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说大全 > 描写人物冲突小说范文

描写人物冲突小说范文

发布时间:2023-02-05 14:13:41

『壹』 030 | 浅析网络小说的矛盾冲突

小说离不开情节,情节离不开矛盾冲突。小说中形成矛盾冲突的内容和方式是多方面的,如生与死。小说中的矛盾冲突如果设计得好,既能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又能起到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的作用。 

小说中的矛盾与冲突往往放在一起来讲,是因为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矛盾只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状态,而冲突是因矛盾引发的,注重于斗争较量。 矛盾产生冲突,有矛盾不一定有冲突,冲突是矛盾激化产生的结果。

在前面分享小说大纲的时候提到小说矛盾,这是构成网络小说的必要元素。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一般来讲要比情节更先一步,我们只有确定了主要的矛盾关系才能去具体地设计情节、确定冲突。

比如小说《庶女有毒》中,女主前世被害后重生,这造成了她与嫡母嫡姐之间的矛盾关系,她与皇子们之间的矛盾关系等等。首先存在这些矛盾,随着矛盾的发展变化才有可能产生冲突并引起冲突的变化。

然后再来看看冲突:

1. 基本概念

这里举几个例子:

脾气暴躁的老妈回到家之后,把我臭骂了一顿

我因为业绩好,同事都在身后各种议论我,说我的坏话。

我好端端的走在一条街道上,忽然一盆水倒下来把我淋得透湿。

以上这几个例子是冲突吗?当然不是,首先要明确一点, 麻烦不等于冲突 。

之前有讲到过冲突的公式:冲突=渴望+障碍。

意思就是,想要塑造一个冲突,主要人物首先需要有一个渴望。比如说渴望升职,渴望幸福的生活,渴望成为有钱人。然后,现实需要给他足够的障碍,来阻止他完成这个渴望。比如说,他渴望升职,但是老板居然是他的情敌。

渴望和障碍,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基本冲突。而渴望和障碍越强烈,这个冲突也就越强烈。一个冲突告一段落,故事稍微平缓,然后准备迎接下一个冲突。

我们写小说的时候,其实就是将渴望和障碍这两股相反的力量集中到主人公身上,彼此之间相互拉扯。然后故事就在这一个个拉扯之中,被扯到了最后的结局……

2. 冲突的性质

1 )主动型冲突:

这种冲突是由自己引发的,比如主人公强烈地想要获得某样东西或者强烈地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于是主人公便不断努力地去追求,然而一路上到处是各种各样的障碍,让主人公很难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小说《斗破苍穹》就是很明显的例子,男主从天才变成了资质平平的废柴,又遭遇了被退亲的羞辱,这些事件激发了他内心强烈的渴望,于是他主动地去追求能力去战胜那些看不起自己的人。

2 )被动型冲突

主人公原本只想过平静的生活,但是却被动地遇到了各种危险或者威胁。主角为了保全自己重要的东西,不停的逃避着。整体的故事看起来,就是各种危险接踵而至,而主角努力保护重要的东西,逃避危险的侵害。

比如各种宫斗或宅斗小说,女主原本对名利无感,只想过佛系的生活,无奈遇到了各种危险,为了保全自己或家人,只得拼命升级打怪。

这两种冲突,其实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区别。无论渴望的是具体的东西,还是渴望保全自己,都是渴望。无论是阻挡自己变得更强大的绊脚石,还是身边出现的危险,其实都是障碍。所以最后组成的东西,都叫做冲突。

当然这两种类型的冲突,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大多数作品中都是结合起来使用。比如《甄嬛传》中,女主一开始无心争权夺利,之后被形势所逼为了保全自己开始抗争,再之后又不断演变为主动型冲突。

3. 冲突的结果

1 )冲突会导向人物行动,逼迫或强化人物在身体上或心里上动起来。

如果渴望和障碍够强烈,人物不可能不做点什么。比如你渴望升职加薪,而你的情敌上司处处与你作对,这时候你会怎么做?如果你觉得障碍太大了,应该换一份工作,什么都不做就走了。意味着你的渴望还不够强烈。如果你什么都不做,居然还升职加薪了。如果故事是这样发展,不需要你改变点什么的话,这说明障碍不够强烈。因而都不能形成冲突。

所以说, 如果单看结果的话,不导向行动,不推动故事发展的,都不能算是冲突。 其实很多写作书里面,都提到了大家逃避冲突的倾向。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尽量逃避冲突。但是作为一个写作者,我们需要拥抱冲突。

不要把冲突当成是一件麻烦事,而要把冲突当成展示人物的机会。就像是,没有这个压力,怎么能表现人物的处乱不惊呢?随手得来的成功,都不值得赞颂,不是吗?

2 )冲突能够彰显人物的性格特质。

我们写作的时候,为了展示一个人的内在品质,不能直接说“他是个好人”,“他是个真诚的人”。这样是不行的,我们需要展示。

要怎么展示一个人的真诚呢?最简单的,是看他的行动。但这个行动,如果只是普通的行动,并看不出什么。但在冲突下的行动,最能说明一个人的本质。

如果他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说了实话。我们并不能说他真诚。但如果,假想一下。他有生以来最恨的敌人,被冤枉了。而且他只要作伪证,就能拿到一大笔钱。这个时候,他还说了实话,帮敌人脱罪。这个时候,我们都会心服口服的认为他是个真诚的人。

综上所述,冲突是逼迫、强化人物行动,而冲突导致主人公采取的行动和选择,才能展现出人物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彰显出人物的性格特质。这个冲突越激烈,越能体现。

4. 冲突的塑造

1 )设置冲突

可以设置冲突的人物、群体、目标。

人物: 如果你选择了正确的人物和情景,冲突会自然发生。你的任务就是塑造截然对立的人物,并把它们放在一起。比如把一个将军和一个逃兵放在一起,一个腐女和一个钢铁直男放在一起,一个懦弱胆小的废柴和一个个强大的敌人放在一起等等。

群体: 人物群体,特别是为了共同原因和意识形态结合在一起的群体,与生俱来会产生冲突。比如天主教徒和犹太教徒,有着深仇大恨的两大家族,存在着竞争关系的两个帮派等等。

目标: 就是说要设置有冲突的目标,自然容易引发冲突。比如大魔王想要毁灭世界,而英雄想要拯救世界;女主只想过平静生活,而女配们非要把生活搞得乌烟瘴气;男主想要成为全天下最厉害的人,而一些小人见不得男主好,拼命陷害男主。

2 )设置冲突的环境

冲突的人物被迫在一起,比如必须合租,被关在了一个密闭空间里,或者必须一起完成一件事情。这就是冲突的环境。

比赛(竞争)环境、有权力斗争的环境,都是很容易引发冲突的。另外某些极端的环境,比如所有人只能活一个这种,也是非常容易引发冲突的。

3 )加强冲突的效果

分别有两个方法:提高冲突的筹码和延长冲突。

提高冲突的筹码, 就是要增强渴望和障碍。比如主角想要成为有钱人,如何加强冲突呢?首先增加渴望,让主角因为没有钱被歧视被欺负等等,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渴望;然后增加障碍,让主角在赚钱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比如说主角不仅学历低身体素质差,还有一群拖后腿的家人等等。

延长冲突, 就是好好的表现这个冲突,不要让冲突出现后却草草收场,尽量更好的、描写、渲染表现冲突,挖掘冲突内在意义,让它发挥最大的效用。

『贰』 巴金《寒夜》——思想冲突、个性冲突的交响曲。

《寒夜》是巴金解放前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最初动笔于一九四四年秋冬之际的重庆,完稿于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小说以一九四四年冬到一九四五年底一个重庆小职员的悲惨遭遇为线索,成功地塑造了汪文宣(夫)、曾树生(妻)、汪母这三个人物形象,展现了社会底层小人物在抗战即将胜利前的迷茫和艰难困苦的生活,特别揭示了勤恳、忠厚、善良的小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

一直都觉得巴金的作品很是深刻,读《寒夜》感觉好压抑,我喜欢这本书是因为它给人一种强烈的情感代入感,我认为这也是这本书很强大的地方。巴金在《寒夜》中用笔极为克制、冷静,他以简洁的文笔写下了内忧外患的动荡下,一个家庭的情感纠葛以及最终的崩塌。

《寒夜》在创作风格上也由热情倾泻转入深蕴细腻,为那些在黑暗年代中挣扎的小人物喊出了痛苦的呼声:青春的消逝,理想的破灭,人性的扭曲、时代的悲剧…

“夜的确太冷了,她需要温暖”整本书中充斥着压抑、绝望二词,不管是言语激烈却爱着儿子的母亲、软弱敏感却善良的汪先生,还是那个内心荒芜却容易感动的树生,在那灯火昏暗凄凉的街巷里、在那摇摇欲坠的大楼中、在那间总有老鼠驰骋的房间里,一个关于对现实的无奈、关于亲情与爱情的挣扎、关于对时代无声的泣血的控诉的故事在展开。

“快半点钟了,天空里隐隐约约地响起飞机的声音,街上很静,没有一点亮光。他从银行铁门前石级上站起来,走到人行道上,举起头看天空。天色灰黑,像一块褪色的黑布。”小说以人物的悲剧性格刻画的悲剧故事,从侧面体现了一个时代,在黑暗腐朽的统治之下所折射出来的小人物的悲哀。在整部小说中,我们每个人仿佛能够从中发现自己的面容,从而感触也就会来得更加深刻。《寒夜》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粉饰过的语句,但是读起来字字诛心。仿佛有人揪住了你的心脏一般,让人觉得呼吸困难,异常压抑。

巴金在小说中紧扣人物的独特个性,较多地采用了心理分析的方法来揭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充分发掘和描写了人物内心情感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尤其是常常抓住人物内心世界中两种对立的因素,从动态中加以剖析,写出它们的起伏消长。

对于汪文宣这一人物形象,作者没有给他出路,他的身上,不仅仅是知识分子的弱,也是自身性格的弱,为人子的弱,汪文宣在家庭生活中的软弱是无法忽视的,而这样的软弱更是造成家庭悲剧的重大原因。作为家庭的核心人物,他无力改善局面,也只有在这样的局面中看到家庭毁灭的悲剧。

这是一部小人小事作品,也是一个现代小家庭的思想冲突、个性冲突的交响曲。巴金在沉重的生活中描写的个体挣扎,在战争生活为背景下叙述的个体生命形态的发展,其中有新旧文化的对抗,也有人性的互相冲突扭结与妥协,原始生命中人性的本质,外在社会文化压抑下人性的扭曲,和个体幸福的追寻的命题互相扭结,形成既相互冲突,又相互妥协的无奈,在中国家庭的个体感受和传统伦理的冲突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叁』 怎么写小说开头

作为一名网络作家,我们都希望自己的作品第一眼就能吸引读者,如此,小说的开头也就变得相当重要了。笔者曾经听一位编辑说过,写好网络小说的开头,你的作品差不多也就成功了一半。那么,网络小说的开头应该怎么写呢?
第一,以人物矛盾冲突为开头。以人物的矛盾冲突作为一本网络小说的开头,就是把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冲突第一时间呈现给读者,而且开篇的矛盾冲突最好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越是激烈,越能吸引读者的眼球,给读者一种想要马上知道矛盾冲突结果的愿望。而这种小说的开头方式,也是最常见的。
第二,以回忆的方式倒叙开头。如果网络小说以回忆的方式开头,那么确保讲故事的人就是主角,或者是小说故事的直接目击者,这种开头方式先把结果呈现给了读者,然后用回忆把读者代入小说的故事情节之中,这样的开头能够增强小说的代入感,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就是喜欢听过去的故事,即便你的小说情节不是很精彩,但是因为是回忆倒叙,读者也能第一时间被小说内容吸引,因为读者已经知道了小说的结果,那么就一定会想知道产生这样结果的原因,这就是读者的阅读心理。
第三,以性格鲜明的人物描写为开头。读者读网络小说,最希望看到的当然是小说中有趣的人物形象。如果你的小说人物形象性格十分鲜明,那么就可以描写这个人物的鲜明性格作为起始,先让读者认可你这个人物,然后再认可你的小说故事情节,这是很多有经验的网络作家经常运用的小说开头的方法,往往一个开头的人物写好了,对吸引读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以幽默的语言为开头。幽默的语言,可以是来自本身具有幽默风格特点的词句,也可以是人物之间幽默的对话,更可以是幽默搞笑情节的叙述。要记住,读者读你的网络小说是为了寻找欢乐的,如果你的网络小说开头就很幽默风趣,读者自然第一眼就能记住你的作品,再阅读以后的章节,自然也就没有阻碍了。
第五,以气势雄浑的环境描写为开头。大家如果听过一些教授网络小说写作的课程,一定有讲师说过,写网络小说,切记不要有大段的环境描写,更有在小说的开头不要有太多的环境介绍,其实这样的观点是很不全面的。开头的环境描写如果能够写出气势,能够让环境描写对故事情节和人物起到充分的衬托作用,这种小说开头方式还是很能吸引读者的。

第六,以悬念为开头。悬念,一个最起码的作用就是吸引读者继续阅读,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网络小说的出现,悬念这个小说中曾有概念,似乎就被淡化了。实际上小说中所说的悬念,就是人物的一些不同寻常的举动,或者是被小说中预示的可能出现的故事矛盾冲突的结果,这就吸引读者很快代入到小说中,去寻求悬念的答案和原因。
第七,以人物强烈的情感为开头。网络小说开头强烈的情感描写和矛盾冲突,能够让小说的读者先认识主角,通过去感受主角的情感变化,让读者很快代入到网络小说之中,被小说的情节和内容吸引。不过以人物激烈的情感冲突为开头,需要你有很好的文笔驾驭能力。
第八,以读者熟悉的场景方式为开头。一些读者熟悉的场景出现在小说中,能够让读者第一时间对小说产生共鸣。不过,这样的开头需要你仔细选择合适的场景布局,需要有很好的布局谋篇的能力。不过,这样的开头如果能够写出来,却是能够远胜于其他的开头方式,更能令读者感到小说开篇的新颖和亲切。

『肆』 小说要怎样写才能突出戏剧冲突

小说中的复元素很多的话,必须主制次分明.以主线为主,一切支线围绕主线发生,支线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千万不能把主线给模糊了,反而要更加映衬出主线要说明的事物.
戏剧冲突,可以指对人物内心造成的剧烈冲击,必须是出其不意的,有种经典的手法,叫做"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即根据人物内心的想法,是不会发生的,没有想到过的,但是在写作时暗留了伏笔,那么就又造成了冲击又不会突兀.
写作的时候,要将人物的个性设计好,并且相互交集,性格鲜明的人物相遇就会发生戏剧冲突.也不能一味的冲突,要在适当的时候停止,或者升华,否则就很难有新的意境.最重要的是,有自己的想法,在情节上不要落入俗套,就会有出彩之处.

『伍』 写网络小说已矛盾展开情节,以冲突塑造人物

什么叫矛盾?我觉得从字面上就能理解吧?简单吧?我不清楚楼主为什么不懂?吵架是矛盾、打架是矛盾,两人不和也是矛盾,只要是对立的人和事都是矛盾,举个例子,超市排队交钱,有个人把你挤出去,占了你的位置,你是不是很不爽?会不会找插队人理论?你跟这个插队的人不和睦,这就是矛盾,你只要把这个矛盾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写完整就是一个情节...在这个矛盾冲突中,通过说话、动作、心理自然能塑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假如你要塑造你自己是个性格懦弱的人,跟插队人顶多就是讲道理,假如你塑造自己是脾气硬气的人,你有可能把对方打到在地,不同的人物性格特点,表现出的说话、动作、心理都是不同的....反之,通过说话、动作心理也能表现出不同的人物性格特点。
不知道这样解释你能明白吗?这些基础知识好像在小学语文课上就有教,我现在还记得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描写,情节是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组成的,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你小学都咋学的......你找本小学语文课本看看,估计这些都不需要问....都是些基础知识。

『陆』 矛盾作品《子夜》读后感3500字

《子夜》反映了一九三零年左右革命深入发展、星火燎原的中国社会的面貌,并且立足于这样一个广阔的背景,透过人物的性格和命运的发展,鲜明有力地显示了整个时代的发展趋向和壮阔波澜。故事以戏剧般的场景来开端:主人翁吴荪甫在乡下的父亲吴老太爷避战乱来到上海,扑朔迷离的都市景观使这个足不出户的老朽——吴老太爷深受刺激而猝死。第二天吴府办丧事,上海滩有头有脸的人纷至沓来吊唁。他们聚集在客厅,名以上是来吊唁,在私底下无不是在打听战况、谈生意、搞社交。善于投机的买办资本家赵伯韬找到吴荪甫和他的姐夫杜竹斋,拉拢他们联合资金结成公债大户“多头”,想要在股票交易中贱买贵卖,从中牟取暴利。杜竹斋心下犹疑,赵伯韬遂向他透露了用金钱操纵战局的计划。吴、杜决定跟着赵伯韬干一次。这次合作,小有波澜而最终告捷。
在双桥镇农民暴动成功后,它打破了吴荪甫“双桥王国”的美梦,但在此同时他与杜竹斋等人筹划的益中信托公司就成立起来了。他决定将双桥镇劫后的余产折合现金投放到益中信托公司,干一番大事业。他起用丝厂职员屠维岳,蒙骗分裂工人组织,平息了工潮。这时,杜竹斋驱车赶来,报告了公债投机的手的喜讯。吴荪甫意满志得,感到胜利正在向他招手。
然而好景不长,交易所的斗争也日渐激烈。原先吴荪甫与赵伯韬的联合转为对垒和厮拼的局面。益中信托公司,作为与赵相抗衡的力量,形成以赵伯韬为“多头”和益中公司为“空头”之间的角斗。www.330011.coM赵伯韬盯上吴荪甫这块肥肉,想乘吴资金短缺之时吞掉他的产业。几个回合较量下来,益中亏损八万元栽了跟头而停下来。此时吴荪甫的资金日益吃紧,他开始盘剥工人的劳动和克扣工钱。新一轮的罢工到来,受到牵制的屠维岳分化瓦解工人组织的伎俩被识破,吴荪甫陷入内外交迫的困境。
赵伯韬欲向吴荪甫的银行投资控股。吴决心拼一把,他甚至把自己的丝厂和公馆都抵押出去作公债,以背水一战。他终于知道在中国发展民族工业是何等困难。个人利害的顾虑,使他身不由己地卷入到了买空卖空的投机市场来。
公债的情势危急,赵伯韬操纵交易所的管理机构为难卖空方吴荪甫。几近绝望的吴荪甫把仅存的希望放在杜竹斋身上。千钧一发之际,杜倒戈转向赵一边。吴荪甫彻底破产了。推荐理由:
首先是思想方面。“子夜”,原指夜半子时,,也就是深夜11点至凌晨1点。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这个时刻一过,黎明就要来到。作者以此作书名,形象地概括了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特点,寓意深刻。作者运用象征手法反映出小说的故事发生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旧中国社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人民即将冲破黑暗走向黎明的坚决信心,“子夜”高度概括了小说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内容。它反映了30年代中国的真实社会生活,向人们展现了大都会生活的种种,详实细腻的生活描绘,使读者沉浸其中,真实的感受到当时的社会,可以说是一份难得的史料。
其次就是在小说的语言方面。在小说中,《子夜》把非虚构性的话语引进小说,与虚构性话语融汇、辉映,应该说是相当大胆而富有创造性的文体试验。其中其史诗品格,无疑得益于“诗”与“史”两种语言巧妙调适与组合,使得小说既有诗的韵味,又有史的厚重。这正是当代很多小说所没有,或者说达不到的层次,这个是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习的。再者就是在小说的结构与线索的设置方面。小说以赵吴之间的矛盾为主线,以双桥镇暴动与吴的矛盾、裕华丝厂女工罢工斗争与吴的矛盾为辅,三线交错发展,从而联系社会各方面,展示着宏大的社会面貌,同时深刻具体的展现着人物的形象。最后就是小说的人物方面。在吴荪甫这个典型人物的塑造上,作家缜密的艺术构思和卓越的创作才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作家笔下的工业资本家吴荪甫,不是庸碌卑琐的人物。他曾经热心于发展故乡双桥镇的实业,打算以一个发电厂为基础建筑起他的“双桥王国”来。但双桥镇不是“英雄用武”的地方,他的“目的是发展企业,增加烟囱的数目,扩大销售的市场”。不仅这样,他还知道如果发展民族工业。他具有游历欧美得来的管理现代工业的知识,有魄力,有手腕,炯炯有神的眼光常常能够煽起别人勃勃的事业雄心,愿意和他合作。但是吴荪甫这个工业界的骑士却是生不逢辰的。他不是生活在十八、九世纪的欧美,而是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帝国主义侵略的魔手紧紧扼住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咽喉,因而他的发展民族工业的雄心不能不成为一个无法实现的幻想。野心勃勃、刚愎自信的吴荪甫,也只剩下了一条“投降的出路”。通过上述这些描写,《子夜》揭示出了作为民族工业资本家的吴荪甫的两面的性质:他和帝国主义及其卵翼下的买办金融资本家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劳动人民,特别是工人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在帝国主义统治下,中国民族工业是永远得不到发展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是永远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这是历史的必然的法则,谁也不能够改变或者动摇它。
经典片段分析:小说的高潮发生在两次工潮中。第十三章至第十六章写工人运动,吴荪甫腹背受敌,陷入困境中,小说情节趋于紧张并逐渐推向高潮。双桥镇农民暴动的成功,打破了吴荪甫建设“双桥王国”的幻想。第一次为对付工人罢工,吴荪甫起用屠维岳。他先是暗中收买领头的女工姚金凤,瓦解了工潮的组织;当姚金凤的走狗身份被识破之后,他使吴假令开除姚而提升那个把事情捅出去的女工薛宝珠。这样一来,以反间计迷惑分裂工人群众,结果薛被认为是真正走狗,姚的威信恢复,工人反而不肯接受对姚金凤的处置。接着作为让步,吴收回成命,不开除姚,并安抚女工给予放假一天。吴荪甫依计而行,果然平息了罢工。第二次工潮中,屠维岳软硬兼施,一面派流氓李麻子率人武力镇压罢工集合,逮捕工人代表和共产党;一面对工人花言巧语,收买人心,又诱骗被捕的何秀妹招出地下党名单。企图未遂时,他又坚决镇压。屠维岳是小说中别具特色的人物。他富于戏剧性的出场,就已显示出善于揣摸主子心理的特点。吴荪甫对屠维岳从斥退忽而又起用和提升并予以重用,既显示了吴荪甫的善于用人,也表现出屠维岳的机灵和城府。手握权柄之后,他对工人软硬结合,欺骗分化,为吴荪甫竭尽忠诚。他还利用黄色工会的派别纷争,借刀杀人,以提高自己的地位。
在这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中,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真人物”,极力突出当时的尖锐矛盾与种种利益纠纷,详实的情节描写无不时刻调动着读者的心绪,这也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的社科认识,只有对社会有所观察的人才能真正知道大众的疾苦。在这一情节过程中,人物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给人以强烈真实的画面感,各种矛盾几乎破纸而出,足见作者描写手法的功底。

子夜读后感范文
子夜范文2000字
《子夜》是著名作家茅盾先生的一部长篇小说。在茅盾的小说创作中,《子夜》的问世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仅就塑造民族资产阶级形象而论,《子夜》标志着中国社会中一个重要的阶级——资产阶级,被文学所遗忘的时代的结束。《子夜》全书共十九章,时间是1930年夏季的两个月,地点是中国政治、经济中心上海,故事从纵的方面是以工业资本家吴荪甫发展民族工业为主线,写他如何在“三条火线”中搏斗,最后在“四面楚歌”中以彻底破产而告终。故事从横的方面牵连着千头万绪,远至帝国主义势力在华的矛盾和中国新军阀的混战,近至各色人物在“十里洋场”的活动。小说纵横交错,远近相连,涉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子夜》的思想内容是由两方面的内容组成的。一方面是作者通过宽广宏博、复杂纷纭的社会现象,表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和寻求解放道路的战斗精神,也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向一切剥削阶级和帝国主义进行英勇搏斗、争取民族解放的精神;另一方面则是揭露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勾心斗角,其中也包括民族资产阶级与买办资产阶级的矛盾,以及民族资产阶级难以发展的历史命运,从而批判了托拉斯派的谬论。这两方面的内容是相辅相成的,也是作者艺术构思的注意中心。《子夜》全篇的焦点集中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运,通过塑造以吴荪甫为代表的民族资本家典型形象,向读者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动荡的三个方面:劳资矛盾、工人阶级的政治经济斗争和农村的经济破产,同时提出了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本家到底有没有发展空间这一问题。《子夜》全篇注重阶层的分析,塑造了以吴荪甫为代表的民族资本家的典型,既有崇尚正义的民族性,希望国家富强,又具有资本家原始的本性,痛恨工人罢工,赚取资本的利欲心,体现了受多重挤压形成复杂性格的立体人物。
吴荪甫是一个具有硬干的气魄、冒险的精神和雄厚实力的企业家。他想用自己的铁腕和意志发展资本主义工业。在家乡,他有发电厂、米厂等,企图以此为基础建立“双桥王国”。在上海,他有自己的丝厂,并且联络太平洋轮船公司总经理孙吉人、大兴煤矿公司总经理王和甫和金融资本家兼亲戚杜竹斋组成益中公司,他们鲸吞小厂,排挤同业,企图进一步兴办纺织业、长途汽车、矿山、应用化学工业等。这位曾游历欧美的有魄力有手腕的企业家,被称为“二十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这虽不免过誉,却多少表现出不失为英雄的本色,至少在中国的民族工业家中来说是如此。且不说他藏在胸中的宏伟计划,那振兴中国工业以实现孙中山提出的“东方大港”、“四大干路”一类“实业建设”方略的勃勃雄心,足可使人倾倒,单就眼前“大刀阔斧”的行动来说,就已表现出不凡的气度。在同业叫苦连天之际,他的丝厂经营有方,“境况最好”;他认定“中国民族工业就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项了,丝业关系中国民族的前途尤大”,几度面临困境,“还要干下去”。尤为出格的是,为同买办工业相抗衡,他不顾眼前的险情,同孙吉人、王和甫组成了益中信托公司,再经营八个日用品工业小厂,以拯救这类奄奄一息之中的民族工业。然而“英雄骑士”毕竟命运不济,他的计划是着着落空,他的行动是步步失败。他一只眼睛看着工业,另一只眼睛看着政治,他身边的唐云山和黄奋就是汪派人物。但他遇到的敌手是代表美国金融资本的赵伯韬,结果他处处受赵伯韬的牵制,终于一败涂地。原因就在于他生错了时代。在殖民地化愈益加深的社会里,帝国主义和买办工业挡住了他的去路,国内军阀混战、政治腐败使工业面临困境,这些都注定了他的悲剧结局的必然性。吴荪甫的计划原先就构筑在这样一种幻想上:“只要国家像个国家,政府像个政府,中国工业一定有希望的!”可是这幻想的前提并不成立,他的失败终成势所必然,这恰恰从现实同理想的矛盾中揭示了悲剧结局的成因。吴荪甫虽然是具有法兰西资本家性格的人,但他不是生活在十八世纪的法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他确实是一个特殊的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资本家。茅盾说,他像一头“攫食的狮子”,但时代没有赋与他施展威力的机会和条件,他被关在铁笼子里,即使拼命奔突,挣扎,也无法冲出铁笼。在这里,茅盾对这类工业家的抱负和才干不无赞赏,深感痛惜的则是他们的生不逢时。在30年代就有人评论说,《子夜》是“创造了一个英雄,而且这书也就成了这个英雄的个人的悲剧的书了”。此外,《子夜》对广阔社会的描写,并没有停留在表面现象上,也没有单纯追求生活题材的广阔性,而是表现深邃的时代风貌,提出许多另人深思的问题。比如怀抱《太上感应篇》的吴老太爷为什么坐在“雪铁龙”的汽车里?土豪劣绅曾沧海临死之前为什么头顶着一本《三民主义》?曾沧海之子曾家驹为什么在人们的鄙视下还把国民党党员证当成无价之宝而拼死保护?交际花徐曼丽为什么要登台表演“死的跳舞”?范博文为什么摆脱不了俗不可耐的颓废情绪?吴荪甫为什么不是“在商言商”的资本家?赵伯韬为什么一再要求让政客尚仲礼代替另一个政客唐云山当益中公司的经理?经济学家李玉亭为什么竭力奔走在吴、赵之间调停?工贼钱葆生和桂长林为什么发生冲突?这些生活事件的描写和人物命运的刻画,有的看来似乎无关紧要,而实际上却是茅盾对《子夜》的总体艺术构思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我们透过这些生活事件的表面现象而深入到内层,就可以看出1930年中国社会形势的特点:一方面,军事上是蒋、冯、阎新军阀大混战,政治上是蒋介石集团与汪精卫集团的冲突,而这种混战和冲突的背后又反映了帝国主义势力在华的复杂矛盾。吴、赵两派人物的斗争是上述现象的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另一方面,是红军力量的壮大,农民暴动的此起彼伏,工人罢工运动的高涨,使得剥削阶级及其走狗惶惶不可终日。当然,《子夜》并不是对于社会哲理认识的形象化,而是形象地展示社会性质和时代特征,是通过“全般的社会机构”的描绘,表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前进方向,具有雄浑刚健的美学力量。
鲁迅评论说,《子夜》的出现是国民党文学所不能及的。瞿秋白评论说,《子夜》是自文学革命后最值得夸耀的。人文主义代表,国学大师吴宓则评论说,此书乃作者结构最佳之作,写人物典型性、鲜明,环境描写精到,文字如火如荼,激情澎湃,开创了现代都市文学的先河。总之,《子夜》表现了作家雄浑刚健、磅礴阔大的艺术气魄,真正是一部力扛大鼎的杰作。

子夜读后感
子夜读后感3000字
《子夜》标志着茅盾的创作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成熟阶段,是我国现代文学一部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的长篇。它从一九三一年十月写起,至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完稿。在动笔以前,还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准备和构思的过程。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之间的的矛盾和斗争,是贯串《子夜》全书的主线。环绕这条主线,《子夜》反映了一九三零年左右革命深入发展、星火燎原的中国社会的面貌。
《子夜》中的人物就是活动在这样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上;而且透过人物的性格和命运的发展,鲜明有力地显示了整个时代的发展趋向和壮阔波澜。它以上海为中心,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全貌;写的是一九三年两个月(五月至七月)中的事件,而这些事件里又隐伏着中国社会过去和未来的脉络。将纷纭复杂而具有重大历史社会意义的生活现象通过谨严宏大的艺术结构表现出来,这是茅盾作为我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最值得重视和学习的地方。
在吴荪甫这个典型人物的塑造上,作家缜密的艺术构思和卓越的创作才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作家笔下的工业资本家吴荪甫,不是庸碌卑琐的人物。他曾经热心于发展故乡双桥镇的实业,打算以一个发电厂为基础建筑起他的“双桥王国”来。但是仅仅十万人口的双桥镇不是“英雄用武”的地方,他发展中国的民族工业。他的“目的是发展企业,增加烟囱的数目,扩大销售的市场”。他有这样的野心,把一些“半死不活的所谓企业家”全部打倒,“把企业拿到他的铁腕里来”。不仅这样,他还知道如果发展民族工业,首先需“国家象个国家,政府象个政府”。因此他除了永不倦怠地注视着企业上的利害关系而外,还“用一只眼睛望着政治”。他具有游历欧美得来的管理现代工业的知识,有魄力,有手腕,炯炯有神的眼光常常能够煽起别人勃勃的事业雄心,愿意和他合作。但是吴荪甫这个工业界的骑士却是生不逢辰的。他不是生活在十八、九世纪的欧美,而是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帝国主义侵略的魔手紧紧扼住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咽喉,因而他的发展民族工业的雄心不能不成为一个无法实现的幻想。他不能不过一种“简直是打仗的生活”,而且是在几条战线上同时作战:他与美帝国主义的掮客——金融资本家赵伯韬进行勾心斗角的斗争;他熄灭不了工厂里风起云涌的罢工运动;他用尽心机收买过来的许多小厂都成了自己脱不下的“湿布衫”,他和孙吉人、王和甫所苦心经营的益中信托公司不能不在军阀混战、农村破产、工厂生产过剩、赵伯韬的大规模经济封锁之下一败涂地。他们发起组织益中信托公司,时未两月,“雄图”已成为泡影。野心勃勃、刚愎自信的吴荪甫,也只剩下了一条“投降的出路”。通过上述这些描写,《子夜》揭示出了作为民族工业资本家的吴荪甫的两面的性质:他和帝国主义及其卵翼下的买办金融资本家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劳动人民,特别是工人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在帝国主义统治下,中国民族工业是永远得不到发展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是永远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这是历史的必然的法则,谁也不能够改变或者动摇它。当时在有关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中,托派分子曾竭力散播帝国主义的入侵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社会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占优势,中国社会性质已是资本主义的反动论调。他们抹煞华洋资本之间的差别,掩盖帝国主义扼杀中国民族工业这样一个铁的事实,企图用“左”的词句来反对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以达到他们的不可告人的目的。《子夜》关于吴荪甫这个典型人物的性格和命运的刻划,给了托派这种谬论以有力的回答。
《子夜》从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来突出吴荪甫的性格特征。作为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人物,吴荪甫的性格是一个鲜明的矛盾的统一体。他一方面有“站在民族工业立场的义愤”,但另一方面,压倒他的一切的却是“个人利害的筹虑”。他是“办实业”的,他以发展民族工业为己任,他向来反对拥有大资本的杜竹斋一类人专做地皮、金子、公债的买卖;但是他也不能不钻在疯狂的公债投机活动里。他希望实现他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想,盼望国民党反蒋派与地方军阀的联盟“北方扩大会议”的军事行动赶快成功,然而当北方的军事进展不利于他的公债活动的时候,他又“惟恐北方的军事势力发展得太快了”。他精明强悍,但又不能不表现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先天的软弱性。他有时果决专断,有时狐疑惶惑,有时满怀信心,有时又垂头丧气;表面上好象是遇事成竹在胸,而实质上则是举措乖张。这一切,都是如此矛盾而又很自然地统一在吴荪甫的性格里。
《子夜》不仅从吴荪甫同赵伯韬在益中信托公司和公债投机市场上的矛盾和斗争来描写他的性格和命运,它还写出了吴荪甫同农村封建经济之间的密切联系和他对农民武装起义的势不两立的态度,而在对待工人运动的态度上,更显露了他拚命压榨工人、仇视革命的反动面貌。当他从报纸上知道双桥镇被起义农民占领的时候,“他狞起眼睛望着天空,忽然转为贫怒:‘我恨极了,那班混帐东西!他们干什么的?有一营人呢,两架机关枪!他们都是不开杀戒的吗?嘿!……’”字里行间仿佛传出了他的咬牙切齿的声音。他也有时不满意国民党反动政府,那是因为它不能有效地镇压革命,“因为他的权力的铁腕不能直接达到那负责者”。他企图从工人身上挽回因外货倾销和军阀混战所造成的企业的不振,想吸尽工人血汗弥补他在投机市场上所受到的损失,他利用工贼、特务和反动军警破坏工人罢工运动。这些地方,作品成功地揭示了一个仇视劳动人民、喝血自肥的反动工业资本家的形象。作品还从吴荪甫的家庭生活和周围人物的描写烘托出了资产阶级由贪心和利欲所形成的冷酷无情的灵魂。他无法抗拒历史的必然法则为他安排下的失败的命运。他只能用伪装的镇静来掩饰内心的惶惧和不安,从来不让人家看见他也有苦闷沮丧的时候,即使是他的妻子林佩瑶。他依靠强烈的刺激来暂忘“那叫他们抖到骨髓里的时局前途的暗淡和私人事业的危机”,只能用“死的跳舞”来排遣失败时的苦痛,并几乎用自杀来结束自己悲剧性的命运。吴荪甫是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形象。
除吴荪甫外,茅盾在《子夜》中还创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www.hougan.com他们各自的思想面貌、精神状态都打上了时代和阶级的深刻印记。屠维岳是吴荪甫手下得力的鹰犬。正象作者着意渲染吴荪甫的才干和魄力一样,他也用不少笔墨渲染了屠维岳的“机警、镇定、胆量”。吴荪甫不能改变自己的失败命运,屠维岳的阴谋诡计也终于破坏不了排山倒海的工人运动。越伯韬是美帝国主义所拳养的买办金融资本家,是半殖民地的特有产物。他凭借蒋介石的法西斯政权的力量,在政治和经济上都具有压倒吴荪甫的优势。他不仅操纵了上海的公债投机市场,而且还一手扼住了民族工业的咽喉。他狡狯、阴狠而剽悍,玩弄女性,荒淫无耻。作品虽然对这个人物的政治社会关系揭示得还不够充分,但从篇幅不算很多的描写中,已经淋漓尽致地刻划与暴露了他的流氓本性。冯云卿是在土地革命风暴下逃亡上海的“吃田地的土蜘蛛”。他把农民的血汗拿来换取大都会里的“寓公”生活,同时在公债市场上进行投机活动。通过他用自己女儿作“美人计”的一幕丑剧,作品一方面尖锐地揭示了走向灭亡路上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无耻的精神面貌,另一方面也突出地刻划了赵伯韬的卑鄙的形象。冯云卿的活动所占篇幅虽然不多,但却是全书不可缺少的部分。此外,如卖身权门、依靠资本家钱袋过活的李玉亭、范博文等一类所谓的“教授”、“诗人”,也都写得各具有特色。作者曾说,他打算把一九三年的“新儒林外史”“连锁到现在本书的总结构之内”,这个打算虽然没有全部实现,但从李玉亭、范博文等人物身上也多少显示了当时某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堕落、空虚的精神面貌。
茅盾特别擅长刻划人物的心理状态。他不是对它们作静止的和孤立的分析和描写,而是在时代生活的激流里,在尖锐的矛盾和冲突里来时行细致、深入的刻绘。他让吴荪甫同时在几条战线上作战,让他不断处在胜利和失败的起伏的波澜里,时而兴奋,时而忧虑,时而指挥若定,时而急躁不安。这样,吴荪甫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就毫发毕露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杜竹斋的唯利是图的性格,在公债市场的决战阶段显得分外清楚。李玉亭两面讨好的豪门清客的心里,在吴、赵两家明争暗斗最为紧张的时候暴露得格外分明。茅盾还在很多地方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情绪的变化,借以鲜明地显示人物的性格。他决不是为写景而写景,他写景即所以写人。有时是因情取景,有时是借景写情,情景交融,文无虚笔。
《子夜》的语言具有简洁、细腻、生动的特点。它没有过度欧化的语言,偶尔运用古代成语,也是恰到好处,趣味盎然。人物的语言和叙述者的语言,都能随故事和人物的性格发展变化而具有不同特色,使读者能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子夜》的艺术结构是宏伟而谨严的。全书共十九章,一、二两章交待人物,揭示线索;此后十七章,一环扣紧一环,头绪繁多而又有条不紊,各有描写重点而又共同服从于全书的中心。第四章写双桥镇农民起义,虽然这条线索没有得到继续发展,对全书说来使人略有游离的感觉,但它反映了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的面貌,显示了吴荪甫与农村封建经济的密切关系和他对农民起义的势不两立的态度,仍然是全书的一个重组成部分。贯串全书的主线是吴荪甫和赵伯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但与此同时,又或实写,或虚写,处处显示革命力量的蓬勃发展。最后结尾处侧面带出工农红军的日益壮大,以此来对照吴荪甫失败的命运,指出了中国的真正出路所在。
《子夜》的成功决不是偶然的。同文学史上所有成功的作家一样,茅盾特别注意于研究人以及人和人的关系。他有广泛的社会经验,又力图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各种现象,揭示其重大的意义,形成作品的主题思想。《子夜》的孕育和产生正是这样的。茅盾对我国古典小说《水浒》和《儒林外史》特别喜子,又曾广泛地阅读外国著名作家的作品。对中外优秀文学遗产,他都能经过咀嚼,消化而加以吸收,取精用宏,“消化了旧艺术品的精髓而创造出新的手法”。这也是《子夜》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工农群众运动的描写,在《子夜》中不能算是成功的地方;特别是描写工人罢工斗争,缺点更为明显。作者用了很大篇幅来描写这方面的斗争,一方面是想展示作为民族资本家的吴荪甫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这种描写来批判当时“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但是因为正面形象过于单薄无力,不能显示出革命者英勇斗争的精神,所以作者的创作企图未能圆满地实现。作者后来曾经指出产生这方面缺点的原因:“这一部小说写的是三个方面:买办金融资本家,反动的工业资本家,革命运动者及工人群众。三者之中,前两者是直接观察了其人与其事的,后一者则仅凭‘第二手’的材料,——即身与其事者乃至第三者的口述。这样的题材的来源,就使得这部小说的描写买办金融资本家和反动的工业资本家的部分比较生动真实,而描写革命运动者及工人群众的部分则差的多了。”
《子夜》的产生,正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在反革命文化“围剿”中迈步前进的时候,它显示了左翼文学阵营的战斗实绩,从创作上证明了无产阶级文学是一种不可战胜的、最有发展前途的力量。

『柒』 我想写校园小说,有没有描写两个女生因为发生矛盾而打架的场景

艺术来源于生活,如果你写不出来就别写,别人给你的也不是你的,不过你可以试着看看新闻,专找这一类的,或者问问朋友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听听他们的故事,找找灵感,别人给你的东西到底不是你的,写出来也没有灵气~

『捌』 写小说如何制造矛盾冲突

小说人物制造矛盾冲突

1)女主天生丽质,长得艳压群芳,引得男人们疯狂追求,女人嫉妒们,以及经常被人占便宜,或者引来一般人追求,然后男主出场解困,从而导致冲突的发生。

2)男主角实力全能,高情商,赢来众多女子追求,女主角吃醋嫉妒。

3)善与恶的矛盾。

男主为了拯救世界,拯救保护自己爱的人,打击罪犯、抢劫犯、杀人犯,恐怖分子,或者维护尊严,与反派斗争到底,最后实力碾压对方,将其玩弄于股掌之间。(这里前期必须低调一点,装逼打脸,才能获得爽感。)

4)主要自身需求的矛盾。

主要想要成长,必须要通过一些外力辅助,或者说去拍卖场够买一些物品,天财地宝这些东西。

这个矛盾同时也引发出主角与金钱和利益只见的矛盾冲突。

5)亲友圈的矛盾。

男主角与女主角从相识到相恋,是一个矛盾层次逐渐减小的过程。

这时候就会有加入,亲戚,朋友等因素参合进来,他们便会带来更多的矛盾冲突,以及社会冲突。

利用男女主双方父母对于对方家境以及实力的误解,创造矛盾,然后激化矛盾,以至于最后达到必须解决的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这里的矛盾要从从激化,不要一下子例举出来,让讨厌你的人,一直讨厌你,不要随便经历几件小事,就感动了放弃碾压主角了,那故事就没法往下写。

6)自然世界的矛盾

这一层矛盾,适合大场面的矛盾;除了自然灾害造成的生存危机,还有来自时代变革引起的社会动荡不安,诸如国家大战,星际大战,末日危机,地区恐怖袭击,都可以归类于此。

还可以利用环境的变化,进一步激化男女主角的关系,比如制造一次生死之交,制造一次共患难的经历。

总之,不同就是差异,差异必然会形成不同程度的距离,距离来自我们的选择,选择了就必然会有讨厌与喜欢之分。矛盾冲突,也就应运而生。

本期推荐书籍《绝代神医》,链接如下:

http://book.sina.cn/dpool/newbook/bookv1/book.php?book_id=5430725&nwm=book_wap_0065&from=singlemessage

『玖』 求学生小小说写作技巧和范文

一、小小说的文体特点
1、情节单一, 但不单调
情节单一是指小小说在情节提炼上表现为通过叙述一个具体事件来构成单一性情节。事件是构成小小说情节的基本元素。
不过, 并不是生活中所有的事件都能成为组成小小说情节的事件。小小说情节的事件必须满足这样三个条件: 第一, 叙述的事件必须完整, 第二, 它必须包含一定的矛盾冲突。第三, 事件必须呈现出一种因果联系的形态。
例如《三封电报》(美·佚名) :
伊莉薇娜的弟弟佛莱特伴着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猎。不久, 她在家里接获弟弟的电报: “巴布猎狮身死。———佛莱特。”
伊莉薇娜悲不自胜, 回电给弟弟: “运其尸回家。”三个星期后, 从非洲运来了一个大包裹, 里面是一个狮尸。她又赶发了一个电报: “狮收到。弟误,请寄回巴布尸。”
很快得到了非洲的回电: “无误, 巴布在狮腹内。———佛莱特。”
(选自《世界微型小说精选简评集》)

这篇小小说是一家美国杂志以3000 美元的悬奖征求“文字最简短, 情节最曲折”的故事的获得首奖的作品。单一的情节里, 事件完整、有冲突、呈现因果联系, 这样, 事件所呈现的面貌就不是简单、重复而没有变化了, 因而, 虽然情节单一, 但不显得单调。

2、性格单纯, 但不单薄。
小小说作为小说大家族的一个成员, 塑造人物形象是其主要任务。集中写一个人物, 通过一个生活片断突出这个人物的一个性格侧面, 便是我们所说的小小说性格描写的单纯性。
著名作家陈建功曾在《北京晚报》发表过一篇题为《娘家人》的小小说。这篇作品人物不多, 但写活了一个“舅老爷”的形象。一个73 岁的老太太病故了, 而这个76 岁的娘家“舅老爷”来闹丧。他质问“临死前⋯⋯吃了什么药?”并硬要坚持“开膛验尸”。
死者的儿子、媳妇、女儿、姑爷们百般侍候, 央求,小心赔不是都毫无效果, 最后还是开膛验尸才算了结。这个由一个事件(闹丧) 构成的单一性情节相当准确地突出了这个舅老爷蛮不讲理的一个性格侧面。

3、结尾惊奇, 但不离奇。
苏联作家苏曼诺夫说: “艺术的打击力量要放到最后。”这个论断特别适用于小小说。小小说单一的情节很难形成一种艺术的跌宕和起伏, 很难产生一种一波三折的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因此, 依靠结尾惊奇(意外结局) 便成为小小说的写作者解决上述“二难”问题的绝招。
日本著名微型小说作家星新一写有一篇《人质》。作者在事件的开端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 一个匪徒抢劫了银行, 并以一个小孩做人质, 迫使前来追捕的警察为他提供一辆摩托车放他走。那么, 这个匪徒是否能逃脱? 这个小孩能否获救? 这就是一个问题, 一个细节, 整个小说都围绕这个单一、集中的悬念来结构全篇。这个匪徒最终逃脱了, 而结局是那个被当做人质的小孩竟是一个橡皮吹成的假人。小小说的结局大出读者的意外。
美国作家爱伦·坡写有一篇小小说《夜归人》。丈夫从税务所带回了巨额公款, 然后要出远门, 丈夫一再叮嘱妻子不要让任何人进屋。但妻子却经不住门外一个伤兵的再三恳求, 放他进了屋子。这时, 一个蒙面强盗撬门进屋盗钱, 而妻子和伤兵一起打死了强盗。可是谁也没有想到, 这个蒙面强盗却是她的丈夫。这个突转的情节形成了全篇谁也没有想到的意外的结局。
如上这种由单一情节的突转造成的意外结局在小小说中相当普遍地存在, 因而形成了小小说学里的一个特有概念, 即欧·亨利(美国作家, 其小说特别注重设计结尾的意外结局) 结尾。
但这种意外的结局在给人惊奇(出人意料) 的同时, 也在情理之中, 因而就不显得离奇古怪了。

二、小小说的写作技巧
1、构思一个核心细节
任何一篇成功的小小说都有作为全篇艺术支撑点的核心细节。所谓核心细节, 就是指小小说的中心情节, 即能够用一句话概述的主体事件。小小说的创作过程就是让这个主体事件(核心细节) 不断地发展、变化和丰富。如1999 年高考全国卷满分作文《记忆》:
手术室的灯灭了。韩医生缓步走了出来, 一位打扮新潮的女人马上迎了上去, 急切地问道: “医生,这老、老⋯⋯老太太怎么样啦?”韩医生黯然地摇了摇头: “如果再早送来十分钟, 也许⋯⋯”
话音未落, 走廊上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位中年男子神情紧张, 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韩医生面前,声音嘶哑地问道: “我妈怎么样了? 我妈怎么样了?”
韩医生轻轻答道: “老人上了年纪, 且失血过多, 我们尽力了。”那男子一听, 足足愣了半分钟, 然后猛地抱住了头, 蹲了下去。他双手深深地插入了头发中, 紧紧抓着自己的头。由于极力控制着自己, 还不至于号啕大哭, 但他全身剧烈地抽动着。
韩医生正要上前安慰几句, 那女人已蹿到男人面前, 一边摇着他一边说: “你妈死了, 可我们还不知道巨款存折放在什么地方, 你快想想办法, 快呀, 哭有屁用!”男人由于过度悲伤, 并没理睬女人, 女人只好又拽住韩医生, 说道: “医生, 你能想出好办法吗?”韩医生用手扶了扶宽边眼镜, 看了女人一眼,又看了看男人, 说道: “办法倒有。老人刚死, 记忆尚存, 我可以进行一次记忆移植的手术, 不过接受者最好与死者有血缘关系。”说完, 韩医生看了看那个男人。女人一听这话, 马上喜笑颜开, 硬将仍处于悲痛中的男人拉进了手术室。
半小时后, 手术完成了。男人脸色阴沉, 慢慢地走出了手术室。女人迎了上去, 笑嘻嘻地问: “怎么样, 知道了吗?”啪! 一个响亮的耳光打在了女人脸上, 男人停在空中的手在颤抖着, 不知是因为气愤还是这难得的勇敢。女人正待发作, 男人先吼出了声:“原来你对我妈这么刻薄! 我不在时你竟总气她老人家, 还总是以白眼相向! 妈因为我怕你, 又怕破坏我们的感情, 一直忍着没跟我说。存折我已经知道在什么地方了, 但我决定将它捐给希望工程, 这是我妈的心愿, 你一分钱也拿不到!”说完, 男人径直地办理老人的后事去了。女人捂着脸, 低着头跑出了医院。
韩医生站在手术室门口, 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他什么话也没说。

这篇小小说的构思可以用俗语“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来概括, 其核心细节是女主人想通过记忆移植得到巨额存款, 却不料得到了一巴掌。小小说的发展、变化与丰富都是在这个核心细节上演绎的。

2、营造特定的矛盾冲突
在确立了核心细节的内容的同时, 写作时就要注意以这个核心细节为基点, 衍化一系列的一般细节。
这些一般细节, 有时, 它是核心细节的起因描写; 有时, 又是核心细节的结局延伸; 有时, 它又是核心细节在发展、演变中的内容补充。正像滚雪球一样, 球核通过不断地运行、滚动, 粘起了一层又一层的积雪。球核如果没有与这一层层的积雪相连就不成其为有内容有形状的雪球。而这个滚动的过程, 写作者就要注意有意识地营造一些特定的矛盾冲突, 推动情节的发展与丰富。如2008 年高考全国卷Ⅰ满分作文《最贵的捐赠》:
在去捐赠的路上, 不少人都沉默着, 人们提着大包小包的衣服、被子, 不说话, 脚步却在不断地加快。5·12 , 深深刺痛了人们的心。我拉了拉有些松掉的绳子, 叹了口气, 转头却撞上了一对母女。母亲将
一大床崭新的被子放在了地上, 低着头似乎在跟女儿说些什么。因为好奇, 我放下了我的赠品, 凑了过去。
小女孩涨红了脸, 手指不停地摩挲着她怀里的洋娃娃, 眼泪不停地打转。
“发生了什么事?”我探头问道。
母亲抬起头, 无奈地看了我一眼: “你看这孩子,明明说好要把自己最喜欢、灾区儿童最需要的东西拿来捐, 可她却只拿了一个旧得不行的洋娃娃。”
我想道: “现在的孩子, 真的是⋯⋯”未等我想完, 小女孩开了口: “可是, 灾区的小朋友最需要的⋯⋯我舍不得送给他们呀。”
“有什么舍不得呀?”母亲似乎生气了, “地震让他们失去了那么多, 你只是捐了一样东西, 有什么呢? 妈妈以后再给你买呀。”
“可是, 可是⋯⋯”小女孩擦着眼睛, 小脸越来越红, 小嘴撅着, 一直说不出话来。
我看不下去, 接着母亲的话说: “是呀小妹妹,灾区的小朋友多可怜啊, 他们的家没有了, 甚至亲人也没有了, 而我们只是把自己身边的一些东西捐给他们罢了, 即使是你不要了的东西, 也会给他们带来莫大的帮助呀。”
谁知我刚说完, 小女孩急了, “什么不要了呀,那样东西我一直都要的! 要的!”她跺着脚, 满脸通红地说。
“要的也不行, 走, 回家拿去!”母亲喊道。小女孩被她妈妈吓了一跳, 低声说: “真的要捐那样东西吗?”母亲和我认真地点了点头。女孩咬了一下嘴唇,抬起头来, 说道: “那⋯⋯不用回家拿的, 走吧。”
到了捐赠点, 母亲把被子拿给志愿者后, 低头对小女孩说: “你的东西呢?”
小女孩抬头看着妈妈, 过了好久, 把妈妈拉了过去。
“叔叔,”小女孩对志愿者说,“我捐妈妈。”
全场哗然。
小女孩又一次低下头, 小声地哽咽道: “地震了,好多小朋友没有了妈妈, 他们好可怜啊。我想, 他们最需要的应该是一个妈妈呀⋯⋯”说着, 眼泪掉到地面, 溅起的灰尘形成了一朵美丽的小花。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小小说, 其情节单一(可以用“小女孩为灾区捐赠”这样一句话来概括其核心细节) , 但却通过一步一步地营造矛盾冲突(母亲劝小女孩捐洋娃娃, 小女孩摩挲; 我误会小女孩, 小女孩急得说不出话; 母亲要小女孩回家拿, 小女孩迟疑着来到捐赠点) , 让读者在关注小女孩的捐与不捐的矛盾冲突中被深深吸引, 小小说的核心细节由此便显得异常曲折与丰富, 使小小说具有了较高的艺术性。

3、设计巧妙的反转式结尾
“反转”指的是小小说结尾部分的情节并不按人们通常的思维形式发展, 而是出人意料地出现了另外一种结局。比如上面提到的《最贵的捐赠》里, 人们通常的思维模式是捐物, 但小女孩却要捐“妈妈”(人) , 这一反转, 便给人创造了一种巨大的惊奇效果, 因而使作品瞬间产生了极大的艺术魅力。白小易的小小说《意外》, 写一个农村青年因为某件非常特殊的事, 拿刀要去找君明算帐。当他赶到堤坡, 正好碰上君明推车失误, 掉进湍急的河水中。他蹬掉布鞋, 连衣服都没脱就跳进河中把君明救了起来。由拿刀算账(可以理解为准备杀人) 到结果是救人, 这种
人物的行为动机和行为结果恰好相反, 便是小小说创作中典型的“反转式”结尾。2003 年高考全国卷满分作文《保姆与家教》:
柳靓, 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 单身母亲。就因为是教授, 就因为是单身母亲, 柳靓才请了个小学毕业的乡下妹子当保姆, 一个武汉大学大三学生当家教。
这故事啊, 也就从这里开始⋯⋯你看那乡下妹子, 圆圆的脸蛋, 小巧的嘴, 一双水汪汪的眼睛清纯着呢,住了那么个把月, 可把柳靓家里弄得井井有条, 喜人呐! 柳靓心里自然欢喜, 大大方方地将所有生活费给了小保姆, 更将她视为自己的亲妹妹。
你再瞧那家教, 马尾高竖, 精神抖擞的, 和柳靓家女儿聊得可火热呢! 她工作做得不够好, 那小女孩除了会吐一两句洋文, 考试总在七八十分徘徊。柳靓正思索着要不要换个家教。
唉, 也怪教授她自己心理作用, 用什么“分而使力, 用心专矣”, 心理不平衡了吧?!
星期二, 正赶上柳靓的新学年报告会, 这可是全校性的活动, 仪表上不得马虎。想起假期新买的长裙, 柳靓不禁笑了, 连那个当家教的二十出头的姑娘都说穿不出自己那样的洋气, 自己都三十四了。就这么想着, 柳靓喜滋滋地从衣柜里取出长裙, 比划着⋯
“哎哟!”毫无预警的, 裙子的下摆破了个大洞, 柳靓大惊失色, 这到底会是谁干的, 好好的一个心情全给破坏了。柳靓无奈地坐到床沿, 眉头深锁起⋯⋯
“会是谁呢? 不可能是小保姆, 对, 不可能! 那天她只是怯怯地站在一边看, 不可能弄坏的。女儿又穿不了这么大的, 肯定是那个小家庭教师。那天, 她看我穿的裙子, 眼睛眨都没眨过一下, 肯定会是她!”
好像没经过什么思维斗争似的, 柳靓一口咬定是家教弄坏了裙子, 愤然夺门而去⋯⋯
忘说了, 她不是去理论, 而是去讲学了。因为,她知道, 下午女儿要补课, 自己又不在家, 家庭教师一定会趁这个机会拿她的衣服, 到时候, 就可以逮个正着。一切照计划进行着⋯⋯
到家门口了。对了, 就是那个人! 柳靓差点没冲上去按住她。“等! 等! 等! 等她到家门口, 就捉住她, 我上个月才买的鞋子, 你也穿, 太放肆了吧, 讨厌啊!”人一生气就跟柳教授现在这样没风度了, 一个箭步上前, 扳过对方的身子, 惊了———保姆! 她的脖子上还挂了一串教授珍爱的项链。
这样, 我想, 柳靓又可以在学会上发表论文了。

小小说的情节很单一, 可以用“教授抓可能穿自己裙子的人”这样一句话来概括。其矛盾冲突的营造主要是靠教授内心的活动(一时认为不可能是小保姆, 终又认为是家庭教师; 原本准备去理论, 终又决定逮个正着) 来实现的。教授原本认定穿裙子的一定是家庭教师, 最后扳过对方来的身子却是保姆, 想的与见到的恰好相反。这一反转式结尾, 让人在惊奇中恍然大悟的同时, 更启示人们对任何事情都不能单凭自己的主观意愿来判断, 要注重实事求是。由此, 小小说也小中见大, 具有了较高的哲理层次上的意蕴。

『拾』 小说中紧张、激烈、热血的战斗场面要怎么描写比较好

很多人在看小说的时候会碰到一些非常紧张激烈热血的战斗场面,不管是在武侠小说中还是在抗日战争题材的小说中,又或者是在一些警匪片中都是会让我们看得热血沸腾,那么怎么才能写好这样的场面呢,大体就是一下四个方面


人物冲突非常明显


最后一点,周围群众的侧面烘托,其实这个周围群众的另一种说法就是我们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叫做吃瓜群众,有的时候他不会从正面来描写这个人有多厉害,而是通过侧面吃瓜群众。反应来展现出这个人有多厉害,这个矛盾冲突有多厉害。




阅读全文

与描写人物冲突小说范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写骷髅的好看小说 浏览:848
有细腻的感情描写的都市小说 浏览:899
官门33小说网 浏览:417
调教美男系统相关小说 浏览:216
完美世界随梦小说网 浏览:15
主角上战场的小说 浏览:327
武侠玄小说排行榜 浏览:584
藏海花2有声小说骆驼 浏览:637
有声小说莫高窟的精灵 浏览:498
主角杜悦屈润泽小说 浏览:650
搞笑有声小说周建龙 浏览:568
简易相爱小说作者 浏览:538
女扮男装文女强现代小说 浏览:834
17k小说网发小说怎么样 浏览:103
主角是特种兵当卧底的小说 浏览:631
女扮男装小说免费完结小说 浏览:447
火锅炖萝卜小说作者 浏览:514
主人公叫紫灵龙的小说 浏览:626
主角是叶天龙的小说 浏览:430
新手村村长小说下载txt下载 浏览: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