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庸的15部武侠小说的结尾是怎么写的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的十五部武侠小说,仅就其结尾法看,方法各异,旨趣不同。
除去极短的《越女剑》,我把剩下的十四部从内容的角度,大致分作如下五类。
1、团圆结局
《射雕英雄传》,第四十回“华山论剑”,欧阳锋癫狂,成吉思汗逝世,宋蒙战争暂告段落,郭靖黄蓉携手南归。
《倚天屠龙记》,第四十回“不识张郎是张郎”,蒙古败退,朱元璋兴起,张无忌厘清与众女纷乱的关系,终和赵敏琴瑟和鸣。
《笑傲江湖》,第四十回“曲谐”,任我行病故,江湖纷争意外地烟消云散,令狐冲和任盈盈结潘杨之好。
《鹿鼎记》,第五十回“鹗立云端原矫矫,鸿飞天外又冥冥”,韦小宝摆脱了与所有人的纠缠,带着七个老婆归隐。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这四部小说都是至少四十回的鸿篇巨制。这一类长篇作品共性的一个特点就是人物众多,线索纷杂,最终主要矛盾消弭,正义战胜邪恶,爱情收获圆满。这是长篇小说最常用的写法,中国古典的如《三国演义》《西游记》,外国小说如《战争与和平》《十字军骑士》等等均是如此。据说好莱坞电影有一个原则——绝不跟观众为难,也就是不让观众在看完电影之后添堵,大概也是相同的创作理念。
金庸的这四部小说还有两个特点:
首先是其背景多与 历史 相关。《射雕》《倚天》均涉及了宋蒙战争,也出现了成吉思汗等 历史 人物;《鹿鼎记》几乎就是一部康熙王朝的兴盛史;《笑傲江湖》纯属虚构,但其被称为是金庸作品中政治影射最为明显的一部。因为有宏大的 历史 作衬托,所以主人公们虽大多身负绝世武功,但在现实中都显现出深深的无力感——郭靖无奈之下要去刺杀结拜兄弟拖雷,张无忌被朱元璋欺骗,令狐冲面对日月神教的咄咄之势已经无计可施,韦小宝在他曾经游刃有余的江湖里也感到格外的困顿。
在 历史 的大格局里,个人无论能力如何强大,其本质上也是渺小而卑微的。一个人超人的力量在面对其他个体或者小群体的时候可能是有效的,但面对 社会 的洪流,那种深深的无力感是无可避免的——小说中那些极其感性的主人公郭靖、张无忌、令狐冲们是这样的,他们面对政治的漩涡,尤其是还要保持自身纯洁精神的持续性时,最终结局要么无奈归隐,要么就只好期待偶然因素的出现了。而那些极端理性、极端冷酷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成吉思汗临终前的悲叹,左冷禅、岳不群、任我行等人的宏图伟业,不是最后都化为滚滚东逝水了吗?一个好的小说家,即使是在虚构的文学作品中,也在有意或无意地揭示着 历史 的规律。
第二个特点是在大事件之后,往往有一个尾声,这个尾声或沉静,或温馨,或戏谑。这是我极其喜欢的一种写法,但中国的古典长篇似乎多不善于此(《水浒》的“蓼儿洼”是个例外,不过是悲剧)。这种写法能带给读者一种余味无穷的感觉。我个人特别喜欢《魔戒》的结局,托尔金不仅用相当的篇幅写英雄们荣归故里,还要意犹未尽地去写精灵们远赴海外。这种写法对中短篇来说是蛇足,但对长篇而言,让读者们在高潮与激越之后,逐渐地趋于平静,还能回味无穷。这就有如好饮者咂摸瓶底最后的几滴,其滋味若非同道中人,是不能真正体会的。
2、悲剧结局
《书剑恩仇录》,第二十回“忍见红颜坠火窟,空来碧血葬香魂”,香香公主殒命,陈家洛与红花会西遁回疆。
《碧血剑》,第二十回“空负安邦志,遂吟去国行”,闯军溃败,阿九出家,袁承志率众人远赴海外。
《飞狐外传》,第二十章“恨无常”,胡斐虽击退强敌,但程灵素死去,圆性远走,胡斐的 情感 里一片空白。
《连城诀》,第十二章“大宝藏”,众人找到大宝藏,但均中毒殒命,狄云远走藏边,找到水笙。
《天龙八部》,第五十回“教单于折箭,六军辟易,奋英雄怒”,乔峰、阿紫身亡,段誉、虚竹南归,慕容复疯癫。
毫无疑问,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作品大多为悲剧,而悲剧的两大主题就是死亡和缺憾。雨果创作的五部长篇小说,最终的结局都是主人公的死亡;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其影响力也远远大于四大喜剧。
古希腊的哲人总结过,悲剧有的源自于人性的弱点,有的源自于造化弄人,有的则源自于 社会 根源。上面列举的几部金庸小说中,《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均与 历史 相关,《书剑》更是根据传说写就,某些结局是作者也无法改变的,其悲剧性先天注定。
《飞狐外传》中的程灵素是金庸笔下一个非常另类的女主角,平凡的外表,瘦弱的身体,缜密的心思,还有就是那份痴绝的情义。她是很多金庸迷最喜欢的女子——我个人亦是如此。这里无意探讨人物的塑造,但小说中她的死,真的是让人胸堵气闷的,因为她身上不是体现着小说人物通常渲染的外在美貌和内在修养,而是真正描绘出一个平凡女子毫不矫饰的自然美和深沉的内心世界。真正好的小说,不是在迷幻和取悦读者,而是在更高层次上引导读者的审美。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连城诀》的男主人公不是狄云,而是丁典——虽然丁典在这个十二回故事的第四回就去世了。我把《连城诀》放在悲剧部分,也是源自于此,事实上《连城诀》的故事在丁典去世之后就完全可以结束了。丁典这个形象有两个特殊性,首先,他是金庸小说中唯一有生活原型的人物,他的动人之处不在于武功,而是爱情。第二,他是还没有来得及复仇的爱德蒙·邓蒂斯(《基督山伯爵》),他和心爱的人先后死去,仇恨这个武侠小说最常见的主题,在他的身上几乎失去了意义。
乔峰是真正意义上的悲剧英雄——于情于义都是如此。“乔帮主”这个形象是如此的伟岸,以至于无论是读者还是作者,都意识到最终杀死他的一定不能是某个具体人物,而只能是命运和道义。从命运的角度看,乔峰是中国版的俄狄浦斯王;从道义的角度看,他是雨果笔下的郭文和西穆尔登(《九三年》)。这份兼具的悲剧感,让乔峰的死带给读者的不是英雄殒命的惨烈,而是人格升华的悲壮。
3、怅惘结局
《白马啸西风》,姑娘所爱的男孩却爱着别人,这个姑娘孤独地走向远方。
《神雕侠侣》,第四十回“华山之巅”,这一回是大结局后的尾声,众人聚会华山,张君宝出场,为《倚天屠龙记》铺垫。杨过、小龙女偕隐,郭襄黯然神伤。
伟大的小说,都会带着一种自觉或者不自觉的伤感意识。从人生的角度说,“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命运无常,生活复杂,站的再高的人,也有看不到的风景;能力再强的人,也有得不到的东西。从作者的角度,好的作者多是心思细腻、 情感 丰富的人,且不说他自己的经历如何,单是他丰富的想象里,就必然带着很多忧伤和惆怅。再从读者的角度说,快乐都是速朽的,伤感和怅惘更容易打动内心,引发共鸣。
写完上面这句话,突然想到浅阅读、碎片化阅读的危害。这些东西要么是简陋的心灵鸡汤,要么是博人眼球的八卦,要么是格调不高的笑话……既然无法真正触动灵魂,又如何能在心床上扎根、生长?倒是这种一波又一波的庸俗、市侩、浮华,甚至是卑劣的东西充斥我们的视听,让人类 社会 整体变得肤浅躁动,我觉得实实在在是更为可怕的东西。
回到《神雕侠侣》,郭襄是在三十三回才真正登场的人物,却是小说后半部分无可争议的主角。固然杨过、小龙女夫妻重聚,白头相守令人宽慰,但郭襄情窦初开、心有所属,却终究形单影只、孤身一人的遗憾更让人神伤。
《神雕侠侣》的结尾句是“其时明月在天,清风吹叶,树巅乌鸦啊啊而鸣,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泪珠夺眶而出。”
《白马啸西风》的结尾句是“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固执: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欢。”
有人在金庸的小说里读武功,有人读侠义,有人读情节,我却总是喜欢读一个“情”字。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4、出人意料的结局
《鸳鸯刀》,众人为了一对据说可以“无敌于天下”的鸳鸯刀而拼至你死我活,最后发现这对刀的秘密只是上面刻着“仁者无敌”四个字。
出人意料的结局在短篇小说,特别是小小说里被广泛地使用。《鸳鸯刀》是一部不很成功的短篇,人物形象的塑造不是重点,作者追求的是情节的奇巧,故而采用这样的写法不足为奇。
但是“仁者无敌”四个字是颇有意蕴的。林鹏先生对孟子的这四个字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摘录如下:
“仁者无敌”是一个颠扑不破的伟大真理。这个无敌不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无敌,不是以暴易暴的以武力经营天下的称王称霸的,那种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虚弱,到不堪一击的号称强大,号称无敌于天下的无敌:所谓战无不胜的什么,实际上是从来没有胜过,即使偶然胜一回,也是侥幸而已,算不得什么胜利。仁者无敌的真正意义,真实意义,是仁者根本就没有敌人。革命需要敌人,也就是需要打击对象,需要不停的“立威”。所以希特勒说,“如果世界上没有犹太人,我也会把他制造出来”,多么干脆,多么坦白。仁者不然,他不需要敌人,他没有敌人,他有的是办法化解别人的敌意,他能消除敌对势力于无形,所以说“仁者无敌”。而不仁者有敌,有敌则必有一败,一败就是一败涂地。(林鹏《平旦札》)
5、悬疑式
《侠客行》,第二十一回“我是谁”,众人从海岛归来,梅芳姑自尽,石破天的身世终成一个永远无解的迷。
《雪山飞狐》,胡斐和苗人凤搏命比武,在生死攸关之际,小说戛然而止。
有一种小说的写法是解谜,类似于《福尔摩斯》,这样的小说多得很。还有一种写法是结尾故意设谜,让读者带着猜想放下书卷,这大概是比较虐心的一种写法。
《侠客行》本身没有太好的人物塑造,石破天的身世本身也不是关键情节,有没有结果并非大事。《雪山飞狐》则不然,胡斐、苗人凤,包括其他几个角色人物都是很个性化的。这个的怪诞结局法在小说中是比较罕见的,有点像断臂的维纳斯,或者是被丢失了四十回的《红楼梦》,不过维纳斯、《红楼梦》都非有意为之,而《雪山飞狐》却专意如此,不由得让读者心生怨恨。
在一般人的眼睛里,小说家是无所不能的。他可以决定自己的作品里谁好谁坏,决定谁生谁死,决定两个相爱的人是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还是要痛苦地生离死别……但是事实上,小说家并非完全可以如此。作者也会困在小说所营造的逻辑里,在某些时候由他所创造的事实本身来推动情节,而非自己主观的臆想。
米兰昆德拉说:所有伟大的作品都包含一个未完成的部分。也许金庸在写作《雪山飞狐》的时候,确实只是想运用一种夺人耳目的写法,但当成书之后,很多人希望他能补写一个肯定的结局,此时的他也感到了自身的无力。金庸说:“在我自己心中,曾想过七八种不同的结局,有时想想各种不同的结局,那也是一种享受。”话是这么说的,可他终究没有呈现这些结局,我想还是他有无力再次操纵书中人物的感觉吧。
金庸的小说结尾是怎么写的?
其实并不复杂,当初金庸的武侠小说都是连载在报纸上的,就好像电视剧一样,每周看一回,读者看了之后就会给报社寄信,反馈一些想法,比如某一个角色好不好,女主角太善良了等等。
比如《神雕侠侣》就连载于《明报》,《神雕侠侣》这个名字现在看起来十分贴切杨过的人物形象,其实一开始金庸也没有想这么多,就是一心想着写一个特别虐心的古装爱情小说。
金庸就取名《天残地缺》,残的意思就是杨过被砍掉了一只胳膊,所以是天残;地缺对应的是那些曾经爱过杨过的女子。
整本小说就是写杨过如何被欺负,被虐,被爱情折磨,最后还不能和姑姑在一起。
金庸构想的就是男主角变成残疾,和自己心爱的姑姑分别,要让读者虐心虐到死。
连载的过程中,读者反响热烈,真的是太虐心了,杨过一开始就是一个孤儿,还要被黄蓉算计,去了终南山还要被臭道士欺负,说实话写虐文,金庸绝对是开山鼻祖。
最后的结局就是小龙女跳崖死了,杨过孤独终老。
金庸接收到读者来信,广大读者并不满意这样的结局,强烈反对。
金庸没有办法,就继续写了十六年后,杨过成了神雕大侠,小龙女在深潭下也没有死,杨过和郭靖一起抵抗蒙古大军,这个结局明显是大团圆的结局。
这样的结局并不是金庸的本意,这个结局的诞生是由于读者的不满,不能让杨过那么痛苦可怜。可以说是读者拯救了杨过!
所以你问金庸的武侠小说如何结尾,其实并没有什么复杂的过程,就是金庸按照自己的大纲计划写,如果读者强行干预的话,金庸也会改变剧情,简单说就是要写读者想看的结局。
反而金庸这样一改,效果出奇的好,才有了经典的神雕侠侣。
60,70年代人们还只能看报纸,反馈的时间比较慢,现在是网络时代,特别是网络小说,作者和读者的互动十分便利,有许多作者就是看读者的反应来创作小说,如果读者喜欢每一个角色,那么作者就会加大该角色的剧情。
其实不仅是金庸的小说,网络小说,就连美剧,英剧等等,他们也是先创作第一季,然后看市场效果如何,观众喜欢的角色是哪个,效果好的话就继续跟进第二季,如果效果一般般就不再拍摄第二机场了。
所以说你还是学会常规的结尾套路,然后按照当下读者的喜欢程度进行修改,如果读者都不喜欢的角色,你就没有必要重点描写了。读者喜欢的角色,你就塑造的高大一些。
现在不同于以往,现在信息飞速,每一天都会有许多作品被创作出来,只要你想赚钱的话,就一定要创作出符合读者口味的作品,好的作品不能脱离读者,也不能脱离现实世界的三观。
比如射雕英雄传,郭靖本来憨憨的,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读者越来越喜欢郭靖,金庸就开始提高郭靖的智商,郭靖的武功越来越厉害,你想如果按照郭靖一开始的设定,以他的智商就不可能成为武林高手的。
到了《鹿鼎记》的时候,金庸的套路基本都用完了,所以他塑造了一个油嘴滑舌的主人公,但他不会武功,没有什么降龙十八掌的盖世神功,他有聪明机灵的脑瓜,也能在皇帝身边,险恶的江湖混的风生水起。
韦小宝更是得到了读者的喜欢,成为了一个经典角色。
所以说结局其实不难,金庸的结尾也没有比你写的多么好,关键是他能够根据读者的喜好,自圆其说,写出读者喜欢的大结局,写出读者喜欢的结尾才是最好的结尾。
个人觉得圆满结局有两部
《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
悲惨结局——《天龙八部》
乔帮主这样一个悲情英雄
很多回答已经答过这两段了。
这里只为了放在一起看,更格外有趣。值得注意,沈从文先生的故乡凤凰古城(即所谓茶峒的原型),和金庸笔下的麻溪铺,都是同属湘西阮陵县而又毗邻的。
金庸自承受沈从文影响很大,两人也算有私交。而把原处江南的老人的经历,写到湘西,并仅有地写了“乡下人”的情节,应也是如此。或也是不舍于边城结尾的无情?(笑)
倒不是要比高下之分,两种等候,一个惆怅余韵,一个温情微光,都极尽温柔。
(注:《连城诀》大家或不太了解。这里狄云回到雪谷,是因才经历一场残杀;水笙等在雪谷,是因为受到荡 妇羞辱。)
金庸小说的结尾,可谓是部部经典,当然这也需要结合整部作品来解读。
不过即便是单独拿出来,也可以幻化出一个个画面。
个人认为最好的结尾有三个
1.《雪山飞狐》,胡斐与苗人凤战到最后已经是英雄相惜,但最终胡斐那一刀到底有没有劈下来,几十年来都没个定论。
2.《倚天屠龙记》,幻想下张无忌心中一颤,笔都掉落了,当时赵敏和周芷若会各是什么表情和心情?短短一句话,让人遐想无限。
3.《白马啸西风》,这部结尾是文字最美,而且充满凄婉,正如那句普通却绝对真理的话“这一切都是极好的,可我偏偏不喜欢,又能怎么办?”
『贰』 求几本完结好看的金庸穿越小说
1、《神雕之武敦儒大传》
《神雕之武敦儒大传》是作者你是我的奇迹创作的一本武侠同人小说,于起点中文网首发。
内容简介:
重新演绎神雕中那对很有名的跑龙套兄弟中大哥,重写武敦儒拐了弯的人生,让他在神雕世界里也感受一下幸福人生。
2、《杨过传》
《杨过传》是网络作家长息创作的一部武侠同人类小说。进述了一个现代人穿越到神雕世界的故事。
内容简介:
杨过一个孤僻不群,满身傲骨的人。虽然我写的是架空同人,一开始也想着让一个现代人附身到少年时代的神雕大侠的身上。但是我终究舍不得这般侮辱杨过。也无法忍受有别个灵魂用杨过的皮相去玷污小龙女。
两人的爱情本来就是爱情的童话,是存在于中国人心底深处的一方爱情净土,这两个人,我不忍,也不配去玷污。所以我想:如果杨过依然是杨过本人而非转世,却由于某个原因,在年幼的时候拥有了对自己原本会发生的一生的了解,那么这种“先知”的优势会给他的一生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3、《天龙之大醉侠》
《天龙之大醉侠》是讲述主人公在天龙八部世界笑傲江湖,纵情人生的故事的同人网络小说作品。
内容简介: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其实大家一看书名就知道了,这本乃是天龙同人作品。相信同人的大家也看过不少,所以内容也没什么好介绍的。在下只在这里承诺以下几点:尊重原著,合理yy,不搞种马,不搞争霸只是想写一个人在天龙世界内笑傲江湖,纵情人生的故事。生要能尽欢,死亦能无憾。
活要活得潇洒,死要死得壮烈。年少轻狂,意气风,指点江山,笑傲江湖。有义薄云天的豪气干云,也有温柔缠绵的儿女情长。
但想写一个纯粹的江湖,一场恣意的人生。
4、《天龙八部之四号男主角》
天龙八部之四号男主角,武侠同人类型小说,现已完成。在起点中文网首发。
内容简介:
进入天龙八部,我就是第四号男主角,女主角们久等了。萧峰,我定要阻止你的悲剧,段誉,老子抢的就是你的戏分。虚竹?想想再说吧。
5、《金庸世界里的道士》
《金庸世界里的道士》是在起点中文网连载的一部传统武侠小说,作者是萧舒。该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人意外重生到金庸武侠世界成为一个道士的故事。现在已经完结。
『叁』 金庸写的武侠小说中,写得最好的是哪一部
这个问题见仁见智。以金庸自己说的,晚期作品好于早期作品,长篇作品好于短篇作品。事实上我读下来也是这个感受。因此,我个人觉得金庸写的最好的是后期完成的作品天龙八部,其次是笑傲江湖。如果以整个系列算在一起的话,射雕三部曲也是相当出色的,单一一部就稍稍有所欠缺。
先说天龙八部,这部小说可以说是金庸武侠的集大成之作,浪漫主义的高峰。气势恢宏,武功体系完整,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在人物设计方面,创造出了金庸小说中最完美的英雄人物萧峰。金庸后期成熟的民族观、世界观也在这部小说中体现无遗,早已不再是早期书剑恩仇录那种相对狭隘的汉人复国运动或是射雕英雄传里单一的保家卫国。而是站在更高的高度。真正以全天下为考量,不拘泥于一国一族之利益,是家国天下的最高境界。
更难能可贵的是,天龙八部具有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小说名字就引用佛家经典。八部指佛经中的八部众,带指芸芸众生,展现出因果循环中的无奈。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也与八部众相对应,其命运也有所照应。如萧峰对应天部、段誉对应龙部,在此不一一赘述。而小说的主要人物的结局也是一种解脱的体现。比如萧峰为宋辽两国的安危背叛了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而最爱的阿朱早已香消玉殒,只能以死明解脱,比如阿紫对萧峰、游坦之对阿紫病态的爱也只能以死化解。 比如段正淳是个情圣,跟一群女人难分难解,最后的结局只能是一起死。如段延庆,一生执念报仇,但最后发现段誉是自己儿子,并且成为皇位的继承人,心结已解,再无仇恨,飘然而去。比如萧远山慕容博,不共戴天之仇最终在佛法中化解。比如鸠摩智,执着于武功,在武功尽失后终成一代高僧。再比如慕容复,求皇位最终疯魔,也许只有疯了才能在精神世界中获得解脱。这种思想在新修版里更为明显。段誉最后在无量山洞里重新看到玉像,突然明白自己爱的是玉像中的幻像,而非王语嫣,对王语嫣的痴迷实属心魔作祟。而当王语嫣推倒玉像,碎了一地后,他对幻像的爱慕,对王语嫣的痴迷,都如镜花水月一般消散。这个结局有人说毁经典,但我觉得相当好,符合了天龙八部全书的思想。
所以说,天龙八部以金庸小说中少见的悲剧形式,完成了最壮丽的篇章。
再说说笑傲江湖。笑傲江湖是一部杰出的讽刺作品。当时据说越南国会互相攻击,都称对方为岳不群、左冷禅。可见这部小说影响至深。书中塑造了伪君子岳不群、野心家左冷禅 、独裁者任我行、政坛老江湖方证、冲虚,个个活灵活现。正派人士打着除魔卫道的旗号滥杀无辜,实则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扩张自己的势力,如嵩山派灭刘正风满门。相反那些为正派不齿小人物,如不戒和尚、田伯光、桃谷六仙、蓝凤凰等人,反倒尽显可爱率真。任我行嘲讽东方不败让部下喊出肉麻的口号,等到自己重掌大权后却变本加厉更加肆无忌惮寻求心理满足。其实江湖中人,谈不上是非善恶,俱是一样。而真正能够长久流传的,是人间的真情,令狐冲任盈盈在当年曲洋与刘正风的笑傲江湖曲谱伴奏下归隐,多美的画面。
射雕英雄传
以 历史 为背景,以两位爱国志士后人,截然不同的人生为主线,以“靖”“康”为名,
来念当年靖康之耻。
小说开篇以全真教义士诛杀朝廷贪腐为始,以郭靖黄蓉等江湖义士抗击金兵入侵为终,反映了当时的 社会 背景,朝廷贪腐无能,百姓多为不满,民不聊生,正义之士揭竿而起,后因外族入侵,各方英雄人物以民族大义为先,团结一致对外,抵抗入侵。
《天龙八部》无疑是金庸先生作品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和难以逾越的高峰。
我们都知道金庸先生写过很多经典武侠小说,而这部《天龙八部》是排在中晚期的作品,此时金庸还不到40岁,年富力强,也告别了之前的幻想路线,对人性的理解多了些层次也多了些拷问,这是精神上的一个跨越,再加上之前的文笔淬炼, 历史 文化的积淀,故事脉络的把控,这些内力适时的共同作用于这部小说,于是,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从情节上看:人物内容更丰富、矛盾冲突更剧烈,场面更波澜壮阔,有恩,有仇,有压抑,更有发泄,看起来也更过瘾。
从人物设定上: 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萧峰。这是天龙八部三个主角之一,他是辽人血统,又被汉人抚养;他生性明朗,不断陷入愁云惨雾;段誉,富贵家公子哥一枚,他的身世也足够复姐姐妹妹亲妈亲爸养父之间错综交杂,虚竹,性格鲜明,憨实敦厚,却也来头不小,更重要的是作为少林弟子竟然有艳遇。
从价值观上:金庸先生通过萧峰这个角色,不停的带领读者去探寻:汉和辽谁是正义的?侵略和被侵略,谁是无辜的?正义和亲情,哪一个是正确的?以牙还牙和宽容退让,出路在哪里?这些提问在以往武侠作品中从未出现过,如黄河浪涛滚滚袭来。
从创造性上: 除了这些沉重的东西,也不缺少浪漫。有萧峰对阿朱的一片深情,有虚竹和梦姑在冰窖缠绵,有段誉抱得美人归的欣喜,有段正淳的风流韵事屡屡被挖出,有美艳少妇康敏的偏执,有阿紫这样的小妖女杀人不眨眼,有在小时候看到这些不得不说它刷新及震撼着我的三观,每一个角色都深入人心,都让人过目难忘。
《天龙八部》于是突破束缚,冲击了正邪不两立的传统武侠价值观本身,更有力量感。创造出丰富、激烈和引人反思的一部小说,这是金庸先生早期作品未能达到的。 与之较争议的还有《鹿鼎记》,因为是金庸先生的收官之作,这部小说也颇具代表意义,以一种戏谑、讽刺的态度重新描写了武侠世界。但相对于《天龙八部》,还是黯然了很多。
与金庸齐名香港作家倪匡说过:“凡有华人的地方,都有人知道金庸。”就连马云也不能免俗,自己的外号的就是“风清扬”。可见金庸小说影响力。众所周知,金庸大师写了十四部武侠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短篇越女剑。这十四部武侠小说应该说伴随我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岁月。金庸故去,世间再无大侠。
金庸的第一部《雪山飞狐》写于1960年,收山之作《鹿鼎记》写于1969年。至于说,哪一部武侠小说可以代表金庸大师的最高水平和代表,这应该每一个人看法都各有不同。
好看不好看是个人观看法,你说《天龙八部》好,我说《天龙八部》杂乱无章。我觉得《连城诀》写的好。你却说《连城诀》过于阴暗,喻意、内容,文笔,影响都是影响标准的。 由于金庸小手基本上也都被拍成电视剧,由于电视剧拍摄的好不好。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说评价。这里面影响最大的就是射雕三部曲 。如果有人要看金庸武侠小说,应该从射雕三部曲开始。射雕三部曲里的很多设定都沿用下来,套路都差不多,属于大众化。是普通风格武侠的小说, 金庸曾经说过:“武侠小说的主旨是要讲是非、讲道义”。射雕三部曲很好地体现了武侠道义核心价值观。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实际上能够真正体现金庸水平的武侠小说应该是《笑傲江湖》和《鹿鼎记》,这两部武侠小说有着极为强烈地政治隐喻和影射,无论这对两部小说都是金庸后期作品,在写作手法和境界上是最高的,无论文笔,意境,寓意都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这也是金庸的个人创造的巅峰 ,其中夹杂着金庸本人对政治,家国、民族的看法。个人认为金庸武侠小说写的最好,巅峰之作是《笑傲江湖》,而《鹿鼎记》已经不是一部武侠小说。
《笑傲江湖》这部小说写于1967年金庸先生43岁之时。是金庸大师唯一一部架空 历史 ,没有实际 历史 背景的武侠小说。 有人说:《笑傲江湖》是一部真正的、纯粹的、十足十的武侠小说。 这里所有的人都有欲望,无论正邪,少林武当要保持现有态势,因为他们最大的既得利益者,而日月神教既有内部矛盾,但对外的利益却是一致的,左冷禅是外小人,而岳不群是伪君子。而男主令狐冲却是最无辜,最憋屈的男主,令狐冲希望潇洒自由,笑傲江湖。但最后却不得不退出他的舞台。心有正邪是他的原则,在正邪的理解上,无疑令狐冲更加自由。 也就是作品立意深刻,所谓神功必须自宫。隐喻政治的可怕。其提炼已至化境,堪称金庸全著第一,人物性格塑造突出,尤其是岳不群这一人物的塑造,堪设无与伦比。节奏始终引人入胜。 最主要的是作品立意深刻。
男主令狐冲的一生本想潇洒走一生,但始终都是被动的,被时势推动着走,没有依照自己意愿去生活,令狐冲在最黑暗的江湖最痛苦地生活着。而令狐冲能够保持初心,在寂寞中、在黑暗中、坚持自我、守护初心实属不易。 在一个丛林法则生效的地方,道义成为稀缺品。狠毒成为“品质”。而令狐冲是个例,林平之才是常态,岳不群是高级。东方不败是极端。但最终男主还是离开的 江湖( 社会 )而走向平静。
“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侠小说”。窃以为,以我等常人,可能还未够资格来评判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哪一部是写得最好的。
其实,不止在华人圈,金庸小说被翻译成英、法、意大利、希腊、日、韩、泰、越、印尼等多国文字,国际影响巨甚,所以他才能够成为英国剑桥、牛津名誉院士;获得大英帝国官佐勋章勋衔、法国文化部法国艺术及文学司令勋衔,成为法国政府荣誉军团骑士以及英国牛津大学董事会成员。
正所谓从诺贝尔奖得主到贩夫走卒,从黄土高波到大洋彼岸,各个阶层、各个地方,到处都有金庸迷。可能不少人看过那部据说是2016年最流行的韩剧《请回答1994》,戏中的医学院大学生宿舍里就摆着一排金庸小说。
“百年一金庸”。其小说世界的雄浑广大,令众多的爱好者和研究者感到力不从心——比较一致的认识是:给金庸的小说下结论性评语,现在还不是时候。
或许,我等谦虚地说一声,凭自己的感受,更喜欢金庸作品中的哪一部,较为恰当。
金庸最初写武侠小说是为了赚钱,然后是为支撑《明报》局面,到了1960年代末期,才试图在武侠小说的创作上做新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政治取向和对现实 社会 的看法。但自从1955年他在《香港商报》连载《书剑恩仇录》(1957年结书出版),“金庸”就作为一个“神话”诞生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的创作一发而不可收。他连载的第三部作品《雪山飞狐》,在当时除大陆外的华人圈就已经被惊叹为“石破天惊”,“全城争读”。接着,他开始边写边连载第四部作品《射雕英雄传》。那是1958年,当时在香港不看这个连载的“简直是笑话”。自此,金庸的武侠小说巨匠、大师地位,人人公认。
武侠小说是中国文学的一个特殊范畴。渊远流长,可追溯到汉代的《游侠列传》等。真正自成一家,是从上个世纪初开始,即所谓由旧武侠和新派武侠构成的“百年武侠小说史”。20世纪40年代前,曾有第一个黄金时代,称为“百家争鸣期”,以描写侠客义行为主,但受到了文坛“正统”文人的猛烈抨击。武侠小说的第二个黄金时代,是由梁羽生、金庸、古龙三巨头撑起的新武侠“巨星时代”。
“金梁并称,一时瑜亮”。时间上先有梁,后有金,但在作品深度和广度方面,无论是从故事情节的奇诡曲折、人物性格的复杂多样,以及揭示人生的深刻精辟上,金庸都远胜梁羽生。
对金庸和古龙的比较研究,成果颇多。有人具体比较说——写情:金坚韧,古浪荡;人物:金重历练,古重经历;叙事:金古典、浑厚,古现代、阳刚等等。还有人指出,古龙小说有着诸多商品化的弊病,时时添一些“色情”味精;为着牟利,下笔粗糙,信笔所致。这些问题在金庸作品中是绝没有的。
人们为什么喜欢金庸小说?这可能会用上那句话——“一千个人眼里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里只能谈谈我自己的感受了。
第一,金庸把他要讲的故事,基本都置于了具体的时代里,于是使故事有了厚重的 历史 感。《越女剑》——春秋 ;《 天龙八部 》——北宋 ;;《射雕英雄传》——南宋 ;《神雕侠侣》——南宋;《 倚天屠龙记》——元末;《碧血剑》——明末 ;《鹿鼎记》——清康熙年间 ;《书剑恩仇录》——清乾隆年间 ;《飞狐外传》——清乾隆年间;《雪山飞狐》——清乾隆年间 ;《鸳鸯刀》——大约为清乾隆年间 。《笑傲江湖》、《侠客行》、《连城诀》、《白马啸西风》好像没有明确的年代背景。有人经过严密的考证后认为:金庸应该是以明朝年间作为 历史 背景来写作《笑傲江湖》、《连城诀》的(《笑傲江湖》故意不明确年代,是因为它是一部 社会 寓言小说)。正因为金庸把他的故事放置在了具体的 历史 背景之下,令人读来很容易产生时代穿越的“现实感”,对当时民俗风情、 社会 概况、民族矛盾等等一目了然,对故事发展、人物命运也感同身受。这大概是其他的武侠小说都做不到的。例如《鹿鼎记》,写尽了康熙朝所有的重要 历史 事件,连钓鱼岛是中国的都写到了。尽管韦小宝被戏说成件件参与其中,但毕竟还原了康熙朝的雄韬伟略(同时也揭露了种种的 社会 问题)。
第二,金庸在其所有小说中,都浸润了浓烈深厚的中华文化。翻开他的任一作品,易经八卦、奇门算术、佛教道教、医药经络、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满目皆是,信手拈来。比如金庸小说中人物的名字,多有出处。王语嫣——“语笑嫣然”;周芷若——《汉书》“衡兰芷若”;任盈盈——古诗十九首之二《青青河畔草》中“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之十《迢迢牵牛星》中“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十分符合小说中那个重情貌美的女子形象;钟灵——成语“钟灵毓秀”,聚集天地灵气,孕育优秀人物。仅举这几例,有专门的研究文章可以查阅。金庸小说的章回题目也是非常讲究的,往往连起来是一首词或诗,如《天龙八部》的回目连起来就是五首词。读金庸小说,会不自然的浸淫于浩瀚的中华传统文化之海,焉能不受益?
第三,金庸在他的小说里写了一群不同以往、不同反响的侠。所谓侠者,“言必行,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阨困,千里诵义者也。”金庸写了这样的侠,如胡一刀、胡斐、苗人凤、夏雪宜等。但他所钟情的是侠的最高境界,即“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如陈家洛(在金庸笔下,他是属于成长期的大侠)、袁承志、郭靖、杨过等等,他们往往是侠,同时又兼具民族英雄。金庸笔下的侠,充分体现着他自己的家国情怀。这方面的顶峰,确实应该算是萧峰了,家仇国恨交织、私情大义纠缠(且跳出了狭隘汉族民族主义的窠臼),金庸塑造的这种悲剧性英雄的成色,绝不在莎士比亚之下。
第四,金庸笔下,始终在寻找他自己心中的英雄。金庸出生在海宁世家,自小饱读诗书,同时又从小追求个性的独立,关心国家民族的兴旺。因为他的经历,所以不难发现,他的小说里,一直想塑造他理想中的英雄——男人。第一个应该是郭靖。他相貌平平、资质愚钝,但就是赢得了黄蓉的芳心,且在一个个关键时刻,显现了男子汉的、侠的气概。大概金庸对郭靖不很满意,于是塑造了第二个杨过。杨过“离经叛道”,狂傲不羁,一改郭靖的性格,但仍然称得上是侠之大者。可能金庸仍不满意,所以又有了第三个张无忌。张无忌中和了郭靖和杨过的性格,具有坚韧的性格、不为强暴的勇气,一切皆好,唯一不足是在赵敏、周芷若等一群女人之间优柔寡断。于是有了萧峰。萧峰堪称绝世英雄。《天龙八部》连曾代金庸写过六万字(新版中已删除)的倪匡都赞不绝口。萧峰应该就是金庸心中的正牌男人了。但窃以为,他其实似乎更喜欢后来的令狐冲。令狐冲和萧峰都在大是大非上鲜明坚定,同时又在感情上忠贞深邃。可是,令狐冲比萧峰性格上又多了潇洒和诙谐。
如果问我更喜欢金庸小说的哪一部,我会首选《笑傲江湖》。
“无心插柳柳成荫”,金庸在塑造理想男人的时候,不成想却塑造出了更出色的女人,这就是黄蓉、赵敏和任盈盈。我想,许多男读者,都会同意我的这一看法。据说,金庸曾一直暗恋香港影星夏梦,有研究者称,在黄蓉、赵敏和任盈盈身上,都可以明显看到夏梦的影子。
问我为什么更喜欢《笑傲江湖》,因为我更喜欢令狐冲和任盈盈(很想找一张任盈盈的图片,但看来看去,好像都与金庸笔下的原型相去甚远)。
有人说,当代中国文学的顶峰是高阳和金庸。客观说,金庸还是胜出高阳一筹的。金庸不同意把他的小说纯看作武侠小说。我觉得极是。小说写什么不重要,而看是怎么写,写成什么样。没有 历史 感的,没有文化积淀的,读完一遍再也不想重翻的,甚至没有多少文字美感的,肯定不会是顶尖作品。
《笑傲江湖》是一部 社会 寓言,而《鹿鼎记》则是 社会 问题小说。这两部作品是受到称赞最多的。千万不要说金庸从《书剑恩仇录》反皇帝开始,到《鹿鼎记》效忠皇帝结束这样的话,很可能被笑话的。我向大家推荐一本金庸传记,(香港)冷夏写的《文坛侠圣》,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对热爱金庸作品的读友,可能有所帮助。
正所谓“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一部《越女剑》,金庸先生一共创作了15部小说。
而题主所问:金庸写的武侠小说重,写的最好的是哪一部?
我认为是《倚天屠龙记》。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金庸先生对此问题的看法。
据说曾经有一些读者有幸见到金庸先生本人,于是忍不住追问金庸先生:您自己认为您的哪部小说写的最好?
金庸先生回答道: “长篇的作品比中篇、短篇的作品要好,后期创作的作品比前期创作的作品要好。”
依照金庸先生的观点,他的封笔之作《鹿鼎记》才是写的最好的作品?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金庸先生的说法或许有待去商榷。
那么我来说说我的看法,为什么《倚天屠龙记》才是写的最好的作品。
武功的高下:
既然是武侠小说,那么自然少不了“武功”的高下之分。有读者曾经总结金庸先生的15部作品,发现金庸先生对于“武学”的设定为: 年代越往前,武学就越厉害。
那按照以此推算,《越女剑》的故事年代背景为春秋战国时期,小说的“主角”阿青的武功是15部小说中,最高强的人物。
可金庸先生曾经也说过,在他所有小说中,武功最高强的主角是张无忌,他的原话是: “很大可能是张无忌” ,并有解释说: “张无忌集各家之长,应该比较全面。”
虽然阿青论及剑术,可谓极为高超,在原文中有描述:
可问题是,阿青一身的武功都在剑上,赤手空拳的阿青,能发挥出什么样的实力?我们不得而知,原文也没有描述。但这个问题在张无忌身上就不存在,他徒手也好,握着各类武器也罢,均不影响他的发挥。
再加上作者的亲口承认,金庸作品中论及“武功”,张无忌为第一。
而张无忌又是《倚天屠龙记》的主角,从武功高下来看,《倚天屠龙记》是写的最好的作品。
个人成就:
说起个人成就,金庸笔下有被称为“侠之大者”的郭靖,有“论英雄谁是英雄”的萧峰,其余“主角”如石破天被认为是“天真汉”,有狄云被唤作为“老实人”,有韦小宝被封为“鹿鼎公”等等。
以郭靖、萧峰二人来对比张无忌,郭靖一生贯彻“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他号召群雄同守襄阳城,最终自身随着襄阳城破而身陨,虽令人钦佩、惋惜,却于大局无补。
而萧峰则是雁门关外以一己之身,阻挡耶律洪基南下,更是为全“忠义”,以断箭而自戗,可谓是可歌可泣,但《天龙八部》的结局未免太过“悲壮”了一些。
倒是张无忌,率明教之众,又号召天下群雄抵抗元军,不仅功成身退,而且还将称帝的机会让给了下属。
论及成就,显然不是金庸笔下其他的“主角”所能比拟的,更何况张无忌的那份胸襟气度和22岁就携美归隐的结局。
所以,以个人成就论,《倚天屠龙记》才是金庸作品中写的最好的那部。
主角的爱情:
爱情是永恒的话题,哪怕是武侠小说里也不例外。
纵观金庸先生的15部作品的“主角”, 他们的“爱情”有多少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又能给我们启发和借鉴、思考的?
先不说《鹿鼎记》中韦小宝的“爱情”,也不用想《射雕英雄传》中的“靖哥哥与俏黄蓉”,至于《神雕侠侣》中的杨过、小龙女二人更是不用多说。
都是脱离现实生活,其用意也只是金庸先生为了铺垫小说故事情节的需要而已。
唯有张无忌,小说中他有遇到周芷若、朱九真、殷离、小昭、赵敏等等,这就像现实生活中每个人要经历不同的人一样。
谁是自己心里最不舍的?谁是自己最难以忘怀的?
金庸先生通过张无忌的话,让我们学会看清楚,谁才是自己最爱的。
张无忌的“爱情”,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而不像其他“主角”,只是为了小说故事情节的需要。
所以,从“主角”的爱情来看,《倚天屠龙记》是金庸先生作品中,写的最好的。
按照金庸自己的说法,他认为自己的作品中,长篇比短篇好,后期比前期好。
《鹿鼎记》作为金庸先生的一部长篇且是封笔之作,自然是最好的一部了。
金庸也确实表示过,鹿鼎记是他最满意的作品。两次修订中,鹿鼎记是改动最少的一部,这一点也能看出金庸对这部作品确实很满意。
从读者的角度看,《鹿鼎记》尽管不是最受欢迎的,但是一定是最登峰造极的。
论文笔之老练,剧情之浑然天成,思想境界之高,这都是他其他作品所比不了的。
如果你先读《鹿鼎记》,读完之后再去读《书剑恩仇录》,你会明显地感受到二者的区别,差距不是一般的大,以至于你会怀疑这两部都是出于同一人之手?
尽管金庸的处女作《书剑》也很优秀,但是跟《鹿鼎记》比,这的不是一个量级的。从中也可以看出金庸写作上的巨大进步,也能验证他的自评(后期比前期好)很准确。
金庸的武侠陪伴我从少年到年过半百, 去年我还买了金庸武侠小说的全套,整天放在枕边,随时翻开,走入侠的世界快意恩仇。单从武侠角度来评价,天龙八部达到顶峰,再也无法超越,否则就会进入邪路。其次数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从文学角度来看鹿鼎记写得最好,无论情节、人性、内容的深度各方面作者己付出全部心血。但严格来讲鹿鼎记不是纯武侠小说。
、
'
-
、
射雕三部曲和《天龙八部》《鹿鼎记》这些长篇的确体现了金庸先生不着痕迹行云流水的写作特色!尤其是《天龙八部》,大开大合之间尤见气度!不过,若从叙事技巧角度来看,我个人认为《雪山飞狐》最为巧妙,它犹如一出舞台剧一般,把两代人的恩怨,几十年的情愫,糅合在几天的时间中,调动插叙、补叙各种叙事方式,使得人物形象渐渐清晰、渐渐饱满,从而推向矛盾的最高潮——这一刀是砍了还是没有砍?故事却在这里戛然而止,任凭读者无限遐想……真正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妙哉妙哉!
首先,从文学成就来说,个人认为笑傲江湖是金书中的巅峰之作,为何这么说,主要我在于笑傲江湖是金庸晚期的作品,那个时候金老的文字驾驭能力,故事叙述以及人性善恶塑造上面已经炉火纯青了,这点和书剑恩仇录作个对比就非常明显,书剑毕竟是处女作,各方面还显得有些生涩。笑傲江湖中的岳不群,左冷禅,任我行等形象跃然纸上,文字叙述已臻化境,所以,金书作品首推笑傲江湖
『肆』 金庸小说中那几部结局是美好的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越,我就给你说说你没看过的。
连城诀,书中狄云走了,专回到他练属功的地方一个雪谷;
天龙八部,萧峰死了,虚竹做了西夏驸马,新版中段誉并没有和王语嫣在一起,娶了自己的几个妹妹;
射雕英雄传,黄蓉和郭靖,完美的爱情;
白马啸西风,结局伤感,李文秀从大漠去南方,她师父死了,喜欢的人也娶了别人,当你深深爱的人却爱上了别人,这有什么法子;
鹿鼎记,韦小宝最后有7个老婆,过上了神仙一样的生活;
笑傲江湖,令狐冲把衡山掌门交给了仪琳,任盈盈也不再做圣姑,他俩一起隐居了;
神雕侠侣,杨过等了16年,跳下悬崖,最后还是见到了小龙女;
侠客行,女一号必须是白阿秀,但重点并不是他俩的感情,倒是石破天的身世成了一个迷;
倚天屠龙记,小说中最后一段交代的清楚,张无忌正要给赵敏描眉,这时窗前周芷若突然出现,说道:“无忌哥哥,你还欠我一个承诺。”张无忌手中的描眉笔掉在了地上,全书结束;
鸳鸯刀,感情戏较少,不吵架的夫妻不是真夫妻。
请采纳。
『伍』 金庸先生十五部武侠小说,哪个结尾最让你回味
金庸十五部武侠小说,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天龙八部》和《神雕侠侣》,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为乔峰这个人物相当着迷,但在小说中,乔峰与阿朱有情人无法终成眷属的感情却让我感到相当遗憾,我总觉得乔峰这样一个心中有大义的英雄应该有美人相伴,他才不会过得那么孤独。
看过《神雕侠侣》之后,我意犹未尽,有时还会想,小龙女和杨过会过上怎样的生活呢?他们会不会有后代呢?当时的我真希望有一部《神雕侠侣后传》来续写他们的故事。除此之外,我也对小说里面的武功绝学很感兴趣,又重温了金庸老先生其他的武侠巨作。
『陆』 金庸的最后一部武侠小说是哪一部
金庸最后一部小说是《鹿鼎记》,金庸在连载完《鹿鼎记》之后,就决定封笔了,而这部小说也是成为了金庸的最后一部巨作,金庸成就了韦小宝。
《鹿鼎记》是中国现代作家金庸创作的一部长篇武侠小说。这部小说创作于1969年-1972年间,背景设置在明末清初(1644年-1689年),讲述从小在扬州妓院长大的韦小宝,以不会任何武功之姿态闯江湖各大帮会,周旋于皇帝朝臣之间并奉旨远征云南、俄罗斯之故事,塑造了一个与传统侠客完全不同的小人物形象,并借这个形象讽刺了一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和迂腐顽固的思想,表现了民族统一的思想。
(6)结局好的金庸小说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鹿鼎记》这部小说从1969年10月到1972年9月连载在金庸主办的《明报》上,连载时间长达两年零十一个月。
《鹿鼎记》是金庸的最后一部武侠小说。小说名字中有“鹿”和“鼎”二字,“鹿”是“逐鹿中原”的“鹿”,“鼎”是“问鼎”的“鼎”,因此,从名字上看,《鹿鼎记》就和政治、权力斗争是紧密相连的。可见,金庸在这部小说中仍然深深地关心着政治。《金庸作品集“三联版”序》中说:“我初期所写的小说,汉人皇朝的正统观念很强。
到了后期,中华民族各族一视同仁的观念成为基调,那是我的历史观比较有了些进步之故。这在《天龙八部》《白马啸西风》《鹿鼎记》中特别明显。”
《鹿鼎记》书后又特地附有《康熙朝的机密奏折》,他说道:“我认为过去的历史家都说蛮夷戎狄、五胡乱华、蒙古人、满洲人侵略中华,大好山河沦亡于异族等等,这个观念要改一改。我想写几篇历史文章,说少数民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北魏、元朝、清朝只是少数派执政,谈不上中华亡于异族,只是‘轮流做庄’满洲人建立清朝执政,肯定比明朝好得多。这些观念我在小说中发挥得很多。希望将来写成学术性文字。
『柒』 金庸笔下结局圆满的反派有哪些
金庸笔下,有很多侠义之士,相应地也有很多坏事做尽的大反派。在这些反派中,有的人下场凄惨,而有的则是结局圆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金庸笔下五位结局圆满的反派,他们都是谁呢?
『捌』 找几本好看的武侠小说.要结局美好的.
金庸的小说几乎都是啊,飞狐外传,雪山飞狐,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内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侠容客行,倚天屠龙记,碧血剑。
飞、雪里的苗若兰是苗人凤的女儿,也算是名家子女。天龙八部里的女主角更都是公主,射雕里的就真的是四大高手级的女儿,笑傲里任盈盈是圣姑,书剑里的是部落首领的女儿,神雕那个女主角也许不算名家,侠客行里的女主角是一把帮派首领的孙女,倚天里的是郡主,碧血剑里的女主角是位高手的女儿。那些主人公都是一开始很弱的,后来变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