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穿越重生 > 古代小说阅读答案

古代小说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4-06-09 10:50:17

Ⅰ 古文阅读及答案

[湖北卷]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得甚。僧问:“汝益乎?”日:“益矣。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越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僧又笑曰:“可矣。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既而各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李由此以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交手足,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颉颃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孟浪忤客,幸勿罪!”李异归,月余始愈,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为何?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鄙:粗俗
B.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 要:求取
C.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易:轻视
D.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 适:到……去
1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
B.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乏 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C.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 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D.幸先以我名告之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超武术技艺不精的一组是
①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 ②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
③三月,艺颇精,意得甚 ④李以为怯,固请再角
⑤僧笑,命李试其技 ⑥方颉颃间,尼即遽止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李超与憨和尚交手,时时想找出憨和尚的破绽以打败他;憨和尚为了惩罚李超,一脚
把他踢出一丈多远,愤而择日告辞而去。
B.憨和尚德高艺精,机智风趣;李超敏而好学,豪爽好施;尼僧武技高超,争强好胜。
小说中几个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C.本文善于通过“笑”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憨和尚和尼僧高强的武艺、谦和的性情,这些关于“笑”的描写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D.本文通过曲折跌宕的情节安排,重在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故事性强,引人入胜,体现了古代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
15.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3分)
译文:
(2)众相顾,迄无应者。(2分)
译文:
(3)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3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1.A 12.B 13.D 14.C
15.(8分)
⑴李超从此凭武技闻名,走遍南北,没有他的对手。(3分)
⑵大家互相看着,最终没有应战的人。(2分)
⑶李超开始不说,尼僧一再追问,李超才把和尚的名字告诉她。(3分
[上海卷] 阅读下文,完成第18-23题。(16分) 冷泉亭记 唐白居易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言,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洁澈,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①,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②,有相里君造③作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注】①四封:四边疆界。②领郡者:担任州刺史的人。③相里君造:姓相里,名造。
18.白居易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 (1分)
19.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
(1)地搜胜概 概( ) (2)物无遁形 遁( ) (3)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甲( ) (4)佳境殚矣 殚( )
20.下列对句中加括号的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 灵隐寺(为)尤/山树(为)盖 ② (而)撮奇得要/坐(而)玩之者
A.①相同,②相同 B.①相同,②不同 C.①不同,②相同 D.①②均不同
21.下列对文章第一自然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段开头四句由远及近,由大而小,由面到点,写出亭的特点和位置。
B.本段将亭放在大背景与大环境下,使周围景物对亭起到烘托作用。
C.本段篇幅精短,句式整齐,列出各种景观,突出了亭的精巧。
D.本段文字简短而内涵丰富,可以收到以少胜多的作用。
2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高不倍寻,广不累丈。 (2)故吾继之,述而不作。
3.本文第二自然段文质兼美,请就其语言特点,举出一例进行赏析。 (3分)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24?27题。(12分) 茅容耕于野,与等辈避雨树下。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郭林宗见而异之,遂与共言。容留林宗宿,旦日,杀鸡为馔,林宗以为为己设。既而以供其母,自以草蔬与客同饭。林宗起拜之,曰:“林宗犹减三牲之具以供宾客,而卿如此,乃我友也!”因劝令学,卒以成德。 孟敏荷甑堕地,不顾去。林宗见而问其意,对曰:“甑已破矣,视之何益!”林宗以此异之。劝令游学,十年知名。三公俱辟,并不屈。 笠翁曰:人谓二事皆贤,莫能举其优劣;如必欲轩轾之,其惟后孟敏而先茅容乎?以孟敏所能者小节,而茅容所重者大伦也。予曰不然。茅容杀鸡供母,而以草蔬待客,孝则孝矣,未免妨母之贤。此必有意为之,以起林宗之惊羡耳。若孟敏之不顾堕甑,则全出天机。以此观人,始不失为人伦之鉴。 笠翁又曰:凡天下过情之事,皆有意为之者也;凡不及于情之事, 皆率意为之者也。持此法以论人,虽未必尽当,然亦思过半矣。
24.上文“笠翁曰”相当于《史记》中的“________”,“曰”可以理解为________。(2分)
25.对“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句意理解确切的一项是[ ](3分)
A.众人都随意地蹲着,只有茅容端坐着,显得恭敬有礼。 B.众人都随意地蹲着,而茅容坐的地方很危险,却仍恭敬有礼。 C.众人都坐在平地上,只有茅容端坐着,对大家恭恭敬敬。 D.众人都坐在平地上,而茅容单独坐在危险处,却仍然很谦恭。
26.对茅容、孟敏优劣的评价,笠翁的观点是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 (3分)
27.简评文中“人”和“笠翁”的不同观点。 (4分)
参考答案:
(五)(16分)18。(1分)《琵琶行》或《长恨歌》等 19。(4分)(1)景观、景象(1分) (2)隐藏(1分) (3)是最好的(1分) (4)尽(1分) 20。(2分)A 21。(2分) C 22。(4分)(1)高度不到一丈六尺,宽度不到一丈。(2分) (2)所以我现在继任杭州刺史,只能记述亭(景色之美),而不能再建造(其他亭)了。(2分) 23。(3分)提示:可从句式(长短整散结合),修辞手法(对偶等),情景交融,用词精美等方面回答。(六)(12分) 25。(3分)A 26。(3分)肯定孟敏,否定茅容(1分)孟敏全出天机,茅容有意为之(2分) 27。(4分) 观点(2分) 评论(2分)
[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题。
书褒城驿壁(唐)孙樵
褒城驿号天下第一。及得寓目,视其沼,则浅混而污;视其舟,则离败而胶;庭除甚芜,堂庑甚残,乌睹其所谓宏丽者?
讯于驿吏,则曰:“忠穆公曾牧梁州,以褒城控二节度治所,龙节虎旗,驰驿奔轺,以去以来,毂交缔劘①,由是崇侈其驿,以示雄大。盖当时视他驿为壮。且一岁宾至者不下数百辈,苟夕得其庇,饥得其饱,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至如棹舟,则必折篙破舷碎鹢②而后止;渔钓,则必枯泉汩泥尽鱼而后止;至有饲马于轩,宿隼于堂:几所以污败室庐,糜毁器用。官小者,其下虽气猛,可制;官大者,其下益暴横,难禁。由是日益破碎,不与曩类。某曹八九辈,虽以供馈之隙,一二力治之,其能补数十百人残暴乎?”
语未既,有老甿笑于旁,且曰:“举今州县皆驿也。吾闻开元中,天下富蕃,号为理平,踵千里者不裹粮;长子孙者不知兵。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而户口日益破,疆场无侵削之虞,而垦田日益寡,生民日益困,财力日益竭,其故何哉?凡与天子共治天下者,刺史、县今而已,以其耳目接于民,而政令速于行也。今朝廷命官,既已轻任刺史、县令,而又促数于更易。且刺史、县令,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故州县之政,苟有不利于民,可以出意革去其甚者,在刺史则日:‘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在县令亦曰:‘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当愁醉醲,当饥饱鲜,囊帛椟金,笑与秩终。”呜呼!州县真驿耶?矧③更代之隙,黠吏因缘恣为奸欺,以卖州县者乎!如此而欲望生民不困,财力不竭,户口不破,垦田不寡,难哉!
予既揖退老甿,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
[注]①劘(n仍):磨擦。②鹢(yì0:水鸟,古代在船头以彩色画鹢鸟之形,这里指船头。③矧(shěn):况且。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视其舟,则离败而胶 胶:搁浅。
B.庭除甚芜 除:废弃。
C.疆场无侵削之虞 虞:忧虑。
D.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 条:整理。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B
D
A
C
视其沼,则浅混而污 以卖州县者乎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且刺史、县令,远者三岁一更 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四海之大,有几人钦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由是崇侈其驿,以示雄大 B.则必折篙破舷碎鹢而后止
C.则必枯泉汩泥尽鱼而后止 D.囊帛椟金,笑与秩终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借他人之口,揭示出褒城驿由宏丽变为破败的原因,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民风奢靡的不满。
B.文中“举今州县皆驿也”承上启下,是连接二、三两段的关键,表明天下凋敝与驿站破败事异而理同。
C.文章借题发挥,以一驿之兴废推及天下之盛衰,寓议于叙,切中时弊,有小中见大之妙。
D.因官制不善而吏治败坏,因吏治败坏而生民困顿,文章将批判的锋芒指向了朝廷。
第Ⅱ卷(共108分)
四、(20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l)盖当时视他驿为壮。(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 .B 12.B 13.D 14.A
四、(20分)
15.(8分)
(1)(褒城驿)在当时比其它驿站更为壮观。
(2)(宾客)都是晚上到达早上离开,难道会有爱惜之心吗?
(3)时间长的三年更换一次,时间短的一两年更换两次。
[重庆卷] 阅读下文。完成第lO—13题。
侯可字无可,华州华阴人。少倜傥不羁,以气节自许。既壮,尽易前好,笃志为学。随计①入京,里中醵金赆行②。比还,悉散其余与同举者,日:“此金,乡里所以资应诏者也,不可以为他利。”且行,闻乡人病,念日:“吾归,则彼死矣!”遂留不去。病者愈,辍己马载之,徒步而归。
孙沔征侬徭,请参军事,奏功得官,知巴州化城县。巴俗尚鬼而废医,唯巫言是用,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可为约束,立制度,违者有罪,几变其习。再调华原主簿。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岁责其租。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郡吏赵至诚贪狡区凶横,持守以下短长,前后莫能去。可暴其罪,荷枷置狱,言于大府诛之,闻者快服。
签书仪州判官。西夏寇边,使者使可按视,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之遇,亟分其骑为三四,令之日:“建尔旗帜,旋山徐行。”夏人循环间见,疑以为诱骑不敢击。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说渭源羌酋输地八千顷,因城熟羊③以抚之。琦上其功。
可轻财乐义,急人之急,忧人之忧。与田颜为友。颜病重,千里求医,未归而颜死,目不瞑。人曰:“其待侯君乎?”且殓而可至,拊之乃瞑。颜无子,不克葬,可辛勤百营,鬻衣相役,卒葬之。方天寒,单衣以居,有馈白金者,顾颜之妹处室,举以佐其奁具。一日自远归,家以窭告,适友人郭行扣门曰:“吾父病,医邀钱百千,卖吾庐而不售。”可恻然,计橐中装④略当其数,尽与之。关中称其贤。
(选自《宋史•列传》)
【注】①计:计吏,考察官吏的官员。②醵:聚集钱财;赆:临行时赠送礼物。③熟羊:地名。
④橐中装:指珠玉之类的财物。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 责:索求 B.夏人循环问见,疑以为诱敌不敢击 问:间或 C.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 质:质问 D.颜无子,不克葬 克:能够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少倜傥不羁,以气节自许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B. 其待侯君乎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 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之遇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D. 卖吾庐而不售
位尊而无功
12.下列各句中,与“唯巫言是用”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一日自远归,家以窭告 C.言于大府诛之
D.夫晋,何厌之有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可少年时倜傥不羁,长大后笃志为学。家贫,乡亲们凑钱资助他人京应诏,回来后将钱全分给其他同举者,将要走时又留下来照顾生病的乡人,显示出他自律不贪的良好品格。
B.侯可任地方官政绩卓著。在巴州化城时,订立规约制度,基本上改变了当地“尚鬼废医”、“娶妇责财”等陋习。在华原时,打击富人的巧取豪夺;把贪暴的郡吏绳之以法,此举大快人心,得到百姓的佩服和拥护。 ’
C.侯可能妥善处理边境事务。西夏寇边时,使者派侯可巡视,侯可立即带领数十骑到了边境,突然与夏人相遇。他派人迷惑敌人,使夏人“不敢击”;又说服羌人首领献纳土地,并筑熟羊城来安抚他们,韩琦上报他的功绩。
D.侯可轻财乐义,有朋友去世,他“鬻衣相役”以葬,并用所“馈白金”为朋友未出嫁的妹妹置办嫁妆;友人父病无钱医治,侯可把自己的财物全给了他。其义举获得人们交口称赞。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6分)
14.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
译文:
(2)令之日:“建尔旗帜,旋山徐行。,’
译文:
(3)可恻然,计橐中装略当其数,尽与之。
译文:
参考答案:10、C 11、B 12、D 13、A
14、(6分)
(!)侯可一早骑马直奔富人家,打开木匣拿出田契还给它的主人。
(2)命令他们说:“竖起你们的旗帜,围绕着山慢慢地走。”
(3)侯可显出怜悯同情的样子,计算自己的财物大致和那数目相当,全给了他。

[北京卷]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崔杼与庆封谋杀齐庄公。庄公死,更立景公,崔杼相之。
庆封又欲杀崔杼而代之相。于是扌豕 崔杼之于,令之争后。崔杼之子相与私哄,崔杼往见庆封而造之。庆封谓崔杼曰:“且留,吾将兴甲以杀之。”因令卢满嫳兴甲以诛之。尽杀崔杼之妻子及支属,烧其室屋,报崔杼曰:“吾已诛之矣。”崔杼归,无归,因而自绞也。
庆封相景公,景公苦之。庆封出猎,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趸诛封。封以其属斗,不胜,走如鲁。齐人以为让,又去鲁而如昊。王予之朱方①。荆灵王闻之,率诸侯以攻吴,围朱方,拔之。得庆封,负之斧质,以徇于诸侯军,因令其呼之曰:“毋或如齐庆封。弑其君而弱其孤,以亡其大夫。”乃杀之。
黄帝之贵而死,尧舜之贤而死,孟贵之勇而死,人固皆死。若庆封者,可谓重死矣。身为残,支属不可以见,行忮②之故也。凡乱人之动也,其始相助,后必相恶。为义者则不然,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后世以为法程。
(取材于《吕氏春秋•慎行》)
注释:
①朱方:地名。 ②忮(zhì):嫉妒、侵害。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崔杼相之 相:辅佐
B.扌豕 崔杼之子 扌豕 :挑拔
C.景公与 陈无宇……诛封 诛:杀掉
D.始而相与,久而相信 与:结交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庄公死,更立景公 得庆封,负之斧质
A. B.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后世以为法程 其始相助,后必相恶
C. D.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成分,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齐人)得庆封,负之斧质 B.齐人以为让(鲁)
C.(卢满嫳)尽杀崔杼之妻子及支属 D.(庆封)身为戮,支属不可以见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达不义之人没有好结果的一组是 ( )
①吾已诛之矣
②(崔杼)无归,因而自绞也
③荆灵王闻之,率诸侯以攻吴
④若庆封者,可谓重死矣
⑤身为戮,支属不可以见,行忮之故也
⑥其始相助,后必相恶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⑤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崔杼与庆封的交往是小人之间的勾结和利用
B.鲁国由于荆灵王的干涉而赶走了庆封
C.崔杼因家破人亡而自杀身死。
D.按照大义行事的人才会有真正的友谊。
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
参考答案:
6.C 7.A 8.A 9.B 10.B
11.(5分)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记旧本韩王后 欧阳修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于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予亦方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曰: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学,徒时时独念于予心,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后七年,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因出所藏《昌黎集》而补缀之,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学者非韩不学也,可谓盛矣。
呜呼!道固有行于远而止于近,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非惟世俗好恶之使然,亦其理有当然者。而孔、孟皇皇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暂而终耀于无穷者,其道当然也。
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废之时,予固知其不足以追时好而取势利,于是就而学之。则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用哉?亦志乎久而巳矣。故予之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盖其志先定而所学者宜然也。
集本出于蜀,文字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尤多。凡三十年间,闻人有善本者,必求而改正之。其最后卷帙不足,今不复补者,重增其故也。予家藏书万卷,独《昌黎先生集》为旧物也。呜呼!韩氏之文、之道,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而有也。予于此本,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 游:游玩,交往
B.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 悉:全,都
C.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学 怪:责怪,责备
D.文字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尤多 缪:通“谬”,谬误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故予之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
A.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
B.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
C.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
D.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废之时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B.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
C.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
D.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用哉
1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追述了作者得韩集、读韩文、作古文的亲身经历,反映了韩氏之文从“沉没弃废”到“大施于今”的情况,从而也反映出北宋中期“古文”创作逐渐兴盛的发展过程。
B.本文开头部分记叙了作者年少时偶然从朋友家得到《昌黎先生文集》的经历。文中提到的《昌黎先生文集》《昌黎集》《昌黎先生集》以及标题中的“旧本韩文”均指同一部书。
C.欧阳修认为,韩氏之文的湮没无闻与盛行于世都有其当然之理。韩文的兴废表明,真正的好文章固然可能“沉投弃废”于一时,但终究会为“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
D.欧阳修曾利用其它版本对旧本韩文进行多次修订,补足了缺失的卷帙,使之最终成为善本。他认为韩文之大行于世,并非因为自己的倡导,而是因为韩文本身“深厚而雄博”。
四、(21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因乞李氏以归。
译文:
(2)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
译文:
(3)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
译文:
参考答案:三、11.C 12.D 13.C 14.D
四、15.(1)于是向李氏讨取(这部书)回家。(2)学写文章的人应当达到这个地步才罢休啊!(3)只因为它是旧有的东西而特别珍惜它。
[福建卷] 阅读下文,完成5——8题。
送天台陈庭学序
宋濂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唐、滟滪之虞。跨马行,则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①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常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②,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

Ⅱ 道行阅读答案

1、肯定(佩服)、敬重
2、(1)皮挑儿的“嘿嘿笑”表现他憨厚、随和;于先生回的“嘿嘿笑”表答现他的自豪、自信与自傲。
(2)“竟然”是出乎意料的意思,表明人们对皮挑儿演皮影这件事感到意外和惊叹,同时说明皮挑儿技艺高超。
3、①技艺高超。他表演技艺高超,演啥像啥。影人由自己设计、雕刻、操纵,说唱也是由他一人完成。②为人憨厚善良。他一回到小镇,就免费表演犒劳乡亲.③喜爱皮影且自信自傲,他认为超拔绝妙的技艺来自心灵的悟性。
4、主要人物是皮挑儿.文章标题是“道行”,道行指人的涵养、本领.小说写于先生侧重于表现他的本领,而写皮挑儿既写了他为于先生着想、为人不张扬等涵养,也写了他的技艺高超。从行文上来看,小说前半都分写于先生,后半部分却只写皮挑儿,主要人物不应该中途消失。从写法上看,写于先生是为了引出皮挑儿,也是为了衬托皮挑儿。

Ⅲ 神针墨中白阅读答案

【《神针》墨中白阅读习题】:
16.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准确的两项是()

A.全篇以自然、生动的叙述,交代了许三楼和五公子治病救人的经历,故事算不上复杂,但情节扣人心弦。
B.小说开头关于泗州人喜食鱼、善捕鱼的环境描写,具有交代事情发生的背景、渲染气氛的重要作用。
C.五公子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五公子深受父亲的影响,面对金银珠宝时,也只取七十文钱。
D.文章通过白一品亲自登门以及坚持排队的细节描写,刻画了清正廉明、自尊心强、关心百姓的形象。
E.小说结尾处银针显露出神奇的功效,实则与前文“人生病,是身体中了邪气”相照应,使人觉得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17.“五公子”这一形象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8.“许三楼”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19.小说以“神针”为题非常妙,请从标题含意、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小说主题的角度加以探究。

【参考答案】:
16.B D(A项“环境描写”以及“渲染气氛”错误,开头的叙述有为下文治病救人埋下伏笔的作用。C.“自尊心强”系无中生有。)

17.
①推动 情节发展。以五公子医治红脸大汉母亲的腰疼串起小说后半部分,让我们了解孙飞虎把救济米全部送还给府衙,使故事情节的发展更趋自然。
②映衬主要人物。通过 对五公子的描写映衬许三楼,许三楼有医术精湛、淡泊名利、关心民众疾苦的性格,使其形象更加鲜明、更加生动,从而使其在读者的脑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③ 深化作品主题。作为许三楼幼子的五公子不但继承了父亲的精湛医术,而且传承了父亲的高尚人品,既增添了小说的思想深度,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8.
①医术 精湛:许三楼问清病因,找准穴位,用细银针扎进去,一般七天准好。医治钱家当铺少爷和白一品均淋漓尽致地体现。
②淡泊名利:医治好钱家当铺少爷,钱家送来 白银百两,许三楼不为利益所诱惑,只收十文钱;七天后,知府腿好了。当白一品从怀中掏出七十文钱,许三楼也不拒绝,许三楼没有因为白一品知府的身份,去巴 结和讨好,而是伸手接下。
③关心民众疾苦。当知府找许三楼劝说孙飞虎归还救济粮,许三楼并没有推辞,设法让孙飞虎把救济米归还府衙。

19.
①标题含意:表层含义,许三楼、五公子的精湛医术能救死扶伤;深层含义,能解孙飞虎等人的心结,关心民众疾苦,救民于水火之中。
②人物形象:小说中所有人物之间的关系都是以神针为纽带连结合起来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借助神针来表现的),神针使许三楼、五公子等人物形象鲜活,跃然纸上。
③情节结构:整个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都是围绕神针进行的。以神针为线索,使故事情节发展一波三折。
④小说主题:借“神针”来赞美许三楼、五公子妙手回春的医术,也表达对他们关心民众疾苦的高尚品德的褒扬。

Ⅳ 水浒传阅读答案

1.<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朝代明代,它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2.<水浒传>中共有(108)将,天罡共(36)人,地煞星共(72)人
3.<水浒传>是以(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生动故事,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歌颂了(农民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表现了他们的优秀品质、英雄气概、斗争意志和伟大力量.)
4.<水浒传>中冒充李逵拦路打劫,后被李逵一刀打翻在地的人是(李鬼)
5. <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梁山好汉聚齐一百零八位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共有(3)位.他们是王伦晁盖宋江
6. <水浒传>中坚决反对招安的将领:武松,林冲.主张招安的将领:宋江,卢俊义,招安)
7.“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江东”这首童谣唱的是宋江
8武松在血溅鸳鸯楼杀死西门庆等人后在墙上写下了哪八个字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9征方腊时曾身穿龙袍乱闯的人是阮小七
10梁山泊义士在最后一次战斗痛失一只手臂的人是武松
11朝廷中是呼延灼摆下“连环马”大破宋公明梁山好汉中徐宁最后破了“连环马”。
12梁山泊中最后排名的前四位是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
13“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丘……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这是宋江在浔阳楼写的反诗
14我们所熟知的打虎英雄是《水浒传》中的 他在该书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手刃武松斗杀潘金莲西门庆为兄报仇。在快活林里醉打蒋门神
15《水浒传》号称黑旋风的李逵他所使的武器是两把板斧该人力大如牛但险些被冒充他的李鬼所害。
16绰号豹子头的林冲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后被高俅设计误入白虎节刺配沧州后雪夜上堂梁山
17鲁智深绰号(花和尚)他在渭州三拳打死(镇关西)_在相国寺(倒拔垂杨柳)在野猪林救(林冲)
18⒈大闯五台山(鲁智深)⒉误入白虎堂(林冲) ⒊风雪山神庙(林冲) ⒋大闯野猪林(鲁智深) ⒌醉打蒋门神(武松) ⒍怒杀阎婆惜(宋江) ⒎大闹清风寨(花荣) ⒏斗浪里白条(李逵) ⒐智取生辰纲(吴用) ⒑探穴救柴进(李逵) ⒒浔阳楼题反诗(宋江)⒓血溅鸳鸯楼(武松)
1曾在寺院侍弄过菜园子的梁山好汉有鲁智深、陶宗旺
2梁山好汉中谁获得过宋徽宗御笔亲写的赦书燕青
3高俅发迹之前一贯浪荡厮混先后在几处帮闲正确的顺序是柳大郎、董将士、小苏学士、附马王晋卿
4在“入伙”之前与鲁智深在官府中担任一样职位的有孙立
5和宋江么放晁天王情节相似的是朱仝、宋江
6战役运用“里应外合”之计的有呼延灼破青州城、三打祝家庄、智取大名府
7战役中用火攻的有二战高太尉、智取大名府、石碣村之战、攻无为军用水攻的有一战高太尉、战何涛、清风山大战、战卢俊义、战太原
8梁山好汉中精于水行船的水军八头领有李俊、张横、张顺、阮氏三兄弟、童威、童猛
9被蒙汉药药倒过的好汉有宋江、徐宁


阅读全文

与古代小说阅读答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催眠小说眼睛txt 浏览:932
霸道总裁污污污小说阅读 浏览:352
关于丑妻的古代小说 浏览:886
深海寻宝系统小说 浏览:88
末世系列小说已完结小说 浏览:681
叶轩主角小说 浏览:434
女主救男主的玄幻小说 浏览:453
小说短篇小说合集在线阅读 浏览:150
小强催眠小说全文 浏览:431
玄幻小说夜尘 浏览:864
空心人写的小说 浏览:743
往后余生我宠你小说免费阅读 浏览:953
姓陌的男主角小说 浏览:876
废材变天才的小说完结小说网 浏览:967
武逆有声小说打包 浏览:737
短片鬼故事有声小说 浏览:898
男主角变成人首蛇身的美男蛇小说 浏览:121
银土同人小说集 浏览:910
宰执天下吞噬小说网 浏览:611
俏佳人有声小说 浏览: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