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武侠小说发展的黄金年代大清,出现了哪些著作
清代是我国武侠小说发展的黄金时代之一。
清代文言武侠小说作家众多,内容广泛,风格多样,可以说是中国武侠小说史上绝美的篇章。从侠客的行为特征和武功类别来看,清代文言武侠小说可分为,技勇类和剑侠类两大类型。
蒲松龄笔下的田七郎,可以算得上是清代文言公案类武侠小说中,塑造得极其成功的侠客之一
❷ 李云龙是小说中的人物,历史上确有其人吗
最佳答案
的确没有,在网上检索了一下,很多人言之凿凿说有个叫李云龙的人,是55年开国少将,文革自杀,参加"黄麻暴动",还开出了简历什么的。另外有一个刘伯承教育李云龙丁伟孔捷三少将的故事也流传很广。
1、说实话,我是半个军史迷,尤爱看红军八路军军史。这么有个性的高级将领以前真没听说过。
2、很权威的军事人物论坛-- 开 国 将 帅 --(http://69.41.161.6/HuaShan/BBS/jiangshuai/gbcurrent.html)都一致认为是虚构的人物。该坛网友都是很专业的。
3、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一、二、三集)电子版的我检索了,没有,这绝对是权威的资料,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中将以上我基本都知道,少将名单没有李云龙。
附:1955-1958年授予少将军衔(李姓部分):
李元 李平 李发 李贞 李治 李勃 李信 李觉 李真 李基 李铨 李震 李毅
李人林 李士才 李夫克 李开湘 李木生 李少元 李中权 李化民 李长(日+韦) 李文清 李水清 李书全 李书茂 李丙令 李世安 李世焱 李布德 李光辉 李兆炳 李庆柳 李泛山 李赤然 李呈瑞 李佐玉 李伯秋 李迎希 李良汉 李国厚 李荆璞 李钟奇 李俭珠 李桂林 李振声 李致远 李健良 李家益 李资平 李继开 李彬山 李曼村 李逸民 李辉高
李景瑞 李道之 李福泽 李德生 李耀文
1961-1963年授予、晋升少将军衔(李姓部分):
李彬 李静 李士怀 李长如 李永悌 李发应 李君彦 李际泰 李国良 李定灼 李振邦 李梓斌 李懋之
1964年授予、晋升少将军衔(李姓部分):
李元 李伟 李改 李明 李大同 李大清 李大磊 李元明 李文一 李孔亮 李丕功 李东野 李光军 李仲麟 李如洪 李克忠 李忠信 李树荣 李洪茂 李铁砧 李雪炎 李道之 李福尧 李镜如
❸ 李觉斯的人物生平
顺冶四年张家玉在东莞联结乡兵反清复明,攻取东莞城后队伍不断扩大,给养困难,就向退隐还乡的李觉斯借钱筹饷,但李觉斯却断然拒绝。张家玉在李觉斯庭前等候了三天,向李觉斯晓以大义,声泪具下,但不为李觉斯所动。张家玉的部下实在看不下去了,遂籍其家资犒军。后来张家玉兵败,李觉斯乘机连络清兵,对张家玉进行大肆报复。据《明史.张家玉传》曰:“家玉败走铁冈,文豹等皆死。觉斯怨家玉甚,发其先垄,毁及家庙,尽灭家玉族,村市为墟。家玉过故里,号哭而去。”
李觉斯,字伯铎,东莞人。天启五年进士,改庶吉士。历礼科、兵科给事中。三殿工成,疏颂魏忠贤功德,劾刘鸿训。魏忠贤败,改户科,奏荐东林诸臣,疏参十孩儿、五虎、五彪,遂下倪文焕于狱。钱龙锡论辩,力以国体为言,得减死为戎。迁应天丞,转南京太仆卿。崇祯九年正月,高迎祥、张献忠余众十余万攻滁州,李觉斯悉力固守,大败之,留都得安。历顺天府尹、工部侍郎、刑部尚书。十三年,以谳黄道周狱轻,严旨切责,再拟,谪戌烟瘴上。以其失出,削籍归。广州陷,降于清。张家玉起兵,籍其家,卒年八十四。
在清军陷东莞时李觉斯便削发成了“降绅”.广州陷,清兵入东莞,陈鼎臣被执,授官不从,被杀。佟养甲敬畏张家玉为能将,派张元琳为说客,并授以官。张家玉峨冠见,高声朗诵“正气歌”,王芊与家玉有旧.遗书劝家玉削发降清,张家玉得书大骂。佟养甲复致书劝家玉,家玉曰:“丈夫得志立事功,失志存名节,家玉受国恩重,今若拔我一茎,虽尊我为清天子,弗屑也,官何足云。”
永历元年正月,陈邦彦龙门起兵攻增城,败。道滘乡莫子元、何不凡以舟四出捕清兵,斩渠数人,兵数百,得文武印数十。清知县郑鋈命使来道滘说降,守备叶如日将使沉之于水,清副使戚元弼兵攻道滘,何不凡大战六日,斩清兵二百。清以书招降,义士阳许若,暗潜往沥滘、沙湾、市桥、古劳,集得义兵千舟,入虎门,与清军大战,斩清兵二千,得火舟百余。三月四日,张家玉与陈万几、叶日济毁家起兵,并命从弟张有光约陈子壮兵。闻道滘之役,家玉喜曰:“虏以数骑破广,不能以百余艨艟破道滘,异哉!道滘之人可用也,吾事济矣”。即与参将陈登云往约,寻以战船来迎。张家玉到道滘,得锐卒五千,韩如琰、李万荣、杨如远等各率兵至,申明约束,军中大誓师。三月十四日至东莞,使韩如琰以黄牛迳千人、参将李乙木以黄麻团二千人,家玉族人世爵、光正以及父兄子弟,篁村棠下数百人。军攻复得东莞,斩知县郑鋈、典史郑元鼎以及从属数百人。改以张珆为知县,张恂为指挥佥事,安弘猷为城守。籍没降清的前明刑部尚书李觉斯的家产以犒劳将士。命乡兵严守万家租。
张家玉十五日率兵还道滘,整舟师为复广州计,十七日,趁张家玉离开万家租到道滘之机,李觉斯、李梦日、王应莘引清军疾至万家租,乡兵还击。张家玉还师金鳌洲,与清兵交战,张家玉举火攻,因风向不合,败。清军进入万家租屠乡。家玉从弟有恒、从子胤隆力战死。张珆、安弘猷战死,张恂被参军李胤香杀以送敌,张家玉退至道滘。
清军攻望牛墩,大战七天七夜,杨邦达战死,望牛墩陷。清军继而攻道滘,血战三日,清兵死千人,张家玉虽力战,终败。清军屠道滘,家玉祖母陈、母黎及妹石宝赴水死,妻子彭氏被执不屈支解死。--- ---
家玉兵败走铁岗,李觉斯怨张家玉甚,献计于清军,谓张家玉所居之家庙为虎头,金鳌洲为虎尾,摧其首尾彼将自败。清军从李觉斯之计,到万家租挖了张家玉的祖坟,毁其庙宅,灭其宗亲千余人。家玉过故里,号哭而去--- ---。
家玉战败身受重伤赴野塘死后,清军搜得其尸体,及陈子壮亦战败被执,对陈子壮行刑时,佟养甲让降清的“降绅”李觉斯等观看行刑,家玉尸首送到,李觉斯想确认张家玉已死,请验尸首,确认为张家玉后,李觉斯跪而贺曰:“此真逆贼张家玉首,一齿缺,以银镶之,发长二尺三寸,许量之果然”。清军将张家玉的头颅悬于东门。
❹ 李觉的人物评价
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周光召回忆说:“当年,我们的研制基地在青海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上,大家都住帐篷,一切从头建起。那时没有高压锅,饭也煮不熟。 第一座楼房盖成后,让谁住进去呢?当时的负责人李觉将军决定,领导住帐篷,科研人员住新楼。在冰天雪地的青藏高原,把帐篷留给自己住,这是真正的共产党员的精神。李觉同志的这个决定,深深感动了广大科研人员。我对他十分佩服。平时,李觉的作风就很民主,他爱护、尊重科技人员,十分注意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想当年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能聚集那么多知名科学家,与有一批像李觉这样的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分不开。”
李觉同志的一生是忠诚于党的事业的一生,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一生。他不求名、不为利,心胸坦荡,与人为善,艰苦朴素,积极工作,无怨无悔,坚持真理,敢于斗争,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中国核工业的建设、发展和壮大,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李觉同志的逝世,使我党失去了一位优秀的党员,中国核工业失去了一位优秀的领导干部,是中国核工业的一大损失。
❺ 田地荒芜的人物平生
193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1938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并在长沙李觉部队的青年抗日军官培训班任政治教官。后任重庆《世界日报》明珠副刊主编,自此开始诗歌翻译(美国黑人麦凯诗,惠特曼诗)。
1945年任太平洋美军夏威夷华语中心教官。
1946年任法国通讯社英文编辑和上海《文汇报》副刊编辑。
1947年任国民党第十一战区设计委员会参议、中华文协北平分会理事。
1948年是北方大学和华北大学文艺研究员。
1949年任国际新闻局《争取人民民主争取持久和平》中文版主编,外文出版社图书编辑部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美国文学)。中学期间开始发表散文作品。
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57年被划为右派,在黑龙江边境853农场劳动改造。
1961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做资料员。
1979年落实政策后返回外国文学研究岗位,1982年离休。
❻ 李觉的人物生平
1914年2月出生于山东沂水坡城峪,早在青年时期就追求真理,立志报国,积极参加“一二·九”等学生运动。
1933年至1936年李觉同志先后就读于北平弘达学院、北平中国大学。
1936年3月至9月在甘肃西峰东北军骑兵集团军学校学习。
1937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至1940年历任东北军骑兵三师七团一连副排长、红军步校三团及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文化教员、山西孝义县总部随营学校工作员、山西决死十一总队政治指导员、晋西支队三大队党总支书记、晋西支队二团三营教导员。
1940年至1947年历任鲁西军区教三旅七团政治处副主任、冀鲁豫八分区作战股股长、参谋处处长、冀鲁豫军区一纵一旅参谋长兼一团团长、一纵司令部参谋处处长。
1947年至1952年历任二野一纵20旅副旅长、二野五兵团16军47师师长、二野司令部作战处处长、二野五兵团18军第二参谋长。
1950年3月,王其梅和李觉率领前指,指挥52师先遣支队向甘孜进发。昌都战役,李觉协助张国华军长指挥,取得了胜利。李觉酒量很大,和西北进藏部队会师时,慕生忠说他身上有22个枪眼,李觉敬了他22杯酒。
1952年至1957年,历任西藏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后勤部部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57年8月调入二机部工作,任二机部九局局长。
1964年至1982年,任二机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李觉参加了首次核试验工作,是中共首次核试验委员会11位常委之一。他亲身经历了核试验全程。
1957年他担任核研制基地司令员,参与了踏勘选址、基础建设,科学试验、实弹总装,一直把原子弹送上铁塔。
1964年至1982年任二机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
1982年5月任核工业部顾问。
1997年4月离休。
2005年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2010年2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❼ 李觉的人物简介
性别 男
职 称 教授,博导
所在院系 同济大学医学院
研究方向/主要特长 心血管病流行病学;营养与代谢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