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礼记》 执左道以乱政 汉语翻译
【原句】执左道以乱政,杀。
【译文】用邪道或旁门左道来扰乱政令败坏政治的,杀掉。
【注释】
1、执:操持;执行。《汉书·叔孙通传》:“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又如执作:操作;劳作。执役:服役人员;工作人员。执料:操持;照料。执威:施行刑罚。执务:操持;担任。执职:从事某专职;服役。
2、左道:又称邪道,邪门旁道。多指非正统的巫蛊、方术等。是中国古代一个罪名。《礼记▪王制》:“执左道以乱政,杀”。郑玄注:“左道,若巫蛊及俗禁”。孔颖达疏:“卢云左道谓邪道。地道尊右,右为贵……故正道为右,不正道为左。”《汉书·杜钦传》:“假令丹知而白之,此诬罔罪也;不知而白之,是背经术惑左道也。”颜师古注:“左道,不正之道也。”《资治通鉴·汉武帝征和二年》:“是时,方士及诸神巫多聚京师,率皆左道惑众,变幻无所不为。”章炳麟《说林(下)》:“使左道乱正之说,为虏廷所假借。”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木”,儒家思想不仅成为立法的指导思想,而且成为司法决狱的依据。《汉书》“不知而白之,是背经术,惑左道,皆在大辟”。因此,在汉代对违背儒家经典而以“左道”之罪被诛者甚多。丞相王商“执左道以乱政,甫刑之辟,皆为上戮”。汉朝律法设有一项罪名,即以邪道、违背经术意蕴,假托神怪,以迷信、天象蛊惑人心,并借以批评时政,甚至咒骂皇帝等,都属于此罪,以律皆处以死刑。
附注:“左”“右”的尊卑变化
上古时期我国是以左为尊的。
《道德经》云:“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又云:“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就是说:国家安定的时候以左为尊,用兵打仗的时候以右为尊,吉瑞喜庆的时候以左为尊,灾害凶兆的时候以右为尊。虽然“左”“右”各有尊贵之时,看似平分秋色,但是古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农耕和战乱干戈,总是前者比较好。为什么“左”会和吉事联系在一起呢?这是我们上古先民的朴素辨证思维的结果。我国是传统的农耕文化,对自然万物季节轮回的感知十分敏感。春秋两季,前者(包括夏)象征东风、阳光、雨露、播种、和煦和希望,后者(包括冬)则是西风、凋零、枯萎、肃杀和死亡。于是“春-东”“秋-西”的时空宇宙观念对应产生了,然后“夏-南”“冬-北”各就各位。又因为我国民居大多座北朝南,以这个方向为坐标,我们的左边便是东方,便是春季,便是希望,适宜农桑耕种,适宜祭祀祈愿。右边则是西方,是秋季,阴风瑟瑟,五行属金,主兵象杀伐,主大狱行刑。
这在先秦典籍中多有相关例证。如农业的丰歉,有“岁星出左有年,出右无年”的说法。岁星即木星。古人认为岁星出现在左方,则预兆着丰年,出现在右方,则预兆着荒年,“年”做“年成、收成”讲。体现了“吉事尚左,凶事尚右”观念;兵符制度中,国君掌握右符,将领掌握左符。1978年陕西出土的战国时秦国虎符《杜符》的铭文云:“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兴兵打仗属于凶事,右半虎符在君王手中,体现了“凶事尚右”。
孔子评价管仲时对他以仁许之,说:“如其仁!如其仁!”又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如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意思是说“管仲辅佐桓公尊王攘夷,称霸诸侯,如果没有他,我们现在都已经披头散发,在外夷统治之下了”。这里的“左衽”(左衽,即右襟压左襟,是少数民族的服装样式),与尊卑无关,并非指孔子尊右轻左。《尚书》记载“四夷左衽”,和我们汉族着装习惯不同。这里孔子只是借“左衽”指代当时的“外夷”。
到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征伐战乱不断,各诸侯国竞相尚武好斗,以军事实力之大小强弱来争政治地位之高下贵贱。军国大事一律以右为尊,国君手中常年握着右半虎符,“右”的地位不断上升。及至后来以赫赫武功统一六国登临大宝的秦国,袭前朝以右为尊。自此“右”尊于“左”。统治阶级将危害国家统治,破坏社会秩序,扰乱人民思想的主张与作法斥之为“左道”,列为刑法重点打击的对象,法律明文规定“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礼记▪王制》)。
升官称“右迁”,贬职则称“左迁”,唐诗中多有此例,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明人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4回:“左道旁门乱似麻,只因昏主起波查。”首次出现“旁门左道”四字,意指邪门歪道。清代守朴翁著《醒世奇言》第10回标目“从左道一时失足 纳忠言立刻回头”。“左道”从此沦为不耻之道矣。
尚右卑左的表现:
在中国古代典籍里,绝大部分情况下是右尊左卑:古代崇右,故以右为上,为贵,为高。《管子·七法》:“春秋角试,以练精锐为右。”由此又产生“胜过,超过”“尊崇,崇尚”“权贵”等义。
“左”则主要有如下含义:不帮助,反对。《左传·襄公十年》:“天子所右,寡君亦右之;所左,亦左之。” 偏邪,不正。称非正统为旁门左道。下,卑。《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诸士在己之左,愈贫贱,尤益敬。” 贬谪,降格。称降官为左迁。
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是“虚左以待”。在这里,“左”是尊位。古制一车乘三人,尊者居左,御车人居中,骖乘居右(居右是为了便于搏击),以有勇力的人担任。《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汉语大词典》)
法国社会学家赫兹(1881-1915)指出,大多数社会都鼓励习惯用右手而不是左手。左撇子的儿童会得到纠正,他们可能受到惩罚,嘲笑。在许多社会里,人们都用右手吃东西,用右手打招呼。左手往往与排泄相联系,象征着不洁。
在新西兰的毛利人中,右边是神圣的一边,是善和创造力量的位子;左边是世俗的一边,似乎除了某些引起烦恼和可疑的力量外,没有什么优点……右边,是(力量的)“生命的一边”,而左边则是(虚弱的)“死亡的一边”。幸运和生命的给予从右边并通过右边进入我们,相反,死亡和灾难则从左边刺入我们的心。
在印度习俗中,也是用右手拿食物,用左手去做不洁的事。
世界各地的人们为什么不约而同的尚右卑左?赫兹解释说,要将人的身体和自然及宗教仪轨联系起来:在某些作者看来,右与左的区分,完全可以用宗教取向的规则和太阳崇拜来解释。人的位置既非不重要,亦非随心所欲的。崇拜者在他的祈祷和仪式庆典中,会自然的朝向太阳(万物之源)升起的地方。大多数神圣的建筑,尽管属于不同的宗教,但都朝向东方。以面对这个方向为基准点,身体的不同部位也指派为不同的方向,西方为后,南方为右,北方为左。结果,天上的区域特征反映在人体当中。南方的充分的阳光照耀着我们的右边,而不吉利的阴影投射在我们的左边。自然的景观,白天与黑夜、热与冷的对比,都使人认识到左与右的区别,并将二者对立起来。([英]菲奥纳·鲍伊《宗教人类学导论》,金泽、何其敏译,中国人大出版社)
“旁门左道”一词,词典解释为: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左道”一词俨然有着浓厚的贬义色彩。
3、以:连词,表目的,来。
4、乱政:败坏政治。
(1)败坏政治。《国语·晋语三》:“失刑乱政,不威。”韦昭注:“有罪不杀为失刑,失刑则政乱,政乱则威不行。”《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景》:“御史中丞江文蔚劾奏宰相冯延巳、谏议大夫魏岑乱政。”清梅曾亮《书<后汉书>后》:“权出于民,而左道乱政之祸烈。”
(2)腐败的政治。暴政。《韩非子·难三》:“法败而政乱,以乱政治败民,未见其可也。”
(3)治理政事。《书·盘庚中》:“兹予有乱政同位,具乃贝玉。”孔传:“乱,治也。此我有治政之臣,同位于父祖,不念尽忠,但念贝玉而已,言其贪。”Ⅱ 狄仁杰都不敢过问的奇案,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近几年来,狄仁杰断案题材的文艺作品,成为一个热点,相关题材的影视剧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真实历史中,狄仁杰也确实曾经从事过与断案有关的工作。《旧唐书》记载,仪凤年间,狄仁杰曾担任大理寺丞,“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
原来,此案背后波谲云诡,背景极为复杂,牵涉到武则天与太子李贤的皇权之争。故此狄仁杰才会退避三舍保持缄默。唐高宗在位后期,武则天迅速崛起,逐渐掌控唐朝大权,称帝夺权的野心昭然若揭。她的几个儿子,作为大唐皇室继承人,也成为她的眼中钉。
明崇俨之死的真相究竟如何?
明崇俨为了逢迎讨好武则天,多次向武则天说太子李贤的坏话。李贤听到风声后,对明崇俨恨之入骨,两人之间矛盾尖锐。因此此案的第一大嫌疑人,就是太子李贤。
明崇俨遇害的次年,680年,李贤被武则天废为庶人,应当与此案有直接关系。《资治通鉴》中还记载了一件事,李贤倒台后,他的门人赵道生曾经供述,是他奉太子之命策划此次事件。
但由于《资治通鉴》的这条记载,不见于其他史料,因此属于孤证,真实度姑且存疑。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可能:武则天与明崇俨关系过于密切,引起了唐高宗的警惕与反感,派人刺杀了明崇俨。早在664年,武则天私下安排道士入宫“做法”,就曾激怒唐高宗,两人为此大闹一场。因此唐高宗向明崇俨下手也并非无可能。
这两种可能性必居其一,除此之外无人敢去触碰这个霉头。狄仁杰应当是考虑到此案背景复杂,才会退避三舍。了解更多武则天与明崇俨的故事,请阅读《武则天正传》。
Ⅲ 求 《太上感应篇》全文
《太上感应篇》原文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 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苟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以恶为能,忍作残害;阴贼良善,暗侮君亲;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诳诸无识,谤诸同学;虚诬诈伪,攻讦宗亲;刚强不仁,狠戾自用。 是非不当,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谄上希旨;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轻蔑天民,扰乱国政;赏及非义,刑及无辜;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诛降戮服,贬正排贤;凌孤逼寡,弃法受赂;以直为曲,以曲为直;入轻为重,见杀加怒;知过不改,知善不为;自罪引他,壅塞方术;讪谤圣贤,侵凌道德。 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愿人有失,毁人成功;危人自安,减人自益;以恶易好,以私废公;窃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丑,讦人之私;耗人货财,离人骨肉;侵人所爱,助人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胜;败人苗稼,破人婚姻。 苟富而骄,苟免无耻;认恩推过,嫁祸卖恶;沽买虚誉,包贮险心;挫人所长,护己所短;乘威迫胁,纵暴杀伤;无故剪裁,非礼烹宰;散弃五谷,劳扰众生;破人之家,取其财宝;决水放火,以害民居;紊乱规模,以败人功;损人器物,以穷人用。 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见他富有,愿他破散;见他色美,起心私之;负他货财,愿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见他失便,便说他过;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 埋蛊厌人,用药杀树;恚怒师傅,抵触父兄;强取强求,好侵好夺;掳掠致富,巧诈求迁;赏罚不平,逸乐过节;苛虐其下,恐吓于他, 怨天尤人,呵风骂雨;斗合争讼,妄逐朋党;用妻妾语,违父母训;得新忘故,口是心非;贪冒于财,欺罔其上;造作恶语,谗毁平人;毁人称直,骂神称正;弃顺效逆,背亲向疏;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 施与后悔,假借不还;分外营求,力上施设;淫欲过度,心毒貌慈;秽食喂人,左道惑众;短尺狭度,轻秤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压良为贱,谩蓦愚人;贪婪无厌,咒诅求直。 嗜酒悖乱,骨肉忿争;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夸,常行妒忌;无行于妻子,失礼于舅姑;轻慢先灵,违逆上命;作为无益,怀挟外心;自咒咒他,偏憎偏爱。 越井越灶,跳食跳人;损子堕胎,行多隐僻;晦腊歌舞,朔旦号怒;对北涕唾及溺,对灶吟咏及哭;又以灶火烧香,秽柴作食;夜起裸露,八节行刑;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春月燎猎,对北恶骂;无故杀龟打蛇。 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辜,乃殃及子孙。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值。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Ⅳ 明清道教对民间信仰有何影响
明清时期,道教正一、全真两大教派虽从停滞趋於衰落,但是道教的宗教观念及修持方术却渗入民间,以世俗化的形式与儒佛通俗说教、民间传统信仰混融为一,对广大民众的思想观念及经济文化生活产生极为广泛的影响,对後期封建社会的稳定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首先,道教的多神崇拜在民众中影响最为深远。对神灵的信仰崇拜,自古以来便存在於民众生活中。人们对现实社会难以解决的各种问题,诸如旱涝歉收、战乱流离、天灾横祸、生老病死,以及追求福寿安宁、功名顺利、事业发达、婚姻幸福、多子多孙等等愿望,都寄托於有神灵佑助。因此民间祀神活动历来非常兴盛。无论是道教尊奉的天尊玉帝、神仙真人、太上老君、王母娘娘,以及日月星辰、山川土地、阴曹地府之神,或是外来的西方佛祖、南海菩萨、上帝帝、圣母等等,都被中国老百姓当作能满足其世俗愿望的神灵,一律敬奉礼拜,祈祷祭祀。老百姓信奉的神灵有的来自佛教道教,而佛道二教为争取信徒,也不断从民间信仰中吸取新神,编入其神仙谱系,并再次推广於民间,明清时代,道教崇奉的关帝、玄帝、三官、 文昌帝 君、东岳大帝、吕祖、天妃 ( 妈祖 ) 、城隍神、王灵官等神灵最受民众崇祀,由官府或皇帝御敕修建的这些神庙道观遍布都府州县,香火旺盛。民间私建的龙王、药王、雷公、火神、山神、财神、土地爷爷、送子娘娘等大大小小的神司,能解决不同的问题。祈雨拜龙王,消灾奉关帝,治病祷药王,送葬请道士,想发财敬财神,求子嗣供娘娘,读书人拜文昌求功名如意,出海人拜妈祖保祐平安, 正月十五 奉天官赐福,腊月底祭灶王免过,城隍庙看抬神,东岳庙逛庙会。四时八节、五行八作,各有所奉神灵及仪式活动。於是道教的信仰便超出宗教的范围,而与普通民众的生产活动和文化娱乐水乳交融,成为人们生活风俗的重要内容。
道教扶乩求仙的方术早在南宋已影响民间,到了明清时代,扶乩之风更加泛滥。从宫廷贵族到市井小民,武师道士以至文人士大夫,多有热衷其事者。读书人凭扶乩猜测试题,老百姓祈求乩仙降赐仙方治病,道士则假借扶乩降笔造作经书。明清时代许多新出道书都假托乩坛神授,一般多托吕祖、关帝、文昌降笔。其中有些道书讲述内丹功法秘诀,而更多则是通俗的劝善书、功过格。当时社会上广为流行的劝善书,除南宋所出太上感应篇之外,明清陆续出现的则有关圣帝书觉世真经、 文昌帝 君阴骘文、吕祖功过格、文帝孝经、玉定金科等等。这些善书的内容,大多假托神道设教,以帮建伦理教化为宗旨,劝诱人们行善去恶。书中极力宣扬善恶报应思想,鼓吹天地间时时处处有鬼神监督司察世人行为,奖善罚恶。行善者加福添寿,多子多孙,灾消病减,祸患不侵,吉星临照。作恶者必降罚,夺其寿算,祸事临头,殃及子孙,死後入地狱受刑,魂神苦痛,来世沦为贫贱乃至畜类。劝善书中还将善恶报应分类定量,列成表格,供人们对照检查自身行为。而所列善恶,主要是以忠孝仁信、礼义廉耻等儒家伦理信条为标准。也有部分符合下层民众要求的道德观念,如劝人勿倚权势而辱善良、勿恃富豪而欺穷困,「斗秤须要公平」,不可轻出重入等等。由於劝善书文字通俗晓畅,容易被下层人民接受,在推行封建教化方面比艰深玄奥的佛道经典更能发挥效用,因此被统治者所看重,王公大臣、文人儒士都积极支持推广。例如太上感应篇在明代即有宫廷刊印版本,清初又诏令文臣翻译刊布,顺治皇帝亲自御制序言。明清儒士杨起元、李贽、高攀龙、冒起宗、惠栋、俞樾、姚学塽、于觉世、黄正元等数十人为之作序或注解,地方官绅士人捐资刊印散施者不计其其数。由於官绅道门积极宣传推广,各种劝善书充斥书肆,将神化的封建伦理深深印入广大民众的心灵。
道教的宗教观念、神仙传说、内丹修炼还渗入明清时期大量的通俗文学作品中。在明清流行的小说、戏曲、鼓词等俗文学中,很少不涉及神佛僧道的内容。水浒传开篇即假借洪太尉赴龙虎山祈请张天师,放走妖魔,引出一百单八将故事。三国演义第一回讲张角黄巾起义,引出刘关张桃园结义。书中对诸葛亮借东风、禳星斗的描述近似道教术士。金瓶梅全书有十多回涉及道教,书中描写道士仙姑为豪门妇女治胎、禳灾度亡,对道场科仪的描述极为详尽,反映了明末社会生活的真实。红楼梦借一僧一道串连故事情节,好了歌及金陵十二钗歌曲的思想格调极近於全真道士的宣教词曲。聊斋志异多写孤仙故事,借鬼怪狐仙歌颂爱情自由,鞭挞邪恶势力。专以道女故事为题材的作品,如东游记、七真天仙宝传、绿野仙踪等书,以宣扬修炼内丹成仙为主题。明清小说中还颇有佛道斗法故事。西游记中孙猴子屡次战胜道士神仙。封神演义则讲元始天尊及道教诸神与通天主教的左道旁门斗法取胜故事。这种演述神魔邪正斗法的创作手法,直至近代武侠小说中仍然常见。道教的宗教观念通过这些世俗文学的宣传,更深入渗透於社会文化生活中。
明清以来,由於正统的佛道二教腐化衰退,加之其它复杂社会原因的影响,各种民间秘密宗教团体蓬勃兴起。从明代中期罗祖教产生开始,至清末民初四百馀年间,数以百计的教派、秘密会社纷纷涌现,其存在的地域遍及全国各地,形成对抗封建政权的强大异己力量。民间宗教的兴起,虽然夺走了释道二教的不少信徒,使正统宗教加速衰落。但是其信仰、教义及方术又往往摄取儒释道三教,深受正统宗教的影响。尤其道教对民间教派的影响,超过了佛教与儒家学说。受道教影响最大的民间教派有黄天教、三一教、混元教、红阳教、八卦教、金丹教、黄崖教等等。这些教派各有祖师,各撰经书,名曰宝卷。其修炼方术多吸取道教内丹炼养及服气养生术,教内流传各类口诀、咒语,以助内丹气功修炼,其内丹功法名目繁多,流派混杂。红阳教、八卦教设坛斋醮,如符念咒,则受道教符籙派影响。以内炼与技击融合的道教内家拳术亦流传颇广。在民间宗教中,部分教派 ( 如清水教 ) 与武术结社融合,以内丹气功修炼与拳棒武术结合练习,兼服神水,念咒语,吃药降神,形成神奇怪诞的修炼法术。民间宗教在下层民众中颇有吸引力,它们以通俗形式宣扬了经过改装的佛道宗教观念。
总之,明清道教从教团的社会地位及教义发展来看,步入了衰落时期,但从道教文化的下移和扩散来看,却进而拓宽了社会基础,更深的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Ⅳ 我要后汉书左慈传全文
左慈字元放,庐江人也。少有神道。尝在司空曹操坐,操从容顾众宾曰:“今日高会,珍羞略备,所少吴松江鲈鱼耳。”放于下坐应曰:“此可得也。”因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于盘中,须臾引一鲈鱼出。操大拊掌笑,会者皆惊。操曰:“一鱼不周坐席,可更得乎?”放乃更饵钩沉之,须臾复引出,皆长三尺余,生鲜可爱。操使目前�会之,周浃会者。操又谓曰:“既已得鱼,恨无蜀中生姜耳。”放曰:“亦可得也。”操恐其近即所取,因曰:“吾前遣人到蜀买锦,可过敕使者,增市二端。”语顷,即得姜还,并获操使报命。后操使蜀反,验问增锦之状及时日早晚,若符契焉。后操出近郊,士大夫从者百许人,慈乃为赍酒一升,脯一斤,手自斟酌,百官莫不醉饱。操怪之,使寻其故,行视诸垆,悉亡其酒脯矣。操怀不喜,因坐上收,欲杀之,慈乃却入壁中,霍然不知所在。或见于市者,又捕之,而市人皆变形与慈同,莫知谁是。后人逢慈于阳城山头,因复逐之,遂入走羊群。操知不可得,乃令就羊中告之曰:“不复相杀,本试君术耳。”忽有一老羝屈前两膝,人立而言曰:“遽如许。”即竞往赴之,而群羊数百皆变为羝,并屈前膝人立,云“遽如许”,遂莫知所取焉。
收录在方士列传里面的
Ⅵ 推荐几部关于道术、抓鬼之类的小说
关于道术、抓鬼之类的小说推荐:《百鬼众魅图》、《驱魔人》、《苗疆道事》、《阴阳鬼探》、《超级鬼尸》、《最后一个道士》。
1、《驱魔人》
退役特种兵习风继承父亲遗愿在其神秘鬼店习得一身阴阳法术,意外与娇美女警一同卷入连环恶鬼袭人事件。他抽丝剥茧,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倒要看看到底是小人作祟还是真有恶鬼横行?最终能否和这位女警修成正果?纵横阴阳两界,看他智拿真凶,掳获芳心。
4、《超级鬼尸》
主角张诚,在网吧玩游戏玩了两天两夜后猝死了,但是过了半个小时只有,张诚竟然神奇的又从电脑前爬了起来,在最开始的时候,张诚以为自己只是昏过去了,并没有太在意,不过还是想要去医院看看。但是走到半路发现自己没有感觉到累,将手放到自己的胸口后发现没有了心跳,成为了一个鬼尸,他今后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转变呢?
5、《百鬼众魅图》
齐子桓,从小跟着自己的爷爷长大,在自己的爷爷死后,就剩下主角一个人了。将自己的爷爷葬在了槐树下后,发现还有一个铁皮包边的木箱,里面有d 不是很多,就几样,分别是袖珍木塔,发黑木剑还有一本纸册和几张宣纸。
Ⅶ 左道孤禅
"左道孤禅"不对吧,
应该是“左道狐禅”。
左道——邪门旁道。多指非正统的巫蛊、方术等 。孔颖达 疏:“ 左道谓邪道。地道尊右,右为贵……故正道为右,不正道为左,” 颜师古 注:“左道,不正之道也。
狐禅——禅门指妄称开悟、流入邪僻者。后亦泛指异端邪说。
Ⅷ 《太上感应篇》全文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 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此为总论)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其他各神亦然。 凡人,若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以下是神或凡人一些约定熟成的思维方式: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从善思维方式和表现: 不履邪径, 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 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 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 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 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 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所谓善人,人皆敬之。 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 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 。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从恶思维方式和表现: 苟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以恶为能,忍作残害。阴贼良善,暗侮君亲。 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诳诸无识,谤诸同学。虚诬诈伪,攻讦宗亲。 刚强不仁,狠戾自用。是非不当,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谄上希旨。 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轻蔑天民,扰乱国政。赏及非义,刑及无辜。 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诛降戮服,贬正排贤。凌孤逼寡,弃法受赂, 以直为曲,以曲为直。入轻为重,见杀加怒。知过不改,见善不为, 自罪引他,壅塞方术。讪谤圣贤,侵凌道德。射飞逐走,发蛰惊栖。 填穴覆巢,伤胎破卵。愿人有失,毁人成功。危人自安,减人自益。 以恶易好,以私废公。窃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丑,讦人之私。 耗人货财,离人骨肉。侵人所爱,助人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胜。 败人苗稼,破人婚姻。苟富而骄,苟免无耻。认恩推过,嫁祸卖恶。 沽买虚誉,包贮险心。挫人所长,护己所短。乘威迫胁。纵暴杀伤。 无故剪裁,非礼烹宰。散弃五谷,劳扰众生。破人之家。取其财宝。 决水放火,以害民居。紊乱规模,以败人功。损人器物。以穷人用。 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见他富有,愿他破散。见他色美。起心私之。 负他货财,愿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见他失便。便说他过。 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埋蛊厌人。用药杀树。 恚怒师傅,抵触父兄。强取强求,好侵好夺。掳掠致富。巧诈求迁。 赏罚不平,逸乐过节。苛虐其下,恐吓于他。怨天尤人。呵风骂雨。 斗合争讼,妄逐朋党。用妻妾语,违父母训。得新忘故。口是心非。 贪冒于财,欺罔其上。造作恶语,谗毁平人。毁人称直。骂神称正。 弃顺效逆,背亲向疏。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施与后悔。 假借不还,分外营求。力上施设, 淫欲过度。心毒貌慈。秽食餧人。 左道惑众,短尺狭度。轻称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压良为贱。 谩蓦愚人,贪婪无厌。咒诅求直,嗜酒悖乱。骨肉忿争。男不忠良, 女不柔顺;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夸,当行妒忌;无行于妻子, 失礼于舅姑;轻慢先灵,违逆上命;作为无益,怀挟外心;自咒咒他, 偏憎偏爱;越井越灶,跳食跳人;损子堕胎,行多隐僻;晦腊歌舞, 朔旦号怒;对北涕唾及溺,对灶吟咏及哭;又以灶火烧香,秽柴作食; 夜起裸露,八节行刑;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春月燎猎, 对北恶骂,无故杀龟打蛇...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 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 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值。 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Ⅸ 求太上感应篇全文,或者实体书结缘地址,谢谢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於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犹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
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苟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以恶为能,忍作残害。阴贼良善,暗侮君亲。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诳诸无识,谤诸同学。虚诬诈为,攻讦宗亲。刚强不仁,狠戾自用。是非不当,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谄上希旨。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轻蔑天民,扰乱国政。赏及非义,刑及无辜。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诛降戮服,贬正排贤。凌孤逼寡,弃法受贿。以直为曲,以曲为直。入轻为重,见杀加怒。知过不改,知善不为。自罪引他,壅塞方术。讪谤贤圣,侵凌道德。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愿人有失,毁人成功。危人自安,减人自益。以恶易好,以私废公。窃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丑,讦人之私。耗人货财,离人骨肉。侵人所爱,助人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胜。败人苗稼,破人婚姻。苟富而骄,苟免无耻,认恩推过。嫁祸卖恶。沽买虚誉,包贮险心。挫人所长,扬己所短。乘威迫胁,纵暴杀伤。无故剪裁,非礼烹宰。散弃五谷,劳扰众生。破人之家。取其财宝。决水放火,以害民居,紊人规模,以败人功,损人器物,以穷人用。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见他富有,愿他破散。见他色美,起心科之。负他货财,原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见他失便,便说他过。
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埋蛊厌人,用药杀树。恚怒师傅,抵触父兄。强取强求,好侵好夺。掳掠致富,巧诈求迁。赏罚不平,逸乐过节。苛虐其下,恐吓於他。怨天尤人,呵风骂雨。斗合争讼,妄逐朋党。用妻妾语,违父母训。得新忘故。口是心非,贪冒於财,欺罔其上。造作恶语,谗毁平人。毁人称直,骂神称正,弃顺效逆,背亲向疏。
指天地以证鄙坏,引神明而监猥事。施与後悔,假借不还。分外营求,力上施设。淫欲过度,心毒貌慈。秽食馁人,左道惑众。短尺狭度,轻秤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压良为贱,谩蓦愚人,贪婪无厌,咒诅求直。嗜酒悖乱,骨肉忿争。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夸,常行妒忌。
无行於妻子,失礼於舅姑,轻慢先灵,违逆上命。作为无益,怀挟外心。自咒咒他,偏憎偏爱。越井越灶,跳食跳人。损子堕胎,行多隐僻。晦腊歌舞,朔旦号怒。
对北涕唾及溺,对灶吟咏及哭。又以灶火烧香,秽柴作食。夜起露,八节行刑。唾流星,指虹霓。指三光,久视日月,春月燎腊,对北恶骂。无故杀龟打蛇,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直。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
取非羲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夫心起於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於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後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Ⅹ 左道的介绍
邪门旁道,多指非正统的巫蛊、方术等。 “旁门左道”一词,词典解释为: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左道”一词俨然有着浓厚的贬义色彩。其实考之出处,上古时期我国是以左为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