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问题小说”而闻名的女作家是哪一位 在线等答案哦
冰心
问题小说代表作家:冰心
我只想把我所看到听到的种种问题,用小说的形式写了出来。
--冰心:《从“五四”到“四五”》
五四运动,这个奔腾澎湃的运动,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思潮。 问题小说代表作家:冰心正是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新思想,把一代敏感的、正直的青年知识分子,卷出了家门和校门,使他们走进了社会。而当他们走进了社会活动的旋涡,他们就必然会用年轻的头脑,来观察、审视社会的痼疾和问题,并开始思考着、探索着改变社会现状的途径和方法。
十九岁的女大学生冰心,这时已经长成为一个温柔、沉静的大姑娘,她有着小巧玲珑的身材,一张丰满的鹅蛋脸,一双细长的、明亮的丹凤眼里,射出聪慧的、探究的光芒。
有多少问题摆在这位女大学生的面前,困惑着她的心,又引动着她的思索,诱发着她的感慨啊:外国列强的侵略;军阀混战;贫富悬殊;封建制度、封建家庭对青年的压迫和摧残;妇女问题;家庭问题;知识分子的出路问题;等等,等等。真是内忧外患,无所不包。
冰心的问题小说的发展
1、“问题小说”起步,表现了探究人生意义的热忱。代表作《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揭露了“旧社会、旧家庭的不良现状”。
2、宣扬爱的哲学。如果说初期“问题小说”只是问病源,不开药方。《超人》则标志着冰心对种种社会问题开出了她的“药方”--这就是“爱”的哲学。《超人》《烦闷》《悟》构成了冰心“爱的三步曲”,爱的核心是“母爱”。
冰心小说
3、冰心的思想中萌发的某种阶级观念。《分》将教授与屠夫的孩子从同一个产院的婴室“分”道扬镳的不同前途加以比照,透露了作者思想中开始萌发的某种阶级观念。
家庭问题一直是年轻的女作家冰心关注的问题。但是,家庭悲剧并不只是限于夫妻之间,它有时也发生在父与子这两代人中间,而当家庭矛盾是以两代人的冲突表现出来的时候,家庭问题就与青年问题交织在一起了。冰心有个非常开明而且非常爱她的父亲,在她自己的家庭里,借用一个当代的名词,决不存在着 冰心小说“代沟”。但是,“五四”时代的青年,能够生活在这样家庭里的幸运儿,是很少的,大部分的青年爱国学生,都会受到封建家庭的限制和压迫。
斯人独憔悴
《斯人独憔悴》冰心十分同情和理解家庭处境不佳的同时代人,她想代替这些人说几句心里话,所以,她在写完了《两个家庭》之后,又写了一篇名为《斯人独憔悴》的小说,发表在1919年10月7日至11日的《晨报》上。她在这篇小说里,写了两个爱国、进步的青年学生颖铭和颖石兄弟,与他们的专横暴虐的汉奸父亲之间的冲突,这个代表着封建保守势力的父亲太凶狠专制了,颖铭、颖石兄弟只与他交锋了一个回合就败下阵来,从热血的青年无可奈何地后退到了封建军阀的顺民,虽然苦闷、“憔悴”,但也无法可想了。这种青年一代向老年一代妥协的悲剧,如果是发生在女儿和父亲之间,结果恐怕就要更惨了。
秋风秋雨愁煞人
有多少有理想、有抱负、有聪明才智的年轻姑娘,被封建家庭,用包办婚姻这条绳索,毁灭了前途,甚至毁灭了生命。只要有年轻姑娘的地方,就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冰心生活在一个尊重女儿、爱护女儿的民主化的家庭里,不会遇见这类问题,但是,许多发生在同辈女孩儿身上的类似的悲剧,却使冰心触目惊心。她很同情遭到这种命运袭击的女性,在她写的短篇小说《秋风秋雨愁煞人》里,就写了三个年轻的女性,她们是同窗好友,都有相似的理想和抱负,但是一个过早地病逝,另一个名叫英云的,本是一个道德、学问都极其卓越的姑娘,志向很远大,性格很清高,接受了“五四”时期的新思潮的影响,很想在青年时代为国为民做一点事情。她又长得极美,有一种超群旷世的风度,所以深得女同学们的喜爱。但是,在她高中毕业的前一年,正当她幻想着要继续深造,好好研究一些高深的学问,以便将来更好地试试身手,为社会服务,并用此正大光明的手段,来赢得人们的敬重的时候,她的见识浅薄的父母,却执意地把她许配给了她的表兄作妻室,因为她的姨父--她未来的公公,是个司令,家里极其阔绰,英云的父母便以为女儿的终身有托,将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所以根本不征求她本人的意见,就把她许配出去了。不料英云却是一位很有见识的女性,她对那种官僚家庭很看不起,对那种成天用打牌、听戏、赴宴会等等打发光阴的生活方式十分反感,对那种婢媪成群,车马呼拥的气派,一点儿也不羡慕,觉得过这样的日子比囚徒生活还要难受。
去国
但是最使冰心同情的,恐怕还是那些学有专长却报国无门的青年知识分子们。他们到英美等国去留学,学 问题小说成后都兴冲冲地回到祖国,想干一番事业。但是,他们发展实业的种种计划,都不约而同地被官僚机构碾成了粉末。上面的总长不停地更换,技术干部如果在人事上没有后台,就会变成宗派倾轧的牺牲品。国家的这种现状,好比一瓢瓢冷水,相继泼洒到他们赤热的心头,使得他们的心逐渐地变为死灰。这种现象引起了冰心的注意和深思,她为此而写出了《去国》这篇小说,发表在1919年11月22日至26日的《晨报》上。有的留学生看了她的《去国》,立刻给发表这篇作品的《晨报》,写来了题为《读冰心女士的〈去国〉的感言》的文章,文章倾诉了他的所感,所见,所闻,都如小说中的人物英士一样,有着类似的感慨和苦闷。正因为这篇《去国》提出的问题普遍存在于社会,所以该文作者十分痛切地说道:“对于这篇《去国》,我决不敢当它是一篇小说,我以为它简直是研究人才问题的一个引子。”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诗人深受人民的敬仰。
⑵ 一个姓林的现代女作家在高考后写了《寻找》,她是谁她在高中还写一篇叫什么高4的小说
林潇潇---《高4学生》;林煜---《寻找》。前者为女生,后者为男生,且这两部作品均获奖。只找到这些,望采纳O(∩_∩)O~
⑶ mooc中国现代文学的测试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沈从文《长河》中的女性形象是(C)。
A.翠翠 B.贞贞C.夭夭D.香香
2.以《抗战文艺》为会刊的社团是(B)。
A.“左联”B.“文协”C.中国诗歌会D.九叶诗派
3.《平民文学》一文的作者是(C)。
A.陈独秀B.胡适C.周作人 D.刘半农
4.晚清文坛“诗界革命”的代表人物是(B)。
A.梁启超B.黄遵宪C.裘廷梁 D.谭嗣同
5.“鸳鸯蝴蝶派”通常又称(D)。
A.“才子佳人”派 B.言情派C.游戏消遣派 D.“礼拜六”派
6.郭沫若的自叙传小说是(B)。
A.《瓶》B.《漂流三部曲》C.《爱情三部曲》D.《南冠草》
7.二十年代中期与冰心齐名的“闺秀派”女作家是(D)。
A.庐隐B.凌叔华C.苏雪林D.白薇
8.巴金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D)。
A.《还魂草》B.《火》第三部C.《第四病室》D.《寒夜》
9.“汉园三诗人”得名于(A)。
A.三位诗人合出的一部诗集名《汉园集》B.三位诗人共同的书斋名“汉园”
C.三位诗人经常在名为“汉园”的公园里聚会吟诗D.三位诗人都来自“汉园”地区
10.《毁灭》是朱自清的一部(A)。
A.抒情长诗 B.叙事长诗C.抒情散文 D.写景散文
11.吕纬甫这一人物,出自鲁迅小说(C)。
A.《风波》B.《离婚》C.《在酒楼上》D.《孤独者》
12.鲁迅收入《野草》一集中,为纪念“三•一八”惨案而作的文章是(B)。
A.《淡淡的血痕中》 B.《纪念刘和珍君》C.《为了忘却的纪念》 D.《铸剑》
13.《猫城记》是(B)。
A.老舍的童话体小说B.老舍的寓言体小说C.张天翼的童话故事D.张天翼的讽刺小说
14.被誉为“七月”派“小说重镇”的作家是(D)。
A.绿原B.鲁藜C.胡风D.路翎
15.话剧最初被称作(A)
A.文明新戏(“新剧”) B.爱美剧 C.歌剧 D.戏剧
16.《金粉世家》的作者是(B)。
A.徐枕亚B.张恨水C.周瘦鹃 D.包天笑
17.新月诗派提倡“新格律诗”的阵地是(B)。
A.《新诗》 B.《诗镌》C.《诗创造》D.《诗》
18.1938年成立的“文协”的全称是(A)。
A.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B.中华全国文化界抗敌协会
C.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日协会 D.中华全国文化界抗日协会
19.三十年代提倡幽默、闲适、性灵小品的主要是(C)。
A.新月派B.京派C.论语派D.“自由人”
20.无名氏的创作总体上倾向于(B)。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C.现代主义 D.后现代主义
21.田汉创作的以刘金妹、梁若英、李新群三位女性为主人公的作品是(B)。
A.《三个叛逆的女性》B.《丽人行》 C.《三姊妹》D.《漳河水》
22.老舍笔下信奉“钱本位而三位一体”的市侩哲学的主人公是(C)。
A.“张大哥”B.张天真C.“老张” D.“张先生”
23.《暴风骤雨》中的老孙头是(C)。
A.土改积极分子 B.地主C.赶车老把式 D.小商贩
24.现代最早的白话新剧剧本是(A)。
A.《终身大事》 B.《泼妇》C.《幽兰女士》 D.《咖啡店之一夜》
25.旗帜鲜明地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的理论建设文章是(B)。
A.《文学改良刍议》B.《文学革命论》C.《建设的文学革命论》D.《人的文学》
26.以主人公赵惠明的日记暴露国民党特务统治黑幕的小说是(C)。
A.《第四病室》B.《蚀》C.《腐蚀》 D.《灭亡》
27.曾在上海与丁玲、胡也频一起编辑《红黑》、《人间》等杂志的作家是(A)。
A.沈从文B.郁达夫C.柔石D.徐志摩
28.以老子《道德经》中“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作题记的作品是(B)。
A.《原野》 B.《日出》C.《子夜》 D.《骆驼祥子》
29.以浓郁的异国风光和人物的流浪生活、求生意志为内核的新型浪漫抒情小说的作者是(D)。
A.许地山B.郁达夫C.沙汀 D.艾芜
30.艾青到达延安以后创作的诗作是(D)。
A.《火把》B.《吹号者》C.《北方》D.《黎明的通知》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以下作品中,合称为“农村三部曲”的有(BD)。
A.《幻灭》、《动摇》、《追求》B.《春蚕》、《秋收》、《残冬》C.《惶惑》、《偷生》、《饥荒》
D.《青龙潭》、《香稻米》、《五奎桥》E.《古潭的声音》、《湖上的悲剧》、《获虎之夜》
2.收入鲁迅所编“奴隶丛书”的作品有(BDE)。
A.《八月的乡村》B.《丰收》C.《祝福》D.《生死场》E.《呼兰河传》
3.以下作品中,历史小说有(AB)。
A.《采石矶》B.《屈原》C.《大泽乡》 D.《子夜》E.《上海屋檐下》
4.有关“萧红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B)。
A.是一种介于小说和散文之间的小说别体B.力求写真而不浓抹重彩
C.结构严谨、情节紧凑D.人物性格鲜明、形象完整E.词藻华丽、文采飞扬
5.以下剧作中,在延安解放区较有影响的戏剧有(BDE)。
A.《刘胡兰》B.《白毛女》C.“好一记鞭子” D.《王秀鸾》E.《兄妹开荒》
⑷ 电大民法专题自测题跪求答案!!!!
我不会错,但是我可以教你一个方法,你把每一题的题目复制一下放在网络里一搜就会有答案的,就是有点麻烦。但是很管用的,希望你采纳,与其等别人,不如自己动手。
⑸ 2019最新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专题》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100%通过
来啦来啦,希望还不会太晚,随便找了一些题目啦,不知道符不符合你的要求呢?如果你还需要别的试题和答案的话,可以去电大题酷这个小程序上面搜一下别的哦,这样也挺方便的,对于电大学生来说还是挺方便的,希望能够帮到你哦~~~~~~~~~~~~~~~~~~
1、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出现了一批被人们称为“先锋派”的文学流派,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这一流派( )
A.象征主义 B.唯美主义
C.未来主义 D.表现主义
2、20世纪世界文学的格局,出现了三大文学板块,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三大文学板块之一( )
A.资本主义国家文学 B.苏联文学
C.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文学 D.“第三世界”文学
3、长篇小说《蒂博一家》的作者是( )
A. 马丁·杜·加尔 B. 亨利·巴比塞
C.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D. 路易·阿拉贡
4、长篇小说《臣仆》是德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它的作者是( )
A. 赫尔曼·黑塞 B. 托马斯·曼
C. 亨利希·曼 D. 安娜·西格斯
5、长篇小说《飘》的作者是20世纪美国女作家( )
A. 玛格丽特·米切尔 B. 托妮·莫里森
C. 约翰·契弗 D. 杰克·伦敦
6、以下哪部小说是法国作家的作品( )
A. 《麦田里的守望者》 B. 《约翰·克利斯朵夫》
C. 《儿子与情人》 D. 《西线无战事》
7、二战结束后,“垮掉的一代”文学在美国大行其道,其中的重要作品之一是作家杰克・凯鲁雅克创作的( )
A.《在路上》 B.《麦田里的守望者》
C.《土生子》 D.《裸者与死者》
8、在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中,被认为是里程碑式的作品、标志着“爵士乐时代”的开始的是( )
A.《人间天堂》 B.《夜色温柔》
C.《了不起的盖茨比》 D.《美丽的与该死的》
9、萧伯纳是下列哪个国家的著名戏剧家(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10、英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是( )
A. 斯特林堡 B. 托勒尔
C. 伍尔芙 D. 萧伯纳
11、萧伯纳在《巴巴拉少校》中塑造了一个大军火商的形象,他名叫( )
A. 柯森斯 B. 安德谢夫
C. 伦德尔 D. 巴巴拉
12、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的作者是( )
A.德莱塞 B.高尔斯华绥
C.亨利希·曼 D.托马斯·曼
13、托马斯·曼在192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获奖主要是因为哪一步作品( )
A.《布登勃洛克一家》 B.《魔山》
C.《浮士德博士》 D.《托尼奥・克勒格尔》
14、在德国和世界范围内评选20世纪最佳德语长篇小说时,托马斯·曼的哪一部小说入选次数最多,且名列前茅( )
A.《布登勃洛克一家》 B.《魔山》
C.《绿蒂在魏玛》 D.《被挑选者》
15、布莱希特是下列哪个国家的戏剧家兼诗人(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16、戏剧《胆大妈妈和她的孩子们》的作者是( )
A.奥尼尔 B.阿瑟・米勒
C.布莱希特 D.萧伯纳
17、下列作品不属于布莱希特创作的短篇小说的是( )
A.《夜半鼓声》 B.《三毛钱小说》
C.《受伤的苏格拉底》 D.《尤里乌斯・凯撒先生的事业》
18、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的主人公是( )
A.哈利 B.杰克·巴恩斯
C.亨利 D.桑提亚哥
19、被评论界视为“迷惘的一代”宣言书的长篇小说是( )
A.《永别了,武器》 B.《丧钟为谁而鸣》
C.《太阳照样升起》 D.《乞力马扎罗的雪》
20、《老人与海》的作者是( )
A.杰克·伦敦 B.德莱塞
C.斯坦贝克 D.海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