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套话)
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题思想服务的。阅读时只有了解了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下列几方面入手。
1.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
人物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
肖像描写(也叫外貌描写)
它的作用不只在于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特征,而是为了以“形”来传“神”,因此分析人物外貌可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例如《故乡》中对闰土的描写:“十一二岁,紫色圆脸,项带银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这是一个活泼、勇敢、英俊的少年。而中年闰土却变成:“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有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只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是一个饱经忧患,受尽劳累、饥寒交迫、麻木迟钝而又自卑的人了。鲁迅先生通过闰土的肖像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他性格的巨大变化,从而揭示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给人民造成了苦难。
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
人物行动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例如《范进中举》中写胡屠户的贪婪相:……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这里通过胡屠户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暴露了这个市侩嗜钱如命的本性。
心理描写
分析人物的心理描写,能很好的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描写,它往往和外貌、语言、行动交叉在一起。有时描写了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同时也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比如,孔乙己买洒时“排出九文大钱”这一动作,正反映了他在短衣帮面前炫耀的心理。
2.从侧面描写人物。
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我的叔叔于勒》关于于勒的叙述和结尾景物描写,都属于侧面描写。
3.从细节描写入手。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分析细节描写,首先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要经得起推敲;其次看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看其是否经过精心选择,巧妙安排。上面提到的《故乡》一文的肖像描写和《范进中举》中的语言、动作描写,实际也都是出色的细节描写。
⑵ 如何分析和赏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小说类文本阅读受到重视。广东、宁夏、海南、江苏和浙江卷都在文学作品阅读中考查了小说阅读的,而赏析人物形象又成了小说阅读的必考题目,因此,熟练掌握一些赏析人物形象的答题技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赏析人物形象的答题技巧
1、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赏析人物形象。
(1)人物描写的方法:①正面描写,一般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事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2)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①外貌、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②语言描写:A、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省去,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B、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③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④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征。
2、从分析人物活动的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形成的原因。
环境是人物活动和故事发生发展的场所。特定的人物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对小说环境描写的分析,也是理解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等,有时起渲染气氛的作用。社会环境主要是渲染时代特征。另外环境对人物性格的体现也起着强化作用,作者为了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性格,往往为人物设置各种不同的环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出性格。例如2008年高考浙江卷所选小说《乌米》,第五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就为我们提供了主人公乌米的生活环境,突出了她孤独无助的处境,暗示了人物的命运。
3、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同此引起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根据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必须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全面、恰当、实事求是。人物的性格特征是从情节中引出的结论,反过来可以解释情节。只有全面而恰当的结论才能正确解释全部情节。
第二,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多角度进行分析。
第三,分清主次,把握其主要性格特征。
第四,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4、从人物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人物性格。
许多小说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2008年高考江苏卷所选小说《侯银匠》,虽然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可是小说的主要文字却是写侯菊。如果考生不能准确地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很难全面总结出侯菊的形象特点。
5、从分析小说的主题入手,揣摩作者的评价。
主题是小说的灵魂。小说的主题往往是通过作品中人物的活动体现出来的,因此通过分析小说的主题,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可以正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2008年高考广东卷《河的第三条岸》,文章语言含蓄,内容抽象,考生需认真分析小说的主题,敏锐地认识到作者对“父亲”的选择是肯定的,才能够正确分析出“父亲”的性格特征,从而准确地分析“母亲”的人物形象。
二、高考中人物赏析题设题类型
命题者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三种题型:
①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②根据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三、高考中人物形象赏析题答题思路
1、总体概括人物主要性格特征。
2、具体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4、得出全面完整的结论。
例如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17题答案:(总体概括)母亲是一个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的家庭妇女。(具体分析,举例说明)她对父亲的理想不理解,不支持,知道父亲的行动后,她只有一句“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远别回来。”对于父亲的浍,她觉得羞辱。但她虽不理解父亲,在物质方面却又是支持他的,她把食物放在“我”很容易偷到的地方。
⑶ 如何概括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呢
笔者主攻历史学方面的研究,按理说对于文学方面的问题很少介入,但楼主不吝赐回教的话,还是略陈答一二鄙陋肤浅之学。
概括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是从小说的故事情节为出发点,然后再从两大方面入手:
1.正面描写。如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特别要注意细节描写)
2.侧面描写。主要从第三方表述者介入,由第三方的眼光去看待所要描写的具体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具客观性。另外,还有衬托,衬托又分为正衬与反衬,主要有以景衬人、以物衬人、以人衬人等写法。衬托可以很好的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还具有显露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如托物言志),这要结合小说具体分析。
笔者因专业与楼主所说南辕北辙,所以能力有限。
如有帮助,请采纳。
⑷ 怎样分析小说中的人物
生问:您在10月11日的《小说阅读要点》里提到: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其中人物最为重要。请问,怎样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呢?
师答: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样式,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的描写,形象而广泛地反映现实生活。人物、情节、环境被称做小说的三要素。在中学语文学习中,一般把小说当做记叙文,但它和一般的记叙文不同。小说可以虚构人物、情节,记叙文则是写真人真事。小说中虚构的人物是反映生活的手段,同学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
第一,可以从人物自身的语言来分析。语言描写,指人物对话和独白。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应是他身份、经历、思想感情的反映。例如,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中,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刻画出警官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狡诈多变、趋炎附势的卑劣形象。
第二,可以从人物自身的行动来分析。行动描写,指人物的行为、动作。作品中的人物是靠动作活起来的,人物的行为是受其思想意识支配的,因此,人物的行动反映着人物的思想和内心世界。例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写道:“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这个“摸”的动作非常形象地揭示了孔乙己穷困潦倒的境地。
第三,可以从人物的外貌来分析。对人物外貌的描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物的性格或折射出人物的经历、命运。例如鲁迅的《故乡》中对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就反映了闰土性格和命运的变化,从而揭示出封建思想对人的毒害之深。
第四,可以从情节的发展来分析。所谓情节,就是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人物性格总是在情节的发展中逐步展现的。例如,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对主人公菲利普夫妇的塑造就是通过情节的展现来完成的。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前后不同变化,展现了他们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本质,也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以及金钱至上的社会现实。
第五,可以从人物的心理活动分析。心理描写,指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思想活动的描写。心理描写也是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的重要方法之一。例如,泰格特的小说《窗》中有这样的描写:“不靠窗口的病人,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有幸能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这段心理描写,把人物极度膨胀的私欲和强烈的占有欲表现了出来。
以上介绍了分析小说中人物的几种方法,这些方法都不是孤立的,要注意综合运用。
另:http://tieba..com/f?kz=532814654
⑸ 在描写小说人物时,应该如何准确的把握人物性格
理解人物\体现人物
⑹ 写小说时怎么把握好人物性格
我觉得你最好先把每一个角色名字写出来,后面给他们一些关键词
所以你写着回写着不要按自答己的想法去当角色里的做法
我偶尔也这样
本来这个角色设定如此的
但我又不舍得让角色变成这样
最好有个坚持 有些剧情 来引导读者 这个角色性格本身如此 不会有改变的一天
⑺ 如何概括小说中人物的形象特点
小说的基本目的是塑造人物形象。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刻画的基本特点,下面主要从三方面简要分析。(1)了解刻画人物手段的多样化的特点。与其他文体相比,小说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段更为多样化,它不受任何限制,可以采取和调动一切艺术手段来刻画人物性格,记录人物命运和历程。具体来说,小说刻画人物手段的多样化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小说能细致入微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把笔锋直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对人物复杂心理以致最细微的心态变化和最隐蔽的思想潜流做淋漓尽致的披露。如《红楼梦》中对黛玉的刻画。 其次,作者还能站出来对人物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另外,小说刻画人物还能做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直接与间接相交错等等。特别是它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能够超越时空,无所不至,无限无涯。小说在时空艺术处理上的这种开放性,突破了自然的时空形态,而重构起了新的时空形态,如秋日晴空变幻万端的云彩,灵动自由,多姿多彩。 (2)主次人物关系的分析。古今中外的优秀小说,大都以集中的笔墨,着力刻画一个或几个主要人物,以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作为作品人物形象塑造的焦点,并随之配置和描写一些必不可少的其他次要人物,组成一个以主要人物为主体的相互衬托、相互作用的形象体系,从而对社会生活惊醒广泛的艺术概括。在指导阅读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理清人物和主题的关系,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往往最能表现作品主题。因此,要使学生正确把握小说中的主次人物关系。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直接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人情冷酷、金钱万能这一主题的人物是菲利普夫妇而不是于勒。 二是从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上来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一般是其他人物所围绕的中心人物。 三是从作者的创作意图出发来分析。任何一个小说家的主观意图大都是通过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来体现的。要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除了参考有关资料外,主要还需要通过对作品本身及其所描写的人物进行具体分析。
该文章转自[语文123资源网]: http://www.yuwen123.com/Article/200908/40716.html
⑻ 如何分析小说中人物的形象
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赏析人物形象.
(1)人物描写的回方法:①正面描写,一般答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事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2)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①外貌、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②语言描写:A、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省去,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B、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③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④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征.
⑼ 怎样把握与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的一个重要艺术特征,就是塑造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的活动。阅读中分析人物形象,主要是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典型意义,进行理解作品主旨和社会意义。所谓人物的性格特征,即指刻画的人物必须具有独特的鲜明的个性,也就是在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品质、行为、习惯等特征,既符合人物自身由一定时代、阶级、社会环境造成的性格逻辑,又区别于其他人物的特征。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所塑造的别里科夫形象,他那套子式的外套,套子式的生活习惯,套子式的腔调以及他的“心神不定的搓手”等等,都是独特的,只有别里科夫才具备的区别于他人的个性。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就像恩格斯所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阅读中理解与分析人物形象,主要是对形象塑造、刻画方法和技巧的理解与分析,从而把握形象的个性与共性。其分析的方法如下:一、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理解人物性格情节往往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人物性格往往在情节发展中表现出来又在情节中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