成了人品高下的不同。因此,孟子十分重視道德修養的自覺性。孟子對於士階層的要求是嚴格的,認為無論環境多麼惡劣,也要奮發向上,把惡劣的環境當作磨練自己的手段。應該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為一個真正的大丈夫。如果遇到嚴峻的考驗,應該「捨生而取義」,寧可犧牲生命也不可放棄道德原則。他認為通過長期的道德實踐,可以培養出一種堅定的無所畏懼的心理狀態,這就是所謂「浩然之氣」。這種氣「至大至剛」,能夠主動擴張,充塞於天地之間。
孟子的性善說是一種道德先驗論。宋代以後,為理學家們普遍接受,成為正統的人性論思想,影響深遠。
孟子哲學思想的最高范疇是天。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殘留的人格神的含義,把天想像成為具有道德屬性的精神實體。他說:「誠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誠這個道德概念規定為天的本質屬性,認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觀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體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倫理思想,都是以天這個范疇為基石的。
關於天人關系,孟子認為天與人二者是相通的。從天的方面來說,天是萬事萬物的主宰,人事的一切,都是由天決定的。從人的方面來說,不僅人的善性來自天賦,而且人心的思維功能也是天所賜與的。人心具備天的本質屬性,只要反反求諸己,盡量發揮、擴展自己的本心,就可以認識天。
孟子極力追求盡心、知性、知天的精神境界。為了達到這種境界,他提出了一套道德修養的方法和認識論的思想,強調主體的自覺、向內追求,認為如果達到了這種境界,可以產生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
===============================================================
《四書五經》是南宋以後儒學的基本書目,儒生學子的必讀書。 「四書」指《論語》《孟子》《中庸》《大學》四部書。 其中,《論語》、《孟子》分別是孔子、孟子及其學生的言論集, 《大學》、《中庸》則是《禮記》中的兩篇。首次把它們編在一起的是南宋著名學者朱熹。不過,在朱熹之前的程顥、程頤兄弟已己大力提倡這幾部書了。他們認為,《大學》是孔子講授「初學入德之門」的要籍,經孔子的學生曾參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門傳授心法」之書,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筆之子書,以授孟子」的。這兩部書與《論語》、《孟子》一起表達了儒學的基本思想體系,是研治儒學最重要的文獻。正是根據這樣的觀點,朱熹把《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這四部書編在一起。因為它們分別出於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參、子思、孟子,所以稱為 「四子書」,簡稱即為「四書」。朱熹分別為這四部書作了注釋,其 中,《大學》、《中庸》的注釋稱為「章句」,《論語》、《孟子》的注 釋因為引用他人的說法較多,所以稱為「集注」。值得注意的是, 朱熹所編定的《四書》次序本來是《大學》、《論語》、《孟子》、《中庸》,是按照由淺入深進修的順序排列的。後人因為《大學》、《中庸》的篇幅較短,為了刻寫出版的方便,而把《中庸》提到《論語》之前,成了現在通行的《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順序。 由於朱熹注釋的《四書》既融會了前人的學說,又有他自己的獨特見解,切於世用;又由於以程顥、程頤兄弟和朱熹為代表的「程朱理學」地位的日益上升,所以,朱熹死後,朝廷便將他 所編定注釋的《四書》審定為官書,從此盛行起來,到元代延佑年間(1314——1320)恢復科舉考試,正式把出題范圍限制在朱注《四書》之內,明、清沿襲而衍出「八股文」考試制度,題目也都是在朱注《四書》里。由於這些因素,使《四書》不僅成為 了儒學的重要經典,而且也成了每個讀書人的必讀書,成了直到近代全國統一的標準的小學教科書。所以,有人把《四書》與西 方的《聖經》相比,認為它是東方的「聖經」。事實上,無論就其流傳的廣泛,還是就其對於中國人人格心理鑄造影響的深刻來看,這種比擬都是一點也不為過的。 「五經」指《詩經》《尚書》《周禮》《易經》《春秋》五部。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收錄周代詩歌305篇。原稱「詩」或「詩三百」,漢代儒生始稱《詩經》。現存的《詩經》是漢朝毛亨所傳下來的,所以又叫「毛詩」。 據說《詩經》中的詩,當時都是能演唱的歌詞。按所配樂曲的性質,可分成風、雅、頌類。「風」包括周南、召南、邶風、庸阝風、衛風、王風、齊風、魏風、唐風、秦風、陳風、檜風、曹風、豳風組成,稱為十五國風,大部分是黃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貴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 雅,共105篇。 「雅」基本上是貴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來自民間。「頌」包括周頌、魯頌和商頌, 共40篇。頌是宮廷用於祭祀的歌詞。一般來說,來自民間的歌謠,生動活潑,而宮廷貴族的詩作,相形見拙,詩味不多。 《詩經》是中國韻文的源頭,是中國詩史的光輝起點。它形式多樣:史詩、諷刺詩、敘事詩、戀歌、戰歌、頌歌、節令歌以及勞動歌謠樣樣都有。它內容豐富,對周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如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 地貌、動物、植物等各個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說,《詩經》是周代社會的一面鏡子。而 《詩經》的語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漢語概貌的最重要的資料。 《尚書》意為「上古之書」,是中國上古歷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作品的匯編。春秋戰國時稱《書》,到了漢代,才改稱《尚書》。儒家尊之為經典,故又稱《書經》。 《尚書》據說原有一百篇,秦代焚書後,漢初僅搜集到二十九篇,用當時通行的隸書寫定,稱今文《尚書》。漢武帝時,從孔子故宅中發現用古文字寫的《尚書》,比今文《尚書》多十六篇,稱為古文《尚書》,這十六篇不久亡佚。晉人偽造古文《尚書》二十五篇,又從今文《尚書》中析出數篇,連同原有的今文《尚書》共為五十八篇,也稱古文《尚書》。《十三經註疏》中的《尚書》,就是經過晉人手術的這種古文《尚書》。 《尚書》包括虞、夏、商、周書。《虞書》、《夏書》非虞夏時所作,是後世儒家根據古代傳聞編寫的假託之作。 《商書》是殷王朝史官所記的誓、命、訓、誥,其中《湯誓》按時代說應為最早的作品,但這篇文章語言流暢,可能經過後人的潤色。《盤庚》三篇古奧難讀,較多地保留了原貌。 這是殷王盤庚遷都時對臣民的演講記錄,雖然語辭古奧,但盤庚講話時充沛的感情、尖銳的談鋒,還是可以感受到的,如他說: 非予自荒茲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觀火,予亦炪謀,作乃逸。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盤庚》上) 短短的一段話,用了三個比喻,貼切、生動,具有形象性。其中「有條不紊」作為成語,至今仍被沿用。又如盤庚告誡臣下不要煽動民心反對遷都,說那樣便會「若火之燎於原,不可向邇,其猶可撲滅」,弄得不可收拾,比喻也很生動。 《周書》包括周初到春秋前期的文獻。其中《牧誓》是武王伐紂時的誓師之詞,《多士》是周公以王命訓告殷遺民之詞; 《無逸》是周公告誡成王不要貪圖享受之詞。這些作品敘事清晰,而且能表達出人物的情感口吻。寫於春秋前期的《秦誓》,是秦穆公伐晉失敗後的悔過自責之詞,表達了愧悔、沉痛的感情,文章這樣寫道: 古人有言曰:「民訖自若是多盤。」責人斯無難,惟受責俾如流,是惟艱哉!我心之憂,日月逾邁,若弗雲來! 他引用古人的話指出,如果自以為是,必將做出許多邪僻的事,又十分痛心地說明責備別人容易,從諫如流則十分艱難,寫得相當傳神。比起《商書》和周初的文字,要流暢得多,標志著散文在當時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尚書》是我國最古老的文章匯編。其中殷商和周初的部分,所用語言同秦漢時的古漢語已有很大不同,加以年代久遠,傳寫訛誤,十分艱澀難讀。韓愈謂之「周誥殷盤,佶屈聱牙」(《進學解》)。但拋開文字的障礙不談,在情感的表達上,其實是樸素而簡要的。由於發表那些言辭的人,地位都很高,言語之間,具有居高臨下的自信。對於後人來說,古奧是一種特殊的美感,質朴自信,又顯示出征服的力度。所以《尚書》的文章,受到很高的推崇。漢代《尚書大傳》引子夏語,謂之「昭昭如日月之代明,離離若參辰之錯行」,也是有感於此吧。不過,這里也有崇古的心理作怪。 《周禮》亦稱《周官》或《周官經》,它是儒家的經典之一。儒家把《詩》、《書》、《禮》、《易》、《樂》、《春秋》作為六經。孔子收徒講學時,選用了這些典籍作為教材。不過,孔子所講授的禮、樂和舊的富有鬼神迷信色彩的禮、樂已有很大的區別。他認為,《樂》教,可以使人「廣博易良」;《禮》教,可以使人「恭儉莊敬」 (見《禮記·經解》)。孔子還說過:「不學禮,無以立。」(《論語·季氏》)在孔子看來,不學禮,便沒有立足社會的依據。因此,必須「立於禮」(《論語·泰伯》)。禮所包括的范圍很廣,從國家的典章制度,直至個人的行為准則。 現在我們所能見到的禮書,有《周禮》、《儀禮》和《禮記》。《周禮》是講周朝官制的,《儀禮》是講各種典禮節儀的(如冠、婚、喪、祭等具體儀式),《禮記》是孔子學生以及後人傳習《禮經》的記錄,內容有關禮的性質、意義和作用。東漢學者鄭玄分別給《儀禮》、《禮記》作了註解之後,才有了「三禮」這一名稱。「三禮」都與孔子禮的思想有關,但只有《儀禮》(17篇)是由孔子整理編訂的。 《周禮》是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戰國時代各國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增減排比而成的匯編。由於我國早在夏、商、周時就進入了奴隸社會,而周為奴隸社會的鼎盛時代,所以《周禮》是中國最早和最完整的官制記錄,也是世界古代一部最完整的官制記錄。全書6篇,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各篇分為上下卷,共12卷。這6篇中的《冬官司空》早佚,到漢時補以《考工記》。 《周禮》為何人所作,何時產物?歷來也是有爭論的。古文經學家認為,它是周公旦所作。今文經學家認為,它出於戰國,也有人認為是西漢末劉歆所偽造。近人從周秦銅器銘文所載官制,參證該書中的政治、經濟制度和學術思想,多數人認為是戰國時的作品。也有人認為,《周禮》成於漢初。 《周禮》一書,東漢鄭玄撰有《周禮注》,唐朝賈公彥作《周禮正義》,清代孫詒讓也撰有《周禮正義》,這些注釋對後人研究《周禮》提供了參考資料。 周朝的最高統治者是周天子,他是奴隸主貴族的總代表。 輔助周王的大官,相傳有太師、太傅和太保三公。成王時,周公為師,召公為保。「相王室以尹天下」。周公的兒子伯禽,也當過周王的師保。在令尊、令彝銘文中,周王命他「尹三事四方,受卿事寮」。「三事」是三種官職的總稱,即政務官、事務官和地方官。「四方」是指四方諸侯和方國部落。「卿事寮」是指周朝政府中的大小官僚。 在周王及其師保之下,朝廷中最高的官職是卿士,即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合稱六卿。六卿經常在周王的左右。三左是太史、太祝、太卜;三右是太宰、太宗、太士。他們在朝廷中分立於周王的兩側,協助周王處理政務。 周王朝,「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所以六卿大多和宗教事務有密切的關系。太祝就是最大的祭祀官,周公兒子伯禽也曾任過太祝。太卜是管卜筮的,處於人神之間的媒介地位。 太士也是神職官吏。太史這一職位,就是商代以來的作冊,周初畢公高曾任過太史,稱為「作冊畢公」。太宰可能是朝廷中的政務總管。太宗是管周朝的宗族和譜系,也是重要的職務。 六卿還有許多僚屬,各有專職,所以總稱為卿事寮。除六卿之外,周朝還設有五官:司徒、司馬、司空、司土、司寇。司徒在周朝早期的青銅器銘文中寫作「司土」,是管理土地和農業生產的。司空在銘文中寫作「司工」,是管理百工職事的。 司馬則是管理軍賦的職官。司徒、司馬和司空的職權相當,合稱「三有司」。司土管版籍爵祿,司寇管刑罰,其地位僅次於以上的三有司,也是十分重要的官職。這五司下面也有很多僚屬,如屬於司馬的有師氏、虎臣和專管馬的走馬(趣馬)等等,構成專門的官僚系統和集團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官吏,如管理山林川澤的,管理市場貨賄的,管理貴族吃、穿、用以及娛樂的,都有「官司之守」,也就是專門的官吏。這些各種各樣的官吏,大都是世襲的,世代享有特殊的、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 周王朝實行分封制度,在周王直接統治區的四面八方,分布著許多封國,所以稱為「四方」,具體地指侯、甸、男等諸侯,這些是周朝的地方政權。有的大國諸侯經周王授予特權,可以調動附近的中小諸侯,從事征伐,捍衛周天子,成為方伯,方伯是一方諸侯之長,不是諸侯的封號。有些諸侯兼作王室大官,因而具有公卿的頭銜,如周公和召公就是這樣。 所謂「公、侯、伯、子、男」的五等爵制,無論是商代或西周,都是不存在的,是後人加工的結果。 周朝的官僚機構和制度,總的說來,它是從商代「內服」和「外服」兩套官職發展而來的,不過周朝的機構更加龐大了,體制也越系統化了。同王朝的官吏是貴族,又是宗親,三位一體,就是這種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法制,構成了以周王為首的奴隸主貴族的統治體系。直至封建社會,周朝的官僚機構和制度,還有它的影響作用。《周禮》還包含著古代宗教、經濟政策、哲學與倫理等諸多方面的歷史資料,是一部以儒家思想為主,兼收法家和陰陽五行思想的重要文化典籍。 《易經》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著作中,被譽為諸經之首,三玄之一。《易經》也叫做《周易》,就是周代之易, 孔子定為五經之一, 計有24070字。分本經和大傳兩部分. 本經包括八卦, 重卦, 卦辭, 為易有主體, 故稱為經;大傳包括上彖, 下彖二, 上象三, 下象四, 上系五, 下系六, 文言七, 說卦八, 序卦九, 雜卦十, 此十者合稱十翼. 十翼為闡明易經而作, 故曰傳. 它是用八卦重疊而成的六十四卦為結構框架,把中華民族在太古時代摸索總結出來的生活經驗和生產經驗,用抽象的符號記錄下來,進一步以陰陽變化之道來分析,說明宇宙間的一切現象,通過卜卦來啟示天道,地道,人道的變化規律。 《春秋》原是先秦時代各國史書的通稱,後來僅有魯國的《春秋》傳世,便成為專稱。這部原來由魯國史官所編《春秋》,相傳經過孔子整理、修訂,賦予特殊的意義,因而也成為儒家重要的經典。 《春秋》是我國編年體史書之祖,它以魯國十二公為序,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迄於魯哀公十四年(前48記載了二百四十二年間的歷史。它是綱目式的記載,文句極簡短,幾乎沒有描寫的成分。但它的語言表達,具有謹嚴精煉的特點,反映了文字技巧的進步。 《春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寓褒貶於記事的「春秋筆法」。相傳孔子按照自己的觀點對一些歷史事件和人物作了評判,並選擇他認為恰當的字眼來暗寓褒貶之意,因此《春秋》被後人看作是一部具有「微言大義」的經典,是定名分、製法度的範本。並且,在史書和文學作品的寫作上,也對後人產生很大影響。史學家從中領悟到修史應該有嚴格而明確的傾向性,文學家往往體會了遣詞造句力求簡潔而義蘊深刻。當然,刻意求深,也難免造成文意晦澀的弊病。
❿ 誰能告訴我下列作者的簡介謝謝啊!!有加分的
所有的答案都在這里!!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屬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時,又遷居下邽(音guī)(今陝西渭南北)。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鞏縣[河南鞏義]縣令,與當時的新鄭[屬河南]縣令是好友。見新鄭山川秀美,民風淳樸,白湟十分喜愛,就舉家遷移到新鄭城西的東郭宅村(今東郭寺)。唐代宗大歷七年(公元772年2月28日)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在東郭宅降生了。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卒於洛陽[屬河南],享年75歲。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
屈原(公元前340年~前278年),名平,出身於楚國的貴族。屈原(公元前340年~前278年),名平,出身於楚國的貴族。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國古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號稱「詩聖」。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遠祖為晉代功名顯赫的杜預,乃祖為初唐詩人杜審言,乃父杜閑。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後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後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南宋山陰人。12歲即能詩文
阮籍(210-263),三國魏文學家、思想家。字嗣宗,陳留尉氏(屬今河南)人。曾為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為人志氣宏放,博覽群書,尤好老子和莊子的哲學。愛飲酒,能長嘯,善彈琴。文學藝術才能超群。與嵇康齊名,為「竹林七賢」之一。蔑視禮教,與司馬氏多所牴牾。詩多五言,對當時黑暗現實多所譏刺,辭語隱約。著有《達生論》、《大人先生傳》、《詠情詩》80餘首。
陶淵明(352或365或372或376—427),東晉人,字元亮,名潛,世稱靖節先生,自稱五柳先生,著名詩人。
李白 (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李清照 (1084-1155) 號易安居士,南宋傑出女文學家,章丘明水(今屬濟南)人。其父李格非是北宋著名的學者和散文家,幼承家學,早有才名。
姜夔(1155?--1221?),字堯章,別號白石道人,鄱陽(今江西波陽縣)人。一生沒有做過官。精通音樂,會做詩填詞。他的詞對於南宋後期詞壇的格律化有巨大的影響。具有現實意義的作品比較少。特點是辭句精煉,風格不庸俗。
孟浩然(689~740) 唐代詩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曾隱居鹿門山
王維(701-761),字摩詰,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官至尚書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縣),遷至蒲州(今山西永濟),崇信佛教,晚年居於藍田輞川別墅。擅畫人物、叢竹、山水。
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他與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與漢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齊名。
高適(700—765)唐代詩人。字達夫。滄州(今河北省景縣)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帶)。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東(今山西省永濟市西文學村柳家巷),後遷長安(今陝西西安)。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並稱韓柳。因為他是河東人,終於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稱柳河東或柳柳州。
司馬遷(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西南靠近龍門。所以司馬遷自稱"遷生龍門"《太史公自序》龍門,龍門山,很有名氣。
溫庭筠,原名岐,字飛卿,並州祁(今山西祁縣)人,唐代溫彥博之裔孫,我國古代著名詞人,兩《唐書》有傳。溫庭筠雖為並州人,但他同白居易、柳宗元等名詩人一樣,一生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外地度過的。據考,溫庭筠幼時已隨家客游江淮,後定居於雩縣(今陝西戶縣)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嘗自稱為杜陵遊客。
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大和二年進士,授宏文館校書郎。
「桐城派」是清代中葉最大的散文流派。代表作家有方苞、劉大櫆、姚鼐,他們都是安徽桐城人,故稱「桐城派」。「桐城派」散文理論的建立,是從方苞開始的。
魏禧(1624-1681),字叔子,一字冰叔,號裕齋,亦號勺庭先生。寧都縣人。清初著名的散文家。
蘇洵號老泉字明允(1009—1066)宋代三蘇唐宋八大家 《權書》《衡論》 北宋散文家。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號老泉。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應試不舉,經韓琦薦任秘書省校書郎、文安縣主簿。長於散文,尤擅政論,議論明暢,筆勢雄健。有《嘉佑集》。
【歐陽修簡介(1007~1072)】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客有問曰:「六一,何謂也?」居士曰:「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客曰:「是為五一爾,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於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謚號「文忠」.著有《歐陽文忠公集》吉州永豐(今屬江西)人。歐陽修自稱廬陵人,因為吉州原屬廬陵郡。
韓 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在文學成就上,同柳宗元齊名,稱為」韓柳」。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世盛稱其「文起八代之衰」。 韓愈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