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穿越重生 > 中国民间古代小说

中国民间古代小说

发布时间:2024-07-15 17:22:13

① 我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四大民间小说是什么

牛郎织女�

夏夜纳凉,望着碧海青天、闪烁银河,遥指隔河相望的牵牛、织女星,听着老祖母永远也讲不厌的牛郎织女的美丽故事……中年以上的中国人,都会有着这样美好的记忆——如今,青年一代对这些越来越隔膜了,“孟姜女争风吃醋,丑小鸭吃肯特鸡”,物欲世界,光怪陆离,使一切都走样变味,人们又开始重提“自然”和“回归”。愿牛郎织女的故事不被“摇滚”,为人们多少留一点清纯。�
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为天空纺织美丽的云锦。牛郎是一个勤劳朴实的苦孩子,受兄嫂虐待的放牛郎。一天,老牛突然说话,告诉牛郎,某天仙女们要到湖里去洗澡,让他去抱织女的衣服,然后再还给她,向她求婚。就这样牛郎织女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后来王母娘娘知道了,拆散了这一美好姻缘。牛郎听老牛的话,披上牛皮,担着两个孩子到天上追赶,王母娘娘拔上发簪一划,一条天河就活生生地把这一对夫妻分开。天河再宽,只能隔开他们的身,可分不开他们的心。他们隔河相泣,终于感动了王母娘娘,允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这一天地上的喜鹊都到天上去,为这一对生死不渝的有情人搭桥铺路。——所以表演牛郎织女故事的戏剧,也叫《天河配》或《鹊桥会》。
这就是中国最古老、最普及的民间神话传说的基本内容——然而,这种形态的完成却经过了几千年的历程。�

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我国流布最广的民间传说之一,两千多年来,它口耳相授、著之典籍、被之管弦、演于戏剧,直至今天搬上屏幕,以多种样式的媒体传布,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孟姜女的故事是怎样产生、流传与演变的呢?�
孟姜女的故事发生在齐国。齐为姜太公的封国,读过《东周列国志》的人都会知道,书中出现的“×姜”,总是齐国人。孟姜者,姜氏之长女也。她的故事最早见之于《左传》。孟姜为齐将杞梁之妻,梁于公元前549年在莒战死,齐庄公在效外见到孟姜,对她表示吊慰。孟姜认为郊野不是吊丧之处,拒绝接受,于是庄公接受她的意见专门到她家里进行了吊唁。孟姜除了知礼外还有善哭的记载,淳于髡曰:“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在齐地产生了孟姜哭调。�
西汉时已有了孟姜女“夫死后向城而哭,城为之崩”的记载(刘向《说苑》及《列女传》)。至于哭崩的城墙在何处,虽然有莒城说、杞梁说和梁山说不一,但均在齐地,而非秦之万里长城。郦道元《水经注》认为孟姜女哭崩的是莒城。� 大约到了唐代,这一题材演变成了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崩万里长城的故事,具备了今天的刍形。《周贤记》把故事搬到了燕国,孟姜名孟仲姿,杞梁变成杞良。杞良为逃筑城之役,误入孟超后园。孟女仲姿正在洗澡,古人贞操观念极重,信守女儿之体只能为丈夫所见,故二人乃结为夫妻。后来杞良回到长城工地后被处死,埋尸长城之下,于是仲姿千里寻夫,哭崩长城,又于累累白骨中滴血验骨,终得丈夫遗骸云。�古
代战争频仍,徭役繁重,征夫离妇之怨,乃为传统主题。汉末陈琳即有《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其后历代诗人皆有咏其事者。唐代诗僧贯休,则有《杞梁妻》,竟咏孟姜女哭长城之事。其后这一题材乃进入许多诗人笔下,为这一故事的广为流布,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元代起,孟姜女的故事开始搬上舞台。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钟嗣成《录鬼簿》等对此均有记载。在这些戏曲中,孟姜转化成孟姜女,杞梁衍生出杞良、范杞良、范希郎、范喜郎、万喜良等名。
随着孟姜女故事的流传,各地兴起了建庙热。现知孟姜女最早的庙建于北宋,河北徐水和陕西铜川都发现北宋祥符和嘉�年间重修姜女庙的碑刻。许多方志都把孟姜女说成是本地人,临淄、同官(铜川)、安肃(徐水)、山海关和潼关都有孟姜女的墓冢。清末上海拓建马路时曾于老北门城脚掘出一石棺,中卧一石像,胸有“万杞梁”三字,乃明嘉靖年间上海建城时所埋。据《孟姜仙女宝卷》,始皇筑长城,太白星降童谣:“姑苏有个万喜良,一人能抵万民亡。后封长城做大王,万里长城永坚刚。”秦皇固城捉喜良,引发出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故事。秦皇允许孟姜三件事,修桥、造坟、哭祭,孟姜痛斥暴君后投水而死。在这一故事中,孟姜女成了松江人。�
孟姜女的故事反映了人民对封建暴政的痛恨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它经历了两千余年的流传与演变才形成今天的面貌。�
白蛇传�

《白蛇传》也是由人民群众经过几百年的世代积累创造出来的美丽传说,它至今仍在戏剧舞台上久演不衰,“游湖”、“盗仙草”、“水漫金山”、“断桥”、“祭塔”等故事都是大众耳熟能详的,连金山寺、雷峰塔、断桥等名胜之所以成为名胜,多半也得力于《白蛇传》。�
冯梦龙《警世通言》所收《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一篇的《白蛇传》。在这之前的传说中,白蛇精都是凶狠的妖怪,它玩厌了男人还要食其心肝,故事的主题不过只告诉人们人妖不可以共居。《警世通言》中的白娘子已经人格化,她执着地追求着爱情、自由和幸福,坚贞不二。比起来许仙则是个软耳朵,而且有点负心。他一听见别人闲话,就动摇变心,几次让人甚至请人用法术驱除、收服白娘子,最后是他听从法海教唆,亲手将妻子用钵盂罩住,永镇雷锋塔下。故事的主要矛盾乃是白娘子和许仙的矛盾,是痴情女子和负心汉的矛盾。从《警世通言》中白娘子的故事,能看出这一传统题材演变的痕迹。�
在白娘子故事流传的过程中,反封建的主题被逐渐突出。清代初年的戏曲《雷峰塔传奇》中,白娘子和法海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法海作为封建势力的代表成为破坏白许婚姻的罪魁祸首。“盗草”、“水斗”的情节强化了白娘子的性格,为了爱情,赴汤蹈火,她在所不辞。许仙的形象,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白氏虽系妖魔,待我恩情不薄,今日之事,目击伤情,太觉负心了些。唉,恩怨相寻,一场懡忄罗(mǒluó),我今省悟了也。弟子尘心已断,愿随师父出家。”这是他最后的自白。�
到了弹词《义妖传》和《白蛇宝卷》中,故事的反封建主题进一步明确起来。“许仙心内来思想,僧人做事太凶心。我妻如是妖和怪,与你无涉半毫分。你今休得来生事,拆我夫妻两下分。”鲁迅先生在他的名文《论雷峰塔的倒掉》里,就曾提到弹词《义妖传》,“试到吴越的山间海滨,探听民意去。凡有田夫野老,蚕妇村氓,除了脑髓里有点贵恙的之外,可有谁不为白娘娘抱不平,不怪法海太多事的?”几百年来,正是无数“田夫野老,蚕妇村氓”的不断创造,使得《白蛇传》在艺术上不断升华,完成其批判封建主义、歌颂自由与爱情的主题。

�天仙配�

董永的故事早有流传,50年代以来,由于严凤英主演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的上映,更使这一故事迅速走向全国,形成“天仙配热”。时至今日,在大大小小的晚会上,“夫妻双双来相会”和“我挑水来你浇园”,仍然是男女老少都能哼几句的脍炙人口的唱段。董永到底有无其人?他的故事产生在哪一朝代?�
董永的故事是有出处的,它见之于史乘、类书、笔记、子集之中较早的有三四处。普遍地认为他是汉代青州千乘人,在今山东北部,至于他卖身葬父途遇仙女的故事的发生地点,则说法不一。�
湖北《孝感县志》(光绪8年)记载:董永青州千乘人,早年丧母,汉末遭黄巾之乱,奉父流落该处,佣耕为生,后来乃有了卖身葬父、路遇仙女的故事。“南朝宋以故名其地曰孝昌”。顺治、康熙间修的《孝感县志》同样说是“以汉末孝子董永故,析安陆县东境置孝昌县”。到了五代后唐时,又改孝昌县为孝感县。孝感者,因孝而感动天地也。孝昌也好,孝感也好,在官修的方志中,突出的是一个“孝”字。�
著名笔记小说晋干宝的《搜神记》也记有董永的故事。“汉董永,千乘人,少遍孤,肆力田亩,鹿车载(父)自随。父亡,无葬,乃卖身以供丧事……”�
魏曹植长诗《鼙(pí)鼓歌五首·灵芝篇》歌咏孝子的故事,也写到董永:“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责(债)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可见在汉末董永的故事已广为流传,其产生的年代可能更早。�
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所编的《太平御览》也记有董永的故事:“刘向《孝子图》……前汉董永,千乘人,少失母,独养父,父亡无以葬,乃从人贷钱一万,永谓钱主曰:‘后若无钱还君,当以身作奴。’,主甚悯之。永得钱葬父毕,将往为奴,于路逢一妇人,求为永妻。永曰:‘今贫若是,身复为奴,何敢屈夫人之为妻?’妇人曰:‘愿为君妇,不耻贫贱。’永遂将妇人至。钱主曰:‘本言一人,今何有二?’永曰:‘言一得二,理何乖乎?’主问永妻曰:‘何能?’妻曰:‘能织耳。’主曰:‘为我识千匹娟,即放尔夫妻。’于是索丝,十日之内,千匹绢足。主惊,遂放夫妇二人而去。行至本相逢处,乃谓永曰:‘我是天之织女,感君至孝,天使我偿之,今君事了,不得久停。’语讫,云霞四垂,忽飞而去。”刘向,西汉宣、成间人,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他之所记必有所本,故董永的故事至迟也应发生在西汉中期

② 中国四大民间小说是什么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民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其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是著名的《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四大民间传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牛郎织女的传说始于《诗经·大东》:“跂彼织女”、“睆彼牵牛”的记载。《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已称牛郎织女为夫妻。应劭《风俗通》逸文:“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注:桥)以渡织女也。”故事已初步形成,并与七夕习俗相结合。
孟姜女的传说起源于《左传》杞梁妻拒绝齐侯郊吊,遵守礼法的记载,后来加上《檀弓》的“齐庄公袭莒于夺(隧),杞良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是故事的雏型。汉·刘向《列女传》(四)记:“齐杞梁殖战死,其妻哭于城下,十日而城崩。”又唐(佚名)《琱玉集》记“秦时有燕人杞良,娶孟超女仲姿为妻,因良被筑长城官吏所击杀,仲姿哭长城下,城即崩倒。”可知这个传说在唐代已盛行,但孟仲姿和杞良,在传说中已改名为孟姜女和范喜良。
梁祝的故事最早见于唐·梁载言的《十道四蕃志》,记载了梁、祝“二人尝同学”、“同冢”的故事。晚唐·张读的《宣宝志》有较详细的记载。到明代冯梦龙的《古今小说》,又增加了英台不解带,梁山伯生疑和化蝶的情节。
白蛇的故事形成最晚,起源:一说源于唐传奇《白蛇记》;一说源于《西湖三塔记》。到明代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警世通言》),故事已初步定型。

③ 中国史上最著名的民间小说有哪些

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内》中国的容四大民间故事是指: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民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 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④ 中国民间四大小说是哪四部

《牛郎织女》、《白蛇传》、《梁山泊与祝英台》、《孟姜女》
望采纳

⑤ 四大民间 小说是什么

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民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其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是著名的《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等四大民间传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牛郎织女的传说始于《诗经·大东》:“跂彼织女”、“睆彼牵牛”的记载。《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已称牛郎织女为夫妻。应劭《风俗通》逸文:“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注:桥)以渡织女也。”故事已初步形成,并与七夕习俗相结合。 孟姜女的传说起源于《左传》杞梁妻拒绝齐侯郊吊,遵守礼法的记载,后来加上《檀弓》的“齐庄公袭莒于夺(隧),杞良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是故事的雏型。汉·刘向《列女传》(四)记:“齐杞梁殖战死,其妻哭于城下,十日而城崩。”又唐(佚名)《琱玉集》记“秦时有燕人杞良,娶孟超女仲姿为妻,因良被筑长城官吏所击杀,仲姿哭长城下,城即崩倒。”可知这个传说在唐代已盛行,但孟仲姿和杞良,在传说中已改名为孟姜女和范喜良。 梁祝的故事最早见于唐·梁载言的《十道四蕃志》,记载了梁、祝“二人尝同学”、“同冢”的故事。晚唐·张读的《宣宝志》有较详细的记载。到明代冯梦龙的《古今小说》,又增加了英台不解带,梁山伯生疑和化蝶的情节。 白蛇的故事形成最晚,起源:一说源于唐传奇《白蛇记》;一说源于《西湖三塔记》。到明代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警世通言》),故事已初步定型。

⑥ 中国古代四大四大民间小说到底是什么啊

四大民间传说来为:《牛郎自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
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故事,是指在中国民间以口头、文稿等形式流传最为宽广、影响最大的四个神话传说。它们和其他民间传说故事构成了中国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广大民众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这四个传说全部是爱情故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真挚感情的认可。
来源于http://ke..com/view/117136.htm

⑦ 中国四大民间小说分别是什么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民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其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是著名的《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四大民间传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牛郎织女的传说始于《诗经·大东》:“跂彼织女”、“睆彼牵牛”的记载。《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已称牛郎织女为夫妻。应劭《风俗通》逸文:“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注:桥)以渡织女也。”故事已初步形成,并与七夕习俗相结合。 孟姜女的传说起源于《左传》杞梁妻拒绝齐侯郊吊,遵守礼法的记载,后来加上《檀弓》的“齐庄公袭莒于夺(隧),杞良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是故事的雏型。汉·刘向《列女传》(四)记:“齐杞梁殖战死,其妻哭于城下,十日而城崩。”又唐(佚名)《琱玉集》记“秦时有燕人杞良,娶孟超女仲姿为妻,因良被筑长城官吏所击杀,仲姿哭长城下,城即崩倒。”可知这个传说在唐代已盛行,但孟仲姿和杞良,在传说中已改名为孟姜女和范喜良。 梁祝的故事最早见于唐·梁载言的《十道四蕃志》,记载了梁、祝“二人尝同学”、“同冢”的故事。晚唐·张读的《宣宝志》有较详细的记载。到明代冯梦龙的《古今小说》,又增加了英台不解带,梁山伯生疑和化蝶的情节。 白蛇的故事形成最晚,起源:一说源于唐传奇《白蛇记》;一说源于《西湖三塔记》。到明代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警世通言》),故事已初步定型。

⑧ 中国史上最著名的民间小说有哪些

牛郎织女 夏夜纳凉,望着碧海青天、闪烁银河,遥指隔河相望的牵牛、织女星,听着老祖母永远也讲不厌的牛郎织女的美丽故事……中年以上的中国人,都会有着这样美好的记忆——如今,青年一代对这些越来越隔膜了,“孟姜女争风吃醋,丑小鸭吃肯特鸡”,物欲世界,光怪陆离,使一切都走样变味,人们又开始重提“自然”和“回归”。愿牛郎织女的故事不被“摇滚”,为人们多少留一点清纯。 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为天空纺织美丽的云锦。牛郎是一个勤劳朴实的苦孩子,受兄嫂虐待的放牛郎。一天,老牛突然说话,告诉牛郎,某天仙女们要到湖里去洗澡,让他去抱织女的衣服,然后再还给她,向她求婚。就这样牛郎织女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后来王母娘娘知道了,拆散了这一美好姻缘。牛郎听老牛的话,披上牛皮,担着两个孩子到天上追赶,王母娘娘拔上发簪一划,一条天河就活生生地把这一对夫妻分开。天河再宽,只能隔开他们的身,可分不开他们的心。他们隔河相泣,终于感动了王母娘娘,允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这一天地上的喜鹊都到天上去,为这一对生死不渝的有情人搭桥铺路。——所以表演牛郎织女故事的戏剧,也叫《天河配》或《鹊桥会》。 这就是中国最古老、最普及的民间神话传说的基本内容——然而,这种形态的完成却经过了几千年的历程。 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我国流布最广的民间传说之一,两千多年来,它口耳相授、著之典籍、被之管弦、演于戏剧,直至今天搬上屏幕,以多种样式的媒体传布,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孟姜女的故事是怎样产生、流传与演变的呢? 孟姜女的故事发生在齐国。齐为姜太公的封国,读过《东周列国志》的人都会知道,书中出现的“×姜”,总是齐国人。孟姜者,姜氏之长女也。她的故事最早见之于《左传》。孟姜为齐将杞梁之妻,梁于公元前549年在莒战死,齐庄公在效外见到孟姜,对她表示吊慰。孟姜认为郊野不是吊丧之处,拒绝接受,于是庄公接受她的意见专门到她家里进行了吊唁。孟姜除了知礼外还有善哭的记载,淳于髡曰:“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在齐地产生了孟姜哭调。 西汉时已有了孟姜女“夫死后向城而哭,城为之崩”的记载(刘向《说苑》及《列女传》)。至于哭崩的城墙在何处,虽然有莒城说、杞梁说和梁山说不一,但均在齐地,而非秦之万里长城。郦道元《水经注》认为孟姜女哭崩的是莒城。 大约到了唐代,这一题材演变成了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崩万里长城的故事,具备了今天的刍形。《周贤记》把故事搬到了燕国,孟姜名孟仲姿,杞梁变成杞良。杞良为逃筑城之役,误入孟超后园。孟女仲姿正在洗澡,古人贞操观念极重,信守女儿之体只能为丈夫所见,故二人乃结为夫妻。后来杞良回到长城工地后被处死,埋尸长城之下,于是仲姿千里寻夫,哭崩长城,又于累累白骨中滴血验骨,终得丈夫遗骸云。 古 代战争频仍,徭役繁重,征夫离妇之怨,乃为传统主题。汉末陈琳即有《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其后历代诗人皆有咏其事者。唐代诗僧贯休,则有《杞梁妻》,竟咏孟姜女哭长城之事。其后这一题材乃进入许多诗人笔下,为这一故事的广为流布,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元代起,孟姜女的故事开始搬上舞台。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钟嗣成《录鬼簿》等对此均有记载。在这些戏曲中,孟姜转化成孟姜女,杞梁衍生出杞良、范杞良、范希郎、范喜郎、万喜良等名。 随着孟姜女故事的流传,各地兴起了建庙热。现知孟姜女最早的庙建于北宋,河北徐水和陕西铜川都发现北宋祥符和嘉 年间重修姜女庙的碑刻。许多方志都把孟姜女说成是本地人,临淄、同官(铜川)、安肃(徐水)、山海关和潼关都有孟姜女的墓冢。清末上海拓建马路时曾于老北门城脚掘出一石棺,中卧一石像,胸有“万杞梁”三字,乃明嘉靖年间上海建城时所埋。据《孟姜仙女宝卷》,始皇筑长城,太白星降童谣:“姑苏有个万喜良,一人能抵万民亡。后封长城做大王,万里长城永坚刚。”秦皇固城捉喜良,引发出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故事。秦皇允许孟姜三件事,修桥、造坟、哭祭,孟姜痛斥暴君后投水而死。在这一故事中,孟姜女成了松江人。 孟姜女的故事反映了人民对封建暴政的痛恨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它经历了两千余年的流传与演变才形成今天的面貌。 白蛇传 《白蛇传》也是由人民群众经过几百年的世代积累创造出来的美丽传说,它至今仍在戏剧舞台上久演不衰,“游湖”、“盗仙草”、“水漫金山”、“断桥”、“祭塔”等故事都是大众耳熟能详的,连金山寺、雷峰塔、断桥等名胜之所以成为名胜,多半也得力于《白蛇传》。 冯梦龙《警世通言》所收《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一篇的《白蛇传》。在这之前的传说中,白蛇精都是凶狠的妖怪,它玩厌了男人还要食其心肝,故事的主题不过只告诉人们人妖不可以共居。《警世通言》中的白娘子已经人格化,她执着地追求着爱情、自由和幸福,坚贞不二。比起来许仙则是个软耳朵,而且有点负心。他一听见别人闲话,就动摇变心,几次让人甚至请人用法术驱除、收服白娘子,最后是他听从法海教唆,亲手将妻子用钵盂罩住,永镇雷锋塔下。故事的主要矛盾乃是白娘子和许仙的矛盾,是痴情女子和负心汉的矛盾。从《警世通言》中白娘子的故事,能看出这一传统题材演变的痕迹。 在白娘子故事流传的过程中,反封建的主题被逐渐突出。清代初年的戏曲《雷峰塔传奇》中,白娘子和法海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法海作为封建势力的代表成为破坏白许婚姻的罪魁祸首。“盗草”、“水斗”的情节强化了白娘子的性格,为了爱情,赴汤蹈火,她在所不辞。许仙的形象,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白氏虽系妖魔,待我恩情不薄,今日之事,目击伤情,太觉负心了些。唉,恩怨相寻,一场懡忄罗(mǒluó),我今省悟了也。弟子尘心已断,愿随师父出家。”这是他最后的自白。 到了弹词《义妖传》和《白蛇宝卷》中,故事的反封建主题进一步明确起来。“许仙心内来思想,僧人做事太凶心。我妻如是妖和怪,与你无涉半毫分。你今休得来生事,拆我夫妻两下分。”鲁迅先生在他的名文《论雷峰塔的倒掉》里,就曾提到弹词《义妖传》,“试到吴越的山间海滨,探听民意去。凡有田夫野老,蚕妇村氓,除了脑髓里有点贵恙的之外,可有谁不为白娘娘抱不平,不怪法海太多事的?”几百年来,正是无数“田夫野老,蚕妇村氓”的不断创造,使得《白蛇传》在艺术上不断升华,完成其批判封建主义、歌颂自由与爱情的主题。 天仙配 董永的故事早有流传,50年代以来,由于严凤英主演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的上映,更使这一故事迅速走向全国,形成“天仙配热”。时至今日,在大大小小的晚会上,“夫妻双双来相会”和“我挑水来你浇园”,仍然是男女老少都能哼几句的脍炙人口的唱段。董永到底有无其人?他的故事产生在哪一朝代? 董永的故事是有出处的,它见之于史乘、类书、笔记、子集之中较早的有三四处。普遍地认为他是汉代青州千乘人,在今山东北部,至于他卖身葬父途遇仙女的故事的发生地点,则说法不一。 湖北《孝感县志》(光绪8年)记载:董永青州千乘人,早年丧母,汉末遭黄巾之乱,奉父流落该处,佣耕为生,后来乃有了卖身葬父、路遇仙女的故事。“南朝宋以故名其地曰孝昌”。顺治、康熙间修的《孝感县志》同样说是“以汉末孝子董永故,析安陆县东境置孝昌县”。到了五代后唐时,又改孝昌县为孝感县。孝感者,因孝而感动天地也。孝昌也好,孝感也好,在官修的方志中,突出的是一个“孝”字。 著名笔记小说晋干宝的《搜神记》也记有董永的故事。“汉董永,千乘人,少遍孤,肆力田亩,鹿车载(父)自随。父亡,无葬,乃卖身以供丧事……” 魏曹植长诗《鼙(pí)鼓歌五首·灵芝篇》歌咏孝子的故事,也写到董永:“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责(债)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可见在汉末董永的故事已广为流传,其产生的年代可能更早。 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所编的《太平御览》也记有董永的故事:“刘向《孝子图》……前汉董永,千乘人,少失母,独养父,父亡无以葬,乃从人贷钱一万,永谓钱主曰:‘后若无钱还君,当以身作奴。’,主甚悯之。永得钱葬父毕,将往为奴,于路逢一妇人,求为永妻。永曰:‘今贫若是,身复为奴,何敢屈夫人之为妻?’妇人曰:‘愿为君妇,不耻贫贱。’永遂将妇人至。钱主曰:‘本言一人,今何有二?’永曰:‘言一得二,理何乖乎?’主问永妻曰:‘何能?’妻曰:‘能织耳。’主曰:‘为我识千匹娟,即放尔夫妻。’于是索丝,十日之内,千匹绢足。主惊,遂放夫妇二人而去。行至本相逢处,乃谓永曰:‘我是天之织女,感君至孝,天使我偿之,今君事了,不得久停。’语讫,云霞四垂,忽飞而去。”刘向,西汉宣、成间人,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他之所记必有所本,故董永的故事至迟也应发生在西汉中期

⑨ 中国古代四大民间小说是什么

中国古代四大民间小说:《说唐》、《东周列国志》、《杨家将演义》、《说岳全传》。

  1. 《说唐》:

    清代长篇章回体英雄传奇小说,共68回,简称《说唐》。后与《说唐后传》、《说唐三传》合刻,改名《说唐全传》。著者不详。这一类著作多本正史纪传,益以唐宋杂说,形成一种系统。而《说唐演义全传》虽与《隋唐演义》、《隋史遗文》、《大唐秦王词话》、《隋唐两朝志传》等小说梗概略同,却独能广泛吸取民间传说而加以敷演,不拘泥于史实,具有鲜明的民间文学色彩,书中的多数内容无史可考,李元霸、宇文成都、杨林、伍云召、伍建章等人物也是杜撰的。

  2. 《东周列国志》:

    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这部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

  3. 《杨家将演义》:

    一部较优秀的通俗小说。书中的杨业、杨延昭、杨文广原型,在《宋史》都有传。杨家将捍卫边疆,抗击入侵者的英雄业绩在宋代已经流传。杨业死后六十多年,杨文广还活着的时候,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就写道:“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另一文学家苏辙在出辽国,经过古北口杨无敌庙时,写下“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的诗句。

  4. 《说岳全传》:

    全称《新增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成书于乾隆九年,作者为清代人氏钱彩、金丰,题“仁和钱彩锦文氏编次”,“永福金丰大有氏增订”,但钱、金二人生平均不详;全书共二十卷八十回;此书于清代乾隆年间被查禁,又金丰序标年为甲子,清代在乾隆以前,“甲子”为康熙二十三年(1684)或乾隆九年(1744),故此书大约是康熙至乾隆时期的作品;全书在元、明以来有关岳飞的民间说唱和戏曲、小说的基础上,加以重新编定,是“说岳”系列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部,且有多个同名连环画作品问世。

阅读全文

与中国民间古代小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好看的甜宠小说百度云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59
类似捉鬼玄幻小说 浏览:639
尚璃写的小说 浏览:819
好看的完本穿越战争小说排行榜 浏览:97
主角穿越叶问3的小说 浏览:357
总裁住院了小说 浏览:786
主角拥有念力的小说 浏览:625
带超市穿越完结小说 浏览:483
女主小时候救过男主的青春小说 浏览:214
慕容姐姐短篇小说 浏览:236
快穿小三系统小说 浏览:200
bl古风小说全本完结txt 浏览:827
类似最美遇见你现代校园小说 浏览:329
关于猫的小说现代小说 浏览:875
逆天强者重生的玄幻小说 浏览:261
小说作者寂无百度百科 浏览:476
穿越网络小说电视剧 浏览:854
萌宝重生现代小说 浏览:712
穿越重生男主完本小说排行榜前十名 浏览:352
三妻四妾都市小说 浏览: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