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父亲的身份大结局介绍
大结局:毁城计划崩盘,林莎同郑翊同归于尽。
徐咏仪和俞北平在家收拾行李,准备随时出发。在收拾行李的途中,俞北平却发现徐丹妮不见人影,便前往迟又一家找徐丹妮。
而郑翊正在面见徐文正,她将俞北平进入五号油库警戒区的事告知徐文正,请求徐文正派人抓捕俞北平,但徐文正却不同意。与此同时,徐丹妮正关在绥靖总署里,被宋强严刑拷问。在折磨下,徐丹妮始终不松口。
徐文正见郑翊心意已决,只能放低姿态,请求郑翊放过俞北平和他的家人。俞北平是徐文正女儿和孙女以后生活的保证,因此他极不希望俞北平出事。怎料郑翊已先行一步直接向南京取得逮捕俞北平的许可,徐文正见此,只能把俞北平的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道明一切后果都由他承担,以求得家人的平安。待郑翊离开后,徐文正自杀于书桌前。
俞北平同林莎见面,林莎告知俞北平徐丹妮已落在了郑翊的手里,同时,也将关于毁城计划的探查结果俞北平,他们已经确定五号油库只是郑翊的烟雾弹,真正的运输入口是鱼浦头仓库。俞北平告诉林莎鱼浦头有两条线路,一号线和二号线,并且在二号线上有盲点。原来郑翊目前所依据的地下水道图纸为日本人所绘,而清城最早的地下水道则为德国人所造,因此某些管道并未在日本人所绘的这张图纸上呈现出来,二号线便是如此。经商讨后,他们准备在二号线上做文章,通过改变二号线线路把燃油引到城南的一个废弃油库。
同俞北平告别后,林莎暗自潜入鱼浦头油库,带着炸弹试图引爆油库,不料郑翊早已安排在鱼浦头旁的官兵捉住。与此同时,谢楠带人到鱼浦头的二号路线,试图改动二号线。
特调局内,正在同下属开会的郑翊,得知林莎被捕的消息后,很是得意。郑翊知道林莎专门经受过训练,普通的审讯对她毫无作用,便决定让林莎见徐丹妮,以击溃徐丹妮早已被折磨得痛苦不堪的心理防线。这一招果然凑效,徐丹妮终于扛不住压力,道出解码书就藏在迟又一书房的书柜中。
另一边,徐文正的副官田昱为了让俞北平和徐咏仪安心登上飞机,向他们隐瞒了徐文正的死讯,只告诉他们徐文正早已登上飞往台湾的飞机。俞北平和徐咏仪虽对消息存有疑虑,但最后还是听从了田昱的安排,准备登机。
通过解码书,郑翊等人分析出了共党要对一号线进行行动,当即下令要实行二号线计划。而被关押在监狱里的林莎正在安抚情绪濒临崩溃的徐丹妮,徐丹妮为自己屈从于郑翊的威胁后悔不迭,林莎则告诉徐丹妮,情报不过是俞北平为郑翊设下的一个局,目的便是要郑翊实行二号线计划,好成功利用二号线的盲点。随后,林莎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便鼓励徐丹妮不要放弃活的希望,并让徐丹妮帮忙传递情报给俞北平。
分成三路已经攻入清城,清城已注定要被共产党掌控,毁城计划迫在眉睫。怎料本就该出油的二号管线却至今没见油,郑翊听到这消息,心下已凉了一半,如此一来,毁城计划已来不及。郑翊故作镇定,要下属沿二号线反复排查。
正当这时,城南方向传来了一声巨响。郑翊惊觉爆炸的方向不对,而她的下属也正好前来告知郑翊二号线路被共党拦截,导入的燃油被分流到了城南的一个废弃油库的消息。毁城计划崩盘,郑翊听着城南不断响起的爆炸声,整个人已然疯魔。她将徐丹妮和林莎带到绥靖总署二楼的阳台上,准备让她们看最后一眼清城。
而这时,俞北平和徐咏仪已经登上了飞往台湾的飞机。在飞机上,徐咏仪由于担心徐丹妮等人以及对前途的迷茫,忍不住失声痛哭,俞北平轻声安慰。
阳台上的郑翊指着正飞过头顶的飞机,告诉徐丹妮和林莎,俞北平和徐咏仪便乘坐在这架飞机上,而这架飞机早被她装上了炸弹,在飞行途中便爆炸,到时俞北平便会尸骨无存。林莎和徐丹妮闻言,皆是哀痛欲绝。在郑翊朝林莎开枪的同时,林莎动用余生最后的力量,一个箭步冲上去,反手将郑翊开出的第二枪打在了郑翊身上,并拉着她一起从二楼坠下,最后,两人竟同归于尽了。在转瞬间发生的这一切,让徐丹妮很是难以置信。她望着林莎摔在楼底的身体以及其身后晕开的大滩血迹,痛不欲生。
不久,攻破了清城,徐丹妮也得以解救。从那天起,徐丹妮彻底丧失了她的父母俞北平和徐咏仪的音讯,而她则在多年后成为了清城大学一名教授,安然度过晚年。
❷ 《父亲的身份》中俞北平的儿子结局是什么
《父亲的身份》中俞北平的儿子结局:林冲还活着,而且林冲也是一名军官,他在战争中很勇猛。
在《父亲的身份》中,俞北平从南京来到清城调查约翰案,他和美军的联络官林莎针锋相对,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俞北平听到林莎提起了她的父母。
他意识到了林莎可能是自己在战争中失散的女儿,经过证实,俞北平确认了自己的猜想,再次看到林莎俞北平不仅想关心她,还有对林莎的愧疚。
自从俞北平得知林莎是自己的女儿之后,就十分关心林莎的生活,他询问程忠义关于林莎的事,得知自己的儿子林冲还活着,林莎兄妹之间的关系非常好,而且林冲也是一名军官,他在战争中很勇猛。
《父亲的身份》剧情评价:
《父亲的身份》故事切入角度独特,从一个高级情工人员的家庭生活入手,以谍战的悬疑推理为经、以父亲和三个子女间的情感纠葛为纬,折射出了共产党地下工作者情感丰富而信念坚定的内心世界,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较量,揭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真理。
相比以往同类作品,该剧在剧情设置上曲折惊险,背景开阔,推理缜密,塑造了特征鲜明的正派和反派人物群像,反应了国民党政府即将崩溃前的人心浮动和最后疯狂。
❸ 求丁玲《在医院中》全文
《在医院中》初次发表于《谷雨》,题目为《在医院中时》。1942年发表于重庆《文艺阵地》时更名为《在医院中》。小说因揭示了初到延安的知识青年与环境的矛盾和冲突而受到人们的关注,小说也因此颇受争议。在1958年《文艺报》的“再批判”中它被当作“奇文”和“毒草”重新刊登出来,张光年的批评文章《莎菲女士在延安——评丁玲的〈在医院中〉》被置于该篇小说前面隆重推出。1980年代,人们为丁玲翻案,又提起了这篇小说(注:严家炎:《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桩旧案——重评丁玲小说〈在医院中〉》,《钟山》1981年第1期。)。
小说中的主人公陆萍是一个“二十岁”的女孩儿,但我们若细细品味却能觉察到,就对人和事的感知和洞察力而言,陆萍不太像是一个20岁的不谙世事的少女。从上海的产科学校毕业后,她在伤病医院服务了一段时间,后来到延安进入抗大学习。抗大毕业后,她本想从事政治工作,但却被分进了医院作“产婆”。她对初次见面的人在短时间内总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和把握:指导员黄守荣,“一副八路军里青年队队长的神气,很谨慎,很爱说话,衣服穿得整齐,表现一股很朴直很幼稚的热情,有点羞涩,却又企图装得大方”(注:《丁玲全集·在医院中》(4),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0页。);产科主任王梭华给了她很好的印象,可是她却看穿了他的虚伪:“这是一个有绅士风度的中年男子,……时时保持住一种事务上的心满意足。虽说她看得出他只不过是一种资产阶级所惯有的虚伪的应付,然而却有精神,对工作热情”(同上,第241页)。陆萍知道如何对待他,如何与他相处:“她并不喜欢这种人,也不需要这种人做朋友,可是在工作上却乐意和这种人合作”(同上)。由此可以看出陆萍具有一种不被人的表象所迷惑而直取其本质的洞察力,并且能把个人的喜好和工作上的合作分开来对待。尤其是她对几个女性的犀利观察,更让读者难以相信陆萍只有“二十岁”,她喜欢用刻薄的语言来描画周围的女性。对抗大同学张芳子她批评得更加不留情面,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恶毒了:“这是一个最会糊糊涂涂地懒惰地打发去每一个日子的人。她有着很温柔的性格,不管伸来什么样的臂膀,她都不忍心拒绝,可是她却很少朋友。这并不由于她有什么孤僻的性格,只不过因为她是一个没有骨头的人,烂棉花似的没有弹性,不能把别人的兴趣绊住”(同上)。陆萍固然洞见了张芳子内心的软弱,但用语却过于狠毒了,张芳子只不过是一个温柔的没有主见的女孩子罢了。陆萍是一个很自信的人,她对周围的女性似乎都很难瞧得上:她觉得产科主任王梭华的太太“总用着白种人看有色人种的眼光来看一切,像一个受惩的仙子下临凡世,又显得慈悲,又显得委屈”(同上);医院里自我感觉良好的两名女看护在陆萍眼里却丑陋无比,“这两位夫人,尤其是那位已经二十六七岁的总务处长的夫人摆着十足的架子,穿着自制的中山装,在稀疏的黄发上束上一根处女带,自以为漂亮骄傲地凸出肚皮在院子中摆来摆去”(同上,第243页)。作者说“她(陆萍)有足够的热情和很少的世故”(同上),然而陆萍对周围人洞悉得如此透辟,哪能称得上是“少世故”呢!在小说的另一处,她评价陆萍“不会浪费她的时间,和没有报酬的感情”(同上,第239页)。这句话也分明体现了陆萍的理性和世故。所以一开始,丁玲便向读者展现了一个颇为矛盾的陆萍。
陆萍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丁玲的生活历程有很大关系。《梦珂》发表时,丁玲还是初为人妻、不谙世事的25岁少妇,但后来的一段时间里,她相继经历了丈夫被国民党枪杀、自己被国民党囚禁等诸多磨难。到延安之后艰苦的战争环境又把她磨砺成了一个成熟的中年女性。《在医院中》假借一个初来乍到的少女的眼光来叙述整个故事,实际上则可说是丁玲本人对延安认识深化之后,提炼升华自己生活感受的作品。写作《在医院中》时,丁玲36岁,她的生活体验更为丰富了,她对人和事的洞察力也变得更加敏锐了,三年多的延安生活,又使她对延安的生活有了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尽管丁玲作为一个成熟较早的女作家,在早期也塑造过诸如莎菲女士这样复杂的人物形象,但莎菲女士的复杂性基本上体现在年轻女子对男性所玩弄的种种技巧上,而陆萍这一形象因渗透了中年丁玲的生活体验而较莎菲显得更有深度。作为延安文化界的核心人物,她一度任陕甘宁边区文艺协会副主任,这也有助于她深入到延安生活的肌理中去深层地了解延安。知识分子敏感多思的天性也决定了她比平常人更易于发现生活中的矛盾与问题。《在医院中》丁玲借助陆萍这一青年知识分子的视角揭示了边区医院管理的不科学、技术的落后、医护人员的懒惰散漫。1941年后丁玲对延安的了解就更加深入了,她发现了很多问题,相继写下了《什么样的问题在文艺小组中》和《三八节有感》,前者反映了延安强度甚大的政治教育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孩子的天真天性的发挥,后者反映了在进步的延安社会女性仍然生活在男性施加的种种压力之下。
同时,《在医院中》也反映出了丁玲到延安后感情的变化过程。初到延安,她的心情是异常愉快的。1937年7月1日她写下了《七月的延安》来歌颂对延安的喜爱崇敬之情:“七月的延安太好了。/青春的心燃烧着/要把全中国化成像一个延安。”(注:《丁玲全集·七月的延安》(4),第327页。)丁玲作为一个30年代就已成名的女作家,到延安后她一直受到重视和重用,这是她心情愉快的原因之一。她刚到保安,党中央就派她随总政治部到前方。她还当选为“中国文艺协会”的主任。次年2月,她出任中央警备团政治部副主任。8月15日她组织“西北战地服务团”出发到前线,1938年7月才返回延安。丁玲带着兴奋喜悦的心情投入到迥异于“莎菲女士”的新生活之中。1937年8月1日在日记中她这样写道:“我以最大的热情去迎接这新的生活。”(注:《丁玲全集·西北战地服务团成立之前》(5),第48页。)但丁玲初到延安的喜悦之情并没有完全湮没一个女作家应有的敏感。尽管1939年她在《我怎样来陕北的》说过“感情因为工作的关系,变得很粗……”(注:《丁玲全集·我怎样来到陕北的》(5),第130~131页。),但我们注意到丁玲把她对生活的细腻而独到的观察放在小说中来表现了,小说成为她表达自己微妙感情的一个最好方式。短篇小说《东村事件》写于1937年5、6月间,描写发生在宗法制控制下的农村里的一场纠纷。农民陈得禄的媳妇被地主赵老爷抢去,他因男人的尊严被侮辱而壮着胆子冲到赵老爷家,但一见赵老爷,他立刻就蔫了。丁玲充分发掘了陈得禄性格的复杂性,并将之刻画得丝丝入扣。短篇小说《秋收的一天》写于1939年丁玲在延安马列学院的短暂小憩中,它没有什么情节,像一篇散文,讲述了一个知识女性在集体生产劳动中的种种细腻感受。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敏感而细腻的丁玲。这篇小说的风格很类似于她早期的一些小说,全篇几乎都是同性之间的琐屑故事与她们感情上的互通与理解。最巧合的是里面的女主人公叫“薇底”,与她早期的一篇小说《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1928)的女主人公的名字相同,这似乎暗含着丁玲对过去心情的留恋和对新生活的游移。在《秋收的一天》中“薇底”的心情是异常矛盾的,她一面肯定地评价自己的生活状态:“自从来到这里,精神上得到解放,学习工作都能由我发展,我不必怕什么人,敢说敢为,集体的生活于我很相宜。我虽说渺小,却感到我的生存。”(注:《丁玲全集·秋收的一天》(5),第123页。)一面却又对集体生活的热闹和别人的欢愉保持着怀疑和距离,“‘为什么大家那么兴奋而愉快呢?’她一面怀疑地问着,那些动人的场景和演说词,便像银幕一般地连续映了出来”(同上,第116页)。“薇底”不像别的同伴在劳动后就能甜甜地睡去,她常在熄灯之后思考一些问题,因而“一到四五点钟就睡不着了”(同上)。由此我们隐约感觉到了“薇底”的困惑——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矛盾。丁玲延续着通过小说来表达其异于“集体”的敏锐感受和独到观察这样一个思路,在1940年写出了《在医院中》。《在医院中》中丁玲从一个青年知识分子的视角看到了自己与周围环境的格格不入。
1938年后丁玲的生活发生了一些变故,她的心情也随之黯淡下来了。丁玲从西北战地服务团回到延安马列学院之后,遭遇到了被孤立的尴尬。1938年上半年,康生担任中央党校校长,公开在党校大会上宣布,丁玲“不是我们的同志”,党校不接受丁玲前来学习(注:吴介民主编:《延安马列学院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86页。)。康生为什么这样说一度春风得意的丁玲?我们可以推测,负责审查干部的康生对丁玲被国民党逮捕以及和冯达同居这一段历史抱有怀疑和蔑视的态度,因此才把丁玲孤立于“同志”之外。1940年丁玲的旧伤疤又被揭开了。在这一年,新一轮“审干”已在公开状态下全面推开。中共还把“审干”与“除奸”联系起来,划定了大量的“嫌疑分子”。丁玲因为自己的那一段历史又受到了冲击。虽然这次审干不像1943年整风时那样猛烈,但可以想象,丁玲,作为一个女性,由于自己在被捕期间与冯达同居这样的私生活而受到审查时的尴尬与痛楚。这些使丁玲感受到了延安生活的另一面,它不再是喜悦的欢歌,而是革命的严酷。写于1940年的《我在霞村的时候》流露出了丁玲精神上的痛苦。《我在霞村的时候》中村子里的人们对失去贞操的贞贞的冷漠和嘲笑,是“我”所鄙夷不屑的:他们的麻木、自私、冷漠使“我”失望之极。可以猜想,丁玲通过贞贞这一形象在努力传达出自己的清白和对党的忠诚,而对村子里叙述者“我”的孤立(因“我”对贞贞的热情与赞赏)也暗示出了丁玲自己此时的落寞情绪。这篇小说透露出了丁玲由对环境和人事的不满而产生的失落和孤独的情绪,这种情绪成为她写作《在医院中》的背景。
为何把陆萍写成二十岁?还有一个原因值得分析。回到当时具体的历史语境里,“青年”在延安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抗战期间,更多的青年知识分子奔赴延安——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抗大里都是青年知识分子,青年问题,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问题,更是延安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重要问题。陕甘宁边区于1939年把5月4日定为中国青年节(注:当时国民党迫于压力,同意了这一规定。后来国民党又改定以三月二十九日(一九一一年广州黄花岗革命烈士纪念日)为青年的节日。但在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则继续以五月四日为青年的节日。),此后每年都要举行大型的纪念活动。中共中央委员会还出版了一份关于青年工作的杂志《中国青年》。在延安特殊的语境里,丁玲把陆萍写成“二十岁”,会使她更具代表性,会使得陆萍这一人物得到更多读者的共鸣。丁玲之所以塑造陆萍这一人物与青年特有的精神气质——“青年是可贵,在于他们纯洁,敏感,热情,勇敢,他们充满着生命底新锐的力。别人没有感觉的黑暗,他们先感觉;别人没有看到的肮脏,他们先看到;别人不愿说不敢说的话,他们大胆地说”(注:朱鸿召编选:《王实味文存》,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28-129页。)有很大关系。丁玲把自己中年的人生体验灌注在青年陆萍身上,使得陆萍这一人物对延安的青年更具魅力和感召力。陆萍的遭遇和经历是来到延安的许许多多知识青年的遭遇和经历,陆萍也就成为来到延安的许许多多知识青年的缩影:他们往往自视很高,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张闻天曾分析过青年知识分子的优缺点,优点是他们有对崇高理想的追求,不满意黑暗的现实社会;反对迷信、黑暗、无知、愚昧,爱好光明真理。缺点是斗争的坚定性、坚持性不够,了解问题的具体性与透彻性不够;对群众的接近了解不够(注:《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中国文化》第1期第2卷。)。因此对党来说青年知识分子如何改变自己以适应延安的环境和革命的需要是当时延安一个核心问题(注:谢挺宇:《第二代》,《延安文艺丛书·散文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文章标注的时间是1941年6月26日。发表比《在医院中》还要早几个月。里面的女主人公史玮,也有着与陆萍一样的艺术爱好,割舍掉音乐在她内心是非常痛苦的,“自己会去做看护什么的,真是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沮丧地回到窑洞,翻了翻扭着蝌蚪般的音符的五线谱,看看一些这几年苦心画下来的速写,像有东西在心里面扎进去似的,她痛楚地感觉到今后是要跟这些心爱的东西分离了,眼泪就懊恼地流出来了……”。),1939年毛泽东曾提出了“知识分子工农群众化”的口号(注:《毛泽东选集·大量吸收知识分子》(2),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0页。)。但丁玲从知识分子的角度从自己的体验出发看到了知识分子与延安的环境的冲突的某种合理性。所以陆萍在延安的青年中产生了很大反响,小说的最后一句话:“人是要经过千磨百炼而不消溶才能真正有用。人是在艰苦中成长。”(注:《丁玲全集·在医院中》(4),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3页。)据说在延安被很多青年当作语录和座右铭广泛传抄。
陆萍对环境的不适集中体现在小说的环境描写上。《在医院中》的环境描写一直受到批评家的特别关注,燎荧在文中说:“作者在小说里面的环境的安排,便是不正确的。作者为了表现她的人物,她是过分使这个医院黑暗起来。”(注:《丁玲全集·在医院中》(4),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53页。张光年为了驳斥丁玲对医院环境的描写,讲述了自己在边区医院的亲身体验:墙壁是多么的洁白、医护人员是多么的热情等等。)这些描写可用一个“冷”字来概括。一个是自然环境之冷,另一个是人事之冷。“人们都回到他们的家,那惟一的藏身的窑洞里去。”(注:《丁玲全集·在医院中》(4),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34页。)用“惟一”、“藏身”来形容人们最熟悉的居住地——窑洞,包含了对艰苦环境的几多无奈!还有她初次踏进窑洞,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当她一置身在空阔的窑中时,便感觉到在身体的四周,有一种怕人的冷气袭来,薄弱的,黄昏的阳光照在那黑的土墙上,浮着一层惨凄的寂寞的光,人就像处在一个幽暗的,却是半透明的那末一个世界,与现世脱离了似的”(同上,第235页)。同为女性的陈学昭对窑洞则有迥异于陆萍的感觉:“这是一个小小的土窑洞,里面用石灰粉了的,也还洁净,面南。那些住惯了西式房子的人,他们一定不能想象住窑洞的乐趣。那天我住窑洞实在是太快乐了……”,在陈学昭看来,窑洞冬暖夏凉,而且“光线也还充足,在窗口,只觉得光线太强烈”(注:陈学昭:《延安访问记》,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窑洞在延安是人们最普遍的居住场所,但它对陆萍来说却如此冷漠,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和陆萍的落寞沮丧心情是有关的。正是由于陆萍的这种落寞沮丧心情,在陆萍的眼中,窑洞里的旧的白木桌和凳子“也似乎是从四面搜罗来的残废者”(同上,第236页);“院子里的一个粪堆和一个草堆连接起来了,没有插足的地方”(同上)。老鼠也出来捣乱了,“被子老裹不严,灯因为没有油只剩一点点凄惨的光。老鼠出来了,先是在对面床底下,后来竟跳到她的被子上来了”(同上,第238页)。可以想见,这里物质条件的落后是出乎从上海来的知识青年的想象的。此外,作者还把故事的背景选择在冬季,自然更增加了一层萧瑟冷清的气氛。除过自然环境之冷,还有人事之冷,这是比自然环境之冷更让人难以忍受的。这种冷从一开始就布下了阵脚,陆萍以为李科长“匆匆地走了”大约是找斧子帮她修理床铺去了,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回来,她只好在地上熬过了过一夜。她碰到两个在铡草的女人,和气地问:“老乡!吃了没有?”但却受到了她们的嘲弄:“呵!又是来养娃娃的呵!”对她这样一个未婚的二十岁的女性简直就是侮辱。因此陆萍感觉“如同吃了一个苍蝇似的心里涌起了欲吐的嫌厌”(同上,第236~237页)。化验室的林莎见到陆萍,眼睛只显出一种不屑的神气:“哼!什么地方来的这产婆,看那寒酸样子!”(同上,第241页)并没有“同志”般的亲切。医院里的病人,渐渐地对陆萍的付出也并不在乎了,她拿着扫帚把院子打扫干净,但“不一会儿,她们又把院子弄成原来的样子了。谁也不会感觉到有什么抱歉”(同上,第242页)。她成了医院中“小小的怪人”(注:《丁玲全集·在医院中》(4),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3页。),不被人理解。1942年燎荧的批评文章已经隐隐约约地指出了陆萍与周围环境冲突的合理性,“一个热情但不知世故的青年,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矛盾和纠纷是不可免的吧?”(注:燎荧:《“人……在艰苦中成长”——评丁玲同志的〈在医院中时〉》,《解放日报》1942年6月10日。)小说的最后,陆萍与环境得到了和解,“她所要求再去学习的事也被准许了”(注:《丁玲全集·在医院中》(4),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53页。)。与小说前面的环境描写相比,这个结局和小说最后的那句话就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了,但它们似乎反映了身处革命环境的丁玲为融入到集体生活、为满足党对自己的要求而作的内心的挣扎,以及她在孤独失望中愿与党和集体保持一致的复杂心理。
《在医院中》的发表与当时兴起的“暴露文学”的潮流有关,1941年在延安形成了“暴露文学”的热潮。延安的许多文人作家发表了大量揭露、讽刺延安黑暗面的作品,如《老马夫》《废物》《夫妇》《一个钉子》《厂长追猪去了》《鸡啼》《丽萍的烦恼》等。这些作品集中反映了延安存在的官僚主义、干部和群众的矛盾、工农干部和知识分子的矛盾(注:《老马夫》(刊于《文艺日报》)描写一个在军中的老马夫,由于工作辛苦,弄得背也驼了、膝关节也硬了。而一个骑死三匹马的领导干部却比以前壮实,说起话来也很响亮。《废物》(《解放日报》1941,6,16)描写一个老士兵由于年迈体衰,被视为部队的累赘废物,部队的人怀疑他万一被俘会出卖大家,想开除他的军籍,最后他被部队拉下了,他引爆手榴弹,和要活捉他的三个日本兵同归于尽。此篇小说让人感觉甚为悲凉。《夫妇》(《解放日报》1941,7,2-4)描述一对来自山西的农民出身的红军夫妇未脱离愚昧落后的故态,丈夫粗暴愚顽,常打老婆,妻子则好贪小便宜。《一个钉子》(《解放日报》1941,7,24-26)描写两个干部争执得面红耳赤,只是为着一个钉子,一个要去,一个要留。因而小题大做,争论不休。《厂长追猪去了》(《解放日报》1941,10,15)描写一个安塞工厂的厂长终日所做的只是在马棚、厨房、员工住室、猪圈、厕所穿梭查看,十分琐碎无聊。《鸡啼》(《解放日报》1942,1,12)描写一只公鸡在夜里看见月光惨白,误认为是天亮,就喔喔地高声叫了起来,作者以此来讽刺“歌颂光明”论者。《丽萍的烦恼》(《西北文艺》)描写一个名叫丽萍的知识女性嫁给一个工农干部后,因为生活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而冲突不断。)。“暴露文学”潮流的出现是延安读者,主要是青年读者推动的结果。丁玲刚主办《解放日报·文艺》栏时,有读者反映文艺栏的文章使人感到不活泼、太长。于是丁玲在考虑读者的需要上改正,使《文艺》减少了些持重的态度,而“稍具泼辣之风”。因此,她在1940年10月号召大家写杂文,征求批判社会、文艺的短作。此后出现了一些批评国统区的短文,不久又有人反映“子弹打得太远,不知别人读到没有!”(注:丁玲:《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2期。)因而他们把枪口调转对内,批评延安的文章开始一一涌现。我们也可以合理推测,青年读者的口味促使了《在医院中》这一类作品的出现,并使得它们有了活跃的读者市场,因为它们的犀利和敏锐正合了青年的胃口。
丁玲塑造了陆萍这一人物形象,通过她——一个初来乍到的女孩来传达出了丁玲自己在延安的生活感受。在延安特殊敏感的政治环境里,《在医院中》的小说的虚构性既可以使丁玲传递出自己内心的微妙感受,又可以避免读者和敏感的批评家把陆萍与丁玲本人等同起来。另一方面,丁玲从自己的体验出发触及了延安的青年所遇到的普遍问题,揭示出了陆萍与环境的冲突的某种合理性(注:我们注意到延安整风时,丁玲的《三八节有感》受到了批判。对陆萍和环境的矛盾,当时还没有把它上纲上线。看来,当时人们对此持宽容态度。)。随着整风的开展,这一问题变得更加严峻了,丁玲本人和陆萍这一形象所代表的青年知识分子都必须改变自己以适应革命的需要。《讲话》以后,延安知识分子尤其是作家开始了“改造自己”和“改造艺术”的漫长过程。
❹ 林莎的文学作品
我愿是一支莲 我愿是一支莲
在角落开出最美的花
洁浄的花瓣
淡淡的忧伤 2013年09月22日于青岛 今夜秋叶飘荡 那年
如歌的秋叶飘荡里
邂逅了如歌的你
如今,秋歌又起
此地,此树,此景
飘乎不定的你
何苦在夜里独自流浪
摇曳,摇曳
何不沉落我心
明月高挂枝头
照亮的心扉为谁敞开
只为你
独守着心底的宁静 2012年10月15日于济南历下 有种感情叫做闺蜜情 生命里存在着这样一个人她叫做“我的闺蜜”
在人生的另一个角落
折射出生活的别样滋味
仿佛是我镜子里的自己
这种感情叫做闺蜜情
在嘈杂的人海中
能够随我一起演绎生活
如影随形,亲密无间
一起经历的
那些人,那些事
是灵魂里最美的风景
这种感情叫做闺蜜情
可以让笑声撒在彼此怀里
可以让泪水流进彼此心中
她还可以充当
自己生命中的那个他
却比他更值得珍惜永久
毕业季里
牵着彼此的手,含情脉脉
一起的快乐呼啸着远去
无法阻止的青春渐渐走远
可是,生命的光阴
又怎么能够轻易地冲走
这些真情的积淀
告别青春,渐近中年
友情遥远,爱情未遂
而这种叫做闺蜜情的
却在生命里越酿越醇香
任何时候去打开
都会清香袭人,忘却疲劳
纵然岁月匆匆远逝
可是那些金玉般的真情
却彼此铭记在了心里
蓦然回首时
忙碌与压力已是轻烟
只因有你相陪在生命
只因有你挂念在心房
旅途上的山峦与河川
又何以能够隔断
这弥足珍贵的闺情绵绵
闲暇的日子里
总能怀念彼此,同坐灯前
一起细数回忆的青春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闺蜜。2014年09月14日于青岛 回忆少年的雨 少年时,特别喜欢下雨的日子。赤脚在雨里,任凭溅起的泥水爬上崭新的花裤角。奔跑在雨里,那感觉像出笼的鸟儿一样欢快。
可是自从挤身在生活的人海里,那渐行渐远的雨声,早已离开了我的生活,随着时光走远,离去。北方的天气越发干燥,夏日里的阴云像少年的光阴一样远去,下雨的日子总那么罕见。少年的欢乐早已成为回忆,雨声似在梦里,徜徉在心头,总想向它挥手拥抱。
有时,难得工作之余,期待多日的雨,恰在那时远远走来,像天使,像婀娜的害羞少女;隔着轩窗听它淅淅沥沥,像弹奏的古琴曲。那甘甜的雨露,多想仰头去亲吻。那冲动让我痴痴地立在雨中,忘记了打伞。
同事走来,轻轻拍一拍我的肩,一把我拉回现实的庄园,惊碎了回忆 …… 2014年07月18日于青岛 写诗的快乐 写诗是件快乐的事,透过景物,你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感受,想象到别人想不到的意境。
轻轻地拈起一支笔,记录下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下生命的长流不息,写下对未来的憧憬向往,对生灵的仰慕敬重,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让快乐在笔尖燃烧,让思想放飞蓝天白云,让思绪付诸人海潮流。
透过诗文,我们会走入另一个世界,一个没有烦恼,一个没有压力,身体可以轻若浮云,灵魂可以肆意纵横,思想可以信马由缰的世界。
通过写诗,你会培养出不一样的观察方式,别人看到的仅仅是一花一叶,你看到的却是一个春天;别人看到的是脸上的微笑,你看到的却是她纯洁的心灵;别人看到的是落叶飘零,你看到的却是生命的真谛。
通过写诗,你会更加的热爱生活,别人在抱怨风吹乱了秀发,你却发现前方的诗意盎然;别人酒后愁更愁,你却可以酒后酣畅淋漓、灵感迸发;别人旅行途中累得气喘吁吁,你却意兴阑珊、乐此不疲。
通过写诗,你能够更好的认清自己,透过字里行间去品味人生,透过文字去理解生活,通过手中之笔表达对生命的感悟。
写诗的感觉是美妙的,它超越了肉体的感官,你感到的不再是凡夫俗子也感到的,不再仅仅是鸟语花香,暖风醉景。
写诗的感觉是逍遥的,它摆脱了世俗的禁锢,不用担心着会不会及格,会不会通过,会不会拿到学分,它表达着世间最无限的自由。
写诗的感觉是甜蜜的,它凌驾于俗不可耐的戒指、玫瑰,表达的是含蓄、委婉、悠远、源远流长、妙不可言。
写诗不用花心思去刻意构造,灵感随着笔尖游走,写诗不用调查采访,一草一叶都能跃然纸上,写诗不用滔滔不绝,只言片语都能脍炙人口,写诗不用满腹经纶,稍加留意都能雄才展翅。
写诗,不求功名利禄,但求淡泊宁静;写诗,不求完成后的成就,但求创作过程的惬意;写诗,不求掌声与赞扬,但求完成后的自吟自娱。
写诗不必在意心情的好与坏,环境的恶与劣,社会的黑与白,人性的善与恶,人间的美与丑,学识的深与浅,某个地域,某个时刻,都会妙笔生花。只需要具备善于观察的双眼或是更注重于思索的头脑,足矣。 2012年11月15日于山东财经大学
❺ 父亲的身份林冲是俞北平的儿子吗
是的,电视剧《父亲的身份》21集中,俞北平和林莎莎相认,林莎是俞北平的遗腹女,当时他还有个哥哥—林冲,林冲是国民党中校团长,俞北平原名林有发。
自从俞北平得知林莎是自己的女儿之后,就十分关心林莎的生活,他询问程忠义关于林莎的事,得知自己的儿子林冲还活着,林莎兄妹之间的关系非常好,而且林冲也是一名军官,他在战争中很勇猛。林莎俞北平有三个孩子,一个是和徐咏仪的孩子徐丹妮,还有两个就是前妻给他生的孩子,林莎和林冲。
(5)林莎夏凡小说结局扩展阅读:
主角简介:
1、俞北平 演员陈建斌
身份神秘,如履薄冰的潜伏者。国民党国防部二厅九处处长,后为清城特调局上校主任。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深度潜伏于国民党内部的中共地下党员,肩负重大使命,在危机四伏的谍战生涯中与两个女儿敌我难分、爱恨难辨,永远生活在判断与抉择中。
2、郑翊 演员俞飞鸿
俞北平的死敌,她内心刚毅,外表冰冷,心狠手辣,精心策划一个又一个陷阱等待俞北平落网,二人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生死角逐。
3、吴昆才 演员曹卫宇
农民出身,有能力,擅长人情,他左右逢源,从底层一步步爬到了特调局主任的位置,是个非常典型的国民党基层干部。
❻ 父亲的身份大结局余北平牺牲了吗
在《父亲的身份》大结局中,并没有明确写俞北平生死,在大结局中俞北平生死成谜。相关剧情内容:万分沮丧的郑翊来到囚室,看到了林莎和丹妮姐妹俩,林莎告诉她,清城马上就要解放,国民党失败了。
郑翊用枪指着她们,把她们带到特调局楼顶,她要林莎和丹妮眼看清城解放,却无法享受解放后的胜利喜悦,她要和她们同归于尽。林莎希望郑翊杀了自己放过丹妮,郑翊指着天空正在飞行的飞机,告诉她们俞北平就在这架飞机上,但飞机一会儿会爆炸。
解放军部队已经攻进清城,炮火就在不远处响起,郑翊扣响了扳机,林莎奋不顾身扑向郑翊,二人一起从楼顶摔了下去。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林莎完成了父亲的嘱托,用生命保护了妹妹丹妮。
一小时后,共军全面占领了清城,徐丹妮活了下来,她在清城大学毕业后留校当了一名教师,但从此没有父母音讯。她不知道被郑翊动过手脚的飞机最后是否能安全着陆,但她知道自己的父亲不是特务,而是一名为了保护清城、为了革命胜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共产党员。
(6)林莎夏凡小说结局扩展阅读:
这部电视剧是一部谍战剧,地下党员俞北平一直潜伏在国民党内部,和亲生女儿林莎从较量再到怀疑最后相认,神秘的父亲再加上间谍的这个身份,使他在国民党的处境越来越危险。
俞北平在解放战争胜利前夕,他一直深度潜伏在国民党内部,在危机四重的谍战生涯当中和两个女儿敌我难分,而他也永远生活在判断与抉择当中。林莎是他失散多年的女儿,她作为美军中尉一直暗中调查亲生父亲,最后两人相认,而林莎为了保护他的父亲而英勇牺牲了。
俞北平和他的现任妻子还有一个女儿徐丹妮在青城上大学,而且思想属于左倾,对于父亲的特务身份她瞧不起,同时也正爱着一名有家室的教授,这让他感到很苦恼。
俞北平一方面要完成组织高任务,一方面要小心翼翼保护两个女儿,最终大女儿为他牺牲,小女儿直到和父亲分离才明白她的父亲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但这时两人却永隔天涯了。
❼ 父亲的身份大结局
徐咏仪和俞北平在家收拾行李,准备随时出发。在收拾行李的途中,俞北平却发现徐丹妮不见人影,便前往迟又一家找徐丹妮。
而郑翊正在面见徐文正,她将俞北平进入五号油库警戒区的事告知徐文正,请求徐文正派人抓捕俞北平,但徐文正却不同意。与此同时,徐丹妮正关在绥靖总署里,被宋强严刑拷问。在折磨下,徐丹妮始终不松口。
徐文正见郑翊心意已决,只能放低姿态,请求郑翊放过俞北平和他的家人。俞北平是徐文正女儿和孙女以后生活的保证,因此他极不希望俞北平出事。怎料郑翊已先行一步直接向南京取得逮捕俞北平的许可,徐文正见此,只能把俞北平的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道明一切后果都由他承担,以求得家人的平安。待郑翊离开后,徐文正自杀于书桌前。
俞北平同林莎见面,林莎告知俞北平徐丹妮已落在了郑翊的手里,同时,也将关于毁城计划的探查结果俞北平,他们已经确定五号油库只是郑翊的烟雾弹,真正的运输入口是鱼浦头仓库。俞北平告诉林莎鱼浦头有两条线路,一号线和二号线,并且在二号线上有盲点。原来郑翊目前所依据的地下水道图纸为日本人所绘,而清城最早的地下水道则为德国人所造,因此某些管道并未在日本人所绘的这张图纸上呈现出来,二号线便是如此。经商讨后,他们准备在二号线上做文章,通过改变二号线线路把燃油引到城南的一个废弃油库。
同俞北平告别后,林莎暗自潜入鱼浦头油库,带着炸弹试图引爆油库,不料郑翊早已安排在鱼浦头旁的官兵捉住。与此同时,谢楠带人到鱼浦头的二号路线,试图改动二号线。
特调局内,正在同下属开会的郑翊,得知林莎被捕的消息后,很是得意。郑翊知道林莎专门经受过训练,普通的审讯对她毫无作用,便决定让林莎见徐丹妮,以击溃徐丹妮早已被折磨得痛苦不堪的心理防线。这一招果然凑效,徐丹妮终于扛不住压力,道出解码书就藏在迟又一书房的书柜中。
另一边,徐文正的副官田昱为了让俞北平和徐咏仪安心登上飞机,向他们隐瞒了徐文正的死讯,只告诉他们徐文正早已登上飞往台湾的飞机。俞北平和徐咏仪虽对消息存有疑虑,但最后还是听从了田昱的安排,准备登机。
通过解码书,郑翊等人分析出了共党要对一号线进行行动,当即下令要实行二号线计划。而被关押在监狱里的林莎正在安抚情绪濒临崩溃的徐丹妮,徐丹妮为自己屈从于郑翊的威胁后悔不迭,林莎则告诉徐丹妮,情报不过是俞北平为郑翊设下的一个局,目的便是要郑翊实行二号线计划,好成功利用二号线的盲点。随后,林莎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便鼓励徐丹妮不要放弃活的希望,并让徐丹妮帮忙传递情报给俞北平。
共军分成三路已经攻入清城,清城已注定要被共产党掌控,毁城计划迫在眉睫。怎料本就该出油的二号管线却至今没见油,郑翊听到这消息,心下已凉了一半,如此一来,毁城计划已来不及。 郑翊故作镇定,要下属沿二号线反复排查。
正当这时,城南方向传来了一声巨响。郑翊惊觉爆炸的方向不对,而她的下属也正好前来告知郑翊二号线路被共党拦截,导入的燃油被分流到了城南的一个废弃油库的消息。毁城计划崩盘,郑翊听着城南不断响起的爆炸声,整个人已然疯魔。她将徐丹妮和林莎带到绥靖总署二楼的阳台上,准备让她们看最后一眼清城。
而这时,俞北平和徐咏仪已经登上了飞往台湾的飞机。在飞机上,徐咏仪由于担心徐丹妮等人以及对前途的迷茫,忍不住失声痛哭,俞北平轻声安慰。
阳台上的郑翊指着正飞过头顶的飞机,告诉徐丹妮和林莎,俞北平和徐咏仪便乘坐在这架飞机上,而这架飞机早被她装上了炸弹,在飞行途中便爆炸,到时俞北平便会尸骨无存。林莎和徐丹妮闻言,皆是哀痛欲绝。在郑翊朝林莎开枪的同时,林莎动用余生最后的力量,一个箭步冲上去,反手将郑翊开出的第二枪打在了郑翊身上,并拉着她一起从二楼坠下,最后,两人竟同归于尽了。在转瞬间发生的这一切,让徐丹妮很是难以置信。她望着林莎摔在楼底的身体以及其身后晕开的大滩血迹,痛不欲生。
不久,共产党攻破了清城,徐丹妮也得以解救。从那天起,徐丹妮彻底丧失了她的父母俞北平和徐咏仪的音讯,而她则在多年后成为了清城大学一名教授,安然度过晚年。
❽ 《父亲的身份》中俞北平的儿子结局是什么
这个剧中没有介绍,林冲在剧中的镜头很少。
在《父亲的身份》中,俞北平从南京来到清城调查约翰案,他和美军的联络官林莎针锋相对,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俞北平听到林莎提起了她的父母,他意识到了林莎可能是自己在战争中失散的女儿,经过证实,俞北平确认了自己的猜想,再次看到林莎俞北平不仅想关心她,还有对林莎的愧疚。
自从俞北平得知林莎是自己的女儿之后,就十分关心林莎的生活,他询问程忠义关于林莎的事,得知自己的儿子林冲还活着,林莎兄妹之间的关系非常好,而且林冲也是一名军官,他在战争中很勇猛。
剧集评价
《父亲的身份》故事切入角度独特,从一个高级情工人员的家庭生活入手,以谍战的悬疑推理为经、以父亲和三个子女间的情感纠葛为纬,折射出了共产党地下工作者情感丰富而信念坚定的内心世界,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较量,揭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真理。
相比以往同类作品,该剧在剧情设置上曲折惊险,背景开阔,推理缜密,塑造了特征鲜明的正派和反派人物群像,反应了国民党政府即将崩溃前的人心浮动和最后疯狂。
❾ 《父亲的身份》大结局介绍是什么
林莎和郑翊同归于尽了。
徐丹妮正关在绥靖总署里,被宋强严刑拷问。在折磨下,徐丹妮始终不松口。林莎和徐丹妮闻言,皆是哀痛欲绝。在郑翊朝林莎开枪的同时,林莎动用余生最后的力量,一个箭步冲上去,反手将郑翊开出的第二枪打在了郑翊身上,并拉着她一起从二楼坠下,最后两人竟同归于尽了。
在转瞬间发生的这一切,让徐丹妮很是难以置信。她望着林莎摔在楼底的身体以及其身后晕开的大滩血迹,痛不欲生。不久,共产党攻破了清城,徐丹妮也得以解救。
人物介绍:
1、林莎
林莎是俞北平失散多年的女儿,身份神秘的她作为美军中尉一直在暗中调查自己的亲身父亲,二人由怀疑到敌视、到父女相认,最终林莎为保护父亲而英勇牺牲。
2、郑翊
俞北平的死敌,她内心刚毅,外表冰冷,心狠手辣,精心策划一个又一个陷阱等待俞北平落网,二人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生死角逐。
❿ 父亲的身份结局是什么
父亲的身份结局:
在郑翊朝林莎开枪的同时,林莎动用余生最后的力量,一个箭步冲上去,反手将郑翊开出的第二枪打在了郑翊身上,并拉着她一起从二楼坠下,最后,两人竟同归于尽了。在转瞬间发生的这一切,让徐丹妮很是难以置信。她望着林莎摔在楼底的身体以及其身后晕开的大滩血迹,痛不欲生。
不久,徐丹妮得以解救。从那天起,徐丹妮彻底丧失了她的父母俞北平和徐咏仪的音讯,而她则在多年后成为了清城大学一名教授,安然度过晚年。
父亲的身份收官:观众感叹吴昆才活的时间太短,曹卫宇演技获赞
2016年5月19日,由高群书执导,陈建斌,曹卫宇、俞飞鸿、齐溪等联袂主演的电视剧《父亲的身份》在央一完美收官,从4月21日首播到收官历时一个月之久,一经播出就成为收视黑马,长期霸占同期收视率榜首,豆瓣等专业平台口碑显著。
曹卫宇在该剧中饰演清城特调局主任吴昆才,一个农民出身,十分有能力,却因为没有背景需要在郑翊和俞北平之间左右逢源的中层特务,在剧中,他一直活的比较憋屈,被观众调侃为黑锅侠。更有观众称这部剧为“背锅侠吴昆才”。
在该剧的32集中吴昆才打算渡船逃跑,却被俞北平发现,在他想拿出自己最后的王牌:小范伪装翻译官的照片,以求自保,却被偷袭当场死亡,在该剧情播出当天《父亲的身份》收视率高达1.941。
在吴昆才死后,观众纷纷感慨是个人才,就这么死了,还有的说他死的太冤了,也有人调侃估计吴昆才到坟里也会再背一只锅,也有很多网友将现实和电视剧分开,说曹卫宇演的太好了,只是吴昆才活的时间太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