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曹七巧人物形象分析提纲怎么写
《金锁记》里曹七巧人物形象分析
曹七巧是个悲剧人物,是一个受害者。她所嫁的丈夫是个“骨痨”病人,但七巧是个健康的人,她正常的情欲因难以满足而受到压抑,是个被锁在黄金枷锁里的女人。
但是,曹七巧的悲剧更在于她是一个施害者,而且受害的对象不是别人,而是她亲生的儿女。七巧因得不到情爱而受到压抑,在压抑中她开始疯狂,因为疯狂她做出种种可怕的事情。她百般破坏儿女的婚姻幸福,是中国小说中少见的具有变态人格的女性形象。
曹七巧形象分析
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隆街中学 谢东方
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到如今,我已经读过两遍了.这篇小说主要是通过人物苍白的精神世界和跟不上时代步伐的生活方式,刻画了都市洋场旧式大家庭中的一老(曹七巧)一少(长安)两个女性形象.读了小说后,我的心情是久久难以平静,对这两个人物形象特别是曹七巧的命运更是百感交集.
首先,我觉得曹七巧是一个封建礼教制度下的牺牲品.本来,她的社会地位并不算低--"开麻油店"的.年轻时,她长得也还算不错,喜欢她的人也不少,有肉店里的朝禄,哥的结拜兄弟丁玉根,张少泉,还有沈裁缝的儿子,"如果她挑中了他们之中的一个","男人多少对她有的真心".然而,她能挑么 在当时社会环境中,年轻人的命运特别是"婚姻"不是自己所能"挑"的,也不知她乐意不乐意,情愿不情愿地就嫁给了一个躯体残殖,"腻滞着死去的肉体的气味的","没有生命意义的"姜家二少爷.这是七巧性格走向扭曲的祸根.
婚姻使她的人性扭曲.因为她家并不算大家,她毕竟不是大家闺秀,与姜家并不算门当户对.她嫁给姜家二少爷时,只是一个姨奶奶,后出于实际情况--二少爷残殖不可能再娶正头太太,姜家老太太才决定将其"聘为正头奶奶",教她"死心塌地的服侍"姜家二少爷.因为本质只是个"姨奶奶",所以她在姜家没有"正头奶奶"应有的地位,处处被人瞧不起,就连伺候她的丫环"小双"都敢轻视她.三少娶妻时,小双说"就连那一年娶咱二奶奶,也还比这一趟强些."瞧瞧小双这言语和德性,就知道她对曹七巧的轻蔑程度如何.难道七巧嫁人的排场就应当比别人小 难道她的命中注定要比别人低一等吗 不,这只是社会的原因.正因为她在姜家生活中的人缘环境是如此的不如意,曹七巧便就形成了一种怪异的性格.凡事,凡人她都看不顺眼,都要出一番尖酸刻薄的言语.因而形成了尖酸刻薄的性格.
又因婚后,生理与肉欲得不到满足,她的心理变得更加"畸形".她的脾气变得非常暴躁,性格变得更加尖酸,刻薄.总觉得整个家庭中的事,都看不顺眼,整个屋子里的人都针对她.因而,在生活中,不管看到什么东西,听到什么话,遇到什么人,她都要主观臆断地评价,刻薄,尖酸地辱骂,是一个典型的泼妇.她在姜家时时处处提防着别人,怀疑每一个人,天长日久便没有了知心人.因此,她变得孤独,寂寞,只得靠鸦片来"消遣".
曹七巧在"封建大家庭"--姜家--毫无地位可言,在"封建小家庭"却有所寄托.她在自己的小家庭中是"太上皇",对儿子长白,女儿长安的爱情,婚姻过分地干预,扼杀了他们的幸福主,这种"受伤情感转嫁"便是典型的"虐待狂".
综上所述,我认为曹七巧还是一个人性扭曲,患有畸形心理的,尖酸刻薄的泼妇,虐待狂.
曹七巧的形象虽是如此的糟糕,但我认为她也不乏人性善良的一面.她的兄弟几次来到她家,她虽然也要说些尖酸刻薄的话语,但每次骂过后都会慷慨地资助他.这恐怕是作家写作本小说意图的体现吧.一个原本"长得还算不错的"女孩,一个心地本也善良的女人的性格都被扭曲成这样,何况是其他人 这是什么原因 读了作品的女孩,读了作品的人难道还不会有所思索
⑵ 苏童的小说 红粉
http://www.exdown.com/down/2006-07-20/20060203204943449.rar
http://hn.51spsoft.com/down/200610/%E8%8B%8F%E7%AB%A5%E7%BA%A2%E7%B2%89.zip
应该没了吧!内!容!
⑶ 论陈忠实《白鹿原》中田小娥的人物形象论文提纲怎么写
论陈忠实《白鹿原》中田小娥的人物形象论文多少字,谈清晰。
⑷ “浅析吴荪甫形象及其悲剧性”论文提纲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浅析吴荪甫形象及其悲剧性”论文提纲包括以下内容:
茅盾的小说《子夜》反映的是1930年春末到夏初的中国社会生活。
小说通过民族资本家吴荪甫这一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围绕这个中心人物而交织的不同阶级阶层的人物的复杂关系与变化,真实生动地展现了三十年代初期民族资产阶级的生活处境和精神面貌及其变化,揭示了他们的两重性及其命运的必然性。
小说中的吴荪甫是“一个永不倦意地用另一只眼眼注视着企业上的利益”的办工业的“干才”。在三十年代初那举国上下经济萧条、民族工业奄奄待毙的情况下,吴荪甫雄心勃勃想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独立发展民族工业。
这个具有法兰西资产阶级性格的工业王国的“王子”和“骑士”凭借他雄厚的资金和产业,丰富的知识和才能,刚毅的性格和勇于冒险的胆略,为振兴民族工业和增加个人资本而奋力拼搏。吴荪甫在家乡兴办企业,建立新兴工业的“双桥王国”;在上海开办裕华丝厂,梦想成为上海丝织业中的霸王;他和孙吉人、王和甫一道创办益中信托公司,象一头“攫食的狮子”“一口吞并了八个日用品厂”。“他不愿这些小厂盘给外国人,使外国工业在中国的势力增加一分,对中国工业更加不利”。他扩大企业是“想使那些新从日本移植到上海来的同部门小工厂受到一个致命伤”。在发展生产上,不论是开电厂、米厂、经营灯泡...
⑸ 苏童作品中的"红粉"一词怎么解释
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粉,苏童作品中的“红粉”借指年轻妇女,美女。
《红粉》是作家苏童1991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描写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苏州妓女改造及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妓女们对于新社会的隔阂与漠然的故事。苏童展示了在悲剧发生的同时表现人性悲凉时的衍生物,使人产生悲哀并不在于主人公“犯了错误”,而是在于命运或命运般的必然性以不容规避的方式把苦难加于挣扎中的主人公。
⑹ 浅析《红楼梦》中秦可卿、林黛玉的人物形象的论文提纲
秦可卿1.先简单介绍,简单说明来历,人物关系,与简单经历,早夭伊始。2.第五回中有判词,摘录,再简单翻译一下,透过原著判词,结合现在,进行新的阐述。摘录一些原著中对秦可卿的描写,然后进行说明,说明中一定要结合秦可卿的生平与事迹,特别要说明一些关于秦可卿与公公暧昧以至于早夭的因果与心理。3.引用一些其他学者对于秦可卿的点评,推荐一个人的评论,周思源的评论很有见地,可以引用一下。当然引用也是为了带出自己的见解,所以之后一定要说出自己的一些见解。附:可以对《石头记》中曹雪芹对秦可卿这个人物描写的前后改动来说事,说说曹雪芹在秦可卿这个人物上的写作心理。 林黛玉:套路是差不多的,林黛玉的论文相对简单得多,因为林黛玉在文中的篇幅是很多的,人物塑造上也更加全面,所以在写论文时,传统的一些论文阐述是比较简单的,评论林黛玉的文章与学者也非常多,所以你可以充分的借鉴。但是只进行传统的阐述与借鉴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你自己的角度见解,这样才是一篇有见地的论文,才会是一篇好的论文。要通过什么角度来说自己的看法呢?我帮你想了想,可以用男人的角度来看林黛玉,论一轮林黛玉为什么会让宝玉喜欢,为什么会让男人读后喜欢她,为什么会让男人读后怜惜她,为什么会让男人读后惋惜她。略想了几个方面,可说美貌,可说病态,可说男人的保护弱小心理,等等。。。。。 胆大造次,学识浅显,望你能写出好的论文。 东
⑺ 怎么写一个人物形象演变的论文提纲 或者说开题报告
要原创,找国涛期刊
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申请学位必须提交相应的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后,方可取得学位。可以这么说,毕业论文是结束大学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一个中介和桥梁。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才华的第一次显露,是向祖国和人民所交的一份有份量的答卷,是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报到书。一篇毕业论文虽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对社会直接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实践证明,撰写毕业论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出好人才的重要措施。
⑻ 要写论文,题目是《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麻烦各位好心人帮忙列个提纲啊,万分感谢!!
两本书《再读张爱玲》、《替张爱玲补妆》 里面有很多分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形象的
⑼ 求论文(血色浪漫)人物分析提纲
我写的,你看看,希望对你有帮助。
钟跃民是个典型的浪子,他有着无拘无束,浪荡不羁、散漫自由的天性,同时又风趣幽默、善于在逆境中寻找乐趣,他很聪明,虽然年轻时候从不把聪明用在正路,他很坚强,遇到困难和挫折从来都是和血吞下,他很勇猛,可以以不文明对待不文明的方式来解决很多问题,有时候甚至走向极端,用暴力解决;他讲义气,是可以在患难中把一张烧饼掰成两瓣分给朋友的那种人,他对女人多情而又温柔,每个和他经历过的女人都爱他至深,可以为他做任何事。即使他成长的最重要时期是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那样的身份活却没有成为他人生路上的羁绊,相反,诸如插队、讨饭之类的经历却成为他人生骄傲的一种资本,同时,这种环境也更加造就了他的潇洒和坚毅。
作者在塑造这样一个人物形象,大概是综合了很多男人身上吸引人的性格特质,即使这些特质用正统的眼光来看,并不都是可以作为优点宣传的典范,但它却能深深的把人吸引,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从钟跃民身边一群几十年来的男男女女朋友就可以看出,这些人是被他的性格所吸引,虽然有些人很讨厌他有时候的表现,但还是愿意和他做朋友。甚至可以做一生的朋友。很多男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这样随心所欲的生活,可以洒脱如鹰隼般自在,可以在开心时候放喉歌唱,不开心时开怀痛饮,可以有一群死党生死与共,可以有几个他深爱着也深爱自己的女人,有一身不凡的本领,可以保家卫国,也可以保护爱人,最关键,是要有一段经历丰富的生活,诸如武侠小说里浪子侠客般快意的生活。可现实生活的束缚,这些都只是多数人的梦想,只存在于脑海里偶尔闪过的火花。但可以通过观看别人这样生活的一种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比如观看《血色浪漫》里的钟跃民。
周晓白爱了钟跃民20年,最后,却嫁给了同样爱她20年的张海洋,而张海洋却是钟跃民最好的朋友。周晓白虽然选择结婚来迎接钟跃民给她带来的所谓打击,但实际上,她仍然爱着钟,从很多小事就可以看出,比如煎饼摊一幕。她不想离他太远,或者说不想从他从她的生活中彻底消失,这无疑是一种最好的选择,可是,张海洋却成为牺牲品,但张却是心甘情愿,他知道一切,但他愿意,他愿意接受所有的现实,原因只有一个,他爱周晓白。
周晓白出身显赫,也造就了她傲慢的性格。她一向认为只要是自己想得到的,她就应该得到,而且一定可以得到,包括钟跃民这个人。但她错了,因为他自以为非常了解钟跃民,却不知道他时而嬉笑、时而冷峻的表情下是一颗坚强的心,他不能容忍自己的无能,不能容忍自己不能给身边的人带来幸福,甚至是拖累别人,难受和痛苦,他愿意一个人承担。钟跃民不在乎晓白母亲的反对,在意的是自己生活在陕北农村那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未来的生活,在意这生活是否有意义,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周晓白。他决然选择分手,甚至在以后的所有场景中没有表示出后悔或者留恋的表情和想法,但这不能说明这些就是他真实的想法。
陕北的钟几乎是一个绝望的人,漫天的黄土堆里,看不到任何希望。但他在落寞中还能为自己寻找乐趣,也能为别人带来乐趣,虽然他内心依旧孤寞。秦岭突然走进他的生活,而且因为信天游两个人暂时走在一起,其实,不是因为信天游,而是因为彼此的寂寞。恋爱开始,秦岭的开场白很精彩,那几句话证明秦岭同样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也成为钟跃民心中永远的痛。秦岭的话只是不想让同样没有任何前途可言的钟跃民在思想上有任何负担,虽然,她的坚强是是做给钟看的,内心仍然痛苦。
钟跃民的突然离开,对秦岭来说就是一场抛弃,即使这样,许多年后,秦岭仍然把自己作为交换条件,救出了身陷大狱的钟跃民,这个她一生唯一爱过的男人。两个同样坚强、同样习惯把痛苦藏在内心把欢笑带给别人的人,注定是这样一种结局,即使秦岭可以和钟跃民四处漂泊,但如果他们结合,生活却未必幸福。而这种方式结束一段未结束的爱,的确是一种让人最难忘怀的方式。
张海洋出身、性格、际遇和钟跃民有几分相似,这两个老朋友只是在人生的岔道口做出不同的选择,但很快,他们就又沿着不同的轨迹汇合。他们的友谊在几十年的风雨中如磐石一般坚毅,如日出日落般持久准时,有过矛盾和磨擦,但同样作为强者的他们,看中对方的却不是彼此性格的瑕疵,而是对方的优点,是那种可以相互吸引成为一生朋友的特质。他们有时候也会掩饰,会可以去避免那种针锋相对矛盾的产生。张周婚礼,几个老朋友,周晓白当众翻脸,两个兄弟各自醉酒,一副不能走路的模样,可单独一个人的时候,两个人却马上恢复常态,表情是同样的辛酸,只是内容不同。两个强者在同样的时间选择了同样的方式回避,是一种默契,一种心灵相通的默契。
上阵亲兄弟,打丈父子兵。有过服役经历的朋友都知道,很多时候战友之间的感情甚至可以超越任何一种感情,尤其是共同经历过战场生死的那种,而他们,不但在战场上,就连在学校也是“并肩战斗”的兄弟。中间夹杂了一个共同爱着和爱过的女人,让这份友谊变得有些微妙,但难能可贵的是,双方并没有把这个芥蒂放大化,而是相互用一种退让半步的方式解决。兄弟间的情感最高境界也就如此吧。男人的友谊维持是靠各自性格里吸引别人的特质,一生能够交到一两个患难兄弟是种幸运,谁也不愿意去破坏这种情感,即使有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发生,能够小心维护友谊的人,必将获得另外一部分朋友的尊重。
钟跃民的另一个兄弟宁伟,遭遇悲惨,经受的磨难和痛苦也许要远超过钟跃民。宁伟的性格较为阴暗,所以他容易走向极端。十几岁的时候,亲眼看见哥哥被“小混蛋儿”一刀刺死,这是促成他性格阴郁的主要因素,而后,他的际遇就更加悲惨,每一步都遭 “暗算”,就连见义勇为也成为被开除的理由,原本信任的朋友却让他倾家荡产,最为不幸的是,因此连累了钟跃民。这恐怕是宁伟一生最不愿意做的事情。虽然他脾气暴躁,却也是一个极能忍耐的人,监狱里遭受的耻辱,他居然可以忍受,虽然是另有目的,不过能够忍受那样的环境,不能不说是一种本事。他最后的结局是可以预见到的,一定是死在钟跃民面前,也许是张海洋动手,也许是他自己动手结束自己的生命。
也许是为了拼凑集数,也许是想把故事编排得更加丰满,最后一部分(大约8集左右),故事的主人公成为宁伟,或者说宁伟的戏分过重,把他的死用大量的情节来渲染,加强悲剧色彩,因此来突出钟跃民做抉择时的无奈与痛心。但无论如何,用这么大的篇幅来渲染,有些苍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显得十分拖沓。本身就已经把他的性格塑造的十分完美,这些过多的情节有如画蛇添足,让人在期盼之余产生了一丝腻味的感觉,就如同大餐吃完服务员却迟迟不来结帐,那种已经酒足饭饱后急着想离开却不得不等待的心情让人颇感急噪。
剧中悲剧色彩的人物很多,宁伟选择了冷眼看世界,但却有人逆境中笑对人生。李奎勇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家里孩子多,从小就懂事,用他自己的话,整三年没吃过一顿饱饭,而后的下乡生活更是比别人艰苦十倍。李奎勇在最后回顾人生的时候故意回避了一段,那就是他和 “小混蛋儿”在一起混的时候,“小混蛋儿”是个纯粹的流氓,可他不是,“小混蛋儿”可以随意的拔出刀来杀人,可他也不敢,但为了“义气”,李奎勇仍然选择了和他站在一起,即使是面对100多人的围攻。这些事他并没有后悔。
李奎勇下乡的时候和钟跃民是邻村知青,对他的第二段感情前期非常之熟悉。回城之后,也是偶然才碰上钟跃民,也未能成为钟跃民核心朋友圈子里的人,但他在钟跃民心中,仍具有和张海洋等人同样的地位,因为他赢得了钟跃民的尊重。李奎勇虽然贫穷,可他却从没因此而绝望,相反,他却一直在努力,一直在玩命赚钱,最后阶段,他仍然没有后悔自己一生的所作所为,表示如果有来生,一定还要再做一次李奎勇。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能够这样来总结,即使人生不是非常精彩,但也已活出味道来。
李奎勇的死对钟跃民出动很大,虽然在医院里他什么都没说,但他那失魂落魄的表情却说明了他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尤其是他第一次主动用力的抱紧高钥,说明他已经懂得开始珍惜生活,开始珍惜身边的一切。李奎勇用另外一种悲壮的方式让钟跃民对生活有了重新的感悟,让他领悟到,人生未必活得精彩,只要自己认为值得就足够。
高钥很幸运,也很不幸,因为最后她成为钟跃民身边的女人,虽然她爱他并不能超过周晓白或者秦岭,钟跃民爱她也未必一另外两个女人多,但最后确实他们走到了一起。高钥的爱是一种宽阔的爱,她选择爱一个人的方式和其他女人不同,那就是她给她爱的男人更多更广的自由空间,从来不用任何形式的束缚让钟跃民感到一丝不快乐。当跃民张口向她要两万块的时候,她没有任何犹豫,也没问是为什么就把第二天营业用的钱拿出来。因为她爱这个男人,也相信他。
钟跃民之所以活的精彩,是因为他并没有让所有的俗事把他包围起来,虽然他总是置身其中,却总能以一种淡然洒脱超然的姿态轻松应对,可以说他的人生非常之精彩,精彩之处就在于有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男人和女人,许许多多的事,好事,坏事,而他好象在他的人生里和别人的生命旅途中飘游,可以随心而动,但实际上,那些多是无奈的举动,他在保护自己的同时,首先想到的却是保护别人,只是很多人并未能理解到这个层面。
血色浪漫,是一种红色的浪漫,说是浪漫,实际上更多的是无奈。钟跃民亲身经历了身边无数人的生死,虽然很多人的死和他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每一次死亡,每一次他的眼睛看到鲜血的时候,对他都会造成极大的触动,都会或多或少的改变他的生活,也会改变他的一些观念,包括对人生的看法。
对于爱情,钟跃民始终很无奈,过于厚重他无法承担,最简单的了结方式在很多时候是无奈的表现,对于爱情,他从来不能得心应手的驾御,但他善于改变,善于在爱情的夹缝中生存,他喜欢变化,不甘于平淡和寂寞,就注定他要寻找一个可以为他付出和等待,爱他胜过爱自己的女人,幸运的是,最终他找到了。
浪漫,男人女人都很期待,只是浪漫的代价不要太大,不需要用鲜血来染色,浪漫很简单,它存在于你的内心,只要简单的几句话,用你的双手,就可以堆砌让自己和他人感到幸福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