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说大全 > 道指本心小说txt

道指本心小说txt

发布时间:2023-02-11 16:17:21

㈠ 当同性之爱碰上作家之笔,会开出什么花

2017年6月26日,世界多地举行“同性恋游行”,地点包括西班牙马德里、美国纽约等。

2017年6月29日,德国通过同性婚姻合法化法案,成为欧洲第14个通过此法案的国家。

2017年7月9日,伦敦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同志骄傲大狂欢”,市长亲自参与其中,国会大楼亮起了彩虹色。

在中国,2017年6月30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在京召开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通则”把“同性恋”打上了禁止播出的“非正常性关系”的标签,并与“乱伦”、“性变态”等极度恶劣负面的词汇并列。

时隔一年,2018年10月,台湾同性恋群体大游行,规模达12万人。

2018年11月,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美国中期选举中,同性恋群体发挥巨大的作用,改写美国选举史。

对此,暂且不做评价,实际上,“同性恋”与文学作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今天,一起来看看这些著名作品所描写的同性之爱是怎样的:

我怎么能够把你来比作夏天?

你不独比它可爱也比它温婉:

狂风把五月宠爱的嫩蕊作践,

夏天出赁的期限又未免太短:

天上的眼睛有时照得太酷烈,

它那炳耀的金颜又常遭掩蔽:

被机缘或无常的天道所摧折,

没有芳艳不终于雕残或销毁。

但是你的长夏永远不会雕落,

也不会损失你这皎洁的红芳,

或死神夸口你在他影里漂泊,

当你在不朽的诗里与时同长。

只要一天有人类,或人有眼睛,

这诗将长存,并且赐给你生命。

­——莎士比亚《商籁诗》

这首诗出自莎士比亚的《商籁诗》(即《十四行诗》),看起来像是写给某个贵妇人的,其实是写给他的男性爱人的。开头一句:“我怎么能够把你来比作夏天?”便道出了莎士比亚内心对于这对倾诉对象的赞美。夏天总会逝去的,唯有“你的长夏永远不会雕落”,诗的结尾将这种赞美推向极致,这就是在说,即便我莎士比亚如今已尘归尘,土归土,“你”还会在这首诗中获得新生。

为了不被他发现,我正要再挪个地方,可已经来不及,也没有必要了。我看到了什么事情哟!在这院子里,他们在这之前肯定从来未曾相遇过(德·夏吕斯先生都是在下午絮比安去做活的时候上盖尔芒特府),此时,男爵突然睁大半眯的眼睛,出神地迎面盯着站在自家店铺门槛上的那位昔日做背心的裁缝,朱皮安猛地立在原地,一动不动地面对德。夏吕斯先生,象棵生了根的树,神色惊叹地打量着渐渐衰老的男爵那发福的身子。更为诧异的是,德·夏吕斯先生早已一改方才的神态,刹那间,朱皮安也仿佛在奥秘的艺术规律的作用下,马上作出了与之和谐一致的姿态。男爵想方设法掩饰自己的激动表情,尽管他显得多么满不在乎,但似乎恋恋不舍,来回踱着步子,茫然地凝望着,自以为可以尽量显示出自己的明眸之美,好一副自命不凡、漫不经心而又滑稽可笑的神态。朱皮安呢,我平素十分熟悉的那副谦逊、善良的样子瞬间荡然无存——与男爵完美对应——抬起了脑袋,给自己平添了一种自负的姿态,怪诞不经地握拳叉腰,翘起屁股,装腔作势,那副摆弄架子的模样,好似兰花卖俏,引诱碰巧飞来的熊蜂。我真不知道他竟会有这么一副令人生厌的面孔。可我也未曾想到,在这出两位哑巴扮演的哑剧中,他能临场胜任自己的角色(尽管他是平生第一次与德·夏吕斯先生迎面相遇),这场哑剧仿佛排练已久;那炉火纯青,自然娴熟的演技,只有身处异邦,与同胞相逢时,才能有这般何必曾相识的默契,藉以传达情感的媒介完全一致,犹如事先安排妥当的一幕。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以上这一段出自法国作家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第四部《索多姆和戈摩尔》。标题就暗示了“同性之爱”的倾向。《旧约》中记载,曾经有两座大城。一座名叫索多姆,住的是男人,并且他们爱男人;一座名叫戈摩尔,住的是女人,并且她们爱女人。普鲁斯特作为一个“偷窥者”发现了德·夏吕斯先生是同性恋,跟过去做背心的裁缝朱皮安是恋人。这一段描写生动地表现出同性的老情人之间见面时的内心状态。“男爵突然睁大半眯的眼睛,出神地迎面盯着站在自家店铺门槛上的那位昔日做背心的裁缝,朱皮安猛地立在原地,一动不动地面对德。夏吕斯先生,象棵生了根的树,神色惊叹地打量着渐渐衰老的男爵那发福的身子。”这一瞬间他们是不是回忆起往昔的日子?普鲁斯特随后评论道:“不过,这一幕并不真正滑稽可笑,其中还含有怪诞的成份,如果愿意,或者可以说其中含有真实自然的东西,自有美不胜收之处。”“自有美不胜收之处”来自于真实自然,这很重要,因为普鲁斯特本人就是一个同性恋者。《追忆似水年华》被称为“时间之书”,而在这用时间编织的网络里,“同性之爱”是一个重要的部分,有论者甚至将之视为“最伟大的同性恋小说”。

他的头脑绝对清醒。他像一架照相机等待着它的拍摄对象进入角点。十月的夕阳西沉,整个过程一板一眼。夕阳里,那堵墙愈加发黄,玻璃窗像起了涟漪的镜子,闪动着这个季节冰冷的色彩。在一扇窗后,一个人正看着他。他浑身都麻木了,除了他的眼睛。他的眼睛知道。这是伦道夫的窗户。窗户玻璃上炫目的夕阳渐渐黯淡,而那儿仿佛下起了雪,雪花塑成雪白的眼睛、头发:一张脸像美丽的白蛾一样抖动着,微笑着。她召唤他,银光闪烁,而他知道自己必须去:无所畏惧,毫不迟疑。他只是在花园的边上停了一下,仿佛落下了什么东西,他站住,回过头,看了看沉沉暮霭,看了看那个他已抛在身后的男孩。

——杜鲁门·卡波特《别的声音,别的房间》

这是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别的声音,别的房间》的最后一段。描写的是主人公乔尔做出选择的情景。此书讲的是少年“寻父”的故事,以主人公乔尔找到自我最为结局。“他的头脑绝对清醒”,这说明,主人公乔尔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件(诸如母亲去世,父亲出走,再见父亲等等)之后,终于回到了“自我”这里来。“伦道夫”此时化身成一个雪白的女子(其实伦道夫是一个男孩),乔尔不断地走向“她”,从而达成了自我对“同性之爱”的认同,这也让主人公走出了父亲的阴影。

士兵们的汗味儿,那海风般的、像被黄金炒过的海岸的空气,搏击者我的鼻孔,使我陶醉了。我对气味的最初的记忆,也许就是从这种气味开始的吧。这种气味当然不会马上与性的快感联系起来,但士兵们的命运、他们的职业的悲剧性、他们的死和他们应看到的遥远的诸国、他们对这一切东西的官能上的欲望,都在我的内心里渐渐地并且顽强地唤醒了我。

——三岛由纪夫《假面自白》

这是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假面自白》中的一个片段。《假面自白》是由三岛由纪夫的种种记忆串联起来,这里的片段就是关于气味的记忆。在普通人看来,“士兵们的汗味儿”只是士兵们的一种生理反应而已,甚至有人会对此感到厌恶,但三岛由纪夫不同,他从士兵们的汗味里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并被唤醒了。如果说此前他对自我一无所知的话,那么现在他已经有了最初的印象了。结果呢,这种气味有引起了另外的回忆:比如从父亲的画册里见到的圭多·雷尼的《圣塞巴斯蒂安殉教图》则成为他这一欲求的集大成者,让他体验到了“官能性的最大欢娱”,并奠定了在接下来的人生中促使他生发情欲的模式;比如他少年时代爱上班里的近江(当然是一个男同学),他从近江的成熟中看到青春与叛逆的气息,并在他看来,近江身上还有一种孤独感,这让他倾倒不已。甚至在体育课上看到近江做引体向上而显露出胸部的轮廓以及“裸露的腋窝下所看到的丰饶的毛”时,他窒息了——这在他看来便是“爱的至高无上的明显的象征”;比如此后与女孩子恋爱的尝试,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一切似乎早已注定。

哈蒙德垂下目光,似乎左右为难,想要说什么,又不能说。他把头转向窗口,沉默下来。光线映着他半张脸,另半张没在阴影中。屋子里静得亨利能听到他的呼吸声。他俩都不动不说话。亨利真希望现在有人能看到他俩,如果其他人站在门口,就像他之前站过的那样,或者透过窗户朝里张望,他们会以为他俩之间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他们这般沉默,是因为说了太多。突然,哈蒙德急促地吸了口气,朝他露出个温柔宽厚的笑容,拿起桌子上的碟子就出去了。

——科尔姆·托宾《大师》

这一段描写出自爱尔兰作家托宾的《大师》。《大师》以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为主人公,截取1895、1897、1898、1899这四年作为切入点,其中穿插着詹姆斯的回忆与现实。而那种“同性之爱”则以极度隐秘的,克制的方式出现。哈德蒙是亨利在爱尔兰认识的曾经当过兵的男仆,而亨利则是雇主。“屋子里静得亨利能听到他的呼吸声”,这本应该是男女之间最美好的场景,此刻却出现于两个男人之间。但这种气氛并不让人感到“尴尬”,有的只是某种难以言说、深藏在心的“情愫”,所以“亨利真希望现在有人能看到他俩,如果其他人站在门口,就像他之前站过的那样,或者透过窗户朝里张望,他们会以为他俩之间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这就不奇怪了。亨利真实的感受即是如此。小说的结尾,亨利又重新享受着兰慕别墅的寂静和空旷,但那种“情愫”有岂能轻易忘怀呢?托宾就这样写出来了一个“真实”而“平凡”的大师。

以上所谈的是国外的几部小说,下面把目光拉回国内来。国外的“开放”大家有目共睹,所以那些描写”同性之爱的作品那是不胜枚举的,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可谓“保守”的国度里,文学作品对于“同性之爱”的描写也不鲜见。远如屈原那种用“香草美人”来表达对楚怀王的爱的篇章已无从可考了。《红楼梦》倒是不可错过。

第七回“宴宁府宝玉会秦钟”是两人第一次相见。秦钟的仪姿“似在宝玉之上”,有“女儿之态”。见了秦钟宝玉则“心中似有所失,痴了半日,自己心中又起了呆意……”稍后秦可卿朝宝玉叮嘱:“他虽腼腆,却性子左强,不大随和,此是有的。”此句之后有句脂评:“实写秦钟,双映宝玉”。宝玉、秦钟二人的气质可以说从外在容貌到内里性格都有相似之处:一个“面如桃瓣”,一个“粉面朱唇”;一个“行为偏僻性乖张”,一个“性子左强,不大随和”。可想,宝玉见秦钟时由惊而喜而愧的“呆意”的背后定有似是见到自己的大波澜,以至于“愚顽怕读文章”的“混世魔王”竟与秦钟商议入学“速成之理”。“不因俊俏难为友,正为风流始读书”更是道出宝玉入学的真正原因。

再看宝玉初见蒋玉菡。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中宝玉对蒋玉菡的欣赏较之见秦钟时的内敛,稍微露骨:“宝玉见他妩媚温柔,心中十分留恋,便紧紧的搭着他的手”。第九十三回宝玉赴临安伯府宴,恰逢蒋玉菡唱拿手好戏《占花魁》。“宝玉的神魂都唱了进去了”,而且自此“更知蒋玉菡极是情种,非寻常戏子可比”。

此外曹雪晴还关注了女性之间的“同性之爱”,第五十八回中,藕官一番得新不忘旧的理论独合了贾宝玉的呆性。在藕官或宝玉看来,不忘旧人是“情”,而为旧人守节不娶也不是“理”。此处应是以藕官、菂官和蕊官三人的命运为宝玉、黛玉和宝钗三人的结局埋下伏笔,即宝玉将会在黛玉去世后迎娶宝钗,但仍会怀念黛玉。反而观之,曹雪芹有意将藕官、菂官与宝玉、黛玉相比,说明他亦把藕官、菂官之间的感情当作生命与生命之间正常平等的情感,并无鄙夷之意。再进一步来看,藕官与菂官之举(身为女子在父权社会中抛却异性而在同性之中寻找“情人”),在某种程度上彰显了一种女性的自我独立意识。可见在曹雪芹意识里,生命之间平等的情感并不因男女之不同而不同,这是一种站在生命立场尊重人性的情怀。

再来看看沈从文笔下的“同性之爱“:

“三哥,你莫闹他罗,”四傩每每这样为我抵抗他三哥。这四傩,就是我所说的那个白脸小伙子。我们是同村子人,先可不相识,到山以后他却介绍他自己给我。算是监视我,实际上是比家中看牛小子还驯善,凡事同我在一起。他生来说笑的天才,却不为在山上做了喽罗而失去。就是手同脚,也一点不见得同一个普通乡下人两样。虽是破旧的却干净的衣裳,把袖子卷起到肘以上,配上那副苍白的常有笑容的脸,我想起一个表弟弟,简直全都象。这小子,我一见他心里就似不受用。若是要研究我生活的全体,我是怎样认识美同爱,我老实的说,就是他。由他身上我开了我自己生命的大门,放爱情进心中了。想来还使人忸怩。在我同他到一处,有一次,因为上树去摘林檎子,我抱了他上到树桠去,我觉得我是用抱一个妻的章法去抱他才应如此的。我私下就红了脸。至于他,是不是也在爱我,可就不知道了。

——沈从文《喽啰》

这是《喽啰》的一个片段。“喽啰“大概是湘西的方言,指的是土匪或者强盗的部下。小说中的主人公我被土匪绑上山,被土匪们当做“肥羊”,只有四傩不这么看(尽管四傩是被派来监视“我”的)。于是乎“我”对四傩产生了强烈的好感,居然有一种“恋爱”的感觉。在“我”眼里,四傩浑身上下都冒着光:由他身上我开了我自己生命的大门,放爱情进心中了。并在内心把他当做了一个“女人”(也就是“妻”)。这篇小说同沈从文的其他小说一样,如《柏子》,写出了“生命之爱”。

常常在午夜,在幽瞑中,在一间隐蔽的旅栈阁楼,一铺破旧的床上,我们赤裸着身子,两个互相隐瞒着姓名的陌生人,肩并肩躺卧在一起,陡然间,一阵告悔的冲动,我们会把心底最隐秘、最不可告人的事情,互相吐露出来。我们看不清彼此的面目,不知道对方的来历,我们会暂时忘却了羞耻顾忌,将我们那颗赤裸裸的心,挖出来,捧在手上互相观看片刻。第一次跟我到瑶台旅社来的,是一个中学体育老师,北方人,两块腹肌练得铁板一样硬,那晚他喝了许多高梁,嘟嘟哝哝,讲了一夜的醉话。他说他那个北平太太是个好女人,对他很体贴,他却偏偏不能爱她。他心中暗恋的,是他们学校高中篮球校队的队长。那个校队队长,是他一手训练出来的,跟了他三年,情同父子。可是他却无法对那个孩子表露他的心意。那种暗恋,使他发狂。他替他提球靶、拿运动衫,用毛巾给他揩汗。但是他就不敢接近那个孩子。一直等到毕业,他们学校跟外校最后一次球赛,那天比赛激烈,大家情绪紧张。那个队长却偏偏因故跟他起了冲突。他一阵暴怒,一巴掌把那个孩子打得坐到地上去。那些年来,他就渴望着抚摸,想拥抱那个孩子一下。然而,他却不知道为了什么,失去控制,将那个孩子脸上打出五道红指印。那五道指印,象烙痕般,一直源深刻在他的心上,时时隐隐作痛。那个体育老师,说着说着,一个北方彪形大汉,竟呜鸣哭泣起来,哭得人心惊胆跳。那晚下着大雨,雨水在窗玻璃上婉蜒的流着。对面晚香玉的霓虹灯影,给混得红绿模糊一片。

——白先勇《孽子》

这是台湾作家白先勇《孽子》中的一段,写的是“倾诉”。这也是“孽子”(“我”)在“放逐”后遇到的一件事。一个中学体育老师爱上了自己的学生,篮球队的队长,但却不知道如何表露自己的心意,这是一种苦恼。而后,这位老师因为跟学生起了冲突而打了他一巴掌,这一巴掌让这位老师愧疚不已,却又无法挽回。这时候的“我”已经远离了家庭,独自在外,遇到了这样的坦诚相待无疑给他带去了温暖。这只是小说的一个小小片段,整部小说以“我”的视角向读者们揭示了“同性恋人”的生活,他们是社会的边缘人,但他们都是“人”。在小说的开头,白先勇说了这么一句话:

写给那一群,

在最深最深的黑夜里,

 独自彷徨街头,

无所依归的孩子们。

那天晚上在公园里,小警察拉着阿兰走,阿兰偷偷把手伸到他的后面,摸他的屁股。可能哪个捣蛋女朋友也会摸自己的漂亮男孩,但是他摸得过分了一点。阿兰的手极富表现力,并且变化多端。小警察渐渐走不动了。走到路灯下,小警察放开了他的手,阿兰放慢了脚步,逐渐和警察分开。最后他在路灯下站住,小警察单独行去,越走越远,直到在夜幕里消失,都没有回头。那天晚上,阿兰就这样逃掉了。而后来,他想起这件事,却感到无限的追悔。显然,他该和小警察到派出所里去,聆听他的训斥,陪他度过一夜。除此之外,伸手去摸小警察的屁股,是个粗俗无比的举动。而逃跑这件事又实在有违他的本心。阿兰把这件事归咎于粗俗男子的劣根性。是他自己把那一晚的浪漫情调破坏了。

——王小波《似水柔情》

这是王小波小说《似水柔情》中的一个片段。小说写的是一个警察和一个同性恋作家的“爱情故事”,实际上这个爱情故事在这个片段里已经戛然而止了。只是那个原本因为值夜班常常拉几个同性恋“唠嗑”的警察,在这一刻终于明白自己的内心其实也是爱恋着同性的。小说的开头和结尾是多么契合的呼应,开头是收到书的喜悦,而结尾是读完书的怅然。而在这中间穿插的回忆和书中描述的情节不断地揭露出警察,也就是“小史”真正的内心——他爱着作家阿兰。小说的结尾,小史也感到了曾经阿兰感到过的“绝望”,而这也预示着故事才刚刚开始。

二帕因为喝了大量开水,感冒果然就好了,意萍拉着二帕大逛时装店,让二帕买了一条格子裙裤和一件又宽又长的黑长衫配在一起穿着,然后和二帕在宾馆的酒吧里坐到深夜。她们坐在最尽头的座位上,二帕喝一种绿色的酒,意萍则喝一种黑色的酒。两人面对面坐着,互相看对方在若明若暗的光线中五官时隐时现,有一种离奇、美妙同时又不太真实的感觉。意萍的眼睛迷蒙、神妙,像一种无法言说的宝石,她们长久地不说话,偶尔开口,声音也像是被这个环境所阻挡、所浸染,变得连自己都有些认不出来。

——林白《瓶中之水》

这是林白的小说《瓶中之水》的一个片段。小说以“我”的视角见证了一对同性恋人——二帕和意萍的爱情故事。两人从相识,相知,到相恋,再到老死不相往来。这里的一段说的就是两人正处于“热恋”时期出来逛街的情景。“意萍的眼睛迷蒙、神妙,像一种无法言说的宝石,她们长久地不说话,偶尔开口,声音也像是被这个环境所阻挡、所浸染,变得连自己都有些认不出来。”谁也说不清楚到底怎么了,就连“我”,这个叙述者也不知道。唯有当事人能抓住点什么吧。林白将“同性恋”当做“正常”的恋爱来写的,所以这一过程让读者觉得似曾相识,可不是嘛,相恋到失恋,并不是只是异性恋才有啊,可是因为是女性之间的“同性之恋”,又显出那种独有的细腻,而作为读者,我们所知道的仅仅是冰山一角。

看完了这些,诸位感觉如何呢?惊讶?厌恶?欢喜?满足?失落?比起现实生活中所见有什么区别呢?也许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为“同性之爱”盖上了“美丽”的外衣,无论是莎士比亚的《商籁诗》中的“赞美”,还是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中的“窥视”,还是三岛由纪夫《假面自白》中的“迷恋”;又或者是《红楼梦》中宝玉的“真情”,沈从文《喽啰》里的“生命之爱”,还是白先勇《孽子》中的“关怀”……似乎多多少少与现实相去甚远。但是,真正的现实又是什么呢?现实可能比小说更为残酷。

可以看到,那些关于“同性恋”的新闻或者言论很快就被新的“热点”给淹没了,我开头列举的那些事件极有可能在之后的几天消失得无影无踪。但这些作品却经过时间的无数次筛选留了下来,原因何在?我想,并不是因为它们背后有着一群“同性恋”者的支持,也不是因为它们今天依然能够制造热点。据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分析,很大一部分“同性恋”是由基因决定的,他们是“被抛入到世界中的”,这种真实本是世界的一部分,或许远远超出文学想象。

注:文中涉及作品皆值得一看。

㈡ 中国传媒大学校考没过可以走联考吗

中国传媒大学校考没过不可以走联考 必须要参加中国传媒大学的校考,只是联考成绩不可以!
而且初试今年起都是文史哲常识。
提前说一下,想考取中国传媒大学的编导类专业的合格证,文化课必须要到一本线以上

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分数线说明。

(一)省级统考有要求且涵盖的专业,考生须省级统考合格,同时获得校考相应专业合格证书;省级统考不要求或未涵盖的专业,考生须获得校考专业合格证书。

(二)录取时,专业志愿顺序以高考志愿填报顺序为准,各专业志愿之间无分数级差,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第一志愿。

(三)录取时,学校使用的文化考试成绩为考生实际高考成绩,不含任何加分。考生文化考试成绩需达到生源省份艺术类本科专业相应类别录取控制分数线,凡省(自治区、直辖市)对艺术类专业文化成绩本科层次划有多条分数线的,按最高分执行。

(四)学校以文化折算比值和专业折算比值为依据进行录取。其中,文化折算比值=考生文化考试成绩÷生源省份普通类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下简称一本线);专业折算比值=考生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考试总分÷该专业合格分数线。

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一本线以各省划定的自主招生参考线为准;浙江一本线为浙江省公布的一段线。对于艺术类考生文化考试总分与普通类考生文化考试总分不一致的省份,一本线以该省给定的参考分数线为准,未给定参考分数线的省份,参考分数线=(一本线÷普通类考生文化考试总分)×艺术类考生文化考试总分

去年初试文史哲部分的考题是:

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初试真题解析(历史部分)
1.孟子说:“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

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这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明C.郡县制 D.和井行制

2.汉武帝即位后,改用布表出身的公孙弘为相,又“从文学之土中选拔出严助、朱买臣、主父偃等人,让他们以加官出入禁省,顾问应对。逐渐地,以加官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停、给事中等身份侍从左右者,多达数十人。并由于时时被皇帝垂询而得参大政。”汉武帝此举的目的是

A.加强君主权力 B.解决王国问题C.抑制土地兼井 D.打击豪强贵族

3.《秦琅邪台制石)记载:“普天之下,转心揖志,器械量,书同文字。”材料中的“文字”应是

A.甲骨文 B.金文 小菜 D.隶书

4. 梁武帝派陈庆之护送魏北海王元顺回洛阳,当他亲眼目睹洛阳旧貌换新领,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时,感慨地说:“自晋、未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土族,并在中原”。 “洛阳旧貌换新颜”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人口的南迁 B经济重心的转移C.割据势力的削弱 D.北魏孝文帝改革

5.日本学者内藤乾吉在(唐代的三省》一文中指出: “唐代的政治并非是君主独藏政治,而是综合了天子和贵族意志实行的费族政治。门下省堪称为代表贵族意志的机关。”这表明作者认为唐朝

A.门下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 B.三省六部导致君弱臣强C.皇权受到集体宰相的制约D 贵族政治抑制朋党之争

6唐玄家将(考经) 《道德经》《金侧经》并列为不坏之法.南宋孝宗说; “以佛治心以

道治身,以情治世”这能够反映!

A三教合的社会潮流 B三纲五常得到强化;C佛学取代了病家经学;D陆王心学受到重视

7.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所以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天宝十二载,鉴真东渡就是由扬州启碇的”出现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是:

A.手工业的发展B. 城市经济的繁荣 C大运河的开通;D海外贸易的增长

8. “宋元小说话C.大运河的开通打人的倡导下,一些文人书商对流传民间的来元话话本在宋元至明代初期,都是以单以单篇的形式流传。明中叶以后,在李赞等本小说收集整理,加以刊印。”这种 情况的出现是因为

①程朱理学的兴盛 ②印刷技术的进步③海禁政策的松动 ④通俗文学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9. 额炎武说:“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他指斥明末心学的弊害是“不习六艺

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由此可见顾炎武

A.把学术研究解决社会问题相结合 B.批判宋明理学重道德轻功

C.总结了天下治乱兴衰的历史教训 D.肯定人们物质欲望的合理性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31.阅读材料。回着问题。(12分)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郑人游于乡校”的“乡”是当时行政系统的一个单位“乡校” 就是这个乡所设的学校,也就是乡民都可以接受教育的地方。当是针对农工商说的,说明当在说到卫文公。利农通商意工一也就是乡民都可以典问受教育的地方《左传》国公二年“当在说到“卫文公。利农、通商、惠工”之后,接着又说“敬教”。“劝学”,这个“教”与“学”当时是针对工商说的,也说明当时的卫国必有乡校无疑。《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有“晋侯始入而教其民”的记载,也是郑国设有乡校的证据。

随着春秋时代乡校的普及,过去的所谓“学在官所”即学术在于官府,史籍由官府世代掌守的局面。也开始有了变化。我们知道,史本是周王室和请侯国的官,春秋末年,王室衰弱,灭国踵继,这种制度也随之动摇,原来在周王朝或诸使国做文官的人,因王朝衰微。诸侯之覆灭,遂流散四方,以其所学的知识传世。于是使出现了王官失守而文献四散,不能再继续禁闭而不外传的情况

《左传》那公十七年记载,孔子说:“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这个“四夷”并非确指四方的戎狄夷蛮,当指官府之外,处于野中的四方平民两言。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

在社会安革和阶级关系的变化中,“学在官府”逐渐瓦解,乡学随之普及,新士人也就应运而生了:他们在政治上不像过去的士那样“一朝委质,终身为臣”,在经济上也不再依靠奴隶主贵族的恩典和施舍度目:他们有独立的人格。也有了独立的思想,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著书立说或发表言论,成为这一时期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依据材料和所学,概括春秋时期“乡校"出现的背景及影响(12分)

历史参考答案:

1B 2A 3C 4D 5C 6A 7B 8D 9A

31.社会背景:春秋时期,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水平提高;井田制瓦解,宗法分封制崩溃,王室衰微,诸侯争霸,诸侯失国,导致一些史官流散四方;学在官府的局面的被打破,私人讲学兴起;新的士阶层的出现,影响乡学的出现,有利于平民接受教育,从而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乡学的出现,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学在官府”局面,从而有利于文化知识的传播;随着乡学的发展新兴士阶层崛起,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奠定了基础。

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初试真题解析(哲学部分)

10. “反者道之动”是道家对事物变化规律的认识。下列说法中不能表达此认识的是

A. 道法自然 B.祸分,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D.物极必反。

11. "关于道,老子有这样的说法:“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道是无法命名的,是无法用语音来进行规定的。

B. 道指的是最先存在的那个事物的名字。

C. 每一个事物都可以有一个名字,道不是一个事物,所以它没有名字。

D. 道不是一个如“桌子”“水”一样的名字,而只是一个指称。

12. 《孟子 公孙丑》在论述“人性本善”时,提出了“四端”的说法。此“四端”是指

A. 是非之心,敬畏之心,辞让之心,恻隐之心

B. 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敬畏之心、羞恶之心

C.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D. 恭敬之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敬畏之心。

13.王阳明学问的核心观念,可以概括为“致良知”。下列说法不符 合王阳明原意的是

A. 良知就是一个人本心的表现,“致良知”是指在生活中遵从自己的本心而行事。

B.良知不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人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掌握大量的知识,最后融

会贯通,才能做到有良知。

C.“致良知”必须在具体的事务当中进行,而不只是在心中冥想。

D.要达到“致良知”,必须先明白自己的良知,然后以诚敬的态度保持它。

14.庄子《逍遥游》的主题,可以概括为“自由”。对此主题的理解,下列说法最接近庄子

原意的是

A.大鹏展翅九万里,小鸟只飞树般高,但它们都是按照自己的本性在飞翔,所以并没有高下之分,都是绝对自由的。

B.列子并不借助人造的飞行工具,而是借助自然之力御风而飞,突破了人天生不能飞翔的局限,因而是绝对自由的。

C.一个人知晓人世间的荣辱是非,但是并不受其左右,而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他是绝对自由的。

D.当一个人泯灭大与小、是与非、荣与辱、人与物的界限时,他就能够做到与自然同一,顺其自然地行事,他是绝对自由的。

15.儒家经典《大学》被认为是重要的学习入门书,其中提出的进德修身的所谓“三纲领”、

“八条目”,依次是指

A. 亲民、明明德、止于至善: 格物、穷理、正心、诚意、齐家、修身、治国、平天下。

B.明明德、 亲民、止于至善: 穷理、格物、诚意、正心、齐家、修身、治国、平天下。

C.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D.亲民、明明德、止于至善: 致知、格物、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孔子及其所开创的儒学,是中国人心灵世界和中国文化传统最深刻的塑造者。孔子思想的魅力何在,力量何在? 孔子好学深思,体会观察内在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大道理,他并没有把这个大道理高高地孤悬在这不可及的彼岸,而是以亲切的、活泼泼的、沁人心牌的文字说出来,衍成教义,教导人,启发人在自己的人生中努力把它开显出来,活成君子,

在孔学教义中,“仁”也许是最核心的观念了,关予“仁”的表述,其中包括:“仁者爱人”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

“仁远乎战? 我欲仁,斯仁至矣。”

“客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战?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结合材料和所学,对孔子“仁”的观念进行阐释。

哲学参考答案:

10.A 11.B 12.C 13.B 14.D 15.C

32.孔子“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必须履行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表明“爱人”即“仁”,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从爱自己的亲人出发,是爱人的基础;“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仁”是人作人的内在品质,“克己”是要靠人对自身内在品质的自觉,“礼”是人的行为的外在的礼仪规范,要人们遵守礼仪规范必须是自觉的才有意义,才符合“仁”的要求;有了求“仁”的内在自觉性,即能“仁远乎战? 我欲仁,斯仁至矣”;要实现“爱人”在于推己及人,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答题注意结合材料,意思相似即可给分)

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文化素养基础测试解析(文学部分)

16.《诗经》 常用赋比兴的手法。下列诗句中采用“比”的手法的是(B)

A. 采采苯莒,薄言采之。采采茉莒,薄言有之。

B.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蝾首蛾眉。

C.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需发, 二之日栗烈。

D.静女其妹,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17.《离骚》 是屈原的代表作,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下列说法不符合《离骚》这一特点的是:(A)

A.擅长叙述客观事物

B.擅用香草美人意象

C.采用大量神话故事

D.主观感情色彩强烈

18.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下列诗句中,与“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句意相近的是(A

阅读全文

与道指本心小说txt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写骷髅的好看小说 浏览:848
有细腻的感情描写的都市小说 浏览:899
官门33小说网 浏览:417
调教美男系统相关小说 浏览:216
完美世界随梦小说网 浏览:15
主角上战场的小说 浏览:327
武侠玄小说排行榜 浏览:584
藏海花2有声小说骆驼 浏览:637
有声小说莫高窟的精灵 浏览:498
主角杜悦屈润泽小说 浏览:650
搞笑有声小说周建龙 浏览:568
简易相爱小说作者 浏览:538
女扮男装文女强现代小说 浏览:834
17k小说网发小说怎么样 浏览:103
主角是特种兵当卧底的小说 浏览:631
女扮男装小说免费完结小说 浏览:447
火锅炖萝卜小说作者 浏览:514
主人公叫紫灵龙的小说 浏览:626
主角是叶天龙的小说 浏览:430
新手村村长小说下载txt下载 浏览: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