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红楼梦中刘姥姥是谁啊
刘姥姥是一个农村老妪。其女婿王狗儿的祖上当年做京官时和王熙凤的爷爷连了宗。
后来王家穷困难以支撑过活,刘姥姥到荣国府打秋风,是为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王熙凤送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刘姥姥感恩戴德。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见到了贾母,游大观园,赴家宴,大开了眼界。刘姥姥心中明白,于是用心机逢迎,成为了大家取笑打趣的对象,给大家带来了欢乐,自己也得到了许多好处。见到了巧姐,为巧姐取了名字。
后来贾家败落,刘姥姥再访荣国府,并变卖家产从烟花之地赎回贾巧姐。
附:
方才所说的这小小之家,乃本地人氏,姓王,祖上曾作过小小的一个京官,昔年与凤姐之祖王夫人之父认识。因贪王家的势利,便连了宗认作侄儿。【甲戌双行夹批:与贾雨村遥遥相对。】那时只有王夫人之大兄凤姐之父【甲戌双行夹批:两呼两起,不过欲观者自醒。】与王夫人随在京中的,知有此一门连宗之族,余者皆不认识。目今其祖已故,只有一个儿子,名唤王成,因家业萧条,仍搬出城外原乡中住去了。王成新近亦因病故,只有其子,小名狗儿。狗儿亦生一子,小名板儿,嫡妻刘氏,又生一女,名唤青儿。【甲戌双行夹批:《石头记》中公勋世宦之家以及草莽庸俗之族,无所不有,自能各得其妙。】一家四口,仍以务农为业,因狗儿白日间又作些生计,刘氏又操井臼等事,青板姊妹两个无人看管,狗儿遂将岳母刘姥姥【甲戌双行夹批:音老,出《谐声字笺》。称呼毕肖。】接来一处过活。这刘姥姥乃是个积年的老寡妇,膝下又无儿女,只靠两亩薄田度日。今者女婿接来养活,岂不愿意,遂一心一计,帮趁着女儿女婿过活起来。
以上节选自 红楼梦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另有相关内容
第三十九回 村姥姥是信口开合 情哥哥偏寻根究底
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第四十一回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
第四十二回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谬补余香
② 刘姥姥,是那四大名著里面的
刘姥姥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里的人物,王板儿之姥姥。她曾三进荣国府,一进荣国府,刘姥姥小心谨慎,打通关节,与赫赫有名的金陵大户建立关系,二进荣国府,刘姥姥左右逢源,装疯卖傻,演绎着一位公关人士的成功之道。三进荣国府,刘姥姥挺身而出,侠肝义胆,成为《红楼梦》里重要的收场人物。在这个老太太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今天人们也常把没有见过世面的人叫做刘姥姥。
③ 刘姥姥的人物身份
“祖上曾做过一个小小京官,昔年曾与凤姐之祖王夫人之父认识。因贪王家的势利,便连了宗,认作侄儿。那时只有王夫人之大兄凤姐之父与王夫人随在京的知有此一门远族,余者皆不知也。目今其祖早故,只有一个儿子,名唤王成,因家业萧条,仍搬出城外原乡中住了。王成亦相继身故,有子小名狗儿,娶妻刘氏,生子小名板儿;又生一女,名唤青儿。”(第6回)
书中称呼“刘姥姥”,从板儿、巧姐之称。是知当初连宗时约定的名义辈分忽略不计,只认实际辈分。图示如下:
第一代:王成之父——————凤姐之祖王夫人之父
第二代:王成,亲家刘姥姥——王夫人,王夫人之大兄凤姐之父
第三代:王狗儿,嫡妻刘氏——凤姐
第四代:王板儿,王青儿———巧姐
刘姥姥在凤姐跟前左一句“你侄儿”,右一句“你侄儿”,便符合实际辈分。39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那年七十五岁。到71回贾母八旬大庆那年,刘姥姥七十七岁。依此,贾母实际大三岁。贾母道:“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健朗。比我大好几岁呢。”(39回)这应是大族太君的客套话。
④ 刘姥姥进荣国府短文中共出现了多少个人物他们的名字分别叫什么
刘姥姥进了荣国府三次。
第一次是先见平儿,然后去向王熙凤“打秋风”,中间还有贾蓉出场。
第二次刘姥姥因上次进荣国府受了恩惠而来报答的,本想放下一些新鲜农产品就走,却被挽留参加了大观园盛会,所以差不多所有大观园的人应该都见到了。老一辈的有贾母、王夫人、薛姨妈,小一辈的有宝玉,十二金钗中就元春不在,丫鬟依次有平儿、丰儿、琥珀、素云、碧月、紫鹃、鸳鸯、玉钏儿、袭人。
第三次贾家已势败,这次只见几个人了。刘姥姥先救了巧姐,然後和王夫人、平儿等一干人把巧姐弄出去。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见证了贾府的盛衰,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小说的贯穿线索。
第一次刘姥姥家因年关将近,却手头拮据,想起先祖做官时曾在京中认荣国府做了亲戚,便到荣国府讨些过年的钱。二奶奶王熙凤将丫头们准备做冬衣的钱给了姥姥,为此刘姥姥十分感激她,并为将来救出凤姐的女儿巧姐埋下了伏线。此时贾府正处于鼎盛的上升期,通过刘姥姥的视角刻画其奢华与纸醉金迷。曹雪芹让刘姥姥以一个外人的身份来介绍荣宁二府和核心人物王熙凤。
刘姥姥二游大观园时,贾府正处于烈火烹油,盛极将转衰之时,这次描写的作用在于刻画书中人物在大观园中的奢靡生活,通过刘姥姥的眼光和活动写出大观园之大、之豪华、之美丽.另外也写活了许多人物如妙玉在金陵十二钗的微妙关系。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时,贾府已面临家破人亡,一片萧索凄凉。昔日泼辣的凤姐病得骨瘦如柴,神情恍惚,从侧面刻画贾府衰败的事实,反衬当时上层社会的残酷无情和互相倾轧。
⑤ 刘姥姥是那个历史名著的人物大神们帮帮忙
刘姥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里的人物。 一位具有非凡公关才能的老太太。见证了贾府兴衰荣辱的全过程。一进荣国府,刘姥姥小心谨慎,打通关节。与赫赫有名的金陵大户建立关系,二进荣国府,刘姥姥左右逢源,装疯卖傻,演绎着一位公关人士的成功之道。三进荣国府,刘姥姥挺身而出,侠肝义胆,成为《红楼梦》里重要的收场人物。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老太太,何以在贾府里畅游大观园、醉卧怡红院?
⑥ 刘姥姥是谁
刘姥姥是《红楼梦》中的人物。
以下是《红楼梦》的相关介绍: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红楼梦》版本有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大系统。程本为程伟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为脂砚斋在不同时期抄评的早期手抄本。脂本是程本的底本。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网络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以上资料参考网络——《红楼梦》
⑦ 小说中刘姥姥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贫穷质朴,没见过世面;粗俗;有些自尊,难以启齿求人.
⑧ 王熙凤、武松、宋江、刘姥姥都是四大名著里的那本书的人物
宋江-水浒传
唐玄奘-西游记
赵子龙-三国演义
武松-水浒传
王熙凤-红楼梦
⑨ 刘姥姥的人物是谁
是王熙凤,因为作者让刘姥姥以一个外人的身份来介绍荣宁二府,而两府的核心人物是王熙凤,所以应该是为介绍贾府埋下伏笔。
⑩ 小说中的刘姥姥是一个怎样的人
刘姥姥,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人物,是一位来自乡下贫农家庭的谙于世故的老婆婆,凤姐女儿巧姐的命运与她密切相关,巧姐判词和《留余庆》曲中均提及刘姥姥。这个老婆婆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刘姥姥将一个快乐、节俭、爱热闹、满身土里土气的农村老婆婆那份本色戏演得活灵活现。
刘姥姥在回目上出现了四次:第6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39回刘姥姥是信口开河、41回刘姥姥醉卧怡红院、113回忏宿冤凤姐托村妪。从篇幅上看,第6回、40回、41回三大整回,以及39回后半回、42回前半回、113回前半回、119回后半回,都是浓墨重彩的刘姥姥正传。
通过刘佬佬出场时劝狗儿去贾府找王夫人打秋风看,她是个有主见的人.
从她二进贾府时,给巧姐起小名,凤姐请她作巧姐干妈,以及她在大观园就席时的表现,她是个有阅历、善言词、幽默风趣的老人.
从她救三进贾府时出计救巧姐看,她是个经历过大风大浪,有机智,敢担当的好人.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多打了两石粮食”,就把头一茬摘下的瓜菜送来,以感谢贾家的关照。没想到,这一来,却意外受到贾老太太的爱宠和厚待,并且给大观园的小姐太太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后十回中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时她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这时的荣国府已被查封,王熙凤已经落到“力诎生人怨”的地步,先前被她伤害的人们,都来乘机报复。她在众叛亲离、极端狼狈的垂死之际,却把自己的独生女巧姐托付给刘姥姥。在封建社会里,所谓托妻寄子是了不得的仁义或信任。精明过人的凤姐,凭借她锐利目光看出,在当时的荣宁二府中,只有刘姥姥这个人才是善良的,才不会对她落井下石。
刘姥姥没有因自己和贾府的关系招摇撞骗炫耀乡里,也没有因王熙凤的背时而忘恩负义过河拆桥。刘姥姥一进入荣国府,就很快受到贾母、宝玉、鸳鸯、平儿等人的喜欢,表现出了她的机智过人之处,这和她经历了各种磨难仍对生活充满乐观的情趣有着极大的关系。她的幽默风趣,她的精明强干,无不充满寓言色彩。她办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无不是一篇精彩的寓言故事,带有哲理性。也正如王熙凤所料想的那样,在她死后,巧姐的“狠舅奸兄”为了图几个钱,要把巧姐卖给外藩王爷的时候,刘姥姥勇敢机智地救出了巧姐。刘姥姥在这里的具体行为,表现了这个人物高贵、机智的品质,她敢做敢为,有计有谋有办法,也毫不顾虑拯救这个无助孤女会给自己带来多少麻烦和危险。王熙凤当初用自己对刘姥姥的一点同情心态,换取了女儿免遭厄运,这件事本身就极具寓言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