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古代人如何形容日期和时间
历史上,中国古人的记时方法,主要有十六时辰制、十时辰制、百刻制、十二时辰制、以及随佛教传入的六十点法等。这里说的“时辰”,指的是时段。
古代自唐以后将十二个时辰分为初、正两个部分,午时三刻即午正三刻(非午初三刻)但是这种午正三刻并非是中午阳气最盛的时候,最接近中午阳气最盛的时候是午初三刻,即现在的十一时四十五分朔:农历每月初一叫作“朔日”。
朔日月球运行至太阳和地球之间,跟太阳同时出没。因为月光其实反射的是太阳的光线,所以天是看不到月光的。这种月相就叫作“朔”、“朔月”或是“新月”。又,新月也指月初形状如钩的月亮。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因为天体轨道会有小角度偏移,所以十六日和十七日也是可能的)叫作“望日”。望日地球运行至月球和太阳之间,当太阳西下时,月亮恰好东升。月亮可以全面反射太阳光,所以在地球上看起来是圆月,这种月相就叫作“望”、“望月”或是“满月”。
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从某月的末一天到下月的第一天,或是指从天黑到天明,我们可以说“晦朔”。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藏伏土中只虫)始振,鱼陟负冰,獭祭鱼,雁候北,草木萌动。
(1)古代小说中的时间表达扩展阅读:
十进制是自然而然的选择,因此早期的历法、时间才用了十进制。阴阳五行历,属于十月太阳历;十时辰制,则是时间的十进制划分。在十时辰的使用早期,选择了若干关键性的自然现象、生物反射、生活习惯作为时间的节点,帮助人们认知时间。到后来,才逐渐转变为使用数字、或天干等代码来表述。
据《隋书.天文志》,白天的五个时间节点为:朝、禺、中、晡、夕;夜晚的五个时间节点为:甲、乙、丙、丁、戊。夜晚的五个时间节点,逐渐转变为夜间安全巡逻时的附加授时节点,称为五鼓、五更,一直延续到清末。
百刻制是十时辰制的进一步划分,即把十时辰进一步划分成均衡的一百刻。百刻制可能起源于商代,有出土的汉代日晷,盘面上的刻度为一百刻中可能用到的69刻。另一方面,人们对时间测量精度的要求及百刻制的提出,推动了铜壶滴漏的产生(毕竟百等分圆周,对于两千年前的古人来说,难度不小)。
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十六时辰制是历算的副产品。中国早期的历法,从阴阳五行历转变为四时八节历,历算过程中,将一年切分为十二个月时,会出现以16为分母的分数。古代人很早就认识到,一年的长度为365又1/4天,切分为12个月,则每个月30又7/16天。十六时辰制,就是配合历算而进行的时间划分。
《淮南子·天文训》中有记录十六时辰的十六个时间节点中的十五个: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晡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
B. 中国古代的时间用语有哪些
中国古代的时间用语有哪些回答:
我们现在用小时和分秒来计算时间,一天有二十四小时,一小时等於六十分钟,一分钟等於六十秒,还有一刻钟(十五分钟)等提法,都是相当精确的。可是在西方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祖先的计时方法是不一样的,由此也有了中国自己的计时用语。
古人最常用的计时用语是「辰」,也称「时辰」。他们将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给每一个「时辰」取名,也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日「时辰」从子时(相当於现在我们说的夜里十一点钟到一点钟)开始,到亥时(相当於夜里九点钟到十一点钟)结束。古人说一个「时辰」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半个「时辰」就是一个小时。「时辰」是古人记时方法中相对精确的。
古人计时也说「刻」,这一时间概念源自於中国古老的计时工具日晷和漏壶。日晷是在一圆盘当中垂直竖立一杆,利用阳光下立竿投影的移动来记时,并以盘上刻痕为时间标记,即所谓的「晷度曰刻」(见《古今韵会举要》)。漏壶也是利用刻度计时的。漏壶有不同样式,但都以壶内箭标的上浮或下沉来显示时间,箭标上有刻度,所以漏壶也称为漏刻。
最初用漏壶计时,一昼夜有一百「刻」,故古人言中的「刻」和我们现在说的一刻钟在时间长短上是有出入的,直到清代改一百刻为九十六刻才完全等同现在说的十五分钟。至於古人说的「一时一刻」(或「一时三刻」),和我们现在说的「一时半会儿」一样,并非精确的时间,只是表示「短时间」的意思。
在明清小说中我们常看到有用「一盏茶」和「一炷香」来表示时间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在没有专门计时用具的情况下,古人用做一件事所耗费的时间来作为计时的单位,而这件事又必须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并容易在人们头脑中形成时间概念的。
中国人自古就有喝茶的习惯,所以用喝茶的时间来计时是很自然的。古人称喝茶喝酒用的小杯子为「盏」,所以才叫做「一盏茶」时间。寺庙是老百姓常去的地方,烧香又是寺庙里最常见的宗教仪式,所以燃烧「一炷香」的时间也成了人们常用的表达时间段的用语。
无论「一盏茶」还是「一炷香」时间,指的都是大致的时间。喝一盏茶时间可长可短,一般是在茶凉之前喝完;香也有长短,燃尽的时间也无一定,但一般认为是在半个时辰,即一个小时左右,应该比「一盏茶」的时间长。
「歇」也是古人表示时间的用词,有「一歇」和「半歇」的说法,意思差不多,都是「一会儿」的意思。例如《水浒传》十五回,说阮小二哥几个把「三只船厮并著划了一歇,早到那个水阁酒店前」;二十三回中又说武松「半歇儿把大虫打作一堆」。如今在江南的一些方言中仍保留了「歇」的这一层意思,如上海话「一歇歇」,意为短时间。
古人将夜里的时间划分为「五更」,用敲击梆子来表示「更」时的转换。每更约两个小时,称为一个「更次」,而它也就成为人们夜间计时的用语。例如,《水浒传》第十回说林冲「投东去了两个更次,身上单寒,当不过那冷。」
此外,在佛教经典中,也有一些特殊的表示时间的用语,如「弹指」、「瞬」、「念」、「刹那」等。「弹指」指捻弹手指作声,比喻时间很短,其余三者就更短了,有说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念」为「一瞬」。「刹那」最短,一说九十「刹那」为一「念」,也有说是六十「刹那」。
这些佛学中的时间概念是无法用作实际计时的,但却对中国的文化和文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至今人们还在使用它们所代表的时间意境,如「一刹那」、「一念之差」、「瞬息万变」、「弹指一挥间」等。
我们现在用小时和分秒来计算时间,一天有二十四小时,一小时等於六十分钟,一分钟等於六十秒,还有一刻钟(十五分钟)等提法,都是相当精确的。可是在西方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祖先的计时方法是不一样的,由此也有了中国自己的计时用语。
古人最常用的计时用语是「辰」,也称「时辰」。他们将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给每一个「时辰」取名,也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日「时辰」从子时(相当於现在我们说的夜里十一点钟到一点钟)开始,到亥时(相当於夜里九点钟到十一点钟)结束。古人说一个「时辰」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半个「时辰」就是一个小时。「时辰」是古人记时方法中相对精确的。
古人计时也说「刻」,这一时间概念源自於中国古老的计时工具日晷和漏壶。日晷是在一圆盘当中垂直竖立一杆,利用阳光下立竿投影的移动来记时,并以盘上刻痕为时间标记,即所谓的「晷度曰刻」(见《古今韵会举要》)。漏壶也是利用刻度计时的。漏壶有不同样式,但都以壶内箭标的上浮或下沉来显示时间,箭标上有刻度,所以漏壶也称为漏刻。
最初用漏壶计时,一昼夜有一百「刻」,故古人言中的「刻」和我们现在说的一刻钟在时间长短上是有出入的,直到清代改一百刻为九十六刻才完全等同现在说的十五分钟。至於古人说的「一时一刻」(或「一时三刻」),和我们现在说的「一时半会儿」一样,并非精确的时间,只是表示「短时间」的意思。
在明清小说中我们常看到有用「一盏茶」和「一炷香」来表示时间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在没有专门计时用具的情况下,古人用做一件事所耗费的时间来作为计时的单位,而这件事又必须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并容易在人们头脑中形成时间概念的。
中国人自古就有喝茶的习惯,所以用喝茶的时间来计时是很自然的。古人称喝茶喝酒用的小杯子为「盏」,所以才叫做「一盏茶」时间。寺庙是老百姓常去的地方,烧香又是寺庙里最常见的宗教仪式,所以燃烧「一炷香」的时间也成了人们常用的表达时间段的用语。
无论「一盏茶」还是「一炷香」时间,指的都是大致的时间。喝一盏茶时间可长可短,一般是在茶凉之前喝完;香也有长短,燃尽的时间也无一定,但一般认为是在半个时辰,即一个小时左右,应该比「一盏茶」的时间长。
「歇」也是古人表示时间的用词,有「一歇」和「半歇」的说法,意思差不多,都是「一会儿」的意思。例如《水浒传》十五回,说阮小二哥几个把「三只船厮并著划了一歇,早到那个水阁酒店前」;二十三回中又说武松「半歇儿把大虫打作一堆」。如今在江南的一些方言中仍保留了「歇」的这一层意思,如上海话「一歇歇」,意为短时间。
古人将夜里的时间划分为「五更」,用敲击梆子来表示「更」时的转换。每更约两个小时,称为一个「更次」,而它也就成为人们夜间计时的用语。例如,《水浒传》第十回说林冲「投东去了两个更次,身上单寒,当不过那冷。」
此外,在佛教经典中,也有一些特殊的表示时间的用语,如「弹指」、「瞬」、「念」、「刹那」等。「弹指」指捻弹手指作声,比喻时间很短,其余三者就更短了,有说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念」为「一瞬」。「刹那」最短,一说九十「刹那」为一「念」,也有说是六十「刹那」。
这些佛学中的时间概念是无法用作实际计时的,但却对中国的文化和文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至今人们还在使用它们所代表的时间意境,如「一刹那」、「一念之差」、「瞬息万变」、「弹指一挥间」等。
认为正确点个赞呗!
C. 小说里如何描述时间的间隔
可以用古代的时间称呼
古代的时辰和现代时间的对照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
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中国古代一昼夜分十二个时辰,亦即两个小时一个时辰。白天人们可看太阳、日晷或计时的“铜壶滴漏”之类东西判断时间,夜晚则不知时间了,于是由专人看着 “铜壶滴漏”,按照时辰打鼓告诉民众。古人规定,逢戌时(约合现在晚上七点至九点钟)开始,叫做“起更”,也就是“一更”;二更是亥时,即合现在夜晚九点至十一点钟;三更是子时,即夜间十一点至凌晨一点……五更是最后一更,已到寅时,即黎明前的三点至五点钟。
D. 玄幻小说时间这个概念是怎样设定的
玄幻的里面,也有相似的日历的
E. 小说中一息的时间是多少
一息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几种意义:
1、汉语一呼一吸。
2、形容时间短促。
3、暂停;稍歇;一口气息。词语出自《法海遗珠》卷二:“调匀八十一息。“
4、古代为时间单位。
汉语
1、汉语一呼一吸。
2、形容时间短促。
(5)古代小说中的时间表达扩展阅读:
相关成语
1、奄奄一息 yǎn yǎn yī xī
也作一息奄奄
解释: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息:气息。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的样子。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7回:“惠王亲往问疾,见痤病势已重,奄奄一息。”
又作:淹淹一息 (yān yān yī xī)
解释:形容呼吸微弱,濒于死亡。同“奄奄一息”。
出处:《儒林外史》第十五回:“马二先生大惊,急上楼进房内去看,已是淹淹一息,头也抬不起来。”
F. 古代表示时间的词语有哪些
(一)古代时间计量词的长短
昼夜~弹指~须臾~瞬间~刹那:根据印度《僧只律》中记载:“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为三十须臾。”据此可以推算:一天一夜24小时有480万个“刹那”,24万个“瞬间”,1.2万个“弹指”,30个“须臾”。一“昼夜”有1440分,一“须臾”等于48分钟,一“弹指”为7.2秒,一“瞬间”为0.36秒,我们常用的一“刹那”应该是0.018秒。
古时指一柱香的时间也就是一刻钟左右即现在大约十五分钟。
“一盏茶”指喝一碗茶的时间,从端上来开始,然后慢慢品尝,一饮而尽,其实就是一碗茶凉到可以入口的程度所用的时间。夏天要15分钟,冬天10分钟都用不了。
“一袋烟”是说用:过去百姓自己用竹竿或树根制作的烟斗,吸烟时,应该从腰间取出烟斗,然后用手在放置烟丝的布兜里取出烟丝,在前面放烟丝的小孔里放一捻〔就是食指和大拇指捏的一点烟丝〕烟丝,然后点火,嘴在另一头吸,一般能吸3-4口烟,然后就把燃成烟灰〔一般都不能把烟丝全部燃完〕的烟丝和烟灰磕出来,整个过程大概需要1分钟左右。 “一袋烟的工夫”指得就是很短的时间内。
“一时辰”为两个小时。
时以下的计量单位为“刻”,一个时辰分作八刻,每刻等于现时的十五分钟。
(二)古代计时法
古时的时(大时)不以一二三四来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标,又分别用鼠牛虎兔等动物作代,以为易记。具体划分如下:子(鼠)时是十一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丑(牛)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寅(虎)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卯(兔)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辰(龙)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巳(蛇)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午(马)时是十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未(羊)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申(猴)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酉(鸡)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戌(狗)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亥(猪)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
古人说时间,白天与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说“钟”,黑夜说“更”或“鼓”。又有“晨钟暮鼓”之说,古时城镇多设钟鼓楼,晨起(辰时,今之七点)撞钟报时,所以白天说“几点钟”;暮起(酉时,今之十九点)鼓报时,故夜晚又说是几鼓天。夜晚说时间又有用“更”的,这是由于巡夜人,边巡行边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全夜分五个更,第三更是子时,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说。
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差五分钟到正午)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实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
G. 言情小说里的形容时间很快的句子,比喻,下午什么什么
时光荏苒,去而不返,下午又是夕阳冉冉一边红,月亮也悬挂在这将黑的傍晚。
H. 古代的时间怎么表达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 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8)古代小说中的时间表达扩展阅读
具体时间的计算
古代自唐以后将十二个时辰分为初、正两个部分,午时三刻即午正三刻(非午初三刻)但是这种午正三刻并非是中午阳气最盛的时候,最接近中午阳气最盛的时候是午初三刻,即现在的十一时四十五分。
中国古代长期实行百刻制(清以后改为1日96刻),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一时辰有八刻,一刻有三盏茶,一盏茶有两柱香,一柱香有五分,一分有六弹指,一弹指有十刹那,一刹那就是半秒钟。早在西周时就开始使用。
其中的十二个时辰,就是我们常 常 听到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所谓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完全是根据太阳的节奏来安排自己的作息的。
I. 武侠小说中经常提到“一盏茶的时间”,古代的一盏茶近似于现在的多长时间
一盏茶(10分钟)或者14.4分钟 说法一: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五周,一周有六日,一日有十二时辰,一时辰(2小时)有八刻,一刻(15分)【古时把一天做一百刻即14.4分一刻,曰15分一刻】,一盏茶(10分钟)有两柱香,一柱香(5分钟)有五分,一分(60秒)有六弹指,一弹指(10秒)有十刹那。一刹那就是一秒钟。 说法二: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