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描写苏州的文学作品有哪些
陆文夫的《美食家》,叶圣陶的《苏州园林》。还有古人写的诗词里面也有很多的。比如白居易当年在苏州担任太守,一定留下过许多歌咏苏州的诗篇。
Ⅱ 求描写苏州的美文
苏州赋
林锡旦
三江既入,震泽底定;万物复苏,川流滋润。
然则三山岛畔,人类遗址逾万年;草鞋山中,水稻耕作六千轮(1)。
蚩尤先民,兵仗威厉无比;良渚文化,玉琮精美绝伦。
江南并非荆蛮,华夏有此文明。
溯自商周,泰伯来而勾吴立国;延及春秋,阖闾起而伍员建城。
相土尝水,原野竖起吴都;开天辟地,水陆并列城门(2)。
都邑之纲纪,王业之藩屏。
兵圣奇谋,胥溪通而胜战强楚;霸王举鼎,江东出而扫灭暴秦。
运河纵贯,江海联横。
阊门内外,五更市贾不绝;河塘左右,八方生机依存。
集散东西兮货积如山;供输南北兮帆樯似林。
富丽州雄,东南称此都会;郡守府治,有吴据此中心。
攘往熙来,尽为四远客商;栉比鳞次,均属百年店亨。
日出万绸,衣被天下;苏湖一熟,禾泽苍生。
赋税尽出于此;贡物皆输于京。此诚姑苏繁华之地,吴郡滋生之源也。
今得沪宁线之利,占长三角之春。
东毗上海,都市豪气辐射;西邻无锡,太湖山水连襟;
南会浙江,民营经济并起;北偕长江,世界贸易繁频。
天境开图,泼墨挥写明天更美;平畴立画,敷彩细绘现实皆真。
一体两翼(3),宛若大鹏展翅;七区五市,犹如群虎跃腾。
时代高新产业,先后落户;世界五百诸强,竞相捷登。
矢志发展探索,敢为天下先行。制造益重创造,革新更能创新。
苏式品牌畅销,特色行业振兴。
各项成就,国内佼佼领先;诸类称誉,国际频频颁临。
古城与新区齐昌兮,经济共文化同赢。
人文既荟萃,地杰更人灵。
季札挂剑,君子终究诚信;陆绩载石,孝子果然廉明(4)。
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陆机赋,高启诗,三言梦龙奇逸文(5)。
顾陆朱张,三国藉此鼎立;彭宋潘韩,清季所以扬名(6)。
宋垂两范,诗文传诵百世;明有四家,书画流韵至今(7)。
吴氏泰伯,天下第一世家;历代名贤,赞碑五百有盈(8)。
金榜题名,状元竟成特产;科技进步,院士乃至独盛(9)。
陈艳青举重夺冠;费俊龙航天凌云。吴文化之本源,苏州人之慧根。
精致化于从容,大气涵于学问。无浮虚之躁意,有务实之耐心。
精细、雅洁、淡泊、宁静,皆市民所好;崇文、融和、创新、致远,即城市精神。
巡览古迹,探访名胜。
则走犬长洲,荡舟锦帆;馆娃吴宫,采草香径(10)。
虎丘剑池,疑冢千古待解;江枫渔火,夜钟百八传声(11)。
狮子林内,方入洞而湖石迷路;沧浪亭畔,未进园而绿水相迎。
寒碧山庄,嵌法帖而长留天地;拙政名园,居闹市而犹处山林。
园林甲天下,风景遍吴中。
太湖、石湖、阳澄湖,湖光毓秀;东山、西山、穹窿山,山水钟灵。
同里称富土,周庄谓水村。
有世界文化遗产,尽展尔雅;非物质文化遗产,亦显其能。
昆曲婉转,笛箫依依轻送;吴语软侬,琵琶声声相闻。
苏绣并缂丝,精致典雅;宋锦与年画,古朴清淳。
从细小处见宏大焉,于艺术中呈缤纷。
魅也人间天堂,嘉者东方水城。
风烟十万家;水埠两岸边。画桥岂三百;幽巷数不清。
粉墙黛瓦,蕴涵民情风俗;小桥流水,传说才子佳人。
春华秋实,欣结传承之果;古韵今风,常续城市之魂。
市花丹桂,馥郁含馨;城树香樟,冠盖成荫。
古宅新居,鸟语花香;闾肆苑坊,木华水清。
现代之设施,分步到位;人性之服务,与时俱进。
历二千五百年沧桑,城址未变;藉三万六千顷太湖,水乡无更。
悠久矣,时时恍若人在世外;秀美哉,处处感同身临仙境。
名不虚传焉,安居乃冀康而寿;意犹未尽也,乐业当思锐且精。
看吾姑苏,志创率先兮,总天时地利人和;情倾小康兮,仗历史文化底蕴。
遇机有缘兮,正因势而导拼搏;当仁不让兮,但乘势而上飞腾。
噫!百城媲美天下兮,一枝独秀苏城。
注释:
(1)三江既入,震泽底定:《书•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底定。”震泽即太湖。苏州太湖三山岛曾出土旧石器时代遗址;草鞋山出土六千年前水稻谷物。
(2)水陆并列城门: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建阖闾大城,设相依水陆城门各八,左思《吴都赋》有:“通门二八,水陆通衢”。
(3)一体两翼:根据国务院批复,为保护古城,在苏城东辟工业园区,西设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人称“一体两翼”。
(4)季札挂剑,陆绩载石:季札,吴王诸樊四子,有贤声,出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季札因有上国之使,未便相赠。及返而徐君已故,因心早已许之,便挂剑徐君墓前树上,以表诚信。陆绩为二十四孝中怀橘遗亲之孝子,后任郁林太守返苏,因清正廉明,身无长物,空船难渡海,便载石压舱以归,人称“廉石”。
(5)道子画,惠之塑:唐开元中吴道子、杨惠之同师苏州张僧繇,巧艺并著,时有“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之说。
(6)顾陆朱张;彭宋潘韩:均为吴中名门望族。
(7)宋垂两范;明有四家:宋垂两范,指范仲淹、范成大。明有四家,指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创吴门画派。
(8)天下第一世家;赞碑五百有盈:《史记》:“吴太伯世家第一”。沧浪亭有“五百名贤祠”,碑刻泰伯至清594名在苏贤者画像和题赞。
(9)状元竟成特产;院士乃至独盛:清汪琬答人苏州特产有两,其一“状元也”,清代苏州状元占全国状元总数22.81%。两院院士在全国同类城市中苏州居首位。
(10)长洲,锦帆;吴宫,香径:都是吴王夫差和西施游乐之处。
(11)虎丘剑池,江枫渔火:史载虎丘剑池下有阖闾墓,至今未打开。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现每年元旦前夕组织中外游客听108响迎新钟声活动盛行。
作者简介
林锡旦,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编纂科科长;政协苏州市委文史委委员、苏州市文联委员、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苏州赋
作者:王蒙
左边是园,右边是园。
是塔是桥,是寺是河,是诗是画,是石径是帆船是假山。
左边的园修复了,右边的园开放了。有客自海上来,有客自异乡来。塔更挺拔,桥更洗练,寺更幽疑,河更闹热,石径好吟诗,帆船应人画。而重重叠叠的假山,传至今天还要继续传下去的是你的参差坎坷的魅力。
这是苏州。人间天上无双不二的苏州。中国的苏州。
苏州已经建成2500年。它已经老态龙钟。无怪乎七年前初次造访的时候它是那样疲劳,那样忧伤,那样强颜欢笔。失修的心灵似乎都在怀疑苏州自身的存在。苏州,还是苏州吗?
苏州终于起步,苏州终于腾飞。为外乡小儿熟知的江苏四大名旦香雪海冰箱,春花吸尘器,孔雀电视机,长城电风扇全都来自苏州。人们曾经担心工业的浪潮会把苏州的历史文化与生活情趣淹没,看来,这个问题已经受到了苏州人的关注,还不知道有哪个城市近几年的修复复原了这么多古建筑古园林。在庆祝苏州建成2500年的生日的时候,1986年,苏州迎来了再生的青林。1500年前的盘门修复了,是全国唯一的精美完整的水陆城门。环秀山庄后面盖起的“革文化之命”的楼房拆除了,秀美的山庄复原,应令她的建造者在天之灵欣慰,更令今天的游客流连忘返,赞叹不已。戏曲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刺绣博物馆……纷纷建成。寒山寺的钟声悠扬,虎丘塔的雄姿牢固,唐伯虎的新坟落成,苏州又回来了!苏州更加苏州!
当我看到观前街、太监巷前熙熙攘攘的人群,辉煌的彩灯装饰的得月楼、松鹤楼的姿影,看到那些办喜事的新人和他们亲友,听到他们的欢声笑语,闻到闻名海内外的苏州佳肴的清香的时候,不禁为她的太盛景而万分感动。当然还有许许多多年的麻烦、冲撞、紧迫、危机与危机的意识,然而今天的苏州,得来是容易的吗?会有人甘心失去吗?不,我不能再在苏州停留。她的小巷使我神往,这样的小巷不应该出现在我的脚下而只能出现在陆文夫的小说里,梦见弹词开篇的歌声里。弹词、苏昆、苏剧、吴语吴歌的珠圆玉润使我迷失,我真怕听这些听久了便不能再听得懂别的方言与别的旋律。也许会因此不再喜欢会讲已经法定了推广了许多年的普通话——国语。那迷人的庭园,每一棵树与它身后的墙都使我倾倒,使我怀疑苏州人究竟是生活在亚洲、中国、硬邦邦的地球上还是生活在自己营造编织的神话里。这神话的世界比真的世界要小得也要美得多。她太小巧,太娇嫩,太优雅,她会使见过严酷的世界,手掌和心上都长着茧的人不忍去摸她碰她亲近她。
一双饱经忧患的眼睛见到苏州的园林还能保持自己的威严与老练吗,他会不会觉得应该给自己的眼睛换上纯洁的水晶?他会不会因秀美与巨大这两个审美范畴的撕扯而折裂自己的灵魂,他会不会觉得自己和这个世界已经或者正在或者将要可能成为苏州的留园、遇园、拙政园的对立面呢?他会不会产生消灭自己或者消灭苏州这样一种疯狂的奇想呢?
更不要说苏绣乃苏州的佳看美点了。看到一个个刺绣女工的惊人的技艺和耐心,优雅和美丽,我还能写作和滔滔不绝地发言吗?能不感到不好意思吗?还有勇气或者有涵养去倾听那些一知半解的牛皮清谈、草率无涯的胡说八道吗,在苏州呆久了,还能承受那些乏味、枯燥与粗野的事情吗?
苏州的刺绣,沉静的创造。苏州的菜肴,明亮的喜悦。苏州的歌曲,不设防的温柔。苏州的园林,恬美的诗情。苏州的街道,宁静的梦幻。而苏州的企业和企业家,温雅的外表下包含着洋溢的聪明生气,这一切都是怎么发怎么留存的?也怎么样经历了那大起大落大嗡多灾多难的时代。
苏州是一种诱惑,是一种挑战,是一种补充。在我们的生活里,苏州式的古老、沉静、温柔已经变得越来越陌生。而大言欺世、大闹盗名、大轰趋时的“反苏州”却又太多了。苏州更是一种文化历史现实未来的混合体。苏州是一种珍惜,是一种保护,对于一切美善,对于一切建设创造和生活本身的珍惜与保护。也是一种反抗,是对一切恶的破坏的无声的反抗。虽然,恶也是一种时髦,而破坏又常常披上革命的或忽而又披上现代意识的虎皮。我真高兴,七年以后,我有缘再访苏州。我们终于能够平静下来,保护苏州,复原苏州,欣赏苏州,爱恋苏州了。我们终于能珍重苏州的美,开始懂得不应该去做那些亵渎美毁灭美的事情。在历史的惊涛骇浪和汹涌大潮当中,在一个又一个神圣的豪情与偏狂的争闹之中,在不断时髦转眼更替的巨轮与浪头之中,苏州保留下来了,苏州复原了,苏州在发展。苏州是永远的。比许多雷霆万钧的炮声更永远。
Ⅲ 我想了解一些苏州的历史及人文典故,能推荐几本小说题材的书看看就行
文物考古与泰州历史 - 人文典故
引子:泰州的历史以前主要依靠文献记载,但文献记载有限,有的没有记载,有的过于简略,特别是距今时代较远的汉唐部分,更显得不足,这就需要运用考古资料作补充。本讲座以较多的考古材料结合少量文献来谈谈泰州历史。因为是第一次尝试,错误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泰州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江淮大地上的文化名城,在实行郡县制的历史时期,素有“汉唐古郡”的美称。在介绍汉唐古郡前,先简要说一下泰州成陆的经过及古泰州的情况:
泰州这里在很早很早以前是一片大海。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曾有过多次海陆变迁,在全新世以后,最大的一次海侵发生在距今8000年前。距今6500--7000年间,长江每年携带约4亿吨泥沙入海,在江流与海浪的激荡下,南北两侧各形成一条砂嘴,北岸沙嘴从扬州向东经泰州海安逐渐延伸到如皋、如东一带,有人称为古扬泰岗地,古泰州就位于扬泰岗地的东端,也就是说古泰州在距今6500--7000间开始从海中出现,正式成陆。泰州的南边古为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长江三角洲大致北起镇江、扬州以东,泰州城北郊的新通扬运河至串场河,南抵杭州湾。泰州的北边为里下河大平原。这一平原是长江北岸沙嘴边与江淮平原东侧的岸外沙堤会合,封闭长江与淮河间的浅海,长江、淮河以及1194年后黄河夺淮大量泥沙逐渐填平浩瀚的浅海,成为江淮大平原。古泰州位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与里下河沉积平原的交汇处。
热电站孢粉 1986年5月,泰州西北郊热电站工地挖地基时,在距地表4。2米的地下出土了4处麋鹿角的化石,与化石同一地层中出土了的碳化树木,经对碳化的树木标本进行碳14测定,距今为6930±95年.,这是我市第一次以考古实物证明,约在距今7000年左右泰州已经成陆。我们将靠近碳化树木的2公斤泥土送上海同济大学地质系孢粉分析室分析,发现其中有197粒24种植物的孢粉,其中有喜温喜湿的龙骨科蕨类植物,有喜光的松属,有暖温带、亚热带生长较多的麻栎,有生长于热带、亚热带的青冈,还有长绿的木兰属等,反映了泰州成陆之初曾长有热带、亚热带的参天大树,又有四季常青的树木。但孢粉内没有稻谷,估计当时尚未有人类种植活动。
麋鹿化石 在讲到泰州成陆之初时,顺带将泰州特产麋鹿多说几句。刚才说的是泰州北郊热电站出土的4处麋鹿角化石,在泰州南郊西谢村也曾出土了一批麋鹿化石,1976年冬西谢村在挖河时,挖到了包括头骨、下颌骨、颈椎骨、肩胛骨、前肢骨、后肢骨、肋骨、胸骨、脊椎骨、尾骨等74件麋鹿化石。化石出土后,泰州博物馆的李汝家馆长赶到现场,尽管认不得是什么东西,但因是地下挖到的,还是全部运到了馆内,后来,经上海自然博物馆古生物研究员,泰州人曹克清先生的的鉴定与帮助,这些麋鹿化石经过上海自然博物馆专家进行修复,成为一具完整的雄麋鹿骨架,这是世界上唯一的雄性麋鹿化石,极为珍贵。因为化石的形成要有一定的条件,单体的麋鹿角化石并不很稀罕,完整的一具化石太不容易发现。
麋鹿化石出土的地层是青灰色淤沙土,是一种海相沉积,说明泰州南面原为大海。以前我们曾对泰州出土的麋鹿化石点做过统计,在东到东台,南至泰兴,北到高邮、兴化,西至江都范围内,曾有过80多处出土,是当时见诸报导的全国出土麋鹿化石的一半左右,其中泰州与泰县就有68处。麋鹿化石大多为亚化石,年代距今2000--7000年。后汉书郡国志注中就记有:(海陵)“县多麋”.在麋鹿生长的时代水草茂盛,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位史家说过:“海陵县多麋,千万为群,掘食草根,其处成泥,名曰麋 (音软,水田边)民随而种,不耕而获,其利所收百倍”海陵多麋,这也是形成海陵仓的原因之一,早期开发海陵时,麋鹿也曾作出过贡献。(晋张华博物志)
青墩遗址 最早泰州人生活的地方是在泰州东约50公里的今海安青墩。青墩位于海安县西北沙岗乡青墩新村,东距海安28公里,西距姜堰约24公里,在姜堰白米的直北方向,地面海拔高度为3。。1973年在村中开挖了一条青墩新河时,,发现了大量陶、石、骨器,1978年和1979年南京博物院对这里进行了2次发掘,发现这里是一个新石器时代的遗址。经遗址内的碳14测定与树轮校正(5645±110),距今5600年左右。青墩遗址的发掘,不仅证明了早在5000多年前泰州东边的已经成陆,而且已成为迄今所知最早的泰州先人聚居之处。孢粉分析:最下层的原生青灰色淤沙土中盐生藜科植物达12.1%,反映了人类居住前海水进退频繁,土壤含盐,向上文化层中盐生藜拉科植物急剧减少,说明海水已向东退走。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鱼猎、农业、手工业工具。有穿孔石斧,石锛,石铲,石凿;有骨角制作的骨镞、鱼镖、骨锥、耜。植物有水稻、菱角、芡实、桃核;动物方面有麋鹿、猪、狗、等,告诉我们当时人已从事原始农业,但狩猎、捕捞和家畜饲养为主要食物来源。从遗址墓葬中发现:开始时生产力低下,随葬品少,可能处于母系氏族阶段,后来慢慢发展,随葬品渐渐多起来,而且有多少不均、贫富不均的现象,已进入父系氏族阶段。青墩遗址出土了987件麋角与骨的标本,有419件有人工加工的痕迹,有的麋鹿角上还刻有最原始的“八卦”符号。
南荡遗址 接青墩遗址发现后,距今4000年前后,兴化东边林湖南荡也发现有人类活动。南荡遗址文化堆积比较特殊,呈零星分布,文化层有深有浅,就是说有时间较长的也有时间较短的,时代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
溱潼石斧 前些年姜堰溱潼十八号圩姓戚的农民,在挖鱼塘时,挖到1件青黑色的石斧,根据当时姜堰博物馆窦馆长调查,认为溱潼附近也是一处新石器文化遗址,石斧是新石器时代的石器,估计泰州北郊将业也会发现同类新石器时代的遗址.
天目古城 就在南荡遗址之后,又一处重要的古文化遗址在泰州东边被发现,这就是在距今2700---3100年先秦时代,在泰州境东的天目山筑起了江淮间第一座城池。经考古发掘,此城东西较长南北较短,有外城和内城两道。外城东西,南北,周围有护城河。内城城墙底宽近,推算高度在之内,面积。内城规模,与万历《泰州志》所载“天目山”周二百三十步较为相近,在明朝编写《泰州志》时,仍较为完好地保存在地面上,只是因为志书编修者缺乏考古知识,未曾进一步深究。从采集的碳14标本测定,筑城年代在我国的商周至春秋早期。人们很少有人知道,在那远古洪荒的年代,今泰州地区,就曾是长江与淮河之间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天目山古城是泰州人的自豪,作为我国早期城池的实例,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以国之瑰宝的身分,2005年登上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录。在历史的星空里,天目山古城划过了一道灿烂星光。其后,当海水西进时,这座古城被茫茫海水所淹没,与大海融为一体;在海水降低时,不时又从海里露出水面。
海阳面世 沧海桑田,又过了大几百年,海平面渐趋稳定,泰州地区成陆面积更大了,只是东面与南面仍为海水所包围,古人以“水之北为阳”,泰州最早的地名——海阳,伴随着黄海的朝阳,从祖国东方冉冉升起。海阳,海阳,海水之北,面海向阳。在中国历史上,此时为战国前夕。史书记载,苏秦说楚魏王:楚东有海阳。即是指此。
海陵出现 秦、汉之际,智慧的泰州先民也从当初的天目山附近西退,来到今泰州海陵境地。这里临近大海,能以捕捞为生,加之土地肥沃,雨水充沛,适合农耕,人丁越来越旺,西汉初年,被纳入了吴国的版图。汉高祖刘邦的侄子刘濞时为吴国的国王。刘濞在国内推行与民同富的国策,铸钱富国,煮海为盐,举国繁荣。有人描述吴国“夫吴有诸侯之位,而实富于天子;有隐匿之名,而居过于中国,……转粟西向,陆行不绝,水行满河,不如海陵之仓”。值得注意的是,刘濞的煮海为盐,就在古泰州境内,而海陵之仓,也在这里。刘濞在泰州这快宝地,煮盐,建粮仓,接着又开凿从扬州至海陵海边盐场的运盐河,引出了海陵仓与海陵许多古老鲜活的故事,(图8-1 8-2古代煮盐用的铁盘)海陵之名也从此时响起,海是大海,陵字从阜,意为高地。海陵者,海边的高地也,一个多么朴实而又形象的地名。
“七国之乱” 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刘邦夺取政权之后,在国内大封同姓王。他的胞兄刘仲被立为代王。代王刘仲的儿子名刘濞。刘濞生于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他20岁时曾随刘邦出征讨伐淮南王英布,战争中刘濞表现出众,屡立战功受到刘邦的赏识。战后刘濞就被封为吴王,管辖3郡53城。据《史记》与《汉书》记载,刘濞受印被召见时,刘邦仔细端祥了他一番,发现刘濞面相中有谋反的预兆,当时就很后悔,但受封仪式已进行,不便更改。刘邦只好当面嘱咐刘濞“天下同姓为一家也,慎无反!”刘濞一听此言,心中一惊,表示决不违命。
吴国的都城定在广陵(今扬州),经过秦朝末年农民战争,当时广陵人烟稀少,一片凋零。刘濞立国后,采取富民强国的国策,利用吴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召集各地流民来吴国给田就食,煮海为盐,形成了铸钱、煮盐、造船三大产业。刘濞聚万人之众,在今南京附近的丹阳炼铜铸钱;将国内大量生活没有着落的人召到古泰州东边的沿海滩涂煮盐;在以“伐山”为业的山地发展造船业,同时实行“无赋”政策,(所谓无赋是指免除口赋,国王官僚机构依靠铸钱与煮盐的收入)又招贤纳士,接近知识分子如庄忌、邹阳、枚乘等文学之士,请他们辅佐国家,经过42年的努力,吴国成为“钱布天下,富埒天子(埒,音列,意等同)”的一大强国。
当初刘邦打败项羽后,曾分封一批将领为王,但统一全国后,刘邦借口异姓诸侯谋反,陆续剪除了异姓王,而封刘家子弟为王,以为同是刘姓一家,天下会太平。其实这些封国随着他们势力的增大,谋反不可避免。汉文帝时就开始有济北王、淮南王谋反,到景汉帝时御史大夫晁错看到了吴国这些诸侯王的强大所产生的危险,提出“削藩”之策。
早在汉景帝刘启为太子时,吴王刘濞就曾与他结有怨恨。刘濞的长子刘贤与太子刘启同在京中,两人常在一起饮酒下棋。刘濞的儿子刘贤棋艺较高,不肯输给太子刘启,太子就用棋盘砸死了刘濞的儿子刘贤。明明是太子以势欺人,朝廷当时反说吴王“于古法当诛”,由此刘濞长期称病不再上朝,心中愤怒一只未消,当晁错提出“削藩”时,再也压抑不住,出来造反。晁错认为“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听到削藩的消息后,刘濞就联合了楚王等其他六个诸侯王共同起兵,理由是“请诛晁错,以清君侧”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君侧”。意思是皇帝身边出了坏人,必须清除。时刘濞已62岁,他就将他所属3郡53城中14至62岁男子计20万人编成军队,亲自带兵从广陵北上。在吴楚七国来势凶猛之时,景帝动摇了,认为杀了晁错,就可以换来平安,于是以牺牲晁错为代价,杀了晁错。晁错被骟到长安,着朝服腰斩。接着他就派使者与吴王谈判。刘濞拒绝和谈,景帝这才下决心征讨。战争结果七国之乱被瓦解,刘濞在丹徒走东越时被伏兵所杀。此后,汉朝将王国的行政、官吏任免、及铸钱等权收回中央,诸侯王国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郡。
当刘濞谋反时,他部下的郎中令枚乘曾二次向吴王进评谏,其文章中有“夫吴有诸侯之位,而实富于天子;有隐匿之名,而居过于中国。夫汉并二十四郡,十七诸侯,方输错出,运行数千里不绝于道,其珍怪不如东山之府。转粟西乡,陆行不绝,水行满河,不如海陵之仓。修治上林,杂以离宫,积聚玩好,圈守禽兽,不如长洲之苑。游曲台,临上路,不如朝夕之池。深壁高垒,副以关城,不如江淮之险。此臣之所为大王乐也。”这段谏文主要是劝刘濞不要造反,说吴国比天子还富,地大物博,海陵仓的粮食很多,居江淮之地,其乐无穷。
七国之乱对古泰州的影响 在吴楚七国之乱中,我们看到了有关刘濞“煮海为盐”和海陵仓的记载。古泰州东边黄海中海水盐的含量,较其他海域要高,海边不仅有广阔的海滩,而且又有茂盛的芦苇作煮盐的燃料,是刘濞看中了这块宝地,设灶煮盐。随着盐场的扩大,大量人口涌向海边,除了烧盐之外,在离海边较远的地方由于土地肥沃,雨量充足,又是农作物生长的好地方,经过开垦种植,海陵粮仓也在这时出现了。盐与粮的生产使早期的古泰州成为吴国富裕地区,吃不完用不尽的盐与粮,刘濞想到要运出海陵,于是他又下令开挖一条从吴国国都广陵通往海陵盐场的运盐河,这就是现今扬州湾头(古称茱萸湾)到泰州南门高桥向东经姜堰、曲塘、海安至如皋番溪的老通扬运河。因煮盐而种粮,再开运盐河,刘濞在古泰州这块宝地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海陵从此走上历史舞台。尽管刘濞晚期如何,泰州人当知道这位开发泰州的名人。但是,刘濞起兵时,将国内14岁至62岁的男子全都编成军队,战败后,兵卒多饥死叛散。刚刚在海边兴起的海陵元气大伤,几乎所有的男子汉们,都在战争中或死、或散,海陵之名随之销声匿迹。战争给早期海陵造成的灾难是极其深重的。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从今浙江温州带的古瓯越移民来江淮,古海陵这才又一天天发展起来。
海陵县 到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一个以海陵为名的建置县正式成立了。史学家班固在他的名著《汉书·地理志》中,记述全国郡县建置沿革时,在辖29个县的临淮郡下,出现了海陵县,下注“有江海会祠”。估计这时黄海已从海陵南面渐渐东退,长江水已在这里开始与海水会合。从这时起,海陵县登上中国历史舞台,至今已越2100多年。
海陵县的大致位置。由于史书记载不详,我们无法从历史文献里找到当初的海陵县位于何处。但借助于文物与考古资料,我们仍能考证出海陵县的大致位置。建国以后,泰州范围内不断进行基本建设,在向地下挖土时,一些古代的墓葬与遗物纷纷面世。汉代海陵人的墓葬分别从西郊的西夏、城西的江洲北路两侧、东郊328国道南北两边、姜堰官庄等处不断发现。当时人们使用的铜钱、铜戟、铜镜、铜带钩、铁剑、铁鼎、釉陶炉、釉陶罐、陶纺轮、黛板、骨针、锅灶、石磨、以及釉陶狗、釉陶鸭等从地下经常出土。同时众多的汉代水井在西郊九龙、城东鲍坝东南、城里青年桥至关帝庙前的城河里多次被挖到。汉代水井大多用陶井圈一圈一圈相接而成,井圈外径,高,厚3。,夹砂灰陶,羼有大量碳化稻壳,讲究的外壁还护有芦苇编成的芦席,井里多出土五铢钱、圜底绳纹罐等 墓葬是古人死后安息的地方,而水井则是生前使用的建筑物。放眼扬州宜陵向东,宝应、盐城之南,再东到南通地区,在这块广大的苏中平原上,能有如此多的汉墓与汉井分布,仅泰州1处,尤其是从海陵区青年桥到鼓楼大桥不到1公里的城河里,集中发现了5口用陶井圈筑成的汉井。据此,我们基本上可以推断今海陵区与汉代海陵县一脉相承,古海陵县城可能就在今海陵区政府附近。
吕岱 汉代以后的三国二晋南北朝时期,海陵县因世乱而时废时置。在狼烟四起的三国时代,海陵县内出现了一位官至吴国大司马的名人--吕岱。吕屡战沙场,功勋显赫,既具文韬武略之谋,又有廉洁奉公之节。最为感人的是他身为封疆大吏,家里的妻子儿女却衣食不周。当孙权知道此事后责问朝中的大臣说,吕岱出身万里,为国勤事,家门内困,而孤不早知,股肱耳目其责安在?于是赐钱米布绢。今天的泰州人可能并不知吕岱其人,但吕岱高尚清廉的品格,作为一分精神文化的遗产代代相传,留给了我们的这座城市。(图11东汉至三国时的鎏金铜镜。
北人南迁 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运荡,北方人民为逃避战乱,大量举族南迁,推动了淮南一带经济文化的发展,海陵地区人口也大量增加,促进了经济繁荣。汉初七国之乱后的南方移民来到泰州,此时北方一些人民也来到了海陵,南北交融,对海陵的发展注入了更大的活力,南方人的精明强干与北方人的质朴无华,对后来泰州人性格有着重大影响。加上后明初苏州移民涌入泰州地区,又使泰州人增加了更多的智慧与才能。
海陵郡 东晋义熙七年(411年)晋安帝分广陵郡设海陵郡,辖建陵、临江、如皋、宁海、蒲涛5县。海陵的建置此时已从县而郡,并开始辖县。很少有人注意,早在南唐海陵县升泰州的500多年前,海陵已曾经是郡级建置。清嘉庆时泰州州署前木牌坊上刻“汉唐古郡”匾,用汉唐古郡来赞美泰州城,实乃名不虚传。
光孝寺 就在从海陵县成为海陵郡的义熙年间,江淮大地上一座后来名为光孝寺的古刹创建起来了。此寺虽屡有兴废,至今仍香火兴盛。这座寺庙不仅表明了泰州佛教历史的辉煌,同时也见证了东晋时期海陵郡的历史非凡。东晋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海陵郡辖海陵、建陵、宁海、如皋、临江、蒲涛、临泽7县,比义熙年间的辖地多出2县。此时郡县较小,文献记载也少,今天已难窥全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建国后出土的这一时期的青瓷文物,给我们提供了当时海陵郡的许多重要信息。
六朝青瓷 年泰州西郊鲁庄,出土了1只十系青瓷莲瓣罐,接着一些青瓷碗、罐、水盂、鸡首壶、盘口壶不断从泰州地下出土。1984年台湾佳禾图书公司在编印《中国陶瓷精品》时,特地到日本拍摄从泰州博物馆选到国外去展出的这只青瓷十系罐,使之成为中国陶瓷精品六朝时期的代表作。(图15南朝青瓷十系罐)此青瓷莲瓣罐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评定为一级文物。过了几年,在江洲路西侧也出土了一只完全相同的青瓷莲瓣罐。1994年在江洲路东侧,又一次出土了16件六朝青瓷,其中的青瓷莲瓣盖罐竟然是1件国宝。在迎接中共十五大的召开,国家文物局举办的《全国考古新发现精品汇报展》上,该青瓷莲瓣盖罐作为文物精品,陈列在显著的位置。我国文物界权威杂志《文物》作为彩色封面重点刊发,(图16六朝青瓷莲瓣盖罐)《中国文物报》收藏鉴赏周刊,以“品味国宝”的形式隆重推出。六朝青瓷成了泰州博物馆的特色收藏之一,在我国陶瓷界泰州博物馆的六朝青瓷享有较高声誉。
六朝青瓷在我国陶瓷史上,属于瓷器的初始阶段,就当时说来是非常珍贵的高档日用品。将这些宝贵的瓷器,作为随葬品埋入距地表一米多的泥土之中,沉睡了1400多年后重见天日,殊为难得。这些精品中的国家一级文物与国宝级文物,便是贵上加贵,宝中之宝。这种在其他地方极为少见而在泰州不断出土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海陵郡的辉煌。因为能用得上这些精美瓷器死后又带入墓中的定是土族豪门与庶族地主,绝非等闲之辈。并且一次又一次地多次从泰州出土,说明曾经拥有这些青瓷的人为数不少。这对于研究海陵郡的历史具有很高的价值,如这类罐子上装饰的具有佛教象征的莲瓣纹,就能让人看到当时海陵郡有着众多的佛教信徒。深入研究这些六朝青瓷的内涵,还原那时海陵郡的社会状况,是很有意义的历史课题。
隋代 隋代大运河的开挖,促进了扬州的繁华,紧靠扬州的海陵,继六朝以来,仍然一派兴旺。炀帝大业元年(605年),不知何故,朝廷将海陵的富商大贾统统迁去了洛阳。隋末唐初,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山东起义军头领李子通率2万余人又从淮南打到海陵,并在此自称楚王。一时间海陵竟成了李的王都,跟着热闹了一阵子。几年后,李子通从海陵向西攻占江都,在江都正式称帝,国号为吴,不久兵败被杀。隋代青瓷四系罐、青瓷执壶等泰州常有出土,博物馆就收藏有隋代青瓷精品,一些古董店与地滩上也常见有隋代青瓷。(
唐朝 唐朝是我封建社会的盛世,海陵在唐朝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唐初武德三年至武德七年海陵县改称为吴陵县,并在吴陵县设置了吴州,此后,历史上曾有不少海陵人自称吴州人,盖源于此。
办学 唐朝开国不久,张买臣来到海陵任吴州剌史。这位张姓州官崇尚文治,在海陵创办州学,注重民众教育,开海陵一代新风。从此,办学崇教作为海陵特色,一以贯之,影响着我们的这座城市直至今天。接受过较多教育的市民,民风淳朴,传统优良。文献记载:“海陵幽邃而地肥美,故民惟事耕渔.性多朴野,耻以浮,薄相夸,鲜出机巧。虽无富强而家亦自给,不务争夺,……茅茨陋巷,弦诵相闻,蔚然有文雅之风。”宋代泰州出现教育家胡安定,考取进士者百余民;明代王艮创立泰州学派,子弟数百人;清代扬州府属8县考生云集泰州,参加科举考试的院试,泰州成为当时扬州府的文化中心。不难看出,自唐代以来,我们的这座城市连续演绎着文化昌盛的光辉。(图18唐双系白瓷罐 图19唐彩绘执壶)
张怀瓘 开元年间,海陵曾出现了一位书法家与书法评论家——张怀瓘。张曾任鄂州司马、翰林院供奉,右率府兵曹参军,是唐代地方州级六品官员。他工书,善真、行、小篆、八分书。著有《书断》、《评书药石论》、《书诂》、《书论》、《六体书论》、《论用笔十法》等。《书断》是张怀书论的代表作,主要阐述了文字的产生与发展历程,以及书法的美学价值和社会功用,对后来书法评论影响极大。张怀瓘的父亲也是一位书家,弟弟张怀瑰亦有文学才能,同样也是书家,曾官至翰林、集贤两院侍读学士。张氏一家算是当时的书香门第,是唐代海陵文化见于史书记载的一个实例。
海陵红粟 唐武则天年间,发生了一起徐敬业起兵反武的大事。初唐四杰的骆宾王为徐写下了一篇誉满天下、青史留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在炫耀起义军实力时,骆宾王写道:“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意思是起义军粮草丰盛,海陵的陈年粟米,仓粮储存得无穷无尽。这就告诉我们唐代海陵是产粮大县,是天下粮仓。
海陵盐监 唐代海陵除了粮食闻名全国以外,更为著名的还有海盐生产。海陵东边面海,这里的海水含盐量高,海边地势平坦,又有茂盛的芦苇作煮盐燃料,是天成地就的产盐盐场。汉初就开始煮盐,到唐代时盐场已很具规模。唐安史之乱时,财政困难,度支史第五琦作榷盐法,凡产盐地方,都设盐院,亭户盐丁生产出来的盐,统归官卖,严禁私盐,从此盐税成为国家一种重要收入。当时全国设有十大盐监,海陵为十监之首。唐开成四年(839年)日本国僧人圆仁来中国求法取经,在海陵县白湖镇桑田乡东梁丰村登陆,后沿汉吴王刘濞开挖的运盐河西行,途中见到“盐官船积盐,或三四船,或四五船,双结续编,不绝数十里,相随而行。乍见难记,甚为大奇。”圆仁看到的场景,正是盐商从各盐场收盐后从运盐河外运的实况。运盐船之多,竟使园仁为之目眩,可以想见当时海陵盐场产盐之多。
唐代寺庙 继东晋南朝以后,唐代的海陵佛教更加发达,见诸记载的佛教寺庙,除光孝寺外,又有南山教寺、东山长乐教寺、北山开化禅寺、雨声寺等相继创建,这些寺庙虽屡有兴废,但香火不灭,僧徒代代相传,至今大多保存。
唐代里坊 唐代大诗人王维,在送从弟惟祥任海陵县宰时写了一首诗。诗人笔下的海陵城“浮于淮泗,浩然天波。海潮喷于乾坤,江城入于泱漭。”充满浪漫色彩。实际上的唐代海陵城,我们可以在唐代的一些名人的墓志上看到更多的资料。在泰州现知出土的10方唐代墓志上,都记有墓主人生前居住与死后埋葬的里、坊等。初步统计有唐代海陵已发现有常乐坊,社父坊,大宁坊,祯实坊,静肃里,常乐里,祯实里,白露里等。按唐代规定,城内设坊,墓志上已看到唐代海陵城内有常乐坊和社父坊2个坊。当时的地方县城,一般只有1个坊,海陵县起码有2个以上的坊,是一座较大的县城。唐代随着经济发展,消除了按时开市、闭市的制度,打破了城乡间的城防障碍,城乡融为一体,而在郊外设坊,此时在海陵县城外已有大宁坊和祯实坊2个坊,商业经济发展也该相当繁荣。
中国历史上的大唐帝国,经过安史之乱的折腾,关中地区从此凋敝,政治、经济中心开始南移,因而促进了江淮地区的经济发展。唐代海陵县依靠着优越的地理优势,特别是里下河地区肥沃广袤的平原和海边的盐场,在全国大的历史背景下,曾有过诸多辉煌,这是泰州作为“汉唐古郡”的关键所在,也是泰州人值得自豪的地方。
尾音:唐以后的五代海陵县升格为泰州,宋、元、明、清的泰州发展更快,接下去的泰州历史,文献有较祥细的记载,有机会风城讲坛将会以文献记载结合考古资料再作介绍。
引子:上一讲我们就泰州地区的海陆变迁、热电站考古、麋鹿化石、青墩遗址、南荡遗址、溱潼石斧、天目古城、海阳面世、海陵出现、海陵县、海陵郡、六朝青瓷、隋代海陵、唐代海陵等作了简单介绍,讲述了《文物考古与泰州历史》的上篇“汉唐古郡”。今天,我们继续《文物考古与泰州历史》的下篇“淮海名区”。
目前江苏全省有13个地级市,其中有5个地级市用古代州的名字,就是苏州、常州、扬州、泰州、徐州。泰州是五州之一。泰州是怎么产生的?先得介绍一下泰州产生的历史背景。
Ⅳ 网络小说有名的都有谁
1“南派三叔 "本名徐磊。中国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惊叹号》创办人兼主编,创作《盗墓笔记》系列、《大漠苍狼》系列、《怒江之战》、《藏海花》、《沙海》、《南派三叔下南洋》等作品,被誉为中国探险类第一畅销书作家。2011年11月21日,“2011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南派三叔以158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2位;代表作《盗墓笔记》系列荣获2012第七届中国作家富豪榜最佳冒险小说奖。2013年03月22日,南派三叔微博宣布封笔,不再进行任何文学创作活动;2013年12月6日,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主榜发布,南派三叔再度登榜,高居第15位,引发广泛关注。[1]并在2014出任全球冒险网游《勇者大冒险》首席世界观架构师,[2]创作《断章》及CG剧情等系列短篇作品。2.耳根,刘勇,是起点中文网白金作家,喜爱中国古典神话故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网络小说的创作。作者现已成为起点仙侠类小说的一面旗帜。其主要代表作《仙逆》,受到无数读者的喜爱,为之倾倒,并长期占据起点仙侠类小说月票榜的前列。3.唐家三少,“2012年中国作家富豪榜网络作家之王”得主。原名张威,生于1981年1月10日,法律本科毕业。起点中文网白金作家,网络顶级人气名家,自正式开始长篇创作以来,平均一年一部作品。2012年11月26日,2012第七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全新子榜单“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震撼发布,唐家三少以5年3300万元的收入荣登首富宝座,并获得“中国作家富豪榜·网络作家之王”的重要奖项。2013年12月19日,张威股份对第一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股权的收购,使资本江湖初识唐家三少的名头,他是那家手游公司的股东之一。2013年12月30日,盛大文学与唐家三少在北京宣布,双方合作成立唐家三少工作室“唐studio”,这是国内首个网络作家工作室,开启了网络文学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唐家三少名头更盛。[1]2014年5月4日,起点中文网白金作家“唐家三少”入选2014福布斯中国名人榜,成为榜单上仅有的三名作家之一,更是唯一的一名网络文学作家,证明了网络文学作家的实力和日益增强的影响力,进一步推动了网络文学进入主流视界。[2]4.天蚕土豆,真名叫李虎,是起点白金写手,新生代网络写手代表人物,2008年凭借处女作《魔兽剑圣异界纵横》一举折桂新人王,跻身人气顶尖网络写手之列,2009年创作的《斗破苍穹》更是获得在起点中文网高达1亿四千多万的点击率,土豆也因此奠定了在网络原创界难以动摇的人气顶级写手地位。2012年创作了《武动乾坤》,2013年的新作品《大主宰》已在起点连载。2014年,担任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5.辰东,原名杨振东,中国北京市人,著名网络作家,崛起于网络文学青铜时代,是当前网文界最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作者之一。主要代表作有《不死不灭》、《神墓》、《长生界》等,因善于设置悬念,被读者们称为“坑神”,又因其毕业于北京的名校,被某些书迷赞为“燕京才子”。 辰东,出生于1982年,为起点中文网签约作家,亦最著名的网络作家之一。以《神墓》一文扬名立万,开创了玄幻悬念流这一山门,在日渐泛白化的网文中绽放出一抹亮色,也成就了其“坑神”的名头。辰东想象力超绝,行文如天马行空,超脱不羁,能最大程度调动读者的代入感和心理欲求,其亦庄亦谐,纤秾合度的笔法也使读者们欲罢不能。此外,辰东的巅峰作品在热血中暗藏人性的挣扎,世情的悲凉,在看似欢喜的结局中潜藏对社会的隐忧,已是超出了一般网文的境界,可以经典名之,其人也着实当得起“燕京才子”这个称号
6.我吃西红柿,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1],又名番茄,原名朱洪志,起点专栏作家,原是苏州大学数学系05级学生,在校两年多时间发表了600多万字的网络小说,大三上学期退学从事专职写作,已出版1000多万字的小说;2011年5月1日与网络作家九穗禾结婚。婚后生有一个男孩。
2012年11月26日,第七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全新品牌子榜单——“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我吃西红柿以2100万的版税收入高居第2位,引发广泛关注。7.天下霸唱 张牧野8.烽火戏诸侯 陈振华9.黄现10.风凌天下Ⅳ 上海和苏州有哪些网络小说作家比较有名的,文采比较好的,越详细越好。谢谢各位哥哥姐姐。
蔡骏
上海的
Ⅵ 你看过最好的十本网络小说是哪些
看网文十几年了,作为看网文的的资深读者,这个必须来回答一波。
首先声明,我是女频类的读者,对于玄幻,男频类的网文看得较少。
稍微的整理分类了一下,可能不那么全面,但是能在第一时间想起来的,绝对是心头挚爱:
(排名不分先后)
古言类:
“越是黑暗的地方,离光明就不远了。”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书中的有些人的遭遇确实让人非常同情,但作为警察,不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去评判,而是以法律作为执法行为的最高标准。
已有电视剧版本。
Ⅶ 求一本根据苏州评弹改编的小说
徐云志先生的长篇弹词《三笑》演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