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荆棘鸟》人物塑造的特点是什么
《荆棘鸟》是一部澳大利亚的家世小说,以女主人公梅吉与神父拉尔夫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克利里一家三代人的故事,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
年富力强的神父一心向往罗马教廷的权力,但他却爱上了牧主克利里的女儿、美艳绝伦的少女梅吉,内心处于权力与爱情的深刻的矛盾之中,从而引发出一连串感人至深的故事。以两位主人公为中心,展开了克利里家族十余名成员各自的人生悲欢离合;尤其是小说的时间跨度恰好横越了二次大战,因而两代人之间截然不同的人生观所产生的冲突,更是引人注目。
② 巴尔扎克小说人物塑造的特点
善于细节描写,达到精细入微,生动逼真;成功塑造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人物形象生动、丰满,具有个性;服从各种人物生活和思考所必须遵循的逻辑。作品具有巨大的艺术力量,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最高峰。
③ 史传文学在人物塑造上有什么特点
一般人物刻画的生动形象。以战国策为例,这里人物刻画的多是谋士,以其瑰丽的言辞来刻画谋士的形象,对外貌描写较少。同时运用心理描写来反映人的内心活动,还有时作者还会加入自己的想象。战国策里只是纪传体的萌芽,而史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纪传体通史。在这里人物刻画的更加细致,修辞手法的运用,各种描写,写作手法的运用啊等等,这个很难一时说清建议你看看中国文学史
④ 作业题:试谈谈志怪小说的特点。 求各位高人指点~志怪小说有什么特点呢急啊~~跪谢了
魏晋南北朝小说分为志怪和志人小说两类。
志怪小说记叙神仙方术、鬼魅妖怪、殊方异物、佛法灵异,虽然有一定迷信成分,但也保存了一些具积极意义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从中可窥见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面貌。
志怪小说的兴盛于当时社会背景有很大关系,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是其兴盛的土壤。古人迷信天帝,常有祈祷、占卜、占梦等活动。社会上流传的很多巫术灵验的故事就成为志怪小说的素材。秦汉以来方术盛行,关于神仙的故事层出不穷,这也成为志怪小说的素材,此外,东汉晚期建立的道教,东汉传入中国的佛教,在魏晋以后广泛传播,产生了许多神仙方术、佛法灵异的故事。
志怪小说按内容分为三类:一、地理博物。如东方朔的《神异经》张华的《博物志》(八月浮槎);二、鬼神怪异。如曹丕的《列异传》、干宝的《搜神记》(《三王墓》《董永》)等;三、佛法灵异。如王琰的《冥祥记》颜之推的《冤魂志》。
⑤ 魏晋南北朝志人志怪小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魏晋南北朝小说:(志人志怪小说)
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用文言写成,主要记述社会上名人的奇闻轶事或传说中的鬼怪神仙的一些作品。它们虽然没有作为一种正式的文体登上的文坛,但其从篇幅上打破了以往残丛小语的结构而有所加长,情节曲折,人物性格塑造鲜明但不丰满,作品数量也相当可观。为后代戏剧、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积累了创作经验,代表作:干宝《搜神记》,刘义庆《世说新语》。赞同6| 评论
⑥ 志怪小说的产生原因和艺术特征
http://211.154.163.43:90/~kjqk/gxshkx/gxsh2003/0311pdf/031143.pdf
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user/Local%20Settings/Temporary%20Internet%20Files/Content.IE5/R882RTKJ/282,27,幻灯片 27
"志怪"与"志怪小说"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前者为一动名词组,是一种以记载描述怪异人事为主的创作活动;而后者则属于小说题材类型之一种,是小说发展演进中一种较为规范和定型化的创作模式,故后人又称其为"志怪模式".从其产生和发展看,由"志怪"到"志怪小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其内容与创作手法上看,"志怪小说"基本上是"志怪"这一创作活动的进一步扩展与延伸,这使得"志怪小说"更接近于后世小说的概念.
http://www.blogms.com/blog/CommList.aspx?BlogLogCode=1001338146
小说一词始于庄子,汉书艺文志有了小说家之称,并把民间流传的奇事逸闻,神话传说等看作小说,应该说班固的这种认识也反映了小说文体观念的发展 中国古代小说可上溯至先秦诸子寓言乃至远古神话,但其并非中国叙事文学的直接源头,小说的形成更多的是受发达的史传文学的影响,先秦历史散文中大量的传说,灵怪,异事与确凿可靠的历史事实溶为一体,成为后世志怪小说的先驱,而其对历史人物事件的生动记叙也给了魏晋时代志人小说的出现提供了经验,史记的出现,其一些名篇甚至暗合了小说的全部基本要素 志怪小说以搜神记为代表,宗教迷信色彩较浓,鬼怪灵异记载较多 志人小说以世说新语为代表,以记录人物轶闻琐事为主要内容,多标榜风度,炫耀才学 小说作为一个严格的文体概念,形成和成熟应在唐代,明清为其繁荣期,中国古代小说的民族特色其基本要素大致有四:相对完整的故事清洁,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合理的虚构,全知视角的叙事,在唐传奇出现以前,志怪和志人两大系统中的作品还比较粗糙,艺术上不够精致,作者的意识亦尚未自觉,因此,整个唐前时代都是小说的萌芽生长期
汉魏六朝的小说处于中国小说的萌芽阶段。汉以前还没有小说这一名称,《庄子·外物》所谓“饰小说以干县令”,只是指与大道相对的小道,犹如《齐物论》所谓“小言詹詹”。汉代开始有小说家的名称,最早大概出于刘歆《七略》。班固《汉书·艺文志》因之列为诸子略中的一家,但视之为小道,说是“闾里小知者之所及”。桓谭《新论》也说是“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文选》江淹《杂体诗》李善注引)。当时所谓的小说只是指讲小道、小知的“丛残小语”。先秦作品《山海经》、《穆天子传》,古人都把它看作史地类的书,《四库全书》才列入小说家类。今本《逸周书》里也有几篇近似小说的作品,可以说是古小说的渊源。《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小说十五家,都已亡佚。其中有《伊尹说》、《鬻子说》、《黄帝说》、《封禅方说》、《虞初周说》等5种,都以“说”为题,可能是小说的代表作品。还有《青史子》1种,存有几条佚文,可以大致了解汉代人所谓小说的内容。《伊尹说》和《百家》也有佚文可以考见。大体如鲁迅所说,“托人者似子而浅薄,记事者近史而悠谬者也”。
现在所能见到的所谓汉人小说,都不见于汉人的记载,绝大多数都不是汉人的作品。只有一种据说是东方朔的《神异经》,曾见汉人称引,但也未必真是东方朔的手笔。这一类作品,唐以前的人都不把它看作小说。在唐人编的《隋书·经籍志》里,史部地理类列入《神异经》、《海内十洲记》,旧事类列入《汉武帝故事》、《西京杂记》,杂传类列入《汉武帝内传》、《汉武洞冥记》和晋以后的《搜神记》、《搜神后记》、《异苑》、《续齐谐记》(《旧唐书·经籍志》分类略有出入)等,宋朝以后,才把这类书陆续归入了小说。到了清人编《四库全书》时,小说家的范围更进一步扩大,把野史笔记之类也都列为小说。以上所提作品,现在都看作汉魏六朝的小说了。鲁迅所辑的《古小说钩沉》,也收入了许多杂传类的书。其中《汉武故事》(即《汉武帝故事》)时代较早,比较接近历史,有一些传说性的故事,如汉武帝微行柏谷事,流传很广,《资治通鉴》也已采用;又如颜驷对武帝问,也常为人引用。《汉武故事》也有西王母、东方朔的故事,但是还不像《汉武帝内传》、《汉武洞冥记》那样具有浓重的方士气。
隋唐时人对小说的看法,与刘歆、班固有所不同。
据《隋书·经籍志》著录,小说类共收书25种,并在附注里记载了一些当时已经亡佚的书名。除《燕丹子》和《世说》外,都已失传了。从书名及佚文看,这类书多数是杂记琐事,神怪色彩不多,而且还标榜记事确实。如当时已经亡佚的裴启《语林》,曾被谢安指摘失实,声誉低落(《世说新语·轻诋》)。《世说》可以说是《语林》的后继,它和刘峻的注采用了不少《语林》的材料。可见唐朝以前的所谓的小说,主要是指野史杂事之类的书。刘知几在《史通》第十篇《杂述》里说“偏记小说,自成一家”,他把这类书分为十种,有称作“逸事”的《汲冢纪年》、《西京杂记》,有称作“琐言”的《世说》、《语林》,有称作“杂记”的《志怪》(祖台之)、《搜神记》、《幽明录》、《异苑》等。尽管史学家们并不看重这类“短部小书”,但还是把它看作史部的一个支派。到了欧阳修编《新唐书·艺文志》时,就把一大批史部杂传类的书归入子部小说家了。
《隋书·经籍志》所著录的小说,现存的只有《燕丹子》和《世说》两种。
《燕丹子》叙述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唐宋以后不为人所注意,清人从《永乐大典》里抄录出来以后,孙星衍加以校刻,才重新流传。然而这个故事确曾流传于汉代,从《风俗通义》、《论衡》等书里都曾述及这点看来,它可能是现存唯一的比较可靠的汉人小说,也是后世讲史话本的先驱。《燕丹子》的故事与《史记·刺客列传》所载大体相同,但多出一些神奇的情节,如秦王扣留太子丹,说要等乌白头、马生角才放他回国,太子丹仰天长叹,居然出现了这样的奇迹。又如太子丹厚待荆轲,和他同案而食,同床而寝,甚至拿黄金给荆轲掷蛙作乐;荆轲想吃马肝,就把千里马杀了;荆轲称赞弹琴的美人手好,就把美人的手斩下来给他。最后刺秦王还有一些惊险的场面。这些情节很离奇,所以为司马迁所不取。但是它富有民间文学色彩,已经具备了小说的艺术特征。
《世说新语》是志人小说(亦称轶事类小说)的代表作。“志人”这个名称是鲁迅从“志怪”推衍出来的。《世说新语》里记载的大部分是魏晋时期达官名士的言行,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篇。书中所载都是经过选择的精采片断,特别注意语言的提炼,比一般野史杂事更富于文学性。许多故事只用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人物形象,有很高的概括力。有些人物的几个小故事,散见各篇,合起来就可以相当完整地见出一个人的性格。有些故事后来已成为通行的成语典故,如“捉刀人”、“传神阿堵”、“书空咄咄”、“坦腹东床”等等。
这类小说里还有一些记载笑话的书,如魏邯郸淳的《笑林》,北齐阳□松的《解颐》(疑即《谈薮》),隋魏澹的《笑苑》等。
殷芸的《小说》是一部汇编前人小说的总集,它就以“小说”命名。故事按时代前后编次,引书注明出处,资料丰富,体例谨严,作为辑集古书的依据,可与刘峻的《世说注》相比。但书已散佚,现有鲁迅、余嘉锡、唐兰、周楞伽四家的辑本。
汉魏六朝的小说,还有许多本属杂传类的书,多数带有神怪色彩,来源于巫和方士的荒唐之言。汉代以后,道教和佛教日益盛行,鬼神迷信的说教更广为流布,所以志怪的书层出不穷。如祖台之的《志怪》,曹毗的《志怪》,殖氏的《志怪记》,孔约的《孔氏志怪》,都以“志怪”命名。注重科学的祖冲之,也有《述异记》之作。以志人为主的《世说新语》也有一些神怪色彩,如《文学》篇第一条记马融转式、郑玄禳祸的故事,《术解》篇载郭璞相墓的故事,就近于志怪。不过当时人并不把这类故事当作小说,如干宝《搜神记序》说他写书的目的是“明神道之不诬”。当时人称干宝为“鬼之董狐”(《世说新语·排调》)。
《搜神记》可以说是志怪小说的代表作。现存20卷本,是明人重新辑集的,已经不是原貌,混入了一些可疑的篇章。它汇集了晋以前的奇闻异事,保存了一部分优美的神话传说,如《董永》、《韩凭妻》等,对后世很有影响。其余比较完整的书还有传为陶潜撰的《搜神后记》、刘敬叔的《异苑》、王嘉的《拾遗记》、吴均的《续齐谐记》、传为任□撰的《述异记》等。至于《列异传》、《幽明录》、《齐谐记》等,均已散佚,佚文都收集在《古小说钩沉》一书里。
王嘉的《拾遗记》在志怪小说中较有特色。它按历史朝代分篇,记载正史以外的遗闻,第十卷为名山记,故事新奇,颇具文采,尤其是萧绮所撰的录,文笔华丽,艺术性较强。还有张华的《博物志》,多记异方殊物、珍禽怪兽及草木虫鱼,也有一些怪诞不经的神仙方技的故事。它以“志物”为主,于志人、志怪之外,开辟了《述异记》以至《酉阳杂俎》一派的途径,所以《隋书·经籍志》列为杂家,《旧唐书·经籍志》始改入小说家。
佛教盛行之后,志怪与宣扬因果报应的说教合流,小说成为宗教宣传的一种工具。现存的有颜之推的《冤魂志》(一作《还冤志》),已经失传而有佚文可考的还有刘义庆《宣验记》、王琰《冥祥记》、颜之推《集灵记》、侯白《旌异记》等。道家也有这一类作品,如晋王浮的《神异记》,与葛洪《神仙传》等书并行。
志人和志怪,逐渐统一于故事情节的发展。故事性不断加强,注重意想和文采,这是中国小说历史发展的一个方向。志怪杂传陆续归并入小说家,一方面是依据宋代以来的目录学家的分类,另一方面是承认中国小说发展的历史事实。因为志怪既然是神奇故事,就不免有艺术虚构,对后世小说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正是从六朝的鬼神志怪,孕育出了唐代的传奇小说。
汉魏六朝小说对后世小说戏曲的影响不可忽视,如《搜神记》中卢汾梦入蚁穴的故事是《南柯太守传》的先河,胡母班给河伯传书故事是《柳毅传》的滥觞,《幽明录》中石氏女魂遇庞阿故事可以看作《离魂记》的雏形,杨林梦入玉枕的故事(《太平广记》卷二百八十三引)可说是《枕中记》的蓝本,《搜神后记》中徐玄方女重生故事则是后世《杜丽娘记》和《牡丹亭》的素材。清代蒲松龄创造性地融合志怪和传奇的艺术手法,加强了想象和细节描写,形成了“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的特色,更是汉魏六朝小说传统的进一步发展。
⑦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塑造人物上的特点是什么
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桎梏,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小说塑造的汤姆·索亚是个有理想有抱负同时也有烦恼的形象,他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姨妈眼里,他是个顽童,调皮捣蛋,可是她却一次又一次地被他的"足智多谋"给软化了。 汤姆是主人公,关于他,梗概中有简单的概括──“淘气的机灵鬼”“镇上孩子的头儿”“在小伙伴眼中无所不能”。我们看看汤姆在山洞里回来后的表现:因为他身体虚弱,浑身没有一点力气,所以“躺在沙发上”。尽管如此,他讲得还是那样眉飞色舞,“同时还夸张地吹嘘一番”,可见他的淘气和历险后心里获得的极大满足──人们把他们回来看作奇迹,他也觉得自己成了真正的英雄!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著名的小说家。童年时代,马克·吐温住在密西西比河旁的小镇里,这里是各种船只穿梭聚散之地,他在此地的见闻,成为他日后作品中的题材和特色。12岁时,父亲去世,马克·吐温只好停学,到工厂当小工。后来他换了不少职业,先后曾做过密西西比河的领航员、矿工及新闻记者等工作。渐渐地着手写一些有趣的小品,开始写作生涯。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意思是“水深十二英尺”。马克·吐温的第一篇引人注意的短篇小说《跳蛙》,使他成为颇有名气的幽默作家。35岁结婚后,他专职写作,随后的20年,相继完成了《汤姆·索亚历险记》《乞丐王子》《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涯》和《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等不朽名著。马克·吐温一生著述颇丰。他擅长使用幽默和讽刺,针砭时弊,一针见血,毫不留情。其创作将现实主义的刻画和浪漫主义的抒情和谐地统一起来。他的作品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马克·吐温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发表于1876年。其中不少事情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蕴含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深刻怀念,作者以其脍炙人口的幽默与讽刺以及对儿童心理世界的精细刻画,使汤姆·索亚这个可爱的“顽童”形象,一百多年来饮誉世界。正如马克·吐温在原序中写道:“写这本小说,我主要是为了娱乐孩子们,但我希望大人们不要因为这是本小孩看的书就将它束之高阁。”因为阅读这本小说能让“成年人从中想起当年的自己,那时的情感、思想、言谈以及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做法”。
⑧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塑造的特点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著作,这部小说被视为爵士时代美国文学的代表。作为他最伟大的小说,该书敏锐地抓住了当代社会生活的主题,展现了"美国梦"传奇之下的嘲讽及悲怆。该文旨在通过爵士时代社会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来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并阐述其美国梦的深刻主题及现实意义。
⑨ 《搜神记》、《世说新语》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及影响。
一、《搜神记》
主要内容:内容十分丰富,有谶纬神学、有神仙变幻,有精灵物怪,有妖祥卜梦,还有人神、人鬼的交通恋爱等。其中保留了相当一部分西汉传下来的历史神话传说和魏晋时期的民间故事,优美动人,深受人们喜爱。
如卷十四的“盘瓠神话”,是关于古时蛮族始祖起源的猜测、“蚕马神话”是有关蚕丝生产的神话;如卷十一“干将莫邪”讲述的复仇故事、卷十六紫玉显魂传说,讲吴王小女的生死爱情;
卷十一“东海孝妇”,讲孝妇周青蒙冤的故事、韩凭夫妇的传说则歌颂了忠贞不渝的爱情、卷一仙女下嫁董永的故事也是如此。这些故事是《搜神记》的精华所在,历代为世所传。
艺术特色:《搜神记》继承了前代神话中强烈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和神奇的幻想等浪漫主义手法。
如《宋大贤》,先用概括描写的方式写出宋大贤的性质,然后写他夜宿南阳西郊亭与妖精鬼怪的斗争,作品中有声有色地描写了他与鬼魅斗争的三个回合。
这些故事中矛盾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大体具备,表现出了较为完整的艺术构思。
影响:《搜神记》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唐代传奇故事,关汉卿的《窦娥冤》,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神话戏《天仙配》及后世的许多小说、戏曲,都和它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
后有托名陶潜的《搜神后记》10卷和宋代章炳文的《搜神秘览》上下卷,都是《搜神记》的仿制品。
作品鉴赏:
1、《搜神记》
志怪小说的最高成就,应该体现在《搜神记》上。它与地理博物作品不同,以辑录鬼怪神仙故事为主,也包括一些琐闻杂记,是直承《穆天子传》及《山海经》影响而出现的。
《搜神记》则是现存“志怪”小说中价值最高,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种,是这个时期“志怪”小说的代表。
通过它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六朝志怪小说的思想艺术成就,对人们充分认识六朝“志怪”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历史地位无疑是有帮助的。
2、《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今存最早刊本为宋绍兴八年董弅所刻三卷本,共36篇1130则。其上卷为“德行”、“言语”、 “政事”、“文学4门,这正是孔门四科,说明此书的思想倾向有崇儒的一面。但综观全书多有谈玄论佛的内容,其思想倾向并不那么单纯。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为言谈、轶事的笔记体短篇小说。
从《世说新语》及相关材料中魏晋士人的言行故事可以看到,魏晋时期谈玄成为风尚,对魏晋士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况,乃至整个社会风气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⑩ 六朝志怪小说的文体特点
魏晋南北朝小说:(志人志怪小说)
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用文言写成,主要记述社会上名人的奇闻轶事或传说中的鬼怪神仙的一些作品。它们虽然没有作为一种正式的文体登上的文坛,但其从篇幅上打破了以往残丛小语的结构而有所加长,情节曲折,人物性格塑造鲜明但不丰满,作品数量也相当可观。为后代戏剧、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积累了创作经验,代表作:干宝《搜神记》,刘义庆《世说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