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都市总裁 > 现代小说的教案

现代小说的教案

发布时间:2022-06-08 20:34:35

❶ 芦花荡的教案

《芦花荡》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重点词语;
2、速读全文,复述全文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重点词句,把握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2、感受品味孙犁作品的明丽清新的笔调,秀丽隽永的风格。
德育目标:
通过本文学习,让学生对战争与英雄有更为深刻全面的理解,树立我们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的信念。
二、重点难点
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三、教学媒体:投影仪、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可让学生讲抗日战争时的故事,或教师讲“平原游击队”“地道战”的故事) 历史上,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你知道吗?黄帝曾在河北一带活动,三国时的张飞和宋太祖赵匡胤都是河北涿州人。近代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更有一些群众英雄,智斗敌人,从容不迫。今天我们学习孙犁的小说《芦花荡》,讲的就是一个老英雄智斗敌人的故事。
(二)揭题解题,简介作者
作者介绍: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省安平县人。1913年4月6日生。1944年在延安,他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其中《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文艺界甚至视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标志,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三)识记重点字词:
提防dī 竹篙gāo 苇塘wěi疟子yào寒噤jìn吆喝yāohe
一梭机枪suō 蹿cuān仄歪zè趴pā 扒bā飒sà转弯抹角mò
(四)整体感知:
1、放录音,学生跟读全文,复述故事内容
故事发生的时间:抗日战争时期;
地点:白洋淀地区;
故事的主人公:老头儿——交通员 性格:过于自信与自尊
事情的起因、经过与结果
2、感悟老头子的英雄性格:强烈的爱国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过于自信自尊。
(五)思考品味,具体分析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1、爱国。老头子的英雄性格,首先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
A、老头子将近六十岁了,“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按说应该在后方安度晚年,但他却像英勇的交通员。“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这是一个抗日老英雄的形象。
B、他说“你什么也靠给我”,这是他的豪言壮语,可见,为民族抗战他甘愿尽心竭力,而且充满自信,他的爱国热情是如此高涨。
C、 “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他勇敢悠闲,这不仅因为他熟悉白洋淀的地理环境,有高超的“水上的能耐”,更是因为他具有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藐视敌人,无所畏惧。老头子能够冲破敌人的封锁,对于苇塘里面的队伍坚持斗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爱憎分明。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他具有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感情。对乡土、对同胞,对抗日队伍,他如此深情,对敌人则满怀仇恨。他对大菱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爱得深切热烈,恨得咬牙切齿,血债要血来还,而且要叫鬼子用十倍的血来偿还。在老头子的意识中,咱中国人是白洋淀的主人,他对乡土充满感情,对侵略者充满仇恨。
3、讨论: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课文中贯穿始终。
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这句话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
通过敌人封锁线,非常危险,而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这样的悠然自得也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老头子以为万无一失,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小女孩洗脸,老头子让她洗,鬼子的小火轮探照灯射来,他还是“不怕”,以为“照不见我们”。鬼子扫射机枪,他还是“不怕”,以为“他打不着我们”,不能不说他有点大意,这是过于自信了。大女孩子受了伤,流了血,这一次任务没有完成,他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不好意思去见部队,他是过于自尊了
老头子发狠要为大女孩讨回血债,他向两个女孩子打了包票,他玩鬼子于掌股之间,诱鬼子上钩,举起篙来狠狠地敲打鬼子脑袋,叫鬼子头破血流,讨回了血债,讨回了自尊,这场英雄行为表明他是始终非常自信、非常自尊的。
“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点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这句话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全部功过,都是由这一点生发出来的。
2、体会老头形象的现实意义(战争的人民性问题)
老头子实际上成千上万的抗日军民的一个典型的代表,他的形象意义在于表明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中国人民是不可以被征服的。
(六)教师小结
(七)作业练习
1、巩固字词
2、阅读课文,进一步体会
3、课后练习预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检查字词
2、文中的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3、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刻画这个人物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例子加以说明。
明确: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二、赏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进一步体会本文的艺术特色
分组讨论讨论:小说的三要素分别是:人物、情节、环境,其中人物是最主要的要素?小说创作最大的目的就是塑造人物形象,而编织故事情节、渲染环境描写的目的则是为更好地表现人物形象而服务的。那本文的环境描写有哪些呢?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请举例。
明确:(1)小说一开头一段的景物描写:“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第1段)
【分析】A、“敌人”“炮楼”,点明了环境的气氛;而“星星也像浸在水里”,像“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渲染了淀水的晶莹明澈;星星倒映在淀水里,随着微风的轻拂激起层层涟漪,使得星星也闪烁不定起来,因而给人以“要滴落下来”的幻觉。这样优美的自然环境,是多么令人赏心悦目啊!
B、可是,敌人侵占着我们的大片国土,在这美丽的苇塘四周,敌人的炮楼林立,封锁和监视着这片革命根据地。白天,这里一片死寂,连水鸟也“紧紧藏到窝里躲避”了,只有到深夜,才能听到它们“飞动和唱歌的声音”。字里行间,流露出多么鲜明的爱憎感情!
C、接下去写“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把白洋淀人民在那种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和力量。
这段景物描写得很富于生活实感,把读者引到一个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之中,很自然地成了后边故事的铺垫,艺术上融情人景,寄寓着作者沉沉的情怀。
(2)小说写两个女孩在革命队伍里逐渐成长的过程,也穿插不少景物描绘:
“这是冀中区的女孩们,大的不过十五,小的才十三。她们在家乡的道路上行军,眼望着天边的北斗。她们看着初夏的小麦黄梢,看着中秋的高粱晒米。雁在她们的头顶往南飞去,不久又向北飞来。她们长大成人了。”(第13段)
【分析】把女孩们的逐渐成长描述得多么富有生活韵味。庄稼的自然成熟,雁群的南飞北回,诗意盎然地暗喻着时光的流逝。在生活的道路上,由于“眼望着天边的北斗”,所以永远不会迷失方向。“北斗”,既是实在的景物,因为是在敌人的封锁下,所以多半是夜行军,但同时,它又是一种暗喻:党的光辉的指引。
(3)月明风轻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4)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5)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
(6)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7)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8)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9)在那里,鲜嫩地芦花,一片展开地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总之:从这篇小说的景物描写可以看出,孙犁笔下的景物,不单纯是一种点缀,而是蕴涵了深远的寄寓在内的。在他的小说里,景物描写起到了点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因而,它们决不是即可游离的珍珠,而是作品内在气质的结晶。(《芦花荡》的景物描写,处处与战争环境和人物的心境相谐,不仅渲染了故事的气氛,也给作品增添了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提高作品的感染力。)
三、探究置疑
1、人物描写艺术探究:这篇小说怎样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
(1)作者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一方面写条件,敌人的监视封锁非常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非常干瘦,而且不带一枝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精神与业绩。精神,是那么悠闲自得,.异常自信;业绩,是使敌人的封锁全然落空,保证了苇塘里的队伍得到充足的给养。两个方面巨大的反差,使老英雄显得非常了不起,富有传奇色彩。
2、课文着重写一场“英雄的行为”,更有点传奇色彩。作者主要用两个方法加以渲染?
A、先是用女孩的怀疑来反衬:第48—50段对话描写,老头子说“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后来又说“等到天明,你们看吧”,他是胸有成竹的,女孩却一再表示怀疑,先是没有答话,以为老头子不过发发狠,说说罢了,再用小女孩的话表怀疑:“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写怀疑有衬托作用,显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之奇。
B、再是在叙述过程中只写其然,不写其所以然,让读者回味其所以然,使传奇色彩显得更为浓郁:
老英雄是设好圈套让鬼子往里钻。他事先系好了钩子,又想出用莲蓬引诱鬼子,又掌握了鬼子的活动规律。作者不写这些,只从鬼子洗澡写起,写老头子船上放着一大捆莲蓬,只顾剥着莲蓬吃,也不写他的用意,写小船冲着鬼子这里来,又转了一个圆圈回去,也不写老头子的船为什么这样划来划去,其实是诱使鬼子进入圈套,这层意思要回味起来才能明白。进了有木桩的水域,先不说桩子上有无数钩子,只写小船绕着鬼子转,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下面才写鬼子这么乱转,一个个都被钩子咬住了。待到明白过来,越回味越感觉这场英雄行为富有传奇色彩。一个干瘦的老头,手无寸铁,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几个鬼子于掌股之间,置他们于死地,真可以说是一位传奇式的英雄。
2、敌人严密监视着苇塘,然而,第8段写道:“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像?你还能想到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吗?
四、作业练习
1、本文在结尾处写道:“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
为。”你能想象出当时二菱目睹老头儿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吗?补写出来。
2、阅读课外阅读上本文的姊妹篇《荷花淀》,分析两文的异同。
3、把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抄出来,仔细品味,细心揣摩,在仿写几句家乡的景物。

❷ 如何进行小说教学

频率都很高,但是纵眼观之,却没有发现关于这一词组的确切定义。《现代汉语词典》将“经典”定义为:“传统的权威性作品。”《辞海》里解释为:“一定时代、一定阶段认为最重要的、有指导作用的著作。”由此两种解释可以概括出经典作品的根本特征:第一,权威性。经典作品都是世人公认的好的文学作品。第二,时代性。经典作品都是经过历史的淘涤而沉积下来的文化精髓。以此推之,笔者将“经典文学作品”定义为:经过时间、历史的考验,被一定时代、一定阶段公认为最重要的、有指导作用的文学作品。 每一部经典文学作品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不仅在语言、结构上具有创造力,而且在作品的思想价值方面也存在着独到的感受和理解。英国利物浦大学公布了他们的一个研究发现:研读文豪莎士比亚、乔塞及华兹渥斯等人的巨著,不仅有助脑部灵活,还可以防止老人罹患痴呆症。他们发现当受试者阅读辞藻较深奥繁复的大师级作品时,脑部的活动较活跃,扫描的影像明显有较多的脑活动痕迹;相比之下,如果只是阅读一般的文章,脑部活动并没有什么特别变化。 一、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经典作品选材分析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语文课程标准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地位和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重视,相应地新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也体现了较大的转变。为了获得新教材中经典文学作品的选文数量和侧重点的变化,笔者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版本的教材和课程标准实验版教材进行了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在旧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经典文学作品的数量是102篇,其中中国经典文学作品87篇,外国经典文学作品15篇。新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经典文学作品的数量是113篇,其中中国经典文学作品90篇,外国经典文学作品23篇。 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是学生的课外读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其自由选择与课文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或是学生在闲暇时自由选择阅读。旧版《同步阅读》中经典文学作品的数量是115篇,其中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占81篇,外国经典文学作品34篇。新版《同步阅读》中经典文学作品总数量是139篇,其中中国经典文学作品85篇,外国文学作品54篇。 对比新旧版本的课本和《同步阅读》,可以看出经典文学作品的篇幅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加不断增加,呈上升趋势。从三年级开始对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逐渐提高。据统计,六年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文有一半以上是经典文学作品,说明经典文学作品已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教材。可见,文学教育已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主体,经典文学作品成为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文本。 二、小学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现状调查 调查对象: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是某市四所小学4-6年级的学生。 调查方式:调查活动采用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进行。 调查问卷一共发放800份,对各个小学学生进行阅读状况调查,并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抽取了其中的240份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小学生阅读所存在的问题: 1.学生没有时间看书是最主要的问题,有26.87%的学生在课余时间要忙于参加各种辅导班、培训班,再加上看电视和玩电脑,他们课余很难有时间静下心来阅读。有49.25%的孩子认为自己学习紧张没有时间阅读。数据显示,他们每周的平均课外阅读时间一般在3-5小时左右,这是远远不够的。 2.学生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阅读兴趣表现为对图画性和娱乐性书籍的喜爱,集中在漫画、网络小说等类型的书籍上。调查中发现,仍有半数以上的孩子不喜欢看纯文学类书籍,有近12%的孩子喜欢看漫画。另外加上电视、电脑等丰富着他们的课余生活,从而使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变得更为消极、被动。 3.现今提供给小学生阅读的书籍广泛增加,但是孩子们普遍存在阅读困难,在适当的年龄没有具备相应的阅读能力。据统计显示,有53.73%的孩子对于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字词不太理解,不能很好的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不善于鉴别批判,对作品不能做出实质性的鉴别,对内容上的好坏、艺术上的优劣分辨不清,只是一味地把看书当作是一种消遣形式。 4.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将近50%的孩子在阅读时就跳过不明白的地方,对难以理解的字词句没有通过查字典或相关书籍的方式加以理解。有40.35%的孩子在阅读时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笔者认为这些都是在早期阅读过程中教师和家长没有重视所造成的。 5.调查中了解到,孩子们并没有很好的利用起自己手中的《同步阅读》,40.37%的学生在拿到阅读课本后只是随便翻翻,没有认真仔细的阅读过。再加上教师没有时间对《同步阅读》进行介绍讲解,使孩子对《同步阅读》没有兴趣,这也是造成学生阅读能力缺失的重要原因。 (二)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阅读现状,笔者进行了原因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和家长都没有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阅读环境,对孩子的阅读不重视,没有给孩子以充分阅读文本的时间,让孩子能够尽情享受书本的魅力。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积极性不高,不愿自主接触作品。再加上学生的阅读习惯没有受到家长和教师的足够重视,使得孩子们在阅读时不能够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从而导致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消极态度。 再次,教师自身的阅读素质不高也是造成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实习中了解到,教师多会趋向于选择一些较为浅显、能够放松、愉悦身心的各式各样的书籍;有人因为自己本身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很少有时间阅读经典文学书籍,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比较专业的知识时,只是依靠教参帮助解决问题,这样就造成教师的依赖心理,不去挖掘文章的内涵,因而对文本的理解就只能留于表面,不能深入体会。 最后,社会环境中没有形成一种阅读氛围,图书馆、社区等设施不齐全,影响了孩子的阅读积极性。同时,现在各种儿童出版物定价过高,使一部分家长无力购买。 三、小学阅读教学质量优化的策略探讨 从当前语文教改形式来看,多种途径开展阅读符合语文课标的要求。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语文课时不断缩减,使得相当多的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不够重视,这不仅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习惯的养成,更不利于学生智力、品德和人文素质的发展。为此,笔者提出借助经典文学作品提高阅读能力,以达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各个目标的要求。 (一)以经典文学作品为纽带,连接阅读能力的训练 1.教师深入经典文学作品中,发现其趣味和深刻内涵,并且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和语言。面对一篇经典文学作品时,不少教师的难题是不知道怎么教,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处理,进行教生字、分析段落等相关的教学步骤,忽视了经典文学作品的人文价值。课改实施以后,有些教师开始注重文章的人文性,却把语文基础知识放在一边。语文新课程的观念,不是不再有教授语文基础知识的任务,而是要有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内容,创造新的激情,使学生获得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更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语文教学应当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教师要全面地把握课文,深入理解课文,用心去体味文本,提出质疑,然后将其理解和认识转化为学生能理解的语言,做到深入浅出,而不是以教参代替自身阅读与思考。 2.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课堂给学生和教师一个互动、交流的空间,在这种特定环境下,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当不断加强学生与文本、教师之间的交流,带动学生的思维、记忆等多种感官,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 ||| “经典文学作品”无论在教师口语还是学术专著中出现频率都很高,但是纵眼观之,却没有发现关于这一词组的确切定义。《现代汉语词典》将“经典”定义为:“传统的权威性作品。”《辞海》里解释为:“一定时代、一定阶段认为最重要的、有指导作用的著作。”由此两种解释可以概括出经典作品的根本特征:第一,权威性。经典作品都是世人公认的好的文学作品。第二,时代性。经典作品都是经过历史的淘涤而沉积下来的文化精髓。以此推之,笔者将“经典文学作品”定义为:经过时间、历史的考验,被一定时代、一定阶段公认为最重要的、有指导作用的文学作品。 每一部经典文学作品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不仅在语言、结构上具有创造力,而且在作品的思想价值方面也存在着独到的感受和理解。英国利物浦大学公布了他们的一个研究发现:研读文豪莎士比亚、乔塞及华兹渥斯等人的巨著,不仅有助脑部灵活,还可以防止老人罹患痴呆症。他们发现当受试者阅读辞藻较深奥繁复的大师级作品时,脑部的活动较活跃,扫描的影像明显有较多的脑活动痕迹;相比之下,如果只是阅读一般的文章,脑部活动并没有什么特别变化。 一、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经典作品选材分析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语文课程标准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地位和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重视,相应地新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也体现了较大的转变。为了获得新教材中经典文学作品的选文数量和侧重点的变化,笔者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版本的教材和课程标准实验版教材进行了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在旧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经典文学作品的数量是102篇,其中中国经典文学作品87篇,外国经典文学作品15篇。新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经典文学作品的数量是113篇,其中中国经典文学作品90篇,外国经典文学作品23篇。 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是学生的课外读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其自由选择与课文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或是学生在闲暇时自由选择阅读。旧版《同步阅读》中经典文学作品的数量是115篇,其中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占81篇,外国经典文学作品34篇。新版《同步阅读》中经典文学作品总数量是139篇,其中中国经典文学作品85篇,外国文学作品54篇。 对比新旧版本的课本和《同步阅读》,可以看出经典文学作品的篇幅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加不断增加,呈上升趋势。从三年级开始对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逐渐提高。据统计,六年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文有一半以上是经典文学作品,说明经典文学作品已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教材。可见,文学教育已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主体,经典文学作品成为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文本。 二、小学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现状调查 调查对象: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是某市四所小学4-6年级的学生。 调查方式:调查活动采用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进行。 调查问卷一共发放800份,对各个小学学生进行阅读状况调查,并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抽取了其中的240份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小学生阅读所存在的问题: 1.学生没有时间看书是最主要的问题,有26.87%的学生在课余时间要忙于参加各种辅导班、培训班,再加上看电视和玩电脑,他们课余很难有时间静下心来阅读。有49.25%的孩子认为自己学习紧张没有时间阅读。数据显示,他们每周的平均课外阅读时间一般在3-5小时左右,这是远远不够的。 2.学生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阅读兴趣表现为对图画性和娱乐性书籍的喜爱,集中在漫画、网络小说等类型的书籍上。调查中发现,仍有半数以上的孩子不喜欢看纯文学类书籍,有近12%的孩子喜欢看漫画。另外加上电视、电脑等丰富着他们的课余生活,从而使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变得更为消极、被动。 3.现今提供给小学生阅读的书籍广泛增加,但是孩子们普遍存在阅读困难,在适当的年龄没有具备相应的阅读能力。据统计显示,有53.73%的孩子对于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字词不太理解,不能很好的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不善于鉴别批判,对作品不能做出实质性的鉴别,对内容上的好坏、艺术上的优劣分辨不清,只是一味地把看书当作是一种消遣形式。 4.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将近50%的孩子在阅读时就跳过不明白的地方,对难以理解的字词句没有通过查字典或相关书籍的方式加以理解。有40.35%的孩子在阅读时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笔者认为这些都是在早期阅读过程中教师和家长没有重视所造成的。 5.调查中了解到,孩子们并没有很好的利用起自己手中的《同步阅读》,40.37%的学生在拿到阅读课本后只是随便翻翻,没有认真仔细的阅读过。再加上教师没有时间对《同步阅读》进行介绍讲解,使孩子对《同步阅读》没有兴趣,这也是造成学生阅读能力缺失的重要原因。 (二)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阅读现状,笔者进行了原因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和家长都没有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阅读环境,对孩子的阅读不重视,没有给孩子以充分阅读文本的时间,让孩子能够尽情享受书本的魅力。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积极性不高,不愿自主接触作品。再加上学生的阅读习惯没有受到家长和教师的足够重视,使得孩子们在阅读时不能够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从而导致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消极态度。 再次,教师自身的阅读素质不高也是造成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实习中了解到,教师多会趋向于选择一些较为浅显、能够放松、愉悦身心的各式各样的书籍;有人因为自己本身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很少有时间阅读经典文学书籍,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比较专业的知识时,只是依靠教参帮助解决问题,这样就造成教师的依赖心理,不去挖掘文章的内涵,因而对文本的理解就只能留于表面,不能深入体会。 最后,社会环境中没有形成一种阅读氛围,图书馆、社区等设施不齐全,影响了孩子的阅读积极性。同时,现在各种儿童出版物定价过高,使一部分家长无力购买。 三、小学阅读教学质量优化的策略探讨 从当前语文教改形式来看,多种途径开展阅读符合语文课标的要求。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语文课时不断缩减,使得相当多的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不够重视,这不仅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习惯的养成,更不利于学生智力、品德和人文素质的发展。为此,笔者提出借助经典文学作品提高阅读能力,以达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各个目标的要求。 (一)以经典文学作品为纽带,连接阅读能力的训练 1.教师深入经典文学作品中,发现其趣味和深刻内涵,并且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和语言。面对一篇经典文学作品时,不少教师的难题是不知道怎么教,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处理,进行教生字、分析段落等相关的教学步骤,忽视了经典文学作品的人文价值。课改实施以后,有些教师开始注重文章的人文性,却把语文基础知识放在一边。语文新课程的观念,不是不再有教授语文基础知识的任务,而是要有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内容,创造新的激情,使学生获得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更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语文教学应当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教师要全面地把握课文,深入理解课文,用心去体味文本,提出质疑,然后将其理解和认识转化为学生能理解的语言,做到深入浅出,而不是以教参代替自身阅读与思考。 2.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课堂给学生和教师一个互动、交流的空间,在这种特定环境下,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当不断加强学生与文本、教师之间的交流,带动学生的思维、记忆等多种感官,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 ||| (1)在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中,语言障碍应当是最为突出的,因此教师要在学生读通文章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利用各种手段解决阅读中的难题,如上网查阅文章或作者的背景资料,通过语义分析法理解成语等等。 (2)通过朗读,让学生感知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事或人,获得情感体验。首先,课堂上必须要保证足够的朗读时间。根据要求,一堂课老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安排多种阅读方法,如:自由读、轻声读、默读、分角色读等多种课堂朗读方式。其次,教师要注意对朗读的指导。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感情基础,经典文学作品更是如此。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朗读,自然而然地使学生从朗读中感受到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例如,老舍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作者是带着高兴、愉快的心情进行游玩的,学生在朗读时的语气就应带有轻松、欢快的味道,从而对金华双龙洞产生好奇、联想等更进一步的感受。 (3)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文本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必须有价值,能够对学生的感悟和理解产生积极的作用,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精神上的共鸣。“师生对话具有师生互相欣赏、互相启发、渴望交流的愉悦性,学生天性中存在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意向,如果教师设计的话题适合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内在需要,他们就会产生自我效能感和愉悦感,继而产生一种‘高峰体验’,与教师产生情感的共鸣与共振,达到教学效果。”①学生在解读文本时往往受思维的局限,不懂得对文本进行整体认读与思考,这一点在小学中低阶段尤为明显,因此在一些教学的关键点上教师的引导、点拨就尤为重要了。教师的点拨为学生架设了一条深入阅读的桥梁,引导学生以一种逐步前进的方式接近文章的中心。 (4)学生与教师之间是平等对话关系,“教师应改变‘后喻社会’(即年轻人向年长者学习的社会)的教学观念,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形成‘前喻社会’(即年长者向年轻人学习的社会)。”②新课程理念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阅读教学方式,建立开放的教学空间。课程允许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存在多样性,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是开放的,不应该只拘泥于一种理解。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生活体验、认识方法等来理解作品,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并与大家一起分享。教师在对学生的阅读现状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千万不可居高临下,对学生的阅读指手划脚,这样只能进一步拉大师生之间的距离。当然,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看法,另一方面又不能迁就其不合理的理解,要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观点,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观点。 (二)以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现代多媒体发展的趋势下,阅读教学活动中越来越多地运用这种手段帮助学生更形象生动地了解文本。而条件较差的学校在平时的阅读中,教师可以利用什么样的手段进行教学、达到课标要求呢?这里推荐几种有代表性的经典阅读教学方法,以吸引学生注意。 1.活动教学法 活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内容,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为基本手段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最常见的比如表演、做游戏、竞赛等形式的课堂活动。经典阅读教学中引入这些方法,可以使呆板的阅读变得有趣,使抽象的经典变得容易理解,激活学生的兴趣,使被动变为主动,把机械的训练变成创新性学习。案例: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在教“聪明”一词时,设计了谜语:第一件宝: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一颗黑葡萄。(眼睛)第二件宝:东一片,西一片,隔座山头不见面。(耳朵)第三件宝:红门楼,白门槛,里面有个嘻嘻孩。(嘴巴)第四件宝:白娃娃,住高楼,看不见,摸不着。(脑子)学生猜出这四件宝之后,她在黑板上先写下“耳”字,然后在右边依次写下“口”“心”等字,用四件宝构成“聪”字,再写下“明”字,告诉学生要想变得聪明起来,就要多用耳、眼、口、心。如此教学,学生不仅记住了字形、词义,而且思想认识上也长进了。 由于经典文学作品与孩子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因此可以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变得喜欢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感受经典作品带来的乐趣,为阅读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2.小组活动法 小组活动法是根据国外经验而提出的一种课堂活动方式。在实践中,阅读教学中的小组活动法已经颇有成效。现在大多数教师都能很好地运用小组讨论法,在这里就不多介绍了。笔者介绍的是另外两种小组活动法,一种是小组完形法,又称之为“小组填充法”,这是一种通过小组讨论来完成完形填空的阅读活动。教师可以把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主要内容进行研究,删去一些比较重要的词语,留出空余的地方让学生进行填空。学生先是自行填写,后在组内讨论互相报出答案进行核对,并且要求提出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填的理由,最后教师公布答案。这种小组活动法的优势在于适合小学生有好奇心和求胜心理的特点,在课堂活动中学生可以和自己的伙伴们进行竞赛,互对答案,讨论正误,在寻找正确解答的阅读活动中得到乐趣。③ 另一种是小组预报法,上课时教师只出示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一小部分内容,让学生在自己阅读思考的基础上,推测尚未见到的下一部分内容,在小组中每个学生都可以说说自己的想法,当个小作家,并且谈谈自己这样设计的原因。接着让学生对照课文,看看自己是不是和作者的想法一致。如果学生填对了,说明他对语言的感受和运用能力已经有了进步;如果填得不一样,也可以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高有明显的效果。此方法适合于课堂阅读或是《同步阅读》的教学。这种预报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创造机会,而且还能间接提高语文写作能力,增添学生的信心,获得成功体验。 3.同伴阅读法 同伴阅读是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在阅读活动中运用的一种方法,笔者认为运用到经典文学作品阅读中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同伴阅读是合作学习在阅读方面的应用,在同伴阅读中,两名同年龄或是不同年龄的学生一起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强化和掌握阅读技巧,共同完成阅读任务。教师充分利用课堂阅读的时间向二至六年级学生传授基本阅读策略,并让他们以合作阅读的形式不断强化这些阅读策略。首先,调动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当学生看到文章的题目后让他们思考“你会想到什么”,再通过快速读文章,思考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次,当学生遇到不认识的词或字时,可以和同伴一起从文章中寻找线索,还可以用查字典等方式来理解意思。再次,在学生默读文章的过程中让学生有意识地停下来,预设故事将如何展开。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调动读者的想象,对已经7阅读和将要阅读的内容有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然后,学生要对故事发生的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进行初步了解。再次,学生在读经典文学作品感觉到文章比较难理解时,可以停下来回味一下,理解之后,再接着阅读。最后,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三)学校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经典文学阅读活动 很多学校的教师只是急于把一些好的作品推给孩子们,不能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理解、记忆、感知等各方面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断增加,阅读能力也在不断发展,所以阅读活动的进行必须尊重读者的年龄特征。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对文学经典名著有不同的要求。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接受能力有限,在一二年级主要以阅读中外著名的童话、寓言故事为主,当然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浅显、易懂的小说;中高年级则以阅读中外著名的游记、散文、短篇小说为主,逐步引导学生阅读纯文学,不断提高文学阅读品位。 另外,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学校和家庭互动的过程,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长在家中为孩子做一个阅读的榜样,孩子们自然耳濡目染。在国外,从幼儿园起孩子和家长就开始了共同的阅读活动,家长和孩子们在阅读完一本书或一些新闻之后互相交流,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使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并且拉近了孩子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营造出和谐的家庭氛围。在国内,家庭教育对孩子阅读的影响明显不足,有的家长自己都很少进行阅读,更不用说关注孩子的阅读了。笔者认为,学校可以尝试和家长合作,提供尽可能多的经典作品阅读信息供家长参考,而家长配合老师对孩子的课外经典阅读进行监督,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提供支持。与此同时,这些家庭阅读活动不仅能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还能从中培养学生的阅读毅力,使学生们在面对经典文学作品时产生持久的动力和激情。

❸ 小说教学如何创设情境

一、 创设导入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

“好戏看开头”,一个良好的开端,可以说是整个教学过程成功的首要条件。良好的导入情境创设,往往象磁石一样紧紧地把学生吸引住,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得到美的享受,获得知识。《社戏》是一篇充满江南水乡生活气息的文章。它描绘了江南水乡令人神往的月夜美景:起伏的连山、朦胧的月色、含香的水气、令人自失的笛声,还有一大帮顽皮、无私、友好的农村儿童一起煮豆的经历,读来令人回味无穷。然而由于生活经历的不同和时代的变迁,学生对小说中的环境和人物的认同程度也各不相同。有农村水乡生活经验的学生,觉得课文描述的就是自己的童年,而没有这种生活体验的学生,豆子就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为了让学生体味那豆香般的童年,在课堂上,可先让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谈谈自己的童年的趣事,接下来跟学生说起江浙一带的风土人情和鲁迅童年生活的轶闻趣事。这样学生说得有劲,听得有味,阅读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自觉把思维的触角伸向那迷人的水乡和亦真亦幻的月夜,一道去品味豆子的清香。

二、 自读提示,把握重点

自读提示是课前指导学生阅读的纲领性材料。学生通过阅读自读提示来把握文章的重点、难点和主要内容,了解作者行文的目的和意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抓住文章总纲,进而开展有效阅读。教师在指导学生自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朗读与默读相结合,朗读与思想相结合。精读、略读和浏览是学生阅读需要的选择,诵读是学生积累、体验和语感培养的需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去选择阅读方法。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对他们充满信心,给予信任,适当点拨,指导他们正确理解课文。

三、 利用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

课堂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进行问题探讨的过程。语文阅读教学不能漫无目的地让学生去读,要给学生明确的目标,给学生创设问题的情境。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阅读不止是停留于表面,而是进行深入的阅读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阅读教学才会有深度、有效果。巧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阅读的思维。例如,学习课文《范进中举》,在阅读课文前,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假设范进穿越历史,来到的现代,他经过了自己的刻苦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他会发疯吗?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阅读课文,拓展思维,寻找答案,教师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把中举前,中举后,社会环境,人物表现等知识点穿针引线,连接在一起,很容易就能揭示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摧残的主题,从而有效地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

四、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而不关心学生内心状态,不懂得开动学生脑筋,那么,只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疲倦。换而言之,教师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使学生保持高昂的情绪,问题情境创设作为能调动学生情绪的有效手段,也受到语文教师的广泛关注。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中,语文教师要积极通过问题情境创设,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能力。需要指出的是,教师不但要懂得如何进行问题情境创设,还要知道何时进行问题情境创设。一般来说,学生乏味时,正是进行问题情境创设的良机。其次,根据重点、难点设置启发性问题,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❹ 漫谈怎样提高现代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小说教学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板块,提高小说阅读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现就如何提高现代小说教学的有效性,我浅谈几 点自己的想法: 一、吃透文本,精心备课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教师首先要深入文本,对文本进行准确、深入、富有个性的解读.小说、散文、戏剧、诗歌四大文体里,学生对小说的兴趣较为浓厚, 所以对老师的小说课堂生动教学期望较高,因此,教师课前应该熟悉文本、研透文本,小说教学要设立哪些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是什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另外, 除了要熟悉文本外还要备好学生,精心设计符合本班学生情况的教案.

❺ 如何确定初中现代文学作品阅读的教学内容

怎样确定初中现代文学作品阅读的教学内容
在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怎样确定初中现代文学作品阅读的教学内容,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条:
1、要把握住文学作品的特点。
文学性现代文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它与非文学性现代文有什么区别?我认为文学作品最基本的特点是“形象思维”,用形象来说话。而且它的形象,是运用语言文字这个工具来承载的,不管是小说也好,散文也好,诗歌、剧本等也概莫能外。它与非文学性现代文的最大的区别有两点,一是它的“形象性”,二是它的“情感性”。因此,通过语言文字的解读,学生能够把握作品所描绘形象,认识形象所反映出来的普遍意义,以及感悟作者通过作品形象所抒发出来的感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因文悟道”,不仅是个途径方法问题,更应作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基本目标。
例如,在章艳老师执教的《安塞腰鼓》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自己7分多钟的朗读,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文章多次出现‘好一个安塞腰鼓’,究竟好在哪些方面?”这实际上是一个多通道的阅读过程,再给学生以5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思考,然后将学生感受到的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最后让学生对对联、加横批。(插进教学片断:“好在哪里”到“写横批”,约6分钟)这里,对对联只是形式,其实质是指向教学目标的。
2、充分挖掘作品所蕴含的价值。
文学性现代文种类繁多,不同的作品所蕴含的价值也有所不同。那么,什么是文学性现代文蕴含的价值?怎样挖掘文学性现代文蕴涵的价值?虽然这个问题不是一时半时能说清的,但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我们也可以化繁为简,我们可以确定一个原则,即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原则。也就是说,学生通过某篇作品的学习,从中可学到哪些具体的知识、得到哪些具体的收获、或受到哪些具体的启迪,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方面的具体的发展。抓住了这一点,也就抓住了作品所蕴含的价值,也就能正确确定作品的教学目标。
例如,《安塞腰鼓》一文,其最大特点是文本本身所具有的那种大气磅礴、豪情万丈、气吞山河的阳刚美。这种气势和情怀,主要是通过运用大量的排比、反复等整句形式表现出来的。学生学习这篇文章,能够受到这种阳刚之气的感染和熏陶,这就是这篇文章所蕴含的价值。也是学习这篇文章要达到的一个目标。而要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只有通过反复地诵读让学生去体味和感悟。章艳老师执教的这节课,较准确地把握住了这一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说是竭尽了全力。(插进教学片断:“嘿、嘿、嘿……”朗读指导,约4分钟。)尽管刚才朱所长认为这样做有“伪圣化”的倾向,但就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这一点上,还是值得肯定的。
3、要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正确陈述教学目标。
明确了文学性现代文阅读教学在教学内容上的基本要求,是否就等于确定了正确的教学目标?回答是否定的。可以说,直到现在,有些问题还困扰着我们的语文教学。
首先是“三维目标”与认知目标的关系问题。
我想引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研究所副所长崔允漷教授几段话加以说明,“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大家逐渐学会了‘三维目标’的表达方式,甚至相同的套话。然而,‘三维目标’究竟在教学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三维目标’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又该如何去整合,这些都很少有人去探究。”
“课程标准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陈述,教学目标是课程标准的下位目标,但是教师不能机械的、一一对应地照搬上位目标的格式,每堂课都按三个维度来陈述。”
举个在某著名语文刊物发表的《竹影》教学目标的例子:
一、知识与能力:
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这是把“三维目标”进行机械割裂的典型例子,除了作为教案的“摆设”外,没有任何实际价值。即便是认知领域里的目标,也很难付诸实施。试问:什么叫“体味”和“体会”?达到什么程度叫“体味”,什么程度叫“体会”?怎样知道学生“体味”或“体会”了没有?
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总是伴随着认知活动发生发展的,同时反作用于认知。因此它不是可以预设的,也不是教师所能“鼓励”的,而必须通过创设情境、制造氛围,通过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生成和发展。
其次是“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的关系。
仍先引用崔博士的话加以说明,“真正的教学结果一定是预设的目标加上生成的目标。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考虑最多的是预期的结果,而不是生成性目标;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利用生成性课程资源,实现非预期的教学目标。预期的目标是教学设计时关注的重点,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决定因素,也是教学效益中可评价的那一部分。如果这一底线都坚守不住,过于重视生成性目标,教学就有可能走向‘无目的’的误区。”
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原因很简单,因为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解决好在文学性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如何通过语言文字的解读来“因文悟道”,来实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问题。也就是说,正确的陈述目标能把 “体验”“感悟”“领会”等这些抽象的难以捉摸的教学要求具体化,并转化为课堂教学中学生可操作,教师可观察、可评量的外显行为。
鉴于情感目标和生成性目标都需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和把握,因此,我个人认为,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把重心放在预设的认知目标上,其余的,更多应在过程中予以考虑。
那么,该怎样陈述教学目标呢?崔博士作了如下阐述:“目标陈述必须符合一些要求:第一,目标指向是学生通过学习之后的预期结果,因此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第二,目标的陈述主要是为了便于后续的评价行为,因此行为动词尽可能要清晰、可把握,而不能含糊其词,否则无法规定教学的正确方向;第三,有时单靠行为动词无法将目标清晰地表达出来,因此需要一些附加的限制条件,如学习情景、工具、时间、空间等的规定;第四,目标指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个体学生,同时也是为了便于评价,因此,目标的表现程度总是最低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只是说明目标所指向的这一群学生最起码达到的标准,它不代表所有学生真正获得的真实的教育结果,前者只是后者的一部分。”
这样,《安塞腰鼓》一文的教学目标,大致可以归纳为两条:1、能用精练的语言,简要概括文章形象所体现的主要精神;2、能通过反复的诵读,读出文章的磅礴的气势。对照章艳老师教案中所列出的三条教学目标,(插进《安塞腰鼓》教案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是基本准确的。
二、文学性的现代文阅读,如何突出体验过程,怎样恰当把握多元解读?(略)
三、非文学性现代文阅读,应如何找到文本解读的最佳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刚才朱所长讲到,自主、合作、探究,在学习过程中是三位一体相互融合的,我基本同意这个观点。但这毕竟是三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它们的内涵和外延也各不相同。我想在操作层面上,主要就自主、合作这两种学习方式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先说说自主学习。
理想中的“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应该是学生能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己选择适宜的学习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能进行策略性的反思和调控,最终能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进而确定后续的学习任务。从而达到一个良性的循环。
应该说,这种教学构想的前景是非常诱人的,也符合我们老一代语文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教书教到不要教,改作文改到不要改”的美好愿景。但是,如果原封不动地把它照搬照抄过来,在中国这块文化土壤上并不会结出硕果。
我认为,在现今的条件下,把“自主学习”定位在“教师有效指导下的学生的主动学习”似乎更加贴切,也更加符合教与学的实际。这里的“主动学习”,其首要特征是学生学习时的主动性,其次是学生学习时的独立性。主动性主要体现在学生“愿学”、乐学;独立性则体现在学生“会学”、能学,并“相信自己能学好”。教师的“有效指导”,就是要使学生从不愿学习到愿意学习,从不会学习到善于学习,从不相信自己能学好到相信自己能学好。从而凸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得到同步的和谐的发展,在教学这个层面上促进课程改革主要目标的有效达成。
使学生“愿学”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树立学生的学习责任感;使学生“会学”的抓手是对学生进行正确适宜的方法指导;使学生“相信自己能学好”的途径是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插进《蟾蜍》教学片断:为蟾蜍建一个小档案,约13分钟。)
朱所长刚才也提到了这个案例,认为这是值得的,因为这个问题的解决,使整篇文章的纲领清晰了。从引导、组织自主学习的角度看,也可以说是成功的。
1、由于采用的形式比较新颖活泼,学习的内容既有信息加工又有语言训练,有较大的思维负荷量,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2、重视过程指导,使学生会学、能学。这主要表现在——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明确的学习任务作为启动和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操作把手,使学生明确“学什么”、“学到什么水平”。
创设了一个以问题为核心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精加工、深加工。
在这个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供了“红鹤”这个课外资源,给学生的学习进行了有效的示范。
3、在评价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修改,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应该指出的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要注意评价的全面性,即不仅要重视学业结果的评价,同时必须重视学生学习品质的评价,以充分体现新课程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的理念。在这一点上,还是有所欠缺的。
再说说合作学习探究。先看《蟾蜍》案例(插进教学片断:探讨人类对蟾蜍的不同态度,约13分钟。)坦率地说,这是一次不成功地合作探究,主要问题有二:1、问题简单,无合作探究的价值。所提问题只达到指认水平,所学内容不是课文的重点。如果这样改一下,“‘历史上的怪物’这一段并不涉及蟾蜍的特点,课文为什么要插进这一段?”就有较大的合作探究的空间了。2、浅尝辄止,流于形式。学生的表演和评价,只是过了一下场,意义不大。
有关合作学习易流于形式包括该怎样正确操作的问题,在教育界已引起充分的重视,有关的论述也很多了,譬如合作的话题要有价值啊、分组要合理啊、合作前要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啊、要有及时的评价啊等等,这里不想再重复什么了。只想补充一点很重要的但还没引起大家足够重视的问题。那就是合作学习的目标问题。
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而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目标。因此,我们在组织合作学习时,除了关注解决学业上的问题外,更要关注合作的意识养成、合作态度端正、合作方法的培养等非学业方面的问题。
四、非文学性现代文阅读,如何做到既紧扣文本,又适度拓展?怎样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
非文学性现代文阅读,如何做到既紧扣文本,又适度拓展?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这个问题:
首先要树立一个理念——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理念。“教教材”着眼于“读懂”,这不可避免的会陷入以教材为中心,奉教材为圣经的泥潭;“用教材教”则着眼于“会学”,那就必须打破教材的桎梏,进行必要的拓展。
其次要确定一个原则——依据文本而不拘泥文本,超越文本而不脱离文本。这里的关键是把握好一个“度”,稍有不慎,即会走进把语文课异化为政治课或班团活动课的误区,譬如,苏教班八年级(上)有篇课文叫《都市精灵》,我听了很多课,不少课上半节课把文本匆匆过了一下,下半节课就离开文本让学生们围绕保护野生动物献计献策。最终是把语文课上成了环保课,有人把这种现象戏称为“种了别人的田,慌了自己的地”。
第三,要把握好阅读的层次——理解性阅读、创造性阅读、评价性阅读。这三个层次,我认为体现了非文学性现代文阅读的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
所谓理解性阅读,就是能综合理解阅读材料。也就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能整体感知不同文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大致思路,能正确把握文章的意思,准确概括文章的要点,对一些关键词句,能把握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这一层次的阅读,关键是要能捕捉到阅读材料中的重要信息。记叙文,要紧扣住“事”或“人”;说明文,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是关键;议论文,核心是把握住作者的观点。
所谓创造性阅读,是在理解性阅读的基础上,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发挥必要的想像和联想,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阅读材料进行补充、完善、深化、探究等创造性的阅读活动。创造性的阅读,理解是前提,带有鲜明的个性是其主要特点。譬如,说明性的文章,你可以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能运用文章介绍的有关知识,去解释或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议论性的文章,你可以叫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模拟课文的写法,再补充一个论据等。
评价性阅读,是一种完全个性化的阅读行为,是阅读者对文章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评价。进行评价性阅读,可以敞开自己的心扉,各抒己见。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乃至表达形式,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赞同、或反对、或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
有人把这三个层次的阅读简要概括为三个关键词:同化——衍化——异化。我认为是很恰当的,后两个层次的阅读,就是一种紧扣文本的拓展。
第四,要积极开发各种课程资源。资料的种类很多,这里暂时分为文本的和非文本的两种。文本的资源可以是相关的文章、资料等,如《人类的丑陋朋友——蟾蜍》(插进《蟾蜍》课件“红鹤”ppt),这张投影,既提供了新的知识,又为学生研读文本,完成学习任务提供了帮助。非文本的有视频、音频、图片等。(插进《落落的微笑》课件中的照片、《安塞腰鼓》课件开头的打腰鼓的录像)这些图片和视频,既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课程资源的来源,主要应来自生活;开发课程资源的途径,也主要要从生活中去挖掘;而开发课程资源的主体,还应是学生,徐炘老师执教的《人类的丑陋朋友——蟾蜍》一课的课外作业,“仔细观察一种动物,并收集有关资料,写一篇生动的说明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一思想。

❻ 小说课怎么教

高中生读小说,不仅应关注它说了什么故事,还应当关注它是怎么说的。作为语文老师,不仅要让学生读懂小说的故事,把握小说的内蕴,还应努力让学生从一个不高明的读者、比较低级的读者向成熟的读者、高级的读者发展。

当今小说教学的误区举隅
(一)语文味不足的小说教学
曾经看过一位老师教《祝福》,把祥林嫂的悲剧当做现代版的凶杀案。让学生模拟办案人员,找出真相。祥林嫂是什么时候死的?死因是什么?到底是谁杀死了她?有关证据是否确凿?通过这些问题的探究,我们似乎可以从文中找出大量的细节,也让学生进入了文本,运用了一定的语文能力,如信息筛选,但课堂的学习也仅此止步了,没有涉及小说最核心的部分语言表达。而信息筛选能力更适合在实用类文本中训练,对于小说这种文本而言,教学仅止于信息筛选能力的提升,未免可惜。因此,这样的课堂如果说可以存在,也只适合于小说文本教学的前几课时,再之后,还应进一步带来学生探究,小说创作的秘密。如,小说中“我”这个人物在文中的作用等。
(二)模式化的小说教学
现在很多老师教授小说,总是模式化的四大板块:人物、情节、环境、主题。不是说这样的模式教学不能用,而是说每篇小说有每篇小说所不同的教学价值,并不是所有的小说都适用这种教学模式。一般小说,讲究情节“集中”的原则,小说的故事性应该紧紧围绕主题延伸,小说情节的紧凑与否直接决定了小说是否布局严谨有法。然而汪曾祺的小说偏偏不这样,他的《鉴赏家》,不注重情节的奇巧和波折,结构松散,落笔自由,许多地方是侃侃而谈,信手拈来;然而,他文中的人物叶三与季陶民却都极具艺术魅力。像这样没有典型情节冲突,突出环境描写的文章,如果还是模式化的教学就未免暴殄天物了。像汪曾祺这样散文化的小说,不应该模式化教学,而应落实到汪氏特点上,即文中大量看似闲笔却别有深意的文字的品味。如“文题是鉴赏家,却大量写叶三卖果”,这类看似不符合传统小说规则的部分,恰恰是读懂小说,品出这篇小说语文味的地方。


小说课该怎么教
笔者以为,小说课除了带学生深入文字读懂小说的意蕴外,更重要的是要读出小说的核心价值。每一篇小说,都有它的核心价值。
比如说孙犁的《荷花淀》,它的情节是诗化的,人物个性是不太鲜明的,那么就要教小说的意境。在教这篇小说时,特别要强调对它意境美的体会。

❼ 孔乙己教案

孔乙己
教材简析
小说通过对孔乙己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生动形象描写,深刻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有力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更着重表现了当时一般群众的冷漠麻木,从而在更深广的意义上暴露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小说巧妙地通过多重对比和以笑衬悲来达到揭示这一主题目的,充分反映了鲁迅作为文学大师对社会的洞察力和小说笔法高超的表现技巧。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对主要人物的动作、外貌、语言描写的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2能通过对小说其他人物及社会环境的分析与小说主要人物结合起来,领悟小说主旨。
○3能分析小说运用多重对比及以笑衬悲的写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主要的性格特征,把握小说的主旨,小说对比手法及以笑衬悲手法的运用。
课前准备
学生利用工具书结合页下注释,读准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上网或查阅书籍了解作者及写作时代背景。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作者及写作时代背景介绍,小说情节分析及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概括。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一生共写了33篇小说,他自己说最喜欢的就是《孔乙己》,巴金先生也说,《孔乙己》写得多么好呀,日本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又遭到冷酷现实唾弃的苦人儿形象。鲁迅先生怎样运用鬼斧神工之笔来精心塑造这个形象呢?你们认真读课文以后,就能得到回答。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鲁迅写孔乙己悲惨的一生,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问题的悲剧呢?下面我们就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检查预习
○1组织学生介绍作者及作品写作时代背景。
明确:鲁迅(1881一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的笔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本文写于1918年冬天,最初发表于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收入小说集《呐喊》。这是鲁迅创作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他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反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科举制度的战斗檄文。《孔乙己》写于五四运动前夜。当时,陈独秀、李大钊正以《新青年》为阵地,领导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向封建主义、孔孟之道进行猛烈的抨击。(先请学生介绍,老师引导学生评价并且补充。)
○2介绍封建科举制度
封建科举制度是隋朝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是分科举人的意思。它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试。院试由县、府、省主持,及格者称秀才。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主考由朝廷委派,参加者须是秀才。乡试及格者称举人。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二月举行,由礼部主持,及格者称贡生。殿试由皇帝在皇宫大殿亲自主持,中者称进土,第一名为状元。科举实际上是由下而上的层层考试。科举考试的内容,明朝以后主要考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某个文句为题作文,文章有固定的格式,内容是阐释孔孟之道,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允许越轨半步,严重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从科举取士人员的情况来看,康有为曾经指出,戊戌变法前,全国每年有100多万读书人,参加考选“秀才”,只有百分之一入选。五四运动前后,科举制度虽被废除,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然根深蒂固,封建教育仍以其他方式推行,人民仍处昏沉、麻木状态。少数的读书人爬上统治地位,但大多数下层知识分子穷困潦倒。
③读准下列加点字音。
颓唐(tuí) 附和(hè) 分辩(biàn) 惋惜(wǎn) 阔绰(chuò) 荤菜(hūn) 羼水(chàn) 舀水(yǎo) 门槛(kǎn) 绽出(zhàn) 打折(shé) 间或(jiàn)哄笑(hōng) 涨红(zhàng) 着了慌(zháo) 不屑置辩(xiè) 咸亨酒店(hēng) 拭(shì) 蘸(zhàn) 砚(yàn)
④补充下列词语解释。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辩论或申辩。屑,值得。
颓唐:精神萎靡不振,情绪低落。
分辩:辩白,辩解。
格局:布置的格式。
缠夹不清,搅扰、夹杂不清。
之乎者也:“之、乎、者、也”是文言文里常用的语助词,常用来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14 孔乙己 (方案B)
任务分析
学习这篇小说,学生最终要能够掌握小说的主旨,明白小说的社会意义,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能够通过对写作手法的探究、环境描写的作用等等的分析,而这一切又需要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等的描写来达到对人物性格特征的解剖分析。因此,本文的起点就是要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理清故事情节、分析各色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1能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能通过小说运用以笑衬悲和对比的方式领悟小说的主旨、社会意义。
○3能通过模拟表演,领悟作者语言的精妙。
④能写出现在生活中的新孔乙己。
教学重点
分析孔乙己的形象,揭示小说的深刻社会含义。揣摩小说写作方法的作用。
课前学习
扫除字词障碍,了解小说故事情节。查找作家的有关资料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概括小说故事情节,理解其思想意蕴。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阅读小说的独到感受。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通过回忆学过的鲁迅作品、鲁迅自己对《孔乙己》的评价或者我们曾经介绍过的古代一些科举落榜者,如蒲松龄、张继、吴敬梓等人的故事导入。
(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认识名家
请学生简介作家、作品创作背景及别人对作品的评价。
明确:鲁迅(1881一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的笔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本文写于1918年冬天,最初发表于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收入小说集《呐喊》。这是鲁迅创作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他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反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科举制度的战斗檄文。《孔乙己》写于五四运动前夜。当时,陈独秀、李大钊正以《新青年》为阵地,领导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向封建主义、孔孟之道进行猛烈的抨击。
名人眼中的孔乙己:
鲁迅:孔乙己是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
叶圣陶:潦倒不幸的读书人。
刘再复(美学家):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失去人的尊严与资格,被社会所耻的下层知识分子。
钱理群(北大教授):值得同情与焦虑的,有着悲剧性、荒谬性地位和命运的知识分子。
初读文本,整体感知——我讲孔乙己
要求:
1、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2、 分小标题讲述孔乙己的有关事件,小标题要简洁,内容在不脱离原作的基础上可创造性讲述。
3、 语言流畅,清晰。
细读文本,合作探究——我析孔乙己

❽ 以鲁迅小说为例 论述中学语文教学如何体现现代小说的现代性

鲁迅小说故乡为例,在故乡中闰土的变化当中就能够体现出现代小说的元素。

❾ 怎样进行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把握

一、明确《课程标准》的要求。要进行现代文阅读训练,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即训练什么。为了让训练有的放矢,做到事半功倍,首要的应是明确考纲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与《宜昌市中考考试说明》对阅读都提出了要求,比较而言,《说明》上的要求更易操作。纵观近几年的《考试说明》,对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要求尽管每年都有细微变化,但大致要求不变,概括地说,对阅读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1、整体感知文章,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的评价。2、读文学作品,能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3、熟练解决阅读中典型字词的读音、解释和运用问题。
《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组的专家就当年中考语文试题的命题在考前发布的唯一却又是极其重要的信息。它是命题的依据,其权威性不容置疑,既然如此,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如果对它反复推敲、仔细琢磨,就能领悟到现代文阅读训练的要著,把握现代文阅读的航线,就能有针对性地选择阅读材料,达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二、仔细分析中考现代文阅读的特点。现代文阅读特点包括材料特点和测试特点。我们先来看看材料特点。浏览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材料一般为一篇说明文、一篇议论文一篇文学作品。据语文界一些专家总结,说明文全部来源于报刊杂志,一般反映的是全球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内容涉及生物、物理、化学、地理、通迅、工程技术等等。如克隆、环境问题、三峡工程等。由于受试卷长度的限制,这类文章篇幅短小,在400字到500字之间,这类文章最大的特点是信息密度大,有时一句话就包含了几条重要的信息,而且,由于是全球最新的科技成果,学生对这类知识十分陌生,有时甚至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因而往往看了文章却不知文章所云。值得学生欣慰的是,考点所涉及的问题都比较贴近生活、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因此,只要学生平时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答起题来还是能得较多的分。如宜昌市中考阅读题《昆虫与音乐》所设计的问题是“请把你听到某一昆虫歌唱的情景和感受描写出来”。学生都答得很好,因为他们在生活中所接触的昆虫确实很多。让学生更觉无从下手的,往往是议论文。这类文章相对于说明文而言,篇幅长,容量大,思考力度深。论述严谨而滴水不漏,阅读此类文章必须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有深厚的社会阅历及广博的知识基础。而这一些恰恰是中学生所缺少的。更让中学生伤心而害怕的,这类文章的考题是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这就增加了学生主观思考的梯度、概括综合的力度及语言表达的难度,让许多语文基础一般的同学手足无措。如宜昌中考阅读题《不求甚解》所设计的问题是“请简要谈谈你对‘观其大略’的看法”。这完全是一道主观题,尽管是开卷考试,学生都答得五花八门。文学作品相对说明文、议论文而言较通俗,语言优美,能给人美的享受。此类作品材料较散,作品的观点也较含蓄,往往缺少直接表露作者观点的语句,须通过学生的思考揣摩,综合分析才能领悟作者主旨。而且,此类文章往往具有较强的鉴赏性,对缺少一定欣赏知识的中学生来说,要准确的表达自己对文章的欣赏意见,具有一定困难。如2003年宜昌中考语文阅读《山水之歌》所设计的问题是“本文语言极有特色。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点?请简要谈一谈”。答这样的主观题,如果一着思考不慎,失分便相当多,因而也是最容易拉开考生差距的一部分。
根据近几年试卷分析,三类文章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对字词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其中包括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三、有的放矢地采取对策。在理解《考试说明》的要求的基础上,我们在平时讲解课文或综合复习中,就可以有目的地进行训练,具体做法,不妨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让学生明确要考什么会考什么。在考前复习中,必须让学生彻底了解近几年中考的阅读材料、阅读题型及解题思路,这样有助于学生在训练中自我摸索,把握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及解题规律。
2、利用现成的课本进行现代文阅读训练。语文课本上有许多有价值的文章,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表达方式方面都值得研究。《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阅读量应达到400万字。面队浩瀚的书海,课文就是最基础的东西。而且,当老师在讲解这类课本时,其实也是在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分析及鉴赏文章的能力,引导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如何思考问题,并通过课堂提问,提高学生语言的概括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为同学进行课外阅读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因此,课堂教学中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得到答案的途径,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幼稚地认为语文课毫无价值了。
那么怎样高效利用课本呢?我觉得可以利用课本进行各类文体的阅读训练。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有意识的模仿中考题型,对各类文体提出不同的欣赏要求。说明文就着重理解词句含义、辨别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小说着重鉴赏作品形象、语言特色及蕴藏在作品中作者的观点态度等;记叙文可以分析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以及表现形式、作者观点、表达技巧等;议论文着重分析文章的内容要点、结构层次和表现形式,还可以评价一下作者的观点态度等。总之是通过整体阅读,总结出各种文体类型文章的不同要求,让学生对各类文体类型的阅读心中有数,避免考试时的心慌意乱、手足无措。
3、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及解题技巧。人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如授之以“渔”。这“渔”便是方法技巧。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在同一课堂同一时间段内,有的同学读了一篇文章便能侃侃而谈,有的同学却什么收获也没有,这固然有基础差异的因素,但更大的差异在于阅读的方法上。因此,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十分重要。在我看来,阅读一篇文章首先要对文章有个整体把握。包括题目、作者、文后注释、作者要表达的主题,采用的表达方式,阅读者都要心中有数,其次是文章的结构层次,通过理清思路来把握作品内容及作者观点。再次,就是咬文嚼字了。通过细琢细磨,把握文章的细枝末节、关健语句,从而正确接受文章提供的信息。最后便是分析概括,欣赏评价。可以从内容、表现形式和语言等几个角度对文章提出看法。这是阅读的方法。至于解题的技巧,我认为可指导学生先通读全文,尤其要提醒学生不可忽略文章的题目及文后的注释,哪怕只是括号中的一个出处,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概括了文章的主题,而文后注释,则往往暗示着写作的背景、目的等。这样,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再分范围检索问题答案,尽量根据文章的关健语句,上下句之间的逻辑联系、特定的语言环境等把答案找出来,一般情况下,答案肯定在文中,就看同学找得准不准,概括得好不好,表达得清楚不清楚。
4、增加阅读量。俗话说,熟能生巧,要使解题过程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阅读训练就要有足够的训练量以及足够的训练心得和对训练的高度类型化的概括。因而,仅仅局限课本的几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针对中考阅读材料的特点,有目的地选择一些信息量大、思考力度深,欣赏价值大的说明文及说明文、文学作品,用增加阅读量的方法来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大学生与外界的接触面,积累一定的鉴赏知识。也可以推荐一些文章,让学生对照着《考试说明》的要求,自己提出问题,自己用老师教的方法去寻求答案,让学生在这种自我摸索自我感悟中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总的来说,现代文的阅读范围很广,要求较高,阅读训练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要提高阅读水平,还得靠各位语文教师及学生在不断的训练中,摸索出一条更快捷、更有效的途经。

❿ 《故乡》教案

《故乡》教案1
一.教学目的
1.认识《故乡》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
2.学习本文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肖像描写的技巧。
3.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深情。
4.体会作者在小说末尾寄予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二.课时
四课时
三.教学重点
同上一
四.教学方法
1.传统讲读法。
2.网络资源辅助法。
3.计算机媒体实用操作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之一

(一)导课问题设计
1.笔名叫鲁迅的人,原名是什么?名叫周树人的人,他的笔名是什么?
2.请给鲁迅先生的身份一个合理的定位?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面旗帜。
3.《故乡》这篇小说自发表以来,将近八十年,一直被选进各种各样的语文课本里,成为语文课里的一篇重要的文章。从小学生到中学生,到大学生,从中国到外国,人们都把它当成一部经典来阅读。尤其是日本,对这篇小说的更是十分重视。原因是什么,是它深刻的思想和和高超的写作手法。这些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此文。
(二)小说写的是什么故事?
故乡二十多年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故事。
具体讲有以下六个方面的故事:
二十多年前的故事:
1. 二十多年前“我”家的故事。
2. 二十多年前“我”的朋友闰土的故事。
3. 二十多年前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故事。
二十多年后的故事:
4. 二十多年后“我”家的故事。
5. 二十多年后“我”的朋友闰土的故事。
6. 二十多年后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故事。
同学围绕这六个故事,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描写,等候回答问题。

(三)回答问题
1.二十多年前“我”家的故事。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
这时候,…………
全体诵读。体悟与点拨

2. 二十多年前“我”的朋友闰土的故事。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全体诵读。体悟与点拨。

3. 二十多年前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故事。
哦,我记得了。…………

所有这些都是二十多年前的故事。从这些故事里我们都能读出什么信息来?
原来至少那时的社会还是比较令人过得去的。故乡好,故乡的人也不赖。

第二课时整体感知之二

今天我们来看二十多年后的故事:
7. 二十多年后“我”家的故事。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
…………

8. 二十多年后“我”的朋友闰土的故事。
现在我的母亲提起了他,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我应声说:
“这好极!他,——怎样?……”
“他?……他景况也很不如意……”

9. 二十多年后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故事。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我愕然了。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
我愈加愕然了。
…………
二十年前的故乡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应当变得更好,然而却不然。是什么原因?请找出原文回答。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第三课时课外延伸阅读
(一) 网络信息的获取与学习。
网上语文课堂:《故乡》专集
1. 打开网上语文课堂
2. 查找《故乡》专题
3. 进行阅读
4. 进行思考:小说的技巧何在?价值何在?
对比。加深印象。
(另见局域网:网上邻居。)
5. 练习解答。

(二) 小结
小说写得好的原因是什么?
开放性回答。
1. 有深刻的思想内容。
2. 高超的艺术技巧———对比方法的运用。

第四课时媒体操作

(一) 问题设计
上一节课已经把《故乡》的有关艺术技巧进行了分析。这节课请用Word把这篇小说改编成一篇普通的叙事文章。

(二) 操作过程指导
1. 打开网上邻居——教师频道——语文——金传富——共享区——《故乡》语言训练专用表(表1、表2)。
2. 选中,复制。
3. 粘贴到一个新的Word里。
4. 存盘到D区。

5. 打开网上邻居——教师频道——语文——金传富——共享区——《故乡》原文
(网上语文课堂《故乡专题》)
6. 选中,复制。
7. 粘贴到表格的后面
8. 按表格要求剪接填空。
9. 在适当的段落中间补上适当的连接词,使它们成为一篇新的《故乡》。
10. 把两篇《故乡》进行对比。
11. 同学诵读。
12. 得出结论:
适当地运用对比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13. 练习处理略。

故乡》教案2

教学目的:
1 学习本文运用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 学习在前后对照中展示人物性格变化,突出中心意思的写法。
3 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的黑暗是造成农村和乡镇经济衰败、农民破产、人民生活艰辛的根源,而封建等级观念酿就的人与人之间感情上的隔膜,更加重了这种痛苦和悲哀。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认识造成农村经济衰败和人与人之间隔膜的根源。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集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今天我们要学的《故乡》就选自《呐喊》。
二、体裁:小说
三、背景:
1、请问鲁迅的故乡在哪?浙江绍兴。
2、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是他对故乡的什么情感?留恋、喜爱、思念之情。
3、对鲁迅的故乡你了解多少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给了我们一些关于鲁迅故乡的信息,从生意盎然,趣味无穷的百草园到严肃古朴又不乏乐趣的三味书屋,可以看出鲁迅的故乡如何?不仅景美,而且人淳朴、善良、友好。
4、在这一篇《故乡》中,作者抒发的是这种留恋、喜爱、思念之情吗?为什么?
不是,因为故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很糟糕。
5、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应不断发展变化进步,可为什么故乡会越变越糟了呢?联系课文背景思考。
时代背景:1911年,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境况日益恶化,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1919年12月,作者赴绍兴老家接母亲回北京,在那里耳闻目睹了离别多年的家乡破败的景象,农民生活陷入困境、人际关系冷漠、隔阂,于是以回乡见闻为题材,写下了这篇《故乡》。
注:课文中的“我”是不是鲁迅呢?
当然不是,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构的。文艺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四、生字词(略)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结构
1、回故乡(1--5) 少年闰土
2、在故乡(6--77) 杨二嫂
3、离故乡(78--结尾) 中年闰土
七、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把握全文感情基调
1.看提示,请问本文线索?“我”的见闻和感受。
2.那么贯穿全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悲哀
3.千里迢迢地赶到二十年不见的故乡,不是激动、兴奋,而是悲哀,为什么?故乡发生了变化。
4.那么故乡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才使“我”一踏上故土,就惊呼“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下面我们就通过“我”的见闻来具体分析故乡的变化,从而体会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悲哀情绪。
二.变化
(一)景
1. 当“我”踏上故土时,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萧索的荒村
2. 这幅“萧索的荒村”图让我感到悲哀,因为“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那么“我”记忆中的故乡又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呢?
神异的图画(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对少年朋友的敬佩思念)
小结:曾经美好如“神异图画”的故乡如今却变成了“萧索的荒村”,又怎能不让我感到悲哀?
“横着”进一步体现萧索和没有活气,反映了故乡的荒凉和冷落。
第二节写“我”初回故乡所见到的萧索、衰败的荒村景象,烘托出灰暗、凄惨的氛围,揭示了 “我”的悲凉心情,为主人公闰土展示了一个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旧中国农村的典型环境。
(二)闰土
少年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
描写:健康可爱:外貌描写
淳朴:初见,离别时的表现 小英雄
聪明勇敢:捕鸟、刺猹
和我的关系:好朋友

中年闰土:——木偶人
描写:苍老贫困、迟钝、麻木、愚昧
和我的关系: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本义为阻隔的墙,这里指人与人之间严重的隔膜)
闰土四次称我为“老爷”,并认为先前的哥弟称呼不成规矩,这表明善良的农民不仅为饥寒的生活所苦,而且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精神麻木,由此“我”产生了震惊、同情、悲哀。
语言描写中的省略号,表明中年闰土反映迟钝、麻木,无法尽情表达内心的痛苦,这与少年闰土有声有色的描绘、滔滔不绝的谈吐形成鲜明的对比。
小结:
通过肖像、语言、行动的描写,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就摆在了我们面前。
两者对比非常鲜明,请问是什么原因使一个小英雄变为了一个木偶人,使两个情同手足的好伙伴变为了隔着厚障壁的主仆?
明确:是“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是封建等级观念,是社会的折磨
(三) 杨二嫂
1.分角色朗读有关杨二嫂的文字:“‘哈,这模样了……出去了”
2.根据作者的描写语句说出杨二嫂的性格特点。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放肆、泼辣
外貌:精瘦、放肆(“圆规”:借代,突出其外貌特征)
语言:尖酸刻薄、虚伪
行为:明讨暗偷、顺手牵羊
3.塑造杨二嫂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意义?
杨二嫂虚伪奉承、尖酸刻薄的话,顺手牵羊、明讨暗偷的行为,说明她已经从20多年前招揽顾客的“豆腐西施”变成了潦倒无聊的可鄙女人。
着重语言及动作描写,前后对比,衬托主要人物闰土,也反映社会现实,说明辛亥革命后农村经济的衰败已经波及到各个方面的下层人民。
(四)小结
从这两个人物、三个形象中可以体会到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村经济的衰败、萧条、日趋破产,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第三课时

一.复习旧课
作者在《故乡》中运用对比手法,着力刻画了景与人的变化。
景:神异的图画 萧索的荒村
人:闰土 小英雄 木偶人
杨二嫂 豆腐西施 细脚伶仃的圆规
“我”与闰土 好朋友 隔着厚障壁的主仆
当我离开故乡时,我不留恋故乡的山水,是因为故乡死气沉沉,没有一丝活气,曾经美好如一幅神异图画的故乡却变成了萧索破败的荒村。更使我失望的是与童年好友之间有了一道无形的高墙,西瓜地里小英雄的形象不见了。曾经勇敢机智的小英雄却变成了迟钝衰老的木偶人;曾经文静端庄的豆腐西施却变成了尖酸自私的圆规;曾经称兄道弟的好友却成了隔着厚障壁的主仆。所有美好的值得“我”留恋的记忆都被残酷地毁灭掉了,“我”又怎能不让感到悲哀?
除了悲哀之外,“我”在离别故乡时还想到了什么?
——希望
关于“希望”,在文末作者有一段很精辟的话,你找到了吗?
二.“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 解释原文。
“无所谓”——“说不上”。
2. 你认为希望究竟是否存在?除了希望的存在与否,作者还有没有其他的意思隐藏在这句话里?请你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来证明你的观点。
前后桌可以互相讨论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使自己的观点更加充实、有力。
3.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与、辅导。
4. 小结:罗列观点,其实在这句话中,重要的并不是希望的存在与否,而是后面关于“路”的论述。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阐明了一个非常浅显易懂的道理——?
引导学生回答:路是人走出来的。
1. 如果不去走,就肯定没有路。
2. 只有走了,才会有路。
3. 引申到其他事情——凡事只有做了,才有希望,才会有未来。如果不去做,那只会一事无成,那样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三.扩展阅读
这样类似的句子,这样的思想,在鲁迅先生其他的作品中也有所体现。
如:关于“希望”——《祝福》《《呐喊》自序》《药》
关于“走”——《过客》
建议同学们在课后,或放假时把这些文章读一读,了解一下先生的思想。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组成一个研究小组,把这个作为一个课题,从你自己的角度出发,探究一下这种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

阅读全文

与现代小说的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大神总想掰弯我腐爷小说全文txt 浏览:361
新人小说写多少年才能有作为 浏览:863
绝世杀手在都市小说百度 浏览:702
风水大宗师小说完结了吗 浏览:243
主角冷漠强大专一的都市小说 浏览:233
都市神医的小说广告 浏览:637
国外的小说也不许写地名吗 浏览:205
耳雅有声小说 浏览:989
亲爱的方糖先生小说好看吗 浏览:299
欢喜冤家的现代言情小说 浏览:946
经典师生恋言情类小说 浏览:312
枕中记小说的主要人物是 浏览:76
平凡的世界小说有声软件下载 浏览:598
姜慧敏花之国小说TXT百度云 浏览:504
小说鬼王的冠世独宠免费阅读 浏览:111
男主被女友抛弃后得到神豪系统的小说 浏览:716
刀剑神域小说5在线阅读 浏览:191
柳残阳为主角的小说全集 浏览:869
女主明星男主总裁肉多的小说 浏览:321
男主在一女的屁股上留字的小说 浏览: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