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说大全 > 平凡的世界小说主题分析800字

平凡的世界小说主题分析800字

发布时间:2021-11-27 20:35:21

『壹』 《平凡的世界》人物分析

孙少平——平凡世界的精神斗士
路遥的小说通常有两个主题:一个是苦难体验,一个是道德善良,正是由于对苦难和道德的论述,使路遥的小说显示出独特的精神风貌和内在价值,《平凡的世界》也是如此,因此,主人公孙少平便担负起实现小说这两个主题的重任.
田晓霞——男性的精神导师
田晓霞出身于一个干部家庭,殷实的家境使她不必像男主人公孙少平那样为温饱所困,更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家庭的熏陶下,她的思想境界和内在品质都远胜于同龄人.
如果我们仔细研读孙田两人初次见面的片段,会得出这样一个印象:此时的田晓霞自信、热情、主动,而孙少平在这样一个“又洋又俊、穿戴漂亮的女同学”面前,变得像“农民一样笨拙”.孙少平此时的智力和眼界均未完全开发,而使这块未经雕琢的璞玉绽放夺目光芒的,正是田晓霞.
田晓霞在高中时期已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看问题往往和社会一般的看法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此时的孙少平“每次和她交谈,都能使自己的头脑多开一扇窗户”,孙少平已开始自觉接受田晓霞的指教,而田晓霞则慧眼独具地发现孙少平与众不同的“气质”,并有意识地加以引导.
孙少安——负重前行的跋涉者
本书中,孙少安是背负最沉重包袱的人,6岁开始干农活,13岁辍学帮助父亲支撑起风雨飘摇的家,18岁凭借着“精明强悍和可怕的吃苦精神”被推选为生产队长,成为双水村的“能人”.正是在他的庇护下,弟弟和妹妹才得以完成学业,姐姐一家尚能够勉强度日.而弟弟孙少平之所以敢放心到外面“闯世事”,前提也是有哥哥在,他的“后方”就平安无事.
孙少安不仅要同与生俱来的贫苦搏斗,还要处处提防来自村书记田福堂的算计,出于对孙少安才干和威望的嫉妒以及“骚情”其女田润叶的不满,田福堂多次利用“阶级斗争”陷孙少安于困境.孙少安就是在这样来自家庭和政治的“双重压力”下顽强抗争,负重前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除了不屈服于命运外,孙少安品行中的“仁”、“恕”也是书中表现的重点.无论家庭多么“烂包”,他从未显露出对家庭的厌恶和嫌弃,他对全家老少所表现出来的责任感令人起敬,而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将对家庭之爱扩展到对全村村民的爱,这是超出农民狭隘门户观念的.从担当一队之长到后来招揽村民到自己的砖厂上工,以及慷慨捐资助学可以看到这一点.而他对自己初次创业失败村民对他的“背叛”更表现出令人敬佩的胸襟,在二次创业成功后仍不计前嫌地帮扶他们,孙少安是作者极力塑造的“仁者”的典型.
尽管只有高小文化,孙少安凭借生活的历练和聪慧的天资,使他对社会有着超出一般农民境界的独到理解.例如他初次见到田福军时一番让“农民撒手干想干的事,上面不要老指手画脚”的言论,其实质就是解放农村生产力;还有他在文革末期搞的“生产承包责任组”,其内容已同改革开放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差无几.
补充:《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贰』 《平凡的世界》这部书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平凡的世界》是著名作家路遥创作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俩的事业、爱情、婚姻等方面的故事。在这本小说的扉页上,路遥写着“习惯了被王者震撼,为英雄掩泪,却忘了我们每个人都归于平凡,归于平凡的世界”,我觉得这句话,充分表明了《平凡的世界》的主题思想。

所以我认为,无论是精明强悍,最终功成名就的孙少安,还是境界较高,历经世事的孙少平,他们都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但是最终都归于了平凡。所以路遥《平凡的世界》的主题思想就是无论我们现在经历如何的不平凡,我们最终都会归于平凡,归于这个平凡的世界。

『叁』 《平凡的世界》作品赏析

从内容来赏析: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小说化的家族史。作家高度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特别是主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今天的大学生朋友仍有启迪。

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问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从人物来赏析:

孙少平:小说中人如其名,这个人物的内心从未平静。生活在偏远山村,渴望知识,注重精神,希望在外面的天地证明自己。一个20出头的少年,能够走出农村,向命运挑战,试图用自己的双手和头脑来改变和把握自己的命运。并能够不悲不叹,直面现实,脚踏实地,真诚待人。这样的人永远值得我们尊重,哪怕被生活击打的遍体鳞伤,我们也应把他当英雄崇尚。但这样的人,在春天受伤,在夏天一定会好。没有文凭,没有漂亮衣裳,没有一切软硬件包装,经受生活的洗礼,在现实中感悟生命的意义,坚强而自尊的活着,这就是生活的强者。作者笔下的孙少平,跟随作者的笔,一步一步走向成熟。走下大牙湾矿井,成为一名普通矿工,在了解我国矿业落后,煤矿资源珍贵的国情后,滋生了责任感。没有接受调动,没有自己创业,当个80年代的万元户。这种人只有在“公家”才会有安全感和存在感,用一个普通的生命诠释着对国家的意义。象沙漠中的绿洲,珍贵、美丽、止渴。

孙少安:提起这个人,首先我们要赞叹的是:他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小学毕业就辍学回家,开始和父亲共担生活重担。这种勇于承担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为那些所谓的智者所不及,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少年已明白自己的精神支柱就是亲情。当然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精神支柱会扩大为亲情、友情和爱情。这是个没有理论指导的生活中的实干家,一个改革中的先觉者,更是优秀农民的代表。在承包了砖场,成了“农民企业家”后,为自己的村修建了一所学校。这样一个“农民企业家”已经能够这样支配金钱,使我们感叹真正的素质、能力、金钱观只有生活的课本来的真切。

孙玉厚:人如其名。我们不提这个朴实的农民一生怎样的不畏艰辛,这在中国农村很多人也具备。这是特质,但不是他的“专利特质”。这个用毕生的经历和心血也没有改变贫穷的老人,他的贫穷是社会体制造成的,不能简单的归结为一个人的命运和能力。他的“专利特质”在于,他懂得怎样做一个父亲,看到儿女的成绩,他会比儿女更高兴,儿女痛苦时,他比他们更痛苦。当一个父亲把自己的全部爱抛洒给自己的儿女,已己身来示范做个善良真诚的人时,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父亲。他的儿女,也因为成长在爱中,本身也有接受爱和赋予周围人爱的能力。孙少平、孙少安、孙兰香的优秀和他们的家庭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孙玉厚他贫穷了大半辈子,他的财富就是他的子女。

田润叶:象一个在班里成绩中上的学生,知识给了她一个稳定的工作,却没有给她一个明确的人生观。因为外公的劝说,出于对二爸的关爱,她嫁给了李向前。一方面她还没有很高的素质,足以来判断和把握自己的命运:一方面她又顽固的不肯接受自己造成的婚姻,于是她和他的丈夫都成了这场婚姻的牺牲品。在她的身上有中国妇女的善良、热情、朴实也有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当然后来李向前失去了双腿,他们过的很幸福,这里不做评论。

田小霞:一个现代的知识女性,在短暂的生命中,迸射了最美丽的光彩。

『肆』 论文《平凡的世界》主旨探究(不少于800字)

1、主题思想
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这部小说所传达出的精神内涵,正是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传统的自觉继承。
2、创作背景
《平凡的世界》是从1975年开始创作的,1988年5月25日完稿,而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文化背景是各种文学新思潮风起云涌,现代派、意识流等文学观念风靡一时,文学创作在形式和技巧上的求变求新令人目不暇接。与此相反,传统现实主义创作却受到“冷落” 。甚至有批评家认为,路遥的另一部小说《人生》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是落伍的,但路遥仍然坚持创作完成了这部小说。
3、路遥简介
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中国当代农村作家。1949年12月2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石咀驿乡王家堡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1969年回乡务农。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

『伍』 《平凡的世界》主题思想是什么

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小说化的家族史。路遥高度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特别是主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

作者路遥在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5)平凡的世界小说主题分析800字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平凡的世界》是从1975年开始创作的,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文化背景是各种文学新思潮风起云涌,现代派、意识流等文学观念风靡一时,文学创作在形式和技巧上的求变求新令人目不暇接。

与此相反,传统现实主义创作却受到“冷落” 。甚至有批评家认为,路遥的另一部小说《人生》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是落伍的,但路遥仍然坚持创作完成了这部小说。

『陆』 概括《平凡的世界》小说主题(三四百字左右)

这是一部全景式地抄表袭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这部小说所传达出的精神内涵,正是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传统的自觉继承。

『柒』 平凡的世界文学评论3000字

文学评论《像路遥那样直面生活》

李准(文艺评论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

《平凡的世界》在我看来有三个主题:一是年轻人的成长;二是中国农民的命运;三是一切善良的诚实劳动的人,在人生转折关头应该作出怎样的选择。这三大主题从时间来讲是永恒的,任何一个时代都存在这个主题,从空间来讲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是时刻要面临的。小说《平凡的世界》了不起,通过少平、少安弟兄二人为主的经历,紧紧地抓住了这三大主题,融为一体。

写这个主题的人很多,为什么《平凡的世界》能取得这样的成功?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只要在现实中把对生活、对人民真诚真实的追求贯彻到底,他在抓住现实的同时,实际上就在拥抱内容,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和电视剧的创作就做到了这一点。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出现在1985年前后,从那个时候开始,反思文学、改革文学、乡村派、意识流等等很多,很多的作品被炒得很红,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当时默默无闻,但是获奖之后大家越看越有味道,评价越来越高。这个电视剧当时有人担心,因为路遥是散文诗语言,能不能改编?改编以后效果如何?开始也并没有多少人看好,但是播出之后,时间越长,发酵越大,不仅是电视剧获得多方关注,文学评论界对它的关注度,特别是就其发表的评论也超过了《红高粱》的改编。不仅是农村读者,还有大城市的观众,都从中发现自己和时代的联系,发现自己和主人公的关系。

电视剧对于原著的再创作,我的主张很简单,一是忠于原著的基本故事框架,二是忠于原著的人物定位和命运走向,三是忠于原著的基本主题,有增有减要忠于这三个主题。这个电视剧的这三点都做到了。

我对这部电视剧的两个地方特别感兴趣:第一,原著中一些精彩的细节电视化了,细节是灵魂,细节里出魔鬼。第二,路遥敢于直面生活中的挑战,原著中有一些当时看似不经意实际是很深刻的东西,改编接过来了。比如说,孙少平自己富了,要不要带动大家都富,怎么带动大家都富,谁发家,谁帮人,谁受穷,谁狗熊,这个主题始终贯彻在农村的命运中。现在这两个问题比当时不知道尖锐复杂了多少倍。你究竟做什么样的选择?孙少平那样的选择?孙少安那样的选择?到现在仍然在考验着每一个人,这证明了路遥作品的穿透力。

现在,文学界对这部电视剧的批评有的很有道理,也有一些我觉得过于苛求。出了陕西没有人计较是关中话还是陕北话,这个关系不太大,要不要说普通话倒是有争议。有一些改动,我是很同意的。比如增加了少安跟秀莲恋爱的过程。小说原来写的就是1975年到1985年,电视剧到了1986年春节,全城挂灯笼,放鞭炮,我是接受的。当然有些批评也是有道理的,小说中孙少安的性格逻辑发展的轨迹,他内心的东西,这个可以探讨。有人批评画外音太多,路遥的作品是散文史诗,心理描写化为影视语言是很困难的,但是不宜太多。这当然也是忠于原著的一种努力,但是这种努力有点牵强。总体我觉得是成功的。

『捌』 路遥《平凡的世界》人物分析1500字

孙少安——负重前行的跋涉者
本书中,孙少安是背负最沉重包袱的人,6岁开始干农活,13岁辍学帮助父亲支撑起风雨飘摇的家,18岁凭借着“精明强悍和可怕的吃苦精神”被推选为生产队长,成为双水村的“能人”。正是在他的庇护下,弟弟和妹妹才得以完成学业,姐姐一家尚能够勉强度日。而弟弟孙少平之所以敢放心到外面“闯世事”,前提也是有哥哥在,他的“后方”就平安无事。 孙少安不仅要同与生俱来的贫苦搏斗,还要处处提防来自村书记田福堂的算计,出于对孙少安才干和威望的嫉妒以及“骚情”其女田润叶的不满,田福堂多次利用“阶级斗争”陷孙少安于困境。孙少安就是在这样来自家庭和政治的“双重压力”下顽强抗争,负重前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除了不屈服于命运外,孙少安品行中的“仁”、“恕”也是书中表现的重点。无论家庭多么“烂包”,他从未显露出对家庭的厌恶和嫌弃,他对全家老少所表现出来的责任感令人起敬,而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将对家庭之爱扩展到对全村村民的爱,这是超出农民狭隘门户观念的。从担当一队之长到后来招揽村民到自己的砖厂上工,以及慷慨捐资助学可以看到这一点。而他对自己初次创业失败村民对他的“背叛”更表现出令人敬佩的胸襟,在二次创业成功后仍不计前嫌地帮扶他们,孙少安是作者极力塑造的“仁者”的典型。 尽管只有高小文化,孙少安凭借生活的历练和聪慧的天资,使他对社会有着超出一般农民境界的独到理解。例如他初次见到田福军时一番让“农民撒手干想干的事,上面不要老指手画脚”的言论,其实质就是解放农村生产力;还有他在文革末期搞的“生产承包责任组”,其 内容已同改革开放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差无几。

望采纳!!!!!!

『玖』 平凡的世界主题思想是什么

《平凡的世界》是用温暖的现实主义的方式来讴歌普通劳动者的文学作品。与《人生》相比,《平凡的世界》更具有人性的高度,作家把苦难转化为一种前行的精神动力。描写苦难的新时期作家不乏其人,但真正把苦难转化为一种精神动力的作家却并不多,路遥当属其中之一。

这部小说在展示普通小人物艰难生存境遇的同时,极力书写了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的美好心灵与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作品中的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青年人,但他们自强不息,依靠自己的顽强毅力与命运抗争,追求自我的道德完善。

其中,孙少安是立足于乡土矢志改变命运的奋斗者;而孙少平是拥有现代文明知识、渴望融入城市的“出走者”。他们的故事构成了中国社会普通人人生奋斗的两极经验。

(9)平凡的世界小说主题分析800字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平凡的世界》是从1975年开始创作的,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文化背景是各种文学新思潮风起云涌,现代派、意识流等文学观念风靡一时,文学创作在形式和技巧上的求变求新令人目不暇接。与此相反,传统现实主义创作却受到“冷落” 。

甚至有批评家认为,路遥的另一部小说《人生》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是落伍的,但路遥仍然坚持创作完成了这部小说。

路遥三年准备、三年创作,为了扩充视野、掌握资料,他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包括近百部长篇小说,前后近十年的报纸以及其他相关书籍,过着“早晨从中午开始”的生活,同时,他还奔波于社会各阶层体验生活。

第一部初稿的写作是在一个偏僻的煤矿医院开始的,从他的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可以看到他对文学事业执着的信心和付出的代价:“写作整个地进人狂热状态。身体几乎不存在;生命似乎就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形式,日常生活变为机器人性质”。

第二部初稿的写作是在黄土高原腹地的一个偏僻小县城进行的,因为生活没有规律,路遥身体严重透支,最后病倒了。后来吃了百余副汤药,身体略有恢复,他依靠一股精神力量,继续写作。第三部的初稿改在榆林宾馆进行。1988年5月25日,路遥终于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全部创作。

『拾』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可以围绕什么来写要够800字,求个能水那么多的主题

时代与命运

阅读全文

与平凡的世界小说主题分析800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说总裁霸上瘾 浏览:842
写小说可以火么 浏览:38
主角是系统的完结小说推荐 浏览:801
古穿现总裁小说 浏览:121
小说写萝莉的 浏览:354
在火车上做爱短篇小说 浏览:687
有没有小说接稿件赚钱系统 浏览:531
飞卢小说阅读器电脑版下载 浏览:755
小说四月全文阅读 浏览:878
免费盗墓小说主人公胡一八 浏览:693
小说主角林俊 浏览:46
九龙之主都市小说 浏览:471
异界重生成树的小说 浏览:871
主角正太弱气受小说 浏览:927
喜欢我这样弄你吗嗯啊小说网 浏览:275
主角从小练内功的念力小说 浏览:393
男主角姓陆的官场小说 浏览:568
男主叫秦淮雨的古代小说 浏览:152
写白上校的小说 浏览:242
主角修炼步法的小说 浏览: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