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旧唐书列传
这个题真难,列传150呢,不过还是给你弄来了。。。。
卷五十一列传第一
后妃上
序言
高祖太穆皇后窦氏
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
贤妃徐氏
高宗废后王氏良娣萧氏
中宗和思皇后赵氏
中宗韦庶人
上官昭容
睿宗肃明皇后刘氏
睿宗昭成皇后窦氏
玄宗废后王氏
玄宗贞顺皇后武氏
玄宗杨贵妃
卷五十二列传第二
后妃下
玄宗元献皇后杨氏
肃宗张皇后
肃宗韦妃
肃宗章敬皇后吴氏
代宗睿真皇后沈氏
代宗崔妃
代宗贞懿皇后独孤氏
德宗昭德皇后王氏
德宗韦贤妃
顺宗庄宪皇后王氏
宪宗懿安皇后郭氏
宪宗孝明皇后郑氏
女学士尚宫宋氏
穆宗恭僖皇后王氏
敬宗郭贵妃
穆宗贞献皇后萧氏
穆宗宣懿皇后韦氏
武宗王贤妃
宣宗元昭皇后晁氏
懿宗惠安皇后王氏
昭宗积善皇后何氏
卷五十三列传第三
李密
单雄信
卷五十四列传第四
王世充
窦建德
卷五十五列传第五
薛举
子仁杲
李轨
刘武周
范君璋
高开道
刘黑闼
徐圆朗
卷五十六列传第六
萧铣
杜伏威
辅公祏
阚稜
王雄诞
沈法兴
李子通
朱粲
林士弘
张善安
罗艺
梁师都
刘季真
李子和
卷五十七列传第七
裴寂子律师 律师子承先
刘文静弟文起 文静子树义 树艺
封李孟尝等功臣
刘世龙
赵文恪
张平高
李思行
李高迁
许世绪
刘师立
钱九陇
樊兴
公孙武达
庞卿恽
张长逊
李安远
卷五十八列传第八
唐俭
长孙顺德
刘弘基
殷峤
刘政会
柴绍
平阳公主
马三宝
武士
兄士稜 次兄士逸
卷五十九列传第九
屈突通
子寿 诠 诠子仲翔
任�
丘和
子行恭
行恭子神绩
许绍嫡孙力士
力士子钦寂 钦明
绍次子智仁 少子圉师
李袭志
弟袭誉 兄子怀俨
姜
子行本 行本子简简子晞 简弟柔远
柔远子皎 皎子庆初
卷六十列传第十
宗室太祖诸子 代祖诸子
永安王孝基
淮安王神通
襄邑王神符
长平王叔良
襄武王琛
河间王孝恭
庐江王瑗
淮阳王道玄
江夏王道宗
陇西王博乂
卷六十一列传第十一
温大雅子无隐
弟彦博彦博子振挺
大有
陈叔达
窦威子恽
兄子轨 轨子奉节
轨弟琮
从子抗 抗子衍
抗子静 静子逵
抗季子诞
诞子孝慈 孝慈子希玠 诞少子孝谌
抗季弟璡
卷六十二列传第十二
李纲子少植 少植子安仁
郑善果
从兄元�
杨恭仁
子思训
思训孙睿交
恭仁弟续
续孙执柔
执柔子滔
执柔弟执一
恭仁少弟师道 师道兄子思玄
皇甫无逸
李大亮
族孙迥秀
卷六十三列传第十三
封伦子言道 兄子行高
萧瑀子锐
兄子钧 钧子瓘 钧兄子嗣业
裴矩子宣机
宇文士及
卷六十四列传第十四
高祖二十二子
序言
隐太子建成
卫王玄霸
巢王元吉
楚王智云
荆王元景
汉王元昌
酆王元亨
周王元方
徐王元礼子茂 曾孙延年
韩王元嘉
彭王元则
郑王元懿
霍王元轨
虢王凤
道王元庆
邓王元裕
舒王元名
鲁王灵夔
江王元祥
密王元晓
滕王元婴
卷六十五列传第十五
高士廉
子履行
真行
长孙无忌
卷六十六列传第十六
房玄龄
子遗直 遗爱
杜如晦
弟楚客
叔淹
卷六十七列传第十七
李靖
弟客师
客师孙令问 令问孙彦芳
李绩
孙敬业
卷六十八列传第十八
尉迟敬德
秦叔宝
程知节
段志玄
张公谨
子大素 大安
卷六十九列传第十九
侯君集
张亮
薛万彻兄万均
盛彦师
卢祖尚
刘世让
刘兰
李君羡
卷七十列传第二十
王珪
曾孙旭
戴胄
兄子至德
岑文本
兄子长倩
长倩子羲
格辅元
杜正伦
卷七十一列传第二十一
魏徵
卷七十二列传第二十二
虞世南
李百药
子安期
褚亮
刘孝孙
李玄道
李守素
卷七十三列传第二十三
薛收
兄子元敬
子元超
元超从子稷
桃思廉
颜师古
弟相时
令狐德棻
邓世隆
顾胤
李延寿
李仁实
孔颖达
司马才章
王恭
马嘉运
卷七十四列传第二十四
刘洎
马周
崔仁师
孙湜
湜弟液
液子论
液弟涤
卷七十五列传第二十五
苏世长
子良嗣
韦云起
孙方质
孙伏伽
张玄素
卷七十六列传第二十六
太宗诸子
恒山王承乾
楚王宽
吴王恪子成王千里
濮王泰
庶人佑
蜀王愔
蒋王恽
越王贞子琅邪王冲
纪王慎
江王嚣
代王简
赵王福
曹王明
卷七十七列传第二十七
韦挺
子待价
弟万石
杨纂
族子弘礼 弘武
弘武子元亨 元禧
刘德威
子审礼
审礼子易从
审礼从父弟延嗣
阎立德
弟立本
柳亨
族子范
兄子奭
孙涣
泽
崔义玄
子神庆
卷七十八列传第二十八
于志宁
高季辅
张行成
族孙易之 昌宗
卷七十九列传第二十九
祖孝孙
傅仁均
傅奕
李淳风
吕才
卷八十列传第三十
褚遂良
韩瑗
来济
上官仪
卷八十一列传第三十一
崔敦礼
卢承庆
刘祥道
李敬玄
李义琰
孙处约
乐彦玮
赵仁本
卷八十二列传第三十二
许敬宗
李义府
少子湛
卷八十三列传第三十三
郭孝恪
张俭
苏定方
薛仁贵
程务挺
张士贵
赵道兴
卷八十四列传第三十四
刘仁轨
郝处俊
裴行俭
子光庭
卷八十五列传第三十五
唐临
孙绍
张文瓘
兄文琮
从弟文收
徐有功
卷八十六列传第三十六
高宗中宗诸子
燕王忠
原王孝
泽王上金
许王素节
孝敬皇帝弘
章怀太子贤
懿德太子重润
庶人重福
节愍太子重俊
殇帝重茂
卷八十七列传第三十七
裴炎
刘禕之
魏玄同
李昭德
卷八十八列传第三十八
韦思谦
子承庆
嗣立
陆元方
子象先
苏瑰
子頲
从父兄干
卷八十九列传第三十九
狄仁杰
族曾孙兼谟
王方庆
姚�
弟珽
卷九十列传第四十
王及善
杜景俭
朱敬则
杨再思
李怀远
子景伯
景伯子彭年
豆卢钦望
张光辅
史务滋
崔元综
周允元
卷九十一列传第四十一
桓彦范
敬晖
崔玄暐
张柬之
袁恕己
卷九十二列传第四十二
魏元忠
韦安石
子陟
子斌
从父兄子抗
从祖兄子巨源
赵彦昭
萧至忠
宗楚客
纪处讷
卷九十三列传第四十三
娄师德
王孝杰
唐休璟
张仁愿
薛讷
王晙
卷九十四列传第四十四
苏味道
李峤
崔融
卢藏用
徐彦伯
卷九十五列传第四十五
睿宗诸子
序言
让皇帝宪
惠庄太子撝
惠文太子范
惠宣太子业
隋王隆悌
卷九十六列传第四十六
姚崇
宋璟
卷九十七列传第四十七
刘幽求
钟绍京
郭元振
张说
子均
陈希烈
卷九十八列传第四十八
魏知古
卢怀慎
子奂
源乾曜
从孙光裕
光裕子洧
李元紘
杜暹
韩休
子洽、洪、汯、滉
裴耀卿
孙佶
卷九十九列传第四十九
崔日用
从兄日知
张嘉贞
弟嘉佑
萧嵩
子华
张九龄
侄仲方
李适之
子季卿
严挺之
卷一百 列传第五十
尹思贞
李杰
解琬
毕构
苏�
子晋
郑惟忠
王志愔
卢从愿
李朝隐
裴漼
从祖弟宽
王丘
卷一百一列传第五十一
李乂
薛登
韦凑
从子虚心 虚舟
韩思复
曾孙佽
张廷珪
王求礼
辛替否
卷一百二列传第五十二
马怀素
褚量
刘子玄
兄知柔
子贶餗汇秩迅迥
徐坚
元行冲
吴兢
韦述
弟逌 迪
卷一百三列传第五十三
郭虔瓘张嵩
郭知运子英杰
王君贾师顺
张守珪
牛仙客
王忠嗣
卷一百四列传第五十四
高仙芝
封常清
哥舒翰
卷一百五列传第五十五
宇文融
韦坚
杨慎矜
王
卷一百六列传第五十六
李林甫
杨国忠
张暐
王琚
王毛仲陈玄礼
卷一百七列传第五十七
玄宗诸子
靖德太子琮
庶人瑛
棣王琰
庶人瑶
靖恭太子琬
庶人琚
夏悼王一
仪王璲
颍王
怀哀王敏
永王璘
寿王瑁
延王玢
盛王琦
济王环
信王�
义王玼
陈王珪
丰王珙
恒王瑱
凉王璿
汴哀王璥
卷一百八列传第五十八
韦见素子谔 益 益子顗
崔圆
崔涣
子纵
杜鸿渐
卷一百九列传第五十九
冯盎
阿史那社尒子 道真
叔祖苏尼失 苏尼失子忠
契苾何力
黑齿常之
李多祚
李嗣业
白孝德
卷一百一十列传第六十
李光弼
王思礼
邓景山
辛云京
卷一百一十一列传第六十一
崔光远
房琯
子孺复
从子式
张镐
高适
畅璀
卷一百一十二列传第六十二
李暠
族弟齐物 齐物子复
暠族弟若水
李麟
李国贞
子錡
李峘弟 峄
弟岘
李巨子则之
卷一百一十三列传第六十三
苗晋卿
裴冕
裴遵庆
子向
向子寅 寅子枢
卷一百一十四列传第六十四
鲁炅
裴茙
来瑱
周智光
卷一百一十五列传第六十五
崔器
赵国珍
崔瓘
敬括
韦元甫
魏少游
卫伯玉
李承
卷一百一十六列传第六十六
肃宗代宗诸子
肃宗十三子
代宗二十子
卷一百一十七列传第六十七
严武
郭英乂
崔宁弟宽 密
从孙蠡
蠡子荛
从孙黯
严震
严砺
卷一百一十八列传第六十八
元载
王昂
李少良 郇谟
王缙
杨炎
黎干刘忠翼
庾准
卷一百一十九列传第六十九
杨绾
崔佑甫
子植
植再从兄倰
常�
卷一百二十列传第七十
郭子仪子晤 映
史臣曰
子曜
晞晞子钢
暧
曙
暧子钊
鏦
钊子仲文
子仪弟幼明幼明子昕
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七十一
仆固怀恩
梁崇义
李怀光
卷一百二十二列传第七十二
张献诚
弟献恭
献甫
献恭子煦
路嗣恭
子恕
曲环
崔汉衡
杨朝晟
樊泽
李叔明
裴胄
卷一百二十三列传第七十三
刘晏
第五琦
班宏
王绍
李巽
卷一百二十四列传第七十四
薛嵩弟
嵩子平嵩族子雄
令狐彰
子建
运
通
田神功弟神玉
侯希逸
李正己
子纳
纳子师古
师道
宗人洧
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七十五
张镒
冯河清
刘从一
萧复
柳浑
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七十六
李揆
李涵
陈少游
卢
裴諝
卷一百二十七列传第七十七
姚令言
张光晟
源休
乔琳
张涉
蒋镇
洪经纶
彭偃
卷一百二十八列传第七十八
段秀实子伯伦
颜真卿子頵 硕 曾孙弘式
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七十九
韩滉
子皋?
弟洄
张延赏
子弘靖
弘靖子文规 次宗
卷一百三十列传第八十
王屿道士李国祯 附
李泌
子繁
顾况
崔造
关播
李元平
卷一百三十一列传第八十一
李勉
李皋
子象古
道古
卷一百三十二列传第八十二
李抱玉
李抱真
王虔休
卢从史
李芃
李澄
族弟元素
卷一百三十三列传第八十三
李晟
子愿
愬
听
宪
子凭 恕 惎
甥王佖
卷一百三十四列传第八十四
马燧
子畅
兄炫
史臣曰
浑瑊
子镐
鐬
卷一百三十五列传第八十五
卢杞
子元辅
白志贞
裴延龄
韦渠牟
李齐运
李实
韦执谊
王叔文
王伾
李景俭 吕温 韩晔 韩泰 陈谏 凌准
程
皇甫鎛
弟镛
卷一百三十六列传第八十六
窦参
从子申
齐映
刘滋
从兄赞
卢迈
崔损
齐抗
卷一百三十七列传第八十七
徐浩
赵涓
子博宣
刘太真
李纾
邵说
于邵
崔元翰
于公异
吕渭
子温
恭 俭 让
郑云逵
李益
李贺
卷一百三十八列传第八十八
赵憬
韦伦
贾耽
姜公辅
卷一百三十九列传第八十九
陆贽
卷一百四十列传第九十
韦皋
刘辟
张建封
子愔
卢群
卷一百四十一列传第九十一
田承嗣
侄悦
子绪
绪子季安
田弘正
子布
张孝忠
子茂昭茂昭子克勤
弟茂宗
茂和
陈楚
卷一百四十二列传第九十二
李宝臣
子惟岳
惟诚
惟简惟简子元本
王武俊
子士真
士清
士平
士则
士真子承宗
承元
王廷凑
子元逵
元逵子绍鼎
绍鼎子景崇
景崇子鎔
卷一百四十三列传第九十三
李怀仙朱希彩
朱滔
刘怦
子济
澭
济子总
程日华
子怀直
怀直子权
李全略
子同捷
卷一百四十四列传第九十四
尚可孤
李观
戴休颜
阳惠元
李元谅
韩游�
贾隐林
杜希全
尉迟胜
邢君牙
杨朝晟
张敬则
卷一百四十五列传第九十五
刘玄佐
子士宁 附李万荣
养子士干
董晋
陆长源
刘全谅
李忠臣
李希烈
吴少诚
弟少阳
少阳子元济
卷一百四十六列传第九十六
薛播
鲍防
李自良
李说
严绶
萧昕
杜亚
王纬
李若初
于颀
卢徵
杨凭
郑元
杜兼
裴玢
薛伾
史臣曰
卷一百四十七列传第九十七
杜黄裳
高郢子定
杜佑
子式方
式方子悰
子从郁
从郁子牧
卷一百四十八列传第九十八
裴
李吉甫
李藩
权德舆子璩
卷一百四十九列传第九十九
于休烈子肃
肃子敖
敖子琮
令孤峘
归崇敬
子登
登子融
奚陟
张荐
子又新 希复 希复子读
蒋乂
子系 伸
柳登
弟冕
子璟
沈传师子询
卷一百五十列传第一百
德宗顺宗诸子
舒王谊
通王谌
虔王谅
肃王详
文敬太子謜
资王谦 代王諲 昭王诫
钦王谔
珍王諴
郯王经等
卷一百五十一列传第一百一
高崇文
子承简
伊慎
朱忠亮
刘昌裔
范希朝
王锷
子稷
阎巨源
孟元阳
赵昌
卷一百五十二列传第一百二
马璘
郝廷玉
王栖曜
子茂元
刘昌
子士泾
李景略
张万福
高固
郝玼
段佐
史敬奉野诗良辅
卷一百五十三列传第一百三
姚南仲
刘乃
子伯刍
孙宽夫 端夫 曾孙允章
袁高
段平仲
薛存诚
子廷老廷老子保逊保逊子昭纬
卢坦
卷一百五十四列传第一百四
孔巢父
从子戡
戣
戢
许孟容
吕元膺
刘栖楚
张宿
熊望
柏耆
卷一百五十五列传第一百五
穆宁
子赞 质 员 赏
崔邠
弟鄯
郾
郸
窦群
兄常 牟 弟庠巩
李逊
弟建
薛戎
弟放
卷一百五十六列传第一百六
于
韩弘
子公武
弟充
李质
王智兴
子晏平 晏宰
卷一百五十七列传第一百七
王翃兄翊
郗士美
李鄘
孙磎
辛秘
马摠
韦弘景
王彦威
卷一百五十八列传第一百八
武元衡
从父弟儒衡
郑余庆
子澣
澣子允谟
茂谌
处诲
从谠
韦贯之兄绶 弟纁
子澳
卷一百五十九列传第一百九
卫次公子洙
郑絪子秪德
秪德子颢
韦处厚
崔群
路随 父泌
卷一百六十列传第一百一十
韩愈
张籍
孟郊
唐衢
李
宇文籍
刘禹锡
柳宗元
韦辞
卷一百六十一列传第一百一十一
李光进
弟光颜
乌重胤
王沛
子逢
李珙
李佑
董重质
杨元卿子延宗
刘悟
子从谏孙稹
刘沔
石雄
卷一百六十二列传第一百一十二
潘孟阳
李翛
王遂
曹华
韦绶
郑权
卢士玫
韩全义
高霞寓
高瑀
崔戎
陆
张正甫子毅夫
毅夫子禕
卷一百六十三列传第一百一十三
孟简
胡证
崔元略
子铉铉子沆
元略弟元受 元式 元儒
杜元颖
崔弘礼
李虞仲
王质
卢简辞
兄简能
弟弘正
简求
简能子知猷
简求子嗣业 汝弼
卷一百六十四列传第一百一十四
王播弟炎
弟起
起子龟 龟子荛
播子式
炎子铎
李绛
杨於陵子景复 嗣复 绍复 师复
卷一百六十五列传第一百一十五
韦夏卿
王正雅
族孙凝
柳公绰
子仲郢
孙珪 璧
玭
弟公权
伯父子华
子华子公度 公器
崔玄亮
温造
子璋
郭承嘏
殷侑
孙盈孙
徐晦
卷一百六十六列传第一百一十六
元稹
庞严
白居易
弟行简
从父弟敏中
卷一百六十七列传第一百一十七
赵宗儒
窦易直
李逢吉
段文昌
子成式
宋申锡
李程
卷一百六十八列传第一百一十八
韦温
萧佑
独孤郁
弟朗
钱徽父起
子可复
高釴
弟铢
锴
子湜
冯宿
弟定
从弟审
封敖
卷一百六十九列传第一百一十九
李训
郑注
王涯
王璠
贾餗
舒元舆
郭行余
罗立言
李孝本
卷一百七十列传第一百二十
裴度
子识 撰 让 谂
卷一百七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一
李渤
张仲方
裴潾张皋
李中敏
李甘
高元裕兄少逸
李汉
李景俭
卷一百七十二列传第一百二十二
令狐楚
弟定
子绪
綯
綯子滈 涣
牛僧孺
子蔚
蔚子徽 僧孺子藂
萧俛
弟杰 俶
从弟仿
仿子廪
李石
弟福
卷一百七十三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郑覃
弟朗
陈夷行
李绅
吴汝纳
李回
李�
李固言
卷一百七十四列传第一百二十四
李德裕子烨
卷一百七十五列传第一百二十五
宪宗二十子
惠昭太子宁
澧王恽
深王悰
洋王忻
绛王悟
建王恪
鄜王憬等
穆宗五子
怀懿太子凑
安王溶
敬宗五子
悼怀太子普
梁王休复
让王执中 纪王言扬
陈王成美
文宗二子
庄恪太子永
蒋王宗俭
武宗五子
宣宗十一子
懿宗八子
僖宗二子
昭宗十子
德王裕
棣王等
嗣襄王熅
朱玫
王行瑜
卷一百七十六列传第一百二十六
李宗闵
杨嗣复
子授
损 技 拭 撝
杨虞卿
弟汉公
从兄汝士
马植
李让夷
魏
周墀
崔龟从
郑肃
卢商
卷一百七十七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崔慎由父从
弟安潜
伯父能 能子彦曾
慎由子胤
崔珙兄琯
弟 璪 璵 璵子澹 澹子远
弟球
卢钧
裴休
杨收
兄发
兄假
子钜 鏻
弟严 严子涉注
韦保衡
路岩
夏侯孜
刘瞻
刘瑑
曹确
毕諴
杜审权
子让能
彦林 弘徽
刘邺
豆卢瑑
卷一百七十八列传第一百二十八
赵隐
弟骘
子光逢 光裔 光胤
张裼子文蔚 济美 贻宪
李蔚
崔彦昭
郑畋
卢携
王徽
卷一百七十九列传第一百二十九
萧遘弟蘧
孔纬
韦昭度
崔昭纬
张浚
朱朴
郑綮
刘崇望
兄崇龟
弟崇鲁
崇谟
徐彦若
陆扆
柳璨
卷一百八十列传第一百三十
朱克融
李载义
杨志诚
张仲武
子直方
张允伸
张公素
李可举
李全忠子匡威 匡筹
卷一百八十一列传第一百三十一
史宪诚
子孝章
何进滔
子弘敬
韩允忠
子简
乐彦祯子从训
罗弘信
子威
卷一百八十二列传第一百三十二
王重荣
子珂
王处存
弟处直
诸葛爽
高骈
毕师铎
秦彦
时溥
朱瑄
母弟朱瑾
卷一百八十三列传第一百三十三
外戚
序言
独孤怀恩
窦德明
长孙敞
武承嗣
韦温
王仁皎
吴溆
窦觎
柳晟
王子颜
卷一百八十四列传第一百三十四
宦官
序言
杨思勗
高力士
李辅国
程元振
鱼朝恩
窦文场 霍仙鸣
俱文珍
吐突承璀
王守澄
田令孜
杨复光
杨复恭
卷一百八十五上列传第一百三十五上
良吏上
序言
韦仁寿
陈君宾
张允济
李桐客
李素立
薛大鼎
贾敦颐
李君球
崔知温
高智周
田仁会
韦机
权怀恩
冯元常
蒋俨
王方翼
薛季昶
卷一百八十五下列传第一百三十五下
良吏下
裴怀古
张知謇兄知玄 知晦 弟知泰 知默
杨元琰
倪若水
李浚
阳峤
宋庆礼
姜师度
强循
潘好礼
杨茂谦
杨瑒
崔隐甫
李尚隐
吕諲
萧定
蒋沇
薛�
李惠登
任迪简
范传正
袁滋
苹
阎济美
卷一百八十六上列传第一百三十六上
酷吏上
序言
来俊臣
周兴
傅游艺
丘神绩
索元礼
侯思止
万国俊
来子珣
王弘义
郭霸
吉顼
卷一百八十六下列传第一百三十六下
酷吏下
姚绍之
周利贞
王旭
吉温王钧 严安之 卢铉
罗希奭
毛若虚
敬羽裴升 毕曜
卷一百八十七上列传第一百三十七上
忠义上
序言
夏侯端
刘感
常达
罗士信
吕子臧
张道源
李公逸
张善相
李玄通
敬君弘
冯立
谢叔方
王义方
成三郎
尹元贞
高睿子仲舒 崔琳
王同皎周憬
苏安恒
俞文俊
王求礼
燕钦融郎岌
安金藏
卷一百八十七下列传第一百三十七下
忠义下
李
张介然
崔无詖
卢奕
蒋清
颜杲卿子泉明
薛愿庞坚
张巡
许远
程千里
袁光庭
邵真
符璘
赵晔
石演芬张名振
张伾子重政
甄济
刘敦儒
高沐
贾直言
庾敬休
辛谠
卷一百八十八列传第一百三十八
孝友
序言
李知本
张志宽
刘君良
王君操
赵弘智
陈集原
元让
裴敬彝
裴守真
李日知
崔沔
陆南金弟赵璧
张琇兄�?
梁文贞李处恭 张义贞 吕元简
崔衍
丁公著
罗让
卷一百八十九上列传第一百三十九上
儒学上
序言
徐文远
陆德明
曹宪
欧阳询
朱子奢
张士衡
贾公彦
张后胤
盖文达
谷那律
萧德言
许叔牙
敬播
刘伯庄
秦景通
罗道琮
卷一百八十九下列传第一百三十九下
儒学下
邢文伟
高子贡
郎余令
路敬淳
王元感
王绍宗
韦叔夏
祝钦明
郭山恽
柳冲
卢粲
尹知章
徐岱
苏弁
陆质
冯伉
韦表微
许康佐
卷一百九十上列传第一百四十上
文苑上
序言
孔绍安
袁朗
贺德仁
庾抱
蔡允恭
郑世翼
谢偃
崔信明
张蕴古
刘胤之
张昌龄
崔行功
孟利贞
董思恭
元思敬
徐齐聃
杜易简
卢照邻
杨炯
王勃
骆宾王
邓玄挺
卷一百九十中 列传第一百四十中
文苑中
郭正一
元万顷
乔知之弟 备 刘希夷
刘允济
富嘉谟
员半千
刘宪
沈佺期弟全交
陈子昂
宋之问
阎朝隐
贾曾
许景先
贺知章
席豫
齐澣
王澣
李邕
孙逖
卷一百九十下列传第一百四十下
文苑下
李华
萧颖士
陆据
崔颢
王昌龄
孟浩然
元德秀
王维
李白
杜甫
吴通玄兄通微
王仲舒
崔咸
唐次
刘蕡
李商隐
温庭筠
薛逢
李拯
李巨川
司空图
卷一百九十一列传第一百四十一
方伎
序言
崔善为
薛颐
甄权
宋侠
许胤宗
乙弗弘礼
袁天纲
孙思邈
明崇俨
张憬藏
李嗣真
张文仲李虔纵 韦慈藏
尚献甫
孟诜
严善思
金梁凤
张果
叶法善
僧玄奘
神秀慧能 普寂 义福
一行泓
桑道茂
卷一百九十二列传第一百四十二
隐逸
序言
王绩
田游岩
史德义
王友贞
卢鸿一
王希夷
卫大经 李元恺 王守慎 徐仁纪 孙处玄
白履忠
王远知
潘师正
刘道合
司马承祯
吴筠
孔述睿
阳城
崔觐
卷一百九十三列传第一百四十三
列女
序言
李德武妻裴氏
杨庆妻王氏
杨三安妻李氏
魏衡妻王氏
樊会仁母敬氏
绛州孝女卫氏
濮州孝女贾氏
郑义宗妻卢氏
刘寂妻夏侯氏
楚王灵龟妃上官氏
杨绍宗妻王氏
于敏直妻张氏
冀州女子王氏
樊彦琛妻魏氏
邹保英妻奚氏
宋庭瑜妻魏氏
崔绘妻卢氏
奉天县窦氏二女
卢甫妻李氏 王泛妻裴氏
邹待徵妻薄氏
李湍妻
董昌龄母杨氏
韦雍妻兰陵县君萧氏
衡方厚妻武昌县君程氏
女道士李玄真
孝女王和子
卷一百九十四上列传第一百四十四上
突厥上
始毕可汗
处罗可汗
颉利可汗
突利可汗
思摩
车鼻
单于 瀚海二都护府
骨咄禄
默啜
毗伽可汗
登利
卷一百九十四下列传第一百四十四下
突厥下
序言
处罗可汗
射匮可汗
统叶护可汗
莫贺咄侯屈利俟毗可汗
咄陆可汗泥孰
沙罗咥利失可汗
乙毗沙罗叶护可汗
乙毗射匮可汗
阿史那贺鲁
阿史那弥射
阿史那步真
突骑施乌质勒
苏禄
卷一百九十五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回纥
卷一百九十六上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
吐蕃上
卷一百九十六下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下
吐蕃下
卷一百九十七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南蛮 西南蛮
林邑国
婆利国
盘盘国
真腊国
陀洹国
诃陵国
堕和罗国
堕婆登国
东谢蛮
西赵蛮
蛮
南平獠
东女国
南诏蛮
骠国
卷一百九十八列传第一百四十八
西戎
泥婆罗
党项羌
高昌
吐谷浑
焉耆国
龟兹国
疏勒国
于阗国
天竺国
罽宾国
康国
波斯国
拂菻国
大食国
卷一百九十九上列传第一百四十九上
东夷
高丽
百济国
新罗国
倭国
日本国
卷一百九十九下列传第一百四十九下
北狄
铁勒
契丹
奚国
室韦
靺鞨
渤海靺鞨
霫
乌罗浑国
卷二百上列传第一百五十上
安禄山
子庆绪
高尚
孙孝哲
史思明
子朝义
卷二百下列传第一百五十下
朱泚
黄巢
秦宗权
② 宋代药物学家寇宗奭编著的《本草衍义》记录了哪些内容
宋代药物学家寇宗奭编著的《本草衍义》,在生物观察、纠正前人的不实之词方面显示了较高水平。
在动物方面,寇宗奭通过实地观察,证实前人所谓有三足虾蛛和鸬鹚繁殖时“口吐其雏”的说法都属无稽之谈。
在植物方面,寇宗奭能抓住植物的一些具体特征去辨别。如用茎和叶脉之间的不同,区分兰和泽兰。对寄生植物如菟丝子和桑寄生根的生长方式有出色的观察。对植物生长、发育、生殖、分布现象都加以关注和探索。
他注意到百合的珠芽,指出这种“子”不生长在花中,对这种不花而“实”的现象表示困惑。寇宗奭还仔细地比较了植物须根与块根的形态差别。他曾通过简单的解剖实验来加深对花的认识;观察到今天称之为无限花序的一些特征。
在种子的传播和植物营养繁殖方面,寇宗奭也做过细致的观察。如书中“蒲公草”条说:“四时常有花,花罢作絮,絮中有子,落处即生。所以庭院亦有者,盖因风而来也。”在“白杨”、“景天”等条下,他记述了这些植物的营养体极易生根,指出这是它们容易繁殖发展的原因。此外,《本草衍义》还记述了不少生物节律现象、性别知识等,这些在古代植物学发展史上都有深远的影响。
从上述唐宋时期以前的药用生物学来看,其成就是很高的,对我国古代博物学的发展有极深远的影响。至后来的明清时期,这方面的研究更有了新的发展。
③ 宋朝著名的医学家
朱肱是北宋末年的一代名医,中医内外科都是传奇人物,尤其是膏药治疗颈肩腰腿痛极其独特。
④ 我国唐宋时期关于冰糖的记载有哪些
我国唐宋时期的“糖霜”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冰糖。那时又名糖冰。制作糖霜显然必须能掌握比制作砂糖更高、更丰富的结晶蔗糖的技术,因此它的出现较晚些。最早提及“糖霜”一词的是北宋的两位大文学家,一位是苏东坡(1037~1101),元祐年间他在润州(今江苏镇江)金山寺送别四川遂宁僧人圆宝时曾做诗:“涪江与中泠,共此一味水。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另一位是黄庭坚(1045~1105),元符年间他在戎州(今四川宜宾)收到梓州(今四川三台)雍熙长老馈赠的糖霜后,做诗答谢:“远寄蔗霜知有味,胜于崔浩冰晶盐。正宗扫地从谁说,我舌犹能及鼻尖。”
宋人寇宗奭所撰《本草衍义》(卷二十三)也提到:“甘蔗今川、广、湖南北、二浙江东西皆有……石蜜、沙糖、糖霜皆自此出,惟川浙者胜。”由此可知,北宋时糖霜已是四川涪江流域的名特产了。其质地臻善,外观可与琥珀、水晶媲美。
南宋初年,四川遂宁府(今四川省遂宁县)人王灼于绍兴元年至二十三年间(1131~1153)撰写了著名的《糖霜谱》),它全面地叙述了我国南宋前的蔗糖史,对糖霜的介绍尤为翔实。其中有关于糖霜制作的内容可归纳摘要如下:
“糖霜”一名“糖冰”。宋代时“福唐(福州)、四明(浙江宁波)、番禺(广东)、广汉(今川甘两省交界的白水江流域及四川涪江流域)、遂宁(四川遂宁县)有之,以遂宁者为冠。四郡所产甚微而碎,色浅味薄,才比遂宁之最下者”。
⑤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
《黄鹤楼记》
1957 年建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如今重建的黄鹤楼在距旧址约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岭上。古黄鹤楼 “ 凡三层,计高 9 丈 2 尺,加铜顶 7 尺,共成九九之数。 ” 新楼要雄伟多了,加了层 5 米高的葫芦形宝顶,楼共五层,高 50.4 米,比古楼高出将近 20 米。攒尖顶,层层飞檐,四望如一。在主楼周围还建有胜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古楼底层 “ 各宽 15 米 ” ,而新楼底层则是各宽 30 米。因此,黄鹤楼不是修复,而是重建。它保留了古楼的某些特色,但更多的是根据现在的需要和人们对审美观点的变化来设计的。新黄鹤楼比旧楼更壮观。这是因为飞架大江的长江大桥就横在它的面前,而隔江相望的则是这 24 层的晴川饭店。这一组建筑,交相辉映,使江城武汉大为增色
黄鹤楼内部,层层风格不相同。底层为一高大宽敞的大厅,其正中藻井高达 10 多米,正面壁上为一幅巨大的 “ 白云黄鹤 ” 陶瓷壁画,两旁立柱上悬挂着长达7米的楹联: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
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
黄鹤楼的建筑特色,是各层大小屋顶 , 交错重叠,翘角飞举,仿佛是展翅欲飞的鹤翼。楼层内外绘有仙鹤为主体,云纹、花草、龙凤为陪衬的图案。
第一层大厅的正面墙壁,是一幅表现 “ 白云黄鹤 ” 为主题的巨大陶瓷壁画。四周空间陈列历代有关黄鹤楼的重要文献、著名诗词的景印本,以及历代黄鹤楼绘画的复制品。
二楼大厅正面墙上,有用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阎伯瑾撰写的《黄鹤楼记》,它记述了黄鹤楼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楼记两侧为两幅壁画,一幅是 “ 孙权筑城 ” ,形象地说明了黄鹤楼和武昌城相建诞生的历史;另一幅是 “ 周瑜设宴 ” ,反映三国名人去黄鹤楼的活动。
三楼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 “ 绣像画 ” ,如崔颢、李白、白居易等,也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
四楼大厅用屏风分割为几个小厅,内置当代名人字画,供游客欣赏、选购。顶层大厅有《长江万里图》等长卷、壁画。
走出五层大厅的外走廊,举目四望,视野开阔。这里高出江面近 90 米,大江两岸的景色,历历在望,令人心旷神怡。黄鹤楼所在的蛇山一带辟为黄鹤楼公园。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还有一些牌坊、轩、亭、廊等建筑。有一个诗碑廊,收藏着许多刻有历代著名诗人作品的石,蛇山一带的古代景点都将陆续修复。
岳阳楼为位于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岳阳,岳阳古称“巴陵”,位于湖南省北部,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与绵延万里的长江在这里交汇,名冠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岳阳楼就座落在傍水而生的一古城西门城头。岳阳,山、水、楼俱备,风景如画,名胜古迹众多。岳阳风光之美,集中在洞庭湖而钟于岳阳一楼。以岳阳楼、君山为中心而构成的巴陵胜景,闻名遐迩,素以“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而享誉天下,不愧为“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岳阳的岳阳楼,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膝王阁,合称"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矗立于洞庭湖东岸,岳阳市西门城墙上,西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北望滚滚东去的万里长江,水光楼影 ,相映成趣,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盛誉,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初唐时,称为“南楼”,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岳阳楼高21.5米,三层、飞檐、纯木结构。楼顶覆盖黄色琉璃瓦,造型奇伟,“岳阳楼”匾额为郭沫若手书。历史上的诗人如杜甫、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等均前来登临览胜,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使岳阳楼名扬天下。公元1045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并请好友、文学家范仲淹作了《岳阳楼记》,从此,岳阳楼更加闻名遐迩。岳阳楼内陈设别具特色。各层内悬挂历代名家撰写的楹联。一、二楼各嵌有一副《岳阳楼记》雕屏,一楼雕屏是公元十九世纪的复品;二楼所嵌雕屏为公元十八世纪大书法家张照所书,字型方正、笔力雄浑、技法多变、独具匠心,为传世一级珍品。三楼所嵌雕屏是毛泽东书杜甫诗《登岳阳楼》,笔法雄健奔放、形神兼备。雕屏金光耀眼、熠熠生辉。1988年岳阳楼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阳楼久经沧桑,屡毁屡修。现在看到的岳阳楼,是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修的。整个楼的建筑,可用八个字来概括:四柱、三层、飞檐、纯木。岳阳楼主楼高3层,高达15米,中间以4根大楠木撑起,再以12根柱作内围,周围绕以30根木柱,结为整体、整个建筑没有用一颗铁钉,没有用一道巨梁。 12个飞檐,檐牙高啄(似鸟嘴在高空啄食)。屋顶为黄色琉璃瓦,金碧辉煌。曲线流畅,陡而复翘,宛如古代武士的头盔,名叫盔顶。盔顶下的如意斗拱,状如蜂窝玲珑剔透。古籍里载述,岳阳楼“纯木结构,盔式楼顶”这种古老的建筑,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辉煌成就。
再说民间故事。缘于历史悠久、地位重要,岳阳楼修建(而且屡毁屡修)工艺精巧,而且历代人文荟萃,因此,岳阳和洞庭湖畔流传着许多关于岳阳楼的传说故事,具有多方面的社会价值。其中关于修建岳阳楼的就分别有鲁班,吕洞宾、张果老等名匠、仙人;关于讲述岳阳楼渊源的,则有《鲁肃阅兵台》、《岳阳楼三个字》等;关于岳阳楼雕屏的,又有《张照题屏》、《真假雕屏》;关于岳阳楼风情的,最出名的自然是《吕洞宾三醉岳阳楼》,此外还有《朗吟亭》如果把岳阳楼附近有关风物的传说故事也算进去的话,那么,就还有《梅溪桥》、《金鹊山》、《柳毅井》、《七十二仙螺造君山》、《二妃墓和君山》、《慈氏塔的故事》等等。可见岳阳楼及有关的传说故事何其多也、展现的风采又是怎样的丰美绮丽。
岳阳楼联
岳阳楼上有一幅对联: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气爽,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这副对联把岳阳楼的地理、历史都写出来了。
古往今来,岳阳楼不知吸引着多少游客!
据史书记载:建安二十年(公元二一五年),刘备、孙权争夺荆州,鲁肃率万人屯守巴丘,筑巴丘城。巴丘就是岳阳的最初称呼。而岳阳楼,传说是当年鲁肃在洞庭湖训练水兵时的阅兵台。唐开元四年(公元七一六年)中书令张说驻守岳州,把这个楼大加修葺,并定名为“岳阳楼”。从此,词人骚客,登楼赋诗,时有绝唱。据说李白为岳阳楼写过联句:“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宋庆历四年(公元一零四四年),郡守滕子京又一次修葺了岳阳楼,并请范仲淹撰写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岳阳楼名联佳作甚多,这里再辑录几幅: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洞庭西下八百里;
淮海南来第一楼。
四面河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
吞得尽胸中云梦,方可对仙人吟诗。
⑥ 宋史•列传第七十七
以下是正文全文: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家贫无书,从人假三史,旬日即归之,曰:“吾已得其详矣。”凡书皆一阅不再读,宋绶、蔡齐以为天下奇才。举茂材异等,为校书郎、知昆山县。又中贤良方正,选迁著作佐郎、通判睦州。
赵元昊且叛,为嫚书来,规得谴绝以激使其众。方平请:“顺适其意,使未有以发,得岁月之顷,以其间选将厉士,坚城除器,为不可胜以待之。虽终于必叛,而兵出无名,吏士不直其上,难以决胜。小国用兵三年,而不见胜负,不折则破;我以全制其后,必胜之道也。”时天下全盛,皆谓其论出姑息,决计用兵。方平上《平戎十策》,以为:“入寇当自延、渭,巢穴之守必虚。宜屯兵河东,卷甲而趋之,所谓攻其所必救,形格势禁之道也。”宰相吕夷简善其策而不果行。当召试馆职,仁宗曰:“是非两策制科者乎?何试也?”命直集贤院,俄知谏院。夏人寇边,方平首乞合枢密之职于中书,以通谋议。帝然之,遂以宰相兼枢密使。时调诸道弓手,刺其壮者为宣毅、保捷,方平连疏争之,弗听。既而两军骄甚,合二十余万,皆市人不可用,如方平言。
夏竦节制陕西并护诸将,四路以禀复失事机,且诏使出师,逗遛不行。及丰州陷,刘平等覆师,主帅皆坐谴,竦独不预,方平劾罢之,而请四路帅臣,各自任战守。西师久未解,元昊亦困弊,方平言:“陛下犹天地父母也,岂与犬豕豺狼较乎?愿因郊赦,引咎示信,开其自新之路。”帝喜曰:“是吾心也。”是岁,改庆历赦书,敕边吏通其善意,元昊竟降。既,以修起居注使契丹。契丹主顾左右曰:“有臣如此,佳哉”骑而击球于前,酌玉卮饮之,且赠以所乘马。还,知制诰,权知开封府。府事丛集,前尹率书板识之,方平独默记决遣,无少差忘。进翰林学士。元昊既臣,而与契丹有隙,来请绝其使,议者不可。方平曰:“得新附之小羌,失久和之强敌,非计也。宜赐元昊诏,使之审处,但嫌隙朝除,则封册暮下。如此,于西、北为两得矣。”时韪其谋。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
初,王拱辰议榷河北盐,方平见曰:“河北再榷盐,何也?”帝曰:“始立法耳。”方平曰:“昔周世宗以盐课均之税中,今两税盐钱是也。岂非再榷乎?”帝惊悟,方平请直降手诏罢之。河朔父老迎拜于澶州,为佛老会七日,以报上恩,事具《食货志》。加端明殿学士、判太常寺。
禁中卫卒夜变,帝旦语二府,奖张贵妃扈跸功。夏竦即倡言:“当求所以尊异之礼。”方平闻之,谓陈执中曰:“汉冯婕妤身当猛兽,不闻有所尊异;且皇后在而尊贵妃,古无是事。果行之,天下之责,将萃于公矣。”执中瞿然而罢。
帝以丰财省费访群臣,方平既条对,又独上数千言,大略以为:“祥符以来,务为姑息,渐失祖宗之旧。取士、任子、磨勘、迁补之法坏,命将养兵,皆非旧律。国用既窘,则政出多门;大商豪民乘隙射利,而茶盐香矾之法乱。此治忽盛衰之本,不可以不急。”帝览对甚悦,且大用,会判官杨仪得罪,坐与交,出知滁州。顷之,知江宁府,入判流内铨。
以侍讲学士知滑州,徙益州。未至,或扇言侬智高在南诏,将入寇,摄守亟调兵筑城,日夜不得息,民大惊扰。朝廷闻之,发陕西步骑兵仗,络绎往戍蜀。诏趣方平行,许以便宜从事,方平曰:“此必妄也。”道遇戍卒,皆遣归,他役尽罢。适上元张灯,城门三夕不闭,得邛部川译人始造此语者,枭首境上,而流其余党,蜀人遂安。
复以三司使召。方西鄙用兵,两蜀多所调发,方平为奏免横赋四十万,减铸铁钱十余万缗。又建言:“国家都陈留,当四通五达之道,非若雍、洛有山川足恃,特倚重兵以立国耳。兵恃食,食恃漕运,以汴为主,汴带引淮、江,利尽南海。天圣已前,岁调民浚之,故水行地中。其后,浅妄者争以裁减役费为功,汴日以塞,今仰而望焉,是利尺寸而丧丘山也。”乃画上十四策。富弼读其奏,漏尽十刻,帝称善。弼曰:“此国计大本,非常奏也。”悉如其说行之。
迁尚书左丞、知南京。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谍告夏人将压境,方平料简士马,声言出塞。已而寇不至,言者论其轻举,曾公亮曰:“兵不出塞,何名轻举?寇之不得至,有备故也。倘罪之,后之边臣,将不敢为先事之备矣。”方平不自安,请知南京。
英宗立,迁礼部尚书,请知郓州。还,为学士承旨。帝不豫,召至福宁殿,帝冯几言,言不可辨。方平进笔请,乃书云:“明日降诏,立皇太子。”方平抗声曰:“必颖王也,嫡长而贤,请书其名。”帝力疾书之,乃退草制。
神宗即位,召见,请约山陵费,帝曰:“奉先可损乎?”对曰:“遗制固云,以先志行之,可谓孝矣。”又请差减锡赉,以乾兴为准,费省什七八。方平进诏草,帝亲批之,曰:“卿文章典雅,焕然有三代风,又善以丰为约,意博而辞寡,虽《书》之训诰,殆无加也。”其见称重如此。
拜参知政事。御史中丞司马光疏其不当用,不听。光解中丞,曾公亮议用王安石,方平以为不可。数日,遭父忧,服阕,以观文殿学士留守西京。入觐,留判尚书都省,力请知陈州。安石行新法,方平陛辞,极论其害,曰:“民犹水也,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兵犹火也,弗戢必自焚。若新法卒行,必有覆舟、自焚之祸。”帝怃然。
韩绛主西师,庆卒乱,京西转运使令一路各会兵于州,民大骇。方平持檄不下而奏之,帝曰:“守臣不当尔邪!”命罢诸郡兵。召为宣徽北院使,留京师。王安石深沮之,以为青州。未行,帝问祖宗御戎之要,对曰:“太祖不勤远略,如灵夏、河西,皆因其酋豪,许之世袭;环州董遵诲、西山郭进、关南李汉超,皆优其禄赐,宽其文法。诸将财力丰而威令行,间谍精审,吏士用命,故能以十五万人而获百万之用。及太宗谋取燕蓟,又内徙李彝兴、冯晖,于是朝廷始旰食矣。真宗澶渊之克,与契丹盟,至今人不识兵革。三朝之事如此。近岁疆埸之臣,乃欲试天下于一掷,事成徼利,不成诒患,不可听也。”帝曰:“庆历以来,卿知之乎?元昊初臣,何以待之?”对曰:“臣时为学士,誓诏封册,皆出臣手。”帝曰:“卿时已为学士,可谓旧德矣。”
契丹泛使萧禧来议疆事,临当辞,卧驿中不起。方平谓枢密使吴充曰:“但令主者日致馈勿问,且使边郡檄其国可也。”充启从之,禧即行。除中太一宫使。
王安石弛铜禁,奸民日销钱为器,边关海舶不复讥钱出,钱日耗。方平极论其害,请诘安石:“举累朝之令典,一旦削除之,其意安在?”帝颇采其言,而方平求去。进使南院,判应天府。帝曰:“朕欲卿与韩绛共事,而卿论政不同;欲置卿枢密,而卿论兵复异。卿受先帝末命,讫无以副朕意乎?”遂行。
高丽使过府,长吏当送迎,方平言:“臣班视二府,不可为陪臣屈。”诏但遣少尹。王师征安南,方平言:“举西北壮士健马,弃之炎荒,其患有不可胜言者。若师老费财,无功而还,社稷之福也。”后皆如其言。
新法鬻河渡坊场,司农并及祠庙,宋阏伯、微子庙皆为贾区。方平言:“宋王业所基,阏伯封于商丘,以主大火;微子为始封之君,是二祠者,亦不得免乎?”帝震怒,批牍尾曰:“慢神辱国,无甚于斯!”于是天下祠庙皆得不鬻。数请老,以太子少师致仕。官制行,废宣徽使,独命领之如故。哲宗立,加太子太保。元佑六年,薨,年八十五。赠司空。遗令毋请谥,尚书右丞苏辙为请,乃谥曰文定。
方平慷慨有气节,既告老,论事益切,至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且曰:“臣且死,见先帝地下,有以借口矣。”平居未尝以言徇物、以色假人。守蜀日,得眉山苏洵与其二子轼、辙,深器异之。尝荐轼为谏官。轼下制狱,又抗章为请,故轼终身敬事之,叙其文,以比孔融、诸葛亮。晚,受知神宗。王安石方用事,嶷然不小屈,以是望高一时。守宋都日,富弼自亳移汝,过见之曰:“人固难知也。”方平曰:“谓王安石乎?亦岂难知者!方平顷知皇佑贡举,或称其文学,辟以考校。既入院,凡院中之事,皆欲纷更。方平恶其人,檄使出,自是未尝与语也。”弼有愧色,盖弼素亦善安石云。
王拱辰,字君贶,开封咸平人。元名拱寿,年十九,举进士第一,仁宗赐以今名。通判怀州,入直集贤院,历盐铁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庆历元年,为翰林学士。
契丹使刘六符尝谓贾昌朝曰:“塘泺何为者?一苇可杭,投棰可平;不然,决其堤,十万土囊,即可路矣。”仁宗以问拱辰,对曰:“兵事尚诡,彼诚有谋,不应以语我,此夸言尔。设险守国,先王不废,而祖宗所以限敌人也。”至是,又使六符来,求关南十县,斥太宗伐燕为无名,举朝莫知所答。拱辰曰:“王师征河东,契丹既通使,而寇石岭关以援贼。太宗怒,遂回军伐之,岂谓无名?”乃作报书曰:“既交石岭之锋,遂有蓟门之役。”契丹得报,遂继好如初。帝喜,谓辅臣曰:“非拱辰深练故实,殆难答也。”
权知开封府,拜御史中丞。夏竦除枢密使,拱辰言:“竦经略西师,无功称而归。今置诸二府,何以厉世?”因对,极论之。帝未省,遽起,拱辰前引裾,乃纳其说,竦遂罢。又言:“滕宗谅在庆州,所为不度,而但降秩守虢,惧边臣则效,宜施重责。”未听,即家居,求自贬。乃徙宗谅岳州,敕拱辰赴台。入见,帝曰:“言事官第自举职,勿以朝廷未行为沮己,而轻去以沽名。自今有当言者,宜力陈毋避。”
僧绍宗以铸佛像惑众,都人竞投金冶中,宫掖亦出赀佐之。拱辰言:“西师宿边,而财费于不急,动士心,起民怨。”诏亟禁之。苏舜钦会宾客于进奏院,王益柔醉作《傲歌》,拱辰风其僚鱼周询、刘元瑜举劾之。两人既窜废,同席者俱逐。时杜衍、范促淹为政,多所更张,拱辰之党不便。舜钦、益柔皆仲淹所荐,而舜钦,衍婿也,故因是倾之,由此为公议所薄。
复以翰林学士权三司使。坐举富民郑旭,出知郑州,徙澶、瀛、并三州。数岁还,为学士承旨兼侍读。帝于迩英阁置《太玄经》、蓍草,顾曰:“朕每阅此。卿亦知其说乎?”拱辰具以对,且曰:“愿陛下垂意《六经》,旁采史策,此不足学也。”
至和三年,复拜三司使。聘契丹,见其主混同江,设宴垂钓,每得鱼,必酌拱辰酒,亲鼓琵琶以侑饮。谓其相曰:“此南朝少年状元也,入翰林十五年,故吾厚待之。”使还,御史赵抃论其辄当非正之礼,“异时北使援此以请,将何辞拒之?”湖南转运判官李章、知潭州任颛市死商真珠,事败,具狱上,拱辰悉入珠掖庭。抃并劾之。除宣徽北院使,抃言:“宣徽之职,本以待勋劳者,唯前执政及节度使得为之,拱辰安得污此选?”乃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历泰定二州、河南大名府,积官至吏部尚书。
神宗登极,恩当转仆射,欧阳修以为此宰相官,不应序进,但迁太子少保。熙宁元年,复以北院使召还。王安石参知政事,恶其异己,乘二相有故,出为应天府。八年,入朝,为中太一宫使。
元丰初,转南院使,赐金方团带。再判大名,改武安军节度使。三路籍民为保甲,日聚而教之,禁令苛急,往往去为盗,郡县不敢以闻。拱辰抗言其害曰:“非止困其财力,夺其农时,是以法驱之,使陷于罪罟也。浸淫为大盗,其兆已见。纵未能尽罢,愿财损下户以纾之。”主者指拱辰为沮法,拱辰曰:“此老臣所以报国也。”上章不已。帝悟,于是第五等户得免。
哲宗立,徙节彰德,加检校太师。是年薨,年七十四。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懿恪。
论曰:方平、拱辰之才,皆较然有过人者,而不免司马光、赵抃之论。岂其英发之气,勇于见得,一时趋乡未能尽适于正与?及新法行,方平痛陈其弊,拱辰争保甲,言尤剀切,皆谔谔不少贬,为国老成,望始重矣。若方平识王安石于辟校贡举之时,而知其后必乱政,其先见之明,无忝吕诲云。
张忭字杲卿,韩城人。举进士,为楚邱主簿。南京留守王曾称其有公辅器。累官度支员外郎。夏竦经略陕西,荐其才,换六宅使、泾原秦凤安抚都监。未几,以母老,求归故官,得知绛州,改京西转运使。知邓州,又以母辞。或指为避事,范仲淹言于朝曰:“张忭岂避事者?”乃许归养。历户部判官、开封府推官,至知杂御史。
张尧佐缘恩骤用,知开封府;内侍杨怀敏夜直禁中,而卫士为变,皆极论之。忭性质朴,不善择言,至斥张贵妃为一妇人,谓怀敏得志,将不减刘季述。仁宗读之不怿,以语陈升之。升之曰:“此忠直之言,不激切,则圣意不可回矣。”帝乃解。以天章阁待制知庆州,改龙图阁直学士、知秦州。
初,青唐蕃部蔺毡,世居古渭,积与夏人有隙,惧而献其地。摄帅范祥无远虑,亟城之。诸族畏其逼,举兵叛。忭至,请弃勿城。诏户部副使傅求审视之,以为不可弃,与忭议殊。先是,副总管刘涣讨叛羌,逗挠不时进,忭命他将郭恩代之,羌乃溃去。涣黜其功,谰讼恩多杀老稚,以撼忭。朝廷命张方平守秦,徙涣泾原,亦徙忭青州。将罪忭,方平辞曰:“涣、忭有阶级,今互言而两罢帅,不可为也。”忭乃复留。
至和二年,召兼侍读,拜御史中丞。刘沆在相位,以御史范师道、赵抃尝攻其恶,阴欲出之。忭曰:“天子耳目之官,奈何用宰相怒而斥?”上章力争之,沆竟罢去。帝见忭指切时事无所避,谓曰:“卿孤立,乃能如是。”对曰:“臣仰托圣主,致位侍从,是为不孤。今陛下之臣,持禄养望者多,而赤心谋国者少,窃以为如陛下乃孤立尔。”帝为之感动。
契丹主宗真遣使继其画像来,求帝画像,未报而死。子洪基立,以为请,诏忭报聘,谕使更致新主像。契丹欲先得之,忭曰:“昔文成以弟为兄屈,尚先致敬,况今为伯父哉!”遂无以夺,乃复以洪基像来。嘉佑三年,擢枢密副使,迁参知政事、枢密使。忭爱惜官资,凡内降所与,多持不下。见帝春秋高,前后屡进言储嗣事,卒与韩琦同决策。
英宗立,请老,帝曰:“太尉勤劳王家,讵可遽去?”但命五日一至院,进见无蹈舞。司马光上疏言:“近岁以来,大臣年高者皆不敢自安其位,言事者欲以为名,又从而攻之。使其人无可取,虽少壮何为?果有益于时,虽老何伤?忭为人忠谨清直,不可干以私,若使且居其位,于事亦未有旷废也。”忭请不已,始赐告,令养疾,遂以彰信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许州,改镇河阳三城。拜太子太师致仕。熙宁十年薨,年八十六。赠司徒兼侍中,谥曰康节。
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少笃学自力,器识宏远,为一时名辈称许。中进士第,通判海州,为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
出知洪州,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虞,概作石堤二百丈,高五丈,以障其冲,水不为患。僚吏郑陶、饶奭挟持郡事,为不法,前守莫能制。州之归化卒,皆故时群盗。奭造飞语曰:“卒得廪米陈恶,有怨言,不更给善米,且生变。”概不答。卒有自容州戍逃归而犯夜者,斩之以徇,因收陶、奭抵罪,阖府股栗。
加直集贤院、知青州。坐失举渑池令张诰免,久乃起,监密州酒。知滁州,山东有寇李二过境上,告人曰:“我东人也,公尝为青州,民爱之如父母,我不忍犯。”率众去。
召修起居注。欧阳修后至,朝廷欲骤用之,难于越次。概闻,请郡,除天章阁待制、纠察在京刑狱,修遂知制诰。逾岁,概始代之。郊祀,当任子、进阶爵,乞回其恩,封母郡太君。宰相谓曰:“君即为学士,拟封不久矣。”概曰:“母年八十二,愿及今拜君赐以为荣。”乃许之,后遂为例。
苏舜钦等以群饮逐,概言:“预会者皆馆阁名士,举而弃之,觖士大夫望,非国之福也。”不报。求知苏州,终母丧,入为翰林学士。聘契丹,契丹主会猎,请赋《信誓如山河诗》”诗成,亲酌玉杯为概劝,且授侍臣刘六符素扇,写之纳袖中,其礼重如此。还,兼侍读学士。谏官郭申锡论事忤旨,帝欲加罪,概曰:“陛下始面谕申锡毋面从,今黜之,何以示天下?”乃止。
以龙图阁学士知郓州、应天府,代韩绛为御史中丞。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典宿卫罢,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御药院内臣有寄资至团练使者,谓之暗转。概请明限以年,诏俟出院优迁之,毋得累寄。擢枢密使、参知政事。数以老求去。熙宁初,拜观文殿学士、知徐州。自左丞转吏部尚书,前此,执政迁官,未有也。以太子少师致仕,退居十五年,尝集古今谏争事,为《谏林》百二十卷上之。神宗赐诏曰:“请老而去者,类以声问不至朝廷为高。唯卿有志爱君,虽退处山林,未尝一日忘也。当置于坐右,时用省阅。”元丰六年薨,年八十八。赠太子太师,谥曰康靖。
概秉心和平,与人无怨怒。虽在事如不言,然阴以利物者为不少,议者以比刘宽、娄师德。坐张诰贬六年,念之终不衰,诰死,恤其家备至。欧阳修遇概素薄,又躐知制诰,及修有狱,概独抗章明其罪,言为仇者所中伤,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修得解,始服其长者。为郓州时,吏按前守冯浩侵公使钱三十万,当以职田租偿。概知其贫,为代以己奉。其平生所为类此。
概初名禋,尝梦神人金书名簿有“赵概”,遂更云。
胡宿,字武平,常州晋陵人。登第,为扬子尉。县大水,民被溺,令不能救,宿率公私船活数千人。以荐为馆阁校勘,进集贤校理。通判宣州,囚有杀人者,将抵死,宿疑而讯之,囚惮棰楚不敢言。辟左右复问,久乃云:“旦将之田,县吏缚以赴官,莫知其故。”宿取具狱翻阅,探其本辞,盖妇人与所私者杀其夫,而执平民以告也。
知湖州,前守滕宗谅大兴学校,费钱数十万。宗谅去,通判、僚吏皆疑以为欺,不肯书历。宿诮之曰:“君辈佐滕侯久矣,苟有过,盍不早正?乃阴拱以观,俟其去而非之,岂昔人分谤之意乎?”坐者大惭谢。其后湖学为东南最,宿之力为多。筑石塘百里,捍水患,民号曰胡公塘,而学者为立生祠。
久之,为两浙转运使。召修起居注、知制诰。入内都知杨怀敏坐卫士之变,斥为和州都监,未几,召入复故职。宿封还词头,且言:“怀敏得不穷治诛死,已幸,岂宜复在左右?”命遂寝。
庆历六年,京东、两河地震,登、莱尤甚。宿兼通阴阳五行灾异之学,乃上疏曰:“明年丁亥,岁之刑德,皆在北宫。阴生于午,而极于亥。然阴犹强而未即伏,阳犹微而不能胜,此所以震也。是谓龙战之会,其位在乾。若西北二边不动,恐有内盗起于河朔。又登、莱视京师,为东北少阳之位,今二州置金坑,多聚民凿山谷,阳气耗泄,故阴乘而动。宜即禁止,以宁地道。时以为迂阔。明年,王则果以贝州叛。皇佑五年正月,会灵宫灾,是岁冬至,郊,以二帝并配。明年大旱,宿言:“五行,火,礼也。去岁火而今又旱,其应在礼,此殆郊丘并配之失也。”即建言并配非古,宜用迭配如初。时议者谓士大夫言,七十当致仕,其不知止者,请令有司按籍举行之。宿以为非优老之义,当少缓其期法:武吏察其任事与否,勿断以年;文吏使得自陈而全其节。及言皇佑新乐与旧乐难并用;礼部间岁一贡士不便,当用三年之制。皆如其言。
唐介贬岭南,帝遣中使护以往。宿言:“事有不可测,介如不幸道死,陛下受杀直臣之名。”帝悟,追还使者。迁翰林学士,知审官、刑院。李仲昌开六塔河,民被害,诏狱薄其罪。宿请斩以谢河北,仲昌由是南窜。衮国公主下降,将行册礼。宿谏曰:“陛下昔封两长主,未尝册命,今施之爱女,殆非汉明帝所谓‘我子岂得与先帝子等’之义也。”
泾州卒以折支不时给,出恶言,且欲相扇为乱。既置于法,乃命劾三司吏。三司使包拯护弗遣。宿曰:“泾卒固悖慢,然当给之物,越八十五日而不与,计吏安得为无罪?拯不知自省,公拒制命,纪纲益废矣。”拯惧,立遣吏。韩琦守并州,请复其节镇。宿言:“参、商为仇雠之星。国家受命于商丘,而参为晋地。今欲崇晋,非国之利也。宋兴削平四方,并最后服,故太宗不使列于方镇,八十年矣,宜如故便。”议遂止。后琦秉政,卒复之。
拜枢密副使。曾公亮任雄州,赵滋颛治界河事。宿言于英宗曰:“忧患之来,多藏于隐微,而生于所忽。自滋守边,北人捕鱼伐苇,一切禁绝,由此常与斗争。南北通好六十载,内外无患,近年边遽来上,不过侵诬尺寸,此城砦之吏移文足以辨诘,何至于兴甲兵哉?今搢绅中有耻燕蓟外属者,天时人事未至,而妄意难成之福。愿守两朝法度,以惠养元元,天下幸甚。”宿以老,数乞谢事。治平三年,罢为观文殿学士、知杭州。明年,以太子少师致仕,未拜而薨,年七十二。赠太子太傅,谥曰文恭。
宿为人清谨忠实,内刚外和,群居不哗笑,与人言,必思而后对。故临事重慎,不辄发,发亦不可回止。居母丧三年,不至私室。其当重任,尤顾惜大体。在审官、刑院,择详议官,有在选中者,尝监征榷,以水灾负课。同列谓小累不足白,宿竟白之,而荐其才足用,仁宗听纳。同列退而诮曰:“公固欲白上,倘缘是不用,奈何?”宿曰:“彼之得否,不过一详议官。宿平生以诚事主,今白首矣,忍以毫发欺乎?为之开陈,听吾君自择尔。”少与一僧善,僧有秘术,能化瓦石为黄金。且死,将以授宿,使葬之。宿曰:“后事当尽力,他非吾所冀也。”僧叹曰:“子之志,未可量也。”其笃行自励,至于贵达,常如布衣时。
子宗炎,从子宗愈、宗回。
宗炎字彦圣,由将作监主簿锁厅登第。为国子大宗正丞、开封府推官、考功吏部郎中。旧制,选人改京官,举将小絓吏议,辄尼不行。宗炎请先引见,俟举者罪即追止,从之。
哲宗崩,辽使来吊祭,宗炎以鸿胪少卿迓境上。使者不易服,宗炎以礼折之,须其听命,乃相见。暨还,升为卿。初,父宿使辽,辽人重之。其后宗炎婿邓忠臣迓客,客问:“中外尝有充使者否?”忠臣以宿告,且言:“前使鸿胪,其子也。”客叹:“胡氏世不乏人。”俄以直龙图阁知颖昌府,历密州而卒。
宗炎善为诗,藻思清婉。欧阳修守亳,与客游郡圃,或诵其诗,修赏味不已,以为有鲍、谢风致。其重之如此。
宗愈字完夫,举进士甲科,为光禄丞。宿得请杭州,英宗问:“子弟谁可继者?”以宗愈对。召试学士院。
神宗立,以为集贤校理。久之,兼史馆检讨,遂同知谏院。修内卒盗皇城器物,宗愈言:“唐长孙无忌不解佩刀入东上阁门,校尉论当死。今禁卒为盗,而入内都知不能觉察,愿正其罪。”殿帅直庐在长庆门内,久而自置隶圉。宗愈曰:“严禁旅,所以杜奸宄也。奈何令私人得为之?万一凶黠者窜名其间,将不可悔。请易募老卒。”
王安石用李定为御史,宗愈言:“御史当用学士及丞、杂论荐,又须官博士、员外郎。今定以幕职不因荐得之,是殆一出执政意,即大臣不法,谁复言之?”苏颂、李大临不草制,坐绌;宗愈又争之,安石怒,出通判真州。历提点河东刑狱、开封府推官、吏部右司郎中。
元佑初,进起居郎、中书舍人、给事中、御史中丞。时更定役法,书成,衙校募不足者,听差入等户。宗愈言:“法贵均一,若持两端,则于文有害。是乃差法,非募法也。请删之。”
哲宗尝问朋党之弊,对曰:“君子指小人为奸,则小人指君子为党。君子,盖义之与比者。陛下能择中立之士而用之,则党祸熄矣。”明日,具《君子无党论》以进。拜尚书右丞。于是谏议大夫王觌论其不当,而刘安世、韩川、孙觉等合攻之,朝廷依违。逾年,出觌润州,而言者愈力。乃罢为资政殿学士、知陈州,徙成都府,蜀人安其政。召为礼部尚书,迁吏部,卒,年六十六。赠左银青光禄大夫。
宗回字醇夫,用荫登第,为编修敕令官、司农寺干当公事、京西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京东陕西转运使、吏部郎中。绍圣初,以直龙图阁知桂州,进宝文阁待制。坐系平民死,降集贤殿修撰、知随州,改秦州、庆州,复为待制。
先是,熙河将王赡下邈川有功,帅孙路不乐赡,夺其兵与王愍。朝廷知之,以宗回代路,加直学士。时青唐瞎征内附,而心牟钦毡勒兵立别酋陇拶,还其地,势复张。瞎征大惧,自髡为僧以祈免。王赡怨孙路,因言青唐不烦兵可下。至,则驻宗哥城不进。宗回怒,日夜檄趣之,且戒赡曰:“青唐兵甚弱,陇拶稚子,何能为,而怯懦逗遛,吾将以军法从事。”又遣王愍复至邈川,声言代赡。赡惧,乃率步骑掩青唐,据之,陇拶降。诏以青唐为鄯州,邈川为湟州。未几,属羌郎阿章叛,拒官军。宗回遣将王吉、魏钊讨之,皆败死。又遣钤辖种朴往。朴言:“贼锋方锐,且盛寒,宜少缓师。”宗回不听,督之急。朴不得已,行,亦败死。于是转运判官秦希甫言湟、鄯难守,以为弃之便。事下宗回,宗回持不可,希甫罢去。会徽宗弃鄯州,于是任伯雨再疏其罪,夺职知蕲州。
还,为待制。历庆、渭、陈、延、澶州。兄宗愈入党籍,宗回亦罢郡。居亡何,录其坚守湟、鄯之议,起知秦州。进枢密直学士,徙永兴、郑州、成德军,复坐事去。大观中卒,赠银青光禄大夫。
胡氏自宿始大,及宗愈仍世执政,其后子孙至侍从、九卿者十数,遂为晋陵名族。
论曰:张忭清忠谅直,赵概雅量过人,胡宿学通天人之奥,考其立朝大节,皆磊落为良执政。宗愈仍居右辖,而学术视宿则有间矣。宗回非边将材,其守河湟之议,盖以趣种朴于死,蕲合上意,以解其责尔。若胡氏之世大也,殆脱万人于水死,而阴德之所致与?
⑦ 搜文言文《新唐书·奸臣列传》上
新唐书
(0人评分) 0.0
作者:欧阳修、宋祁等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新唐书》前后修史历经17年,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新唐书》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这是我国正史体裁史书的一大开创,为以后《宋史》等所沿袭。
地址http://www.gushice.com/bookindex_91.html dAD. 可以在线阅读的哦
⑧ 哪位好心人士帮帮忙(旧唐书 苗晋卿传 古文翻译)
译文:
苗晋卿是上党壶关人,世代以儒学著称. 苗晋卿年轻时好学,擅长写文章,并进士及第.开元二十四年,和吏部郎中孙逊一起担任中书舍人.开元二十七年, 苗晋卿以中书舍人的身份掌管吏部铨选官吏的事务. 苗晋卿性格谦逊柔和,参加铨选的官吏诉说索要好的官职的,即使有的上书多达几千字,甚至有的人口吻脸色都非常严厉的, 苗晋卿一定包容他,一点怒色都没有.
开元二十九年,担任吏部侍郎.前后主持官吏铨选达五年之久,他的政策很宽松,官吏多以此而做奸邪的事,贿赂大行.当时天下太平,每年参加铨选的官吏有一万多人.李林甫担任尚书,在朝廷上专权,选拔官吏的事务都委托苗晋卿和与他同级的吏部侍郎宋遥主持,参加选拔的官吏既多,每年还任命其他有见识的官员一起考察参加选拔的官吏的书判,务必要实事求是.天宝二年的春天,御史中丞张倚的儿子张奭参加选拔, 苗晋卿与宋遥因为张倚正被唐玄宗器重,打算取悦依附他, 参加选拔的官吏并写判的共六十四人,分甲乙丙科, 张奭被定为甲科.人们知道张奭不读书,所以议论纷纷.有个叫苏孝愠的人,曾经担任范阳蓟令,事奉安禄山,把此事完整地告诉给安禄山.安禄山当时备受玄宗恩宠,朝见玄宗都不按照固定的时间,因此向玄宗奏报了这件事.玄宗召集全部科举及第和参加官吏铨选的人,到花萼楼亲自测试,合格的人十个中没有一二个. 张奭手拿着试纸,一整天没有写一个字,当时人称他”曳白”.玄宗大怒, 苗晋卿被贬为安康太守,宋遥被贬为武当郡太守,张倚被贬为淮阳太守.玄宗下敕说:”在家中不能教育自己的儿子,选拔官吏的时候,却托人徇私.”当时的士子都把这件事当成笑谈.
到安禄山叛乱时, 苗晋卿潜逃隐遁在山谷中,奔到南方的金州,.正好唐肃宗到达凤翔,亲自写诏书追诏苗晋卿奔赴肃宗所在地,当天就拜为左相,军国大事全部向他咨询. 苗晋卿宽厚廉谨,处理政事从大处着手,不责问小的过错,所到之处都能使百姓受益.魏地的人思念他,为他立碑颂德.等到官至宰相,小心畏慎,未尝抵触别人的意旨.他天性聪明敏捷,对事务熟练通达,百官的公文,看一眼就能知晓,而且用修身守住官位,靠智慧保全自己,议论他的人都把他比作汉代的胡广.永泰元年四月去世.
⑨ 我想找描写古代帝王穿戴的,越详细越好.还有就是古代盛大仪式的描述,例如祭天,狩猎,检阅三军等.拜托
1)先秦时期,有关帝王祭祀前代帝王的记载,多为祭祀天地之神时的配祀,专祭古帝王者亦有。[11]但比较少见。秦汉以降,皇帝祭祀古代帝王的记载便渐渐多起来了。例如: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十月出游,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嶷山”。[12]后浮江东下至钱塘,“上会稽,祭大禹”。[13]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因周兴而邑立后稷之祠,血食天下,于是诏令天下立灵星祠,常以岁时祠以牛,祀后稷。[14]汉高帝死后,令各郡及诸侯王国皆立高庙,以祀高祖。汉文帝时,于长安东北渭河北岸建五帝庙,祭五天帝(青帝、赤帝、白帝、黑帝、黄帝),帝各一殿,殿各一门,殿门之色与各天帝色同。[15]虽然五天帝非古帝王,但这可能是于同一庙内集中祭祀五天帝之始。汉武帝时,亳人谬忌奏请祠泰一神,说:“天神贵者泰一,泰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泰一东南郊,日一太牢,七日,为坛开八通之鬼道。”[16]于是,武帝命于长安城东南郊立泰一祠,按照谬忌所说祭祀泰一神。虽然泰一也是神,但是,为辅佐天帝之神,如同帝王的贤臣。因此,这又可能是祭祀名臣名将的发端。
东汉建武七年(公元31年)五月,光武帝要与卿大夫、博士商议“汉当郊尧”之事。侍御史杜林谏阻说:“民无愚智,思仰汉德,乐承汉祀。基业特起,不因缘尧。尧远于汉,民不晓信,言提其耳,终不悦谕。……郊祀高帝,诚从民望,得万国之欢心,天下福应,莫大于此。民奉种祀,且犹世主,不失先俗。……宗庙至重,众心难违,不可卒改。……方军师在外,祭可且如元年郊祀故事。”[17]意思是说,汉室兴起,追根溯源,不在于尧,而是高帝(刘邦)之功,应当顺民心好好地祭祀高帝。但现在军队将士还在外打仗,天下尚未平定,还是按照建武元年(公元25年)郊祀时的样式而行罢,先不祭祀高帝。这一意见被光武帝采纳。直到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平定陇、蜀之后,才增广郊祀,高帝配食。这种祭祀汉高帝的方式比在高庙祭祀更为隆重。光武帝死后,明帝二年(公元59年)于明堂祭光武帝。同年十月,“西巡狩,幸长安,祠高庙。”十一月,“遣使者以中牢祠萧何、霍光。帝谒陵园,过式其墓。”[18]这是目前所见到的在位皇帝祭祀前代名臣的最早记载。明帝时,还在不同季节分别祭祀五天帝及臣神。立春之日,迎春于洛阳东郊八里,祭青帝、句芒,祭时,车旗服饰皆为青色。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七里,祭赤帝、祝融,届时车旗服饰皆为红色。立秋之日前十八天,迎黄灵于中兆(去都城五里),祭黄帝、后土,届时车旗服饰皆为黄色。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九里,祭白帝、蓐收,届时车旗服饰皆为白色。立冬之日,迎冬于北郊六里,祭黑帝、玄冥,届时车旗服饰皆为黑色。[19]这是将天帝与臣神同祭的一例。元和二年(公元85年)二月,章帝东巡狩,将至泰山,于道上派使者到济阴成阳灵台祀帝尧一太牢。次日,于汉武帝在汶上所建明堂宗祠五天帝,光武帝配祀。又一天,各用一太牢遥遥告祀汉高祖、太宗、世宗、中宗、显宗于明堂。之后巡幸鲁国,祠东海恭王及孔子、七十二弟人。四月,回到洛阳,为告庙还京,各用一特牛祭汉高祖与光武帝。[20]
东晋孝武帝宁康三年(375年),祭先代帝王之礼制又有较大改变,“故事祀皇陶于庭尉寺,新礼移祀于律署,以同祭先圣于太学。旧祀以社日,新改用孟秋,以应秋收。”[21]北魏天兴三年(400年)五月,道武皇帝东巡,遂幸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遣使者以太牢祠帝尧、帝舜庙。”[22]又神瑞三年(415年)六月,明元帝东巡,幸涿鹿,登桥山,观温泉,“使使者以太牢祠黄帝庙。至广宁(今涿鹿),登历山,祭舜庙。”[23]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年)诏曰:“法施于人祀,有明典;立功垂惠祭,有常式。……凡在祀令者有五帝:尧树则天之功,兴巍巍之治,可祀于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舜播太平之风,致无为之化,可祀于广宁;禹御洪水之灾,建天下之利,可祀于安邑(今陕西运城东):周文公制礼作乐,垂范万叶,可祀于洛阳;其宣尼庙已于中省别敕有司行事。自文公以上,可令当界牧守各随所近,摄行祀事,皆用清酌尹祭也。”[24]
上面列举的种种事例说明,自秦汉至北朝的六七百年间,封建统治者对先代帝王和名臣的崇祀,虽说代有所为,未曾间断,但是多有变化,在祭祀的时间、地点、方式、礼仪等方面,未有定制、常制,具有明显的随机性。
(2)隋统一天下后,整肃礼制,对先代帝王和名臣的崇祀亦成定制。在举行禘、袷大祭(五年一禘祭,在孟夏;三年一袷祭,在孟冬)时,“并以其日,使祀先代王公帝尧于平阳,以契配;帝舜于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南之蒲州),咎鲧配;夏禹于安邑,伯益配;殷汤于汾阴(今陕西万荣县西南),伊尹配;文王、武王于沣渭之郊,周公、召公配;汉高帝于长陵,萧何配。各一太牢而无乐。配者飨于庙庭。”[25]可见,隋代祭祀先代帝王与名臣,已形成定时、定地、定式的制度。
唐初,贞观之礼,无祭先代帝王之文。显庆中,经礼部尚书许敬宗奏请后,“聿遵故事,三年一祭。以仲春之月,祭唐尧于平阳,以契配;祭虞舜于河东,以咎鲧配;祭夏禹于安邑,以伯益配;祭殷汤于偃师,以伊尹配;祭周文王于鄷,以太公配;祭武王于镐,以周公、召公配;祭汉高祖于长陵,以萧何配。”[26]可知,唐初祭祀先代帝王与名臣,基本同隋制。时至中唐,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玄宗天宝六载(747年)正月十一日,勅“三皇五帝,创物垂范,永言龟镜,宜有钦崇,三皇:伏羲,以勾芒配;神农,以祝融配;轩辕(黄帝),以风后、力牧配。五帝:少昊,以蓐收配;颛顼,以元(玄)冥配;高辛,以稷、契配;唐尧,以羲仲、和叔配;虞舜,以夔、龙配。其择日及置庙地,量事营立。其乐器请用宫悬,祭请用少牢(羊、豕),仍以春秋二时致享。共置令、丞,令太常寺检校。”转年五月十五日诏:“上古之君,存诸氏号,虽事先书契,而道著皇王,缅怀厥功,宁忘咸秩。其三皇以前帝王,宜于京城内共置一庙,仍与三皇五帝庙相近,以时致祭天皇氏、人皇氏、有巢氏、燧人氏。其祭料及乐,请准三皇五帝庙,以春秋二时享祭。历代帝王肇迹之处,未有祠宇者,所由郡置一庙享祭,取当时将相德业可称者二人配享。夏王禹都安邑,今(指唐代,下同)夏县,以虞伯益、秩宗伯夷配。殷王汤都亳,今谷熟县,以阿横伊尹、左相仲虺配。周文王都酆,今咸阳县,现有庙,以师鬻熊、齐太公望祀。周武王都镐,入文王庙同享,太师周公、太保召公配。秦始皇帝都咸阳,丞相李斯、建军王翦配。汉高祖起沛,今彭城县,太傅张良、相国萧何配。后汉光武帝起南阳,司徒邓禹、将军耿弇配。魏武帝都邺,侍中荀彧、太尉钟繇配。晋武帝都洛阳,司空张华、将军羊祜配。后魏道武皇帝起云中,太尉长孙嵩、尚书崔元伯配。周文帝起冯翊,尚书苏绰、大将军于谨配。隋文帝封隋汉东,仆射高颎、大将军贺若弼配。令郡县长官春秋二时择日粢盛蔬馔时果、配酒脯,洁诚致祭。”[27]据此而知,唐玄宗天宝年间,于京城长安建置两个帝王庙,曰三皇庙五帝庙、曰三皇以前帝王庙。这是历史上于京城建帝王庙,集中祭祀唐代以前帝王的肇始。除此之外,唐代还在先代帝王发迹之处建庙,令地方长官按时致祭。也就是说,自唐玄宗始,祭祀历代帝王实行“双轨制”,享祭的帝王和名臣也大大增多。
由上述可知,隋唐之世,对历代帝王和名臣的崇祀制度进一步完善,随机性减少,基本形成定制。特别是盛唐时,开创了在京城修建古代帝王庙的先例。
(3)迨至两宋,国都汴梁和杭州都没有帝王庙的建置,对先代帝王及名臣的祭祀,分别在其陵庙所在地举行。所祭的先代帝王和名臣进一步增多,且有主次重轻之分。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诏曰:“历代帝王,或功济生民,或道光史载,垂于祀典,厥惟旧章。兵兴以来,日不暇,有司废职,因循暇旷坠。或庙貌攸设,牲牷罔荐;或陵寝虽存,樵苏靡禁。仄席兴念兹用惕然。其太昊(葬宛丘,在陈州)、女娲(葬赵城县东南,在晋州)、炎帝(葬长沙,在潭州)、黄帝(葬桥山,在坊州)、颛顼(葬临河县,在澶州)、高辛(葬濮阳顿丘城南,在澶州)、唐尧(葬城阳谷林,在郓州)、虞舜(葬九疑上,在永州)、夏禹(葬会稽,在越州)、成汤(葬汾阴,在河中府)、周文王武王(并葬京兆咸阳县)、汉高祖(长陵)、后汉世祖(原陵在河南洛阳县)、唐高祖(献陵在耀州三原县东)、太宗(昭陵在京兆醴泉县北九嵕山),十六帝各给守陵五户,蠲其他役,长吏春秋奉祀。他处有祠庙者,亦如祭享。商中宗太戊(葬大名内黄县东南)、高宗武丁(葬陈州西华县北)、周成王康王(并葬京兆咸阳县)、汉文帝(霸陵在京兆万年县东界)、宣帝(杜陵在京兆万年县东南)、魏太祖(高平陵在相州邺县西南)、晋武帝(峻阳陵在河南洛阳县东南)、后周太祖(成陵在耀州富平县西北)、隋高祖(太陵在凤翔扶风县东南)十帝,各给三户,岁一享。秦始皇(陵在京兆昭应县)、汉景帝(阳陵在京兆咸阳县界)、武帝(茂陵在京兆西平县)、后汉明帝(显节陵在河南洛阳县东南)、章帝(恭陵在河南洛阳县东南)、魏文帝(首阳陵在孟州首阳山)、后魏孝文帝(长陵在耀州富平县东南)、唐元宗(泰陵在同州蒲城县东南)、肃宗(建陵在京兆醴泉县)、宪宗(景陵在同州蒲城县西北)、宣宗(正陵在耀州云阳县西北)、梁太祖(宣陵在河南伊阙县东北)、后唐庄宗(雍陵在河南新安县东)、明宗(徽陵在河南洛阳县东北)、晋高祖(显陵在河南寿安县西北)十五帝,各给二户,三年一祭。周桓王(葬河南渑池县东北)、灵王(葬河南城西南柏亭西周山上)、景王(葬河南洛阳县太仓中)、威烈王(葬河南城阳城中西北隅)、汉元帝(渭陵在京兆咸阳县)、成帝(延陵在京兆咸县阳)、哀宗(义陵在京兆咸阳县)、平帝(康陵在京兆咸阳县)、后汉和帝(慎陵在河南洛阳县东南)、殇帝(康陵在慎陵茔中庚地)、安帝(恭陵在河南洛阳东北)、顺帝(宪陵)、冲帝(怀陵,并在河南洛阳县东西)、质帝(静陵在河南洛阳东南)、献帝(樿陵在怀州修武县故涿鹿城西北)、魏明帝(平陵在河南河清县大石山)、高贵乡公(葬河南洛阳县瀍涧之滨)、陈留王(葬相州邺县西)、晋惠帝(太阳陵河南洛阳县东南)、怀帝、愍帝(并葬晋州平阳县)、西魏文帝(永陵在耀州富平县东南)、东魏孝静帝(葬相州邺县西漳水北)、唐高宗(乾陵在乾州奉天县西北)、中宗(定陵在耀州富平县西北)、睿宗(桥陵在同州蒲城县西北)、德宗(崇陵在耀州云阳县北)、顺宗(丰陵在耀州富平县东北)、穆宗(光陵在同州蒲城县北)、敬宗(庄陵在耀州三原县)、文宗(章陵在耀州富平县西北)、武宗(端陵在耀州三原县东)、懿宗(简陵在耀州富平县西北)、僖宗(靖陵在乾州奉天县东北)、昭宗(和陵在河南缑氏县、梁少帝(葬河南伊阙县)、后唐末帝(葬河南洛阳县东北),三十八帝陵,州县常禁樵采。”[28]
显然,宋朝对前代帝王和名臣的崇祀,虽然不在京城建帝王庙集中举行,而是在各代帝王陵寝所在地分散进行,但是,所崇祀的历代帝王和名臣不仅进一步增多,而且区别对待,有主有次,特点分明。
(4)元代崇祀先代帝王之典不废,但没有唐、宋隆重。每年春秋仲月命侍臣到平阳祭尧帝庙,到山西河东、山东济南、河南濮州、湖南道州祭舜帝庙,到山西龙门祭禹帝庙。祭时只是烧香致敬,读祝文。汤阴羑里城周文王祠,凤翔府歧山周公庙,亦命有司奉祀,但有牲无乐。值得称道的是,元代还增建了一批古帝王庙,如至元十二年(1275年),立伏羲、女娲、舜、汤等庙于河中解州、洪桐、赵城(俱在陕西境内),十五年(1278年)修会川盘古王祠等。[29]
(5)明朝对历代帝王和名臣的崇祀极为重视,超越前代。先是,洪武三年(1370年)遣使访寻先代帝王陵寝,得七十九处。经礼官考查后,认定功德昭著者三十有六,为伏羲(在河南陈县)、神农(在湖广酃县)、黄帝(在陕西中部县)、少昊(在山东曲阜)、颛顼(在北平滑县)、唐尧(在山东东平县)、虞舜(在湖广宁远县)、夏禹(在浙江会稽县)、商汤(在山东荥河县)、中宗(在北平内黄县)、高宗(在河南陈县)、周文王(在陕西咸阳)、武王(在咸阳)、成王(在咸阳)、康王(在咸阳)、汉高祖(在咸阳)、文帝(在陕西咸宁)、景帝(在咸阳)、武帝(在陕西兴平县)、宣帝(在长安)、光武(在河南孟津县)、明帝(在洛阳)、章帝(在洛阳)、后魏文帝(在陕西富平县)、隋高祖(在陕西扶风县)、唐高祖(在陕西三原县)、太宗(在陕西醴泉县)、宪宗(在陕西蒲城县)、宣宗(在陕西泾阳县)、周世宗(在河南郑县)、宋太祖(在河南巩县)、太宗(在巩县)、真宗(在巩县)、仁宗(在巩县)、孝宗(在浙江会稽县)、理宗(在会稽)。然后,遣官往祭。洪武帝亲制祝文,每陵给银二十五两置备祭物。并命奉祀官见有陵寝被盗发者,要掩埋好;毁坏的地方,要修补完整;有庙堂颓圮者,要加以修葺;当地官府要严禁采伐陵木,并每年按时祭以太牢。其后,所祭帝王陵虽有个别调整,但保持着三十五个或三十六个之数。每陵设陵户二人看守,又各立一碑,镌刻祭期和牲帛之数,以便当地官府遵照致祭。六年(1373年),洪武皇帝认为五帝、三王及汉、唐、宋创业之君,都应该于京城立庙祭祀,故在(南京)钦天山之阳修建了历代帝王庙。这是唐玄宗于国都长安建立三皇五帝庙之后,又一次于京城正式建立历代帝王庙。南京历代帝王庙,正殿五室,中一室祀三皇(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东一室祀五帝(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帝舜有虞氏);西一室祀夏禹、商汤、周文王;又东一室祀周武王、汉光武、唐太宗;又西一室祀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元世祖。不久,以周文王终服事殷,唐高祖本太宗之力而得天下,遂寝其祀,增祀隋高祖(后罢)。庙中所祀十六位帝王[30]皆塑衮冕坐像,只有伏羲、神农不加冕服,因为那时候还未有衣服。历代帝王庙建成后,规定每年春秋仲月上旬甲日致祭。洪武皇帝曾亲自到庙中祭祀先代帝王。二十一年(1388年),洪武皇帝诏谕以历代名臣从祀。礼官遵旨拟定了三十六人的名单,经洪武皇帝审查并剔除、增补后,遂定风后、力牧、皋陶、夔、龙、伯夷、伯益、伊尹、傅说、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召虎、方叔、张良、萧何、曹参、陈平、周勃、邓禹、冯异、诸葛亮、房玄龄、杜如晦、李靖、郭子仪、李晟、曹彬、潘美、韩世忠、岳飞、张浚、木华黎、博尔忽、博尔术、赤老温、伯颜等三十七人,从祀于历代帝王庙东、西两庑。至此,明初于历代帝王庙祭祀的帝王和从祀的名臣形成定制。应当特别指出的是,洪武间还在中都凤阳亦建有一座历代帝王庙,又在北平(元大都改名)城金城坊修建一座元世祖庙,专祀元代明君世祖忽必烈。
永乐年间,大规模营建北京宫殿城池并迁都时,未及在北京建造帝王庙,对历代帝王庙和名臣多在天坛举行郊祀大典时附祭,南京和中都的历代帝王庙,则遣南京太常寺官行祭礼。至嘉靖九年(1530年),厘正祀典,废除郊祀附祭历代帝王之制,决定在皇城西建立一座帝王庙。初拟就灵济宫(在灵境胡同)改建,只因地狭,改于阜成门内路北保安寺故址新建。十年(1531年)二月春祭,时因建庙工程未竣,嘉靖帝临时在文华殿亲祭历代帝王和名臣。同年九月,庙成。正殿五室,名曰景德崇圣之殿;殿前为景德门,左、右为东、西两庑,殿后有祭器库;景德门外有神库、神厨、宰牲亭、钟楼。外门之前为景德街,两端有坊。新建的北京历代帝王庙中,起初所祀的历代帝王和名臣与南京历代帝王庙相同,即有十六位帝王各三十六位名臣,不同的是庙中殿庑内只设帝王和名臣的神主牌位,而没有塑像。至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采纳礼科给事中陈棐的建议,撤除元世祖和元臣木华黎、博尔忽、赤老温、伯颜之祀。此后在历代帝王庙享祀的只有十五位帝王,三十二位名臣。[31]
北京历代帝王庙的建成,使北京城增添了一座重要的皇家庙宇建筑,为明朝统治者创造了崇祀历代帝王和名臣的固定专用场所,将明代崇祀历代帝王和名臣的活动推向高潮,丰富了北京的历史文物特别是祭祀文化,意义重大。
(6)有清一代,将封建统治者崇祀历代帝王和名臣的礼制与活动,总其大成,推向顶峰。清室入关,定鼎北京,宫殿城池,沿用明旧。历代帝王庙也成为清室继承前明的一宗历史文化遗产,并在完善崇祀历代帝王和名臣的礼制上,较明代“更上一层楼”。
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初一日,“始祀辽太祖、金太祖、世宗、元太祖、明太祖于历代帝王庙,以其臣耶律曷鲁、完颜粘没罕、斡里不、木华黎、伯颜、徐达、刘基从祀。”[32]不仅纠正了明代只让元世祖入帝王庙享祀而冷落辽、金之主及名臣的偏颇,而且也没有忘记刚刚被灭亡的大明国开国之君及主要功臣,从而使入历代帝王庙内享祀的帝王增加到二十一位,从祀的名臣增加到四十一位(包括新增祀的唐臣张巡、许远在内)。[33]十七年(1660年)六月,“礼臣议言庙祀帝王,止及开创,应增守成令辞,并罢宋臣潘美、张浚祀。从之。于是增祀商中宗、高宗、周成王、康王、汉文帝、宋仁宗、明孝宗,而辽、金、元太祖皆罢祀。”[34]此后,帝王庙中享祀帝王增至二十五位,享祀名臣减至三十九位。康熙嗣服,以辽、金、元太祖毕竟有开创之功,故复入庙享祀。康熙六十年(1721年)四月,“诏厘定历代帝王庙崇祀祀典”。[35]翌年十月,康熙帝谕曰:“历代帝王每朝崇祀不过一二主,或庙享其子而不及其父,或配食其臣而不及其君。应将凡曾在位,除无道被弑亡国之主外,尽宜入庙崇祀。”又谕:“明愍帝无甚过失,国亡由伊祖所致,愍帝不可与亡国者例论。而万历、泰昌、天启三君,不应入祀。其历代配飨功臣,有治安之世辅佐有功者,应量加增补。”[36]同年十二月,雍正皇帝依遵圣祖谕旨,增祀帝王和名臣神牌,并立碑以纪。此后,增祀夏启、仲康、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商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庚丁、太丁、帝乙、周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宣王、平王、桓王、庄王、僖王、惠王、襄王、顷王、匡王、定王、简王、灵王、景王、悼王、敬王、元王、贞定王、考王、威烈王、安王、烈王、显王、慎靓王、汉惠帝、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明帝、章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桓帝、灵帝、昭烈帝,唐高祖、高宗、睿宗、玄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辽太宗、景宗、圣宗、兴宗、道宗,宋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端宗,金太宗、章宗、宣宗,元太宗、定宗、宪宗、成宗、武宗、仁宗、泰定宗、文宗、宁宗、明成祖、仁宗、宣宗、英宗、景帝、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愍帝,共一百四十三位。从祀功臣则增广四十位,有黄帝臣仓颉,商臣仲虺,周臣毕公高、吕候、仲山甫,汉臣刘章、魏相、丙吉、耿弇、马援、赵云,唐臣狄仁杰、宋璟、姚崇、李泌、陆贽、裴度,宋臣吕蒙正、李沆、寇准、王曾、范仲淹、富弼、韩琦、文彦博、司马光、李纲、赵鼎、文天祥,金臣呼噜,元臣博果密、托克托,明臣常遇春、李文忠、杨士奇、杨荣、于谦、李贤、刘大夏。[37]这些新增祀的帝王神牌,按照朝代与原祀帝王加以合并,供在一龛。这样,景德崇圣殿中有的五龛增为七龛。每龛供奉的帝王分别是:伏羲、神农、黄帝为一龛。
少昊、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为一龛。
增祀的十三位夏王、二十五位商王,与原祀的夏禹、商汤共四十王,合为一龛。
增祀的三十一位周王,与原祀的武王共三十二王,合为一龛。
增祀的汉十九帝和唐十四帝,与原祀的汉高祖,光武帝、唐太宗共三十六帝,合为一龛。
增祀的辽五帝、宋十三帝和金三帝,与原祀的辽太祖、宋太祖、金太祖、金世宗共二十五帝,合为一龛。
增祀的元九帝和明十一帝,与原祀的元太祖、世祖、明太祖共二十三帝,合为一龛。这样,历代帝王庙正殿分设七龛,供奉的历代帝王总计为一百六十四位。另外,增祀的名臣仓颉、毕公高、仲公甫、魏相、耿弇、宋璟、 裴度、李沆、王曾、富弼、间彦博、李纲、文天祥、博果密、常遇春、杨士奇、于谦、刘大夏十八位,与原祀的风后、傅说、召公奭、召穆公虎、张良、曹参、周勃、房玄龄、李靖、许远、李晟、韩世忠十二位,在东庑享祀;原在西庑的夔、伯夷、伊尹、邓禹、诸葛亮、郭子仪、曹彬、宗翰、穆呼哩、徐达也十位移祀于东庑。这样,东庑便有四十位名臣享祀。而西庑原祀力牧、周公旦、太公望、方叔、萧何、陈平、杜如晦、张巡、岳飞九位,增祀的仲虺、吕候、尹吉甫、刘章、丙吉、马援、赵云、狄仁杰、姚崇、李泌、陆贽、赫鲁、吕蒙正、寇准、范仲淹、韩琦、司马光、赵鼎、托可托、李文忠、杨荣、李贤二十二位亦安置在西庑。原在东庑享祀的皋陶、龙、伯益、冯异、耶律曷噜、宗望、巴延、刘基八位移请到西庑。这样,在西庑享祀的历代名臣则有三十九位。东、西两庑共供奉历代名臣七十九位。[38] 雍正七年(1729年)缮葺帝王庙,历四年而工竣,竖碑以记。乾隆元年(1736年),谥明建文皇帝曰恭敏惠皇帝,入帝王庙享祀,位次明太祖之后。二十七年(1762年)重修帝王庙,正殿原覆绿琉璃瓦而改易黄琉璃瓦。二十九年(1764年)工讫,乾隆皇帝亲祭,有御制碑文可证。[39]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谕:“朕因览《四库全书》内《大清通礼》一书所列庙祀历代帝王位号,乃依旧《会典》所定,有所弗惬于心。敬忆皇祖《实录》,有敕议增祀之谕。令查取礼部原议红本,则系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内具题。尔时诸臣不能仰体圣怀,详细讨论,未免历陋就简。我皇祖谕旨,以凡帝王曾在位者,除无道、被弑亡国之主,此外尽应入庙,即一二年者亦应崇祀。煌煌圣训,至大至公。上自羲轩,下至胜国,其间圣作明述之君,守文继体之主,无不馨香妥侑。不特书生臆论无能仰喻高深,即历代以来升禋议礼,未有正大光明若此者也。乃会议疏内声明偏安亡弑不入祀典,而仍入辽、金二朝,不入东西晋、元魏、前后五代,未免意有偏向。视若仰承圣意,而实显与圣谕相背。朕意若谓南北朝偏安不入祀典,则辽、金得国亦未奄有中原,何以一登一黜?适足启后人之訾议。即因东西晋、前后五代有因篡得国,摈而不列,如(曹)操,丕不得为正统之例。殊不知三国时正统在昭烈,故虽以陈寿《三国志》之尊魏抑蜀,而卒不能夺万世之公评。至司马氏篡窃以还,南朝神器数易,如宋武帝崛起丹徒,手移晋祚,自不能掩其篡夺之罪。其他虽祖宗得国不正,而子孙能继绪承体,即为守文中主,亦不可概从阙略。况自汉昭烈以至唐高祖统一区夏,时之相去三百余年,其间英毅之辞,节俭之主,史不绝书,又安可置不论?至于后五代,如朱温以及郭威,或起自寇窃,或身为叛臣,五十余年,更易数姓,中华统绪,不绝如线。然周世宗承藉郭氏余业,凭有疆域,尚不失为令主。此而概不列入,则东西晋、前后五代数百年间创业之主,祀典缺如,何以协千秋仅论?他若元魏雄据河北,地广势强,太武、道武,勤思政理,讲学兴农,亦可为偏安英主。并当量入祀典,以示表章。朕前命馆臣录存杨维祯《正统辨》,谕内,详细宣论以维祯所辨正统在宋而不在辽、金之说为是。所以存春秋纲目之义,见人心天命之悠归。且检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所载明代崇祀古帝王位号,原本列辽、金二朝。今《(大清)通礼》内崇祀辽、金而不入东西晋、前后五代,似此互相入主出奴,伊于何底?是皆议礼诸臣有怀偏见,明使后世臆说之徒谓本朝于历代帝王未免区分南北,意存轩轾,甚失皇祖降谕之本意也。至明之亡国,由于神、熹二宗纪纲隳而法度弛,愍帝嗣统时,国事已不可为,虽十七年身历勤苦,不能补救倾危,卒且身殉社稷,未可与荒淫失国者一例而论。是以皇祖睿裁,将神、熹二示撤出,而愍帝则特令庙祀。褒贬予夺,毫厘不爽,实千古大公定论。乃诸臣于定议时转复将汉之桓、灵增入。岂未思炎汉之亡亡于桓、灵,而不亡于献帝乎?从前定议未将东汉全局详审论断,转使昏暗之君叼庙食,所议未为允协。夫自古帝王统绪相传,易代以后,飨祀庙廷,原以报功崇德。至于严篡窃之防,戒守成之主,或予式夺,要必衷于至当,而无所容心于其间,方协彰瘅之义。所有历代帝王庙祀典,著大学士、九鼎更行悉心详议具奏,并著于定议后,交四库馆恭录皇祖谕旨并朕此旨于《通礼》庙飨卷首,以昭殷鉴历朝,垂示万年之至意。”[40]遵照乾隆皇帝的这道谕旨,又将晋元帝、明帝、成帝、康帝、穆帝、哀帝、简文帝,(南朝) 宋文帝、孝武帝、明帝,(北朝)齐武帝、(南朝)陈文帝、宣帝,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文成帝、献文帝、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五代)唐明宗、周世宗,以及唐宪宗、金哀宗等二十五位帝王,列入历代帝王庙祀典。[41]从而使历代帝王庙内享祀的帝王增加到一百八十八位。其中,中龛供三皇,三位;左一龛供五帝;右一龛供夏、商诸王,四十位;左二龛供周诸王,三十二位;右二龛供汉、晋、南北朝诸帝,四十位;左三龛供唐、五代、宋、辽诸帝,三十八位;右三龛供金、元、明诸帝,三十位。
⑩ 玄幻小说什么看着爽啊!
我给你介绍玄幻中的武侠修真1我觉得修真最好的是凡人修仙传,但是自从内这本书出来之后多了容很多凡人流的,本人建《修仙之旅》(作者茂茂加猫猫)《紫府仙缘》《修仙见闻录》《修真传》(前面基本跟凡人修仙传一摸一样但是后来写的不怎么样了)还有《仙逆》前面基本跟凡人修仙传一样的,但是后来有人说作者抄袭忘语的,后来改了形式。其他的好的修真小说,《无极魔宗》(虽然还可以,但是主角太变态了,有点不符合逻辑)《兽血沸腾》(作者规划的很好,也很长比《七界传说》七部还要长但是有点黄,也有点暴力)还有《七界传说》真的不错看的很带劲,但是主角也有点变态,归仙之境来的太早,《七界传说后传》也不错但是还没有前传写的好。楼主如果喜欢《凡人修仙传》的话,我我建议楼主先看《修仙之旅》(作者茂茂加猫猫)《紫府仙缘》《休闲见闻录》之后才看《仙逆》《修真传》后面的修真小说是本人介绍的估计楼主会喜欢,希望被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