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誰能給我一些金庸小說里的主要人物名單和簡單的介紹啊
一《書劍恩仇錄》人物有陳家洛,無塵,趙半山,文泰來,駱冰,常氏雙俠,余魚同,章進等紅花會群雄,袁士霄,天山雙鷹,陸菲青,阿凡提,周仲英等武林前輩,香香公主,霍青桐,李沅芷,周綺等女性,乾隆,李可秀,張召重,關東六魔,白振等反面角色。
這部小說並沒有特別突出陳家洛個人的能力,而是象我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一樣,描寫的是群雄演義.
二《碧血劍》主要人物有袁承志,溫青青,何惕守,阿九,安小彗,穆人清,木桑道人,啞巴,玉真子,溫家五老,梅劍和,孫仲君等.其實小說有兩個主人公,另一個是早已故去的金蛇郎君夏雪宜.夏雪宜在小說中給人的印象要比袁承志深刻的多,袁承志似乎只是個引線,把這個小說的所有人物情節銜接了起來,可以說袁承志是所有金庸小說里最沒有魅力的男主角.
小說的後半部分寫的很糟糕,只是最後寫李岩和紅娘子自殺的一段很觸動人心,依舊記得那兩句歌詞:"今日的一縷英魂,昨日的萬里長城……」嗚呼,中國的歷史不正是這樣嗎.
「空負安邦志 遂吟去國行 」更多的是寧願化做一縷英魂也要維護自己祖國的尊嚴。
三《雪山飛狐》主要人物有胡斐,苗人鳳,苗若蘭,田歸農,寶樹和尚,范幫主,平阿四以及未直接出場的胡一刀夫婦等等。
本小說只有十五萬字,然而卻頭緒紛繁,主要人物眾多,讓人不知從何說起。作者在書中採用倒敘形式,讓十多個人用講故事辦法把「胡苗范田」四個家族一百年來的恩怨交代了個清楚,然後又引申到講故事的人身上,深刻揭示了人性的貪婪,無恥,卑鄙。幸而有苗若蘭和平阿四在,才讓我們大家看到人間真情猶在。
小說最後給讀者留了個懸念,到底胡斐能不能平安回來和苗若蘭團聚,他這一刀到底劈還是不劈?
四《射鵰英雄傳》的主要人物有郭靖,黃蓉,穆念慈,黃葯師,一燈大師,洪七公,周伯通,全真七子,江南七俠,楊鐵心,包惜弱,郭嘯天,李萍,成吉思汗,拖雷,華箏,哲別,――――歐陽峰,完顏洪烈,楊康,裘千仞,黑風雙煞,歐陽克等。
此部小說是奠定金庸新派武俠小說宗師地位的作品,可以說是金庸小說里最正統的武俠小說,文筆精美達到了金庸小說的頂峰。
五《神鵰俠侶》主要人物有楊過,小龍女,郭靖,黃蓉,李莫愁.武三思,郭芙,郭襄,陸無雙,完顏萍,公孫綠萼,程英,耶律齊,尹志平,歐陽峰,洪七公,周伯通,金輪法王,公孫止,裘千尺,霍都等.還有兩個早已死去的人物:王重陽和林朝英.
本小說可謂一本情書,專門寫情的書.書中描寫了多種多樣的愛情親情,寫盡了因愛生恨,因愛生悲的故事.
六《飛狐外傳》據金庸本人說是為了彌補《雪山飛狐》沒能塑造好胡斐才創作的,算是《雪山飛狐》的前傳,可它又獨成一體,與《雪山飛狐》很多情節沒有關聯,大概是寫的比較精彩,讀者們也沒有顧上太去較真。
小說中主要人物有胡斐,苗人鳳,程靈素,袁紫衣,紅花會諸俠,馬春花,田歸農,南蘭,鳳天南,慕容景岳,姜鐵山,薛鵲,商寶震,徐錚等。
七〈連城訣〉如果說《神鵰俠侶》是部情書,這部小說就是部壞書,它裡面寫盡了人性的丑惡,為了自己的利益,小說中的人物用盡了卑鄙手段,最後狄雲帶著對人世江湖的絕望回到了藏邊雪谷,水笙遠遠向他奔來:「我等了你這么久,我知道你終於會回來的。」
主要人物有狄雲,水笙,丁典,凌霜華,戚芳,汪嘯風,戚長發,凌退思,「江南四奇,落花流水」,血刀僧,萬圭,萬震山,言達平等。
八〈白馬嘯西風〉(中篇)主要人物有李文秀,蘇普,馬家駿,阿曼,瓦耳拉齊,霍元龍,陳達海等.這也是部為電影而寫的小說.
因情而活,為情而死,情之所在,孽之所在.是這部小說的主線.
最喜歡其中兩句話:江南有楊柳、桃花,有燕子、金魚……漢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儻瀟灑的少年……但這個美麗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國人那樣固執:「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
"野雞不能學鷹飛,小鼠不能學貓叫,你們中華漢人的東西再好,我們高昌野人也是不喜歡."
九〈鴛鴦刀〉(中篇)主要人物有袁冠男,蕭中慧,林玉龍,任飛燕,蕭半和,太岳四俠,卓天雄,周威信等.其實這篇小說是金庸寫的一個電影劇本,是偶爾興起而做的小品文.金庸寫武俠小說前為報社的影評專欄撰寫過影評,後來還做過編劇導演,他編劇的《絕代佳人》曾獲得北京文化部金章獎.
小說的主題是:
「仁者無敵」!這便是無敵於天下的大秘密。
十《倚天屠龍記》是金庸小說里對武功描寫最多的一部,也是打鬥場面最多的一部,有時一整章都在描寫一個大戰場面。小說人物眾多,在此只列出主要幾個,張無忌,周芷若,趙敏,小昭,殷離,張三豐,張翠山,殷素素,謝遜,成昆,滅絕師太,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岩,張松溪,殷梨亭,莫聲谷,玄冥二老,楊逍,范遙,金花婆婆,青翼蝠王等等諸人。
十一《天龍八部》人物有蕭峰,段譽,虛竹,王語嫣,木婉清、阿朱、阿碧、鍾靈,蕭遠山、慕容博、李秋水,掃地神僧、無崖子、天山童姥 ,鳩摩智、丁春秋、玄慈方丈、段延慶、庄聚賢(游坦之),慕容復、段正明、黃眉僧、段正淳、蘇星河 ,玄字輩的少林高僧(除玄慈)、天龍寺的五位高僧,葉二娘、南海鱷神、雲中鶴、阿紫、丐幫的七大長老,段正淳的四大侍衛、刀白鳳、王夫人、秦紅棉、阮星竹、甘寶寶、梅蘭竹菊四劍、全冠清,白世鏡,趙錢孫等.
小說描寫了糾纏在人性「痴嗔貪」三毒中的人們不能自拔,始終突不破心網的籠罩,導致自己受盡了折磨。
最後蕭峰自殺在雁門關前,慕容復瘋了,給讀者留下了無盡感慨。
十二《笑傲江湖》令狐沖,任盈盈,風清揚,東方不敗,任我行,向問天,岳不群,左冷禪,林平之,方證大師,沖虛道長,定閑師太,莫大先生,天門道長,余滄海,岳靈珊,儀琳,田伯光,梅庄四友等。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看「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神話夢想的破滅。
十三《俠客行》主要人物有石破天,阿綉,謝煙客,貝海石,白自在,石清,閔柔,史小翠,丁不三,丁不四,張三,李四,白萬劍,丁當等人.
據金庸說小說著重描寫了父母與孩子間的親情,朋友間的友情.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只愛風流男子的丁當.
十四《越女劍》(短篇)人物有越女阿青,范蠡,文種,西施,勾踐,白猿.這部小說的創作時間其實是金庸所有小說中最晚的,只是它太短小,結束的比〈鹿鼎記〉快而已.
流傳後世的成語「西子捧心」「東施效顰」竟是由阿青的竹棒埠發出的勁氣所致。雖是小說虛構,但也足以說明作者構思的巧妙 .
十五《鹿鼎記》人物眾多,是金庸小說里人物最多的一部,金庸的寫作水平此時達到了得心應手的化境,每一個小人物在他的筆下只寥寥幾筆就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韋小寶,陳近南,康熙,獨臂神尼,洪安通,澄觀和尚,陳圓圓,吳三桂,李自成,吳六奇,胡逸之,李西華,馮錫范,施琅,鄭克爽,鰲拜,海大富,茅十八,雙兒,蘇荃,阿珂,方怡,沐劍屏,曾柔,建寧公主,等等.
所有武俠小說中的主人公雖不一定是裡面武功最高的,也至少排在前幾位,可《鹿鼎記》裡面的韋小寶在擁有三位頂尖高手師父的情況下卻僅會一點點功夫,韋小寶闖盪江湖只靠他的臉皮厚,逃的快,口舌好,加上一點點的講義氣,所有對手就都敗在他的手下。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我們中國人愛面子,論交情,不講原則的劣根性.
2. 金庸14部小說的男女主角的名字分別是什麼!
飛 胡斐 程靈素 苗若蘭
胡斐,苗人鳳,程靈素,袁紫衣,紅花會諸俠,馬春花,田歸農,南蘭,鳳天南,慕容景岳,姜鐵山,薛鵲,商寶震,徐錚等
雪 胡一刀,苗人鳳 胡斐
胡夫人,苗若蘭。
胡斐,苗人鳳,苗若蘭,田歸農,寶樹和尚,范幫主,平阿四以及未直接出場的胡一刀夫婦等等。
連 狄雲 丁典
水笙
狄雲,水笙,丁典,凌霜華,戚芳,汪嘯風,戚長發,凌退思,「江南四奇,落花流水」,血刀僧,萬圭,萬震山,言達平
天 虛竹 段譽 喬峰
王語嫣 阿朱
蕭峰,段譽,虛竹,王語嫣,木婉清、阿朱、阿碧、鍾靈,蕭遠山、慕容博、李秋水,掃地神僧、無崖子、天山童姥 ,鳩摩智、丁春秋、玄慈方丈、段延慶、庄聚賢(游坦之),慕容復、段正明、黃眉僧、段正淳、蘇星河 ,玄字輩的少林高僧(除玄慈)、天龍寺的五位高僧,葉二娘、南海鱷神、雲中鶴、阿紫、丐幫的七大長老,段正淳的四大侍衛、刀白鳳、王夫人、秦紅棉、阮星竹、甘寶寶、梅蘭竹菊四劍、全冠清,白世鏡,趙錢孫等
射 郭靖 黃蓉
郭靖,黃蓉,穆念慈,黃葯師,一燈大師,洪七公,周伯通,全真七子,江南七俠,楊鐵心,包惜弱,郭嘯天,李萍,成吉思汗,拖雷,華箏,哲別,――――歐陽峰,完顏洪烈,楊康,裘千仞,黑風雙煞,歐陽克等
白 李文秀 馬家俊
李文秀,蘇普,馬家駿,阿曼,瓦耳拉齊,霍元龍,陳達海等
鹿 韋小寶 康熙
蘇荃 方怡 阿珂 建寧公主 沐劍屏 曾柔 雙兒
陳近南,獨臂神尼,洪安通,澄觀和尚,陳圓圓,吳三桂,李自成,吳六奇,胡逸之,李西華,馮錫范,施琅,鄭克爽,鰲拜,海大富,茅十八等
笑 令狐沖 任盈盈
岳靈珊
東方不敗
令狐沖,任盈盈,風清揚,東方不敗,任我行,向問天,岳不群,左冷禪,林平之,方證大師,沖虛道長,定閑師太,莫大先生,天門道長,余滄海,岳靈珊,儀琳,田伯光,梅庄四友等
書 陳家洛
無塵,趙半山,文泰來,駱冰,常氏雙俠,余魚同,章進等紅花會群雄,袁士霄,天山雙鷹,陸菲青,阿凡提,周仲英等武林前輩,香香公主,霍青桐,李沅芷,周綺等女性,乾隆,李可秀,張召重,關東六魔,白振等反面角色。
神 楊過 小龍女
楊過,小龍女,郭靖,黃蓉,李莫愁.武三思,郭芙,郭襄,陸無雙,完顏萍,公孫綠萼,程英,耶律齊,尹志平,歐陽峰,洪七公,周伯通,金輪法王,公孫止,裘千尺,霍都等.還有兩個早已死去的人物:王重陽和林朝英.
俠 石中玉 石破天
叮當 鐵珊瑚 冬兒 侍劍 鄭艷麗
阿綉,謝煙客,貝海石,白自在,石清,閔柔,史小翠,丁不三,丁不四,張三,李四,白萬劍,等人.
倚 張無忌
趙敏 周芷若 小昭
張無忌,周芷若,趙敏,小昭,殷離,張三豐,張翠山,殷素素,謝遜,成昆,滅絕師太,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岩,張松溪,殷梨亭,莫聲谷,玄冥二老,楊逍,范遙,金花婆婆,青翼蝠王等等諸人。
碧 袁承志 袁崇渙
青青 阿九
袁承志,溫青青,何惕守,阿九,安小彗,穆人清,木桑道人,啞巴,玉真子,溫家五老,梅劍和,孫仲君等.其實小說有兩個主人公,另一個是早已故去的金蛇郎君夏雪宜.夏雪宜在小說中給人的印象要比袁承志深刻的多,袁承志似乎只是個引線,把這個小說的所有人物情節銜接了起來,可以說袁承志是所有金庸小說里最沒有魅力的男主角.
李岩和紅娘子
鴛 袁冠男,蕭中慧,林玉龍,任飛燕,蕭半和,太岳四俠,卓天雄,周威信等
越女劍
越女阿青,范蠡,文種,西施,勾踐,白猿
參考資料:《金庸全集》
3. 急!求金庸小說人物名字!越全越好!!!
1、郭靖,出自《射鵰英雄傳》
郭嘯天與李萍之子,黃蓉之夫,楊康的結拜兄弟。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濃眉大眼,身強體壯。生性質朴憨厚,還有些愚鈍,四歲時才開始說話,但為人朴實方正,忠厚老實,尊師敬老,有刻苦精神。
為人正直,有俠義之風,守信義。自小喪父,隨母生長在大漠。自小就常常聽母親講些關於大金如何殘害百姓的故事,所以對金國深惡痛絕,並且對自己的殺父仇人段天德銘記在心。
2、楊過,出自《神鵰俠侶》
《神鵰俠侶》中的男主人公,是《射鵰英雄傳》中貪圖富貴、不明大義的小人楊康與穆念慈之子。當穆念慈在荒郊野外生下他時,楊康已死,楊過便自小沒有了父親。更不幸的是,他十一歲的時候,穆念慈也染病身亡,從此獨自一人,流落嘉興,住在一個破窯里,過著偷雞摸狗的日子。
3、張無忌,出自《倚天屠龍記》
武當派第二代「張五俠」張翠山與天鷹教紫微堂堂主殷素素的兒子,明教「金毛獅王」謝遜的義子,天鷹教教主殷天正的外孫,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在北極冰火島出生,認謝遜為義父。在那個與世無爭的環境下長大,又秉承三人教導,從小性格良善。
謝遜在冰火島談起以「七傷拳」打空見神僧十三拳的往事,說到打了十拳時,張無忌插口說:「義父,下面還有三拳,你就不要打了罷,這老和尚為人很好,你打傷了他,心中過意不去,倘若傷了自己,那也不好。」
他跟義父在一起,學到一些基礎的武功。十歲那年,跟隨父母乘木筏回到中原。當武林得知張翠山和殷素素歸來的消息後,無論正派還是邪道全都前來圍追堵截,千方百計想從他們身上獲得謝遜與屠龍刀的下落。小小張無忌也成了他們瞄準的對象,作為獵取情報的突破口。自此,他開始踏入江湖,開始明白世間人心的險惡。
4、蕭峰,出自《天龍八部》
蕭峰原名喬峰,但真正父親是契丹人蕭遠山,所以改姓蕭。與慕容復並稱「北喬峰,南慕容」,為江湖年輕高手中的雙峰。他外貌威武,頗有風霜之色,豪邁颯爽,極有威勢,不怒自威,智勇雙全,是金庸筆下少有的陽剛強烈的男子漢。
曾任丐幫幫主,在得知是契丹後裔,被迫退位。闖盪江湖,尋求真相,相繼與段譽和虛竹結為兄弟,又得遇紅顏知己阿朱。阿朱後為救父,死在蕭峰掌下,蕭峰悲慟不已。因助耶律洪基平息叛亂,受封為南院大王。不久為阻遼帝攻宋,以斷箭自盡於雁門關外。
5、令狐沖,出自《笑傲江湖》
華山派大弟子。由華山派掌門岳不群撫養長大,傳授武功,後一度任恆山派掌門。生性放盪不羈,爽朗豁達,豪邁瀟灑,不拘小節,喜歡亂開玩笑,卻有高度的忠義心,天生俠義心腸,並且深情不移。
鍾情青梅竹馬的小師妹岳靈珊,後因緣際會結識並愛上了「老婆婆」任盈盈,至此成為靈魂伴侶,最終與其結為夫妻,退隱江湖。
4. 金庸的生平簡歷
金庸,本名查良鏞,生於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1944年考入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進入上海《大公報》任國際電訊翻譯。1948年,畢業於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並被調往《大公報》香港分社。
1952年調入《新晚報》編輯副刊,並寫出《絕代佳人》、《蘭花花》等電影劇本。1959年,金庸等人於香港創辦《明報》。
(4)金庸小說主人公簡介擴展閱讀:
1、1942年,自浙江省衢州中學畢業,1944年考入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因對校內學生黨員行為不滿而向校方投訴,反被退學。後在中央圖書館掛職,閱讀大量書籍。
2、1945年抗戰勝利後返鄉,曾在杭州《東南日報》暫任外勤記者。
3、1948年,畢業後調往《大公報》香港分社。
4、1955年,在《大公報》與梁羽生、陳凡(百劍堂主)開設《三劍樓隨筆》,成為專欄作家。並在同年首次以「金庸」為筆名擬寫首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
5、1956年,在《香港商報》全年連載《碧血劍》。1957年,進入長城電影公司,專職為編劇,寫過《絕代佳人》、《蘭花花》、《不要離開我》、《三戀》、《小鴿子姑娘》、《午夜琴聲》等劇本,合導過《有女懷春》、《王老虎搶親》(所用筆名為林歡)。
6、1959年,金庸等人於香港創辦《明報》,後來推出包括《明報晚報》、《明報月刊》和《明報周刊》、及馬來西亞《新明日報》系列報刊,金庸還成立了明報出版社與明窗出版社;同年在自辦的《明報》上連載《神鵰俠侶》。
7、1972年,宣布封筆,退出俠壇,之後對其以往的武俠作品開始修訂工作。
5. 金庸15部武俠小說全部人物介紹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張三豐:人有完人 猶如泰斗
金庸小說中,高手如雲,但往往是繼承前人,或者將幾派武功集於一身,還有的武功來源不明。能開創一派武功的不多,黃裳和獨孤求敗,是傳說中人,真正開宗立派成為武學大師的,只有張三豐一人而已。
張三豐少年時在少林寺混,雖有覺遠和尚的教導,以他當時的地位,混到須發皆白,不過一個普通老僧。從某種程度說,是冒昧來訪的何足道無意中成全了他。覺遠死後,郭襄憐他孤苦,要他去投奔郭靖,可是路上一對夫妻的三言兩語,喚醒他胸中傲氣。他遂以覺遠所傳殘缺的九陽神功和一點兒技擊根基,創立了武當派。
他幾乎是一個完人。在武林中,張三豐的地位是「名門正派」中的泰山北斗,在武學上的悟性和成就無人可比,他性格隨和,人入老境,見識過人而依然至情至性,高興就高興,傷心就傷心,從不遮遮掩掩,非常本色。對失蹤的徒弟的懷念和喜愛,對「正邪兩派」之分的理解,對人生乃至流芳百世的事業,也抱著一種豁達的態度,所有這些,都是高人一等的。在處理宋青書時,波的一掌,非常果斷,絕無半點拖泥帶水,展示的是他作為一派宗師的領導才能。所以他的七大弟子都對他敬若神明。
一個完人總讓人心懷疑懼,他的形象一如巨大的偶像,壓迫著每個人,他的光芒猶似利劍,會劃破所有面具,明察秋毫之末,揭露每個最微小的缺點。若非張無忌在光明頂聽到明教教眾歌唱,這支四分五裂的隊伍,就會重創在這把利劍下,並被六大門派消滅。 張三豐送來寫著「佳兒佳婦」的條幅,給張無忌周芷若賀喜,婚禮被趙敏攪了後,這條幅不知去了哪裡。勞動張三豐准備賀禮的那場婚姻,最後卻不了了之,這條幅可以說是最寶貴的無用之物,歪合莊子「無用之用」的意思。
在《倚天屠龍記》中,張三豐的作用幾乎就是這樣一幅條幅。他本人地位武功智慧人品,樣樣都冠絕天下,偏偏每到關鍵時刻就全無用處,既不救張翠山夫婦,又照應不了張無忌,也抵擋不住趙敏進攻,六大門派差點在萬安寺全軍覆滅,他也無從措手,就連他自己的性命,也要明教來救。只在真武觀中,坐享正邪一統太上盟主的榮耀。
他是武林泰斗,武當七俠乃至所有武林中人,都在這座泰山的陰影下難以出頭,卻無法得到他的任何幫助,就像無法用北斗星照明。
郭靖:不為暴君 便成懦夫
郭靖可是名門之後,祖上是梁山英雄,但他本人卻不過是一個傻小子。他的惡運來得有些冤枉,一是被丘處機連累,二是被鄰居連累,所以成了遺腹子。他的好運也來得有些莫名其妙,江湖中人打個賭,就註定了他的一生;初出道,居然會遇上傻姑娘黃蓉,成就一門姻緣。蓉兒做了無數聰明事,這件事做得委實不可理喻,一下子就靠在了郭靖懷里。
一般情形下論人,忠厚老實、善良朴實的是老農民或老工人,這種秉性其實是農耕社會的產物。郭靖這個人,自從練成《九陰真經》上的武功後,看似一代大俠,其實還是脫不了農耕社會的本色。
年輕時,郭靖是一個憨厚的小夥子,說話一句是一句,極其質朴。即使成了金刀駙馬,也是實心眼兒,盡管小說中寫了許多他因傻得福的故事,但如果他真的在官場上混,恐怕是吃不開的。他甚至沒有他父親的逼人英氣,但與一手撫養他長大的母親卻極其相似。有人說他母親被成吉思汗害死,竟不思報仇,是不孝之子,這是不明白他的為人。他像千百年來受盡欺凌的農民一樣,有人逼上門來時,盡量退避三舍,做縮頭烏龜,萬不得已自衛一下,心裡還有許多歉疚,這一點,他在江湖上行走也時有表現,直到做了大俠,名滿天下,送楊過
去全真教時,才弄了點派頭出來。他還有許多舊時代的傳統美德,在蒙古長大,就忠於蒙古,忠比孝要緊;因為是漢族人,蒙古南征,也要出來抵抗,民族主義比忠君要緊;成吉思汗要屠城,這可是人命關天,所以更要緊。這些在他都是天性。
但對女人卻不這樣。我覺得黃蓉嫁給他實在是瞎了眼睛,因為女人在他心中,不是需要愛的,而是「衣服」,甚至敝履。黃蓉對他用情至深,他也可以渾渾噩噩,可以一再傷害她;華箏一心在他身上,他可以在溫山軟水的江南將之忘記,比華箏的深情更重要的是諾言,他曾答應過要娶華箏,所以他准備娶她,這意味著他同時傷害華箏和黃蓉,但他並不放在心上,別說在黃蓉的血淚面前,即使在黃葯師的落英神掌之下,他也全不在乎。
他的師父們死於桃花島,那時他表現出來的決絕,對黃蓉來說無異於斧刃加頸,黃蓉百喙莫置,只好自己堅強起來,「蓉兒,蓉兒,你可千萬別尋死啊!」郭靖在干什麼?他還是在表現他的「忠」,這是對忠君思想的延伸。即使是黃葯師殺的人,他該找黃葯師去報仇――他也果然這樣幹了,不似忘記殺母之仇般窩囊――可是他也用不著將黃蓉逼死。
所以說他「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的高風亮節,並非真的那麼超然眾人,不過是他的忠君愛國思想比別的人更本質而已。
這不是郭靖的局限,而是金庸的局限,他在創作這部小說時,遠未達到後來的思想境界。我這樣說的理由是,歐陽鋒殺了一個塾師,將他的人頭給黃葯師,黃葯師說「忠孝乃人之大節」,對塾師拜了兩拜。他這一舉動不是針對生命的,而是針對塾師宣揚的忠孝觀,黃葯師的言行,與他自我標榜的「非湯武薄周公」相差過遠,能高明到哪裡去?倒是被歐陽鋒一語中的:「黃老邪,我看也不過如此。」
郭靖的中年是在襄陽度過的。這時他儼然是一名邊關守將,令行禁止,威風凜凜,連每天共枕的黃蓉看見他身披戎裝的背影還不免心動。但除了他武藝高強之外,攻守之計,想必全然出自黃蓉,至少是黃蓉借傳授岳飛的兵法教給他的。
另一方面,在他的私生活上又是怎樣的呢?不說管教女兒失敗,單在對待楊過上,就可以看出他的為人。當楊過污衣相見時,他是一腔熱忱;但一旦他得知楊過在全真教破門而出,與師父小龍女戀愛,他立即擺出一副衛道士面孔,義憤填膺。
當年楊康因為丘處機之失而身敗名裂,他居然不顧前車之鑒,又一次將楊過送到終南山,這事本來就值得商榷。楊過做事不合當時禮法,他竟然想用降龍十八掌將之殺了。他是為楊過好,是恨鐵不成鋼,可是多少惡事是在這種名義下做出來的?這是典型的暴君作風,依然是農耕社會君主專制時代的家長制本色。當然,郭靖對楊過也傾心相待,也原諒他的過去,也鼓勵他做另一個郭靖,可是這種仁義,這種國士之禮,與他的家長製作風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他郭靖的觀念才是絕對真理,無比完美,如此而已。
看上去懦夫和暴君是對立的兩方面,但自古凌下者必媚上,兩者往往集中於一身,成為相反相成的矛盾體。是以作為人物形象,郭靖才顯得較為豐滿。
《射鵰英雄傳》結尾部分,寫到郭靖的哲學思考,看上去是提升了郭靖的境界,經丘處機特別是洪七公點撥豁然開悟。可是他的內心沖突實在是幼稚無比:學武會傷人,所以還是不學武的好,所以被人打得鼻青眼腫也不還手。這時,郭靖其實又回到了母親被害死時的那種逆來順受不敢反抗的思想狀況中。他的境界依然是那個愚魯蒙昧的懦弱「良民」。
楊過:過而能改 善莫大焉
這篇文章其實不是專評楊過的,而是評《神鵰俠侶》,但還是從楊過入手,否則篇幅會拉得過長。
楊過是一個很得人緣的人,贏得無數讀者的歡心。《神鵰俠侶》的前半部分確實寫得不錯,楊過神采飛揚,風神俊爽,實在是一個至性至情的人物,尤其是他在正邪抉擇之際,那
種內心的交戰,比之梁羽生《冰川天女傳》中的金世遺(這是梁武俠小說唯一值得一品之處)更勝一籌,因為他比金世遺有更多的身世之恨,也有更多的選擇之難。
在他報仇的曲折歷程中,那種反復、猶豫和決斷,最能動人,即使鑄成大錯,我們也總能找到理由原諒他,何況沒有產生多大的惡果,更使人為之扼腕嘆息,感慨造化弄人。蒙古金帳邊上那一戰,搖曳變幻,令人目眩。
這個人物一出現,幾乎毀掉另一個人物,那就是黃蓉。黃蓉在《射鵰英雄傳》里的照人光彩,在此幾乎消失殆盡。為了塑造他,黃蓉屢次需要救援,屢次猜忌和阻撓,其智慧或許尤在其上(這種機智還往往弄得一籌莫展),但人格和靈氣則已冰消雪化。與此相對應的是神化了郭靖的人格力量,郭靖的衛道本色還在,這已專文論及,他的魯笨的魅力分化成兩種矛盾的統一體:似乎有巫覡般的知人之明,知道楊過最終能改過遷善,所以推心置腹毫無疑忌,但又全然忘了自己師父死後找黃葯師報仇的那種凄厲心境,如果沒有蒙古帳中高手的內部掣肘,早已遭到楊過暗算。
終南山一戰,他那把玄鐵劍壓住金輪法王的兩個徒弟,後來如此令人神往,使郭襄怦然心動。但他趕到終南山,卻是太過巧合,接得十分勉強。這當然是小疵,不足深究。問題是金輪法王的武功最後究竟有多高,是一個問題。郭靖初與法王交手,兩人半斤半兩功力悉敵,而當時郭靖的功力與黃葯師、周伯通、一燈也差不太多,楊過自然是難以望其項背的。後來楊過也練到差不多境界,法王則練成龍象般若功第十層,據第三十七回的介紹是功力陡增一倍,但到了中原,這一倍好像也沒什麼意義,與郭、黃、周、段單打獨斗,也只能打個平手,「誰也不懼誰」。這四個人可沒像楊過那樣武功大進啊。
關於絕情谷的描寫,金庸費盡周折要與全書(包括射鵰三書)結合起來,但其間的游離卻始終無法弭合。他的這種努力,也就變得分外吃力。
總體來看,《神鵰俠侶》到第三十三回《風陵夜話》,越來越無味了。楊過成為「神鵰俠」的種種傳奇經歷,也是在巧合之中敘及,再由大頭鬼引出,比趕到終南山更為勉強。此後的楊過,再無精彩之處,就算郭襄對他的愛慕,也不過是「風陵夜話」傳說中的楊過,她一生鬱郁不歡,都是因為這一串傳說,並非她遇到的那個人。因為復出後的楊過,實在不是前半部小說中的那個楊過,也許對小龍女的愛沒有變,其他幾乎全都變味了。
所以楊過這個人物,像一杯粗俗的花茶,你可以喜歡他,但只能牛飲,無法細品。他或許很有風度和氣概,卻缺乏厚度和深度。
第三十九回《大戰襄陽》寫到郭芙忽悟自己對楊過的深情,是小說中最令人感到俗不可耐之處。如果沒? 有這一段描寫,郭芙這個不討人喜歡的女子,可以說是塑造得比較成功的人物。
陳家洛:秀才造反 十年不成
《書劍恩仇錄》是金庸早期作品,從寫法到思想都完全沒有擺脫梁羽生的影子,筆調取法《紅樓夢》,人物塑造模仿《水滸傳》,情節雖然曲折,故事卻很生硬。書中最動人的是霍青桐,最有生氣的是周綺傻姑娘,還算有點深度的是余魚同,而主人公陳家洛,雖用盡筆墨著力勾畫,卻依然是個百無一用的書生。
陳家洛沒有政治才能,卻偏偏熱衷政治,一心想讓乾隆像秘魯前總統藤森那樣發動「自我政變」。「紅花會」總舵主於萬亭臨死時,眼看反清事業化為泡影,只好讓陳家洛接班,企圖憑著這個身世奇特的酸秀才與乾隆秘密的兄弟關系,希望乾隆身上的漢族血統發生作用,來說服乾隆「易滿復漢」。
這實在是一個荒唐離奇的想法,讓一個當穩了皇帝的人把自己的皇位釜底抽薪,再去當一個毫無基礎並且會引起血雨腥風的傀儡,誰會傻成這樣?如此一廂情願的幼稚計策,他手
下的人竟會個個全力以赴,即使號稱武諸葛的徐天宏也毫無異議,甚是奇怪。也許他們認為清朝的基業,或者說一個王朝的基業,不過是皇帝一個人的基業,換一個皇帝像換一道菜那麼容易,與龐大的官僚系統、軍事力量等國家機器毫不相關?
看上去陳家洛這個人一往情深,直到《飛狐外傳》中,還在為香香公主鬱郁寡歡。可是為達到那個根本不可能實現的政治目的,他錯把乾隆看成是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溫莎公爵,將香香公主當作禮物獻出去,斷送愛人的幸福,犧牲愛人的生命,踐踏愛人的尊嚴,說他是情種,實在褻瀆了這兩個字。
「紅花會」是江湖幫會,金庸把他們寫得義氣深重,還安排了一個余魚同暗戀駱冰的情節,用以檢驗他們的義氣勝過愛情。為救奔雷手文泰來一個人,不惜全體出動,在西湖暴露所有實力。也許他是為了得知文泰? 來心中的秘密,但一味胡攪蠻纏,機關算盡,方才僥幸成功。
說他們真的義氣深重,倒也並不見得:在赤套渡頭一戰,大家用車輪戰法與張召重周旋,眾高手忽然都成了武痴,忘記了「義氣」二字,陳家洛竟也徒逞匹夫之勇加入比武。只有駱冰因為夫妻情重,守著剛剛獲救、身受重傷文泰來。結果張召重雖然落敗,卻仍能搶走文泰來全身而退。如果有一個高手講點義氣,守護在側,張召重焉能得手?
如果陳家洛真的好勇鬥狠,講究「江湖規矩」,倒也不失是一條光棍,他也常常忘記自己肩負的使命,沖鋒在前,獨斗周仲英於鐵膽庄,調戲李沅芷於西湖上,與頭號大敵張召重更是一戰再戰。可是打不過人家,卻又暗使詭計,讓王維揚去會張召重,最後合力擒住了他,卻又莫名其妙地放了。陳家洛究竟想乾的是什麼呢?
因此,《書劍恩仇錄》的故事是這樣的:一個政治白痴,無情無義又不光棍的漢子,統率一幫有膽無識的江湖漢子,做著秀才造反的黃粱夢。 黃蓉:情深則辱 無處可說
《射鵰英雄傳》中的黃蓉人見人愛,但她的聰明刁鑽掩過了她的美麗,一出道便在風波詭譎的江湖中履險如夷,將歐陽克之流耍弄得團團轉,又不失小兒女的嬌憨動人。在張? 家口,她遇上蠢笨如牛的郭靖,一見鍾情,生死以之。
如果換一個角度看,愛情其實是一場兩個人的戰爭,黃蓉一敗塗地。
在郭靖不辨木蘭是雄雌時,黃蓉已愛上他了。小船上黃蓉白衣勝雪,不料很快就輕偎在郭靖懷中,令人扼腕嘆息:一個好端端的女兒家就這樣誤入歧途!
郭靖愛黃蓉有多深?在牛家村附近樹林,黃葯師要他選擇,郭靖心裡的天平,一邊是華箏的感情和他的諾言,一邊是黃蓉的感情和他自己的感情。就算黃蓉和華箏的感情抵消,他的諾言卻至少也與自己的感情抵消了,所以他會無比為難。也許他心底的夢想是娶華箏為妻,把黃蓉當情人。黃蓉的心意是:「爹,他這樣待我,難道我能活得久長么?」
得一燈治傷後回桃花島路上,黃蓉的種種傷痛郭靖不明白。他下了十二分決心才說「就算天塌下來了,我也在桃花島上陪你一輩子」,何等勉強,所以甫至島上,誤信黃葯師殺害江南五怪,立馬翻臉,遷怒黃蓉,將才說過的「就是普天下的人要一齊跟你為難,我也始終護著你」這句話拋之腦後。若非黃蓉要替父親洗冤,只怕自己早成冤鬼。在鐵槍廟和大漠兩次落入歐陽鋒手中,那時郭靖在蒙古半推半就地當金刀駙馬,西征立功,直到成吉思汗逼死他的母親才無奈南歸。最後,黃蓉還是在華山輕易原諒了郭靖。兩人在襄陽送命,郭靖為抵抗蒙古,黃蓉是為他。
黃蓉只有婚姻得遂的快樂,沒有情愛的快樂,更像是一場單戀,這一點她甚至不能跟穆念慈相比。是以她只有受到郭靖的傷害,她從不傷害郭靖,反而處處遷就,萬般維護,窮智竭慮都是為他。郭靖心中,他的諸多事情都比黃蓉重要;黃蓉心中,她的任何事情都不如郭靖重要。
石破天2600(領悟太玄經 雄厚內力 )
阿青2000(越女劍一出,天下無雙)
張三豐1700(創立武當,修為精深,對武學貢獻巨大)
天山童姥1060(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返老還童,逍遙派第一)
虛竹1030(精通逍遙絕學,後又獲蕭峰傳於其降龍及打狗棒法)
蕭峰1010 爆發(1060~1070)(將「降龍二十八掌」改進為後世的「降龍十八掌」)
周伯通1055(晚年雙手互搏+九陰)
無崖子1050(正版北冥神功+凌波微步)
郭靖920(射鵰末期)~1050(神鵰後期降龍十八掌+九陰+雙手互搏)
楊過(黯然銷魂掌1040,玄鐵重劍1045)
黃葯師(彈指神通等桃花島絕學)=歐陽鋒(蛤蟆功)=段智興(先天功一陽指)=洪七公(降龍+打狗)1040
王重陽1000(華山論劍天下第一)~1035(晚年,先天功)
張無忌1040(學會一身超凡的武功)
蕭遠山,慕容博(斗轉星移),鳩摩智(火焰刀) 1050
東方不敗1025(速度+10)
金輪國師960(神鵰出場)~1020(十層龍象般若功)
段譽(不太穩定,後期使出六脈神劍使出+凌波時1050)
風清揚1030(獨孤九劍)
李秋水1030(小無相功,逍遙派第三)
少林三渡之金剛伏魔圈 1060(渡厄980,渡難950,渡劫920)
全真七子之天罡北斗陣(二人使劍1000)
林朝英990(玉女心經)
枯榮禪師990(枯禪+雙手六脈)
龍木島主990(近百歲)
空見神僧970(金剛不壞神功)
裘千仞935(射鵰)~965(神鵰頂峰)
方證大師960(易筋經+十二絕技)
神山上人955(和玄慈降龍伏虎且稍強)
玄慈方丈950(大金剛掌,十一絕技)
小龍女950(互博+劍法)
丁春秋950(全身是毒且化功大法)
陽頂天980
令狐沖935(未成熟的獨孤九劍+易筋經)
昆侖三聖何足道(半互博)935
任我行930(吸星大法)
段正明925 (一陽指,大理段氏掌門)
段延慶920 (正邪功夫)
玄難大師920(達摩院首座)
黃蓉915(打狗棒法)
玄悲大師910(強於慕容復,讓輕敵慕容博感不支)
楊龍後人黃衫女子910
游坦之950(內力不下蕭峰且掌力帶有冰蠶劇毒,但經驗差)
公孫止905
玄冥二老900(玄冥神掌)(二人合力1000)
慕容復910(斗轉星移)
第四檔次:一流高手 (800~899)
左冷禪890(寒冰真氣)成昆(圓真)880
俞蓮舟880(太極+劍)
沖虛道長880
穆人清870(神劍仙猿,當世第一)
蘇星河865
瀟湘子870、尼摩星860(十六年斷腿後)
岳不群800(初期紫霞神功)~ 890(辟邪劍譜)
丘處機860
玄因大師860(達摩院首座)
袁承志800(徒手)~850(用金蛇劍)
李莫愁840
銅屍鐵屍(梅超風840)(陳玄風835)
方東白(倚天劍870),阿二830,阿三820
賞罰善惡(聯手870,單打770)
滅絕師太830(徒手)~880(倚天劍)
空聞大師880
玄苦大師850
玄寂大師850
汪劍通845
黃眉老僧845
謝煙客840
耶律齊830(新修中學會了降龍十八掌)
靈鷲宮昊天部余婆830
明教四大法王、逍遙二仙 楊逍870(乾坤+彈指),范遙835,殷天正850,謝遜830(屠龍刀870),韋一笑830,黛綺絲810
天龍寺本字輩高僧本因、本參等810~860(四、五品一陽指)
殷梨亭830
林遠圖840
卓不凡840
空智大師840(十一絕技)
宋遠橋850
尹克西835
瑛姑830
向問天830
少林玄字輩玄痛玄渡玄生玄慚玄靜等800~825
阿九825(獨臂神尼-九難)
歸辛樹825
馬珏825
趙錢孫820
烏老大820
朱子柳820
霍都750(剛出場)~835(書末)
少林火工頭陀820(創西域金剛門)
洪安通教主 820
玉真子820
達爾巴820(神鵰末)
王處一820
空性大師820
張松溪840
譚公譚婆800~805
鄧百川805
周芷若(九陰速成870)實際790
河間雙煞(郝密,卜泰)795
金蛇郎君-夏雪宜795
史火龍795(降龍十二掌)
段正淳790
康廣陵790
不平道人790
桃谷六仙合力790
林平之790(辟邪劍法)
曲靈風790
史叔剛790
袁士霄790
解風,莫大785
歐陽克785
何太沖785
白自在785
狄雲780(血刀+神照經)
木桑道人780
公冶干780
丐幫徐長老780
魯有腳775
葉二娘775
丁典775
不戒大師770
定閑師太770
旭山道長770
晦聰方丈770
孤鴻子770
胡一刀,苗人鳳765
阿凡提765
陳家洛765
何惕守(何鐵手)760
靈智上人760
高生泰760
任盈盈760
上官雲760
胡斐755(雪山飛狐時期)
傳功長老呂章 755
張召重、王維揚750
無塵道長750
鐵骨墨萼-梅念笙750
馮默風750
包不同 750
摘星子750
崔百泉 750
天山*河蟹*(陳正德、關明梅)745
文泰來735
陸菲青735
趙半山735
震山子730
南海鱷神 730
全冠青 730
丐幫宋、奚、陳、吳四大長老、執法長老白世鏡+雲中鶴 725
血刀老祖725
單正720
馬真720
寧中則720
風波惡715
彭連虎、沙通天710
大理三公700~705
余滄海710
木高峰710
黃河老祖710
張翠山705
柯鎮惡700
岳靈珊700(後期)
長青子700
桑土公700
芙蓉仙子700
白振700
貝海石,丁不三,丁不四690
36洞72島其他洞主島主600~690
田伯光690
湯沛685
周仲英 685
封萬里680
白萬劍,玄素庄石莊主黑白雙劍680
陳近南,馮錫范680
胡逸之680
江南四老落花流水 680
澄觀670
桑結670
趙敏660
江南六怪(除柯外)580~660
螯拜580
吳三桂570
萬震山、言達平、戚長發560
韋小寶 ???(手槍+80石灰粉+50)
------------
主角最終境界(取巔峰時期)
1石破天2300
2虛竹1100
3段譽1080
4張無忌1070
5蕭峰1060
6郭靖1050
7楊過1045
8令狐沖1030
-----------------------
1石破天:太玄經,羅漢伏魔神功,雪山劍法,金烏刀法 無限內力
2虛竹:北冥神功,天山六陽掌,天山折梅手,小無相功,降龍十八掌;
3段譽:北冥神功,六脈神劍,凌波微步,毒屬性免疫;
4張無忌:九陰真經,九陽真經,乾坤大挪移,降龍十八掌,聖火令,太極功,七傷拳;
5蕭峰:降龍二十八掌,擒龍功;
6郭靖:九陰真經,降龍十八掌,左右互搏,空明拳,天罡北斗步法;
7楊過:玄鐵劍法,海潮內力,玉女心經,部分九陰真經,逆九陰真經,黯然銷魂掌;
8令狐沖:獨孤九劍,吸星大法,簡易版易筋經。
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1]
1944年考入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進入上海《大公報》任國際電訊翻譯。1952年調入《新晚報》編輯副刊,並寫出《絕代佳人》、《蘭花花》等電影劇本。1959年,金庸等人於香港創辦《明報》。
1996年至1997年,擔任全國人大常委香港籌委會委員。1998年,獲文學創作終身成就獎。[2] 2000年,獲得大紫荊勛章。2009年9月,被聘為中國作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名譽副主席。[3-4] 同年榮獲2008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5-6]
6. 金庸小說的主人翁有哪些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主角分別是 《飛狐外傳》《雪山飛狐》男主胡斐 女主苗若蘭
連城訣 狄雲 戚芳 水笙
天龍八部 喬峰 段譽 虛竹 王語嫣
射鵰英雄傳 郭靖 黃蓉
鹿鼎記 韋小寶
笑傲江湖 令狐沖 任盈盈
書劍恩仇錄 福康安 陳家洛 霍青桐 香香公主
神鵰俠侶 楊過 小龍女
倚天屠龍記 張無忌 趙敏 周芷若
碧血劍 袁承志 溫青青
鴛鴦刀 袁冠楠 蕭鍾慧
白馬嘯西風 李文秀 蘇普
越女劍 越女 白猿
7. 求金庸小說裡面所有主角的名字
一《書劍恩仇錄》人物有陳家洛,無塵,趙半山,文泰來,駱冰,常氏雙俠,余魚同,章進等紅花會群雄,袁士霄,天山雙鷹,陸菲青,阿凡提,周仲英等武林前輩,香香公主,霍青桐,李沅芷,周綺等女性,乾隆,李可秀,張召重,關東六魔,白振等反面角色。
這部小說並沒有特別突出陳家洛個人的能力,而是象我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一樣,描寫的是群雄演義.
二《碧血劍》主要人物有袁承志,溫青青,何惕守,阿九,安小彗,穆人清,木桑道人,啞巴,玉真子,溫家五老,梅劍和,孫仲君等.其實小說有兩個主人公,另一個是早已故去的金蛇郎君夏雪宜.夏雪宜在小說中給人的印象要比袁承志深刻的多,袁承志似乎只是個引線,把這個小說的所有人物情節銜接了起來,可以說袁承志是所有金庸小說里最沒有魅力的男主角.
小說的後半部分寫的很糟糕,只是最後寫李岩和紅娘子自殺的一段很觸動人心,依舊記得那兩句歌詞:"今日的一縷英魂,昨日的萬里長城……」嗚呼,中國的歷史不正是這樣嗎.
「空負安邦志 遂吟去國行 」更多的是寧願化做一縷英魂也要維護自己祖國的尊嚴。
三《雪山飛狐》主要人物有胡斐,苗人鳳,苗若蘭,田歸農,寶樹和尚,范幫主,平阿四以及未直接出場的胡一刀夫婦等等。
本小說只有十五萬字,然而卻頭緒紛繁,主要人物眾多,讓人不知從何說起。作者在書中採用倒敘形式,讓十多個人用講故事辦法把「胡苗范田」四個家族一百年來的恩怨交代了個清楚,然後又引申到講故事的人身上,深刻揭示了人性的貪婪,無恥,卑鄙。幸而有苗若蘭和平阿四在,才讓我們大家看到人間真情猶在。
小說最後給讀者留了個懸念,到底胡斐能不能平安回來和苗若蘭團聚,他這一刀到底劈還是不劈?
四《射鵰英雄傳》的主要人物有郭靖,黃蓉,穆念慈,黃葯師,一燈大師,洪七公,周伯通,全真七子,江南七俠,楊鐵心,包惜弱,郭嘯天,李萍,成吉思汗,拖雷,華箏,哲別,――――歐陽峰,完顏洪烈,楊康,裘千仞,黑風雙煞,歐陽克等。
此部小說是奠定金庸新派武俠小說宗師地位的作品,可以說是金庸小說里最正統的武俠小說,文筆精美達到了金庸小說的頂峰。
五《神鵰俠侶》主要人物有楊過,小龍女,郭靖,黃蓉,李莫愁.武三思,郭芙,郭襄,陸無雙,完顏萍,公孫綠萼,程英,耶律齊,尹志平,歐陽峰,洪七公,周伯通,金輪法王,公孫止,裘千尺,霍都等.還有兩個早已死去的人物:王重陽和林朝英.
本小說可謂一本情書,專門寫情的書.書中描寫了多種多樣的愛情親情,寫盡了因愛生恨,因愛生悲的故事.
六《飛狐外傳》據金庸本人說是為了彌補《雪山飛狐》沒能塑造好胡斐才創作的,算是《雪山飛狐》的前傳,可它又獨成一體,與《雪山飛狐》很多情節沒有關聯,大概是寫的比較精彩,讀者們也沒有顧上太去較真。
小說中主要人物有胡斐,苗人鳳,程靈素,袁紫衣,紅花會諸俠,馬春花,田歸農,南蘭,鳳天南,慕容景岳,姜鐵山,薛鵲,商寶震,徐錚等。
8. 金庸小說里的所有人物的介紹
縱觀金庸小說,大多故事都具有特定的歷史背景。盡管書中的很多人物都是虛構而來,但是我們依然能看到一些歷史上的真實人物,他們被金庸先生直接拉過來同武俠人物演起對手戲。這些歷史人物的存在,極大地豐富了武俠小說的內涵,增加了武俠小說的可讀性,讓虛構的故事得以在真實的歷史根基上開花結果,有時候甚至讓人有讀史書的感覺。而我們也不得不佩服金庸先生那深厚的歷史素養和人文積淀。
十.顧炎武(《鹿鼎記》)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擲地有聲的話曾經鼓舞了多少中華兒女,激發了他們的愛國熱情。而說這句話的人,就是明末清初的愛國志士顧炎武。他感嘆國家的破滅,空懷報國理想而不能實現。
顧炎武的事跡足以彪炳青史,大書特書。然而他在金庸先生的故事中,由於劇情的需要,只浮光掠影地走了一遭。那是《鹿鼎記》的一開篇,官兵押解著囚車中反清的人士路過呂留良家的門前,於是引出他的兩位摯友黃宗羲和顧炎武。三人共同抒發對故國的哀思和對滿清的不滿,呂留良也從黃顧二人口中聽聞了莊家的文字獄案和査伊簧與吳六奇的故事,由此引出了天地會及其總舵主陳近南。
此後,顧炎武在河間參加「殺龜大會」,擔任總軍師。故事的結尾,他又同黃宗羲,呂留良,査繼佐一道在韋小寶回揚州的船上相見,勸這位鹿鼎公舉義。
可以說,「愛國」是顧炎武一生的精神支柱,只可惜在《鹿鼎》中來去匆匆,只能跑一回龍套。
九.崇禎(《碧血劍》)
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崇禎皇帝的日子是不好過的。他聽信讒言,將忠心耿耿的抗清大將袁崇煥殘忍地殺害。此後明王朝內憂外患,內有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外有虎視眈眈的後金侵略者。而《碧血劍》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的袁承志為父尋仇的故事。
故事的結尾處,袁承志曾經兩度孤身潛入皇宮,面對崇禎,幾乎就要大仇得報。可惜兩次都緣慳一面,先是為了國家大義饒了崇禎,後是因為阿九的勸阻而沒有下手。
崇禎雖然僥幸躲過了袁承志的復仇,卻難逃國家滅亡的命運。李自成攻陷北京,他也自縊於萬壽山上。
9. 誰能介紹下金庸小說里的人物
郭靖
《射鵰英雄傳》是一本極成功的小說,郭靖是個極成功的人物。他與陳家洛貴介公子的形象剛相反,是個出身農家的朴實少年,而且生性愚鈍,說話木鈉,跟袁承志差得遠了。他甚至膚色黑黝,面貌平凡,絕對談不上俏俊。郭靖寫得成功,是因為他的性格清楚穩定,他似乎是正統道德觀念及傳統俠義精神的化身,他的一舉一動無不發自自然內心,讀者或者不同意他的看法做法,但絕不會不明白他,或對他有所懷疑,「郭靖」這個人物的真實感,大部分來自他朴實而真誠這個特質。
郭靖最重要的是他的人格,武功猶在其次,他自小人生目標便十分明確:做個好男兒。為父親報仇。「報仇」這個觀念,在現代現實社會當然不容許,但在武俠小說的幻想世界來說,卻是基本的道德責任。在看武俠小說時,我認為不應以現實眼光看「報仇」,而是要從象徵的觀點看,把「報仇」了解為世俗社會指定的道德責任及權利。郭靖「報父仇」的目標,根本就是「做個好男兒」,履行社會義務的一部分。
郭靖的道德觀念不是從高深理論所得來的,而是基於一些十分平常的信念,例如尊長的吩咐必須遵從,答應了人的事一定要做。對朋友要忠心,不能貪生怕死。不可欺騙人。不可貪人錢財等等。「為國為民」,就是從這些簡單平常道德觀念而來的理想,沒有什麼難懂之處。郭靖的不平凡,在於他由始至終毫無猶豫地忠於自己從小培養成的道德信念。
聰明人在道德問題上往往搖擺不定,愚鈍的人反而堅定而意念明確,郭靖生性愚鈍,他在道德抉擇上也異常清楚,這是符合實情的。他在華箏公主與黃蓉之間,選擇了跟華箏成親而舍棄黃蓉,黃蓉凄然問他原因,他就是說:「我是個蠢人,什麼事理都不明白,我只知道答允過的話,決不能反悔。可是我也不打誑,不管怎樣,我心中只有你。」郭靖沒有陳家洛的優柔寡斷,也沒有袁承志的自以為是,他的笨拙反而是他令人信任敬重的根由。
郭靖比陳家洛、袁承志兩個人物更成功,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有一段發展及成熟的過程,小郭靖蘊涵成熟的郭靖,他的個性及道德倫理基礎也始終不移,但是他透過經歷,從被動變為主動,他的道德價值也由外來的規戒演變成他自己的處世原則。
他在華箏及黃蓉之間的抉擇,就是一個精彩的例子。他開始時是想,尊長為我規定了的事必然是對的,所以我必須娶華箏;但是按照父親的遺命,我要跟楊康好,而按照楊伯父的遺命,我得娶穆念慈為妻;這些事顯然是不能做的,那麼尊長為我規定的事便不是一定對的了,但是他隨著想到「答應了人的事決不能反悔」,他就毫無疑問了,他答應了娶華箏,他一定要實踐諾言,這個例子是個清楚的轉折點,郭靖由服從尊長的被動道德層次,進展到自己承擔自己言行的後果的主動層次。
這個例子的一個有趣之處是,在「尊長規定」與自己內心感情傾向兩個准繩之間,他選擇了內心感情傾向,他不肯為「別人的幾句話」而跟黃蓉分開;但在自己的感情傾向與道義責任之間,他卻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道義責任。後來,在《神鵰俠侶》中,中年的郭靖在忽必烈帳中凜然談說「大義滅親」、郭芙砍斷了楊過的手臂,他便決意砍斷愛女一臂贖罪,根本是同一個原則的體現。
陳家洛及袁承志都屬「天降大任」的少年領袖,郭靖則不是,他的政治醒覺,跟他的武功一樣,全是經他努力,一點一滴積聚至充盈處,終於水到渠成,起初,他最大的責任不過是為父親報仇,為七位師父爭面子,好好打贏楊康;但是隨著經歷與見識的增長,他漸漸體會到正邪之間的斗爭。國家大事及民間疾苦需要有人承擔解救。
漸漸,報仇及爭天下第一名銜這些私事變為次要,在岳飛的遺書之中,他陡然發現到自己的真正抱負和理想。郭靖在意外情形之下領導了蒙古人抗金戰事,經過這番經歷,隨後又經過極艱難的考驗反省,郭靖不再是「傻小子」,他終於確立了「為國為民」為終生目標,他的領袖地位是主動承擔的。
郭靖不是沒有缺點的。批評黃蓉到了《神鵰俠侶》便暴露出缺點的人很多,但其實郭靖暴露出缺點更大,就是他是個在道德上思想封閉的人,他不但不能容忍與他的道德觀念不同的思想,他甚至不能明白這些思想。同時,他的道德價值過分死板及規條化,使他有時變得不近人情。例如,他要斬斷郭芙一隻手臂以懲罰她斬斷了楊過的手臂,就非常不通,一來她本來無意,二來楊過手臂已斷,砍掉郭芙的手臂又對他有何好處?
郭芙該是受到懲罰,應該盡力補償楊過,但「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也未免近乎野蠻了,另一個例子是,他寧可立刻殺了楊過,也不容他跟師父發生戀愛。維護傳統道德到這個地步,處於權威地位的大俠郭靖,我覺得己陷於專制。
問題是郭靖做人宗旨太貫徹。太一成不變了。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是應有不同處事規戒的,年輕時應嚴於律己、但到了處於權威地位,則需要培養智慧,慎於律人。
郭靖是人,他是有缺點的,這無損於這個人物的成功,反而令他更有真實感和親切感。
郭靖這個人物能夠寫得成功,起碼有一半是因為有黃蓉的烘托,沒有黃蓉的活潑古怪,郭靖的愚鈍必然沉悶之極;不是黃蓉,郭靖的經歷不可能這樣新奇有趣,黃蓉是小妖女,郭靖是大好人,黃蓉聽郭靖的話,但是沒有黃蓉,這個大好人許多事情都解決不了、弄不明白。
最重要的是,是黃蓉這小妖女使他能做大好人的。他沒有哄洪七公教他武功,是黃蓉哄他;他可以只顧悲痛,不去想是誰在桃花島殺了他五位恩師,黃蓉自己會為自己及父親雪冤,然後仍對他好;他可以顧全恩義確定娶華箏的諾言,黃蓉不管什麼婚姻之約,繼續跟他一起,若非黃蓉道德觀念隨和,事事以他為重,郭靖的堅守原則就沒有那麼易辦。
若說郭靖這個人物有何缺點,那就是他太幸運了,似乎他能做他的道德完人,是因為運氣使他不必付出太大代價,正因如此,他後來的道德專制,也就更令人不大信服。
張無忌
《神鵰俠侶》是金庸緊接著《射鵰英雄傳》的小說,但我認為這部小說及小說的主角楊過應分別處理,因為《神鵰》的主題完全不同。有些人或會覺得武俠小說是寫故事、寫人物,不是探討什麼主題,我很同意這個見解,以主題論金庸小說的人物,並不是強說這些主題是作者原意,而是純粹讀者自己的體會出來的東西,但是一部完成了的作品,是有它自己的生命的,因此讀者看小說,或者旁人要評論,也不必事事追究作者原來的用意是什麼。我的意見是,暫時不談《神鵰》而跳到下一部小說,可以得出較連貫的看法。
在《倚天屠龍記》,金庸又回復到袁承志式的主角來。張無忌的身世比袁承志復雜得多,遭遇遠比袁承志傳奇,但張無忌的個性跟袁承志完全不同,他隨和得多,也被動得多了。
金庸在《倚天》的後記說,張無忌不是政治領袖材料,因為他不能剋制自己,對敵人殘忍,不能當機立斷,也沒有權力欲,但是,張無忌隨和良善,可以與他成為好朋友。
張無忌最大的特色是他的良善心腸。他並不很重視分辨是非善惡,也可說是不大重視公正的賞善罰惡,而是習慣性的得饒人處且饒人,他是個感性的人,很容易受人感動,要威脅他做什麼未必成功,但懇求他什麼,他多半會答應,就算自己吃虧,也不計較。
他的良善心腸,自小已看得出來。謝遜在冰火島上談往事,說到以七傷拳打空見神僧,十三拳打了十拳,小元忌插口說:「義父,下面還有三拳,你就不要打了罷,這老和尚為人很好,你打傷了他,心中過意不去。倘若傷了自己,那也不好。」
他頭十年的生命,在父母及義父慈愛保護之下度過,後來的一連串苦難,始終沒有改變他對別人的信任和善心。他父母在一日內相繼自殺而死,殷素素臨死時叮囑他記著上武當山逼死他父母的各門各派中的人,慢慢報仇,他記是記住了這些人,但最後沒有向他們之中任何一人報仇。金庸的男主角之中,似乎只有張無忌從來沒有以為什麼人報仇為目的。
另一方面,張無忌記恩,周芷若在舟中喂飯之恩,他一生都沒有忘記,後來她兩番累他幾乎喪命,他也一點不放在心上。記起她時,總想到她的恩情,不想她負他之處。
他是個溫情的人,對父母義父的愛、對張三豐的愛、對武當六俠的愛時時洋溢在胸中,甚至對殷離感到親近,對殷野王、殷天正感到深切親情。他保護楊不悔萬里尋父,絕不是基於「助人為快樂之本」的原則,而是出乎自然的愛護弱小。在光明頂秘道之中,他以自身為小昭擋災,小昭感動得說不出話來,但是於張無忌而言,這卻是最自然不過:「你是個小姑娘,我自是要護著你些兒。」
在情愛事上,張無忌也是隨和被動、容易受感動、容易受人擺布。他以愛還愛,周芷若愛他,他對她愛憐備至;趙敏對他迷戀,為他拋棄榮華。不顧生命,他也自然「刻骨銘心」地愛她了。她們兩個都是美人,金庸在書中三番四次刻畫她們白雪紅玫之美,一加上良辰美景。花前月下,張無忌的反應便是「心中一盪」、意亂情迷了。
張無忌不能成為政治領袖,隨和被動而缺乏野心是一個重要原因。另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他毫無主見,亦心無城府,容易信人。他之所以成為明教教主,全是湊巧,後來中朱元璋之計退出,亦沒有什麼可惜。他根本沒有多大的領袖指揮才能,更不懂謀略,就算當時沒有中計,也不是長久的教主材料。他甚至沒有什麼志願理想,他對世界看法單純,最接近理想志願的,只是空泛地希望人人忘記仇恨,結成朋友,快快樂樂地過日子。因此,他最適合做醫生。他在蝶谷學醫,後來運用醫術救人的情節,是他表現得最主動的地方,也是他最令人欣賞的時候。武功在他是次要,醫術才是最主要的。
我始終不大喜歡張無忌,真正原因可能只是他的個性與我恰好相反。我對張無忌這個人物頗有偏見。但我仍認為這樣的人,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他們心地良善,絕不苛刻,也絕不自以為是,道貌岸然;壞處是他們容易被人利用,他們往往明知被人利用而甘心被人利用,雖然這是他們的寬大為懷,但這也令到愛護他們的人感到不快,因為對於對他好與對他不好的人都一樣好,其實就是對於對他好的人不公平了,這種心態或許可稱為小心眼,但也是人之常情。
喬峰
《天龍八部》應該一共有三個半男主角,最先出場的是段譽,本來接著是「南慕容,北喬峰」,但慕容復見面不如聞名,只好當是半個,最後的一個是虛竹。雖是這樣說,喬峰一出場便威風壓倒其他,而喬峰故事高潮過後,《天龍八部》亦失去神采,所以,說喬峰是這部小說的主角,相信也不會有太多人反對。
喬峰是個莎士比亞式的悲劇英雄,愛讀莎翁悲劇的人都會注意到李耳王,麥考伯夫等主人公出場時何等如日上中天,而到收場時又何等悲壯,被命運及自己個性之中的缺陷毀滅。當然,強把莎翁的模式套到金庸的頭上是不妥的,而莎翁的悲劇,也斷斷不是這個極度簡化的分析可以包容,借來一點比較,只不過是藉此增加興味。
例如不但是莎翁名劇,也是著名歌劇的《奧賽羅》,主人公奧賽羅就是一位神威凜凜的摩爾人,開場時,威尼斯政要的小姐狄絲特娜與他私奔,她的父親及親朋十分激動,追蹤而來,劍拔晉張。奧賽羅鎮定現身,三言兩語之間,就鎮住了人群,把一場沖突消於無形,「把你們的劍放還鞘內,」奧賽羅著名的開場白說:「別讓露水侵蝕了。」
喬峰一出場就是面對一場丐幫叛變大禍,當然金庸筆下的杏子林叛亂遠比《奧賽羅》的第一場情勢凶險,而喬峰的蓋世武功、威信,智慧也在應付叛亂之中表現無遺,但是兩個主角是同一型的人物,同一般攝人,同一般英雄氣概,那則是肯定的。
喬峰平息了叛亂而失去了幫主地位,獨自去尋「帶頭阿哥」水落石出,奧賽羅平息了眾怒而贏得美人歸,兩人在一失一得之際,都是種下了日後身敗名裂的禍根。最後奧賽羅被人欺騙,親手殺死了狄絲特蒙娜,省覺到大錯鑄成,終於當眾自殺,死前滄然獨語:「奧賽羅還有何處可去?」喬峰自殺於雁門關前,也是因為天下之大,無容身處。從出場到下場,奧賽羅與喬峰皆為命運所驅策,根據西方古典戲劇論,只有大英雄才配得上悲劇命運,而悲劇命運也正好強調了喬峰的英雄身分。
喬峰跟郭靖是一路人馬,大氣磅礴,正義凜然,看他兩人的武功路線就知。陳家洛的武功太花巧,什麼劍盾蛛索,什麼百花錯拳;袁承志師門武功正統,但他出奇制勝的是邪味甚濃的「金蛇秘芨」功夫,張無忌的「九陽真經」是正,但得來偶然,乾坤大挪移肯定是「外道」。郭靖喬峰則同是穩扎穩打,以全無花巧但威力無窮的「降龍十八掌」為基礎。
但郭靖的武功仍有招數有痕跡,郭靖的威力似乎是一半靠招數厲害,喬峰的武功卻幾乎沒有痕跡可見,似乎完全是喬峰的威力,什麼招數到了他手中也變得厲害無比。
喬峰的武功來自少林和丐幫,金庸只是一筆帶過,甚至描寫過招情況,也往往不提招式名稱,總之這個人一舉手、一投足,皆是無不如意、無不別具威力,能人所不能。金庸說,他故意用這樣的手法寫喬峰,使他與其他主角不同,任何人都有學藝的經過,獨喬峰的武功彷彿是與生俱來。這當然增加喬峰的神話英雄色彩,在希臘神話中,「英雄列傳」僅次於「諸神列傳」,像赫裘力士那樣的英雄,是近乎天神的人物。
喬峰比郭靖強,最重要的一點是他的智慧和精密頭腦。杏子林之變一場(百多頁的一個高潮,真不知金庸如何寫成,他的文字功力,差可與喬峰的武術功力比擬),喬峰就充分表現出他處變不驚,能夠在緊急情勢之下冷靜分析,一下子就把握了事情的竅要。
試將「杏子林」跟《射鵰英雄傳》的「軒轅台下」一節比較,那時楊康與丐幫凈衣派的勾結,能移魂大法迷翻了郭靖黃蓉,把他們綁在軒轅台下,發動幫眾,要把他們置於死地,結果是黃蓉的急智,配合郭靖的武功,把形勢扭轉過來。若是黃蓉沒有郭靖的武功保護,她的聰明急智未及使出,人已化為肉醬,但是單有郭靖而沒有黃蓉,他的武功再高強也落得雙拳難敵四手。
換句話說,喬峰一個,己兼有郭靖黃蓉之長了。
但喬峰不只是加上了黃蓉的機智的郭靖,他武功比郭靖高強,心思比黃蓉細密,更重要的是,他具有他們不能企及的領袖權威。
郭靖黃蓉這對金童玉女,扭轉形勢能的是計,是借用洪七公的聲威地位,喬峰扭轉形勢所靠的是他的頭腦、眼光、處事方法。他自己素日在丐幫建立了的威望,包括他公正嚴明的聲譽。
用西方術語說,喬峰有charisma,有一股懾人的氣魄。金庸特地撰擇了「叛亂」
這個場合去表現喬峰的領袖權威,因為一個人在這種時候能發揮這樣的力量、這樣使人信服,正是,他平日建立了極高的威望的證明。
回頭看其他金庸男主角,郭靖的領袖地位,到了《射鵰》最後幾章才開始冒現,《神鵰》更只是側寫;陳家洛、袁承志、張無忌這些武林盟主幫會舵主,領袖能力不見得怎樣高強,只有喬峰幫主是名至實歸的領袖人物,諷刺的是,他的領袖天分發揮得最淋漓盡致的時刻,也是他發揮這個天分的最後一次。
喬峰是個怎樣的人?離開丐幫之後,他私人感情的一面漸漸冒現,金庸寫喬峰迴故居探望義父母(他以為是親生父母)、上少林寺探訪師父,一面刻畫了喬峰對他們情感之親厚,另一方面,隨著故事發展,喬峰越來越深地陷入陰謀之中,他的冤情越來越難洗脫。
金庸充分利用喬峰處身逆境,去表現他過人之處。他有深厚感情,但不致被感情控制;他有清楚的做事原則,但不為小節所拘束;他豪邁而不失細心;他仁愛但不致婆媽得糾纏不清、輕重倒置。
最合我意之處是,金庸寫喬峰是好人,卻不是笨人,寫他既具深情,亦極度理智。「君子可以欺其方」,但在個性上,喬峰完全沒有可以被攻擊的弱點,先前男主角的弱點,金庸在喬峰身上一一改正;先前男主角的優點,金庸在喬峰身上一一加強。
喬峰沒有弱點,但是命運卻偏偏跟他開了個極大的玩笑,原來,愚昧的、沖動的、軟弱的、心懷歹意、與他作對的群眾竟是對的,喬峰反而是錯了。他真的是契丹人,不是漢人。更殘酷的是,根據他所信奉的原則,冤枉他殺義父母、殺師、殺害一連串武林義士的人其實沒冤枉他,原來這的確是他的罪過,因為這些人是他父親所殺害的。
喬峰用了無比堅定的意志、用他超人的頭腦及武功去找尋真相,為自己洗脫冤情,所得的結果卻是,原來罪人正是他自己。
這正是古希臘悲劇經典之作《奧伊狄比斯王》的模式,奧伊狄比斯娶了雅典王後約加斯達之後,雅典三年不雨,王求阿波羅神指示,阿波羅說,有人娶母為妻,致招天譴,王於是努力尋找這個罪魁禍首,終於發現原來就是自己。
原來約加斯達王後當年懷孕時,夢見火炬人懷,祭師解夢說,此子將來娶母為妻,為國家招禍,王後害怕,於是在生產之後,棄子於荒野,但遭牧人憐憫了抱歸撫養成人,就是奧伊狄比斯。
真相水落石出,奧伊狄比斯無法在雅典耽下去,他刺瞎雙目,自我放逐,終身流浪,永為命運之神及憤怒之神所追趕。
金庸喜愛西洋文學,喬峰的悲劇,無疑是惜用了這個模式,而這個悲劇模式的基本精神,是描畫人與命運之間的搏鬥,人雖然終究敵不過命運,但是人性的尊嚴,卻在奮斗的過程中得到肯定。
命運安排了喬峰是契丹人,安排了他父母為中原武林人士所殺,又安排了他由中原人士撫養成一代英雄人物,然後命運再利用一個女子的無端怨憤挑起事端,送喬峰踏上找尋真相之路,也就是說,引領他踏上滅亡之路。
但是悲劇不是純粹命運播弄,而是由命運加上喬峰的個性及他所信奉的道義原則所產生。
喬峰比郭靖高強百倍、聰明百倍,但是他的道德規范是跟郭靖一模一樣的,就是所謂「正統」的一套:忠於國家民族、仁愛弱小、為親人報仇。郭靖是漢人,他實踐這一套並無疑問,但喬峰忽然發現自己是契丹人,他一生的價值取向便要硬生生地扭轉,感情與理性原則之間發生嚴重的沖突。
喬峰報仇的後果是殺死了最心愛的人,這還可說是命運播弄,但是違背了對大遼國家民族的忠心,他卻是明知要違背而違背的,他非死不可,可以說是因為他既不能扼殺自己的感情,也不能沖破他視作當然的正統道德規范,要是能沖破正統規范,喬峰就不是悲劇英雄,而是智者了。
表面看,喬峰的悲劇是由於他太執意報仇造成,他若不是執意先了卻報仇之事才跟阿朱到關外放牧,阿朱就不會讓他打死,而喬峰也不至於鬱郁寡歡,最後以自殺收場。
但想深一層,這是可能的嗎?要是他馬上放棄報仇,到關外過著平淡的生活,他就真的會得到了幸福了嗎?阿朱自然心滿意足,但喬峰會心滿意足嗎?還是在關外,在風吹草低見牛羊之際,他會為大仇未報而抱憾?
《射鵰》接近篇末,郭靖黃蓉商量如何協助襄陽抗敵,黃蓉說,千軍萬馬,若抗不來,到最後關頭他倆仍可乘了汗血寶馬脫身。郭靖馬上斥責她說,為人要盡忠報國,才不枉父母教養一場,黃蓉嘆道:「我原知難免有此一日,罷罷罷,你活我也活,你死我也死就是!」
難道阿朱不懂么?她當然懂的。當然,郭靖說的是「報國」,喬峰說的是「報仇」,報國與報仇,一公一私,相去千里,但問題的重心其實不是報仇也不是報國,而是入世與出世,在庸俗一些的層次說,就是男子的事業心。
女子常常認為,男子有了她便應心滿意足,但這只是痴心幻想,同時,她也忘記了她之所以傾慕他,往往正是傾心於事業為他帶來的風采魅力。事業是男子的命脈,因為透過事業,他與社會發生聯系,沒有事業,他就是個最寂寞的人。
命運催促喬峰踏上滅亡,但偏偏又給他一個得救的機會,就是阿朱,阿朱不過是個美麗的頑皮女郎,與喬峰相識,又全屬意外,喬峰甘冒大險救她性命,不過是激於義憤,不是對這小姑娘有什麼深刻印象,但是他救了阿朱,卻使阿朱對他的英雄氣概感激傾慕,不辭萬里,在雁門關相候,於是喬峰在眾叛親離之時,得了一個患難之交。從這時起,喬峰一直沒有把阿朱作小丫頭看待。
世界叛離了喬峰,阿朱給還他一個新世界,就是關外馳獵放牧的二人生活,要是喬峰能接受,他就得救了。或者,要是這一刻停頓,上天讓喬峰預見未來的慘禍,他就明白這是他唯一的得救機會,但是畢竟這一刻沒有停下來,喬峰只知道他若解不開「報仇」這個結,他便無法安心地從此過著平靜的日子,於是,這一刻過去了,他的機會也完了,幸福跟他擦身飛去。
《天龍八部》是一部「佛」味很濃的小說,大概金庸有意宣揚佛教的慈悲主張,喬峰的仇恨心若得到化解,他仍可以有機會得到幸福,可惜智光大師以死相諫,蕭遠山與慕容復一同皈依佛法,但喬峰在那時刻,卻是沒可能接受智光的勸諫,與其說這是機會,毋寧說是命運更無情的玩弄。
要是過分強調喬峰的仇恨心,那麼喬峰與阿朱的故事就不是令天下有情人同聲一哭的悲劇,而是警世的故事了。但喬峰報仇,並不是一種突然而來的原始嗜血,報仇根本是英雄典型的一部分。英雄本質使喬峰奇峰突出:光芒萬丈,但英雄本質,也使他自取滅亡。
喬峰與阿朱的愛情,是金庸小說之中最感人的愛情,愛上喬峰,使阿朱變成一個成熟的可敬可嘆的女子,而喬峰對阿朱的海樣深情、失去她的悲槍,也使他更為令人傾倒。
喬峰把郭靖的傳統英雄大俠發展到極限,同時宣布了這個英雄典型的末路。喬峰的限制,也就是這個典型的限制,在於他不能脫離世俗社會的價值觀念。在《天龍八部》里,金庸已經提出了一些質疑:胡漢之分真是正邪善惡敵友之間的劃分么?漢人一定得站在漢族的一邊。契丹人忠於契丹就一定對么?
金庸沒有問得很認真,而《天龍八部》的答案亦相當簡單明白:種族之爭、私人仇怨,都應該在博愛的精神之中化解,佛家視一切為虛幻,或不是常人可以接受,但是仁愛寬恕及愛好和平的精神卻容易接受得多。
到了下一部著作《笑傲江湖》,金庸把問題帶到更基本的一個類別:正派和邪派之間的分別,企圖表現出何謂正、邪不能從派別上劃分,而是要看個人的情操。因此,《笑傲江湖》的男主角不是一個偉大的領袖,而是有著高貴情操的一個疏狂人物。
喬峰在大宋與大遼之間的忠義矛盾中選擇了自殺,因為沒有了一個他可以忠於的社會,失去了他可以領導的群眾,喬峰不能活下去;在正派與邪派之間,令狐沖選擇了退隱,因為令狐沖沒有使命感,他所重視的是個人生活,是舒展性情的生活。世人的爭名奪利他固然沒有興趣,但對於發揚光大正派門戶、拯救世人,他也一樣沒有興趣。
事實上,《笑做江湖》的思想似乎是,問題不在邪、正,而在「發揚」,在於事業上的野心,對事業有太大野心,可以把一個正人君子變成邪惡的人。有野心的人有邪有惡,但所對進行的發展野心的活動一般令人煩厭,令人心折的人物如向問天,一到了運用計謀達到野心的關節,一樣要做出卑鄙的行為。只有遠離社會的紛爭,才可以得到真正的平安喜樂。
但令狐沖不是第一個重情義而輕功業的金庸男主角,他有一個前身,就是楊過。
楊過
楊過受讀者歡迎的程度,可能更甚至喬峰;楊過是浪漫的化身,為愛小龍女,他不怕受全世界指責,甚至看輕自己的生命,以死相隨。每個女子,都希望有這樣一位風流倜儻的大俠士,對自己有這樣生死不渝的愛情,每個男子,都會幻想自己是這樣的大情人,有小龍女這樣比天仙還動人的女子一心一意為他而生、為他而死。
楊過比較少為人注意的,是他反叛少年的一面,他是反叛少年的英雄。父母不愛我。沒有人了解我,世人都欺負我。都欠我,但我不會低頭,我要反抗到底,寧死不屈。這些普遍的少年時代的冤屈之情,在楊過身上一一表露出來,使他能夠得到少年人的共鳴。
另一個引起共鳴的因素,是楊過的自卑。楊過是個窮小子,無父母可以依靠,亦無權勢撐腰,自覺世人都看他不起,使他受盡屈辱,但其實他比這些人好一百倍,他們越是要卑賤他,他就越看不起他們。自卑往往使人偏激而過分表現得自負,這種經驗很多人都有,少年人及文人分外敏感,因此感受也分外深刻。
但細心看《神鵰》,不難發現楊過的自卑和反叛,正如一般少年人深信父母不愛他們、世人都看不起他們一樣,大部分是出於他們的想像,與事實相去甚遠,我個人不喜歡楊過,因為我不喜歡一味自我中心而不試圖了解他人的人。
楊過跟郭靖的最明顯分別是,郭靖把社會責任放在第一位,楊過把愛情放在第一位。郭靖堅持盡忠報國,黃蓉只好跟隨,反觀楊過與小龍女,則反應完全不同,楊過為求絕情丹解毒,答應裘千尺往襄陽取郭靖黃蓉首級,小龍女隨行,那時襄陽城受蒙古圍困,她大感事情復雜麻煩,只盼楊過快快成事便抽身退走,解了情花之毒,兩人便重回活死人墓,繼續過他們不問世事的生活。
郭靖入世,楊過並非完全「出世」;郭靖尊重社會規范,楊過鄙視社會規范,但不是「視社會規范如無物」,他是個反叛英雄。
楊過是個完全主觀而感情用事的人,什麼事應該去做、什麼事不該做,完全看他霎時感受,他認為別人輕視他,他馬上便要報復,至於別人有沒有惡意、報復是否過分,他完全不考慮。
某人對他不好,特別是輕視他,他馬上認為這是壞人、憎恨這個人,若有人出頭庇護他,這個人馬上就是好人,他便視為知已。郭芙說他手臟,他便「對她一家都生了厭憎之心」,這時歐陽鋒在瘋癲之中把他當做兒子,他便大受感動,認歐陽鋒為義父。
黃蓉縱容郭芙,又因楊康之故,對他提防,故意不授他武功,他自然敵視,郭靖雖然全心全意愛憐他,但卻不幫他對付他憎恨的人,他對郭靖,便一直存著隔膜。
他對孫婆婆、小龍女的感情也是建在這樣的基礎上,他在全真派受人欺?
10. 金庸武俠小說中所有的男主角
金庸小說中的人物武功也是按照年代發展變化的,宋、元時期武功最盛,明達到頂峰以後日漸衰敗.按照這樣來看,在十四部小說中,個人認為單論武功的話,應該是書中代過的人物女俠林朝英最高,從其當年可與五絕之首王重陽一爭高低,其實力可見!可她不是書中主角.在女主角中毫無疑問武功最高的定是小龍女,她雙手持劍,雙劍合壁,估計難逢敵手!當年她內力稍弱,但在絕情谷底的十六年,書中雖然沒有寫,但像她那麼無欲的人,估計除了思念楊過,就是修煉武功了!十六年後內力可想而知,絕對配的上金庸武俠中第一女高手!
PS:如果東方不敗算『女人』的話,武功不用說了,可她並不算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