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李渔在杭州写了哪些作品
李渔以勤奋的创作能力,在数年之间,就连续写出了《怜香伴》、《风筝误》、《意中缘》、《玉搔头》等6部传奇,以及《无声戏》、《十二楼》两部白话短篇小说集。
Ⅱ 李渔:芙蕖的作者
李渔( 1611 ~ 1680 ),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征,中年改名李渔,字笠翁,号笠鸿,明末清初著名戏曲家。江苏如皋人,祖籍浙江兰溪。
李渔出生时,由于其祖辈在如皋创业已久,此时 “ 家素饶,其园亭罗绮甲邑内 ” ,故他一出生就享受了富足生活。其后由于在科举中失利,使肩负以仕途腾达为家庭光耀门户重任的李渔放弃了这一追求,毅然改走 “ 人间大隐 ” 之道。
康熙五年( 1666 )和康熙六年( 1667 )先后获得乔、王二姬,李渔在对其进行细心调教后组建了以二姬为台柱的家庭戏班,常年巡回于各地为达官贵人作娱情之乐,收入颇丰,这也是李渔一生中生活得最得意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李渔文学创作中最丰产的一个时期,《闲情偶寄》一书就是在这一段内完成并付梓的。
1672 、 1673 年,随着乔、王二姬的先后离世,支撑李渔富足生活的家庭戏班也土崩瓦解了,李渔的生活从此转入了捉襟见肘的困顿之中,经常靠举贷度日。
1680 年,古稀之年的李渔于贫病交加中泯然于世。著有《凰求凤》、《玉搔头》等戏剧,《肉蒲团》、《觉世名言十二楼》、《无声戏》、《连城壁》等小说,与《闲情偶寄》等书。
Ⅲ 求大神分享《(清)李渔-无声戏》电子书百度网盘资源下载
《无声戏》网络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GescU-eQtIo6JgAy8EG7Zw
《无声戏》又名《连城璧》,是清代李渔创作的世情小说集。
Ⅳ 李渔的巨作合本称什么
李渔(1610-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生于江苏雉皋(今如皋)。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18岁补博士弟子员,在明代中过秀才,入清后无意仕进,从事著述和指导戏剧演出。后居于南京,把居所命名为“芥子园”,并开设书铺,编刻图籍,广交达官贵人、文坛名流。著有《凰求凤》、《玉搔头》等戏剧,《觉世名言十二楼》、《无声戏》、《连城壁》等小说,与《闲情偶寄》等书。还有同名人物:吕剧作曲家李渔。
李渔在六十岁前后,开始系统地总结他的经验,使其上升为理论。康熙十年(1671),《笠翁秘书第一种》即《闲情偶寄》(又叫《笠翁偶集》)问世,这是李渔一生艺术、生活经验的结晶。《闲情偶寄》分为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共有234个小题,堪称生活艺术大全、休闲网络全书,是中国第一部倡导休闲文化的专著。
Ⅳ 李渔有什么作品吗
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18岁补博士弟子员,在明代中过秀才,入清后无意仕进,从事著述和指导戏剧演出。后居于南京,把居所命名为“芥子园”,并开设书铺,编刻图籍,广交达官贵人、文坛名流。著有《凰求凤》、《玉搔头》等戏剧,《肉pu团》、《觉世名言十二楼》、《连城壁》(三者合集《无声戏》)等小说,与《闲情偶寄》等书。
李渔所著的戏曲,流传下来的有《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美人香》、《风筝误》、《慎骛交》、《凰求凤》、《巧团圆》、《意中缘》、《玉搔头》(以上十种合刻称《笠翁十种曲》)、《万年欢》、《偷甲记》、《四元记》、《双锤记》、《鱼篮记》、《万全记》、《十错记》、《补大记》及《双瑞记》等19种。其中,演出最多的是《风筝误》一剧。此外,有小说《无声戏》、《连城壁全集》、《十二楼》、《合锦回文传》等。
Ⅵ 李渔作品的特点以及畅销的原因有哪些
这些通俗文学作品,虽然在当时被正统文人所看不起,但由于通俗易懂,贴近市民生活,寓教于乐,适合广大观众、读者的欣赏情趣,所以,他的作品一问世,便被抢购一空。尤其是他的短篇小说集,更是受到读者的欢迎,成为抢手货。当时,李渔的作品因为雅俗共赏,通俗易懂,遍行于坊间,不少作品甚至还被翻译传到日本及欧洲国家。
Ⅶ 李渔作品的思想内容有什么
李渔作品,故事新鲜,情节奇特,布局巧妙,语言生动。他的小说重在劝善惩恶,同情下层人物,以歌颂男女青年恋爱婚姻自主,谴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批判假道学为主题,具有反封建进步意义。
Ⅷ 清代李渔的《十二楼》为什么被禁
所涉及的有很多追求自由恋爱,女子思春,男女调情,越墙私奔,月下私会,独占花魁,骗财骗色,神妖鬼怪等内容,与中国传统的社会思想观念有冲突,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社会秩序,冲击了封建传统伦理道德,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十二楼》,清代著名孤本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觉世明言》《觉世名言十二楼》(清.李渔光绪聚德堂藏本),共十二卷,每卷写一故事,因为每个故事里都有一座楼阁,人物命运和情节展开往往与楼有关,故全书命名为“十二楼”,由此可看出李渔做小说之匠心。
具有很强的娱乐性,格调轻松快乐。他的作品往往不具有深刻的社会内涵和思想境界,但每一篇都清新风趣,惹人喜爱。
十二个故事,绝大多数出身于李渔自己的构思,而不是引用别人素材。作品都主题鲜明,线索明晰,中心人物贯穿始终,在叙述过程中决不横生枝蔓。情节设计新颖奇特,尽量曲折出奇,悬念丛书,出人意表,但衔接上自然合理,不留破绽。而结局又是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十二楼”其名源于《史记》。《史记·封掸书》:“方士有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汉书·郊祀志下》:“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应邵注:“昆仑玄圃五城十二楼,仙人之所常居。”比+喻仙境。十二楼分别为:合影楼,夺锦楼,三与楼,夏宜楼,归正楼,萃雅楼,拂云楼,十卺楼,鹤归楼,奉先楼,生我楼,闻过楼。
《觉世名言》包括《觉世名言连城璧》和《觉世名言十二楼》。《觉世名言连城璧》正集收入短篇白话小说12篇,每篇一集;外编收入短篇白话小说6篇,每篇一卷;共收入短篇白话小说18篇,每篇叙写一个故事。《觉世名言连城璧》之前有《无声戏》和《无声戏合集》,比较二者,内容与《边城璧》相同,只是回目有异。均有“觉世稗官编次,睡乡祭酒批评”字样。孙楷第先生认为《无声戏》易名为《连城璧》即是《无声戏合集》的后身。胡士莹先生在《话本小说概论》中也明确认为此种说法去事实不远。
Ⅸ 李渔的作品有哪些
一、李渔所著的戏曲,流传下来的有:
《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美人香》、《风筝误》、《慎骛交》、《凰求凤》、《巧团圆》、《意中缘》、《玉搔头》(以上十种合刻称《笠翁十种曲》)、《万年欢》、《偷甲记》、《四元记》、《双锤记》、《鱼篮记》、《万全记》、《十错记》、《补大记》及《双瑞记》等19种。其中,演出最多的是《风筝误》一剧。此外,有白话短篇小说集《无声戏》(又名《连城璧》)、《十二楼》、长篇小说《合锦回文传》、《肉蒲团》以及杂著《闲情偶寄》等
二、《闲情偶寄》是他主要的对自己的生活所得所闻见的事物的总结性的书。包含有对戏曲的看法,批评。从舞台的实际出发,注重戏曲的结构、中心事件的选择安排等,是中国戏曲批评史上,重要的著作之一。其中,还涉及到生活中的如饮食、作卧等方面的审美感受。
三、作者简介:
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府兰溪县夏李村人,生于南直隶雉皋(今江苏省如皋市)。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
自幼聪颖,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曾家设戏班,至各地演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演出经验,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戏剧理论体系,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一生著述丰富,著有《笠翁十种曲》(含《风筝误》)《无声戏》(又名《连城璧》)《十二楼》《闲情偶寄》《笠翁一家言》等五百多万字。还批阅《三国志》,改定《金瓶梅》,倡编《芥子园画谱》等,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艺术天才。
Ⅹ 李渔全集的作者简介
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18岁补博士弟子员,在明代中过秀才,入清后无意仕进,从事著述和指导戏剧演出。后居于南京,把居所命名为“芥子园”,并开设书铺,编刻图籍,广交达官贵人、文坛名流。著有《凰求凤》、《玉搔头》等戏剧,《肉蒲团》、《觉世名言十二楼》、《无声戏》、《连城壁》等小说,与《闲情偶寄》等书。
李渔全集(第一卷) 笠翁一家言文集
李渔全集(第二卷) 笠翁一家言诗词集
李渔全集(第三卷) 闲情偶奇
李渔全集(第四卷) 笠翁传奇十种(上)
李渔全集(第五卷) 笠翁传奇十种(下)
李渔全集(第六卷) 笠翁阅定传奇八种(上)
李渔全集(第七卷) 笠翁阅定传奇八种(下)
李渔全集(第八卷) 无声戏、连城壁
李渔全集(第九卷) 十二楼、合锦回文传、肉蒲团(故事梗概)
李渔全集(第十卷)李笠翁批阅《三国演义》(上)
李渔全集(第十一卷)李笠翁批阅《三国演义》(下)
李渔全集(第十二卷)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上)
李渔全集(第十三卷)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中)
李渔全集(第十四卷)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下)
李渔全集(第十五卷)古今史略、千古奇闻
李渔全集(第十六卷)资治新书(初集)
李渔全集(第十七卷)资治新书(二集)
李渔全集(第十八卷)评鉴传奇二种、韵书三种、杂着
李渔全集(第十九卷)李渔年谱、李渔交游考、李渔研究资料选辑
李渔全集(第二十卷)现代学者研究李渔论文精选、李渔研究论著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