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双城记主人公是谁
狄更斯:
查尔斯·约翰·赫芬姆·狄更斯,1812年2月7日生于朴次茅斯市郊,1870年6月9日卒于罗切斯特附近的盖茨山庄。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作品稿并誉至今依然盛行,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作品《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 《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双城记》等。
双城记:
《双城记》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著的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所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情节感人肺腑,是世界文学经典名著之一,故事中将巴黎、伦敦两个大城市连结起来,围绕着曼马内特医生一家和以德法日夫妇为首的键段圣安东尼区展开故事。小说里描写了贵族如何败坏、如何残害百姓,人民心蔽或中积压对贵族的刻骨仇恨,导致了不可避免的法国大革命,本书的主要思想是为了爱而自我牺牲。书名中的“双城”指的是巴黎与伦敦。
可参考文献
双城记解读——乔治 纽林
狄更斯三部小说《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的浪漫主义色彩研究
《双城记》:历史拐点处的记忆——再论狄更斯笔下的大革命描写
查尔斯·狄更斯的革命观——解读《双城记》
从《双城记》看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
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双城记》
论文—解读狄更斯《双城记》
谈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B. 狄更斯作品有哪些主要人物角色
小说背景是在1848年,范尼死于肺结核,查尔斯 · 狄更斯悲伤地发现,在他所有的兄弟姐妹中,他们是唯一在天赋和兴趣上都很接近的人。范妮死后,查尔斯 · 狄更斯写了一本7000字的回忆录,记录了他们一起度过的艰难童年。查尔斯 · 狄更斯写这本回忆录是为了写一本自传体小说。他小说中的主人公在最终想出“大卫·科波菲尔”之前有很多名字。当福斯特听到它,他立即欢呼,因为首字母直流它是作者的首字母倒置。于是决定了小说主人公的名字悉漏高。
作品从多个角度描写了英国社会生活的现实,主人公的性格和个人奋斗的意义。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个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作者描述了他从一个孤儿成长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作家的过程。作品透过大卫·科波菲尔等正面形象,凸显他们勤劳、善良、正直、自强搜散不息的性格和金子般的心灵,歌颂社会中下阶层的美德。这个角色蕴含着查尔斯 · 狄更斯的道德理想。
C. 雾都孤儿人物简介
小说的主人公奥利弗·退斯特,是一名生在济贫院的孤儿,忍饥挨饿,备受欺凌,但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善良的心。
奥利弗、南希、罗斯小姐都是善良的代表,他们都出宏笑生于苦难之陆手中,在黑暗和充满罪恶的世界中成长,但在他们的心中始终保持着一偏纯洁的天地,一颗善良的心,种种磨难并不能使他们堕落或彻底堕落,发而更显示出他们出污泥而不染的光彩夺目的晶莹品质。最后,邪不胜蔽悉含正,正义的力量战胜了邪恶,虽然南希最后遇难,但正是她的死所召唤出来的惊天动地的社会正义力量,正是她在冥冥中的在天之灵,注定了邪恶势力的代表——费金团伙的灭顶之灾。因此在小说中,南希的精神得到了升华,奥利弗则得到了典型意义上的善报。而恶人的代表——费金、蒙克斯、邦布尔、塞克斯无不一一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狄更斯在小说中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穷苦儿童的悲惨生活,揭露了贫民救济所和学校教育的黑暗,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虚伪。
D. 《远大前程》人物简介
1、匹普
最初的匹普生活在铁匠姐夫乔的关照呵护之下,尽管受到姐姐的唠叨之烦,潘波趣舅舅的说教之苦,日子过得也还波澜不惊。但这种暂时的平衡很快就被打破。匹普到沙堤斯庄见到了美丽高傲的艾丝黛拉小姐后,明白自己原来过的竟是“下等人过的苦日子”,从此他便生活在一种非平衡状态之中。
恰在此时,外力出现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富翁愿资助他到伦敦去接受上等教育。在这个外力的作用下,匹普重新获得新的平衡。故事的发展一波三折,当匹普发现他的资助者原来是一名死刑逃犯时,他获得的那种新的平衡又被打破。最后匹普原谅了逃犯,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到海外过上了一种自食其力的生活。
故事开始的匹普具有狄更斯中间层次的道德品质,即正直,无私,因而他得到了相应的奖励:生活甜多于苦。但随着这些品质的丢失,特别是他到伦敦学做绅士的同时也学会了势利,与老朋友隔绝等不诚实的言行,作者马上回报他严重的惩罚:他负伤累累,而且最终失去了“回家”的机会。但在马格威契身亡后,匹普再一次体现出狄更斯高尚、诚实、仁爱的道德品质,于是匹普又得到了相应的报偿,那就是他重新获得心灵的平静。
2、艾丝黛拉
艾丝黛拉,在她漂亮的外表下隐藏的是一颗冷漠、做作的心。尽管她衣着华丽,且在国外受过上等教育,但是缺乏作者道德体系中的诸多品质。她玩弄匹普的感情,以揉碎别人的心为快乐,这种人在狄更斯的叙述结构中自然不会有好的结果。果然,艾丝黛拉最终嫁给了一位势利小人,井受尽折磨,自己毁了自己的幸福。
但相对郝薇香小姐来说,艾丝黛拉还有一丝“诚实”的本性,比如她曾多次提醒匹普不要在郝薇香小姐的陷阱中越陷越深。她与匹普的每次交往几乎都伴随着这种劝诫。也许狄更斯认为,艾丝黛拉的悲剧乃是所受教育和所处环境所致,所以不能完全由她一人负责。因此在小说的结尾,他给艾丝黛拉安排了一个还算不错的结局:与匹普再次相遇,并暗示他们将永不分离。
3、郝薇香
小说中郝薇香小姐因其怪异的服装、不同寻常的生活方式以及独特的经历吸引着读者。她是一位处在上层阶级中的单纯而又傲慢的女士。她疯狂地爱上了温培森,但她又如何能知道温培森真正在意的是她的财产。因此在结婚当晚,当她被抛弃时,她根木无法接受这一沉重的打击,从而过着痛苦的生活。
多年后,当匹普第一次看到郝薇香小姐时,她仍然穿着结婚当天所穿的衣服,整个房间的布局一切如昔,这表明郝薇香小姐仍然沉浸在巨大的痛苦中。她用这一切来时刻提醒自己要向男人复仇,而艾丝黛拉小姐就是她这种想法的产物。郝薇香小姐利用艾丝黛拉小姐向男人复仇。她先让匹普爱上艾丝黛拉小姐,但却让他不能得到她,还让艾丝黛拉小姐嫁给了一个坏蛋。
4、乔
乔是匹普的姐夫,是一个有着自我牺牲精神的善良的人。当他和匹普的姐姐结婚时,就让匹普和他们住在一起。乔对匹普说过,他们是水远的朋友,他说到并且做到了。虽然匹普到伦敦接受上等教育时对乔有所疏离,而且态度也比较傲慢,甚至看不起他,但是乔仍然很关心匹普,对他表现出一种隐隐的担心。
乔曾经告诉过匹普,在伦敦他们根木没办法像在家里一样坐到一块,这表明乔并不是很赞同匹普去伦敦。但即便是如此,当匹普想继承财产的希望破灭,欠了一大笔债,而且生了一场重病时,恰恰是乔给了他巨大的精神慰藉,甚至还帮他还清了债务。
5、赫伯特
匹普第一次见到赫伯特是在沙堤斯庄园的花园里。当时他是个面色白净的少年,他向匹普挑衅,俩人打了一架。许多年后,他们在伦敦再次相遇。匹普成为绅士后,赫伯特成了他最好的朋友和主要的伙伴,他亲切地叫匹普"汉德尔"。他是郝薇香小姐的表兄马修· 赫伯特的儿子,渴望成为商人,以便能有足够的钱迎娶克莱拉·巴利。
6、威米克
贾格斯律师事务所的职员,匹普的朋友。他是《远大前程》中最匪夷所思的人物之一。在工作时,他勤奋努力、玩世不恭、好挖苦人,特别喜欢"动产";而在沃尔鄂斯家中,他快活、幽默,细心照料他的"老爹爹"。
7、郝薇番小姐
一位富有而性情古怪的女人,住在匹普家村子附近一个叫沙堤斯庄园的大房子里。她性格狂躁,常常使人觉得她精神不正常。她总是穿着一件褪了色的结婚礼服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桌上摆放着早已腐烂的宴席,屋里所有的钟表都停在8点40分。年轻时,郝薇香小姐在结婚当天被未婚夫抛弃。从此,她对所有的男人都充满仇恨。她有意把艾丝黛拉培养成报复男人的工具,训练这位漂亮的被监护人去伤男人们的心。
E. 董贝父子 内容简介
《董贝父子》无论从形式方面还是从内容方面而论,都在狄更斯的作品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它突破了早期作品中流浪汉体(thepicaresque)的影响,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人物、一个主导观念来展开故事,在狄更斯的小说中是第一部结构严谨的代表作。作者在序言、书信中多次提到,在写《董贝父子》时,他时刻注意“扣紧该书的一般目的与设计,并以此严格束缚自己”。《董贝父子》形式上的新特点是跟内容方面的发展相联系的。在这以前,狄更斯在小说中曾抨击了负债人监狱、新的济贫法、地方上的所谓慈善事业以及大城市底层的罪恶与黑暗,多多少少把它们当作孤立的现象。《董贝父子》却试图在更严谨的形式中以现代城市为背景,通过一个资产者的典型形象表达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观,而不复在个别社会弊病上做文章。当然,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作者的小说艺术向着更高级阶段发展——结构的严谨在美学上不一定比流浪汉体小说的松散更优越,它们可以各有各自的美,但无论如何,《董贝父子》代表了作者思想的深化,表现了他对社会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写法 狄更斯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上塑造了一个资产者的典型形象。关于《董贝父子》的创作意图,狄更斯曾说,在这里他要处理的是“傲慢”问题,正如前一部小说《马丁·柴则尔维持》里要着重描写“自私自利”。的确,在董贝形象的塑造上,作者是从傲慢入手的。小说一开始就写到,在董贝先生看来,“世界是为了董贝父子经商而创造的,太阳和月亮是为了给他们光亮而创造的。河川和海洋是为了让他们航船而构成的;虹霓使他们有逢到好天气的希望;风的顺逆影响他们实业的成败;星辰在他们的轨道内运行,保持以他们为中心的一种不能侵犯的系统”。董贝公司称霸四海,在当时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于是董贝先生就自认是世界的中心,他的傲慢由此而来。他的傲慢不是由于作为一个人有任何优越于他人的地方,而是由于他的公司的地位、他的资本力量。在董贝的形象中,狄更斯不把问题局限于一般的自私贪婪,事实上在私德方面,董贝基本上是恩格斯说的那种“具有各种私德的可敬人物”。正如西方马克思主义者A·T·杰克逊所指出的,“董贝的傲慢是他作为一家大公司的头目的地位带给他的品质”。因此,傲慢只是其表,而根本问题在于董贝作为人,与资本同一了。他失去了人的本质,只是资本的化身,亦如某些西方评论所说的,是“19世纪企业精神”的象征,“一种制度、竞争心理和冷酷无情”的典范。《董贝父子》以连载形式问世以后,当时便有评论指出:“描绘董贝这类的人物简直是当务之急——伦敦的世界里充满了冷漠的、装模作样的、僵硬的、炫耀金钱的人物,想法跟董贝一模一样……”可见董贝的形象在当时的英国社会是具有代表性的。
首先狄更斯强调了董贝作为一个资产者的非人性。他把感情完全排除在自己的视野之外:“董贝父子一向跟皮货打交道,而不跟感情打交道”。实际上《董贝父子》很少涉及具体的商业活动,它其实是一部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小说,通过家庭关系,表现了作为丈夫、作为父亲的董贝,唯其如此,更加烘托了他的冷酷无情。
《董贝父子》有两处描写了董贝先生竟然流露了一种天然感情。第一次是在他太太生了男孩之后,他到卧室去看望,“对董贝太太居然也加上了一个亲密的称呼(虽然不是没有一些犹豫,因为他毕竟是一个不惯于叫出那种称呼的人),叫道:‘董贝太太,我的——我的亲爱的’。”在他们夫妻之间这一称呼是那样生疏,以至“那位生病的太太抬起眼睛朝他望去的时候,顿时间脸上涨满了微感惊讶的红晕”。其实即使这一次难得的感情流露,也不是与公司无关的。董贝先生想到自己得了儿子,从此以后“咱们的公司,不但名义上,而且事实上,又该叫做‘董贝父子’啦,董——贝父子!”他是在品尝这几个字的甜美滋味时情不自禁地叫了一声“我的亲爱的”!从他的内心感情来说,我们无从判断这“亲爱的”是指他的太太还是更多指他的公司。同样,在《董贝父子》一书中我们始终无法判断这“董贝父子”是指公司还是指这爷儿俩的关系。这种有意无意的含混自然是意味深长的。
董贝先生第二次感情流露是在看着刚出生的儿子时,他想到“他得成就一番命中注定的事业哪。命中注定的事业,小家伙!”接着“把孩子的一只手举到自己的嘴唇上吻了一下,然后,好像深怕这种举动有损他的尊严似的,他非常不自然地走开了”。总之,就是这两次不可多得的感情流露,董贝先生也感到“犹豫”,“不习惯”,“有损尊严”,总之是“不自然”,即不合乎他那“资本化”了的本性。
在对董贝的描写中,作者把他比作“雕像”、“木头人”,“全身直挺挺的不会打弯”,或是“刮得光光、剪裁整齐的阔绅士,光溜利索,像刚印出来的钞票”。作者用一系列冰、霜、雪之类的形象来渲染董贝的特点,他的住宅阴冷,他的办公室凄凉。在保罗受洗礼的那一天,不仅教堂里寒气逼人,而且在董贝随后举行的宴会上摆着的食物都是冰冷的,与席上的整个气氛一致,作者还说,坐在首席上的董贝本人犹如一个“冰冻绅士”的标本。总之,作者通过夸张的细节描写,把董贝置于一层层冰霜的包裹之中,把他描写成一位十足的没有人性的冷血动物。
正如恩格斯所说的,资产阶级“除了快快发财以外,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别的快乐”一样,继承人意味着资本的延续,也就是资产阶级理想中通向“永恒”与“不朽”的唯一道路,本质上还是发财的快乐。《董贝父子》一书的主线和总的设计都是围绕着董贝先生为自己,也是为公司,寻找继承人的故事。如果按19世纪小说专家史蒂芬·马科斯的划分,把作品划分成四个部分,那么可以看出,第一部分以继承人小保罗的诞生开始,以他的死亡告终;第二部分描写了董贝先生的悲痛以及他的第二次结婚,亦即再次要得到继承人;第三部分表现了董贝先生婚后夫妻不睦,终于导致他的夫人私奔;第四部分描写了董贝先生精神瓦解、企业倒闭,最后被他赶出家门的女儿弗洛伦斯用自己的爱给他以安慰和力量,使老年的董贝在失去资本、失去继承人之后恢复了自己的人性。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所谓董贝父子”,如书中一个人物说的“归根结蒂是董贝父女”!但开始时,董贝先生哪里能猜到等待他的命运!他把自己的感情全部倾注在公司的继承人、刚刚诞生的儿子身上,至于女儿,既然不是继承人,对董贝公司没有意义,对他本人也就没有意义,相当于“不能投资的一块劣币”。其实,就是对于他的儿子小保罗,董贝先生也只能以自己的方式去爱。这是一种异化了的感情。他只把保罗当作继承人来对待,当作“董贝父子公司”中的“子”而不是作为一个有独立生存权利的人、一个有权过快乐童年的儿童。董贝把保罗从降生到成人的时期都看作是难熬的过渡时期,“他急于进入未来,恨不得快点打发掉这中间的时光”。董贝对儿子的感情是那样的独占,他不信任奶娘波利·图德尔,生怕儿子会对她有感情,从而受到“下等人”的沾染,后来董贝还是因为她擅自把保罗带回家而把这个好心的女人打发掉,致使婴儿突然断奶,从此体弱多病。董贝先生“望子成龙”心切,他把幼小的保罗送往布林伯博士学院。这是一座以填塞死知识著称的住宿学校。在那里,孩子们白天被逼得背诵天书一样的古代典籍,晚上做梦都说希腊文!“那是一座大暖房,一架不停地移动的拔苗助长的机器,所有的孩子都提前‘开花’,但是不足三个礼拜就枯萎凋谢”。在那里,可怜的小保罗的头脑被塞满了一大堆希腊罗马的古董,他哭着说,“我要当儿童”,可那在董贝培养继承人的计划里是不允许的。保罗在这些催化剂的作用下精神备受摧残,不久以后便死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从解雇奶娘到提前送进学校的整个过程来看,不是别人,正是董贝先生自己一手促成了儿子的死亡。他完全按照自己性格的逻辑,按照他的“异化”了的感情行事,不可能有其他做法。这不能不说是董贝的悲剧。值得注意的还有,董贝不仅在儿子活着的时候对儿子的感情是“异化”的,而且在儿子死亡以后,他的反应也是“异化”的,那与其说是失去亲骨肉的切肤之痛,倒更像是他的“自我”受到打击、傲慢受到挫折而引起的痛苦。当老奶娘图德尔的丈夫向董贝表示哀悼时,董贝不仅不为之感动,反而因为不相干的人(与公司不相干)妄想分担他的痛苦而感到气愤,好像自己受了污辱。这不是被资本“异化”了的感情又是什么呢?
对董贝来说,更可悲的是,由于他的古板、冷漠、没有人情味,他的儿子与他感情疏远而衷心喜爱那些董贝所厌恶、鄙视的人——姐姐弗洛伦斯、奶娘波利·图德尔,还有公司里的小雇员沃尔特·盖伊,在自己幼小生命的最后时刻对他们恋恋不舍而把自己的父亲排除在外。在思想上父子二人更是格格不入;董贝是那样急切盼望儿子成长为精明的生意人,而幼小的保罗却问“钱能干什么?”,当父亲说钱可以办到一切,他并不信服,说“它不能救活我妈妈”。“它不是残酷的吗?”狄更斯通过儿童的眼光批判了董贝所代表的价值观。
保罗虽然年纪幼小,却总像是生活在一个彼岸世界,他“可以在糊墙纸上看出微型的老虎和狮子……看见一些人影冲着地板上的方块和棱形图案作怪脸,而别人却什么也看不见”。他像个老人似的长时间坐在海边上,面对着一片天水茫茫沉思不语。他纳闷“它没结没完地说些什么呀?”——“我知道他们一直是在说些什么的。说的总是同样的事情。那儿是什么地方呀?”他热切地凝望那天水之际,在大海的喧腾中,听到了时间老人的召唤,感到了死亡的预兆,最后在海涛声中他安然与世长辞……。可以说,小保罗在任何意义上也不是董贝的继承人。《董贝父子》的第一部分,也是最精彩部分,便以董贝在培育继承人方面的彻底失败而告终。《董贝父子》最初连载发表时,保罗·罗贝夭亡的一章在当时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举国上下,共同哀悼”,仅次于“自己家里办丧事”。当时许多人,包括政界文化界著名人物都毫不隐讳自己为小保罗的死而痛哭流涕。这当然与当时盛行的感伤主义阅读趣味分不开。小保罗的死,与《老古玩店》中小耐儿的死一样,都是19世纪小说中公认的感伤主义的典范。但是,不可否认,保罗之死的著名篇章充满了晶莹的诗意——“小船在波上的飘荡已经引得他要去安眠了。河岸多么葱翠,长在河岸上的花草多么明艳,那芦苇又是多么婷婷袅袅!这时小船已经驶到海里,可是还在平静地向前滑去”。小保罗去了,好像得到了他的天然归宿。他不属于公司,更远离“货币、通货、钞票、外汇率”所构成的那个他命中要成就的“事业”。在那个孜孜名利的浮华世界上,保罗的死显出了超尘拔俗的光彩,在默默无言之中对以“董贝父子公司”为代表的金钱利欲做出了最有力的批判。
经过第一个打击,董贝并没有总结教训、达到自我认识。不久以后,他又处心积虑地为得到继承人而设法。他跟年轻美貌的寡妇伊迪丝·格兰杰结婚了。这纯粹是一笔交易,董贝就像在骡马市上相马似地观察伊迪丝的才华与教养,最后决定买下。伊迪丝愤然对她母亲说“十年以来,奴隶市场上的奴隶和集市上的马都没有像我这样被展览出售,炫耀给看客。”在这第二次婚姻中,董贝又失败了。在伊迪丝身上,他碰到了对手,跟他一样傲慢,跟他一样强硬。两下里冲突的结果,伊迪丝为报复丈夫而与公司的经理卡克私奔,造成了伦敦上流社会的头号丑闻。此外,董贝刚愎自用,在卡克的怂恿下投资不当,在家庭危机的同时,他的商船“子嗣”号在海上遇难,他的公司倒闭,他本人宣告破产。昔日富丽堂皇的宅第被债仅人剥得一干二净,连老鼠都不愿逗留,只剩下一个董贝像个幽灵似地在空楼中游荡。在他举刀自杀的那一刹那,女儿弗洛伦斯赶到他跟前,用自己的爱感化了他,使董贝终于认识到,自己是有罪的,“需要得到宽恕”。董贝那违背天理人性的傲慢被弗洛伦斯的爱克服了。在老年,他终于开始过上一种合乎人性的生活。董贝的命运,并不取决于外部事态的发展;是董贝自己性格的内在逻辑导致他的全面崩溃。他是在自己惩罚自己,并在一重一重的惩罚中一层一层地暴露出资产阶级本性中那些违反天理人情的因素。
若只看故事情节,我们也不能否认《董贝父子》的结局是浅薄无力的。法国著名批评家泰纳说董贝的“转变”毁了一本出色的小说。一位当代评论家用不屑的口气问道:难道要把董贝父子公司的世界贸易交给眼泪汪汪的弗洛伦斯去经营吗?在这里,我们又回到小说的时代特色问题。像弗洛伦斯那类的“安琪儿”是按照当时盛行的公式描写的,本来就不现实,而董贝先生在铁路四通八达国际贸易发达的时代是个真实的形象、一个阶级的代表。弗洛伦斯怎么可能用自己的眼泪去感化董贝的铁石心肠呢?《董贝父子》一书的价值不在于作者虚构出怎么样的方案去解决矛盾,而在于他在四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历史时期塑造了一个资产阶级的典型形象,从而深刻地揭示了关于那个阶级的真理。
也是在《董贝父子》一书中,狄更斯第一次采用了一个象征来贯穿全书,以传达出一个总的世界图景、一种对时代、对社会的理解。他曾用过雾、浊流、垃圾等形象作为这种象征,而在这里是铁路。铁路——火车、铁轨——的形象在书中出现多次,往往在关键时刻渲染气氛,烘托主题。用铁路的形象来概括四十年代工业化的英国,当然是最恰当不过的,在19世纪上半叶,铁路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据统计,1825年还只有25英里的铁路线,到了1845年就发展成2200多公里,即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便增加了一百倍。处在火车、电报时代的董贝比起乘驿车的匹克威克先生简直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铁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对空间和时间的概念,还产生了一支新的劳动队伍:铁路工人。铁路意味着力量、运动和速度,意味着更快的生活节奏。这时,铁路是社会变革的象征,它给破烂不堪的旧址带来了新的生命。书中写到,由于铁路的建设,波利·图德尔一家原来住的贫民区“斯塔格斯花园”已不复存在——“它从地面上消失了,原来一些朽烂的凉亭残存的地方,现在耸立着高大的宫殿;大理石的圆柱两边开道,通向铁路的新世界”。书中还写到,原先堆放垃圾的空地已被吞没,代之而起的是“一层层库房,里面装满了丰富的物资和贵重的商品”。而原是荒无人烟的地方现在修起了花园、别墅、教堂和令人心旷神怡的林荫大道。过去以掘煤为生的图德尔,现在也在新建设起来的铁路上当上了一名司炉工。从这个角度可以说,狄更斯是站在赞赏的立场去看以铁路为象征的工业化对社会物质发展的积极意义。
但是,另一方面,铁路、火车在狄更斯笔下又充满了威胁,它力大无穷而又难以控制,它在急驰中似有自己的目的而把人的意愿置于不顾。当保罗将要死去时,书中描写了火车的运动:“日日夜夜,往返不停,翻腾的热浪犹如生命的血流”。保罗在父亲的培养下正在悄悄死去,而车声隆隆正以雷霆万钧之势驶来,显得那样冷酷无情。保罗死后,董贝乘火车旅行,火车的机械运动与董贝的沉重心情互相衬托,后来,董贝去追赶拐骗他妻子私奔的卡克,他们一个在逃,一个紧追,这时火车像个可怕的怪兽,“混身冒火的魔鬼”,愤怒地奔腾咆哮,活像个复仇神,终于非常戏剧性地把卡克碾死。
这里,问题并不在于死在火车轮下的卡克是罪有应得。重要的是,在这里,火车的形象狰狞可怕;它的来临“伴随着大地的震响,在耳边颤抖的声浪,以及遥远的尖叫声;一片暗光由远而近,刹那间变成两支火红的眼睛和一团烈火,一路上掉着燃烧的煤块;接着,一个庞然大物咆哮着、扩展着,以不可抗拒的气势压过来”。这个形象远远超脱了卡克命运的区区小事,而提出了更大的问题:机械的物质运动所释放出来的力量对于人类社会究竟意味着什么?在这里,狄更斯表现了一个真正大作家的气魄。他透过现象去捕捉本质,通过铁路的象征对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表示了深深的忧虑;这奔腾向前的力量将把人类社会带往何处?这怀疑与忧虑是跟作者通过董贝的形象所提出的问题完全一致的,它们都汇为一个总的对时代的疑问:资本主义的工业——铁路——改善了人们的生存条件,但它将引起什么样的社会变化?一个董贝先生是被女儿的泪水感化了,但以铁路为标志的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是会产生更多的董贝吗?
《董贝父子》不是社会学论文。狄更斯的魔力就在于,他提出了当时社会最本质的问题,同时又写出了人物众多、情节复杂、情调多变的一部五光十色的小说巨著。在这里,以董贝渴望子嗣的故事为中心,演出了那么多扣人心弦的悲喜剧。社会地位有天壤之别的人物,命运却那么曲折地交织在一起:第二任董贝夫人伊迪丝跟被流放的娼妓爱丽丝不仅是同父异母的姐妹,而且也是被同一个男性——卡克经理——欺辱的女性。这种情节性的背后不正是微妙地暗示着伊迪丝与董贝的婚姻的实质?《董贝父子》还充满了阴谋和悬念。卡克经理像个蜘蛛一样坐在他编织的阴谋纲络的中心,为董贝先生、伊迪丝,为弗洛伦斯和沃尔特,甚至为老实巴结的卡特尔船长都设下了圈套,派了钉哨。
可是到头来,正是他这个心腹——不争气的少年罗伯——出卖了他,导致他粉身碎骨在车轮之下,可谓事件本身的嘲讽。在《董贝父子》中,与正剧的主线平行,总有喜剧闹剧的副线,甚至形成一环扣一环的命运的锁链。如在董贝先生物色第二位夫人的时候,溜须拍马但又可怜可笑的托克斯小姐觊觎董贝夫人的宝座,冷落了有意于她的白格斯托克少校,而老奸巨猾的白格斯托克为了挫败托克斯小姐的野心,把伊迪丝引见给董贝,导致了他的第二次灾难性的婚姻。
在《董贝父子》一书中,狄更斯还描写了许多小人物和他们的生活。破落小商人所罗门·吉尔斯、保罗的奶娘图德尔一家、弗洛伦斯的贴身女仆苏珊等在各方面都与董贝形成对比。我们在书中看到,一方面是董贝的华贵府邸,另一方面是图德尔一家住的破烂不堪的贫民窟。尽管如此,前者冷若冰窖,后者热气腾腾,充满友爱与欢乐。在那冷酷的资本主义社会,这些小人物身上体现了人情和人性中善良美好的本能。波利·图德尔那兴旺的家族——她那丰富的乳汁和众多的孩子都描写的十分夸张、富于象征意义,体现了生的欢乐和对未来的希望。有趣的是,在作者的巧妙安排之下,这些地位低贱的小人物又不断跟董贝“遭遇”。如所罗门·吉尔斯的好友、落魄的船长内德·卡特尔竟跑去与董贝先生称兄道弟,还以自己的糖侠子等可笑的“传家宝”来当抵押,要董贝借款给他。这在董贝看来简直是骇人听闻。他摆出最威风凛凛的架势,但最没有现实感的卡特尔船长对此毫无察觉,弄得董贝反而手足无措。后来,女仆苏珊又乘董贝卧病的当儿公然向他挑战,指着他的鼻子数落他的不是,气得董贝先生目瞪口呆。这些喜剧性场面烘托出了劳动人民生动活泼的形象;是他们戳破了董贝的傲慢,使他露出了底里的空虚与软弱。在四十年代描写劳动人民形象的作品中,这种喜剧化的处理是别具一格的。
总之,穿插于故事中的众多的陪衬人物都天真无邪,不是傻得可爱就是“狡猾”得可笑。他们不仅推动情节发展,而且为全书带来了欢乐气氛和幽默情趣,使《董贝父子》成为狄更斯小说中既有深度又饶有趣味的代表作。还在连载的时候,不识字的老百姓在一天的劳累之后就要聚在一起听人朗读《董贝父子》,直至今天,它还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F. 紧急,拜托。 请帮我一个忙~ 我想要《远大前程》查尔斯·狄更斯 的人物介绍。希望是中文的,不想让老师。
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作品至今依然盛行,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作品《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 、《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年-1870年),英国小说家,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11岁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曾在黑皮鞋油作坊当童工,15 查尔斯·狄更斯
岁时在律师事务所当学徒,后来当上了民事诉讼法庭的审案记录员,接着又担任报社派驻议会的记者。他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 狄更斯是高产作家,他凭借勤奋和天赋创作出一大批经典著作。他又是一位幽默大师,常常用妙趣横生的语言在浪漫和现实中讲述人间真相,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著称。马克思把他和萨克雷等称誉为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狄更斯生活和创作的时间,正是19世纪中叶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前期。狄更斯毕生的活动和创作,始缓散终与时代潮流同步。他主要以写实笔法揭露社会上层和资产阶级的虚伪、贪婪、卑琐、凶残,满怀激愤和深切的同情展示下层社会,特别是妇女、儿童和老人的悲惨处境,并以严肃、慎重的态度描写开始觉醒的劳苦大众的抗争。与此同时,他还以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豪情讴歌人性中的真、善、美,憧憬更合理扰则氏的社会和更美好的人生。 狄更斯早期的小说,气势宏伟,通俗流畅,幽默泼辣而又充满感伤情调,其中对社会的揭露批判,一般只限于局部的制度和领域。如《雾都孤儿》、《尼古拉斯·尼克尔贝》、《老古玩店》、《马丁·朱述尔维特》、《圣诞欢歌》等。从《当贝父子》以后,狄更斯的创作更为成熟。这部小说通过当贝先生与儿子保罗、女儿弗洛伦斯的关系,探讨了财势对人类美好天性的侵蚀,体现了作家对人类社会前途的忧患感。狄更斯的重要代表作《大卫·科波菲尔》进一步深入探索人生的奋斗历程,具有自传性,是反映19世纪中叶英国中下层社会的长幅画卷。主人公大卫是当时社会中为善良而奋斗、坚持正义的中产阶级青年的楷模。《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小杜丽》是3部政治意识很强的重头作品。《荒凉山庄》以错综复杂的情节揭露英国法律制度和司法机构的黑暗;《艰难时世》直接描写罢工斗争,是对英国宪章运动的策应;《小杜丽》详尽描绘了负债人的监狱生活,同时也更为深入地揭露了英国官僚制度和机构的冗繁、腐朽。
远大前程》(1861)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小说。主人公匹普是个孤儿,由姐姐抚养,受雇于地主郝薇香家,与地主的养女盯李艾丝黛拉相爱,一心想成为上等人。他无意中搭救的一个逃犯,在国外发财致富,为报答救命之恩,送他去伦敦接受上等教育,并让他继承一笔遗产。正当匹普满怀希望之际,艾丝黛拉却另嫁他人。同时由于逃犯就擒,遗产被充公,匹普只好赴海外谋生。后回国与艾丝黛拉相逢时,得悉她的丈夫已死,饱经忧患的一对情人终于结为伴侣,离开了象征着吞噬一切的地主郝薇香的颓败的旧宅。
G. 求狄更斯的《Bleak house》的书评!
这篇文字多半采用拿来主义手法。
狄更斯的伟大影响
一,艺术特色
1、幽默、讽刺、双关
双关语的魅力在翻译中,无论是音译还是意译都无法保全。所以如千年老三之流无法理解狄更斯的成就便不意外了。
2、扁平漫画式人物
影响了表现主义。影响了西区柯克的电影。悬疑、紧张还有点幽默。
3、双人称叙事(至高难度的写作)
采用两种叙事语声是《荒凉山庄》的一大特色。整部小说由两个声音轮流讲述,一个用第三人称,可以看着作家狄更斯,另一个是埃丝特的第一人称叙事两边虽无直接的交流,但所涉及的人物和情节互相交叉。它们的分工和差别首先表现在性属意义上,作家是男性的,埃丝特则是女性;性别又成为隐喻,暗示狄更斯认可的那个时代流行观念中的区别:男声铿锵有力,眼光居高临下、扫视全貌,立足于发生的事件之外,客观,用现在时态,不时对社会和事件的进行评论批判,有尖锐的讽刺,睿智的反讽,擅用夸张、幽默,有燃烧的激情和愤怒;而埃丝特开始讲述时则显得稚嫩,羞涩,语调温和,与“全知”型相对,她置身于生活流中,参与事件,用过去时态讲述自己的见闻、经历,只有有限的知识,对人对事宽容,富有同情心。这样的分工造成了作品情感结构的张力,两方面互相补充,又互相抵触,造成多义性,扩展了意义空间。当然,这毕竟是作者的叙事手段所谓分工也不是绝对的,狄更斯成熟的夸张、幽默、睿智、反讽就经常“潜入”埃丝特的语声。埃丝特表面上和狄更斯笔下过于善良、恭顺、也因而十分乏味的女性差不多,但近20多年来评论界做了许多为她翻案文章。它在叙述中总是特别引人注意地采取低姿态,将关注投向他人,但这样反而使她成了故事的中心。她确实是作者所创造的较有心理内涵的女性形象。
这种写法我们无法知道是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过至少曹雪芹等中国小说家无资格尝试。没有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两种经验的成功积累无法做到。
4、象征、悬疑手法
这种手法开启了现代派文学。
二,对后世的影响
1、托尔斯泰的书单
十四岁以前的童年时代
圣经:约瑟夫的故事――巨大(指对其影响)
《一千零一夜》――大
波果列里斯基:《黑母鸡》――很大
俄罗斯壮士歌,民间故事――巨大
普希金:短诗《拿破仑》――大
十四――二十岁
福音书:登山训众――巨大
斯泰恩:《感伤旅行》――很大
卢梭:《忏悔录》,《爱弥尔》――巨大
《新爱洛伊斯》――很大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很大
席勒:《强盗》――很大
果戈理:《外套》,《两个伊凡》,《涅瓦大街》――大
《地鬼》――很大
《死魂灵》――巨大
屠格涅夫:《猎人笔记》――很大
德鲁日宁:《波林卡.萨克斯》――很大
格利戈罗维奇:《安东.戈列梅卡》――很大
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巨大
莱蒙托夫:《当代英雄.塔曼》――很大
普列司各特:《征服墨西哥》――大
二十――三十五岁
歌德:《赫尔曼与窦绿苔》――很大
《浮士德》和短诗――有影响
雨果:《巴黎圣母院》――很大
丘特契夫:抒情诗――大
科尔卓夫:诗――大
荷马史诗(俄译本)――大
费特:诗――大
柏拉图:《斐德若》,《会饮》――大
三十五――五十岁
荷马史诗(希腊文)――很大
壮士歌――很大
狄更斯:全部长篇小说――很大
雨果:《悲惨世界》――巨大
Mrs.Wood:长篇小说――大
George Eliot:长篇小说――大
Trollope:长篇小说――大
五十――六十三岁
全部福音书(希腊文)――巨大
《创世纪》(希伯来文)――很大
亨利.乔治:《进步与贫穷》――很大
Parker:《有关宗教问题的研究》――大
Robertson:Sermons――大
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大
Pascal:《思想录》――巨大
埃皮克蒂特(希腊哲学家)――巨大
孔子和孟子――很大
《论佛》(法国学者著)――巨大
《老子》(法国学者著)――巨大
从上可以看到,托翁看过狄更斯全部的长篇小说,可知狄更斯对托尔斯泰的巨大影响,甚至对俄语小说的影响。
2、卡夫卡
卡夫卡的长篇小说《美国》直接模仿狄更斯写作手法,而《城堡》与《审判》也受了《荒凉山庄》的启迪。无疑狄更斯作品展现外向的幽默,可以称为“滑稽喜剧”,而卡夫卡无法做到外向,便把这种幽默内向了,外在的表现用一个词汇来形容便是——荒诞——现代派文学基本风格元素。
还需要影响多少人呢?这两位足够了。
三、重要作品
《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最喜欢的小说,有一定的自传性。以一个人物为中心但结构松散,是一部典型的教育小说。大卫从小爱幻想,有很强的感悟力和想象力,后成为作家,作品以回忆的方式进行再创造,赋予主人公的经历以新的生命。其中不少人物家喻户晓,如虽穷但乐观、幻想投机发财、相信好命运会降临的米考伯,据说他身上有作者父亲的影子;大卫心中的英雄、长得仪表堂堂、内心却狂傲、自私、无情的斯蒂尔福斯;大卫的姑婆,刀子嘴、豆腐心的特洛特伍德小姐;还有尤赖·希普,现在这个名字专指那些表面低声下气、恭顺谦卑,实则富有心计、野心勃勃、手段卑劣的人,他的主要性格特点是咄咄逼人的“谦卑”。
《董贝父子》是狄更斯所创作的一部结构严密的小说,与他前期作品中存在着结构松散的缺点有很大不同。他在创作之前,经过了细心的构思。所有人物的出场与故事情节的发展,都围绕着董贝先生的命运的发展来安排,各种事件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故事十分生动有趣。狄更斯在小说中采用的艺术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有尖刻的讽刺,也有含笑的幽默;有客观的描写,也有故意的夸张;有直接朴素的陈述,也有妙趣横生的比喻。狄更斯笔下的人物一个个都是活生生的,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也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甚至一条狗、一只鹦鹉、一把火钳、一块窗帘有时也都鲜明地显示出了它们的思想感情。在阅读《董贝父子》的时候,读者的心是随着故事的进展而跳动的。他会对某些人物产生厌恶或愤怒,对另一些人物则会感到喜爱或关怀。他会流出同情的眼泪,但更多的是会因为那些幽默有趣的文字而发出欢快的微笑。《董贝父子》和狄更斯的其他许多小说一样,是作者一边创作,一边在杂志上分期发表的。当描写小保罗去世的那一章发表时,当时的英国小说家安娜·马什—考德威尔(AnnaMarsh—Caldwell)曾不加夸张地写道,它“把整个国家都投入了悲悼之中”;不仅当时的英国是这样,而且在法国也受到了程度不同的震动。
《双城记》采用多元整一结构,严谨有序。小说由五个叙事单元组成:1、梅尼特一家的故事,2、得伐石夫妇的故事,3、厄弗里蒙地家族的故事,4、卡尔登的生活与献身,5、克朗丘的生活与经历。五个单元互不包含或隶属,而是互相独立、平行发展的。但与此同时,五个单元又互相联系、交叉和渗透,这种联系是靠了人物、情节和线索等因素来实现的。比如《双城记》的叙事单元各自具有内在自足性,而合起来看,则是互相联系的。厄弗里蒙地兄弟的作恶造成了梅尼特一家生活轨迹的变化,造成了得伐石夫妇对他们家族的复仇,而这又造成了得伐石夫妇和梅尼特一家的矛盾,并把卡尔登、克朗丘等人卷入其中。最后卡尔登为了露茜的幸福,移花接木,换取了代尔那的出逃,从而把小说推向高潮。
《远大前程》堪称狄更斯的精品。书名的含义为“宏大的期望”,强调了第一人称主人公匹普的主观欲望。“期望”和真实世界相距甚远,这个距离也是曾经沧海的叙述人匹普,和初涉人世、对自我和世界充满美丽幻想的主人公匹普的差别。“期望”化名为埃叫埃丝黛拉的美貌少女形象,为得到她,铁匠铺出来的穷小子匹普必须跻身“绅士”行列,然而“埃丝黛拉”意为星星,永远可望不可及。小说至少有两个结尾,原稿强调匹普治愈了对埃丝黛拉的渴望,而狄更斯听从朋友的劝告,发表时又暗示匹普认为他和姑娘不会再分手。关于小说结尾引起的争论,不仅关系到对这部小说意义的认识,也和维多利亚小说大团圆结局背后的种种因素以及小说理论的发展有关。此外,《远大前程》也集中反映了狄更斯所吸收的通俗文化养分,例如情节剧和闹剧,哥特式的恐怖、怪诞故事等。
英国文豪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1812-1870)着作等身。他在小说上的地位,接近莎士比亚在戏剧上的地位。但非常可惜的,乃是他那部被许多评论家如萧伯纳、切斯特顿、康拉德、崔尔琳认为是「创下小说写作高峰」的钜着《荒凉山庄》(Bleak House),在我们社会里始终未获重视。我们不知道卡夫卡的《城堡》受到这本小说极大的影响,而从小说史的角度来看,许多后来的类型与写作方式,也都从这里发生。
《荒凉山庄》,在有些提到此书的评论文章里,也被人译为《萧斋》。它卷帙极大,乃是狄更斯最长的作品之一。就整体而言,它是个把惊悚的传奇包裹在道德和人性关怀密网里的故事,让人们看到邪恶的操控支配,报复心态等力量与向上升华的纯真,善良相互争战,最后是善良获胜。而从细部来说,这部小说则有更多意旨了:它谈论爱情,压迫,不切实际的幻想,一个时代的结构与价值改变,体制的不公不义。它是一部万花筒式的众生相。它有关废墟的叙述,替艾略特的《荒原》做了最好的准备。它对法庭和律师这种行业的揭发,不但启示了《城堡》与《审判》,也让「体制之恶」的问题浮上�面。甚至於它那种抽丝剥茧,让真相显露的笔法,也影响后来通俗侦探惊悚小说至钜。当然,这部小说也是狄更斯「城市三部曲」里的最重要作品。
《荒凉山庄》最核心的部份,说的是英国古老的「大法官庭」(Chancery),它是司法体制颟顸、邪恶、无能的象徵。狄更斯早年曾在律师事务所当过见习生,对法律体系的虚假不义,律师假借公义之名而行讹诈、欺瞒之事早有了亲身的体验,并在他以前的作品里陆续提及,但在这部作品里则做了全面的揭露。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荒凉山庄》乃是第一本「法律小说」。
小说一开始,狄更斯就细细描述伦敦的雾,那是一种泌入人心深处的黑暗,是一种披天盖地的氛围,而雾即是司法的象徵。
在小说里,英国的「大法官庭」受理了一桩遗产诉讼官司,法官和律师们围绕着这个案子,像兀鹰般的用诡辩、拖延等各式各样的方式,分享着这个案子的利益,最后纠缠数十年,期待从这个案子得到遗产利益的,死的死,疯的疯,案子在耗尽了遗产后,才自动「永远结束」。
而除了这起遗产官司外,它还骈生出了另一条轴线,那就是一个戴洛克男爵(Leicester Dedlock)的妻子,早年曾经失足,与一个上尉军人生下私生女艾瑟‧萨莫森(Esther Summerson)。艾瑟纯真善良,后来和一对表兄妹被与该遗产案有关的「荒凉山庄」主人约翰‧詹狄士(John Jarndyce)收为「被监护人」。在一个偶然机会里,男爵夫人的私生子丑闻被那一群律师兀鹰得知,於是刨根究柢的扒粪遂告开始。他们并不只是为了邪恶的好奇,而是要藉此来对男爵夫妇威胁图利。在整个过程里,他们无所不为,包括整死了无辜的流浪少年,藉着挑拨分化而剥夺着许多人际关系,最后是其中的一名律师被他所利用的人杀害,男爵夫人离家出走,死於风雪中,而那起遗产官司也因诉讼标的被完全耗光而自动结案。
《荒凉山庄》里有关司法和律师为恶的这个部份,狄更斯其实已展现出无比的透视力。在这里他看到了司法权力在自我不断生产后,已自动的成了一匹邪恶的怪兽。它肆无忌惮的吞噬着一切与它有关的人与事。那是一种体制化之后的暴力与邪恶之源。它已非关个人的是否善良,而成了一个自动化的机制。狄更斯对恶律师的那些精准描述,以及由此而延伸出来的「体制性邪恶」,单单这个部份,就足以让这部作品不容或忘。
而做为人道写实主义高峰的狄更斯,当然不会只停留在这种消极的层次上。在这部小说里,像「荒凉山庄」男主人约翰‧詹狄士,私生女艾瑟,以及另一美丽善良的被监护人艾达‧克莱尔(Ada Clare)都是纯真,无机心的正面人物,他(她)们不把人际关系视为一种可以剥削利用的资产,因而心存善念。这是人性的光明之源,穿透了那茫茫黑雾,成了救赎人性的起点。而这种在黑暗里仍能看到光的呈现方式,也正是狄更斯作品的特性。
因此,《荒凉山庄》乃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真正经典之作。
在小说叙事上,它开创出了一种「双重叙述」的表现手法。小说在主乾部份是第三人称的全知叙述,而另一部份则由主角之一的私生女艾瑟以自叙方式来表现,它衔接完整,相互呼应,从早期理论家切斯特顿(G.K. Chesterton)到晚近的哈洛‧卜伦(Harold Bloom)都推崇这是一种高难度、高表现的突破。
而在故事细节上,英国现代警察侦探制度始於一八四二年,比这本小说早了十年,因而对世事知之甚深的狄更斯,遂将现代侦探推理的逻辑用来做为呈现真相的过程,这使得作品的悬疑性大增,只有读到终卷,才有恍然之感。这种把世界视为一个神秘文本而加以细读的推理方式,也使得阅读本身增加了许多悲喜交集的气氛。这也是近代文本理论喜欢把这部小说当做一个范例的原因。
至於最重要的,当然仍在於这部作品在宏观角度上对价值与社会变迁上所做的细部观察和愿景呈现了。它除了指出司法的体制性邪恶和所造成的体制性压迫外;对维多利亚时代那些颓废没落的贵族阶级,以及仰赖贵族的寄食阶级,都做出了罕有其匹的细腻描写,狄更斯文笔之美之准,纵使优秀诗人亦不一定可望其项背。而更独特的,乃是小说里对伦敦贫民窟的「废墟书写」,乃是一种首创,道德与人际关系的败坏,社会的压迫,使得它成了黑雾中的黑暗中心,予人无比的惊惧之感。但也就在看到贵族没落,城市败坏的同时,狄更斯也看到了资本工业文明的新合理性,这种新的合理性,加上书中念兹在兹的善良纯真,遂成了拯救沉沦的起点。当然更别说小说里有关纯真之爱,舍己为人之爱等有关高尚价值的呈现了。
《荒凉山庄》精采好看,它拥有小说一切最好的元素,无论价值视野,小说情节,以及细部的文采,都让人虽然捧着这部超过六十万字的巨着,但却毫无沉重之感。也正因此,当我们读与谈狄更斯的时候,不要避重就轻的疏忽掉《荒凉山庄》了!
H. 《雾都孤儿》作者的简介,最好有关他的一身
查尔斯·狄更斯·生平简介
作者介绍:查尔斯·狄更斯
英国小说家,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11岁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曾在皮鞋作坊当学徒,16岁时在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后担任报社采访记者。他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
他生活在英国由半封建社会向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其作品广泛而深刻地描写这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形象,并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及其代表人物进行揭露批判,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及其反抗斗争给以同情和支持。但同时他也宣扬以“仁爱”为中心的忍让宽恕和阶级调和思想。对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抱行动上支持而道德上否定的矛盾态度。表现了他的现实主义的强大力量和软弱空想。
狄更斯一生共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许多中、短篇小说和杂文、游记、戏剧、小品。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描写劳资矛盾的长篇代表作《艰难时代》(1854)和描写1789年法国革命的另一篇代表作《双城记》(1859)。前者展示了工业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描写了工人阶级的团结斗争,并批判了为资本家剥削辩护的自由竞争原则和功利主义学说。后者以法国贵族的荒淫残暴、人民群众的重重苦难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威力,来影射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预示这场“可怕的大火”也将在法国重演。其他作品有《奥列佛·特维斯特》(又译《雾都孤知则儿》1838)、《老古玩店》(1841),《董贝父子》(1848),《大卫·科波菲尔》(1850)和《远大前程》(1861),等等。
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著称。马克思把他和萨克雷等称誉为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狄更斯和他的孩子们
19世纪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一直以擅长刻画贫苦无助的孩子形象,以及描绘他们艰难的生活和不幸的遭遇,而在小说界久负盛名。在他所著的众多小说中,《雾都孤儿》最能表现他写作风格上的这些特征。事实上,狄更斯笔下描绘的主人公所遇到的艰难和困苦,都是他个人亲身经历的写照。在狄更斯的童年时代,父亲因欠债而坐牢,他只能靠自己谋生,在一家生产黑鞋油的仓库里装鞋油盖子。
狄更斯一直没有忘却童年时代艰难困苦的生活。尽管他成了名,并有了孩子,但昔日的经历还是不断影响着他的家庭生活及对子女的教育。从1837年至1852年,狄更斯夫妇共生育了10个孩子,9个存活下来。对孩子们来说,狄更斯可算是一位严厉的父亲。他制定了严格的家规,并得到他妹妹的协助,要求每个孩子都必须遵守,以保持家中秩序井然。比如,每天早晨,他总要抽空检查屋子是否干净整洁,除此以外,他还查看房间里的小摆设、饰物是否放在适当的位置。
狄更斯成名之后,不仅要抚养众多的孩子,还要负担、照顾他的双亲及兄弟。生活的压力和重担,使狄更斯精疲力竭。直到1858年,狄更斯与妻子分手,与情人同居并由她照料家庭后,他的压力才小了许多,体重也增加了。1870年,狄更斯58岁时离开了人世。从很大程度上说,他的去世是工作过度的结果。事实上,在他稍早些时的旅行中,就因疲劳而处于半瘫痪状态。但他继续写作,为人们留下了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
狄更贺脊斯的9个孩子,尤其是儿子,因为是在父亲的高度权威及严格的家规下成长起来的,对父亲一直充满着敬畏。狄更斯去世前,陪伴他多年的儿子凯特说:“事实上,我觉得父亲犯的唯一的错误,是他生育了太多的孩子。”对此,狄更斯也表示赞同:“我一想到抚养这些孩子所要的开销,心里就发慌,有时害怕得连头发都要竖了起来。”
狄更斯生前写信给正在剑桥大学读书的第六个儿子亨利。他在信中写道:“我想你明白,我是如何辛苦挣钱养家的。而且,你也很清楚,禅猛渗自出生以来,我从未得到过任何人的资助。为了照顾家庭,我已是身心憔悴,而你那昂贵的学费,对我而言又是另一个重负。因此,我确信凭借你在大学所学的知识,你一定能尽力发挥自己的才能,使我能够早日从你加给我的重负中摆脱出来。”也许正是出于父亲这种言辞的压力,第二年,亨利赢得了奖学金。起初,狄更斯对于亨利告知的这个消息装作无动于衷,后来,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喜极而泣地对亨利说:“好样的,愿上帝保佑你”亨利大学毕业后,进入政府部门工作。因成绩出色,他还被册封为爵士。
不过,狄更斯其他孩子的境遇远远不如亨利。长久以来,由于狄更斯过于严格的管教,使孩子们丧失了独立进取的精神,这令狄更斯非常失望。作为父亲,他只能替孩子们安排工作。
在9个孩子中,狄更斯最喜爱幼子爱德华。但是,爱德华16岁时,狄更斯武断地认为他不适宜在英国找工作,坚持要求爱德华选修农业课程,不久将他送往澳洲。在澳洲,爱德华和他的哥哥早年投资绵羊养殖业,遭到失败。后来,爱德华却有幸当选为澳大利亚国会议员。有人批评他是凭借父亲的名望,才在政界站稳脚跟。爱德华对此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伟人的孩子大多比不上他们杰出的父亲。因此,你根本不可能在同一代人中,发现两位查尔斯·狄更斯。”
查尔斯·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内容提要·
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他在母亲及女仆辟果提的照管下长大。不久,母亲改嫁,后父摩德斯通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辟果提的哥哥家里。辟果提是个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与收养的一对孤儿(他妹妹的女儿爱弥丽和他弟弟的儿子海穆)相依为命,大卫和他们一起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
大卫回家后,后父常常责打他,并且剥夺了他母亲对他的关怀和爱抚。母亲去世后,后父立即把不足10岁的大卫送去当洗刷酒瓶的童工,让他过着不能温饱的生活。他历尽艰辛,最后找到了姨婆贝西小姐。
贝西小姐生性怪僻,但心地善良。她收留了大卫,让他上学深造。大卫求学期间,寄宿在姨婆的律师威克菲尔家里,与他的女儿安妮斯结下情谊。但大卫对威克菲尔雇用的一个名叫希普的书记极为反感,讨厌他那种阳奉阴违、曲意逢迎的丑态。
大卫中学毕业后外出旅行,邂逅童年时代的同学斯提福兹。两人一起来到雅茅斯,访问辟果提一家。已经和海穆订婚的爱弥丽经受不住阔少爷斯提福兹的引诱,竟在结婚前夕与斯提福兹私奔国外。辟果提痛苦万分,发誓要找回爱弥丽。
大卫回到伦敦,在斯本罗律师事务所任见习生。他从安妮斯口中获悉,威克菲尔律师落入诡计多端的希普所设计的陷阱,处于走投无路的境地。这使大卫非常愤慨。但这时,大卫堕入情网,爱上斯本罗律师的女儿朵拉。他俩婚后生活并不理想,因为朵拉是个容貌美丽、但头脑简单的“洋娃娃”。姨婆也濒临破产。这时,大卫再次遇见他当童工时的房东密考伯,密考伯现在是希普的秘书。密考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揭露了希普陷害威克菲尔并导致贝西小姐破产的种种阴谋。在事实面前,希普只好伏罪。后因他案并发,被判终身监禁。贝西小姐为了感谢密考伯,送他一笔资金,使他在澳大利亚发财致富,事业上取得成功。
与此同时,辟果提多方奔波,终于找到了被斯提福兹抛弃后沦落在伦敦的爱弥丽,决定将她带到澳大利亚,重新生活。启程前夕,海上风狂雨骤,一艘来自西班牙的客轮在雅茅斯遇险沉没,桅杆上攀着一个濒死的旅客。海穆不顾自身危险,下海救他,不幸被巨浪吞没。当人们捞起他的尸体时,船上那名旅客的尸体也漂到岸边,原来是诱拐爱弥丽的斯提福兹!爱弥丽怀念海穆,去澳大利亚后在劳动中寻找安宁,终身不嫁。
大卫成了作家。朵拉却患了重病,在辟果提去澳前夕离开人世。大卫满怀悲痛,出国旅行,其间,安妮斯始终与他保持联系。当他三年后返回英国时,发觉安妮斯始终爱着他。他俩终于结成良缘,与姨婆贝西和女仆辟果提愉快地生活在一起。
作品赏析
--------------------------------------------------------------------------------
《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一部代表作。在这部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的小说里,狄更斯借用“小大卫自身的历史和经验”,从不少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
《大卫·科波菲尔》通过主人公大卫一生的悲欢离合,多层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小说中一系列悲剧的形成都是金钱导致的。摩德斯通骗娶大卫的母亲是觊觎她的财产;爱弥丽的私奔是经受不起金钱的诱惑;威克菲尔一家的痛苦,海穆的绝望,无一不是金钱造成的恶果。而卑鄙小人希普也是在金钱诱惑下一步步堕落的,最后落得个终身监禁的可耻下场。狄更斯正是从人道主义的思想出发,暴露了金钱的罪恶,从而揭开“维多利亚盛世”的美丽帷幕,显现出隐藏其后的社会真相。
在人物的塑造上,大卫·科波菲尔无疑倾注了作者的全部心血。不论是他孤儿时代所遭遇的种种磨难和辛酸,还是他成年后不屈不挠的奋斗,都表现了一个小人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寻求出路的痛苦历程。经历了大苦大难后尝到人间幸福和温暖的大卫,靠的是他真诚、直率的品性,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对人的纯洁友爱之心。安妮斯也是作者着力美化的理想的女性。她既有外在的美貌,又有内心的美德,既坚韧不拔地保护着受希普欺凌的老父,又支持着饱受挫折之苦的大卫。她最后与大卫的结合,是“思想和宗旨的一致”,这种完美的婚姻使小说的结尾洋溢一派幸福和希望的气氛。他们都是狄更斯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理想的化身。这种思想的形成与狄更斯个人的经历和好恶是分不开的。他始终认为,处于受压迫地位的普通人,其道德情操远胜于那些统治者、压迫者。正是基于这种信念,小说中许多普通人如渔民辟果提、海穆,尽管家贫如洗,没有受过教育,却怀有一颗诚朴、善良的心,与富有的斯提福兹及其所作所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然,这种强烈的对比还反映着狄更斯本人的道德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部小说里各类主要人物的结局,都是沿着这种脉络设计的。如象征着邪恶的希普和斯提福兹最后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善良的人都找到了可喜的归宿。狄更斯希翼以这样的道德观来改造社会,消除人间罪恶,这是他的局限性所在。
《大卫·科波菲尔》在艺术上的魅力,不在于它有曲折生动的结构,或者跌宕起伏的情节,而在于它有一种现实的生活气息和抒情的叙事风格。这部作品吸引人的是那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具体生动的世态人情,以及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大卫的姨婆贝西小姐,不论是她的言谈举止,服饰装束,习惯好恶,甚至一举手一投足,尽管不无夸张之处,但都生动地描绘出一个生性怪僻、心地慈善的老妇人形象。至于对女仆辟果提的刻画,那更是维妙维肖了。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也很有功力,尤其是雅茅斯那场海上风暴,写得气势磅礴,生动逼真,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狄更斯也是一位幽默大师,小说的字里行间,常常可以读到他那诙谐风趣的联珠妙语和夸张的漫画式的人物勾勒。评论家认为《大卫·科波菲尔》的成就,超过了狄更斯所有的其他作品。
1867年再版前言
--------------------------------------------------------------------------------
正如本书初版时,我在前言中写到的那样:我很难去想象该书已脱稿,也很难为它写序。我对本书一直怀着很强而不减的感情,并为它感到既高兴而又遗憾。高兴,是因为我终于如期完成了它;遗憾,是因为我不得不和我的那么多伙伴分手——虽说我怕我的读者并不这么相信也难以体会我的个人感受。
除此之外,无论我为什么而讲述这个故事,我是全身心投入地去讲述的。
也许,读者听说我花了两年痛苦地构思此书后并不会有什么感触,同样听我说我在写完这本书时感到我把自己的某部分也交给了那阴影里的世界,读者也无所谓。可是,我只能说上述的话,除非再加上坦白地承认:我认为任何人都不会像我在写作时那样相信这一切都仿佛是真的。
我当年对那本书说说所想的至今仍然如此,再次请读者相信。在我所有的书里,我最喜欢的就是这本。对于我想象中创造出的所有孩子,我都是个溺爱的父亲,从没人像我这样对他们深深爱着。可是,正如许多溺爱的父母一样,在我心底深处有一个孩子最为我宠爱,他的名字就叫大卫·科波菲尔。
狄更斯《双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