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宫崎骏的听到涛声讲的是什么意思啊要表达什么
宫崎骏的《听到涛声》讲的是两个高中生的恋爱故事,表达了感情的虽弱。
《听到涛声》主要讲的是高二那年夏天,美丽的女孩武藤里伽子随母亲离开大都会东京,来到了古朴幽静的高知。
聪慧美丽的里伽子在这个偏僻的小地方如此靓丽,引来了男孩们的爱恋的目光,而她孤高的性格又让女孩们颇多微词。
与她同班的班长松野丰偷偷喜欢着她,而松野的好友杜崎拓似乎也对里伽子颇为关注。在黄金周中,里伽子约上拓一同返回东京,拓也第一次感知到这个看似冰冷的女孩内心中最脆弱的情感。
(1)听到涛声小说结局扩展阅读:
《听到涛声》是一部电视电影因此所用成本较其他的会低,但并不表示影片本身的质素低,相反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学生爱情文艺剧。
影片取材自同名小说。作者氷室冴子,是非常受欢迎的少女小说家。而该片的作画监督及角色设定一职是曾参与多部GHIBLI动画工作的近藤胜也。
而小说的插画也是他画的。他的作画风格是典型的宫崎骏画风。由擅长纯爱题材动画的望月智充执导,其代表作有《相聚一刻》、《橙路》等。
⑵ 关于《听到涛声》的(其实《海潮之声》这个名字也不错),里伽子对拓的感情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一个情况呢
《听到涛声》感觉很亲切,总觉得很相似。所以,妄自猜想里伽子对拓由开始同样的“不良”到后来走入内心后的爱情萌芽,渐渐“爱慕”。
另,求王蕴洁翻译的原著小说。发我邮箱吧~ [email protected]
非常感谢!
⑶ 求动漫电影《听到涛声》国语的百度网盘链接!
链接:
《听到涛声》(《海がきこえる》)是望月智充执导,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动画爱情剧情类日本电影。该片于1993年5月5日上映。影片取材自氷室冴子的同名小说。
如果资源不正确,或者版本不正确,欢迎追问
⑷ 宫崎骏的动画《听到涛声》为什么经典
你好 听见涛声并不是宫崎骏的作品 下面是详细制作人名单
至于为什么经典 这个很难说 不过不深究弃内涵的话 简单来说就是2个字 好看 所以才经典
原 名:海がきこえる Umi ga ki ko e ru
动画剧照(18张) 中文名:听见浪涛
英文名:The Ocean Waves
制 作:德间书店 日本航空 吉卜力
年 份:1993
原 作:冰室冴子
监 督:望月智充
美 术:田中直哉
音 乐:永田 茂
人物设计.作画监督:近藤胜也
片 长:70分钟
导演:望月智充
编剧:中村香
音乐:永田茂
人物设定・作画监督:近藤胜也
美术监督:田中直哉
音响监督:浦上靖夫
主题歌:“海になれたら”(演唱:坂本洋子、作词:望月智充、作・编曲:永田茂)
制作:スタジオジブリ若手制作集団
⑸ 海潮之声(听见涛声)
《听到涛声》,影片取材自同名小说(就是说小说也是叫听到涛声)。作者氷室冴子,是非常受欢迎的少女小说家。而该片的作画监督及角色设定一职是曾参与多部GHIBLI动画工作的近藤胜也,而小说的插画也是他画的。个人非常喜欢他的作画风格,典型的宫崎骏画风。监督则是由曾执导《橙路》的望月智充担当。
《听到涛声》是冰室寒子的作品,冰室寒子的作品是很女孩子的淡淡的爱情故事,所以很受欢迎,原本这个《听到涛声》的故事是在月刊Animage上连载的,而今由吉本力做成动画,此作品可说其实并非是宫崎俊执笔,但是由于是同一工作室出品,所以其淡淡的风格还是带着宫崎俊的风采,只是故事的风格就有点不一样了。
⑹ 听见涛声最后结局是什么
动画版:结尾处杜崎终于在月台上与武藤重逢,心中的浪淘声又起,而此时两人却没有任何对白,只有目光如诉地交织,任凭我们用最美好的想象去填补他们今后的岁月...小说版:杜崎和松野以及武藤,三人去了海边,杜崎心里暗自下定决心一直爱着武藤。最后给你个网址http://comic.92wy.com/go/index.php?txtname=%E5%90%AC%E8%A7%81%E6%B6%9B%E5%A3%B0&Submit=++%E7%82%B9%E5%87%BB%E6%90%9C%E7%B4%A2
⑺ 听到涛声的结局是怎样
刚刚又看了一遍《听到涛声》,最后杜崎 拓跑向对面月台,与武藤里伽子两人相遇,最后画面定格,杜崎拓说:我还是喜欢她。此时的结果大家也心里也有了答案。相信如果看到最后的话,有一幕是杜崎拓和武藤里伽子两人一起的背影和一起在海滩的照片。最后终于是在一起了!
⑻ 谁了解海潮之声就是宫崎骏的听到涛声
不是宫崎骏的....吉卜力有参与制作而已...
乃要圣地巡礼么?
小说原著里面使用的模型是高知县高知市私立土佐高校,现在还在。
而动画中使用的模型是高知县县立追手前高校。依据来至于学校里的那个钟塔,是标志性建筑物。学校本身也在当地也非常有名,现在也还在。
作品太老了,许多实际地点都已经因为城市建设等原因,改变样貌了。
不过学校的几个场景都应该还能在学校里面找到。比如动画中出现过的钟塔、职员室、楼梯、走廊、教室、停车场等等。有没有变动就不知道了。
就个人几年的巡礼经验,老一点的作品中出现过圣地,比如使用中的学校类圣地,被整理、变化可能很大,不过不是大变,轮廓还是看得出,就是不能精确到细节了;而使用中的城市类圣地,初开始公用设施和景区,其他的大多都被改得七七八八,面目全非了....= =....
以上,乃加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