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儒家历代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儒家历代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闹缓子、颜子、朱子等。
液猛模儒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其创始人是孔子。儒家在先秦时期和诸子地位平等,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使儒家受到重创。
汉武帝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听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对思想实施钳制,使儒家重新兴起。
“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要分清。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知纤,儒教作为一种信仰,三者需要区分开来。
❷ 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都有谁
儒家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梁誉一支重要派别,其主要代表人物包括:
1. 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为“至圣先师”。其思想主张以“仁”为核心,追高渣碧求道德、政治、教育、礼仪等方面的完美。
2. 孟子: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被尊为“东方之圣”。他强调人性本善,并提出了“性善论”、“天命论”等重要思想,主张政治上应当以民本为中心。
3. 朱熹:宋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传承者之一。他注重经典的阐释和注释,并提出了“格物致知”、“诚实守信”、“致良知”等重要思想。
4. 王阳明:明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为“阳明先生”。他提出了“知行合一”、“心即理”、“致良知”等重要思想,强调道德修养与实践相统一。
5. 陆九渊:清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学界四先生”之一。他注重实践和经验,主张“实学为宗”,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笃行”等重要思想。
以上仅是儒家学派的一些代表人物,儒家思想历史上还戚举有许多其他的重要代表人物和流派。
❸ 儒家思想代表作品及人物有什么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创立者)、孟子、荀子、颜子、朱子、董仲舒、程颐、朱熹(继孔子后最博学卖派竖的大儒)、陆九渊、王守仁等。
代表作品:四书五经(《中大大羡橘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等
❹ 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简介及学说思想
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孔子生。提倡仁、义、礼等价值,挺立道德主体,开创了儒家学派。弟子记其言行,杂以己言,战国初年成《论语》一书。公元前479年卒。
公元前483年(周敬王三十七年),子思生。孔子嫡孙。相培氏带传《礼记》中之《中庸》、《表记》及《坊记》,均为子思所作,但无确据。大抵子思能绍述孔子遗教,所以与其后之孟子,合成思孟学派。卒于公元前402年。
公元前379~前372年(周安王二十三年~周烈王四年)孟子生。以复兴孔子学说为己任,主张性善论,为日后儒家学派建立严密的哲学体系。孟子及其弟子的学说集为《孟子》一书。卒于公元前294~前289年之间。
公元前340年(周显王二十九年),荀子约生于此时,一方面继承儒家重礼义的思想,一方面反对孟子的性善论而主张性恶论。着有《荀子》。卒于公元前245年。
公元前200年(西汉高祖七年),贾谊生。主张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加强中央集权,重农抑商。公元前168年卒。
公元前179年(西汉文帝元年),董仲舒生。是儒学阴阳五行化的代表人物,着有《春秋繁露》。公元前104年卒。公元前134年(西汉武帝元光元年)
董仲舒作《天人三策》,提出天人感应、天不变道亦不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观点。
公元前53年(西汉宣帝甘露元年),扬雄生。着《法言》、《太玄》等。公元18年卒。
公元79年(东汉章帝建初四年)东汉章帝召开白虎观会议,论五经异同,由皇帝裁决,班固奉诏撰《白虎通义》,是儒学独尊和阴阳五行化的标志。
768年(唐代宗大历三年),韩愈生。排斥佛道,提倡儒家道统,为宋明理学张本。824年卒。
772年(唐代宗大历七年),李翱生。着有《复性书》,提出复性说,为宋明理学之先驱。841年卒
993年(北宋太宗淳化四年),胡瑗生。与孙复、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讲明体达用之学,开宋儒性命之学先声。卒于1059年。
1009年(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李觏生。批评儒家贵义贱利的观点。有《直讲李先生文集》行世,1032年作《礼论》七篇。1059年卒。
1011年(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邵雍生。象数之学大师,与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合称北宋五子,为北宋重要思想家。着有《皇极经世》等书。1077年卒。
1017年(北宋真宗天禧元年),周敦颐生。宋明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太极图说》中提出无极而太极的天道论观点。其所提出的太极、理、气、性命等,成为宋明理学的基本范畴。有《周子全书》。1073年卒。
1020年(北宋真宗天禧四年),张载生。创关学。提出太虚即气说,从儒家天道论的观点拒斥道、佛的形上学观点。又提出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等区分之观点。有《张子全书》。1077年卒。
1032年(北宋仁宗明道元年),程颢生。次年,程颐
生。世称二程,理学配芦奠基人。程颢有《明道文集》,中以《定性书》、《识仁篇》为着。其学称为洛学,为北宋理学之大宗。主性即理,然亦重视天道。程颐主性即
理,于工夫尤多措意。有《伊川文集》、《伊川易传》等传世。他们的着作收入《二程全书》。1085年,程颢卒。1107年,程颐卒。
1050年(北宋仁宗皇佑二年),谢良佐生。与游酢、杨时、吕大临并称程门四大弟子,认为心为仁,为天之理。着有《上蔡语录》。1103年卒。
1053年(北宋仁宗皇佑五年),杨时生。思想接近大程,有《龟山集》。1135年卒。
1106年(北宋徽宗崇宁五年),胡宏生。以道为体用总名,倡言仁其体,义其用,合体与用,斯为道矣,创湖湘学派。着有《五峰集》、《知言》。1162年卒。
1130年(南宋高宗建炎四年),朱熹生。其学本二程而又能汇通各家,故为宋代理学之集大成者,复以朱注四书流行,影响后代思想极大。其学说在天道核局论方面继承程颐讲性即理,在工夫论方面倡言格物致知学说。平生着作极多,主要有《四书集注》、《朱子大全》、《朱子语类》等。1200年卒。
1133年(南宋高宗绍兴三年),张栻生。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先生,有《南轩集》。1180年卒。
1134年(南宋高宗绍兴四年),薛季宣生。创永嘉学派。1173年卒。
1137年(南宋高宗绍兴七年),吕祖谦生。《东莱文集》等。1181年卒。
1139年(南宋高宗绍兴九年),陆九渊生。为心学派的开创者,提出心即理,发明本心等观点。有《象山先生全集》。1193年卒。
1141年(南宋高宗绍兴十一年),杨简生。陆九渊弟子,有《慈湖遗书》。1225年卒。
1143年(南宋高宗绍兴十三年)陈亮生。永康学派创始人,主张义利双行,王霸并用。有《龙川文集》。1194年卒。
1150年(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年)叶适生。主张功利之学,有《习学记言序目》、《水心文集》等。1223年卒。
1167年(南宋孝宗干道三年)蔡沈生。耽于象数学,有《书经集传》等。1230年卒。
1175年(南宋孝宗淳熙二年)朱熹、陆九渊有鹅湖之会,前者代表理学学派,后者代表心学学派,两家就工夫论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1178年(南宋孝宗淳熙五年)真德秀生。有《西山文集》等。1235年卒
魏了翁生。有《鹤山全集》。1237年卒。
1181年(南宋孝宗淳熙八年)陆九渊登白鹿洞书院讲学,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之义。
1185年(南宋孝宗淳熙十二年)陈亮访问朱熹,此后三年两人书信往还,讨论王霸义利问题。
1187年(南宋孝宗淳熙十四年)陆九渊登贵溪应天山讲学。居山5年间,与朱熹辩论太极、无极问题。
1209年(南宋宁宗嘉定二年)许衡生。有《鲁斋遗书》。1281年卒。
1249年(南宋理宗淳佑九年)吴澄生。与许衡齐名。1333年卒。
1389年(明太祖洪武二十二年)薛瑄生。着有《读书录》,为河东学派代表人物。1464年卒。
1428年(明宣宗宣德三年)陈献章生。重心性之学,有《白沙集》。1500年卒。
1465年(明宪宗成化元年)罗钦顺生。主张理在气中。1547年卒。
1472年(明宪宗成化八年)王守仁生。发扬光大陆九渊之学,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学说,形成阳明学派,是明代理学的大宗,影响至今不息。有《传习录》、《大学问》等。1529年卒。
1474年(明宪宗成化十年)王廷相生。主张理根于气,有《慎言》、《雅述》等。1544年卒。
1483年(明宪宗成化十九年)王艮生。创立泰州学派。1541年卒。
1496年(明孝宗弘治九年)钱德洪生。王守仁学说的传人,有《绪山会语》。1574年卒。
1498年(明孝宗弘治十一年)王畿生。王守仁之学传人,有《王龙溪集》。1583年卒。
1509年(明武宗正德四年)王守仁在贵阳书院讲授知行合一与致良知学说。
1517年(明武宗正德十二年)何心隐生。泰州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有《何心隐集》。1579年卒。
1527年(明世宗嘉靖六年)李贽生。猖狂不拘世法,然亦能出己见。如以人心之私,乃自然之理,且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以及「圣人与凡人一」等,皆别有所见。着有《焚书》、《藏书》等。1602年自杀。
1528年(明世宗嘉靖七年)王艮讲学于阳明书院,讲百姓日用即道。
1578年(明神宗万历六年)刘宗周生。反对王守仁致良知教,主张诚意、慎独之学,创立蕺山学派,是明代理学的殿军。有《刘子全书》、《刘子全书遗编》。1645年卒。
1584年(明神宗万历十二年)孙奇逢生。与黄宗羲、李颙并称三大儒。1675年卒。
1604年(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陈确生。反理学和佛学。1677年卒。
顾宪成、高攀龙始讲学东林书院。
1610年(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黄宗羲生。启蒙思想家和思想史家,主张「盈天地皆心也」的心学观点,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1662年着《明夷待访录》,1676年《明儒学案》成书,并着有《宋元学案》等。1695年卒。
1611年(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方以智生。着作宏富,有《物理小识》、《通雅》、《东西均》等。1671年自杀。
1613年(明神宗万历四十一年)顾炎武生。以音韵治经,开清代朴学之风。1662年着《天下郡国利病书》,1670年始刻《日知录》8卷。1682年卒。
1619年(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王夫之生。宋明理学的总结者。提出无其器则无其道、变化日新及行可兼知等观点。着述甚丰,着作被集为《船山遗书》。1692年卒。
1627年(明熹宗天启七年)李颙生。讲学关中,有《四书反身录》、《二曲集》。1705年卒。
1629年(明思宗崇祯二年)刘宗周讲学蕺山,黄宗羲侍讲席。
1635年(明思宗崇祯八年)颜元生。提倡实学。1704年卒。李塨传其学,世称「颜李学派」,二人着作编为《颜李遗书》。
1642年(明思宗崇祯十五年)李光地生。深得康熙皇帝赏识,奉命主编《性理大全》、 《朱子大全》等书。1718年卒。
1723年(清世宗雍正元年)戴震生。主张理存于欲,批判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是以理杀人的工具。有《孟子字义疏证》等。1777年卒。
1763年(清高宗干隆二十八年)焦循生。认为人有智慧,能进化,进化必有赖于习行,同时主张人性善。有《孟子正义》等。1820年卒。
1775年(清高宗干隆四十年)凌曙生。公羊学家,有《春秋繁露注》、《春秋公羊孔疏》等。1829年卒。
1776年(清高宗干隆四十一年)戴震《孟子字义疏证》成书。
1791年(清高宗干隆五十六年)刘宝楠生。有《论语正义》等。1855年卒
1792年(清高宗干隆五十七年)龚自珍生。开近代以公羊议政之风,有《定庵文集》。1841年卒。
段玉裁编《东原先生文集》。
1794年(清高宗干隆五十九年)魏源生。初尚宋儒理学,后主今文。师刘逢禄,习公羊春秋,与龚自珍相友善,并称「龚魏」。宣传变法,有《海国图志》、《古微堂集》等。1857年卒。
1811年(清仁宗嘉庆十六年)曾国藩生。理学家,有《曾文正公集》等。1872年卒。
1837年(清宣宗道光十七年)张之洞生。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有《劝学篇》等。 1909年卒。
1848年(清宣宗道光二十八年)孙诒让生。着有《周礼正义》和《墨子间诂》等。1908年卒。
1858年(清文宗咸丰八年)康有为生。以公羊学托古改制,引起近代思想界的震动。1927年卒。
1865年(清穆宗同治四年)谭嗣同生。主张变法,有《仁学》。1898年遇害。
1869年(清穆宗同治八年)章炳麟生。古文学大师,有《章氏丛书》等。1936年卒。
1873年(清穆宗同治十二年)梁启超生。与其师康有为编撰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倡言变法维新。倡导用新方法研究学术史,启蒙之功不可掩。着作编为《饮冰室合集》。1929年卒。
1884年(清德宗光绪十年)刘师培生。国学大师,着作由钱玄同编为《列申叔先生遗书》。1919年卒。
1885年(清德宗光绪十一年)熊十力生。当代新儒主要开宗人,援佛入儒,建立新唯识论的哲学体系。着有《新唯识论》。1968年卒。
1893年(清德宗光绪十九年)梁漱溟生。当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文化要义》等。1988年卒。
1895年(清德宗光绪二十一年)钱穆生。有《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是当代中国学术重镇新亚书院的主要创办人。1990年卒。
冯友兰生。着有《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多种,为新儒家重要代表人物。1990年卒。
1896年(清德宗光绪二十二年)康有为着《孔子改制考》。
1902年(清德宗光绪二十八年)贺麟生。有《文化与人生》、《当代中国哲学》等。1992年卒。
1909年(清宣统元年)唐君毅生。当代新儒家代表人物,在港台和海外有着广泛的影响,其哲学体系为心灵九境说。代表着作为《中国哲学原论》、《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1978年卒。
牟宗三生。当代新儒家大师,与唐君毅并称唐牟,建立道德的形上学及两层存有论的哲学系统。着有《心体与性体》、《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现象和物自身》、《圆善论》等。1995年卒。
1921年梁漱溟所着《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出版,是书为当代新儒家的重要文化哲学着作。
1923年张君劢在清华大学做名为《人生观》的讲演,「科学与玄学论战」展开。
1949年梁漱溟完成《中国文化要义》,认为中国文化的支柱是孔子精神及儒家思想。
1950年钱穆、唐君毅等在香港成立新亚书院,成为现代新儒家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学术基地。
1958年唐君毅、张君劢、徐复观、牟宗三等人在香港发表《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全面表述当代新儒家的文化现代化观点。
1966年唐君毅所着《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出版。1968年《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出版。1973年《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出版。1975年《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出版。
1971年牟宗三所着《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出版。
1975年牟宗三所着《现象与物自身》出版。
1977年唐君毅所着《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出版。
1985年牟宗三所着《圆善论》出版 。
❺ 儒道之天下霸主有几个女主
有六个。
《儒道之天下霸主》是一部历史类型网络小说,作者是先飞看刀。男主宁江;女主小芳、春笺丽、桃霏、鸾梅、红蝶、绮梦。
网络小说是依托网络基础平台,由网络作家发表的小说。它是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兴小说类型。
网络小说风格自由,题材不限,发表阅读方式都较为简单,主要体裁以玄幻和言情居多。
内容简介
八百年前,大儒董天舒于泰山之巅铸圣成功,开启了八百年的儒家天下。
如今,蛮夷入侵,缺裂山河破碎,元魔皇暗藏杀机,异界修罗虎视眈眈。
为了救妹妹穿越重生的宁江,要怎样在儒道崩溃后的天下大乱中,步步称霸,伏带闭拯救华夏?
儒道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真相?鬼谷七徒,三卷天书,昆仑天界,六瓣奇花,这一连串的历史中,又隐藏着什么样的隐秘?
世人敬我,我当努力,不行悉负世人。
世人笑我,我更当努力,笑尽世人。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回首看人间,笑尽天下英雄。
❻ 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
列举五个如下:
1、孔子
孔子(答凯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学在民间”的教育传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建构与传承起了重要作用。“六经”奠定了中国封建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2、孟子
孟穗举昌子(约前371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在儒家学派中的地位很高,后人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称儒家思想为“孔孟之道”。唐代以后,《孟子》一书被当做经典,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之一。孟子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3、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猜扒令。
荀子提出“天命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他认为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使自然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4、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广川(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村)人,儒学大师、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
董仲舒一生历经四朝,度过了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公元前104年病故,享年约75岁。死后得武帝眷顾,被赐葬于长安下马陵。
5、朱熹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❼ 儒道之天下霸主_by先飞看刀_txt全文免费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0iy0r83xT9G5zFkTW6LXHQ 提取码: 9t75
该小说讲述了汉末三国,争霸天下!刘玉章成了刘璋,开始了他的暗弱三国之旅暗弱的是刘璋还是三国你以为自己能改变世界其实改变的是自己刀笔撰的是历史刀剑写的是文明文明是杀出来的。
❽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诸子百家:
一、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孔子》、《孟子》、《荀子》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二、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作品:《道德经》、《庄子》
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三、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
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搏键,相传皆能赴火蹈刀,脊或以自苦励志。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巨(钜)子」。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
墨翟死后,分裂为三派。至战国后期,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四、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作品:《韩非子》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基野巧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
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
《汉书·艺文志》著录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书》和《韩非子》。
五、名家: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和桓团。作品:《公孙龙子》
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当时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
六、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
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代表人物为战国时齐人邹衍。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葜)两大定律,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邹衍综合二者,根据五行相生相胜说,把五行的属性释为「五德」,创「五德终始说」,并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为新兴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
《汉书·艺文志》著录此派著作二十一种,已全部散佚。成于战国后期的《礼记·月令》,有人说是阴阳家的作品。《管子》中有些篇亦属阴阳家之作,《吕氏春秋·应同》、《淮南子·齐俗训》、《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保留一些阴阳家的材料。
七、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张仪。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
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列为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等。
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
《战国策》对其活动有大量记载。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纵横家曾有著作「十六家百七篇」。
八、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
杂家是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汉书.艺文志》及颜师古注)而得名。秦相吕不韦聚集门客编着的《吕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杂家著作集。
九、农家,
农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此派出自上古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吏。他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孟子.滕文公上》记有许行其人,「为神农之言」,提出贤者应「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表现了农家的社会政治理想。此派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也注意记录和总结。《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被认为是研究先秦农家的重要资料。
十、小说家,
小说家,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乃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汉书·艺文志》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
诸子百家简述
诸子百家中,儒家创始人孔子因继承三代中原文化正统,在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以致儒家学说不仅在诸子百家中地位显著,而且还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核心内容,对中民民族精神形成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事实上,我们可以说,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儒家学说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精华,也是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它已渗透传统文化的每一根毛细血管之中,极大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每一个领域。凡是从中国土壤里产生的学说思想、宗教派别,甚至是外来文化、外来宗教,都不能避免带上儒家文化的痕迹。于今而言,犹不止此。儒家思想亦对世界文化还产生了永久的影响(我们知道,日本和“四小龙”推崇儒学也是在它们已实现或者基本现代化后,为解决现代化所带来的信仰危机、道德滑坡问题而采取的补偏救弊措施。所谓“东南亚文化圈”,基本上就是以儒学为主体的文化构成模式。它有力地推动了东南亚的社会文明与进步。随着历史的发展,儒家伦理正在进入西方国家)。
关于对诸子百家的派别归类,司马谈列举了六家,“乃论六家之要指曰: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汉书·艺文志》中的刘歆《七略》的诸子略分为十家: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除去小说家不谈,所以称"九流十家"。
诸子所以说是政治学派的总称,是因为其各家的基本宗旨大都是为国君提供政治方略。儒家主张以德化民;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信赏必罚;墨家主张兼爱尚同;名家主张去尊偃兵。汉代以后,墨家和名家成为绝学,农家独立成一门技术性学科,阴阳家演化为神秘的方术。因此对后来大一统王朝政治产生影响的只有儒、道、法。
诸子百家的许多思想给后代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如儒家的“仁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孟子的古代民主思想;道家的辩证法;墨家的科学思想;法家的唯物思想;兵家的军事思想等,在今天依然闪烁光芒。便是那“诡辩”的名家,也开创了中国哲学史上的逻辑学领域。我们可以、也应该鉴借儒家的刚健有为精神,来激励自己发愤图强;鉴借儒家的公忠为国精神,来培育自己的爱国情怀;鉴借儒家的"以义制利"精神,来启示自己正确对待物质利益,鉴借儒家的仁爱精神,来培育自己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鉴借儒家的气节观念,来培育自己的自尊、自强的独立人格;也鉴借墨家的"兼爱"、"尚贤"、"节用";道家的“少私寡欲”、“道法自然”;法家的"废私立公",等等思想。
❾ 儒家历代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古今中外历代儒教研究、实践者列表: 古圣先贤 唐尧 虞舜 夏禹 商汤王 周文王 周武王 先圣周公 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孔子 大成殿四配十二哲 四配 复圣颜子(颜回) 宗圣曾子(曾参) 述圣子思子(孔伋) 亚圣孟子(孟轲) 先贤十二哲 闵损 冉耕 冉雍 宰予 端木赐 冉求 仲由 言偃 卜商 颛孙师 有若 朱熹 中国 先秦 孔丘(孔子) 颜回(颜渊) 端木赐(子贡) 仲由(子路) 卜商(子夏) 言偃(子游) 闵损(闵子骞) 冉耕(冉伯牛) 冉雍(仲誉答唤弓) 宰予(宰我) 冉求(冉有) 颛孙师(子张) 澹台灭明(子羽) 宓不斉(子贱) 公冶长(子长) 原宪(子思) 南宫括(子容) 公皙哀(季次) 曾蒧(曾皙) 颜无繇(颜路) 商瞿(子木) 高柴(子羔) 漆雕开(子开) 公伯缭(子周) 司马耕(子牛) 樊须(樊遅) 有若 公西赤(子华) 巫马施(子旗) 曾参(曾子) 孔伋(子思) 孟轲(孟子) 荀况(荀子) 前汉 鲁诗 申培(申公) 王式 齐诗 辕固(辕固生) 翼奉 韩诗 韩婴(韩生) 后苍 毛诗 毛亨 毛苌 徐敖 尚书 伏胜(伏生) 欧阳生 张汤 儿寛 夏侯始昌 欧阳高 夏侯胜 夏侯建 萧望之 周堪 朱云 孔安国 李寻 礼 高堂生 徐生 孟卿 戴徳(大戴) 戴圣(小戴) 庆普 易 田何(田生) 杨何 丁寛 施仇 孟喜 梁丘贺 京房 费直 高相 五鹿充宗 春秋公羊传 董仲舒 胡毋生 眭弘 严彭祖 颜安乐 春秋谷梁传 瑕庆凯丘江生 刘向 论语 张禹 其他 叔孙通 陆贾 贾谊 刘歆 扬雄 后汉 郑兴 范升 陈元 贾逵 桓荣 丁鸿 王充 仲长统 崔骃 班固 马融 郑玄 蔡邕 赵晔 卫宏 周堪 何休 服虔 许慎 魏晋南北朝时代 何晏 王弼 王肃 谯周 虞翻 文立 徐苗 杜夷 杜预 范宣 范弘之 郑鲜之 何承天 刘瓛 陆澄 伏曼容 何佟之 司马筠 卞华 皇侃 沈文阿 沈洙 全缓 张讥 沈不害 隋 刘焯 刘炫 王通 唐 陆德明 颜师古 孔颖达 贾公彦 啖助 赵匡 陆淳 李鼎祚 韩愈 李翱 柳宗元 刘禹锡 五代?宋 聂崇义 邢昺 孙奭 胡瑗 孙复 石介 欧阳修 李觏 王安石 司马光 张载 周敦颐 邵雍 程举激颢 程颐 苏轼 苏辙 谢良佐 吕大临 游酢 杨时 胡安国 胡寅 胡宏 张栻 罗从彦 李侗 朱熹 吕祖谦 陈亮 叶适 陆九韶 陆九龄 陆九渊(象山) 黄干 辅广 蔡元定 蔡沈 陈淳 真徳秀 魏了翁 程大昌 黄震 王应麟 元 赵复 姚枢 许衡 刘因 吴澄 明 刘基 宋濂 方孝孺 胡广 曹端 薛瑄 吴与弼 胡居仁 陈献章 娄谅 丘浚 黄佐 罗钦顺 王廷相 王守仁(阳明) 王畿(龙渓) 钱德洪(绪山) 邹守益(东廓) 欧阳德(南野) 聂豹(双江) 罗洪先(念庵) 刘文敏(两峰) 王时槐(塘南) 王艮(心斎) 颜钧(山农) 罗汝芳(近渓) 周汝登(海门) 何心隐(本名:梁汝元) 李贽(卓吾) 吕坤 顾宪成 高攀龙 刘宗周(蕺山) 孙奇逢 清 黄宗羲(梨洲) 顾炎武(亭林) 王夫之(船山) 傅山 张履祥 陆世仪 毛奇龄 吕留良 李颙 朱彝尊 陆陇其 徐干学 胡渭 万斯大 万斯同 熊赐履 颜元 李塨 阎若璩 潘耒 姚际恒 方苞 江永 惠栋 全祖望 庄存与 江声 王鸣盛 戴震 纪昀 钱大昕 朱筠 余萧客 毕沅 姚鼐 段玉裁 王念孙 章学诚 邵晋涵 崔述 汪中 洪亮吉 庄述祖 孔广森 孙星衍 张惠言 江藩 焦循 阮元 王引之 方东树 刘逢禄 胡培翚 陈奂 刘文淇 刘宝楠 龚自珍 魏源 陈乔枞 陈澧 刘毓嵩 俞樾 黄以周 王闿运 戴望 王先谦 孙诒让 皮锡瑞 廖平 康有为 章炳麟(太炎) 民国以降(当代新儒家) 第一代(1921-1949) 熊十力 梁漱溟 马一浮 张君劢 钱穆 第二代(1950-1979) 方东美 唐君毅 牟宗三 徐复观 第三代(1980...) 成中英 刘述先 杜维明 余英时 蒋庆 陈明 等等…… 日本 近世 德川光圀 横井小楠 伊藤东涯 大槻磐溪 朱子学(程朱理学) 藤原惺窝 林罗山 山崎暗斋 野中兼山 浅见?斋 五井兰洲 佐藤直方 木下顺庵 中井竹山 雨森芳州 贝原益轩 新井白石 室鸠巢 松崎慊堂 佐藤一斋 佐久间象山 横井小楠 阳明学(陆王心学) 中江藤树 熊泽蕃山 三宅石庵 大盐平八郎 山田方谷 佐藤一斋 佐久间象山 古学 古学(圣学) 山鹿素行 古义学 伊藤仁斋 伊藤东涯 古文辞学 荻生徂徕 松宫观山 近代 朝鲜 新罗 薛聪 崔致远 高丽 安珦 李齐贤 郑梦周 李氏朝鲜 李退溪 李栗谷 宋时烈 孔庙东庑奉祀先贤先儒 先贤 蘧瑗 字伯玉,卫国人,仕灵公称贤大夫。 先贤 澹台灭明 孔子门人,字子羽,鲁国人。 先贤 原宪 孔子门人,字子思,宋国人。 先贤 南宫适 孔子门人,字子容,鲁国人,孔子以兄之女妻之。 先贤 商瞿 孔子门人,字子木,鲁国人,孔子以易传。 先贤 漆雕开 孔子门人,字子若,蔡国人。 先贤 司马耕 孔子门人,字子牛,宋国人。 先贤 梁鳣 孔子门人,字叔鱼,齐国人。 先贤 冉儒 孔子门人,字子鲁,鲁国人。 先贤 伯虔 孔子门人,字子析,鲁国人。 先贤 冉季 孔子门人,字子产,鲁国人。 先贤 漆雕徒父 孔子门人,又名文,字子期,鲁国人。 先贤 漆雕哆 孔子门人,字子敛,鲁国人。 先贤 公西赤 孔子门人,字子华,鲁国人。 先贤 任不齐 孔子门人,字子选,鲁国人。 先贤 公良孺 孔子门人,字子正,陈国人。 先贤 公肩定 孔子门人,字子中,鲁国人。 先贤 鄡单 孔子门人,字子家,鲁国人。 先贤 罕父黑 孔子门人,字子索,鲁国人。 先贤 荣旗 孔子门人,字子祺,鲁国人。 先贤 左人郢 孔子门人,字子行,鲁国人。 先贤 郑国 孔子门人,字子徒,鲁国人。 先贤 原亢 孔子门人,字子籍,鲁国人。 先贤 廉洁 孔子门人,字子庸,卫国人。 先贤 叔仲会 孔子门人,字子期,鲁国人。 先贤 公西舆如 孔子门人,字子之,鲁国人。 先贤 邽巽 孔子门人,字子敛,鲁国人。 先贤 陈亢 孔子门人,字子禽,陈国人。 先贤 琴张 孔子门人,字子开,卫国人。 先贤 步叔乘 孔子门人,字子车,齐国人。 先贤 秦非 孔子门人,字子之,鲁国人。 先贤 颜哙 孔子门人,字子声,鲁国人。 先贤 颜何 孔子门人,字子冉,鲁国人。 先贤 县亶 孔子门人,字子象,鲁国人。 先贤 乐正克 孟子门人,邹人,在鲁为政。 先贤 万章 孟子门人,邹人,佐孟子著作七篇。 先贤 周敦颐 字茂叔,宋代人号濂溪先生。 先贤 程颢 字伯淳,宋代人,述明五经,号明道先生。 先贤 邵雍 字尧夫,宋人,号安乐先生。 先儒 韩愈 字退之,唐时人。 先儒 范仲淹 字希文,宋时人。 先儒 胡瑗 字翼之,宋时人。 先儒 韩琦 字稚圭,宋时人。 先儒 杨时 字中立,宋时人。 先儒 罗从彦 字仲素,宋时人。 先儒 李纲 字伯纪,宋时人。 先儒 李侗 字愿中,宋时人。 先儒 张栻 字敝夫,宋时人。 先儒 黄干 字直卿,宋时人。 先儒 辅广 清光绪六年从祀。 先儒 真德秀 字希元,宋时人。 先儒 何基 字子恭,宋时人。 先儒 文天祥 字履善,宋时人。 先儒 赵复 字仁甫,宋时人。 先儒 吴澄 字幼清,元时人。 先儒 许谦 字益之,号白云先生,元时人。 先儒 曹端 字正夫,明时人,着孝经述解。 先儒 王守仁 字伯安,明时人。 先儒 薛瑄 字德温,明时人。 先儒 罗钦顺 字允升,明时人。 先儒 吕丹 字仲木,号泾野,明时人。 先儒 黄道周 字幼平,明时人,明末殉节。 先儒 陆世仪 字道威,号桴亭,明亡隐逸不仕。 先儒 顾炎武 清光绪三十四年从祀。 先儒 汤斌 字孔伯,清时人。 先儒 谷梁赤 字符始,周时人,着谷梁传。 先儒 伏胜 字子贱,秦之博士,独壁藏之作尚书传四十一篇。 先儒 毛亨 汉时人,以诗学授毛苌。 先儒 后苍 字近君,汉代人,传礼记于戴德及德从兄子圣。 先儒 刘德 汉景帝之子,封河间王。 先儒 许慎 字叔重,汉时人,着五经正义。 先儒 董仲舒 汉代人,仕武席博识高才。 先儒 杜子春 东汉时人,着周体解。 先儒 范宁 字武子,晋时人。 孔庙西庑奉祀先贤先儒 先贤 公孙侨 字子产,仕郑为大夫。 先贤 林放 字子邱,鲁国人,问礼于孔子。 先贤 宓不齐 孔子门人,字子贱,鲁国人。 先贤 公冶长 孔子门人,字子长,鲁国人,孔子以其女妻之。 先贤 公皙哀 孔子门人,字季次,齐国人。 先贤 高柴 孔子门人,字子羔,卫国人。 先贤 樊须 孔子门人,字子迟,鲁国人。 先贤 商泽 孔子门人,字子季,齐国人。 先贤 巫马施 孔子门人,字子期,鲁国人。 先贤 颜辛 孔子门人,字子柳,鲁国人。 先贤 曹恤 孔子门人,字子循,蔡国人。 先贤 公孙龙 孔子门人,字子石,楚国人。 先贤 秦商 孔子门人,字子不,鲁国人。 先贤 颜高 孔子门人,字子骄,鲁国人。 先贤 壤驷赤 孔子门人,字子徒,秦国人。 先贤 石作蜀 孔子门人,字子明,周人。 先贤 公夏首 孔子门人,字子乘,鲁国人。 先贤 后处 孔子门人,字子里,周人。 先贤 奚容蒧 孔子门人,字子哲,鲁国人。 先贤 颜祖 孔子门人,字子商,鲁国人。 先贤 勾井疆 孔子门人,字子疆,卫国人。 先贤 秦祖 孔子门人,字子南,秦国人。 先贤 县成 孔子门人,字子祺,鲁国人。 先贤 公祖句兹 孔子门人,字子之,鲁国人。 先贤 燕伋 孔子门人,字子思,鲁国人。 先贤 乐欬 孔子门人,字子声,鲁国人。 先贤 狄黑 孔子门人,字子哲,鲁国人。 先贤 孔忠 孔子门人,孔子兄伯尼之子。 先贤 公西蒧 孔子门人,字子尚,鲁国人。 先贤 颜之仆 孔子门人,字子叔,鲁国人。 先贤 施之常 孔子门人,字子恒,鲁国人。 先贤 申枨 孔子门人,字子周,鲁国人。 先贤 左邱明 周人,作春秋传。 先贤 秦冉 孔子门人,字子开,蔡国人。 先贤 牧皮 孔子门人,鲁国人。 先贤 公都子 孟子门人,十七弟子之一,鲁国人。 先贤 公孙丑 孟子门人,齐国人。 先贤 张载 字子原,宋代人,号横渠先生。 先贤 程颐 字正叔,宋代人,与兄程颢同著作经书,号伊川先生。 先儒 公羊高 子夏门人,周末时人,著作公羊传。 先儒 孔安国 孔子十一世,汉时人。 先儒 毛苌 字长生,汉时人,注诗传着毛诗。 先儒 高堂生 字子伯,汉时人,礼经被秦毁独能传十七篇。 先儒 郑康成 汉时人,受书于马融,融日我道东矣。 先儒 诸葛亮 字孔明,后汉时人,辅刘氏重兴汉室有前后出师表。 先儒 王通 字子淹,隋朝人,卒谥文中子。 先儒 陆贽 字敬舆,唐时人。 先儒 司马光 字君实,宋代人,着资治通鉴。 先儒 谢良佐 字显道,宋时人,着论语说。 先儒 欧阳修 字永叔,宋代人。 先儒 胡安国 字康侯,宋时人。 先儒 尹焞 字彦明,宋时人,师事程颐著作论语解。 先儒 吕祖谦 字作恭,宋时人。 先儒 袁焱 明时人。 先儒 蔡沈 字仲默,宋时人。 先儒 陆九渊 字子静,宋时人。 先儒 陈淳 字安卿,宋时人。 先儒 魏了翁 字华甫,宋时人。 先儒 王柏 字会元,宋时人。 先儒 陆秀夫 字君实,宋时官左丞山之变以身殉节。 先儒 许衡 字仲平,元时人。 先儒 金履祥 字吉甫,元时人。 先儒 王夫之 字而农,明末人,著作周易内传。 先儒 陈浩 字大可,元时人。 先儒 陈献章 字公甫,明时人。 先儒 胡居仁 字叔心,明时人。 先儒 蔡清 字介夫,明时人。 先儒 刘宗周 字起东,明时人。 先儒 吕坤 字叔简,明时人。 先儒 孙奇逢 字启泰,明时人,纯孝笃学博通经书。 先儒 黄宗义 字太冲,明时人,明亡归隐于乡。 先儒 张屐祥 字考夫,明时人。 先儒 陆陇其 字稼书,清时人。 先儒 张伯行 字考先,清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