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花之锦需白熏》最新txt全集下载
花之锦需白熏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红|袖|言|情|小|说
陌锦意识渐渐清晰,睁开眼看看周围,一片黑暗,也不知道这人是哪?一股股熏香绕在鼻尖,只觉得全身无力,发软。陌锦向四周摸索着,可四周都是坚硬的墙壁,唯一的发现就是这儿很小。
“有人吗?放我出去!放我出去!”陌锦使劲的砸着墙壁大声的叫喊着。直到声音沙哑,没有一点力气。
“她现在怎么样了。还有她是哪里人,都查到了吗?”肖熏背对着
李常青,默默的看着窗外。
“回皇上!她喊累了,已经昏睡过去。可属下并未查到她的背景,好像她是凭空冒出来的一样。”李常青轻轻皱着眉头却依旧温润如玉,只是此时多了丝严肃。
“哼不管她是那里人有什么背景,只要她能救默儿就行!”肖熏黄袖一甩,神情之中带着一丝坚定,一丝残忍。
李常青默默的看着皇上,突然眼前浮现出皱着眉头的那张脸,心中一顿,甩甩头,瞬间抹去那抹奇异。
----------------------------------------------------……
2. 谁能告诉我哪里有对巴金 家 春 秋的中人物英文论文
上期刊网找一下
3. 遮天里救了李长青的是谁
酱油救酱油,谁在乎。小说里李长青这个名字最后一次被提到,是这么一段
叶凡道:“林佳被刘云志、李长青、王艳追杀,最终逃过了一劫,可是却始终没有出现,我怀疑她也不在北斗了,不然应会与我相见。”
4. 杨玉能的艺术成就及荣誉
2008-05-14 11:01:00来源: 安徽市场报(安徽)网友评论 0 条进入论坛
市场报讯(记者胡作法)近 日,由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文联和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等主办,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散文精粹·2008年百篇散文精选》一书正式出版发行。此书收编了著名作家铁凝、严文井、牛汉、李国文、舒婷、刘亚洲等大家以及近几年来崭露头角的作家、文友们的一百多篇散文佳作。我省青年作家兼书法家杨玉能的散文《山水清涧》、《枫叶未红时》和《家的味道》等三篇散文作品也被收入该书。其中,《山水清涧》和《枫叶未红时》二篇还被评为散文作品一等奖。
(本文来源:安徽市场报 ) 季节的风(外一章)
杨玉能
在微风中荡漾的思想,已经没有了踪影。
日子的美丽,张扬着城市的旗帜,高高地飘扬。
水泥与钢筋混凝土的记忆里,还有鸽群飞来飞去吗?
这是仲夏的季节,风卷南风吹过正在兴建的郊区,阵阵地泥沙拂过窗棂,和充满尾气的车辆,让热气拂不去脸庞。
季节的风,吹拂着往日的绿荫。
而记忆已经成为记忆。
看飞来飞去的麻雀,岌岌可危的样子。
心思很沉很沉。
这是城市产生的危机,这是后工业毁灭人类自己的天堂。自然还在心里,自然还在渴望。家园的美丽,不能这样地毁灭。
季节的风,城市里的空调还在让人们沉睡。
而这样的夏,已经不再让我们心情快乐。
难道就真的让自然毁灭在自己的手里?
把记忆回归自然。把真情回归自然。把历史回归现实。
鸽群、阳光、雨露、土地的芬芳------
渴望这样的季节,渴望这样的风雨;
渴望城市与农村的交融,把自然的美丽展现!
(8 月 10日)
看 美 人
看美人,
她们把美包裹在面料内 ;
多么地可惜,
就像我的书画诗歌不能传世,
只能寄情山水间逍遥.
我多想把我融在美人堆里,
在美人们贴腰细身的年代,
一一录象, 修补成我的皇家庄园 .
飘逸的风中 ,
让美人们在楼宇的楼梯间起舞 .
我多想甩掉我的面具,
把放浪的人生挥洒淋漓;
仰望季节 ,
让风流倜傥被雨打风吹,
美人们却在世上继续生长.
我怅然若失,
看美人.
仍然在风中飘逸 ,
整个一个皇家庄园也不及,
这样的一场场风流.
?2008年8月16日风雨斋
(230051安徽省合肥市青年路182号城南剧院1-602室杨玉能)
我走在家乡的土地上思考
(安徽 杨玉能 )
五月端午的假期里,我独自走进家乡的黄土地。这是一片我生长的土地,此时的风景却让我不能够释然。
季节的风把秸杆焚烧的烟雾缭绕。天空出奇地阴暗,能见度低地没有办法行车。只有步行的脚步声,才能把自己苏醒。惨淡的时光里,我独自叹息。这样的时日,村头的老牛还在甩着尾巴,咀嚼着香甜的草料。
家乡的村头,我看见许多插秧的村民,这样地亲近土地;我温暖的脚趾似乎也已经深入松软的泥土里,和着绿色的秧苗,把希望写进秋天的收获。
五月的号角已经吹响,田间的劳作和汗雨的垂青,这样地深入我的腹地,我的乡土,我真得爽快而心动了。因为,我知道,我行走在家乡的土地上。
虽然有不和谐的乐章,但是农人的梦想是很现实,土地的播种不能含糊,庄稼的意象是季节的有序;作物耕种分明,不能随意错过它们的花期。
当环境被保护的很有序时,自然的规律也是不能够侵犯;我走进这样的土地,望着秸杆弥漫的烟雾,心中的隐痛仿佛已经昭然。谁能够在这样的季节不焚烧呢?许多的现实是让时代应该吻合。而非乡土的理念使然。
其实,我知道所谓的生产方式是在摸索的前进中寻找突破。正若,我此时在土地上如此亲近地行走。因为,土地的作用是让我们在不断地生长。而人类那些欲望的海是无止境的滋长。
土地决定我们生存和生产的态度,土地决定我们行走的路途有多长远。此时,我知道,思考的迷雾还在遮盖着我们的双眼,自然才是真实地自然。哦!我行走的家乡,我思考的土地。 (澳门)《华文百花》(澳门)09年第一期目录
卷首语
·春风的指纹 庄伟杰
名家新作
·黄维梁近作选
·王性初近作选
·刘松林近作选
·云鹤近作选
·冰夫近作选
·施雨近作选
特殊推荐
·《过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小说力作 严朝晨
·中篇小说《过年》短评 阿 成
·关于我写《过年》张少中
·过年 张少中
小说连载
·第一次上网聊天的故事 紫怡
好看小说
·春暖花开时 刘吾福
·雨街情殇 临川才子
·雪夜 曹宁元
·偷猎者说 廉世广
·惊险的约会 王念平
·听房 侯发山
·房子 张明源
·狮舞 蔡楠
地域风情
·烟花三月盆景游 衍荣
·摘心台怀古
·春节海南游
·桃花潭印象 杨玉能
·最香最美苗家酸汤周华诚
·游万佛湖记 张建军
·真的爱你 香港中大 黄凌
·夜游腊梅园 凉意如月
·长 白 山 周铁钧
·四 道 瀑 记 陈绍新
· 大理三塔 徐永清
情感写真
·任何时候不言放弃杨锦明
·儿时记忆看电影 江春风
·包裹里的忏悔 徐成龙
·把快乐传递给别人 周礼
·寻找完美 殷铖君
·清明风筝梦 陈韶华
·节气里的春天 方华
·隔世情书 李晓莉
艺林视点
·静悟深思 丹青寄情
·醉砚研墨 翰逸神飞 --李卓见书法艺术之
诗人在线
·关 于 季 节
·燕 子
·又 见 春 天
·握 手
·我是春天的情人
·河 桥 底
·故乡的云彩
·高原的秋天
·遥 看 春 草
·悲伤,从来都未停止
·远 行
·爱 的 凭 据
中华群英
·骄子的追求 天方的风采
相约华文百花 促进文化繁荣
·《华文百花》理事会
彩封·编辑风采
·封二:编委剪影
·《华文百花》总第四期封面
艺术宝鉴
·马丽书画
·杜鹃书画
·高大莉书画
·吕建国书画
·袁玉堂书画
·林建业书画
·苏海青书画
·王春生书画
《华文百花》文学期刊创刊于2007年下半年,是澳门唯一一本大型的并已于九五年开始在内地广泛发行的集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等综合性时政月刊《澳门月刊》的文艺副刊,现已面向内地、台湾、澳门、香港、日本、马来西亚、印尼、文莱、韩国、菲律宾、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加拿大、越南、美国、泰国等七十多个国家或地区发行,系大型纯文学期刊,全繁体字印刷,每半年出版一期。 主 编:冰洋副 主 编:周承强 黑 马 王向东 木三一 杨玉能 刘欣东 何玉忠 万春来
编辑部主任:袁昭
目录
刊首语
新诗人
周承强的诗歌: 龙王垭茶带来的幸福时光(组诗)
黑 马的诗: 村庄内心的禅语(组诗)
蝶雨馨兰的诗:黑蝴蝶(外二首)
木三一的诗:幻想者表达现实(组诗)
鲁绪刚的诗:翻动季节的声音(组诗)
万春来的诗:坐在春天的夜晚想故乡(外一首)
何玉忠的诗:水乡的桥(外一首)
石桂霞的诗歌:爱上一条鱼(组诗)
陈言锦的诗:我一直坚持爱着你(组诗)
马列福的诗歌:一个人的夏天(外二首)
陈子寒的诗:诗,以梦为马(组诗)
马也的诗:粉红的铂金(组诗)
谷 均的诗:深入湿地(外二首)
何君华的诗: 母亲的诗意(6首)
何 均的诗:不死的眼睛(外一首)张广卓的诗:花(组诗)
彭世学的诗:南郭先生(组诗)
马关勋的诗:告别春天
王海云的诗:思 念(外一首)沉 戈的诗:独立寒江雪格的诗:我想从石头里(外一首)刘 荣的诗:那夜的烟花
竹心的诗:一天中最美的时光(外一首)楠 枫的诗:在古镇(外二首)
谢起义的诗:增城的故事(组诗)张兹旭的诗:我看到一个孤独的人在练习走过红绿灯
柳碧青的诗:窗外的雨在迷失中
陈思楷的诗:锦衣夜行(外一首)张敬梓的诗:牛
刘 文的诗:借助一条河
周 涛的诗:我或者是一枚橘子(组诗)
张凡修的诗:三行微型诗10首
李常青的诗:花开与秘密(组诗)
徐赋的诗:与黑暗分手
邓万康的诗:一些女人进行曲
刘双双的诗:重逢
李 陆的诗:渴望玫瑰
熊 刚的诗:父亲的脊背(三首)
张启新的诗:给我一块坟墓大的地方(组诗)
周凌风的诗:布谷鸟的一声鸣叫
张步伐 的诗:端午随想(组诗)
鲁 川的诗:不老的村庄( 组诗)
何剑声的诗:写到春天( 组诗)
冰 洋的诗:握在手心里的苍凉(组诗)
新散文
薛凯敏的散文:茶 味
寇洵的散文:回 乡 散 记
鸿 颖的散文:迷惑中抒情(组章)
杨玉能的散文:《盛开瓶中的桃花》(外五章)
刘欣东的散文:山乡四月芳菲浓
韩旭的散文:大地上的黑夜、生命及其他
张太成的散文:以自己为明灯
王垄的散文:有你的孤独(外三章)
新小说
何 均的小说:刘一刀
马云飞的小说:抽风
杨 光的小说:山镇
张艳庭 的小说:培训
新评论
汤云明的评论:浮华背后的脆弱
——评当下民刊及论坛现象
《新作家文丛》征稿启事 2009年第一期(总第二期)目录
视野·重点
鹰的话语(散文诗组章)………………………………西 川/ 1
刘虔的散文诗(四章)………………………………刘 虔/ 9
时光:蝈蝈最后的剑光及其他(散文诗组章)………李 耕/18
散文诗(四章) ………………………………………王剑冰/26
灵魂乐队(三章) ……………………………………章德益/29
五月,在风的故乡 ……………………………………卓琦培/32
羌山恋歌(五章) ……………………………………张晓林/37
疼痛(五章) …………………………………………周根红/40
内心燃烧的火焰(四章)………………………………亚 男/43
“后经典”或者实验诗歌………………………………吴震寰/47
散文诗六章……………………………………………郭野曦/51
秋颂(外四章) ………………………………………马亭华/54
它在穿过………………………………………………赵宏兴/56
木头记(外二章)……………………………………黄金明/61
散文诗五章……………………………………………郑小琼/67
像时光一样柔软(五章)……………………………鸣 铎/72
星光闪耀
奇石的动物园(八章)…………………………………胡 弦/78
城市意象(七章)……………………………………亚 楠/83
词语或者禅意(五章)………………………………曼 畅/88
沉思岁月(六章) ……………………………………朱多锦/91
散文诗三章……………………………………………李松璋/94
秋获(五章) …………………………………………黄春祥 /96
疼痛的视觉(五章) …………………………………李八仙 /98
与一尊青铜对视………………………………………鲜 圣/100
拐杖(外二章) ………………………………………杨金玉/103
华韵岁月(外二章)…………………………………秦 华/106
秋水(外一章) ………………………………………李星涛/108
浪漫的诠释(三章) …………………………………刘向民/110
时间被秋风吹凉(外一章) …………………………何小龙/112
城市景观雕塑(三章) ………………………………张铁桥/114
心爱的六月 …………………………………………张 筱/116
一叶知秋(外三章) …………………………………鲁本胜/119
散文诗二章 …………………………………………鲁 剑/121
被风吹过的季节(外二章) …………………………胥勋才/123
玲珑的冷蕴(三章) …………………………………贾文华/125
秋天的神话(外一章) ………………………………徐国志/126
散落的意象(二章) …………………………………谢正龙/128
四季歌(四章)…………………………………………广雨辰/130
西部高地
叩响那片蔚蓝(七章) ………………………………张庆岭/132
秦岭组章(四章) ……………………………………肖建新/136
西风红柳(六章)……………………………………屈 直/138
灵山神韵(散文诗组章) ……………………………盖湘涛/141
大风吹拂敦煌(六章)………………………………堆 雪/147
回望新疆(六章)……………………………………雪 漪/152
西行散记(五章) ……………………………………乔书彦/156
走伊犁(五章)………………………………………独 步/159
图木舒克六章 ………………………………………赵 力/162
黄土高原(三章) ……………………………………任随平/166
秋韵(外四章) ………………………………………苏洪波/167
陶醉面孔(六章) ……………………………………犹永均/172
行走在祖国的版图(选四章) ………………………鲁绪刚/175
大乌蒙…………………………………………………陈 洪/177
刀子(三章) …………………………………………杨剑文/180
面对一条河流,我只能沉默(外二章)………………鸽 子/182
家在陕北(三章) ……………………………………肖志远/184
马尼小镇的印象(三章)……………………………鸿 颖/187
青春,诗意的放纵 ……………………………………黄振军/189
最后的浪漫(二章) …………………………………陆晓旭/191
深沉的思索
山谷之上(九章) ………………………………… 周庆荣/193
方文竹的散文诗(七章) ………………………… 方文竹/198
现代爱情及其他(九章) …………………………刘 川/203
那场雪(外五章) ………………………………… 林登豪/207
破绽(外三章) …………………………………… 崔国发/211
思念无尽(外三章) ……………………………… 张宇航/215
内心的风景 (二章)…………………………………曹 雷/218
大海,永恒的呼吸(三章)…………………………林文钦/220
四面八方(外二章) ………………………………空 间/222
茶的光芒(四章) …………………………………洪 洲/225
守望……………………………………………………吴克坚/228
心灵的对话(四章) ……………………………… 蔡培国/229
沂河淌(四章)…………………………………………几 知/231
云中游…………………………………………… 凌波飞虹/233
散文诗五章 ……………………………………… 徐向良/235 路………………………………………………………钟 翔/237
落日黄昏(外一章) ……………………………… 郭光明/239
那些轻飘飘的梦或灵魂………………………………江 飞/241
鸟儿进城(外一章) ………………………………山 君/243
生肖新翻(二章) ………………………………… 赵正文/245
晨韵(外二章) ……………………………………向 翔/247 虽然……………………………………………………悠 幽/250
致大海…………………………………………………松 怀/251
秦俑(外一章) …………………………………… 王彦明/253
走读山水
北方之冬(三章) …………………………………严 炎/255
度假村(外一章) …………………………………桑 原/257
张家界(三章)…………………………………………陈 颉/259
沙岛五景(五章)………………………………………原上草/261
岁月深处的泉州(二章) ………………………… 任剑锋/263
熊猫海瀑布(外二章)…………………………… 川江号子/265
山魂水韵醉湘中(四章) …………………………海 叶/267
八月的行囊(四章) ………………………………符纯云/270
草原……………………………………………………江林红/272
巴山蜀水行吟(五章)…………………………………刘志宏/274
断章(七章) ……………………………………… 邱雨秋/277
凤凰山的秋天…………………………………………黄 泽/280
梨花沟,或春的叙事(三章)………………………吴雪峰/282
赣南及其它(外二章) ……………………………疏 影/285
丽水城的秋天(四章) ……………………………流 泉/287
梦游新疆(五章) …………………………………丁 梦/290
你的名字在水里………………………………………李 平/294
相遇雪峰寺……………………………………………张泉花/295
乡土乡情
红河岸边(五章)………………………………………莫 独/298
回味泥土(五章) ………………………………… 徐澄泉/301
乡村(三章) ………………………………………司 舜/304
从老屋进进出出(外二章) ……………………… 何敬君/306
山村纪事(四章) ………………………………… 倪俊宇/309
手工制造(四章) …………………………………杨 晔/312
开花的乡土(五章) ………………………………李 皓/315
焖土豆(外四章)………………………………… 川北藻雪/317
土地的深层(四章) ………………………………高 低/320
民工兄弟………………………………………………曲行禹/322
二哥……………………………………………………吴福成/324
古镇的夏天(三章)……………………………………蔡 茂/325
散文诗三章……………………………………………池新可/327
红高粱…………………………………………………李明雨/329
那些梨花飘向哪里了(外一章) …………………夏 强/330
秋风渐凉(二章)…………………………………… 王忠友/332
如歌的农历(三章) ……………………………… 吴晓川/333
守望乡村(三章) ………………………………… 冉茂福/336
闲置的农具(外二章) ……………………………张 雷/337
乡村笔记(二章) ………………………………… 周大强/339 秋鹜……………………………………………………李剑啸/340
花开花落
难眠之夜(外四章)…………………………………姚 园/342
春夜冥想(外二章) …………………………………庄伟杰/346
十月,流动在指间的疼痛(三章)………………… 李万虎/349
灵秀峨眉(三章)………………………………… 灵悦轻歌/351
说到温暖(四章) ……………………………………李王强/355
走在温暖的路上(四章)………………………………语 伞/357
绿岸(外二章) ………………………………………谢家雄/361
早起的露(外二章)…………………………………周 亚/364
徜徉(外一章)………………………………………冰 山/366
怀念 …………………………………………………张 燕/368
家(外一章) …………………………………………郭桂杰/369
岁月如歌(外一章)…………………………………李 萍/370
我住在别人住过的地方,想(外一章) …………童静冬/373
薰衣草(外一章) ……………………………………陈德根/375
依水而居(外一章) …………………………………韩宗夫/376
本土部落
西域:神谕或灵魂的召唤(六章)…………………旗 烈/380
散文诗三章……………………………………………朱大珪/382
风吹旷野(外三章) ………………………………李 凌/385
散文诗四章……………………………………………鲜章平/388
城市灯火(外二章) ……………………………… 徐海岩/391
午夜乐声(四章) ………………………………… 石桂霞/393
忧伤是支隔夜的歌………………………………… 大路白杨/395
正午的胡杨(二章) ………………………………段 景/397
步伐……………………………………………………孙传松/399
无声的诉说(外一章) …………………………… 李艳芳/400
远望一片云的自由……………………………………汪志鑫/402 心灯……………………………………………………邹建奇/404
塔里木的秋天…………………………………………许新杰/405
村庄到底有多远(外二章) ………………………唐 君/406
麦盖提的小刀(外一章) …………………………秦 钟/408
年轻的白桦林
甘南,关于行走的一些词语(节选)………………伊戈/411
怀念黄昏(外五章) ………………………………毕 亮/415
背朝大海,等待花开(五章)………………………李东旭/418
果实的核(三章) ………………………………… 余子愚/422
根上有泥(三章) ………………………………… 陶孟德/424
茶山(外二章) …………………………………… 千岛/426
繁华落尽见真淳………………………………………陈娟娟/427
流白之光………………………………………………子晗/429
逆风飞扬………………………………………………郑长春/430
曲韵绕壶音……………………………………………方齐杨/432
畅想……………………………………………………何玉龙/434
春天,春天呵(外一章)……………………………程庆雷/437
旧时光(三章)…………………………………………樊少佳/438
你是我的荣耀(外一章) ………………………… 潘建设/439
耳光,割腕及其他 ………………………………… 何永艳/441
秋雨飘飘(外一章) ……………………………… 周莹/443
赏秋(二章) ………………………………………杨 筠/445
在似水与非水之间(四章) ………………………田 淼/446
网络散文诗
散文诗五章……………………………………………蔡丽双/449
摘几片香江旧时风情(三章) ……………………夏 马/452
柴达木的情人……………………………………… 王泽群/454
春天撩人的温暖(外一章) ……………………… 周蓬桦/456
走在家乡的海滩上(外四章) ……………………蔡 旭/458
冬日,不要忘了到海边走走 ……………………… 杨锦/461
神秘的张家界(外一章) ………………………… 朱祖仁/463
荒芜的日子(外二章) …………………………… 杨玉能/466
蜗居笔记(二章) ………………………………… 杨犁民/469
诗意美文
风景和风景的超越……………………………………耿林莽/471
听风说话………………………………………………庞华坚/475
北方,第一场雪 ……………………………………高 原/477
韭菜坪…………………………………………………彭 澎/479
三月江南(外一篇)…………………………………杨建国/481
时间的城市……………………………………………熊红久/484
金湖杨的那些树………………………………………徐梅/486
遗落的岁月(外一篇) ……………………………陆 承/489
作家眼中的作家 三人行…………………………………………………栾承舟/494
一个智者的夜行………………………………………鲁 原/499
伊人的情思……………………………………………秦兆基/505
宓月的微笑……………………………………………丁 梦/515
观点·探索 散文诗:守住寂寞 ……………………………………耿林莽/518
一场寂静燃烧的大火………………………………… 李仕淦/520
5. 辰东大大“遮天”小说里开篇时的人物“李长青”到后面会不会出现或者这是也是个“坑”
那几个被一起扔进虎洞里的全都没死,后来慢慢修炼,想要报复叶凡,然后反被叶凡杀了。哎,这也是一个悲剧啊,怎么说也是来自同一个地方,最好却自相残杀。
6. 12.9爱国运动的背景、内容(时间,地点,人物,口号等)、结果及其历史意义
背景: 1 北洋军阀统治黑暗,国内阶级矛盾尖锐,这成为五四运动的根本原因。
2 俄国十月革命,给先进的中国人带来了新的希望。
3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成为运动的导火线
内容:时间:1919年5月4日
人物及地点:以北京为中心,青年学生起到先锋军的作用,6月3日以后,
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工人成为运动的主力军,运动进入第
二个阶段。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
结果:中国代表在《巴黎合约》上据绝签字,北洋政府释放了被捕的爱国学生,
罢免了曹、路、章的职务,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运动中青年学生起
到先锋军的作用,工人成为运动的主力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
激进的民族主义者在运动中起到领导作用。这次运动提高了中国人民
的觉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重
要组成部分。一半意义上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
端(近年来史学界有争议)。
7. 请问1992年全国会计四大泰斗级人物的姓名我只知道一位上海财大,一位厦大,一位北大,一位中国会计司司
杨纪琬
中国著名会计学家。上海松江人,1917年11月出生,卒于1999年2月6日。
1935年,杨纪琬考入国立上海商学院会计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并攻读中英庚款基金会的在职研究生。1939年起至1949年止,先后担任国立上海商学院、东吴大学、之江大学、大夏大学、光华大学的会计学助教、讲师、教授。
1949年调入财政部会计司工作,曾任会计司司长等职务。从1980年起杨纪琬教授主持起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会计法》,并于八十年代初与阎达五教授一道提出并完善了会计管理论。会计管理论在学术界和实务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成为八十年代会计工作转轨变型的主要理论依据。其代表作品为《社会主义会计理论建设》。
杨纪琬在任其间,建议及推动恢复中国注册会计师制度,所以是中国会计制度的奠基人之一。
1995年11月11日,杨纪琬教授从事会计工作60年庆祝会在北京举行。朱镕基副总理致电祝贺。
在逝世后,中国官方发表的《杨纪琬同志生平》中称他为“新中国会计界公认的一代名师”,为中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建设、会计理论、会计教育和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发展,贡献毕生精力,做出了巨大而杰出的贡献。
逝世后,其弟子等在2002年设立了杨纪琬奖学金。
主要出版物
《怎样阅读工业企业会计报表》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63年
《会计理论探索丛书》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经济大辞典: 会计巻》 与娄尔行合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1年
《中国现代会计手册》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8年
《成本管理大辞典》 与许毅、王振之合编 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 1987年
所培养会计学博士一览
1、汪建熙 中国的股份经济及其会计问题、1990年
2、陈毓圭 宏观财务与会计准则、1991年
3、于晓雷 跨国公司与国际会计、1992年
4、晏加源 资产估价、1993年
5、张良武 中国企业集团论、1993年
6、夏冬林 中、美、日、法四国会计比较、1994年
7、向德伟 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与控制、1995年
8、谢志华 货币商品经营论、1995年
9、李玉环 会计运行机制、1996年、
10、马贤明 对中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探讨、1996年
11、王林 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中的有关财务问题、1996年
12、陈建明 独立审计概论 1997年
13、郜卓 负债会计论 1997年
14、李洪辉 现代公司资本结构论 1997年
15、孟焰 西方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1997年
16、朱海林 金融工具会计研究、1999年、(也是王世定博士)
17、刘海民 试论会计信息产品 2000年(也是王世定博士)
娄尔行
著名会计学家和教育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中国审计学会顾问,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名誉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娄尔行教授。中国大陆第一批四个会计学博士生导师之一(另三人为杨纪琬、葛家澍、余绪缨)
生于1915年7月15日,祖籍浙江绍兴,因病于2000年5月28日上午9时10分不幸逝世,享年85岁。
1937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商学院会计系,同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院深造。1939年毕业,获企业管理硕士学位( MBA)。学成回国后。他立志报效祖国。1939年至1949年先后在国立上海商学院。私立光华大学。国立临时大学任讲帅、副教授和教授。
1950年起先后在上海财经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学院(后改为上海财经大学)任教授,担任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主任、名誉系主任。娄尔行教授是我国当代最有影响的会计学家之一,是新会计学科体系的主要创始人,为排动中国会计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外会计界享有很高声誉。他先后担任过上海市会计学会副会长、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中国审计学会副会长及顾问、中国成本研究会顾问、上海大华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财政部会计准则中方专家咨询组成员,还受聘担任江西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学院等院校的兼职教授和顾问。
60多年来,娄尔行教授长期坚守在教学岗位,撰写了大量的论文、专著和教材。1950年出版了第一本著作《成本会计学》,50年代中期主编出版了《工业会计学》。1984年主编出版《资本主义企业财务会计》,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向国内会计界介绍了西方会计学中具有代表性的基本理论和实务,对我国会计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年还主编出版了《基础会计》,在书中对我国以往受苏联影响的传统会计原理和教材体系作出了重大改革。1987年,受国家审计署委托,总结几十年来审计学研究成果,主编出版《审计学概论》,该书荣列1988年度十大中文畅销书之一。这些教材甫一问世,就为众多高等院校采用,并获得财政部、国家教委等有关部门多项荣誉。
娄尔行教授积极倡导和参与会计教学改革。1981年起,针对当时我国会计专业设置过细、知识面过窄的现状,他提出了‘扩大知识面,培养广博而专精的人才”的指导思想,重新设置会计课程体系。在他的领导下, 1987年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被评为全国财税系统先进集体,1988年由国家教委批准确定为个全国重点学科点。1992年,他以77岁的高龄,带领会计学系教师开展第二轮教学改革,教改成以排列财政部和原国家教委的高度肯定,并在财经高等院校中推广。他多次被评为教育系统的市级和校级优秀教育工作者。娄尔行教授毕生从事会计学研究工作,著述宏富、见解精深。半个世纪以来,他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许多有影响力的论文,推动了我国的会计改革和会计教育改革。198O年,他率先组团与美国学者开展中美比较会计研究。1987年,他率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系部分教师与美国学者合作出版了用英又撰写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与审计》,这是建国以来第一部系统阐述中国会计和审计历史、现状及制度的英文版学术著作,成为国际会计界了解中国会计的一个窗口。他通过毕生不懈的追求和探索,形成了自己的会计学术思想体系,集中体现在《会计审计理论探索》一书中。
娄尔行教授一生致力于会计教学和学术研究活动,倾其毕生的才智和。心血培养人才才。他一生育人无数,桃李遍天下。他积极奖掖后学,鼓励后来居上,扶持年轻人担任会计教学和科研的领导,带出了一批在会计界颇有影响的中青年会计学者。娄尔行教授一生致力于会计教学和学术研究活动,倾其毕生的才智和。心血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会计人才,上有人无数,桃李遍天下。他积极奖掖后学,鼓励后来居上,扶持年轻人担任会计教学和科研的领导,带出了一批在会计界颇有影响的中青年会计学者。
所培养会计学博士一览
1、汤云为 论重置成本会计、1987年
2、张为国、会计目的与会计改革、1989年
3、吴艳鹏 资产计量论、1990年
4、周忠惠 论会计研究的方法论问题、1992年
5、陈信元 净权益会计理论探索、1994年
6、孙铮 论证券市场管理中的会计规范、1995年
7、张鸣 成本计量论、1995年
8、章国富 论我国会计及其所处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 1997年
葛家澍
1921年3月生于江苏兴化。1945年厦门大学会计系毕业,获商学士学位。毕业后即留校任教。1956年晋升为副教授,1978年晋升为教授。在校内历任经济系副主任和经济学院院长。50年来,他致力于会计理论和财务会计的教学与研究,在国内达到了领先水平,在海外亦有重要影响。他先后受原教育部和国家教委的委托,主编了全国统编教材《会计基础知识》(1982年改名为《会计学基穿�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会计学导论》、《社会主义经济核算和经济效果》、《会计学》等,发表的专著有《市场经济下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七五”重点科研课题,由他主笔)、《通货膨胀会计》、《物价变动会计》、《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会计的基本概念》以及他的个人论文集《关于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问题》等8部。建国以来他在国内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在100篇以上。此外,他和他的学生林志军博士合写的“Economic Reforms and Accounting Internat ionaliz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发表在美国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AUDITING AND TAXATION第2卷(1993)上;他和学生林志军博士、刘峰博士三人还在日本西村明教授主编的《亚洲太平洋地区会计》一书中撰写了该书的第5章中国部分(1995年已出日本版)。由于他的学术成就,从1981年起,被聘任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经济学)评议组第一届和第二届成员,前后共十年。他是我国1981年第一批授予的会计学博士生导师。他培养了我国第一位经济学(会计学)博士(系整个经济学方向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个博士),第一位审计方向的经济学(会计学)博士和第一位会计学女博士。由他指导的、来自台湾的博士生在1996年获得经济学(会计学)博士学位。此外,他还是我国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学术联系人,指导了第一位进站做会计、审计研究工作的博士后。
所培养会计学博士一览(2000年后待补)
1、林志军 会计的假定、假设、原则、1985年
2、李松玉 完全历史成本计算的通用模型、1987年
3、李若山 论社会经济权责结构与审计、1989年
4、曲晓辉、论物价变动会计、1989年
5、魏明海 基本会计理论结构、1991年
6、陈少华 公司财务报告目标内容与表达方式、1992年
7、李瑞华 中日会计比较、1992年
8、何凡 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研究、1993年
9、黄世忠 股份制改造、1993年
10、陈玮 论稳健会计、1994年
11、刘峰 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现金流动制、1994年
12、庄世虹 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比较、1994年
13、陈箭深 金融创新及其会计问题研究、1994年
14、方荣义 商誉会计论、1995年
15、李少波 税务会计基本理论方法研究、1995年
16、李建发 论具有中国特色政府会计与财务报表体系、1995年
17、涂春永 海峡两岸财务会计——准则与理论研究、1995年
18、邓传洲 试论财务会计的现值计量基础 1997年
19、林斌 不确定性会计 1997年
20、刘宗柳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研究 1997年
21、陈光 现代商业银行外部审计研究 1998年
22、桑士俊 论企业分部财务报告 1998年
23、项有志 企业兼并与收购若干会计问题研究 1998年
24、程春晖、全面收益会计研究、1999年
25、李翔华、试论市场经济下的会计信息系统、1999年
26、任永平、中德财务会计比较研究、1999年
27、范永武、试论会计准则及其变迁——主题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进行的思考、1999年
28、刘杰、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1999年
29.卢联生 两岸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与法律责任之研究 2000年
30.吕胜光 国有企业新上市问题实证研究 2000年
31.胡振超 论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 2000年
32.刘玉廷 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及财务会计研究 2000年
余绪缨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会计学家,中国现代管理会计学科奠基人,厦门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会计学科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中国会计学会顾问,国际权威刊物《会计国际学刊》编辑政策部成员,原民盟中央委员、民盟福建省常委、民盟厦门市主委,厦门市政协副主席。(讣告语)
余先生,1922年8月出生于江西靖安,逝世于2007年9月23日上午7时。1945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厦门大学。现任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管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学术带头人,厦门大学文科学术委员会委员;深圳大学、中山大学等七校客座(兼职)教授;美国伊利诺大学“会计国际教育与研究中心”主办的国际权威性会计刊物《会计国际学刊》(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编辑政策部成员(该部由从世界多国选聘的5名著名学者组成);中国会计学会顾问;财政部人才中心高级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美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与研究国际学会和加拿大学术会计学会会员。曾任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级经济师评委会主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厦门市政协副主席、厦门大学会计与企业管理系主任、厦门大学会计系主任等职务。
1945年余先生毕业并受聘于母校厦门大学任教,从此开始了一生从事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漫长学术生涯。岁月流逝,半个多世纪弹指一挥间。余先生在教学与科研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研究领域:会计基础理论、成本、管理会计、企业理财、管理学
●基本观点: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现代管理会计"是一门新兴的将现代化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包括微观管理会计、宏观管理会计和国际管理会计
●代表作品:《管理会计》、《国际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理论与现代管理会计研究》、《企业理财学》、《管理会计学》
所培养会计学博士一览(2000年后待补)
1、孙宝厚 会计系统论、1987年、
2、陈国钢 论代理人说与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1988年
3、陈双人 管理会计与控制、1989年
4、黄礼忠 论国际管理会计信息与控制系统、1991年
5、卢焕立 论行为科学对现代管理会计的理论意义、1991年
6、熊楚熊 增值会计学研究、1992年
7、于文强 论国际管理会计、1992年、
8、于增彪 行为会计基础研究、1993年
9、毛付根 企业理财基本理论研究、1994年
10、胡玉明 论资本成本会计、1995年
11、怯来发 现代公司理财与财务风险研究、1995年
12、陈胜群 现代成本管理论、1996年
13、骆德明 以作业管理为基础的新管理体系研究、1996年
14、孙航 战略管理会计、1996年
15、傅元略 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理论研究 1997年
16、林勇峰 现金流动制会计研究 1997年
17、王大洋 An Extract of Potential Implemention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 in China Companies 1997年
18、张金良 企业兼并理论研究 1997年
19.胡奕明 金融工具创新若干问题研究 1998年
20.沈艺峰 资本结构理论史 1998年
21.庄昆明 管理控制 1998年
22、林涛、股票首次公开发行问题研究、1999年
23、李常青、股利政策理论综合性评述与股利信号实证研究、1999年
24、高培业、企业失败判别理论与实证研究、1999年
25、xiao-li、lin、options、in、corporate、finance、and、internet(e-options)
26、陈志升、企业创新战略问题研究、1999年
27.贺颖奇 管理控制会计中长期激励理论研究——现代契约理论的一种解说
28.聂桢 环境管理会计研究 2000年
29.丁鹏 可转换公司债券若干问题研究 2000年
8. 至真妙成李常青在业界算不算是权威的人物了
李常青是清华大学MBA研修班特聘导师,中国至真妙成协会创始人,中国至真妙成协会会长、教授、第一人,东方精神文化思想传播者,在业界无论是看风水还是讲课都是极其权威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