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外国小说里的鲜明人物形象有哪些
——论马尔克斯小说创作的整体特征。
——论卡夫卡小说创作的孤独感。
——卡尔维诺的不确定性和他的精确的写作。
——林黛玉和娜塔莎不同人生走向的文化意蕴。
——伯尔与文学现代性。
——志贺直哉的“小物”情节和心境转换。
——论高尔基早期流浪汉小说的艺术风格。
一般来说,以上题目还是留给大学生、研究生或博士生做更加合适。
Ⅱ 有关外国文学小说里面的一些人物的名字有哪位知道啊
1. 书名抄《伪君子》(Tartuffe 或 The Hypocrite),塔尔丢夫袭的英文 Tartuffe
2. 书名《汤姆琼斯》(Tom Jones),布里菲尔的英文Blifil
3. 书名《米德镇的春天》(Middlemarch),布尔斯特洛德的英文Nicholas Bulstrode
Ⅲ 外国小说 圆形人物
圆形人物最初由[英]E.M.福斯特于《小说面面观》中提出。典型圆形人物如:[英]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中班纳特家的二女儿,名字:伊丽莎白·班纳特。希望能帮到你。
Ⅳ 外国名著以及作者人物介绍
1、《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创作于1863—1869年。该作以1812年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从1805到1820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以鲍尔康斯、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大贵族的经历为主线,
在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描写中把众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作者将“战争”与“和平”的两种生活、两条线索交叉描写,构成一部网络全书式的壮阔史诗。《战争与和平》的基本主题是肯定这次战争中俄国人民正义的抵抗行动,赞扬俄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
但作品的基调是宗教仁爱思想和人道主义,作家反对战争,对战争各方的受难并都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作者简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代表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2、《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巴黎圣母院》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ト赛女郎埃斯梅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
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资产阶级民主作家,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
3、《红与黑》
《红与黑》是19世纪法国乃至欧洲文学的一座丰碑。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的个人奋斗及两次爱情经历的描写,揭示了复辟王朝时期的波澜的阶级大博斗,反映了政治黑暗、教会腐败,贵族反动和资产阶级利欲熏心的广阔生活画面。于连的两次爱情动机都是以爱情占有为出发点最终要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通过于连这个文学形象,一方面描述了法国七月革命前夕在人民革命浪潮冲击下的贵族以及中小资产阶级的恐慌情绪;另一方面又塑造了一个出现于社会剧烈变革中的个人野心家的艺术形象,美化了资产阶级的生活观和幸福观。
作者简介:
司汤达(1783年-1842年)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一生并不长,不到六十年,而且他在文学上起步很晚,三十几岁才开始发表作品。然而,他却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包括数部长篇,数十个短篇或故事,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和散文,游记。
他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他被认为是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最有名的作品是《红与黑》(1830)和《巴马修道院》(1839)。
4、《呼啸山庄》
一个爱到极致的男人,做出了疯狂的行为。他用“爱”杀人,却也用爱自杀。凯瑟琳生前死后,他都活在痛苦里。凯瑟琳弥留之际,他还用说话去刺伤她。但是,希斯克力夫承受的却是两份伤痛,他自己的和凯瑟琳的。凯瑟琳爱希斯克力夫,又嫁给富有的林惇,
可以说,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的悲剧有一大部分是她亲手造就的。 希斯克力夫,很疯狂。但很迷人。当然,也不失为一个好丈夫。只是,笨了一点。凯瑟琳:她坏、她自私、可是她对爱的执着,使她也因此散发着好女人与坏女人的混合着的魅力。
作者简介:
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19世纪英国小说家、诗人,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这位女作家在世界上仅仅度过了三十年便默默无闻地离开了人间,然而她唯一的一部小说《呼啸山庄》却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以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此外,她还创作了193首诗,被认为是英国一位天才型的女作家。
5、《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本书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网络全书式的作品。
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渥伦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庄园主莱温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
矛盾的时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书在矛盾的漩涡中颠簸。这部小说是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的写照。
作者简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其作品深刻地展现了俄国剧烈的社会变动。
列夫·托尔斯泰是现实主义的顶峰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传统不仅通过高尔基等苏联作家所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在世界文学中也有其巨大影响。在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中,他提出了“托尔斯泰主义”,对很多政治运动有着深刻影响。
Ⅳ 人物关系复杂的外国文学作品
谢邀,就我目前所看过的文学作品,最复杂的莫过于《圣经》。内圣经中的人物相当多,容而且重名的很多,名字类似的更多。尤其是圣经的《列王记》,比如其中写到亚哈的儿子约兰做以色列王,而约兰(这个约兰非以色列的约兰)的儿子亚哈谢做犹大王!!;亚哈的祖先有个叫亚哈的!!这个亚哈有一个儿子叫亚哈谢!!;有个叫亚哈谢的,有个儿子叫约兰!!有个叫约沙法的,有个儿子叫约兰!!当然人物复杂的还有《百年孤独》
Ⅵ 你还读过哪些外国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的那些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老人与海)
《百年孤独》《变形记》《尤利西斯》
卡夫卡的《变形记》以夸张、怪诞的手法,描写了一个小职员由人变为“虫”的悲惨遭遇。格里高尔本是一个勤勤恳恳的旅行推销员,肩负一家四口的生活重担。他时时担心丢掉饭碗,然而一场无妄之灾还是降临到他的头上,使他丧失了劳动力。更可悲的是,他变形之后,父母、妹妹同他的亲情关系很快发生了变化,把他当成了家里的灾祸。他虽然生活在亲人之间,却得不到理解和温暖,最后痛苦地死去。格里高尔的变形自然是荒诞的,但其寓意却是现实的。作品表现了小人物的灾难感和孤独感,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严重的异化现象,有强烈的社会批评性。
《静静的顿河》:葛利高里·麦列霍夫是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里的主人公,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很有个性的人物。他的生活道路独特、坎坷,具有强烈的悲剧性。他热爱自由,渴望真理,天性善良,嫉恶如仇。在战争岁月,具有顽强个性的葛利高里没有完全随波逐流,而是力图走出一条寻求“哥萨克真理”的独特道路。由于他顽固的抱有哥萨克的狭隘心理和传统偏见,结果他不仅没有找到真理和实现理想,反而走进了生活的绝境,陷入罪恶的深渊。他为”真理“付出了青春、爱情和家庭的沉重代价,换得的却是孤独、痛苦和绝望。葛利高里的悲剧性在于他的理想同现实相悖,目的与手段相离。其悲剧性格和结局的形成又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即哥萨克封闭的生活环境和落后的生活方式成了他们愚昧落后闭塞的根源。对他来说,”哥萨克的真理“就是维护哥萨克的习俗。他追求的事业就是保持对“庄稼汉”的经济优势,所以葛利高里既拒绝做白军附庸,也不相信苏维埃政权。他在强大的历史旋涡中两次参加革命队伍又三次投入敌人营垒,而哥萨克气质的狂热性、野蛮性,更加剧了他在历史迷误中的牺牲和痛苦,葛利高里的命运概括了顿河哥萨克的历史性悲剧。
Ⅶ 外国有一部书中有一个很吝啬的人叫什么来着这书叫什么
欧洲文学长廊中有四个以吝啬而闻名的经典人物形象,他们是:《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悭吝人》的阿巴贡、《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
1、夏洛克,出自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
他是犹太人,高利贷者,贪婪、吝啬、冷酷和狠毒;虽然腰缠万贯,却从不享用,一心想着放高利贷。极力限制女儿杰西卡与外界交往,使其带着钱财与情人私奔;无情地虐待克扣仆人,甚至连饭也不让人吃饱。
2、阿巴贡,出自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或译名为《吝啬鬼》。
阿巴贡是个典型的守财奴、吝啬鬼。他不仅对仆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饿得睡不着觉,便去马棚偷吃荞麦。他不顾儿女各有自己钟情的对象,执意要儿子娶有钱的寡妇,要女儿嫁有钱的老爷。
当他处心积虑掩埋在花园里的钱被人取走后,他呼天抢地,痛不欲生,绘画出一个视钱如命的守财奴形象。
3、葛朗台,出自法国作家巴尔扎克长篇小说《守财奴》, 原译名为《欧也妮·葛朗台》。
葛朗台是个吝啬鬼。葛朗台一生只恋着金钱,从来只是认钱不认人。看到金子,要占有金子,便是他的执着狂。他临死时最依恋的不是唯一的女儿,而是将由女儿继承的那笔财产,并吩咐女儿要好好代为管理,等到她也灵魂升天后到天国与他交帐。
4、泼留希金,出自俄国作家果戈理长篇小说《死魂灵》。
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则是俄国没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国封建社会行将灭亡的缩影。虽然贪婪吝啬三者如一,但腐朽没落则是泼留希金的个性。泼留希金已经不大明白自己有些什么了,然而他还没有够,依然每天聚敛财富,甚至偷别人的东西。
(7)人物异化的外国小说扩展阅读:
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四大吝啬鬼:
1、李梅亭,人物形象出自钱钟书的《围城》:
带着一箱药却不肯给同行生病的孙小姐一包仁丹治病;满口仁义道德却半路上泡妓女,在镇上嫖土娼;自己爱打牌却禁止别人打牌;假装钱财充公却私攒买烟买山薯。
2、卢至,人物形象出自徐复祚的《一文钱》:
有个大财主名叫卢至,有次出远门,在路上拣到一文钱,非常高兴。这人非常节俭,舍不得吃,舍不得喝,饿着肚子赶路,样子非常狼狈。一群在路边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乞丐看到卢至,就笑话他。
这严重伤害了一个财主的自尊心,一咬牙,大财主卢至决定花掉这一文钱,就买了几块芝麻糖,躲在山顶吃。卢至刚吃几口,就来了个化缘的和尚,那和尚向卢至讨要一块芝麻糖,可卢至不肯给。后来那化缘和尚拿出酒壶,请卢至喝酒,卢至高高兴兴的喝酒,一不小心就喝醉了。
这和尚就脱下卢至的衣衫,化装成卢至的样子,跑到卢至家中,把卢至的家财一部分捐给寺庙,其它的都散给附近的村民。卢至回到家中,看到这么一副惨景,只好向佛祖求助,佛祖就点化他,做人不能吝啬。最后,卢至跟他的妻子一同成佛,进入西方极乐世界。
3、监河侯,人物形象出自《庄子》:
庄子家里没米吃了,只好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行啊。等今年全县的税收上来,我就借你三百两金子。”庄子很不高兴,说:“我到这里来的时候,在路上听见有声音喊我,我回头一看,是路中央有个洼,集了一些雨水,里面有一条鲤鱼。
鲤鱼对我说:我是东海龙王手下,不小心掉到这里,能不能拿一桶水来救我。我说:行啊,等我去游说吴越两国的国王,请他们把西江的水引来迎接你。鲫鱼不高兴地改变脸色说:我失去水,就没有容身的处所,我得到一桶水就可活命,你竟这样说,还不如早点到干鱼市场去找我!”
4、严监生,人物形象出自《儒林外史》:
晚间挤了一屋子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Ⅷ 哪个外国小说人物是扁平人物啊
一部戏剧能否成功,要看它的冲突;而能否永垂,则要看他的人物。这可说是除现代派以外所有戏剧的命运法则。莫里哀的杰作“成为欧洲各国的喜剧作家衡量自己创作的尺度”,能够跨越漫长的时空,经久不衰地上演于全球的大小剧场——仅《伪君子》一剧就在法兰西喜剧院三百年间上演了两千多场——其关键因素就在于他造出了一系列让人们没齿难忘的不朽的人物,而且——几乎全部是扁平人物。
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这两个概念,自从被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一书中提出以后,尽管受到不同的毁誉,但一直为人们所沿用,而且扩大到小说以外的其他文学体裁。
福斯特说:“17世纪时,扁平人物称为性格人物,而现在有时被称作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莫里哀笔下出现的男女老少,无论贵族官僚、教士学者,还是商人掮客、工匠听差,差不多都是这种“可以用一个句子表达出来”的漫画式人物。他们出现在剧里,只是为了“表现一个简单的意念或特性”,甚至简直就是为了某一个固定念头而生活在种种的矛盾冲突之中。如《太太学堂》中的阿尔诺耳弗,就是一心要培养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无才便是德的老婆,他的乐善好施、自高自大,以及对付阿涅丝的种种“亡羊补牢”的戏剧动作,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用金钱换来的封建荣誉——在剧本时间里主要体现为夫权思想。而阿涅丝则是一个天真得如同她的名字(AGNES羔羊)一般的姑娘,以至17岁了,还要问人“小孩子是不是从耳朵眼里生出来。”《司卡班的诡计》中的司卡班,其所有“阴谋诡计”都是体现他的见义勇为和睚眦必报,如同北京剪纸一样简单明快。他的朋友卡尔的两次出场,都只不过证明了他是司卡班的一个传声筒。
从亚里士多德开始,一直把情节作为戏剧的首要因素,直到文艺复兴,才开始了人的觉醒,在作品中人的地位提高了,作家们以写人的性格为自己的天职。如莫里哀认为“喜剧的责任既然是一般地表现人们的缺点,主要是本世纪人们的缺点,莫里哀随便写一个性格,就会在社会上遇到,而且也不可能不遇到”。(《凡尔赛即兴》)可见,那是个发掘人物性格、整理人物性格的时代。所以,突出地表现人的某一类品性,可说是当时文学的最有价值、最有历史意义的任务。莫里哀出色地担负了这一任务,于是,他随着他的人物和作品一直活到了今天。
福斯特认为扁平人物有两大长处:一是容易辨认,二是容易记忆,并且说:“我们大家都在追求永恒的东西,即使阅历很深的人也如此,在一般人看来,这也是艺术创作的主要原因,我们都希望看到经久不衰的、人物始终如一的作品,以作为逃避现实的寄托,这就是扁平人物受到青睐的原因。”莫里哀的人物确实体现了这两大长处。他的人物一出场,很快就会被观众富于情感的眼睛看出是个怎样的人。这类让人一眼看透的人物对于古典主义戏剧的结构严整是十分有用的。莫里哀的人物在易辨的同时在观众脑海中涂上了鲜明夺目的色彩,使人铭心镂骨。一提到莫里哀的喜剧,人们自然要想到阿尔诺耳弗、奥尔贡、汝尔丹、阿尔巴贡等一系列姿态万千的人物。
莫里哀的人物是以扁平取胜的,他采用了三种并列而又关联的艺术手段:集中、夸张、巧合。他要塑造某一性格的人物,便把这种性格的一切特征都浓缩在这个人物身上。以《吝啬鬼》中的阿尔巴贡为例,钱财是他的上帝、是他的命根。他甚至在儿女面前也装穷叫屈。在女儿的婚姻问题上,他考虑的只是不拿陪嫁。至于趁火打劫,把废物折价卖给人家,最后却报应在自己儿子身上,凡此种种,把一切吝啬鬼的不要脸行径尽揭于此了。为了使性格突出,夸张是他常用的手段。巧合最能造成讽刺的效果。阿尔巴贡的情敌是儿子,而债户也是儿子。《司卡班的诡计》中两对意中人原来就正是他们的父母所选定的。这就进一步集中了情节,突出了人物。
这一切产生了极强的讽刺效果,剧中出现了许多“滑稽人”。之所以要如此夸张显扬,莫里哀是有他自己的道理的:“一本正经的教训,即使最尖锐,也往往不及讽刺有力量;规劝大多数人,没有比描画他们的过失更见效的了。把恶习变成笑柄,对恶习就是重大的打击。责备两句,人容易受下去,可是人受不了揶揄。人宁可作恶人,也不要作滑稽人。”(《达尔杜弗》序言)鲁迅说“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莫里哀的人物塑造技巧是完全符合戏剧艺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