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都市总裁 > 七年级小说课外现代文阅读

七年级小说课外现代文阅读

发布时间:2021-11-11 21:40:48

⑴ 谁有金牌阅读初中课外现代文阅读训练七年级的答案,谢谢,感激不尽!!

你买的没有答案么

⑵ 七年级课外阅读短篇

My name is Will.I am the owner of a computer company.This is my house in Callfornia.There are three bedrooms and two bathrooms on the second floor.My son has a big besroom and he always invites his friend.My favourite place is the sitting room.I can sit on the sofa and watch TV there.

⑶ 求初一的课外现代文阅读题十篇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来,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她们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

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觉得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问题: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收拾:
镇定:
(2)“我已不再是小孩了”的含义是什么?是不是真正感觉到自己长大了?你从那些地方看出的?
(3)仔细阅读语句: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描写“我”当时的心理活动

1、收拾:整理,修剪,照顾
镇定:情绪稳定,安定;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忙

2、含义是:我已经是这个家中比较大的人了,并不是岁数上真正的长大了,而是“我”觉得应该肩负起一个大人应该肩负的责任

原文:“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3、弟弟妹妹们还没有长大,爸爸又出了事,家里能担起重任的只有我了,我必须像个大人一样处理好这些事情,不能慌!我要做弟弟妹妹的好榜样!

⑷ 求2篇七年级的现代文阅读,一定是现代文!

鹦鹉鱼的睡衣
欧洲地中海生活着一种鱼,它色彩艳丽,脊背是紫红色的,体侧是玫瑰红色,胸部和腹部的鳍是淡黄色的,背鳍是灰黄色的,尾部镶白色的边,就像鹦鹉那样漂亮,所以人们叫它鹦鹉鱼。
罗马和古希腊人特别器重这种鱼,把它当作珍品,这倒不是因为鹦鹉鱼长得漂亮,而是它们的团结互助的精神。据研究这种鱼的学者发现,如果鹦鹉鱼一旦不幸碰上了针钩,在千钧一发之际,它的伙伴会很快赶来帮忙,咬断钓鱼线,从危险中救出同伙。如果有的被鱼筐围住了,别的伙伴就会用牙齿咬住它的尾巴,拼命从筐缝中把它拉出来。所以,一般的渔民很难捕获到这种鱼。
虽然鹦鹉鱼能够互相帮助,一般的危险奈何不了它们,可是,这并不等于鹦鹉鱼永远没有危险。因为鹦鹉鱼很怕死,常常在没有危险的时候也忧虑忡忡,它们想,白天遇到危险了,有同伴来救助,如果晚上同伴们都睡着了,谁来救自己呢?于是,鹦鹉鱼们想出了一种办法。它们每天傍晚都会给自己织一件睡衣穿,这样便确保了晚上的安全。
它们织睡衣的方法像蚕吐丝作茧似的,从嘴里吐出白色的丝,利用它的腹鳍和尾鳍的帮助,经过一两个小时就能从头到尾织成一个囫囵的壳,这就是它们的睡衣。每天晚上,它们睡在自己编织的睡衣里,确实能够防御敌人的侵害,并能安安静静地睡一晚。可是它们的睡衣织得太坚固了,第二天早晨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把睡衣弄破,以便从里面钻出来。到了晚上,鹦鹉鱼再织一件新的睡衣穿在身上。
有时候,鹦鹉鱼生病了,晚上躺在睡衣里,早晨想出来的时候,因为没有足够的力气钻破睡衣,这就麻烦了,时间一长它必死无疑。因为,鹦鹉鱼从不救助困在睡衣里的同伴,它们会认为同伴还在睡觉,不便打扰。
所以,对于鹦鹉鱼来说,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外界的伤害,而是因为作茧自缚的自残。人类也拥有像鹦鹉鱼相似的一件睡衣,我们从来不缺乏互相帮助的精神,但却逃不脱作茧自缚的危险。
1.从全文看,鹦鹉鱼有哪些特点?(3分)

2.第4段中加点的词“就能”、“才能”各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3.为什么说鹦鹉鱼“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外界的伤害,而是因为作茧自缚的自残”?(2)

4.文章末尾写到:“人类也拥有像鹦鹉鱼相似的一件睡衣,我们从来不缺乏互相帮助的精神,但却逃不脱作茧自缚的危险。”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人类有哪些“作茧自缚”的行为。(3分)
参考答案:
鹦鹉鱼的睡衣
1.色彩艳丽 团结互助 很怕死 能织坚固的睡衣
2.就能:强调鹦鹉鱼编织睡衣时间之短 才能:突出鹦鹉鱼睡衣之坚固
3.因为受到外界伤害时,其他鹦鹉鱼会很快来解救受困的鹦鹉鱼,而当鹦鹉鱼困在睡衣里时,就会因得不到同伴的救助而死亡。
4.围绕“作茧自缚”回答即可。

好吃的苹果平凡的脸
⑴我的汉语学生杰克是医科大学中医专业的H国留学生。

⑵素闻H国人是苛刻挑剔的,择师条件也十分离奇:首先人要漂亮:然后才是中文要好。

⑶初次见面,简单的介绍后,杰克勉强地点了点头,就不再讲话。我知道,除了他本身固有的高傲外(这是这所公寓里所有留学生的通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远没有达到他所谓的“漂亮”标准。说真的,我确实跟美丽无缘,父母给了我一张再平凡不过的脸。但我没有妄自菲薄,我并不认为美丽可以代表一切。我知道,人生道路上的许多坎坷和荆棘不是美丽可以跨过的。记得《简?爱》中有一段话:“我贫穷、低微、不美丽。但当我们的灵魂穿过坟墓,站在上帝面前时,我们是平等的。”我能________(A.蔑视 B.歧视 C.重视,)但不能无视杰克的高傲。我暗暗对自己说:我要做得最好,让他的高傲见鬼去吧!

⑷4月的一天,雨哗哗地下了一整天。街上的水很多,路面低洼处水可没过脚面。舍友们都仰倒在床上,高唱着“下雨天,睡觉天”。在那样一个滂沱大雨的鬼天气里,谁愿意一脚泥、一身水地出门呢?眼看快6点,又该去上课了。舍友们都说雨那么大,路又难走,别去了,一次特殊情况,杰克应该能够理解。我笑着摇摇头,撑开伞,出了门。

⑸街上风裹着雨,手中的伞握不稳,身上湿了大半。路比想象中要难走得多。红旗大街正在扩建,路边的土被冲得到处都是,一踩一脚泥,裤脚上已溅了不少泥点子。红旗大街与新石南路的交叉处,已不见路,只有一片汪洋的水。鞋子里外都湿了,走起路来,噗哧噗哧地响,一阵冷风吹来,我直打寒颤。

⑹到了杰克的房间门口,脱下鞋子抬起脚,水滴滴答答地往下淌。我飞快地脱下袜子,拧了拧水,又飞快地穿上。我以最快的速度做完这一切,然后敲门。

⑺开门的一刹那,杰克的脸上写满了惊愕。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格外漫长。半温的衣服贴在身上,粘粘的、潮潮的,感觉就像掉进沼泽中一样。尽管如此,我脸上始终保持着平和自然的微笑。我知道我不需要无谓的同情,我只有做得更好,才能击溃杰克的高傲和他对中国人的偏见。

⑻打那以后,杰克表现得不再那么难以接近。他的高傲像一只鸡蛋被我击开了狭小的裂缝。

⑼杰克的中文进步很慢,尤其是在念绕口令时,他发音含糊不清,听上去像酣睡的小猫打呼噜。杰克的高傲随着他的一次次失败而一点点减弱。我无意也无暇嘲笑他。相反,我一直鼓励他不要气馁,不要懈怠。每次,我在讲课时,总穿插一些文字游戏和课外知识,诸如名胜古迹、文化典籍、风味特产、天文历法等。课前我不断充实自己,课上我俨如一位真正的老师,旁征博引,娓娓道来。我的只有一个学生的课堂充实而富有趣味。终于有一天,杰克竖起大拇指说:“老师棒!中国棒!”语气中有着不可置疑的肯定。

⑩我笑了。许多日子以来,我嘴里衔着一枚青橄榄,酸酸的、涩涩的,而此时却嚼出了丝丝甘甜。

⑾“杰克,给你这个。”一次课后休息,我伸手递给杰克一个外表光滑的苹果。凭我的经验,这个苹果肯定少汁、青涩,极为难吃。而我啃起了那个不太光滑的苹果。果真如此。“老师,为什么你给我的这个这么难吃?”他看着吃得津津有味的我。我晃了晃手中带有疤痕的苹果说:“你不是喜欢外在漂亮的吗?那个苹果可是这一堆中最好看的!”说完,我和杰克相视一笑。“谢谢,”他友好地向我伸出手,“你教给了我一个十分重要的道理。”至此,他的高傲被我彻底击碎。

⑿初为人师,我深深地品味了其中的苦与乐。我知道我贫穷、低微、不美,但我拥有坚毅,拥有真诚。它们会伴我跨过人生道路上的坎坎坷坷,让我得到人生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

1.联系上下文,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人横线。

我能__________(A.蔑视 B.歧视 C.重视),但不能无视杰克的高傲。

2.第⑶段中加点词语“妄自菲薄”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⑹段中“我”的一系列行动描写,写出了“我以最快的速度做完这一切”,表现出“我”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这种心理也体现在第⑺段“我”的神情中,如:_____________。

4.第⑺段划线句“开门的一刹那,杰克的脸上写满了惊愕”,“我”从杰克“写满了惊愕”的脸上读出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⑻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修辞方法。

6.第⑽段中“许多日子以来,我嘴里衔着一枚青橄榄,酸酸的、涩涩的,而此时却嚼出了丝丝甘甜。”“我”所以感到“酸酸的、涩涩的”是因为_________;“嚼出了丝丝甘甜”是因为_________。

7.文中的“我”不美丽,但“我”“拥有坚毅,拥有真诚”“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体现“我”“真诚”“的具体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的“我”彻底击碎杰克的高傲,除了拥有坚毅和真诚外,还因为具有认真的态度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⑾段中杰克说:“你教给了我一个十分重要的道理。”这个道理是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过分地看轻自己(毫无根据地自己看不起自己)。
3、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形象(不想让杰克看到自己的狼狈相)。尽管我的衣服半湿,感觉难受,但我脸上始终保持着平和自然的微小。
4、老师居然冒着滂沱大雨来教课。
5、比喻。\
6、杰克对中国人有偏见,以高傲的态度对待“我”;经过努力,赢得了杰克的称赞。
7、杰克在学习中一次次失败,但“我”没有嘲笑他,相反一直鼓励他不要气馁,不要懈怠。丰富的知识(或“一定的才能”,或“教学的艺术”)。
8、重要的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品质。

⑸ 初中课外现代文阅读题目

请君清楚 做文言文不是临时抱佛脚或者单靠什么解题技巧就可以提高分数的 最主要的是靠平时 不管是课外文言文 还是课内的 都是这样

先要看看有哪几类型的题目

一般来说 第一部分都是都是关于字词翻译的题

解这一类型的题目

一、靠积累
出题人在这题上会比较保守 大多数需要解释的词都是我们见过的那么在做老师或是自己布置的文言文题的时候要有意的去记一些常用字词的翻译 也可以自行总结 比如‘之’一字 可以总结出很多用法 1,的 2,放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3,到 3,代词 等等等 平时积累的多了 到考试时 肯定会发挥很大作用的

二、现场分析
可以自己根据整篇文章的大意 及上下文进行猜测 就像做英语阅读一样 总会遇到自己不认识的词 先不去管它 把整篇文章读懂了 这个词的意思大概就出来了

第二部分就是关于词的用法的题了

比如说名词做动词的用法啊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啊 宾语前置啊 以及一词多义啊

做这一类题目最主要的也靠平时的理解
首先要理解这些用法到底是什么 到底怎么用 理解清楚了 并能熟练判断和运用了 这类题目基本上就没问题了

第三部分就是关于句子翻译的

说到这一类型的题目 要先清楚读文言文最忌讳的是什么 那就是不自觉的就用每个字词的今义去翻译整篇文章 要记住文言文当中的很多字词的意义与今义是完全不同的

注意到这点之后 再解这类题 翻译的大致意义就不会偏到哪里去了 至于要更精确一些 方法同 字词翻译的方法

最后一部分就是关于整篇文章的大致意义和表达的情感或讲述的道理的题了

把整文读懂就没问题了 文言文不会像现代文那样意义深刻 大多都是说一典故 或是说一个人
如果君现代文做不错的话 并且在整篇文章都读懂的情况下 再做这一类型的题 就完全没问题了

最后一点 其实文言文并不难 只要做的多 记的多 完全能拿高分的
另外 每个人做文言文都有自己的方法 君如果想精益求精的话 倒不如自己在做题中总结出适合于自己的解题技巧

⑹ 求七年级(上)语文(人教版)课内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和课外的 答案!!!!!!

杜甫诗三首•综合能力测试

一、给下列词语注音
岱( ) 眦( ) 簪( ) 逾( )
二、文学常识填空
1.杜甫(712~770),字________,别号________,朝伟大的________诗人。
2.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________朝由________而________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
3.《 》写于所谓“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 》和《 》则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诗人已到中年。
三、默写
1.岱宗夫如何?________。
2.________,浑欲不胜簪。
3.暮投石壕村,________。________,老妇出门看。
4.夜久语声绝,________。天明登前途,________。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
造化钟神秀( ) 决眦( )
家书抵万金( )( ) 浑欲不胜簪( )
五、阅读
①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②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⑤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⑥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1.解释下列词语。
附书至( ) 新战死( ) 未去( ) 犹得( )
2.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1)戍( )________ 戌( )________ 戎( )________
(2)衰( )________ 哀( )________ 衷( )________
3.为选段划分为三层,并概括出层意。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4.用原文回答问题。
(1)说明兵役之苛酷:________________
(2)说明战争之惨烈:________________(3)说明战争破坏严重:________________
(4)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________________
(5)能概括全诗内容的:________________
5.本段文字正面描写老妇人“致词”,层层诉说、凄苦至极,侧面写
“________”,揭示主题。
六、阅读下诗,回答问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 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剑外:四川剑阁以南,指梓州一带。唐朝都城长安在剑阁东北。当时以长安为中心,所以剑阁以南称剑外。蓟北:现在河北省北部和北京市一带。那里当时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1.解释下列词语。
(1)妻子:
(2)纵酒:
2.诗中哪句点明了“闻讯”的地点?

3.诗中哪个词语揭示了全诗的主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4.诗人听到消息后,百感交集。诗中是如何描述这一点的?试做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一、dài zì zān yú
二、1.子美;少陵野老;唐;现实主义 2.唐;盛;衰 3.望岳;春望;石壕吏三、1.齐鲁青未了 2.白头搔更短 3.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 4.如闻泣幽咽;独与老翁别
四、钟:聚集; 眦:眼角; 书:信; 抵:值; 浑:简直。
五、1.书:信;新:最近;去:离开;犹得:还能够。 2.(1)戍shù,戍守;戌xū,壬戌;戎róng,戎马一生。 (2)衰shuāi,衰老;哀āi,悲哀;衷zhōng,无动于衷。3.①②③‖④⑤‖⑥第一层:三男戍边,二男战死。第二层:家中情况。第三层:老妇自请服役。 4.(1)三男邺城戍 (2)二男新战死 (3)出入无完裙 (4)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5)听妇前致词 5.安史之乱
六、1.(1)妻子和儿女 (2)纵情饮酒 2.剑外忽传收蓟北 3.“收蓟北”;抒发了诗人欣喜若狂的心情,表现了诗人渴望国家统一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当诗人一听“收蓟北”的消息后,“初闻涕泪满衣裳”——欢喜得泪流满面,以泪写喜,更是喜极而泣、悲喜交集的最生动的写照。“漫卷诗书喜欲狂”——由流喜泪而呈喜态,写出了此时此刻诗人内心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狂喜之情。“白日放歌须纵酒”——由呈喜态而放声高歌、纵酒痛饮。“青春作伴好还乡”——这里由欣喜若狂到迫切思归。最后两句仍然写“还乡”,是想像中具体的回家路线,更让人想见诗人归心似箭的急切而喜悦的心情。全诗喜始喜终,一贯到底,给人以强烈的快意。
一、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夹(jiā)岸 舍(shě)船 豁(huò)然开朗 屋舍(shè) 俨(yǎn)然 阡(qiān)陌(mò) 种(zhòng)作 衣着(zhuó) 垂髫(tiáo) 便要(yāo)还家 咸(xián)来 邑(yì)人 语(yù)云 诣(yì)太守 刘子骥(jì)
二、 解释下列加点词。
1.缘溪行: 沿着,顺着 2. 夹岸: 两岸.夹,在两旁 3. 落英缤纷: 落花;繁多的样子 4. 豁然开朗:开阔明亮的样子。 5.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6. 桑竹之属:类。 7.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 8.阡陌交通:田间小路。 9.怡然自乐:欢乐愉快的样子。 10. 欣然规往:计划。
三、分别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不管(表条件关系连词)
【不足】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够。
三、 比较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思。
【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志】处处志之:做记号 寻向所志:标记,记号
【寻】寻向所志:寻找 寻病终:不久
【及】及郡下:到了 由表及里:到达
【遂】遂迷:终于 后遂无问津者:于是,就
【乃】乃不知有汉:竟然 见渔人,乃大惊:于是,就
屠乃奔倚其下:就 乃悟前狼假寐:才
【其】欲穷其林:这,那 既出,得其船:他,代渔人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他,代渔人
四、 翻译句子
1.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走,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香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
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继续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桃林的尽头。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6.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于是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7.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写出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
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
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这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惋惜。
10.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五、 理解默写
1.本文中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的句子是: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本文中明显了桃花源人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明显精神面貌)的句子是: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交代桃花源的人来历的句子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六、问题理解
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又什么作用?
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
2. 写出文章的整体思路。 (渔人)发现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
3. 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
村人对陌生人出现感到惊异,表明桃花源与世隔绝很久。
4. 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怎样?
①自然环境:美丽富饶;②社会环境:安定平和;③生活状况:安居乐业;④精神状态:自由快乐。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
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
6.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
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给桃花源增添奇异色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隐含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
7.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
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自食其力,安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
8.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美好世界?
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对美好生活向往,对黑暗社会批判。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设计
[ 2005-9-20 17:39:00 | By: zyj1112 ]

22短文两篇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德馨( ) 苔痕( ) 鸿儒( ) 案牍( ) 西蜀( ) 蕃( ) 淤泥( ) 濯清涟( ) 亵( )鲜有闻(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读音或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lòu简陋)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hóng大)
C濯清涟而不妖(ér却) D香远益清(yì好处)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3)可爱者甚蕃( ) (4)濯清涟而不妖( )
(5)亭亭净植 ( ) (6)宜乎众矣 ( )
(7)无案牍之劳形( ) (8)无丝竹之乱耳( )
4、下列句子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D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5、下列与课文不一致的是( )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D予谓菊,花之君子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6、选出对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A对于菊花来说,花中的隐士啊。 B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C我说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D菊花,即所谓花中的隐士
(2)何陋之有?( )
A有什么地方简陋呢? B哪些地方简陋呢?
C简陋又有什么呢? D有什么简陋的呢?
7、根据课文默写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2)中通外直, ,香远益清, 。
(3)可以 , 。无丝竹之乱耳, 。
(4)菊之爱, 。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爱莲说》选自《 》作者 , 代哲学家。
(2)《陋室铭》作者是 朝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或者 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 的。
(3)“说”“铭”是古代一种文体,请你再举出二例与之相类似的文体。

二、教材探究
1、《陋室铭》一文中,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

2、作者为什么先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用原文语句回答
(1)文章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
(2)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
(3)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
(4)与“惟吾德馨”相呼应的句子是: 。
4、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5、文章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理?

7、《爱莲说》一文中“而”字出现较多,请你找出两例“而”为转折关系的实例
A: B:
8、文中作者歌颂的是莲花,却几次提到了菊、牡丹,其用意是什么?

9、用原文语句回答
(1)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
(2)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
(3)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的句子是 。;
(4)比喻君子志洁高廉,仪态端正,令人敬重(清高)的句子是; 。
10、文中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的哪三种人?

1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12、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

13、本文描写“莲”的语句形象、生动,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写出二句描写“莲花”的诗句
三、读写链接
作者在《短文两篇》中,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用“莲”自比,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同时还要写出你喜爱的原因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答案
[ 2005-9-20 17:57:00 | By: zyj1112 ]

22、短文两篇
一、
1、xīn tái rú dú shǔ fán yū zhuó xiè xiǎn
2、D
3、(1)这(2)没有学问的人(3)多(4)洗涤(5)立(6)应当(7)使……劳累(8)奏乐的声音
4、A
5、D
6、(1)B(2)D
7、略
8、(1)《周元公集》、周敦颐、宋(2)唐、刘禹锡、警戒自己、称述功德,用韵(3)表、记
二、
1、三个方面,从陋室的环境、陋室里的人及陋室里主人的活动三方面来描写的。
2、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引出陋室
3、(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惟吾德馨(4)何陋之有
4、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抱负
5、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6、如: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我们应要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多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多阅读一些健康的书籍,开阔视野,陶冶自己的情操,不做低级无聊之事等/(围绕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方面来谈即可)
7、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濯清涟而不妖
8、以菊的隐逸、牡丹的富贵来衬托莲花的种种美德
9、(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香远益清
(3)中通外直
(4)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0、菊花比喻成隐士,牡丹比喻成富贵的人;莲花比喻成君子
11、表达作者不慕富贵,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12、品德高尚的人(或具体答出君子的品格也可以)
13、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三、略。点拨:写出植物本身的特点及给你带来的启示、原因。

⑺ 悬赏!!谁有七年级-金牌阅读初中课外现代文阅读训练的答案

这个应该就是你要的那本: https://www.kuaiizuoye.com/codesearch/m/bookview?bookId=

⑻ 初一现代文阅读

(一)最后一课》的特别讲座
1938年2月18日,是长沙临时大学在岳麓山下的最后一天,而这一天的上午,仍然有学生在上课.
闻一多先生来了!
依旧是那件灰色的长袍大衫,依旧是那条洁白的羊毛围巾,闻一多踏着文学院教授们少有的那种急匆匆的步伐,笃笃有声地走上了讲台,放下烟斗和茶杯,目光炯炯有神地环顾着每一个在座者.
"哦,都来了吗 "闻先生习惯地问了一声,并不等别人回答,就拈起一支粉笔,旋过身子,在黑板上写了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最后一课".
写完题目之后,闻一多久久凝望着学生们,半晌之后,才掠过一丝不经意的微笑,很沉着地开口:
"同学们,今天,校方告诉我,这里有一堂国文课,由我给大家主讲.我今天要给大家将的,是一篇法兰西小说,名字叫《最后一课》."
礼堂里出现了很短暂的交头接耳的议论声,旋即又平静,鸦雀无声.
"是的,这是一篇大家都很熟悉的小说.大家上中学的时候,一定已经读过这篇小说了.你们的弟弟妹妹……如果他们今天还能有幸坐在书桌前头,也许此时正在读这篇课文.可是,我们每一个人是不是都把它读懂了 好吧,下面就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这篇课文,大家静静地听,这篇小说讲述的是普法战争时期,发生在阿尔萨斯省的故事."
闻一多把课本递给了坐在前排的一位女同学.
虽然这已经四一个老掉牙的故事,虽然这位女同学的普通话当中,夹杂着明显的南方口音,然而,整个礼堂里没有一点多余的声音,每一个人都在凝神屏气,回味着这个对于他们来说十分熟悉的老故事.
闻一多发现,礼堂门口也站了许多人,有的扒着门框,有的斜靠在礼堂的墙壁上,胆子大的已经溜进来,在后排的空位子坐下来,有的人刚刚打完预防针,衣服袖子还高高地捋着,他们也在凝神静气地倾听这位女同学朗读.在这些站着的人群中间,闻一多甚至发现,张伯苓也在其中,他正不断地用手绢擦拭着自己的眼镜.
那位朗读课文的女同学放下课本,悄悄地坐下了.教室里依旧一片寂静,偶尔传来几声咳嗽和唏嘘的声音,有的人在不住地擦拭自己的眼镜,坐在角落里的女同学,偷偷地在自己已经湿润的脸庞上抹了一把.这时,礼堂门口,已经黑压压地站了很多人,久久不愿离去……
礼堂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军号声,可能是通知工学院的同学们去搬运实验器材,准备装车了.可是礼堂里依旧静静的,没有一个人动.
闻一多抬起头来,环顾着在座的每一个人,他的声音似乎失去了往日的高亢:
"同学们,这篇课文,是不是每一个都懂了 一个民族,当它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其愿望的时候,抑或它的子孙在肉体上依然生存着,可是,那又能有什么意义呢 失去自由的苟活,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是痛苦的代名词.用不着我说,大家都知道了,明天,我们又要去漂泊,去到一个遥远而又陌生的地方,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带好自己的国文课本,无论你学的是电子物理,生物医学或者是拉丁文,这都不重要,因为你首先是一个中国人,珍惜你们手中的教科书吧.到了昆明,我要给你们讲诗经,讲楚辞,讲庄子,讲屈原,讲五千年以来,中华古国最灿烂,最辉煌的篇章!同学们!中国,不是法兰西,因为,中国永远没有最后一课!"
1,给加点字注音.短暂( ) 凝神屏气( )
2,文中画波浪线的一段文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3,"你们的弟弟妹妹……如果他们今天还能有幸坐在书桌前头,也许此时正在读这篇课文."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

4,说说"中国永远没有最后一课!"这句话的含义.

5,本文跟都德的《最后一课》在写法上有何异同

阅读全文

与七年级小说课外现代文阅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极品修真强少有声小说下载 浏览:86
女局长的丝袜小说全集 浏览:430
穿越小说女主楚嫣然 浏览:151
女尊男主宅斗小说推荐 浏览:473
玄幻小说中的最强神眼 浏览:500
女主叫春心的穿越小说 浏览:578
泰克斯芬利同人小说 浏览:291
写隋唐的穿越小说 浏览:631
小说推荐九库阅读 浏览:499
写刺客信条的无限小说 浏览:922
男主有腿疾的穿越小说 浏览:695
神豪奶爸系统小说 浏览:420
qq阅读小说推荐 浏览:46
穿越重生女强架空完结小说排行榜 浏览:388
分析小说人物形象ppt 浏览:741
不败战神小说阅读 浏览:205
乌桓小说主角 浏览:195
破案刑侦小说排行榜 浏览:319
中考小说阅读训练解析 浏览:250
巨肉的都市小说 浏览: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