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古土耳其杰出的诗人富祖里主要的作品有哪些
15世纪末和16世纪是奥斯曼帝国的极盛时期,也是中古土耳其诗歌的繁荣时期。这时期,出现了中古土耳其杰出的诗人富祖里(1495—1556)。他出生于伊拉克的希拉城,主要用突厥语写作。他的主要作品有长诗《蕾丽和马季依》、《玫瑰与夜莺》,劝诫诗《心之友》,小说《怨诉之书》等。长诗《玫瑰与夜莺》运用寓意、象征手法,描写了玫瑰(象征公主)与夜莺(代表诗人)的爱情故事,诗人结合一年四季的变化,既讴歌爱情的欢乐,又感慨人生的无常。他的作品长于抒情,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对后世土耳其文学及中东其他国家文学有很大影响。
② 现代土耳其文学是什么
现代土耳其文学在诗歌方面曾出现过受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影响的“七火炬”流派。
20世纪30年代,内吉普·法泽尔(1905~)的表现个人在社会和宇宙中的孤独、绝望和痛苦的诗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纳齐姆·希克梅特则以其描写社会生活的自由体诗歌而闻名。后来,迪纳莫(1909~)、勒法特·厄尔卡兹(1911~)和阿·卡迪尔(1917~)等人也写了不少反映社会和政治问题的诗歌。但由于希克梅特这些进步诗人被监禁及遭受迫害,这些诗人的创作未能顺利发展。
20世纪40年代,以诗人奥尔·韦利(1914~1950)为代表的“怪诞派”对土耳其诗歌进行了重大革新,进一步发展了自由体诗歌。这时还有一个不属于任何流派、风格独特的诗人达拉尔贾(1914~),以其抽象的、富有哲理性的作品而引人注目。这时在短篇小说方面,有不少作品描写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反映了严酷的社会现实。如:雷菲克·哈利特·卡莱伊(1888~1965)的《乡土故事》(1939)。此外,萨伊特·法伊克·阿巴瑟亚纳克(1906~1954)的作品也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注意。
1956年后,短篇小说创作方面曾出现过一个受存在主义影响的流派。他们的作品内容抽象,结构奇特,语言晦涩,不易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其中一些作家后来也都改变风格,走上了现实主义的道路。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期间,土耳其政局动荡不安,各种思潮之间的斗争错综复杂,这一切都由感觉敏锐的青年作家用短篇小说的形式反映了出来,因而在这期间短篇小说的创作比较活跃。其中较为有名的有贝基尔·耶尔德兹(1935~)、奥斯曼·沙欣(1938~)和女作家菲吕赞·塞尔柱(1935~)。
在长篇小说方面,著名作家亚库普·卡德里的《外人》(1932),哈莉黛·埃迪普的《有苍蝇的杂货铺》(1936)及雷沙特·努里·君泰金的《戴菊鸟》(1922),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问题和人民生活,因而深受欢迎。20世纪30~50年代之间出现的萨巴哈丁·阿里、萨德利·埃尔泰姆(1900~1943)和雷沙特·埃尼斯(1909~)等作家,大多以城市贫民、士兵、农民、工人、囚犯和流亡者的生活为题材。埃尔泰姆的《当纺车停转的时候》(1931)是土耳其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农村阶级斗争的小说。雷沙特·埃尼斯的长篇小说《泥土气息》(1944),描写了一个贫苦家庭的悲惨命运,反映了农民遭受剥削的处境,成为40年代的名著之一。
1954~1967年这几年是农村小说最风行的年代。亚沙尔·凯马尔、奥尔·凯马尔、萨米姆·科贾格兹(1916~)和奥尔·汉切尔里奥卢(1916~)等作家广泛而深入地描写了农民的生活。20世纪40、50年代期间一些毕业于“农村学院”(一种从农民中培养为农村服务的人才的学校)的学生也成了著名的农村小说作家。如马卡尔·马哈穆特(1930~)、法基尔·巴伊库尔特(1929~)和塔里普·阿普阿伊丁(1926~)等。马哈穆特写的《我们的村子》(1950)曾引起巨大的反响,它的出版被认为是土耳其文学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
20世纪60年代后期,长篇小说仍然以社会政治题材为主,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土耳其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题材也逐步由农村生活转向城市生活。这时期的作品一方面暴露社会的黑暗,一方面努力探索实现社会变革的道路。
③ 20世纪40年代土耳其主要是什么形式的文学作品
20世纪40年代,以诗人奥尔·韦利(1914—1950)为代表的“怪诞派”对土耳其诗歌进行了重大革新,进一步发展了自由体诗歌。这时还有一个不属于任何流派、风格独特的诗人达拉尔贾(1914—),以其抽象的、富有哲理性的作品而引人注目。这时在短篇小说方面,有不少作品描写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反映了严酷的社会现实。如:雷菲克·哈利特·卡莱伊(1888—1965)的《乡土故事》(1939)。此外,萨伊特·法伊克·阿巴瑟亚纳(1906—1954)的作品也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注意。
④ 急需要一个土耳其的小说。请有建议的朋友们,等着你们的消息。
你看看《纯真博物馆》吧 。貌似这个作者还写了《我的名字叫红》
作者获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这是他最柔情的一篇,而且作者把书中提到的纯真博物馆搬到了现实中去,就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
你可以去了解一下,希望帮到你了:)
⑤ 土耳其文学的现代文学
19世纪奥斯曼帝国在资本主义势力的影响下开始进行政治改革,1839至1878年在土耳其历史上被称为"革新时期"(即"坦齐玛特"时期)。它的文学也逐步摆脱阿拉伯、波斯文化的影响,竭力模仿欧洲文学。文学作品的内容大多抨击封建专制和宗教传统,宣扬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它的形式也逐渐多样化,出现了新的文学体裁,如话剧、小说、杂文、政论等;它所用的语言也是更加纯净的土耳其语。
这时著名的作家有锡纳西(1826~1871)、纳默克·凯马尔(1840~1888)和齐亚·帕夏(1825~1880)等。锡纳西于1859至1860年间首次翻译了法国的诗歌,创作了第一个剧本《诗人的婚姻》;阿卜杜勒·哈克·哈米德(1851~1937)最早接受欧洲诗歌的格律,对土耳其诗歌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19世纪70年代末,由于第一次君主立宪运动失败,文学的革新遭到挫折。1896年,一批作家以文学杂志《知识宝库》为据点,形成一个流派,称为"知识宝库派"。
他们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他们的创作更加西方化,作品往往脱离社会现实,充满悲观绝望的情绪。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有陶菲克·菲克莱特,土耳其象征主义诗歌的先驱及散文家杰纳普·谢哈贝丁(1870~1934)及著名的小说家、长篇小说《蓝与黑》和《破碎了的生活》的作者哈利德·齐亚·乌沙克雷吉尔(1866~1945)。
20世纪初,封建势力重新抬头,1901年《知识宝库》杂志被封闭,文学再次陷入停滞状态。1908年青年土耳其党人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文学界才重新活跃起来。一些作家创办《未来的曙光》杂志,继承了"知识宝库派"的事业,但无甚创新。这些作家中引人注目的有象征主义诗人阿赫梅特·哈希姆(1884~1933),以写历史和社会题材小说闻名的亚库普·卡德里(1889~1974)。
此后又出现民族文学流派,它的政治和社会基础是土耳其民族主义。这个流派的作家被认为是共和国文学的奠基者。他们尽量不用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在诗歌创作方面,他们主张广泛采用民歌形式,用音节韵律来代替阿拉伯诗歌的"阿鲁兹"韵律。其中主要代表人物有麦赫梅特·埃明(1869~1944)——土耳其国歌《独立进行曲》的词作者,·凯马尔·贝亚特勒(1884~1959),以及一些被称为"音节韵律派"的青年诗人。
在小说创作方面,他们要求取材于本民族的生活。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独立战争延续了 4年,激起了一个爱国主义的文学潮流,出现了许多以民族解放运动为题材的作品。如女作家哈莉黛·埃迪普(1884~1964)的著名长篇小说《磨难》(1922)、《杀死淫妇》(1926)及亚库普·卡德里的长篇小说《私邸出让》(1922)等。
但这个流派中最有才华的作家还是奥马尔·赛福鼎和雷沙特·努里·君泰金。他们的作品大多属于现实主义范畴,有的甚至带有自然主义倾向。
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在诗歌方面曾出现过受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影响的"七火炬"流派。到30年代,内吉普·法泽尔(1905~ )的表现个人在社会和宇宙中的孤独、绝望和痛苦的诗歌又风靡一时。与他同时代的纳齐姆·希克梅特则以其描写社会生活的自由体诗歌而闻名。稍后,迪纳莫(1909~ )、勒法特·厄尔卡兹(1911~ )和阿·卡迪尔(1917~ )等人也写了不少反映社会和政治问题的诗歌。但由于希克梅特及这些进步诗人被监禁和遭受迫害,这些诗人的创作未能顺利发展。40年代期间雄踞诗坛的是以奥尔□·韦利(1914~1950)为代表的"怪诞派"诗人。他们对土耳其诗歌进行了重大革新,进一步发展了自由体诗歌。这时还有一个不属于任何流派、风格独特的诗人达拉尔贾 (1914~ ) ,以其抽象的、富有哲理性的作品而十分引人注目。在短篇小说方面,有不少作品描写劳动人民生活,反映了严酷的社会现实。雷菲克·哈利特·卡莱伊(1888~1965)的《乡土故事》 (1939)是最早的现实主义作品。 萨伊特·法伊克·阿巴瑟亚纳克(1906~1954)的作品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注意。
1956年后,短篇小说创作方面曾出现过一个受存在主义影响的流派。他们的作品内容抽象,结构奇特,语言晦涩,不易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其中一些作家后来也都改弦易辙,走上了现实主义的道路。60年代末和70年代期间,政权更迭频繁,各种思潮之间的斗争错综复杂,这一切都由感觉敏锐的青年作家用短篇小说的形式反映了出来,因而在这期间短篇小说的创作比较活跃。其中引人注目的有贝基尔·耶尔德兹(1935~ )、奥斯曼· 沙欣(1938~ )和女作家菲吕赞·塞尔柱克(1935~ )。
在长篇小说方面,亚库普·卡德里的《外人》(1932),哈莉黛·埃迪普的《有苍蝇的杂货铺》(1936)及雷沙特·努里·君泰金的《戴菊鸟》(1922),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问题和人民生活,因而深受欢迎。30至50年代之间出现的萨巴赫丁·阿里、萨德里·埃尔泰姆(1900~1943)和雷沙特·埃尼斯(1909~ )等作家,广泛而深入地描写了城市贫民、士兵、农民、工人、囚犯和流亡者的生活。埃尔泰姆的《当纺车停转的时候》(1931)是土耳其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农村阶级斗争的小说。雷沙特·埃尼斯的长篇小说《泥土气息》(1944),以一个贫苦家庭的悲惨命运反映了农民遭受剥削的处境,成为40年代的名著之一。1954至1967年间是农村小说最风行的年代。亚沙尔·凯马尔、奥尔□·凯马尔、萨米姆·科贾格兹(1916~ )和奥尔□·
汗切尔里奥卢(1916~)等作家广泛而深入地描写了农民的生活。40、50年代期间一些毕业于"农村学院"
(一种从农民中培养为农村服务的人才的学校)的学生也成了著名的农村小说作家。如马卡尔·马赫穆特(1930~ )、法基尔·巴伊库尔特(1929~ )和塔里普。
阿普阿伊丁(1926~ )等。马哈穆特写的《我们的村子》(1950)曾引起巨大的反响,它的出版被认为是土耳其文学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60年代后期,长篇小说仍然以社会政治题材为主,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土耳其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题材也逐步由农村生活转向城市生活。作家们不仅暴露社会的黑暗,而且努力探索实现社会变革的道路。
⑥ 土耳其文学的介绍
土耳其语属突厥语系。11世纪,由西突厥分化出去的一支突厥人西迁伊拉克境,在巴格达建立了塞尔柱帝国。14世纪初,由此分出的突厥族的一个首领奥斯曼,征服了小亚细亚等地,建立了奥斯曼帝国。土耳其文学是在小亚细亚(安纳托利亚)定居的土耳其人的文学,有时也称奥斯曼文学。
⑦ 介绍一下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
◆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1952.06.07~ )于1952年出生于伊斯坦布尔,学习建筑的他是当今土耳其最重要也最畅销的作家。文学评论家把他和普鲁斯特、托马斯?曼、卡尔维诺、波赫士、安伯托·艾柯等大师相提并论。自1979年出版第一部小说《塞夫得特州长和他的儿子们》以来,帕慕克的写作生涯可谓荣誉等身,曾获得欧洲发现奖、美国独立小说奖、法国文艺奖、德国书业和平奖等多种荣耀。1985年出版第一本历史小说《白色城堡》,这本小说让他享誉全球,纽约时报书评称他:“一位新星正在东方诞生——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
◆奥尔罕·帕慕克出生于伊斯坦堡,在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主修建筑。他的作品曾获得欧洲发现奖、美国外国小说独立奖、都柏林奖等等。其中,《我的名字叫红》获得了包括法国文学奖、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和都柏林文学奖在内的欧洲三大文学奖项。作品已被译成20多种语言出版。
1979年第一部作品《塞夫得特州长和他的儿子们》得到《土耳其日报》小说首奖,并在1982年出版,1983年再度赢得奥尔罕·凯马尔小说奖。
1983年出版第二本小说《寂静的房子》,并于1991年获得得到欧洲发现奖,同年出版法文版。
1985年出版第一本历史小说《白色城堡》,这本小说让他享誉全球,纽约时报书评称他:“一位新星正在东方诞生——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这本书荣获1990年美国外国小说独立奖。
1990年出版《黑书》是一个里程碑,这本小说让他在土耳其文学圈备受争议的同时也广受一般读者喜爱。法文版获得了法兰西文化奖。1992年他以这本小说为蓝本,完成《隐蔽的脸》的电影剧本。
1997年《新人生》一书的出版在土耳其造成轰动,成为土耳其历史上销售速度最快的书籍。
1998年《我的名字叫红》出版,这本书确定了他在国际文坛上的的文学地位;获得2003年都柏林文学奖,这个奖奖金高达10万欧元,是全世界奖金最高的文学奖,同时还赢得了法国文艺奖和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2002年作者发表小说《雪》。
2005年作者的新作《伊斯坦布尔》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同年获得德国书业和平奖。
1998年《我的名字叫红》在西方出版,确定了他在国际文坛上的地位;并于2003获得都柏林文学奖,这个奖奖金高达十万欧元,是全世界奖金最高的文学奖,同时还赢得了法国文艺奖和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成为包揽欧洲三大文学奖项的当代文学大师。地理上伊斯坦堡是欧洲的最边缘,帕慕克的小说却占据了欧洲文学的主流位置。
帕慕克的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红》,写的是一个发生在古老的伊斯坦堡的凶杀案,宫廷细密画家陆续死亡,在死亡背后,则是东方的宗教和艺术为了“自卫”而拒斥来自威尼斯的影响。谋杀和东西方交汇,是帕慕克的一贯主题;在这之上,则是深陷这一漩涡的个人的传奇命运。在帕慕克笔下,东方的固执,终将让步于西方的强悍。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宿命。
有“亚洲最聪明的小说家”之称的奥尔罕·帕慕克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红》近日由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引进,将于7月底上市,这是这位土耳其最负盛名作家的作品首次在内地出版。
◆2006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0月12日当地时间下午13时(北京时间19时),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Orhan Pamuk)。
瑞典文学院在颁奖公告中说,授予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
◆历年获奖纪录
1979 Milliyet Press Novel Contest Award (Turkey) for his novel Karanlık ve Işık (co-winner)
1983 Orhan Kemal Novel Prize (Turkey) for his novel Cevdet Bey ve Oğulları
1984 Madarali Novel Prize (Turkey) for his novel Sessiz Ev
1990 Independent Foreign Fiction Prize (United Kingdom) for his novel Beyaz Kale
1991 Prix de la Découverte Européenne (France) for the French edition of Sessiz Ev: La Maison de Silence
2002 Prix Meilleur Livre Etranger (France) for his novel My Name Is Red
2002 Premio Grinzane Cavour (Italy) for his novel My Name Is Red
2003 International IMPAC Dublin Literary Award (Ireland) for his novel My Name Is Red
2005 Peace Prize of the German Book Trade (Germany)
2005 Prix Medicis Etranger (France) for his novel Snow
2006 Nobel Prizein Literature (Sweden)
⑧ 土耳其文学的古典文学
著名神秘主义诗人有鲁米(1207~1273)、苏尔坦·韦莱德(1226~1312)和阿舍克·帕夏(1272~1333)等,其中阿舍克·帕夏所著《异乡流浪者的故事》被奉为伊斯兰的网络全书。14世纪诗人苏莱曼·切莱比(1344~1422)创造了穆圣诞辰诗体裁——"梅夫利德"。16世纪是宫廷文学黄金时代的开始,这个世纪中产生了最出色的宫廷诗人富祖里、巴基。17世纪中叶宫廷文学发展到高峰。
纳比 (1642~1712)的教谕诗《仁爱集》、内菲(1572~1635) 的讽刺诗集《命运之箭》以及埃夫利亚·切莱比(1611~1682)的散文《旅行札记》都是土耳其文学史上不朽的作品。18世纪中叶宫廷文学走向衰落,但是以描写爱情和世俗生活见长的内迪姆(1681~1730)和著名长诗《美和爱》的作者谢赫·加利普(1758~1799)仍不失为土耳其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
民间文学中最丰富的是诗歌,其作者大多是行吟诗人或托钵僧。最受人民喜爱的有尤努斯·埃姆莱(13世纪)、皮尔·苏尔坦·阿布达尔(16世纪)和卡拉贾奥兰(17世纪)。民间诗歌除宣扬神秘主义思想、歌颂爱情外,也有反对暴政和宗教狂热的优秀作品。民间哲人纳斯尔丁·霍加的笑话、轶事在土耳其民间文学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⑨ 土耳其“革新时期”有哪些著名的作家和作品
这时著名的作家有锡纳西(1826-1871)、纳默克·凯马尔(1840-1888)和齐亚·帕夏(1825-1880)等。锡纳西于1859至1860年间首次翻译了法国的诗歌,创作了第一个剧本《诗人的婚姻》;阿卜杜尔·哈克·哈米德(1851-1937)最早接受欧洲诗歌的格律,对土耳其诗歌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⑩ 近代土耳其文学是什么
19世纪以前主要是宫廷文学和民间文学。著名的宫廷诗人有富里、巴基、纳比、内菲等。民间文学中最丰富的是诗歌,其主题多为歌颂爱情和反对黑暗势力。
19世纪奥斯曼帝国在资本主义势力的影响下开始进行政治改革,1839至1878年在土耳其历史上被称为“革新时期”。它的文学也逐步摆脱阿拉伯、伊朗文化的影响,竭力模仿欧洲文学。文学作品的内容大多抨击封建专制和宗教传统,宣扬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它的形式也逐渐多样化,出现了新的文学体裁,如话剧、小说、杂文、政论等;它所用的语言也是更加纯净的土耳其语。
这时著名的作家有锡纳西(1826~1871)、纳默克·凯马尔(1840~1888)和齐亚·帕夏(1825~1880)等。锡纳西于1859至1860年间首次翻译了法国的诗歌,创作了第一个剧本《诗人的婚姻》;阿卜杜尔·哈克·哈米德(1851~1937)最早接受欧洲诗歌的格律,对土耳其诗歌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19世纪70年代末,由于第一次君主立宪运动失败,文学的革新遭到挫折。
1896年,一批作家以文学杂志《知识宝库》为据点,形成一个流派,称为“知识宝库派”。他们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他们的创作更加西方化,作品往往脱离社会现实,充满悲观绝望的情绪。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有泰夫菲克·菲克雷特,土耳其象征主义诗歌的先驱及散文家杰纳普·谢哈贝丁(1870~1934)及著名的小说家、长篇小说《蓝与黑》和《破碎了的生活》的作者哈里德·齐亚·乌沙克雷吉尔(1866~1945)。
20世纪初,封建势力重新抬头,1901年《知识宝库》杂志被封闭,文学再次陷入停滞状态。1908年青年土耳其党人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文学界才重新活跃起来。一些作家创办《未来的曙光》杂志,继承了“知识宝库派”的事业,但没有创新。这些作家中引人注目的有象征主义诗人阿赫梅特·哈希姆(1884~1933),以写历史和社会题材小说闻名的亚库普·卡德里(1889~1974)。
此后又出现民族文学流派,它的政治和社会基础是土耳其民族主义。这个流派的作家被认为是共和国文学的奠基者。他们尽量不用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在诗歌创作方面,他们主张广泛采用民歌形式,用音节韵律来代替阿拉伯诗歌的“阿鲁兹”韵律。其中主要代表人物有麦赫梅特·埃明(1869~1944)、亚赫亚·凯马尔·贝亚特勒(1884~1959),以及一些被称为“音节韵律派”的青年诗人。
在小说创作方面,他们要求取材于本民族的生活。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独立战争延续了4年,激起了一个爱国主义的文学潮流,出现了许多以民族解放运动为题材的作品。如女作家哈莉黛·埃迪普(1884~1964)的著名长篇小说《磨难》(1922)、《杀死淫妇》(1926)及亚库普·卡德里的长篇小说《私邸出让》(1922)等。但这个流派中最有才华的作家是厄梅尔·赛斐丁和雷沙特·努里·君泰金。他们的作品大多属于现实主义范畴,有的甚至带有自然主义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