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武侠小说里面除了倚天剑,碧血剑。还有什么剑有名气
金蛇剑 《碧血剑》
玄铁重剑 君子剑 淑女剑《神雕侠侣》
铁片剑 《小李飞刀》
凝碧剑 《书剑恩仇录》
真武剑 《笑傲江湖》
『贰』 金庸写的小说《碧血剑》里主要有哪些人物、帮派和武功
丁游小菊万里风水鉴义生马公子玉真子水云道人
王师兄归辛树归二娘孙仲寿田见秀龙德邻孙仲君木桑道长
冯同知宁完我石骏史秉文史秉光冯难敌冯不摧冯不破
白脸人安大娘刘芳亮吕七杨景亭刘培生安剑清多尔衮 庄妃
刘宗敏红娘子朱安国老王安小慧齐云张朝唐张信
张康杨鹏举张春九沙老大闵子华吴平沙天广孟伯飞
张若谷孟铸孟铮李岩单铁生陈圆圆宋献策应松
岑其斯何红药李自成阿九何铁手郑起云范文程罗大千
罗立如彼得若克琳荣彩洞玄侯飞文皇太极祖大寿
倪浩哑巴胡桂南胡老三洪胜海秦栋钱通四高师弟
袁承志夏雪宜崔秋山黄真崔希敏曹化淳黄木道人黄二毛子
梅剑和温正温南扬焦公礼程青竹褚红柳董开山温方施
温方山温方悟温方达温方义焦宛儿温青青温仪鲍承先
雷蒙 谭文理黎刚潘秀达穆人清 孙仲寿 安大娘
华山派,渤海派,五毒教,铁剑门,石梁派,青竹帮,金龙帮,三帮四寨
『叁』 金庸小说《碧血剑》最后结局是什么
长平公主见到之后,联想自己父丧国亡,袁承志又另有意中人温青青,遂出家为尼,随木桑道人云游海外修习武功。后来,她尽得木桑绝艺,成为清初一代大侠。红娘子带伤来到华山,告知闯王入京以后,纵容军队抢杀掳掠,又听信谗言要杀死李岩,袁承志带人相救无果,最终红娘子、李岩为表清白双双自杀。见此情景,袁承志心灰意冷,正好碰上张朝唐,得知淳泥国被洋人侵占。带领泰山盟誓的众人,远征异域,开创另一天地。
《碧血剑》是一部融历史与传奇为一炉的小说。其中未出场的主人公袁崇焕为历史上明朝抗清的名将是实,而另一位未出场的主人公夏雪宜则是虚写的人物,但不论是袁崇焕也好,还是其他在历史上出现过的人物也好,在小说中都已经被“虚构传奇化”了。
至于小说的基本情节袁崇焕之子袁承志要与自己家庭的仇家,满清霸主皇太极和大明末代皇帝崇祯进行错综复杂的斗争的故事,则又是虚构的。
在某种程度上,这部小说有点像《三国演义》,即借袁承志为父报仇的踪迹所及,给读者叙述了当时的天下大势:满清虎视眈眈于关东;李自成的起义大军纵横驰骋,不可抵挡;大明江山已经如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随时都可能被吞没。所不同的是,《三国演义》带有作者明显的政治倾向,而金庸却能够超然物外,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历史人物,境界自有独到之处。
(3)武侠小说碧血剑扩展阅读
左派背景的《香港商报》创刊于1952年10月11日,标榜中立,最初以纯经济新闻为主,销路狭窄,每天只有几千份。第二年改为综合性报纸,以娱乐性的副刊和本港新闻为主,1955年末,《新晚报》还在连载《书剑恩仇录》,《香港商报》副刊编辑李沙威就力邀金庸为他们的“说月”版也写一部武侠小说,编辑的恳切态度使他难以推辞,就答应下来了。从1956年1月1日起到1956年12月31日整整一年,他的第二部武侠小说《碧血剑》在《香港商报》连载。
金庸想起十几年前在石梁读高中的岁月,在《碧血剑》中虚构了一个“石梁派”,女主角温青青出生在石梁。
《碧血剑》后曾作两次重大的修改,增加了五分之一左右的篇幅。金庸先生在这本书的《后记》中说“修订的心力,在这部书上付出最多”。
『肆』 碧血剑的故事简介
《碧血剑》《Sword Stained with Royal Blood》当代著名作家金庸著,著于1956年,是金庸的第二部武侠小说。已经过三次修订。收录在《金庸作品集》中。本书讲的是明末抗清将领袁崇焕之子袁承志的故事。另有电视版本和电影版本。 故事简介 明末,社会动荡,朝政腐败,民不聊生,在东北的满族部落却开始崛起,举兵南侵。蓟辽督师袁崇焕屡破清兵,击毙清太祖努尔哈赤,后被崇祯皇帝下狱,半年后以“咐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疑则斩帅”等罪名所杀。袁崇焕之幼子袁承志为报父仇,苦练武功,拜华山“神剑仙猿”穆人清为师,在华山之巅习武十年,博采武林诸家之长,加之偶得武林怪杰“金蛇郎君”的剑学秘籍,学成身法奇诡的蛇剑之术,武艺更加精湛超群。袁承志下山之后,以一身绝艺征服了众多武林豪杰,调解了数起武林中的恩怨纠纷,他武艺高超但心性忠厚,至诚待人,深得武林弟兄的崇敬,被拥戴为七省盟主。当时正值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声威大振,势如破竹,承志为报父仇杀皇帝,带领群豪帮助闯王李自成拦劫官银、筹集军资,屡挫官军,并与入侵清兵浴血奋战。
“金蛇郎君”之女聪慧美丽的温青青对袁承志产生了真挚的爱情,跟随他走南闯北,患难相依,度过了多年征战生涯。后来,袁承志协助李自成起义军攻破北京后,闯军军纪败坏,奸淫掳掠无所不为,闯王亦沉淫于美酒女色,甚至听信谗言杀害了袁承志的挚友——忠心耿耿的李岩。清兵入关后闯王溃不成军,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转瞬惨败。袁承志意兴萧索,与青青及当日一同征战的众豪杰飘流海外,赴异域重辟天地。
这部小说是金庸早期的作品,在艺术成就上略逊于金庸中晚期作品,但仍不失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典范作品。
碧血剑的真义
所谓碧血剑,碧血是何者?乃是袁崇焕的耿耿丹心,千秋英节,为国为家,身居庙堂,而以一身报效国家。
所谓碧血剑,剑是何者?乃是金蛇郎君手中三尺青锋,至情真爱,舍身忘死,身居江湖,而以一身报答所爱。
所谓碧血剑者,乃是合庙堂与江湖,英雄与侠士,国家与私人,忠义与情爱,是袁承志这个主人公,同时继承了前者的志向、后者的真情,是他这样一个普通人,以一身遭遇华夏沉沦,力挽狂谰而不得,无力兼济天下,于是退而齐家,独善其身。
进,是英雄千古,治国安邦。
退,是生活真情,修身齐家。
从文章的走向看,袁承志曾经为兼济天下承父之志努力过,奋斗过,最终发现除了能够留在心中的耿耿丹心,无法改变整个华夏沉沦的命运,于是退而浮海,正如孔夫子曰: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所以,碧血剑不仅仅具有家国主题,也具有情爱主题。
在家国主题上,是人对国家有情有义,尽力而为。
在情爱主题上,是人对爱侣有情有义,尽力而为。
『伍』 金庸小说《碧血剑》
《碧血剑》相比其他的金庸作品,确实要逊色很多,没什么很好的立意,主角跟了闯王版打天下,后来又失望而归隐权,里面的爱情故事也很是纠结,夏青青喜欢袁承志是莫名其妙,袁承志移情阿九也很是突兀,不过总的来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金大师就随便写写也比别人好。
袁承志确实没什么魅力,长得不帅,黑不溜秋的,不解风情,也没什么特别突出的个人魅力,也没什么坚定的立场。不过没出场的金蛇郎君帅啊!虽然从头到尾都是活在回忆中,但是这个人物就非常鲜活吸引人了,这是《碧血剑》一大亮点。
与《碧血剑》同样不怎么样的,应该还有《书剑恩仇录》。还是那句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陆』 在金庸的所有小说中,《碧血剑》属于哪一档次的作品
《碧血剑》是金庸创作的第二部小说,属于金庸的早期作品。
虽然金庸对这部小说的修订花费了相当多的心力,但这部小说仍然带有早期金庸小说的一些特征,这也可以说是金庸、梁羽生开创的“新武侠小说”的一些特征。最突出的特征有两点,第一点是武侠小说和历史故事相结合,第二点是传奇内容为历史主题服务。也就是说,在早期金庸小说中,小说的情节并非由主人公的性格所推动,也不是由人性的命运所决定,而是由既定的历史素材演绎出来的。
如果将金庸的所有小说分为上品、中品和下品三档次,那么《碧血剑》应当属于中品,虽然算不上上乘之作,但较之金庸以外的其他武侠小说,《碧血剑》无疑又是一部上品佳作。
『柒』 金庸小说《碧血剑》中,袁承志到底爱的是谁
袁承志爱的是相伴他一生的温青青。谈及金庸笔下的诸多作品,《碧血剑》似乎是他一生脍炙人口的众多武侠小说中,声名不显的一部小说。我们对《碧血剑》通篇通读之后,会发现这部小说不同于金庸创作后期撰写的作品文风,反而更贴近“传统武侠”那一脉的表现手法。而男主人公袁承志,虽然是地位尊崇的“武林至尊”,却也在两个女人之间摇摆不定,犹犹豫豫。温青青和阿九,都对袁承志用情至深。而袁承志到底更爱哪个女子呢?
综上所述,碧血剑中,袁承志爱的人一直都是温青青。
『捌』 金庸小说碧血剑之后是什么小说
《碧血剑》之来后的是《源射雕英雄传》
以下是金庸武侠小说的时间先后排序:
1955 以「金庸」为笔名,创作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在《新晚报》连载一年,奠定武侠文学基业。
1956 《碧血剑》开始在《香港商报》连载
1957 写《射雕英雄传》连载於《香港商报》。
1959 《神雕侠侣》开始在《明报》创刊号连载。《雪山飞狐》连载於《新晚报》。
1960 撰写《飞狐外传》。
1961 《倚天屠龙记》、《鸳鸯刀》、《白马啸西风》开始在《明报》连载。
1963 撰写《连城诀》。《天龙八部》开始在《明报》连载。
1965 创作《侠客行》。
1967 创作《笑傲江湖》。
1969 创作、发表《鹿鼎记》。
1970 写《越女剑》。
1972 《鹿鼎记》连载完毕,宣布就此封笔不写武侠小说
『玖』 求金庸小说《碧血剑》txt
链接:
『拾』 金庸写的所有武侠小说的先后顺序
1955 《书剑恩仇录》
1956《碧血剑》
1957《射雕英雄传》
1959《神雕侠侣》《内雪山飞狐》
1960《飞狐外容传》
1961《倚天屠龙记》《鸳鸯刀》《白马啸西风》
1963《连城诀》《天龙八部》
1965《侠客行》
1967《笑傲江湖》
1969《鹿鼎记》
1970《越女剑》
1972《鹿鼎记》连载完毕,宣布就此封笔不写武侠小说。
金庸小说的历史顺序
一、越女剑-春秋
二、天龙八部-北宋
三、射雕英雄传-南宋
四、神雕侠侣-南宋末
五、倚天屠龙记-元末
六、侠客行-明中
七、笑傲江湖-明中
八、碧血剑-明末
九、鹿鼎记-清康熙
十、书剑恩仇录-清乾隆
十一、飞狐外传-清乾隆
十二、雪山飞狐-清乾隆
十三、白马啸西风 ----大致应该是乾隆或嘉庆
十四、鸳鸯刀-清
十五、连城诀-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