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关于《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作品题材虽小,但精心剪裁,记叙详略得当,主题开掘得很深。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描写得细腻动人。教师韩麦尔先生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栩栩如生。它被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常被选为中、小学生的语文教材,中国也有译文。小说以普鲁士战胜法国后强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事件为背景,通过一个小学生在上最后一堂法文课时的所见所闻与内心感受,深刻地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时隔70年,当二次大战中德国侵略者的铁蹄再次践踏美丽的法国领土时,面对似曾相识的景象,人们不能不感慨历史的轮回以及战争的无情。本文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之下创作的
B. 傲骨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傲骨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这一年,我出生于北京大名府卢家。这一年,是宋天佑二年,西元1087年。这一年,官家册封李乾顺为夏国主。这一年,极西之地的英格兰国王威廉一世死。这一年,西藏日喀则始建夏鲁寺。这一年,沈括花费十二年心血编修的《天下州县图》完成,被特许亲自到汴京进呈。这一年,抗金英雄牛皋出世。这位牛先生比我小师弟岳飞大十六岁,当然也就不可能有他结拜成岳飞的二弟之类的事情发生。这一年,建立西辽的一代英主耶律大石出世,这位阿保机的八世孙此时只是一介平民,而且是完全被汉化了平民。二十余年后,他将成为辽国第一位契丹族的进士。这一年,金太祖阿骨打19岁,辽天柞帝耶律延禧12岁,宋徽宗赵佶5岁,蔡京40岁,童贯23岁,李清照3岁,林冲7岁,宋江。。。。。。汗,这家伙太奸了,我居然都不知道他生于哪一年。
这时,一切都还没有发生,一切都还在未知之数,世间的一切都可以改变,但是,世间的一切,都还在原先的轨道上飞速的运行着。
武功盖世的梁山第一好汉卢……
C. 《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爱丽丝漫游奇境》主要讲述了一个非常爱幻想的英国女孩儿爱丽丝,为了追逐一只揣着怀表,会说话的兔子而不慎掉入了兔子洞。这个兔子洞当中有一个非常神奇的国度,爱丽丝在这个国度里面经历了一系列的奇幻冒险故事。
这本小说主人公的名字“爱丽丝”便是来自于牛津大学基督学院院长最小的女儿爱丽丝。最初这只是一个卡罗尔随口讲给爱丽丝的故事,后来爱丽丝请求卡罗尔将这个故事写下来。于是卡罗尔将这个故事写了下来并且绘制了插图送给爱丽丝,不久之后这部作品也正式出版。
D. 都德写的小东西全文,一定是全文!急求!!谢谢!
上篇·六·小班
他用忧愁和顺从的神气看着我,眼光在乞求,但我毫不留情,队伍出发了,留下他孤零零地待在街中心。
十二·铁环
我痛苦至极,无法忍受,顾不得是否会被人看见,冲向花园的栅栏门,一跃而过,像疯子一样盲目地奔跑起来。
黑夜在静静地降临,广袤的雪原在半明半暗的暮色中显出一种难以名之的深深的凄凉。
我就这样,像受伤的小山羊一样奔跑了一会儿。如果“心碎”和“心在流血”不是诗人的说法,那么,我发誓在我身后的白色雪原上留下了长长的血迹。
……
想到大厅时,我突然萌生一个念头,眼泪立刻止住了,我感到自己更坚强,更平静。我站起来,像做出了不可更改的决定的人那样步履坚定地朝萨尔朗德走去。
十三·维奥先生的钥匙
他骤然停住。我的目光使他的谎话停在嘴边。我面对面地,直直地瞪着他,这个坏蛋肯定从我的眼神中看到了许多东西,因为他突然脸色苍白,结结巴巴地不知所措,但这只是刹那间的事,他立刻又变得神气活现,用像钢一样冰冷和光亮的眼睛盯着我,满不在乎地将手插进衣袋,走开了,一面说谁要是不满意可以去找他……
十四·巴蒂斯特舅舅
呵!亲爱的埃塞特太太!我多想今晚就把你带走,让您摆脱这无情的奶牛和他的妻子!可是,唉!我自己也是在飘泊,我的钱只够买我的车票,
……
小东西走出巴蒂斯特舅父家时,心中十分难过。他独自走在去火车站阴暗的大街上,两三次极其庄严地发誓,从此要像个男子汉,以重建家业为唯一的追求。
下篇·一·我的胶鞋
于是我们两颗心灵紧紧地搂在一起了。可惜车站不是为这种亲热拥抱而设立的。这里有旅客厅,行李厅,但是没有互诉衷肠厅,没有心灵厅。人们推撞我们,从我们身上挤过去。
……
后来我常常试图回忆那一夜巴黎给我的精确印象,然而事物和人一样,当我们头一次见到时,它们的外表很特别,但后来就变了。我未能重建我到达时的巴黎。它仿佛是多年以前我幼年时走过的一座雾蒙蒙的城市,后来我再也没有见到它。
二·母亲雅克
在下面,巴黎在隆隆响,可闻而不可见……我在窗前呆了一会儿,瞧着圆顶、尖塔,塔楼在阳光中闪亮,突然,城市的嘈杂声一直传到我这里,我感到一阵莫名其妙的疯狂欲望,要投入这些声音,这些人群,这种生活,这种激情之中,在里面打滚,我欣喜若狂地对自己说:“去看看巴黎吧!”
五·白咕咕和二楼的女士
在圣日尔曼德普雷广场上,靠教堂的一角,一座楼房最顶层的左侧,有一扇小小的窗户,今天我每次看见它时就心中难过。它就是当年我们的房间的窗子。即使在今天,我从那里走过时,还想像昔日的达尼埃尔依然在那上面,他正瞧着如今已弯腰驼背的、凄惨的达尼埃尔在街头走过。
……
……还有圣日尔曼的钟声每天来光顾几次。我很喜欢它们来看我,它们喧闹地从窗口进来,使房间里充满了音乐。时而是音符像眼泪一样一一垂落的、凄凉的丧钟。此外还有三经钟,午祷的钟声像披着阳光的大天使一样灿烂夺目地来到我这里,晚祷的钟声像忧愁的六翼天使一样在月光中降下,抖动巨大的翅膀使整个房间发出潮气……
……
……然而,在寂静的夜里,托洛科蒂尼昂的声音一直传到我的桌旁,这凄惨的叠句使我感到一种莫名的惆怅,我仿佛预感到它将在我生活中起的作用……
六·皮埃罗特的故事
……她突然抬起了一直低垂的眼睛瞧着我,而且,仿佛出现了魔法,这个小市民消失了,我眼前只看见她的眼睛,一双闪亮的大黑眼睛,我立刻认出了它们……
呵奇迹!这是同一双黑眼睛,……,同样的睫毛,同样的闪光,同样被克制的黑火焰。世界上居然会有两双同样的黑眼,多么荒唐!
……
……唉!魔法已消失,黑眼睛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僵僵坐在钢琴前椅子上的小市民……
……
……雅克一见,便用足以击毙一头牛的摧毁性眼神盯着他,但未能击倒他,因为笛子手纹丝不动。
……
可怜的、亲爱的雅克!他说这话时神情多么忧愁,多么无奈!为了使他放心,我放声大笑起来,声音比我想的还高。
九·你将来要卖瓷器
我看着他消失,心中有种异样的感觉。
我突然觉得自己更小,更弱,更胆怯,更幼稚,仿佛哥哥走时也带走了我的骨髓,我的精力、我的胆量,使我又矮了一截。我对周围的人群感到害怕,我又成了小东西……
十三·劫持
他来到楼梯下,与一个人相撞。
“雅克!”他惊呼道,一面后退。
这是雅克……他们相视片刻,没有说话。终于,雅克双手合十,用充满眼泪的温柔的声音轻轻说:“呵,达尼埃尔!”这就够了。小东西内心深处受到感动,他像胆怯的孩子一样环顾四周,然后用低低的声音,他的哥哥勉强能听见的低低的声音说:“带我离开这里,雅克。”
E. 《百万英镑》:黑色幽默的剖析下,人性在金钱面前如此脆弱
《百万英镑》是中篇小说,不长,只有两万多字。按中篇小说的篇幅,属于短的,其中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内容背后引发的思考,恐怕绝不亚于一本五十万字以上的大部头。这就是优秀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也是中短篇小说以短小精悍的字里行间展现其深刻涵义的精妙之处。
作者马克·吐温是美国黑色幽默的先驱者,以幽默、滑稽的语言风格对当时的美国社会进行严肃的讽刺和批判。美国文学以情节架构见长,通俗小说占领各大书店。这符合美国人 活在当下、乐在当下 的价值观。他们一方面不屑艺术,一方面又崇拜艺术。由此,作家们在通俗小说中注入简短而深刻的文字,使作品看起来更严肃。这些作品的可读性非常强,且又不乏深意。
美国文学能在主流文学中占领一席之地,并非偶然,随着快餐时代步履加剧,未来地位很可能将进一步提高。
黑色幽默具有夸张,滑稽,甚至哗众取宠的成份。所以,我们看黑色幽默故事要有反向思维,表面上写的是个成功励志的奋斗者,实则是受金钱诱惑的堕落者。
下面就让我们进入黑色幽默的世界吧。
向往走上成功之路的亚当,只身漂洋过海来到英格兰,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几近潦倒。他见到一个只被咬过一口,就被扔到泥浆里的梨子,经过 所谓“尊严”和饥饿的搏斗 ,最终没有捡起梨子,从而展现了人性的虚伪。不论任何一个人,在这样的条件下,都会毫不犹豫地先填饱肚子再说,可是他没有。况且他没有骄傲的资本,他不是落魄王宫贵族,只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年轻人。
后来,他被带到有钱有势的两兄弟面前,被当作打赌的笑料, 脆弱的自尊心崩溃 ,想回去捡那只梨子。梨子已经在了。
当他打开两兄弟的信封,发现居然是一张一百万英镑的钞票。他惊讶,但却不失理智,先是去小饭店吃了一顿,“好心”的老板见他没有零钱,同意他赊账。之后,他便第一时间回到了豪华的宅子找两兄弟。仆人却告诉他主人已经离开。
这时,亚当才想起信封里还有一封信。信里说, 他们看中他是一位聪明、诚实的人 ,这笔钱免息借给他,三十天后归还,如果他能挨到那时候,老二承诺给他一份职务。
从这个时候开始,亚当的心理起到了微妙的变化。钞票面额太大,且来路不明,不敢贸然兑换,生怕被抓进监狱;同时又对两兄弟承诺给他的职务充满幻想。 但仍不失为一个 聪明、诚实的人。
肚子填饱了,可衣服还是破破烂烂。经过内心的缠斗,他跨出堕落的第一步,走进服装店。店员察言观色,对他傲慢无礼。身为穷人,一再被人奚轿含清落、讥笑,他终于爆发。他有爆发的底气——那张一百万英镑的钞票。
在店员面前扬眉吐气,亚当心中好不快活,压抑许久的抑郁得到宣泄,从此踏上一条不归路。服装店老板亲自出马,主动把店里最好的——原本哈利法克斯大公国(当时加拿大未统一,该地是欧洲登陆加拿大的第一站)的亲王殿下订做,因母亲过逝,暂且不需要——衣服,还同意他无限期赊账,临走还说了句,“大爷,老胡慢走啊!”。
作者写到这里,亚当依旧对得起“ 聪明、诚实的人 ”这个优良品质。钱是借的,没打算不还。靠那张百万英镑的钞票,吃穿问题都解决了。
基本生活需求还差一项,没有住的地方不行。不出一个星期,他用老办法住进了一家昂贵的公寓式旅馆,张罗各种奢侈的生活用品和阔气的摆设。 贪婪之门已经打开,只要迈出第一步,等待他的将是无尽的深渊。
物以稀为贵闭前,一百万英镑的钞票独此一张,他成了当地的名人,这点不难理解。不是靠着光明正大的手段出名,使他心中产生一种罪恶感。于是,他总是在当初赊他账的小饭店里用早餐,借此机会为小饭店做广告。
他不愧是 聪明、诚实的人。 以奇货可居的方式吸引别人的目光,用名人效应答谢老板哈里士, 减轻良心上的不安 。即便是这样,他依然辗转难眠,所有的一切,都不是凭真本事赚来的, 内心患得患失 。
媒体能把分子变成大象。 拥有独一无二的百万英镑钞票的人在路边小饭馆吃饭,还经常穿着最先前那身破烂衣服闲逛于大街小巷,怎能不引起公众的好奇?
(如此看来, 国民老公果然有两把刷子。)
跑题了,言归正传。
黑色幽默在这里发挥到了极致。亚当的社会地位就像在报纸中的地位,如火箭似的攀升,一步步超过爵士、男爵、除王室外的所有公爵、除全英国大主教外的一切宗教人士。也就是说,他的地位高于贵族,仅次于王室和主教。这是多么显耀的身份啊!
随着地位的节节攀升,他越来越害怕 ,怕有一天失去了这张钞票,届时他将一无所有。为了能在短短三十天内为自己名利双收, 只能殊死一搏 。
此刻的他,依然是 聪明、诚实的人。 他希望依靠自己的聪明留有后路,且从未有过携款潜逃的念头。
作者只说 “ 一举成名后的第十天 ” ,没有交待具体日子,这里指的一举成名应是报纸刊登他的事迹。在此之前,也发生了不少事。从小说结构推论,应该过去了半个月。短短半个月,他已经 欠下了六百英镑的“巨额债款”。 从而开始憧憬那份两兄弟打赌承诺他的职务年薪,此时他的心理期望第一年的年薪是 六百英镑 。
亚当如愿进入上流社会,与一众权贵交往。权贵们却只那他当作消遣的对象和茶余的谈资。可他却意外地收获了爱情,与美国公使的小姐的一位女友一见钟情。
通观整部小说这位女主人公波希霞写得太过空灵,是本作最大的败笔,同时也是作者的无奈之举 (这里暂不作讨论,后面会有详述) 。
马克·吐温是批判主义作家,怎么会放过权贵社会的场面呢?
在这里,黑色幽默又狠狠地玩了一把。
肖瑞迪奇公爵想要在主位落座,亚当故意戏耍对方,报之前被人看轻的一箭之仇。从地位看,亚当在公爵之上;从姓氏看,公爵是威廉一世的后裔,可亚当却是人类的始祖。不了解西方文化没关系,亚当和夏娃的故事总听过吧。
宴会期间,亚当产生了对贵族阶级的鄙视,不屑与之为伍,沉溺与于希波霞的谈情说笑中。
作者虽未反复字面强调,但处处可以看出亚当是 聪明、诚实的人。 初次见面,他便向心仪对象坦白自己的情况,一百万英镑并非他所有,只是闲得蛋疼的两兄弟捉弄人的把戏。对方没有深究,反而处处为他“着想”,声称要陪他一起去见两兄弟,为他壮胆,成为他坚实的后盾。
想到即将失去百万英镑的钞票,亚当再次幻想,把第一年的年薪期望值 从六百英镑提升到了一千二百英镑 ,翻了个倍,好给未来的妻子带来安乐的生活。
宴会上,他遇到了半年不见的“老朋友”赫斯丁。随后两人来到亚当气派的公寓。赫斯丁押宝矿苗开采权(已勘定该处有矿产,但总量多少未知,有点类似于赌石)的“期限出售权”,无人认购,游走在破产的边缘。
聪明 的的亚当在为钱的事发愁,经过之前的一系列事件,尤其是权贵阶层,洞穿一切,果断答应帮助“老朋友”。他的 聪明 再次体现,玩了一出空手套白狼, 狠赚了一百万英镑 。
他是怎么赚的呢?
他并没有直接投资赫斯丁的产业,只是简单的替他背书,使对方的矿山开采权成为市场热门货,让人们相信赫斯丁的专业,那里将是一座大矿山,绝对物超所值,谁买下它,轻而易举地大赚一笔。
有了这 一百万英镑的资本 ,他对两兄弟承诺的职务不再报有期望, 那些钱在他看来根本算不上什么 。
三十天期限已到,希波霞陪着亚当去见两兄弟。亚当果然 诚实, 履行诺言,将百万英镑钞票还给了两兄弟,证明自己不花一分钱挨过了三十天,还拿出一张二十万英镑的存款来炫耀。
不对,明明赚了一百万,怎么就变成二十万了呢?
这里要明确地说, 当时英镑和美元的汇率的确是1:5,很多读者会误以为赫斯丁矿山生意指的是美元。其实不然,赫斯丁是在英国开战的业务,最后亚当的一百万元是存入的是伦敦郡银行。当时这家银行只接受英镑、法郎等欧洲主流国家的货币,美元不在该列。美国人当时在欧洲人心目中的印象是人傻钱多,事实也确实是这样的。所以,可以断定,那一百万是英镑,不是美元。
很明显, 聪明 的亚当偿还了之前的债务,还买了一件最考究的西服和一所宅子,或许还有其他。
从小说结构推断,他赚到一百万英镑,应该是在第三个星期发生的事情。第二个星期,他的 欠债是六百英镑 ;仅过了一个星期, 欠债就达到了数十万英镑 。可想而知,在金钱面前,他挥霍到怎样的程度。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希波霞竟然是两兄弟中二弟的继女。这层关系实在太令人惊讶,精读十余遍,依然无法寻找出合理的解释,作者为何要安排这样一个角色。
唯一牵强的理由是:作者运用黑色幽默,让一个 聪明、诚实的人 事业成功、收获爱情、人生美满,来讽刺和批判“腐朽”的社会风气。
亚当得知希波霞是两兄弟打赌中得胜的二弟的继女,果断出手,坚持不接受任何职务,如果一定要接受,那就是做他女婿的职务。两兄弟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用心,拿亚当开玩笑,能随随便便拿出一百万英镑钞票的人,资产绝对不会少。
马克·吐温到底是黑色幽默大师,在小说的结局出了一道 意味深刻的数学题 。
原文是这样写的:
所以我总是这么说:“可不,在你眼前的,分明是一张百万英镑的大钞,可是它呀,出世以来,从没动用它购买过什么东西,只除了一次——那次呀,我到手的是稀世珍宝,付出的却只及它的价值的十分之一。”
由此可以推论,希波霞的继父资产在一千万英镑左右,膝下无女,只有希波霞一个继女,将来遗产尽归亚当所得。
而亚当这句话的意义很明显,在他眼里,希波霞只是金钱的附属品, 金钱才是他口中的稀世珍宝 。
看完整本小说,我们不禁会疑惑,亚当今后的事业能否成功,爱情是否圆满?
爱情的事很难说,希波霞这个人物实在很有问题(后面会详述),但在事业上他一定会失败。
为什么?
有了金钱和地位后,他挥霍无度,一个星期能花掉八十万英镑之巨。对,亚当确实很有商业头脑,做人也很诚实,相信凭着这份特质,赚钱不是什么难事。
然而,他的灵魂已被金钱所腐蚀,腐蚀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即便他能赚到再多的钱,也填补不了奢华享受留下的窟窿。贪婪之门已经关上,他没有退路,在铺满金钱的的沼泽中,他泥足深陷,一步步地沉沦下去,直到被彻底淹没吞噬的那一天。
这是作者要告诉读者故事的本质。
一部小说,把人物主角刻画得深刻出彩,远达不到优秀小说的标准。配角是为主角服务的,他们同样需要有深度。受结构篇幅的限制,尤其是中短篇小说,配角不可能个个出彩。没有一本书能做到这一点。但马克·吐温将一部仅两万余字的小说,把许许多多配角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描绘出一副当时美国社会的画卷,且不失真。 伟大与优秀的差别,就在于此。
下面,让我们来领略美国当时社会的世间百态吧。
哈里士在第一次见到亚当拿出的百万英镑钞票时,是惊呆得不知所措的表情。但是这个人 头脑很灵活,非常具有放长线钓大鱼的经济思维 。他让亚当赊账,帐挂多久都可以。
果然,亚当为了报答他,去他店里吃早餐,为店里带来了人气,生意爆棚。
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
店员托德见到亚当穿得破破烂烂走进店里,出于店员的职业操守,无法将其赶出去,可傲慢无礼,刻薄挖苦的态度,尽显小市民本色。当亚当把钞票摆在他面前时, 立马笑容满面,态度陡然转变 。
再说老板,同样慧眼如炬,不惜违背商业守则,把原本亲王殿下订做的衣服给亚当,还主动提出无限期赊账。最后一句话, “大爷,慢走啊!” 将其人物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
很多时候,三言两语就能把一个人物写得深刻,这位老板当属典型。
半年前,亚当还在赫斯丁手下做事。听到对方出名,便迫不及待地出现在社会名流的宴会上,根据他当时的处境来看,不可能得到权贵阶级的主动邀请,一定是通过其他途径弄来邀请帖赴会;其目的也很明显,就是 为了巴结亚当,替他解决“期限出售权”的资金问题 。
那座矿山有没有价值,是否真的值三百万英镑,我们无从知晓。赫斯丁本人的专业判断,我们同样无法揣测。但有一点是很明显的,他能想到 利用亚当的名人效应,来为自己牟取利益 ,是一位颇具商业眼光的投机商人。
熟悉英国贵族礼仪的人应该知道,在私宴上,只有社会地位最高的人,才有资格坐在主位上,那是身份与荣耀的象征。并不像中国古代,宴请的主人坐在主席,宾客按身份序位分布。
亚当不属于贵族,只能算个异类,就像“笑面人”里的格温普兰,把他当作一个滑稽的小丑看待。 贵族阶级骨子里长期养成的血统优越感,使他们并不把平民当人看。 不料却被亚当的幽默嘲笑了一番。
一个贵族和平民发生争执,是自贬身价的表现,肖瑞迪奇公爵当然不会和他决斗。但贵族是非常讲究礼仪的,最后为了平息风波,又不失去一个今后能近距离观摩小丑的机会,最后将主位空出来,谁也没坐上去。
英国人风趣幽默,一言不合就给自己挖坑,打这样一个赌其实是合乎情理的。如果他们不是兄弟,早就决斗了,故事也不会开展。所以作者把两人设为兄弟,实在高明。
两人作为故事的主要推动力,头尾描写呼应,篇幅占据不少,可 缺乏深入刻画,人物苍白却片面化 ,不能算是成功。
作为故事中的女主人公,为什么要把她放在最后一个说?实际上是作者的无奈,也是笔者的无奈。
人物表现中规中矩,除了与亚当打情骂俏,规劝他珍惜财产,要为将来做打算,并无出彩之处。可她实际身份是资产阶级,没有兄弟姐妹,继父的财产不会旁落他人,不需要有未雨绸缪的打算。
作品面世前,英国早已修改《遗产法》,膝下无子,女儿可以正当继承所有财产;在血统上也有所宽裕,只要遗产馈赠人同意,受赠人便可全部继承。
如果把她设立成一个引诱亚当在金钱面前进一步堕落的女子,虽然降低了 金钱的主题, 却可以更有深意 。 不失为一个折中的办法。
可为什么作者马克·吐温没有这么做呢?
写作技能不够?
不是。
没有想到?
也不是。
事实上,是因为他不能这么做。
如果来说一下马克·吐温的生平事迹,在希波霞人物拿捏这一点上,我们就能够理解了。
马克·吐温是个笔名。真名是什么,笔名是什么意思,不加赘述,网上资料都有。
作者写过很多关于 金钱使人堕落 的小说。《镀金时代》、《王子与乞丐》、《哈里贝克·费恩历险记》、《腐蚀了的赫德来堡人》、《三万元遗产》,都和金钱与人性有关。
如果把他看成是一个愤世嫉俗的愤青,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 他本人也无法逃脱金钱的引诱 。或许就是这个原因,驱使他写下了这些书。
早年,他发表处女作尚未成名, 投资木材和矿业,均已失败而告终 。
后来因写作出名,在旅欧期间, 遇到了资本家兰登的女儿查尔斯·兰登,通过照片,对其姐姐欧莉维亚·兰登念念不忘。很快两人便结为夫妇,还成立了报社。
一年后, 报社赔钱,不得不转让。
当时美国处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兴起公司化运动,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发明,更新换代迅速,因而到处都是投机商人,想要一本万利。
很不幸,马克·吐温 数次经商失败,心有不甘,再次出手,投资佩奇排字机(打字机),结果再次以失败而告终,不但血本无归,还欠下一屁股的债务,直到四年后才彻底还清。 (投资佩奇排字机是在写《百万英镑》之后,前几次的生意失败足够显示出他对金钱的渴望。)
这样一来,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他为什么把希波霞这个角色写得如此空灵,如风中飞絮,说不出是好是坏。反正除了勤俭持家,看不出有什么特点。
因为欧莉维亚·兰登是资本家的女儿,而他又很爱他的妻子。如果将希波霞写成放荡的资产阶级,利用金钱将亚当腐化,很难不被人张冠李戴,最后损害妻子的名声。况且她妻子也不是这样的人,勤俭持家是她最大的特点。
出于上述原因,笔者臆测,他只能这么写。
《百万英镑》文学背后的经济学,同样值得我们深思。笔者旨在探讨文学,不作经济学深究。
更多客观深入的精品文学解析,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