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陈残云的主要作品
由陈残云担任编剧拍的一部电影。
我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军逮捕了一个携电台潜入国境的特务209,但口供还没录完,209就因伤势过重而死去,仅留下特务联系的暗号和地点,209是要和一个叫“梅姨”的特务头子接上关系。侦査员王练化装成华侨,顶替209,找到了算命测字的“小神仙”。“小神仙”让王练次日到黄花岗去会见梅姨。王练见到一个女人,可她不是梅姨,她叫八姑,公开的身份是侨眷。八姑随后来到一家古董店,向她的上司马老板报告了209平安到达的消息,马老板叫她和209假做夫妻掩人耳目。王练便搬到八姑家,设好电台,与海外特务组织取得了联系。陈医生因有历史问题没有交代,又遭到马老板等特务的威胁——要他参加“中国人民代表控诉团”,便服毒自杀,幸亏发现得早,才被抢救过来。在公安人员的帮助下,陈医生决定协同公安局破案。特务们等陈医生出了院,便逼他一同上了开往海南的轮船。王练也随着八姑上了船。船至半路,梅姨出现了,她原来就是八姑家的女佣刘妈。梅姨命爪牙把定时炸弹放在货舱里。王练的身份也被梅姨发现,当特务正要加害王练之际,公安人员一齐动手,将特务一网打尽。王练搜出定时炸弹,把它抛入大海。这是一部惊险样式的反特片,它以新的角度,表现了我公安人员不怕牺牲、与敌特斗智斗勇的故事。编导设置了曲折的情节,藏下一个个悬念,以达到出其不意、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同时让主人公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中经受考险,显示其超凡的智慧和胆略。影片将故事放在新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中,体现出社主义祖国的强大聚心力,和敌特分子的倒行逆施定会归于失败的客观必然性。本片是卢珏独立导演的第一部影片,他克服样式本身所带来的难度,成功地把握了环境与事件、人物与悬念的关系,从而使影片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诗集《铁蹄下的歌手》。散文集《珠江岸边》、《南大门风光》。小说集《风砂的城》、《深圳河畔》、《山谷风烟》。电影剧本《珠江泪》、《羊城暗哨》、《南海潮》(与蔡楚生、王为一合编)。粤剧《粤海忠魂》(与黄宁婴、望江南合著)。1993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陈残云文集》共10卷。
② 通常六年级语文学艺竞赛都出什么题
六年级语文知识竞赛题目复习
1、公共服务行业的公文、公章、名称牌、票据、报表、标牌、指示牌、说明书、电子屏幕、广告、宣传材料、公共场所设施的标志牌以及企业事业组织名称等必须使用规范汉字。需要加注汉语拼音的,应当书写在规范汉字的( )。
A.上方 B.下方 C.左侧 D.右侧(答案:B)
2、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是 ( )。
A、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西班牙文
B、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德文
C、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日文
D、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马来文
(答案:A)
3、中国文坛第一知多少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
我国第一部专记一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我国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关汉卿的《窦娥冤》
我国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吴承恩的《西游记》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我国第一部中篇小说──鲁迅的《阿Q正传》
我国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鲁迅的《呐喊》
我国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
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
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我国第一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我国第一位女诗人──蔡文姬
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
我国第一位著名女词人──李清照
我国第一位儿童作家──冰心
我国第一个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叶圣陶
我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4、万物由来
“记者”以前叫什么
1905年以前,中国的新闻记者有过许多别的称呼,但就是不叫“记者”。中国近现代历史最长的报纸上海《申报》从1872年创刊到1905年30余年间,报上登了不少“新闻”,却从无“新闻记者”的称谓出现。在应该称“记者”的地方,却称之为“友人”、“访事”、“采访”、“访员”等名称。
1875年7月7日,《申报》首次刊登招聘访事的告白,应聘担任访事的条件是:“必须学识兼长,通达事务,并人品端方,实事求是者。”这里,“访事”就是当时对记者的称呼。
以统一的“记者”一词代替其他杂七杂八的称呼,是报刊大改革的成果。1905年《申报》进行了一次大改革,向国外报纸学习,把日本报纸上习用的“记者”、“新闻记者”的汉字语汇移植到中国来,从此中国的新闻工作者才有了一个统一的专称。这是《申报》史上的大事,也是中国报史上的大事。
第一次出现“记者”一词的日期是1905年3月10日,当天《申报》所刊一篇题为《论今日各国对中国之大势》的论文中,有这么一句话:“记者又何必再烦笔墨以渎吾同胞之听哉!”
“文学”原为官职名
西汉时期,学校的负责人不是叫校长或教官,而是称“文学”,即负责人称为张文学、李文学等。
汉武帝为选拔人才,设“贤良文学”科目,由各郡国每年举荐人才上京赶考试,被举考官便叫“贤良文学”。“贤良”是指品德端正、道德高尚之人;“文学”则指精通儒家经典的人。
魏晋后期,“文学”一词成为语言艺术的专用名词。史书上记载的曹丕“好文学,以著述为务”,即是现今所指的文学含义。
“语文”一词的来历
“语文”一词出现的历史并不长。1905年,清朝在废除科举制度以后,开始开办新学堂。当时的课程以至教材,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只有语文一科,教授的仍是历代古文,当时称为“国文”课。
五四运动爆发以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国文课受到了冲击,小学于是改设“国语”,教材具有鲜明的口语特点,选用的都是白话短文或儿歌、故事等。中学仍设国文课,白话文的比重也明显增加,选用了鲁迅、叶圣陶、谢冰心等新文学作家的作品。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丐尊二人提出了“语文”的概念,并尝试编写新的语文教材,可惜因日本侵略中国而被迫中止。
全国解放后,叶圣陶先生再次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这一建议被华北政府教育机关采纳,随后推向全国,从此,“语文”成了中小学的一门主课。
5、2007年春晚公布的四副春联及获奖的20幅春联
公布的四副春联:
和睦
上联:二十四时节气,乾坤竞秀
下联: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同春
横批:天人合一
和美
上联:天和、地和、人和,和融华夏
下联:歌美、舞美、花美,美在今宵
横批:新春大吉
和顺
上联:和和顺顺千家乐
下联:月月年年百姓福
横批:国泰民安
和谐
上联:党心、民心、万众一心,科学发展春风起
下联:国运、家运、宏图大运,社会和谐旭日升
横批:万象更新
6、 各举出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开头的俗语(包括成语、惯用语等)。
数字俗语:
表示实实在在,不可更改时用( 一是一,二是二)
表示做事不考虑周到,干了再说时用( 一不做,二不休)
表示一样东西两人平分时用( 二一添作五)
表示某人干事麻利时用( 三下五除二)
表示差不多时用( 八九不离十)
表示某人打小算盘时用( 小九九)
表示归根到底时用( 九九归一)
表示把握大时用( 十有八九)
表示很不容易时用( 九牛二虎之力)
表示信心十足时用( 十拿九稳)
表示距离远时用( 十万八千里)
4、 下面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小黑板)
杜鹏程(鹏程万里 ) 陈残云(风卷残云 ) 王任重(任重道远 )
刘海粟(沧海一粟 ) 丁慧中(秀外慧中 ) 焦若愚( 大智若愚)
③ 陈残云的小说创于哪个年代
陈残云的小说创作始于30年代。他曾经回忆道:“1935年没有进入大学之前,我是香港一间小作坊的店员,我爱上了新文艺,读了较多的小说和新诗。我胡乱地读着,不知道哪些作品是进步的。哪些是不进步的,自己感到有兴趣就读下去,读多了,我从书本中获得了启发,发现了社会的不平和黑暗,从而思想上发生了苦闷,对不合理的社会发出朦胧的憎恨和咒骂。于是,我直笔笔地写了抒发个人苦闷的短文《一个青年的苦恼》,以后又借用黄包车夫的身分,写了较长的《黄包车夫日记》,发表于香港《大光报》的副刊上。”陈残云的这两篇小说发泄了小知识分子的内心苦闷,可以看出其所受到的“五四”以来“普罗”文学的影响。1946年,他从广州来到香港,在香港中学教书,一直到1950年返回内地。在香港的这段时间里,他创作了长篇小说《南洋伯还乡》,中篇小说《新生群》和4个短篇小说《小团圆》、《救济品下乡》、《兵源》和《受难牛》等。
④ 陈残云的作品有哪些
陈残云(1914—2002),原籍广州。1930年中途辍学后从广州来到香港,一边打工,一边阅读新文学作品,并尝试写诗。1935年考入私立广州大学中文系后,与温流、黄宁婴,芦荻等青年诗人一道参加广州艺术工作音协会诗歌组,在广州掀起一股诗潮,创办《今日诗歌》、《诗场》和《广州诗坛》。抗战爆发后,在蒲风的帮助下,这些刊物合并为《中国诗坛》,陈残云一直担任该刊主要编辑及作者。1939年夏,陈残云在香港参加文协香港分会的一些活动,并和黄婴宁等复办《中国诗坛》,和司马文森创办《文艺生活》。后来出版了诗集《铁蹄下的歌手》和《黎明散曲》等。在《黎明散曲》中有一首《都会流行症》,这样刻画出殖民地都市香港:明灭的灯,梦幻的灯彩色的龙,彩色的人影游离于错杂的街道上像游一个人间的梦境流线型的少年带一个轻飘的面流线型的奥斯汀香与香的交流色与色的交流……呵呵!都会的流行症长期的都会流行症诗人从香港的流行色中看出了“它的流行症”,却无法为它开出诊冶的药方。从诗本身看,诗人对香港社会的透视是准确的;而且,他对香港市民在抗战初期的心态的把握也是准确的,像《向远方》之一唱道:当那亮闪闪的倨傲的眼色像英格兰绅士一般落在我们没有油光的染满微尘的头发上我们咧开嘴唇笑仰向晨风轻拂的血红色的天空诗的语言十分含蓄。诗人用这样的语言去描绘香港同胞对于处在民族危难中的祖国的眷念之情,真实地表达了他们的心愿。抗战爆发后,陈残云还同黄药眠、晦晨、袁水拍等八位诗人集体创作了一部歌颂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长诗《保卫莫斯科》,1941年11月由香港星群书店出版。
⑤ 陈残云的著作书目
铁蹄下的歌手(诗集)1937,广州“诗场社”
风沙的城(长篇小说)1946,文生
南洋伯还乡(中篇小说)1947,香港南侨编译社
新生群(中篇小说)1948,香港学生社
小团圆(短篇小说集)1949,广州南方书店
喜讯(中篇小说)1954,广州华南人民 山村的早晨(中篇小说集)1954,武汉中南出版社
椰林曲(电影文学剧本)与李英敏合著,1956,电影
羊城暗哨(电影文学剧本)1957,广东人民
南海潮(电影文学剧本)与蔡楚生、王为一编剧,1960,电影
珠江岸边(散文集)1962,作家
香飘四季(长篇小说)1963,作家
奥海忠魂(奥剧本)与黄宁婴、望江南合编,1978,广东人民
山谷风烟(长篇小说)1978,广东人民
异国乡情(散文集)1982,花山
热带惊涛录(长篇小说)1982,花城
南国红豆集(电影文学剧本)1983,电影
陈残云自选集(小说、散文、剧本合集)1983,花城
奥海新诗 编选 1963,广东人民
⑥ 广州市番禺历史故事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任嚣、赵佗率军南下,统一岭南。任嚣平定岭南后,出任南海郡尉并在南海郡番禺县内建城作为郡治,因处番山和禺山故起名为“番禺城”(史称“任嚣城”。
范围现今的仓边路以西,越秀区仓边路以西的儿童公园(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广州市文化局、广东省财政厅一带)。秦朝末,南海郡尉任嚣病危时召见龙川县令赵佗,谓番禺“负山险阻南海”,“可以立国”,并假托秦廷命令,委赵佗代理南海郡尉。
汉高祖三年(前204年),赵佗自立为南越王,定都番禺,今广州市越秀山即为当年越王所名。《史记·货殖列传》云:“番禺亦其一都会也”,是当时全国九大都会之一。
(6)陈残云长遍小说下载txt扩展阅读
番禺的经济来源
第一产业
2017年,番禺区第一产业增加值29.56亿元,同比下降0.3%。
2017年,番禺区完成农业总产值52.34亿元,比2016年增长0.6%。其中,种植业产值17.28亿元,下降15.1%;渔业产值26.87亿元,增长3.2%;畜牧业产值5.05亿元,增长10.4%。
第二产业
2017年,番禺区工业总产值2445.29亿元,比2016年增长15.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41.42亿元,增长17.3%;其中:“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886.33亿元,增长15.5%;股份企业工业总产值1124.44亿元,增长19.4%。
2017年,番禺区规模以上工业中,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金属制品业五大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96.64亿元,比2016年增长30.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3.3%。其中,汽车制造业产值782.36亿元,增长76.2%。
2017年,番禺区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实现产值602.89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9.5%,比2016年下降0.3%。
2017年,番禺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56.78亿元,比2016年增长28.0%,其中,利润总额154.57亿元,增长14.6%。
2017年,番禺区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9.57亿元,比2016年增长6.0%。其中,建筑工程产值75.95亿元,增长5.8%;安装工程产值12.68亿元,增长7.1%。
⑦ 下面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杜鹏程()、陈残云()、王任重()、刘海粟()、丁慧中()、焦若愚()。(
鹏程万里 风卷残云 任重道远 沧海一粟 秀外慧中 大智若愚
⑧ 陈残云的艺术生涯
陈残云,中国电影剧作家。1914年生于广州。家境贫寒,在亲属的资助下上了学。后来又到香港当了几年伙计。19岁时,他写了一篇短文《一个青年的苦恼》在《大光报》上发表。1935年,他入广州大学读书,出版诗集《铁蹄下的歌手》,还参加了广州艺术工作者协会诗歌组的文化运动,担任《中国诗坛》的编辑工作。1940年他到广西桂林逸仙中学任教,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1941年10月,他经夏衍介绍赴新加坡,后从马来西亚经泰国等地辗转回国,1944年后,他担任了桂林文化界抗敌工作队队长,广西梧州大坡山李济琛部队当政工队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写了中篇小说《风沙的城》,还与司马文森合编《文艺生活》。不久,他被迫逃到香港,过着飘泊不定的生活。这期间,写出了电影剧本《珠江泪》,后拍成电影,该片在当时打破了粤语片卖座率最高纪录。1950年,《珠江泪》获得国家的荣誉奖,在香港期间,他与别人在《大公报》上合编《青年周刊》,与章泯合编《电影周刊》,还完成两部中篇小说《南洋伯还乡》、《新生群》,并在一家影业公司担任编导室主任。
1946年,到香港教书,期间创作了电影剧本《珠江泪》,于1950年获国家荣誉奖,从此涉及影坛。在香港期间,与章泯合编《电影周刊》,并在一家影业公司担任编导室主任。1954年,在广州公安局任办公室副主任期间,写出电影文学剧本《羊城暗哨》。在这之前,还与李英敏合作,写出电影剧本《椰林曲》,由上影拍摄。1963年,与蔡楚生、王为一合编电影剧本《南海潮》。电影拍成后,引起轰动。1964年,写了大型纪录片剧本《并肩前进》。1966年,发表电影剧本《故乡情》,并与电影导演方荧一道,将《香飘四季》改编成电影剧本。随后,《故乡情》和《香飘四季》均已投入拍摄,后在“文化大革命”中夭折。1977年,与黄宁婴、望江南合编九场粤剧《粤海忠魂》,该剧公演二百余场,受到广泛好评。1979年,以陶铸一家的遭遇为题材,创作了电影剧本《雪夜》。
广州解放后,他任华南文学艺术学院秘书长,1953年后,他先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广东文联副主席及对外友好协会广东分会副会长等职。1954年他到宝安任县委副书记,后又在广州公安局任办公室副主任,这期间,创作了电影剧本《羊城暗哨》,后被搬上银幕。由于陈残云深入生活,与公安人员共同审讯罪犯,因此他写出的作品真实、感人。1963年,他与蔡楚生,王为一合编了电影剧本《南海潮》,后拍成电影,轰动一时。1964年,他写了大型纪录片剧本《并肩前进(纪录片)》。1966年,他写了电影剧本《故乡情》,还完成了长篇小说《香飘四季》。之后,又将其改编成电影剧本,七十年代末,他与人合作编写了粤剧《粤海忠魂》,创作了《雪夜》等电影剧本。
⑨ 羊城暗哨有原著小说吗有的话哪里可以下载谢谢!
不是小说,编出来就是一个剧本,后经改篇
建国初期,原国民党田粮处处长吕薄冰潜伏广州,以算命为掩护,逐渐拉拢了一群人,组织成一个所谓“中国人民控诉团”。他们结党密谋,要截船去香港,进而去联合国提一个所谓的“控诉”。这就是当时著名的“广州第一大案”。破获了这个大胆而又荒唐的案件之后,公安部决定把它拍成一部电影,于是就有了后来的《羊城暗哨》。
电影版本的《羊城暗哨》家喻户晓,故事融合了建国初期的“广州第一大案”的真实事件和当时侦破的另一个敌特案件材料,成为了我国上世纪50年代反特片中里程碑式的作品。影片不满足于编织曲折紧张的故事情节,同时还塑造了王练、八姑、梅姨等一批性格鲜明饱满的人物。
影片编剧陈残云之女认为电视剧《羊城暗哨》侵权
自称改编自同名“红色经典”电影的电视剧《羊城暗哨》16日在上海东方电影频道3集连播,可是刚开播就遭遇版权纠纷。电影《羊城暗哨》已故编剧陈残云之女陈茹昨天对本报记者表示,电视剧《羊城暗哨》制作方沿用了电影文学剧本《羊城暗哨》的经典名字、关键线索和两个人物,构成了对其父亲作品的“侵权行为”。“电视剧制作方未经著作权利人的许可,甚至没有和我们打一声招呼。我们希望有关方面给一个说法,体现对我父亲的尊重。”
原编剧之女认为:
片名人物线索构成“侵权”
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羊城暗哨》在1957年公映,被誉为“红色经典”。而电视剧《羊城暗哨》的出品方则是上海电影集团和广东润视,主演包括王学兵、张歆艺等,在之前一系列宣传活动中,媒体提到该剧都以“改编自红色经典”为卖点。
陈茹介绍,电影《羊城暗哨》由真实案件改编,编剧是已故广东著名作家陈残云。陈残云生前曾任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等职。1955年,他在广州市公安局深入生活,挂职办公室副主任,后以真实大案为原型,于1956年夏天完成《羊城暗哨》电影文学剧本,并将剧本送至上海电影制片厂。
1957年,电影《羊城暗哨》公映,作为反特经典风靡一时,对片中侦察员王练、女特务八姑、梅姨等形象,许多观众至今记忆犹新。陈茹对记者表示,作为电影《羊城暗哨》的编剧,陈残云拥有著作权,“2002年我父亲去世后,作为继承人,我也就自动拥有该著作权。电视剧《羊城暗哨》号称翻拍这部‘红色经典’,但它从开拍到现在播出都没有联系过我们,这是一种明显的侵权行为”。
虽然情节、人物几乎都有颠覆性的改动,但陈茹表示,该剧在三方面构成了侵权:第一,电视剧片名盗用了电影文学剧本《羊城暗哨》,“既然内容都改了,为什么还要保留《羊城暗哨》的名字?无非是为了吸引那些对电影有感情的老观众,这侵犯了有关权利人的利益。”第二,片中的梅姨和八姑两个角色也盗用了电影文学剧本中的两个人物。第三,电影文学剧本中“谁是梅姨”为全片埋下了悬念,电视剧也用这一悬念贯穿了23集,全剧围绕“寻找特务头子梅姨”展开情节,与电影文学剧本情节雷同。
出品方辩解:
上影拥有《羊城暗哨》版权
但广东润视宣传负责人张小姐对记者表示,电影《羊城暗哨》由上影厂摄制并出品,上影集团拥有《羊城暗哨》的版权,所以不存在侵权问题。上影电影频道总编室一位工作人员也表示,上影集团向来注重知识产权,所以应该不会做出侵权行为。
律师说法:
上影改编也要征得同意
新老《羊城暗哨》的诞生相隔50年,剧情和内容都已大不相同;而且,由上影厂改拍电视剧《羊城暗哨》似乎也顺理成章。这是否还构成侵权呢?记者为此咨询了广东泽正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资深律师汤喜友。他表示,电影作品中的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作者有权单独行使著作权。因此,陈残云拥有《羊城暗哨》电影文学剧本的著作权。在他去世不到50年期间,著作权由法定继承人继承。因此,电视剧虽然颠覆了大部分内容,但与其同名,且人物、线索相同,已对其作品构成改编,应该征得著作权所有者的同意。
他还表示,上影厂拥有电影《羊城暗哨》的版权,但这一作品其实也是对陈残云《羊城暗哨》电影文学剧本的改编,即使上影厂再度改编,也应该征得著作权所有人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