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穿越重生 > 石达开小说重生

石达开小说重生

发布时间:2022-01-11 13:47:35

A. 请推荐几本关于石达开和太平天国的书,小说最好但请千万别来穿越的,谢谢了。

小说,参见《给文艺作品中的石达开排名》一文
http://tieba..com/f?kz=61829191

网上能看到的章节和短篇小说,参见
http://hi..com/flyforever0/blog/item/523a352925b808f699250a1f.html

如果想了解太平天国正史,《通天血路》《极乐诱惑》这种太平天国历史盲连抄带编出来的骗钱货物理也不要理,转两段比较专业的网友的推荐

1 by changanjun
简又文的书立场比较客观,但写得太早,1962年,太平天国学术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他的书出版之后太平天国研究的高潮才到来,过去50年大量研究成果在书里都没有反映,崔之清的书对入门者来说太深了,只会看得一头雾水,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建议先看夏春涛的《二十世纪的太平天国史研究》,对太平天国历史研究的发展过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http://article.netor.com/m/jours/adindex.asp?boardid=9837&joursid=57052 前3篇)

然后看这里
http://article.netor.com/m/jours/adindex.asp?boardid=9837&stopic=44&page=1

1-8页都是比较适合太平天国历史入门者看的东西,包括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对太平天国历史的概述,罗尔纲《太平天国史》中对太平天国主要制度的介绍,《天国志》对太平天国事件、人物的介绍,这三位学者一位来自台湾,一位来自大陆,一位是有专业背景的的业余学者,立场不尽相同,可以相互对照。

如果对哪方面的情况感兴趣,可以再看专门的著作或论文。

2 by flyforever0
同意先读夏春涛的《二十世纪的太平天国史研究》,因为要了解太平天国历史必然要去读他人的研究成果,那么,前人、在每个领域,有过哪些有代表性的成果?哪些有影响力的观点?存在哪些争议,哪些局限性?在近年来的著述中,有哪些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熟视无睹、发扬无知者无畏的精神,哪些又是利用大众对前人研究成果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的现状在炒冷饭?对“太平天国史学史”有一些了解,便可在阅读他人研究成果时事半功倍。

另外向入门者强烈推荐郭毅生主编的《太平天国历史地图集》,理由

1 这本书为各时期、各地区的地图都配了相关历史的背景介绍,完整看下来基本上上就是一部太平天国史概述,详略安排非常适于入门者,既不会过细、过繁让人抓不住重点,又不至于过度简略、只见主干不见枝叶。

2 图文兼备,便于理解记忆。

3 专人专论,各单元的撰写者都是从事过该部份历史专门研究的学者,每个人写的都是自己比较熟悉的领域。

4 以叙史为主,评论为辅,事实和评论分得比较清楚,叙述和评论的立场也比较客观,受政治、地域、主观好恶的影像较少。

5 第一版是八十年代末出版的,国内太平天国史研究的高潮是八十年代前期,八六年《天父天兄圣旨》的发现是这段高潮的尾声,九十年代后在史实探索方面有影响力的新成果不多,所以这部书虽然是二十年前出的,但对多数基本史实方面的考证成果并不过时。

不过这本《太平天国历史地图集》现在不太容易买到,孔夫子和淘宝网上似乎都没有,如果找不到这本,也可以用《太平天国历史与地理》来代替,除了没有地图之外,这本书和《太平天国历史地图集》的基本内容差不多。

还有一本《太平天国史学导论》,里面有很多总结太平天国历史研究的成果、方法、经验教训的文章,如《太平天国印书史略》《太平天国文书史略》《太平天国词语释文举例》《太平天国资料目录学的发展》,颇具指导性。

《太平天国历史与地理》和《太平天国史学导论》在孔夫子旧书网上都可以买到。

B. 石达开的故事。

石达开不仅是太平天国一代名将,同时也是晚清中国的武学大家,在战场上,他是以冲锋陷阵、骁勇善战闻名的“悍将”,在武学修为方面,《北平国术馆讲义》更将他与许宣平、达摩祖师、宋太祖、岳武穆、张三丰、戚继光、甘凤池等人并论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拳术名家,只可惜由于他的身份敏感,清政府在太平天国败亡后大肆销毁各种对太平天国人物的正面记载,以致他作为武林高手在后世的名声远不能和以上诸人相比。

据《清稗类钞》《太平天国野史》记载,石达开的拳术“高曰弓箭装,低曰悬狮装,九面应敌。每决斗,矗立敌前,骈五指,蔽其眼,即反跳百步外,俟敌踵至,疾转踢其腹脐下。如敌劲,则数转环踢之,敌随足飞起,跌出数丈外,甚至跌出数十丈外者,曰连环鸳鸯步”,民间认为这种武艺就是后来号称“北腿之杰”的“戳脚拳”,传说石达开还曾将这种武艺传授给选拔出来的士兵,用于作战,

石达开不仅武功出众,而且内外兼修,他和陈邦森比武的故事已成为后世武林口耳相传的掌故。根据文字记载和口碑传说,两人相约各自击打对方三拳,受拳者不得还击,“邦森拳石,石腹软如绵,邦森拳如著碑,拳启而腹平。石还击邦森,邦森知不可敌,侧身避,碑裂为数段”。

C. 重生石达开之一统江湖的txt全集下载地址

重生石达开之一统江湖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重生石达开之一统江湖
作者:求全程成
石达开的祖系和生平
更新时间2010-2-15 1:45:21 字数:4239
在近代史上,对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介绍,都说石达开是广西贵县人、客籍。1991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张克明先生寄来《石达开自述》及信函后,我们才知道石达开的祖辈是从广东省和平县移居广西贵县的,其祖籍是和平县。罗尔纲先生《太平天国史料辨伪集》和《中国近代史手册》历史人物篇,亦认定石达开祖辈是从广东省和平县迁去广西贵县。至于本县县志(七修)记载咸丰九年(1859)三月,石达开(石镇吉又云国忠)率太平军十余万抵经和平扎营的事,看来与祖籍无关。为了弄清石达开家世渊源,我们从调查本县长塘镇现在几处石姓群众,了解到和平县石姓都是从广东兴宁、龙川移居来的。由于移居时间较久,他们对历史移居情况不甚了解。因此,唯有找到石氏族谱。在长塘镇、下车镇政府的协助下,并得到长塘镇供销社干部石德奇同志的提供和帮助,找到了《兴宁武威石氏四修族谱》。此谱首修于明嘉靖元年,二修于康熙二十六年,三修于道光元年(1821),四修于民国九年以后就没有续修过。此谱以兴宁县北厢龙归洞黄陂区陶古堡石崇山开基为始祖(一世),生五子为二世,按长幼次序分一、二、三、四、五大房,后代都从始祖一世系列辈份。全谱分十三卷宗支实录和十三卷世系线图,加上卷首,一共二十七卷。(全谱藏于龙川县细坳镇基举坑石井安同志家)
(一)查谱证实:和平县有石氏移居到广……
有问题再找我

D. 石达开的文章作品

石达开不仅是太平天国第一流的大军事家与大政治家,而且一百多年来,一直以能诗闻名于世。名将与诗人集于一身,这在太平天国人物中间是仅有的一位。可惜这位真正能诗的英雄诗人死得太早,在十多年戎马倥偬的生活中,无暇吟诗作赋。所以没有较多的作品遗留下。后人伪造石达开诗文的现象的确比较突出。这种情况不仅在太平天国人物中是唯一的;有史以来历代千千万万的名人中,也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与石达开相比。
石达开虽然能诗,但诗名如此之大,自有不少原因。在安庆易制与经略江西之后,他的政绩引起大家的注意。大家都认为他有才,如湖南人纷纷传说他是湖南拔贡,谣言甚至传进咸丰皇帝耳朵里,下旨令曾国藩查明。当时湖南人,特别是湖南读书人非常有优越感,不但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楷模自许,也大有天下英才尽在三湘的骄傲,所以湖南人一再误传翼王是湖南读书人,证明石达开在当时已经广有才名,也就因为这样,后来梁启超伪造石达开遗诗,一时之间无人怀疑,而自梁启超之后,翼王的能诗之名也更为人知了。
石达开诗名甚大的另一个原因,是辛亥革命前后许多革命志士把他选作古为今用的对象。为了激发民气,鼓吹革命,就托他的名写了许多伪诗,八方流传,到处宣扬。只是反清英雄而不能诗,伪诗伪文无法加到他的头上;只是诗人而不是反清英雄又起不到多大的宣传作用。只有石达开兼而有之,正是一个理想的对象。
比较著名的石达开伪诗包括: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收录“石达开遗诗”五首(一首尚有争议);南社诗人和革命党人高天梅为鼓吹民气、号召革命伪造的“石达开遗诗”二十首;《梵天庐丛录》所辑“入川题壁”一首(“大盗亦有道”);《太平天国全史》载“翼王在川遗诗”两首(“一掷孤筹计本非”“垂翅无依鸟倦飞”),其他已知的石达开伪诗还包括:李法章《太平天国志》伪托一首(“孤鼠纵横惯噬人”),《石达开诗钞》载《致湘乡石龙轩先生》四首;《壮族文学史》载“出六合”一首;新《筠连县志》载“翼王题诗”一首等。现存比较确定的石达开真诗仅以下三首
1.广西白龙洞提壁诗
太平天国庚申拾年,时于季春,予以政暇,偕诸大员巡视荒郊。山川竞秀,草木争妍,登兹古洞,诗列琳琅,韵著风雅。旋见粉墙刘青云句,寓意高超,出词英俊,颇有斥佛息邪之概,予甚嘉之,爰命将其诗句勘石。以为世迷仙佛者警。予与诸员亦就原韵立赋数章,俱刊诸石,以志游览云。
挺身登峻岭 举目照遥空
毁佛崇天帝 移民复古风
临军称将勇 玩洞羡诗雄
剑气冲星斗 文光射日虹。
今广西白龙洞还留有石达开与部下十来位将领的唱和诗碑,是少见的反映太平天国文事活动的文物。
诗词之中,以五言格律的平仄要求最严格,除了压韵的基本要求外,每句之中的平仄变换也有相当严格的限制。这首诗是即兴的作品,而且还是限韵,信笔挥毫间,却完全符合五言格律的平仄要求。五言格律只要求第二联和第三联对仗,但石达开这首诗在遵守五言格律的平仄规则的基础上,更做到了四联完全对仗,在形式上,这已经是一首上乘之作。民国《宜山县志》评价它“词气豪放,具有世界眼光,非寻常椎埋少年可”,罗尔纲先生认为“从风格上看,石达开此诗风格雄壮,我们之要读他这一句“挺身登峻岭,举目照遥空”的诗句,便会立刻使人联想起麦高文所说的“英雄侠义,勇敢无畏,正直耿介”的气概。这种风格与世传文士伪托的假诗风格是完全不同的。”
2.驻军大定与苗胞欢聚即席赋诗
千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
五岳抱住擎天柱,吸尽黄河水倒流。
这是1862年石达开大军经过贵州黔西,大定一带时,当地苗族百姓以欢迎“最尊贵的客人”的仪式欢迎石达开大军---将用黄豆,毛稗,高粱,小米,包谷和谷子酿贮,埋藏于地下多年的陈年美酒取出,盛在坛子里,放在花场正中央。用通心的吸管插入坛内。石达开和太平军将士,与苗民们一同,载歌载舞,披着月色,照着营火,手扶吸管,低头畅饮。席间,石达开即兴赋诗一首。首句“千颗明珠一瓮收”,是指美酒系以多种粮食酿成。次句“君王到此也低头”,是因为无论身份如果高贵之人,若不低头便无法将酒吸出。后两句则是说五根手指握住吸管,将酒一饮而尽。石达开这首诗,记的是与苗民欢庆之事,却也同时是在抒发自己的鸿鹘之志。
3.五言告示
为沥剖血诚,谆谕众军民:自恨无才智,天国愧荷恩。惟矢忠贞志,区区一片心,上可对皇天,下可质古人。去岁遭祸乱,狼狈赶回京,自谓此愚忠,定蒙圣君明。乃事有不然,诏旨降频仍,重重生疑忌,一笔难尽陈。用是自奋励,出师再表真,力酬上帝德,勉报主恩仁。精忠若金石,历久见真诚。惟期妖灭尽,予志复归林。为此行谆谕,遍告众军民:依然守本分,照旧建功名。或随本主将,亦足标元勋,一统太平日,各邀天恩荣。
如果诗人吟诗不限于律、绝,则石达开离京城出征时所公开贴出的《五言告示》,也可以说是一首好诗。这是石达开向天国军民说明自己被逼离京远征的原委的文告,如果石达开不是能文之士,这份告示自然由军中的老夫子代表;他既能诗能文,而这份告示却又用了很特殊的韵文形式,且能一韵到底,这就不同凡响,绝非一般只会写“等因奉此”的老夫子所能胜任。因此,很可能是出自石达开的亲笔。公文应该明白晓畅,本不应该使用字数受限制的韵文。为什么这篇告示要用韵文,而且要用句子很短的五言韵文?其原因不难推想而知。石达开既有无限愁思要向大家倾诉,但是又不能说得过于明显。这是为了顾全大局。如果把话说得太明显了,就会增长太平天国的内部矛盾,予敌人以可乘之机。他把“疑多将图害,百喙难分清”修改为“精忠若金石,历久见真诚”,就是为了把事情说得更加隐诲一点。既然希望说得隐诲,五言韵文正是最好的形式,可以言有尽而意无穷。全篇所言,都是发自肺腑的心声,充满了真实的感情。从形式上说,《五言告示》自然赶不上《白龙洞题壁诗》;但从真情的流露,“言为心声”,“诗言志”这一方面来说,《五言告示》正是感人至深的诗篇,应在《白龙洞题壁诗》之上。
石达开虽然能文,但在离京之时,由于历经国难家难友被逼出走,自然心乱入麻。所以用语不够讲究,文义也不够含蓄。到达安徽之后,再来仔细斟酌,就觉得有修改之必要。《五言告示》前后出现字句略有出入的两个不同的抄件,原因在此。此处所录的是修改后的版本,石达开在大多数地区张贴的都是这个版本。
另外,在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收录的五首所谓“石达开遗诗”中,第一、二、四、五首是已可以确定伪作,但第三首的真实性还有争议,有一种说法认为梁启超于五首之中独推崇这一首(“前后四章,皆不免下里巴人之诮,独第三章,即以诗论,亦不愧作者之林”),是因为唯这一首是真作,作家鄂华曾撰文称在大渡河边找到过太平军留下的文稿,与世传版本略有出入,认为世传版本是清方将原稿中的篡改后流传民间的,该诗的正确版本是:
扬鞭慷慨莅中原,不为雠仇不为恩。只觉苍天方愦愦,欲凭赤手拯元元。
十年揽辔悲羸马,万众梯山似病猿。我志未酬人犹苦,东南到处有啼痕。
对此,有学者认为“我志未酬人犹苦”的“犹”字是平声,不合律,从《白龙洞题壁》诗看石达开精熟诗律,不会有此错误,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禁止怨天,石达开不会写“只觉苍天方愦愦”,但也有人认为石达开远征军后期已放弃宗教迷信,怨天不足为奇,诗词写作讲究“不以词害意”,很多名家或名篇也有出律现象,仅一字出律并不足以证伪。虽然真实性成疑,但该诗精神与石达开的人格、思想高度吻合,故常被引用作对石达开的形容或概括。

E. 有一本穿越大到清末的小说,然后统一全国,印度,日本,澳大利亚,贝加尔湖都成了领土的小说。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F. 《天朝悲歌——石达开》最新txt全集下载

天朝悲歌——石达开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天朝悲歌——石达开 第十章 南下追踪“真主”,萧朝贵欲娶宣娇
原来萧朝贵和杨秀清自从洪冯二人南下,甚不放心,一则王作新一流恶绅控告冯云山失败后,极不甘心,生怕拜上帝会势力扩张后、穷人得势,富人遭殃,于是联络了一些顽固的乡绅地主,大办团练,窥伺机会,欲置拜上帝会于死地,会中首领洪冯二人的安全当然十分可虑;二则洪冯此次重回紫荆山后,杨萧二人时时耍弄降僮术,对他们的一言一行横加干涉,不如杨萧心愿的,便以天父天兄附身的形式推翻他们的决定,以致秀全缩手缩脚,每办一事不得不先请示天父天兄,一切都由杨萧二人作主。即是杨萧之间也有矛盾,天兄附身时,秀清不得不向朝贵下跪,听从他的训示,丝毫不敢反抗,而秀清天父附身时,朝贵也给还他的面子,反正紫荆山中杨萧二人霸占了拜上帝会的统治大权,一会儿你训我,一会儿我训你,一片混乱,哪有秀全和云山开口的余地。杨萧知道他们心中不满,只怕下山之后,将总部移到贵县石达开处,一去不……

G. 《天朝悲歌――石达开》最新txt全集下载

天朝悲歌――石达开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第二章 洪秀全开创上帝会
第二章洪秀全开创上帝会
那帮村去贵县县城中途有个村庄,名唤赐谷村。村中有一户客家人,姓黄名为政,祖上从广东花县迁来,勤劳垦荒,居然发了家。这时,正有两位表兄从广东来访。一位是洪秀全,原名仁坤,这一年三十三岁了;另一位名唤冯云山,比秀全小一岁,都是广东花县人。两人都曾读书应举,可惜屡试屡蹶,连个秀才也不曾取到手,只得屈充乡间塾师,各自教几个顽童糊口。偏是秀全志趣高大,鸦片战争之后,目睹国势危弱,清室昏聩,层层官员贪污腐败,惟知苛捐重税,残虐百姓。洋人则在广州横行霸道,洋烟充斥,白银大量外流,国贫民困,农村凋敝,民不聊生,便有推翻满清重振汉家衣冠的想法。
可是理想虽高,却无从着手,镇日里在家中喃喃自语孟老夫子的话以解嘲:“故天将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友人嘲笑道:“仁坤,你成天念这段孟夫子的……

H. 如何评价石达开

。历史人物有的情况单纯,有的情况复杂。单纯的人物有如修建在一片平地上的金字塔,从四面八方看上去,形状都差不多。复杂的人物有如被云封雾绕的深邃的庐山,人们从远近高低不同的角度所见到的形象就不一样。就太平天国的人物而言,萧朝贵就很单纯。他没有文化,在家“种田种山为业”。起义后“勇敢刚强,冲锋第一”。后来进攻长沙时中炮牺牲。经历单纯,全无争论,说他是一位农民起义的英雄,大家都会赞成。比较而言,石达开的问题就要复杂得多。他的前期活动虽有不少记载,可是颇有出入,他的后期活动不仅记载甚少,而且这些记载的可靠性很成问题,因而真相难明。

石达开出身于什么家庭?从自耕农到土豪大族,各种说法都有。我们到他的故乡访问时,所得到的口碑是“田不多”,自耕自食。有的史料说“家稍裕”。有的史料说“家中资”。有的史料说“家本富饶”。有的史料说“以财雄一方”。有的同志竟称石家为“当地土豪大族”。当然,现已谁也不会再讲唯成份论,但是出身不同的人参加革命的原因不会完全一致,这就难免会对他的评价产生影响。再说,石达开虽然自幼读书,但是从未应考,没有功名。他算不算渎书人,也很难说。无文凭而有水平的人是不是知识分子?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还在争论,何况是对古人。此事也与评价问题有关,因为“春秋责备贤者”,同样做错了一件事,我们对于有识之士的要求显然要高于无识之徒。石达开在太平天国前期的活动,除了立下赫赫战功被称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这一点没有争议之外,其他许多重要史事都还没有弄清真相,未下定论。例如“安庆易制”究竟包括哪些内容,是否能够完全旨定,大家的意见就不一致。天京内讧之前,他是否参与了“诛杨密议”?如果参与了,就要承担发动内讧的一定的责任。此事虽然“查无实据”,究竟事出有因,因而至今尚未得到澄清。天京内讧之后,他是否负气出走,带走大批人马,决心远征不返?果真如此,他就要承担分裂的责任。现在虽然有些同志已经提出确据,证明他离开天京的当时并未蓄意远征,决定远征不返是两年以后的事,是由以后主客观两方面许多原因所促成。但是目前此说还未成为定论。

有关石达开后期活动的史料甚少,这是易于理解的。当时石达开孤军流动作战,出没无常,敌人常常弄不清他的踪迹,自然不会有很多的记载;而他们自己的文书史料,在失败后,大都被毁,残存下来的寥寥无几。由于史料过少,我们想对这一段史实勾画出一个大致的轮廓已经十分困难,更何况这些史料的内容还并不完全可靠。这一时期的史料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

(一)是石达开远征军自己的史料。除了像《翼王石达开告涪州城内四民训谕》这样有限的几件文书文理通顺叙事详明之外,某些将领文化程度不高,文书叙事不清,有的把贵州的“威宁”错写为“谓林”,这种半读半猜的史料,要想据以查明史实,确有困难。

(二)是清朝官方记载。为了邀功或者诿过,清方将吏的奏报每每故意说假话,例如薛福成就揭破过骆秉章的谎言:“按达开初到大渡河边,北岸实尚无官兵,而骆文忠公凑疏谓唐友耕一军已驻北岸,似为将士请奖张本,不得不声明防河得力,因稍移数日以迁就之。当时外省军报,大都如此,亦疆吏与将帅不得已之办法也。”象这样的史料,只会把人引入岐途,掩盖庐山真面目。

(三)是地方志的记载。这些记载虽非存心作伪,但又常常得自道听途说,不足为据。例如石达开为了迷惑敌人,对分兵作战时各路队伍都打自己的旗号。以至在同一时间,相距数百里的两个地方都有石达开路过该地的记载。孰真孰假,连当时当地的人都弄不清楚,何况后人。因此,这种记载的史料价值也就不高。

既然史料数量甚少,质量不高,据以探讨史实,必然困难很大。例如石达开最后渡过金沙江的兵力,根据不同的史料,既有十余万人之说,也有三四万人之说,甚至还有数千人之说。史实没有弄清,我们又怎能正确地评价石达开当时的战略得失,以至是非功过。就在这些数量甚少、质量不高的史料之中,也还难免掺入赝品。如说石达开“舍命以全三军”的说法来自《石达开致骆秉章书》。可是近年来已有几位同志对于此信的真实性表示怀疑,甚至直指为伪作。如果此信真是赝品,据此而对石达开所作的评价岂不全都落空了吗?

因此,百余年来对石达开评价变化无常的第一个原因是:石达开本身是一位情况复杂的人物。记载他前期活动的史料虽多,但是对于某些重要史事分岐甚大;记载他后期活动的史料太少,以至真相难明。评论者从“远近高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他,难免偏而不全,甚至摇摆不定。

二、他常常被选作古为今用的对象

评价历史人物,只能在已经掌握到的确凿可靠的史料的基础上进行,若在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遗憾的是:一百多年来,石达开常常被选作古为今用的对象,评论者并非真正去评价石达开,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去评价石达开的。石达开为什么常常被选作古为今用的对象,这是由于他是太平天国人物中间最引人注目的一位。为什么引人注目?这是因为:

(一)他既是太平天国最出色的军事家与政治家,又以“诗人”闻名子世。这种在多方面都有习—能的人物,在历史上并不多见。

(二)他是个很年青就已经建功立业的人物。金田起义时,他的实足年龄才19岁,已是领导集团中的重要人物,天京内讧之后,他回京主持军国大政,一身系天下安危,那时才不过是个 25、6岁的青年。

(三)在太平天国诸领袖中,他是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他短暂的一生是和整个太平天国革命事业的兴衰成败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他又常常处在一些真相难明的矛盾与漩涡中间,引起后人的许多猜测和议论,给加以美化或丑化、神化或鬼化留有余地。

(四)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失败了的英雄更能引起后人的同情,正如赵矢元同志所说:“英雄令人敬仰,悲剧使人同情,历史悲剧中的英雄石达开,更叫人一掬同情之泪,表示敬仰之情,为之惋惜和慨叹。”

石达开殉难至今不过一百多年,后人对他的评价却波澜起伏,极不稳定。概括言之,我们可以把后人对他的评价分为以下六个时期:

(一)清代。在这一时期,不论是太平天国自己人,外国人与民间对他的评价都是很高的。清廷上下虽然对他切齿痛恨,也不能不衷心佩服他的才能。曾国藩说他:“狡(应释为机智)悍(应释为勇敢)为诸贼之冠。”左宗棠说他:“其才智出诸贼之上。”薛福成甚至情不自禁地称他为“绝代英物”。

(二)辛亥革命前后,革命党人为了宣传革命的需要,把石达开塑造成为一位理想人物,一座高大无比的神像。

(三)解放前,人们对他的崇拜虽然赶不上辛亥革命时期,仍然是作为一位民族革命的英雄来歌颂的。

(四)解放后的十七年,肯定他是一位杰出的农民革命领袖,赞扬他前期的不朽功勋,批判他后期的分裂行为。

(五)十年动乱,“四人帮”及其走狗别有用心地攻击诬蔑石达开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

(六)现在。拨乱反正以后,推翻“四人帮”加给石达开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为古人“平反”,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

在任何时期,“古为今用”,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的情况都是有的。而对石达开的“古为今用”,则以辛亥革命前后与十年动乱中间这两个时期表现得最为突出。

辛亥革命前后,许多革命党人都选中了文武全才而又惨遭不幸的石达开,把他树为一面旗帜,借以宣传反清,鼓动革命。称石达开为反清志士、民族英雄、老革命党人。石达开既有能诗之名,一些革命者伪造石达开的遗诗以鼓吹革命,就成为一种别开生面的宣传方式。其中主要是梁启超收进《饮冰室诗话》中的五首伪诗与高天梅“以一夕之力”写成的二十首伪诗。这些慷慨悲歌的壮丽诗篇,虽然有不少地方悖于史实,却能感动许多读者,使之奋起参加革命,收到古为今用的效果。可以说,辛亥革命时期,历史人物的石达开对宣传革命起了很大的作用,而经过革命党人作了加工成为艺术形象的石达开所起的作用就更大。这是完全应该加以肯定的一件好事。但是我们却不能把历史人物的石达开与艺术形象的石达开混为一谈。作为艺术形象是可根据生活的真实来虚构和夸张的。但研究历史,就应该让历史人物的石达开恢复本来面目。

十年动乱期间,“四人帮”及其走狗为了篡党夺权,影射攻击老干部,就把石达开骂得体无完肤,一无是处。任意给他带上“地主土豪”、“阶级敌人”、“投机分子”、“阴谋家”、“野心家”、“分裂主义者”、“复辟倒退者”、“蛀虫”、“叛徒”等等不计其数的大帽子,把他描绘成为青面撩牙的恶鬼。“四人帮”人搞影射史学,借古讽今,古为帮用,使史学界成为重灾区。在史学领域中,他们又看中了太平天国史。学霸戚本禹就是从评论《李秀成自述》开始,掀起一股歪风恶浪的。因此,太平天国史又成为重灾区中的特重灾区。他们完全撇开史实,闭着眼睛说瞎话,一切以洪划线,除洪秀全外,首义五王一律打倒。连对洪秀全百依百顺的李秀成尚且一错到底,何况曾经和洪秀全大闹矛盾的石达开。在一段时间里,梁效黑文章的矛头一直对准石达开,说什么“石达开本来就是土豪大姓,富有财产,他混进革命队伍,当然不是谋求农民的解放”,“石达开……大肆鼓吹仁政,极力破坏对地主阶级的革命专政。”由于他们攻击石达开的用语太现代化了,就完全暴露了他们自己指桑骂槐的恶毒用心。

因此,百余年来对石达开评价变化无常的第二个原因是:常常有人把他选作古为今用的对象,借题发挥。随着当时的需要,或者对他加以美化、神化,或者对他加以丑化、鬼化,掩盖了历史的真面目。

三、新发现的史料所引起的轩然大波

历史人物,千秋一片颂声,我们在史料中再发现他的一点长处,对他的评价并无什么影响。有些历史人物,万世受人唾骂,我们在史料中再发现一点他的劣迹,对他的评价也没有什么作用。因为他们已经定了型,功、过略有变动,改变不了人们对他们的看法。但是对于某些有争议的人物,我们发现了一条与他有关的史料,就可以影响到人们对他的评价。举例说,一架天平上,两边所放的东西都刚好是一百斤重,相持不下。这时有谁在某一边加上了一两重的东西,这一边就立即下沉。这一两重的小东西,就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石达开正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而且在他的一生中多次搅进真相难明的矛盾与漩涡,因此,每发现一件与他有关的史料,都可能引起一场轩然大波,立即影响到人们对他的评价。

举例说,自从在《吴煦档案》中发现了《吉庆元朱衣点等六十七将领缕陈军情请准暂居原职共图报效本章》之后,有些同志就责备石达开不择手段骗走了二十万太平军将士,对革命事业拆台。因为这个《本章》中说:“小臣等自丁已七年跟随翼王进取江右,跋涉险阻,逾越关河,意欲开疆拓土……小臣等始则信翼王亲奉密诏,转回粤西,招纳英俊,广罗贤辅,作我陛下股肱心膂,继则观其动静行为,多滋物议。”如果事实确实如此,石达开理应受到责备,承担欺骗将士,制造分裂的罪名。但是遍查史料,他们完全找不到石达开有说自己“亲奉密诏”外出招兵的记载。而且恰恰相反,他在离开天京以后,一路上遍贴五言告示,说明自己是因洪秀全“重重生疑忌”而被迫离京的----当然也就不是奉什么“密诏”出征。这个告示中还说:“为此行谆谕,遍告众军民,依然守本分,照旧建功名。或随本主将,亦足标元勋,一统太平日,各邀天恩荣。”也就是劝告全体军民,各自安守本分,为革命事业立功;如果确属自愿,也可以前来参加自己的队伍建功立业。这种态度是诚恳而坦率的,并没有玩弄什么阴谋诡计。那么,《本章》中为什么会有“小臣等始则信翼王亲奉密诏”的说法?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吉庆元朱衣点等人先是脱离洪秀全去投奔石达开,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又脱离了石达开回到洪秀全这边来,自己也会觉得不好意思,总得要为先前离开洪秀全的行动找个借口。事情已经查清,真相不过如此,这一史料的发现是值不得引起轩然的大波的。

还有,《六安州总制掌书陈凤曹上六安州总制陈敬禀》一文的发现,也对石达开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因为此文中有“翼王私自出京,誓不回去”一语,常常被人引来作为石达开蓄意远征不返的证据。其实,此文正好否定了所谓“亲奉密诏”外出招兵之说。既然在石达开离开天京的当时,全军上下部知道他是“私自出京,誓不回去”,也就是说,他并未说谎,那又何来“亲奉密诏”之说。值得推敲的是“誓不回去”一语,如果不管史实,孤立地只看这几个字,似有脱离或者背叛太平天国之嫌。但从以后发现的另一史料----德兴阿向清廷的奏片看来,所谓“誓不回去”,是指绝不愿意回京辅政,以避免和洪氏集团纠缠,并不等于脱离太平天国。石达开不回天京,只在安庆指挥作战,仍然是太平天国通军主将,能够行使全军统帅的职权。而且,陈凤曹所写的这份文书只是太平天国一个下级官员道听途说而来,并非出自石达开之手或石达开之口,只可作为参考,不可引为确据。

1981年,《历史档案》上公布了一批与天京内讧有关的档案材料,其中有“洪逆以溧水、句容相继克复,大兵云集镇江,屡求石逆救援不应。该逆将洪仁发、洪仁达伪号削去,并镌伪义王金牌一道,及合各城大小伪职求救表章送往安庆。石逆但遣党二千余人乘些木筏前来援镇等语。或云石逆并未受物,亦不允来,坐观洪逆成败。”这记载是何桂清对清廷的奏片。所谓“或云”,也只能是道听途说,而非确讯。有些同志即据此批评石达开不顾大局。认为洪秀全既然已经认错,削去洪仁发、洪仁达的王号,而且送来义王金牌,石达开就理应乘势回京,重掌大权,共挽危局。我们不能把问题看得那么简单。洪秀全的性格,洪仁发、洪仁达的胡作非为,都为石达开所深知。一时削去王号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石达开如果此时回京,“重重生疑忌”的情况仍将重演。史实说明洪秀全后来依然重用他那两个宝贝哥哥,挟制李秀成等人,一直闹到亡国亡头。石达开不愿回京,坚持驻在安庆指挥作战,并不一定就是过错。至于他以后确实远征不返,那是一年多以后的事,是由主客观两方面的多种原因造成的,与当时的不肯回京是两回事。

在近年来新发现的史料之中,只有一件对石达开有利的。这就是咸丰7年9月德兴阿向清廷奏报的附片。咸丰帝朱批该片的日期是9月22日。片中说:

……又抄得石逆由安庆寄与洪逆伪章一纸,内有令贼党李寿成(李秀成)会合张洛行领数十万贼分扰下游,又调贼党陈玉成、洪仁常、洪春元、韦志俊、杨来清等各率贼数万及五六千不等概回金陵,并欲赴援江西,窜扰浙江等语。而书中之意,似与洪逆各树党援,不相附丽。洪逆伪批,亦似外示羁靡,内怀猜忌。惟贼踪分合无常,总不容稍疏防范。

这一史料的真实性是不容怀疑的,当时以六百里加急送到军机处的奏报不可能是伪造。德兴阿也不敢“欺君”,捏造什么“石逆伪章”与“洪逆伪批”。石达开在本章中说:已派许多将领回援天京,他自己即将赴援江西,并拟进军浙江。这些行动,后来都已实现,成为事实。德兴阿不能预知未来之事,足以说明他确实看到了“石逆伪章”。这一史料,至少说明了以下这些问题:

(一)石达开离开天京之后,并非一去不回头,与洪秀全断
绝一切关系。事实是,他在离开天京4个月之后,遇事仍然向洪秀全报告,洪秀全仍有批示,君臣关系如故。德兴阿说他们“外不羁靡,内怀猜忌”,即关系虽不融洽,但还是保持着的。又说“贼踪分合无常,总不容稍疏防范”,即他认为洪、石之间并非完全分裂,既有“分”的可能,仍有“合”的可能。

(二)石达开当时驻节安庆,仍然行使他全军统帅(通军主将)的职权,指挥许多将领率军回援天京。从以后的事实看来,李秀成确也听从他的指挥,会合张洛行部东援天京。

(三)石达开后来赴援江西,进军浙江,并非临时起意,而是经过周密布置,并且得到洪秀全的同意,才付诸行动,绝非盲目流窜。向浙江进军,是以进攻东南财富之区的办法来解天京之围。两年之后,洪仁玕、李秀成共议奇袭杭州,以解京围,正是师法石达开的故智。

(四)过去我们总认为石达开离开天京之后,是一去不返,想到四川去另立一国,独树一帜,那是一种误会。事实证明,他在进军浙江之前,绝无远征不返的想法与行动。到四川去,应该向西进军,而他在离开天京十个月以后,不向西,不向南,不向北,却向着东方的浙江进军,这是为什么?是为着配合其他将领共解天京之围。后来,石达开确实是向四川进军,远征不返了。但那是离开天京两年以后的事,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如洪秀全撤了他通军主将的职务,使他进退失据;如杨辅清受封为中军主将之后,和他闹矛盾,发生磨擦;如湘军向他施加压力,堵住他的归路等等。有一条史料可以证明他的远征四川,是在驻军江西南安府时才决定的:“伪二旗军略萧发胜等计画由楚而鄂,进图西蜀,占上游之势,入完善之区。”萧发胜等向石达开提出这一建议,为石达开所采纳。他们才全军西进,攻入湘南,以图四川。如果他们离开天京之时即巳决定远征四川,驻军南安府时,萧发胜就没有再向石达开提出进图四川的建议的必要。

(五)洪秀全铸义王金碑,派人送到安庆,争取石达开回京辅政,石达开“誓不回京”,不肯接受。这并不是脱离或背叛太平天国,而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想按自己的战略思想指挥作战,不愿意再回天京和洪氏集团纠缠。

总之,这一条史料至少可以证明,石达开在1857年5月底离开天京之时,并非蓄意远征不返,更未打算到四川去另立一国。在一切新发现的史料之中,能够为石达开解释误会,澄清事实的,似乎只有这一件。

因此,百余年来对石达开评价变化无常的第三个原因是:由于石达开一生经历疑案甚多,误会不少,是毁是誉,难以定案,所以每发现一件与他有关的史料,就会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影响人们对他的评价。

四、对石达开可以作出宏观的评价

对石达开的评价长期以来一直变化无常,难以作出定论的原因是:还有不少疑案至今尚未查清。论从史出,史实没有查清,以怎能作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仅提出以下的意见,以就教于各位专家与广大读者。

有关石达开的问题很多。但是解决问题要分主次,首先应该排除一些枝节问题,找出事情的关键所在。关键问题得以解决,枝节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对于石达开的评价,同志们可以大体同意见,至少有以下两点:

(一)在太平天国诸领袖中,石达开是一位年青有为,最有才能的人物。

(二)他在太平天国前期所建立的功勋应该充分肯定,有争议的只是他在后期的所作所为应该如何评价。

对于石达开后期活动的评价,关键问题只有两个:(1)他在离开天京时是否蓄意远征不返,去另立一国。如果是的,那就应该对分裂承担一定的责任。(2)他在大渡河畔覆军之时,究竟是真降还是诈降。如果是真降,那就应该戴上叛徒的帽子。

只要这两个问题有了结果,对石达开后期的评价也就可以作出结论。其他枝节问题,都不足以影响这个结论。当然,要想解决这两个问题,并非易事,还需要同志们共同努力。在此笔者提出自己粗浅的看法:

关于第一个问题,石达开离开天京之时,并非蓄意远征不返。上述德兴阿的奏片虽然不能完全证明此事,至少能够基本上为石达开澄清误会。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认为石达开是诈降而非真降。所谓真降的记载,仅仅出于敌人骆秉章之手,不足为凭。至于诈降的记载,则出于地方志与清方官员私人笔记,比较可信。

对石达开是否能够作出为大家都能接受的评价?我认为是可以的。我们研究历史人物,对于其一切言行,不妨从微观上去进行探讨,点点滴滴都希望能够窥见庐山真面,但这并不影响从宏观上去作出一个总的评价。对于主要问题,我们必须查清,绝对不能含糊。但是要想查清一切枝节问题再作结论,则既不可能,亦无必要。总的看来,石达开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农民起义领袖,是太平天国最出色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在太平天国前期,他为革命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太平天国后期,他的行动虽然出现一些缺点和失误,还谈不上“分裂”与“叛变”,因此就影响不了对他总的评价。

对于“分裂”问题,且不说他离开天京之时并非蓄意远征不返。即或如此,主要的责任也不在他。因为谁都承认一个事实,即他的出走是被逼的。如果被逼者要负“分裂”之责,逼人者却可以不负“分裂”之责,那就是逻辑上的混乱。

对于“叛变”问题,这是敌人给他定的案,岂能勉强我们接受。他兵败被俘,慷慨就义。说他“叛变”,查无实据,难以成立。

1981年八月,笔者参加在大渡河畔参加以讨论石达开功过是非为主题的石棉会议,适逢翼王亭竣工,登临纵目,俯仰河山,缅怀先烈,心潮澎湃。

此亭高筑临江浒,水色山光能尽睹,
我来非为片刻游,愿歌史事垂千古。
当年天国有英雄,闾里皆称石相公,
金田起义年十九,羽翼天朝作股肱。
扬鞭跃马好身手,两湖三江驱群丑。
群丑惊呼石敢当,望见旌旗皆反走。
挥军日指下金陵,金陵从此号天京。
鏖战浔阳寒敌胆,安抚皖赣得民心。
忽闻萧墙起奇变,骨肉相残争未已。
兴师靖难见精忠,为挽狂澜非为己。
挥泪离京出征去,再为天国立新功。
雄师数万趋何处?西南关山万里路。
但求天下早廓清,他年兄弟再相聚。
蹈隙走险入荒垓,紫打地前战船排。
半渡忽见洪波至,峨江水涨浪涛来。
浪击船头与筏尾,船沉筏破无不毁。
三军至死恨难平,不败于人败于水。
一渡再渡不成功,大军久驻粮草空。
忍饥扶病突围去,趱行群山鸟道中。
前行又惊涛拍岸,退路复遭木石断。
四壁惊闻垓下歌,残兵背水拼一战。
明朝情事有蹊跷,人妖并马过凉桥。
缘何三军尽息鼓,一百年来费推敲。
或云诈降求免死,矿代英雄宁有此!
无如真相已难明,遂令身后蒙奇耻。
或云舍命保三军,主帅单骑扣胡营,
三军难保身已殉,人间永作不平鸣。
密商奇策成和议,生死毁誉非所计。
诈降计绌血泪流,后世谁人知吾意?
探赜索隐见真情,尽瘁天国一片心。
欲与翼王共起语,使知百载有知音。
竖子成名英雄死,世事不平胡至此!
父老饮泣向我言,言皆翼王爱民事。
折戟沉沙急水头,千秋遗恨几时休?
登山怒问山与水,青山无语水东流

I. 重生石达开之一统江湖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重生石达开之一统江湖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在近代史上,对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介绍,都说石达开是广西贵县人、客籍。1991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张克明先生寄来《石达开自述》及信函后,我们才知道石达开的祖辈是从广东省和平县移居广西贵县的,其祖籍是和平县。罗尔纲先生《太平天国史料辨伪集》和《中国近代史手册》历史人物篇,亦认定石达开祖辈是从广东省和平县迁去广西贵县。至于本县县志(七修)记载咸丰九年(1859)三月,石达开(石镇吉又云国忠)率太平军十余万抵经和平扎营的事,看来与祖籍无关。为了弄清石达开家世渊源,我们从调查本县长塘镇现在几处石姓群众,了解到和平县石姓都是从广东兴宁、龙川移居来的。由于移居时间较久,他们对历史移居情况不甚了解。因此,唯有找到石氏族谱。在长塘镇、下车镇政府的协助下,并得到长塘镇供销社干部石德奇同志的提供和帮助,找到了《兴宁武威石氏四修族谱》。此谱首修于明嘉靖元年,二修于康熙二十六年,三修于道光元年(1821),四修于民国九年以后就没有……
以上

J. 梦中我是石达开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梦中我是石达开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正文序言及第一章
一个现实,一个梦中。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相同的人物。一个是平凡但有些捣蛋的大学生,一个是天平天国叱咤风云的翼王。
他们会有怎样的交叉,他们会演绎怎样不同的人生?
在这里,会有一个不同的石达开,一个之爱之恨又脱不了悲剧情结的石达开;在这里,还会有一个不是循规蹈矩的大学生,一个不知道什么是未来又充满信心的成年小孩。
在这里,现实和梦中将不再是界限,一个人物将要开启两个疯狂时代。
跌跌撞撞我好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山清水秀,层层的薄雾遮着我的视线,我不看清前面是什么。有潺潺的流水在耳边穿过,真静,很安静。这个世界好像有点不一样,诡异的不一样,好像似曾相识,一声一声的呼唤在我的耳边呼唤。
“我这是在哪里?”我晃了晃自己混沌不清的脑袋问自己,我是在哪里?
我有点口渴,向前走了几步,难道这里是修仙中的大罗仙境?这么清晰又这么遥远。那边有若隐若现的争斗声,这是哪里?
突然,前面成了战场,血淋……

阅读全文

与石达开小说重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你爱我吗小说总裁 浏览:87
亚人的无限世界攻略小说 浏览:287
像桃花债一样好看的小说还有吗 浏览:979
最强进化系统小说 浏览:110
夏星辰白擎夜小说全文免费 浏览:561
校园虐校花小说排行榜 浏览:705
我是个有未婚夫的总裁小说 浏览:331
一对一多肉小说古代 浏览:99
写论文和写小说的区别 浏览:82
都市文中一股清流的小说 浏览:171
琪琪小说阅读网站 浏览:785
世界上的四大恐怖小说 浏览:276
有声小说中年离异 浏览:649
言情小说霸道总裁轻点爱 浏览:454
虐心虐身超虐的总裁小说 浏览:480
一个现代言情小说男主角是做鸭的 浏览:105
女主叫上官瑶小说古代 浏览:804
重生文学类小说 浏览:658
陆飘飘是什么小说的人物 浏览:585
江南琛慕雪的小说就啥名字 浏览: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