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了《小团圆》,你有什么感悟
用小说写自传,字字句句在别人看来可能琐碎繁杂;在自己,怕是字字剜心,谁解其中味。这就是我爱的张爱玲。还是俗套的爱情主题、战争动荡、时代变迁,这些宏大主题都成了无足轻重的背景。不谈时事,只谈风月。“希望二战永远打下去。我不过因为要跟你在一起。”张这样想着。喜欢一个男人,却有妻室,也始终做不到若无其事。从小被过继给了大伯,你看看,别人的母亲,别人的房子,连男人都成了别人的,她始终没有安全感。跟之雍分手后,还给他寄过几次钱,也是要还他之前送她的钱。自尊心这样强硬,其实也是因为自卑使然。爱了之雍,又没有结果,还背上一句“汉奸”骂名。不说可惜,不提悔恨,她不要别人来可怜、打抱不平。她不曾后悔过,他使她快乐过,是她刻骨铭心爱过的人,他让她的灵魂注入了铁,变得坚强。她得到了历练,灵魂却也被铁铸的枷锁钳制,无法解脱。那个只做了一次的快乐的梦,是有自己的孩子,自己的木屋,和他在一起。
她与赖博有过一个孩子,打掉了。赖博到底没有东方人的细腻体贴,在她做流产手术时,还有兴致去对街买烧鸡来吃。她希望他握着自己的手给她力量,后来也觉得这是奢望。赖博中风生病,张一直不离不弃地照顾,没有经济来源时,写剧本写到眼睛差点坏掉。我总觉得她和赖博是风雨同舟的陪伴,天晴时双方都不一定瞧得上对方。
2. 《小团圆》大概是讲了什么
原来读了一遍 硬是不懂讲了个撒 里面有写她爱的男人
3. 张爱玲的小团圆故事简介
《小团圆》故事简介:
描写了女主人公九莉与有妇之夫邵之雍的一段爱情故事,九莉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与惊人的记忆,从幼年传统家族在新旧时代冲击中的争斗、观念对立的父母笼罩的阴影,到读书时女中千面百样的同学、战时人与人剑拔弩张的紧绷感,点点滴滴的细碎片段,无一不在她生命刻下印记。
并开出繁盛的文字。而就是这种特殊的文采,吸引了邵之雍天天来拜访九莉。他说就算这文章是男人写的,也要去找他,所有能发生的关系都要发生。22岁还没谈过恋爱的九莉,觉得这一段时间与生命里无论什么事都不一样,让她不顾一切,即使他是有妇之夫。
最后邵之雍情变抛弃九莉,最后九莉陷入纠结与痛苦之中,对爱情亦变得冷漠。
(3)小团圆小说结局怎么样扩展阅读
创作出版
1993年7月30日,张爱玲致信平鑫涛,“《对照记》加《小团圆》书太厚,书价太高,《小团圆》恐怕年内也还没写完。还是先出《对照记》吧。”张爱玲本人一度同意将《小团圆》在1994年2月的“皇冠四十周年庆”时刊出,与《对照记》合集出单行本。
但随着张爱玲本人身体不佳,其写作进度非常缓慢。1993年10月8日,张爱玲在给平鑫涛的信里说:“欣闻《对照记》将在11月后发表,《小团圆》一定要尽早写完,不再会对读者食言。”
同年,12月10日,张爱玲在给平鑫涛的信里说,“《小团圆》明年初绝对没有,等写得有点眉目了会提早来信告知。不过您不能拿它当回事,内容同《金锁记》与《私语》而较深入,有些读者会视为炒冷饭……”《对照记》单行本于1994年6月出版,成为张爱玲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作品。
4. 《小团圆>最后结局
记得是不和邵了 但是没有淡忘他 最后文章又呼应了开头 回到那个等待的早晨 好像也没有和燕 具体为啥额忘咧 不好意思书不在手边没法给你查
至于妈和姑姑 没什么交代了 但是她和蕊秋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微妙 我也忘了这点是不是从小团圆里看的了 可能是张的散文啦
5. 《小团圆》内容(详细)
《小团圆》内容:
内容梗概:
小团圆主要写团圆媳妇的悲惨遭遇,一个又健康又聪明的女孩最后硬是被她婆婆活活用热水烫死,小说揭露了封建礼教对人的残害,也揭示了女性的悲惨命运
《小团圆》以一贯嘲讽的细腻工笔,刻画出张爱玲最深知的人生素材,在她历史中过往来去的那些辛酸往事现实人物,于此处实现了历史的团圆。那余韵不尽的情感铺陈已臻炉火纯青之境,读来时时有被针扎人心的滋味,故事中男男女女的矛盾挣扎和颠倒迷乱,正映现了我们心底深处诸般复杂的情结。
这是读《小团圆》的一个误区。九莉是《小团圆》的女主人公,但是邵之雍不算是男主人公。邵之雍第四章才出场,第三章就占了全书的将近四分之一,所以邵之雍出场的时候小说已经到了一半了。后面还有好多篇幅没提他。不是说九莉和邵之雍这部分不重要,但是《小团圆》绝不是只写他们俩的事。书中还有多重关系:九莉和她母亲的关系,和姑姑的关系,和弟弟的关系,和比比的关系,和燕山的关系,早期和那个安竹斯老师的关系,还有和她整个家族的关系。《小团圆》并不是一部传统的写故事的小说。
《小团圆》以一贯嘲讽的细腻工笔,刻画出张爱玲最深知的人生素材,在她历史中过往来去的那些辛酸往事现实人物,于此处实现了历史的团圆。那余韵不尽的情感铺陈已臻炉火纯青之境,读来时时有被针扎人心的滋味,故事中男男女女的矛盾挣扎和颠倒迷乱,正映现了我们心底深处诸般复杂的情结
点评鉴赏
《小团圆》由张爱玲所著,《小团圆》以一贯嘲讽的细腻工笔,刻画出张爱玲最深知的人生素材,在她历史中过往来去的那些辛酸往事现实人物,于此处实现了历史的团圆。那余韵不尽的情感铺陈已臻炉火纯青之境,读来时时有被针扎人心的滋味,故事中男男女女的矛盾挣扎和颠倒迷乱,正映现了我们心底深处诸般复杂的情结。
创作历程
张爱玲自己对这部小说反复修改,一直不满意。1976年林以亮在《私语张爱玲》中提到:张那时写了一个新的中篇《小团圆》,“《小团圆》正在润饰中。” 《小团圆》初稿写成之后,张爱玲曾幸福地告诉挚友:“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1993年7月30日,张爱玲致信平鑫涛,“《对照记》加《小团圆》书太厚,书价太高,《小团圆》恐怕年内也还没写完。还是先出《对照记》吧。”张爱玲本人一度同意将《小团圆》在1994年2月的“皇冠四十周年庆”时刊出,与《对照记》合集出单行本。
随着张爱玲本人身体不佳,其写作进度非常缓慢。1993年10月8日,张爱玲在给平鑫涛的信里说:“欣闻《对照记》将在11月后发表,《小团圆》一定要尽早写完,不再会对读者食言。”12月10日,张爱玲在给平鑫涛的信里说,“《小团圆》明年初绝对没有,等写得有点眉目了会提早来信告知。不过您不能拿它当回事,内容同《金锁记》与《私语》而较深入,有些读者会视为炒冷饭……”《对照记》单行本于1994年6月出版,成为张爱玲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作品
6. 大家觉得张爱玲的《小团圆》写得怎么样
小说中张爱玲对自己家庭和家人的描写,已经超越了冷静和客观,达到了冷酷犀利的程度。仔细读来,会发现它并不是张爱玲的私人回忆录,也不是家族史,而是一部具有自我批判意味的作品。“某些章节里的形象实在是有些不堪,但张爱玲不是为了辩解和澄清,她只是在做真实的陈述,甚至通过放大不堪来表达真实。”
《小团圆》实际上就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所有能被证实的东西都得到了印证。但是由于其中有部分东西是第一次公布于众,所以让人感到震惊。我们不知道真假与否,因为有些是孤证。但是别处都是事实,而这些地方她为什幺又要虚构呢。
7. 《小团圆》内容简介
《小团圆》是张爱玲最为神秘的作品,从1970年代开始创作至去世前一直未能完成,在之前手稿也从未曝光,仅有好友宋淇、台湾皇冠文化集团社长平鑫涛等少数人看过手稿。《小团圆》可以看作是张爱玲本人自传性的小说,她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蓝本,用文学的手法叙述了传奇一生。
张爱玲自传体小说《小团圆》,描写了女主人公九莉与有妇之夫邵之雍的一段爱情故事,九莉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与惊人的记忆,从幼年传统家族在新旧时代冲击中的争斗、观念对立的父母笼罩的阴影,到读书时女中千面百样的同学、战时人与人剑拔弩张的紧绷感,点点滴滴的细碎片段,无一不在她生命里刻下印记,并开出繁盛的文字。而就是这种特殊的文采,吸引了邵之雍天天来拜访九莉。他眼中的光彩像捧着一满杯的水,他说就算这文章是男人写的,也要去找他,所有能发生的关系都要发生。22岁还没谈过恋爱的九莉,觉得这一段时间与生命里无论什么事都不一样,让她不顾一切,即使他是有妇之夫。
8. 如何评价《小团圆》
1、《小团圆》和《红楼梦》有着跨越时空的对接。肯定《红楼梦》的人,就不会否定张爱玲。——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作家陈子善
2、《小团圆》肯定有针对《今生今世》的意思,但把它人间化了,实在化了,有血有肉。——周作人研究专家、张爱玲研究专家、作家止庵
3、就小说而言,当然值得一读。比所有违反她意愿“出土”的少作更有价值。一个比较完整的张爱玲的世界,一部冷酷的成长小说。——马来西亚作家黄锦树
4、这是本一翻开就教人魂飞魄散的书,一面读一面手心冒汗,如同堕入不见底的梦魇。很少有作家肯这样暴露自己的冷和残酷,不稀罕任何体谅,更不屑廉价的同情。——迈克
(8)小团圆小说结局怎么样扩展阅读:
《小团圆》内容简介:
《小团圆》描写了女主人公九莉与有妇之夫邵之雍的一段爱情故事,九莉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与惊人的记忆,从幼年传统家族在新旧时代冲击中的争斗、观念对立的父母笼罩的阴影,到读书时女中千面百样的同学、战时人与人剑拔弩张的紧绷感,点点滴滴的细碎片段,无一不在她生命刻下印记,并开出繁盛的文字。
而就是这种特殊的文采,吸引了邵之雍天天来拜访九莉。他说就算这文章是男人写的,也要去找他,所有能发生的关系都要发生。22岁还没谈过恋爱的九莉,觉得这一段时间与生命里无论什么事都不一样,让她不顾一切,即使他是有妇之夫。
9. 《小团圆》容易看懂吗
张爱玲小说挺折麼人的,不过不难看懂。要耐住来慢慢看。
10. 张爱玲《小团圆》好看吗
我认为还行。因为,张爱玲在《小团圆》一书中,塑造了一女主人公——九莉,仿佛就是张爱玲自己,可以说是自传体小说。但是,字里行间,可见张爱玲对自己的遭遇的发泄与不满。这书,看起来有些吃力,若是真对此书有兴趣,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