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全集作者 > 红豆小说怎么写

红豆小说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3-12-13 10:52:57

『壹』 红豆的内容简介

《红豆》收入了宗璞的中短篇小说代表作《红豆》、《四季流光》、《心祭》、《鲁鲁》等。
《红豆》是宗璞的成名作。小说运用倒叙的方式描写全国解放前夕女大学生江玫与银行家少爷齐虹之间的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恋爱故事,揭示了一代青年知识分子艰辛而曲折的心灵历程。通过一个爱情悲剧,表达了一个在时代巨变面前如何选择人生道路的重大命题。小说跳出了“爱情+革命”的枷锁,真实地描写青年知识分子的情感生活,反拨了传统的“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模式,体现了作家的一种人性关怀。
《四季流光》叙写了四个女生半个多世纪的坎坷遭遇,感慨于美好生命的流失,而反思与批判尽在其中。

『贰』 宗璞的《红豆》解析谁能告诉我啊

宗璞简介
宗璞(1928—),原名冯钟璞,祖籍河南唐河,生于北京。乃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幼承家学,抗战胜利次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后曾就职于中国文联及编辑部工作。又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主要作品
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蜗居》、《我是谁》;长篇小说《南渡记》(《野葫芦引》之一)、《东藏记》(《野葫芦引》之二);四卷本《宗璞文集》。

永远的大家闺秀
○ 佚 名
永远的大家闺秀。凡是见过著名女作家宗璞的人,都会这样觉得,无论初识还是熟知。
78岁的女作家一头华发益显慈心睿智,一身便装不掩满腹诗书。来访者随女作家走木地板,穿细走廊,墙边书橱中装满各类书籍。书房不大,北面书柜中,多是女作家自己写的书;西面放电脑桌;南窗微微开着,可见窗外的丁香已绿,写字台上的传真机,不时响起;东面墙上挂着先父国学大师冯友兰先生为爱女录写的对联:高山流水诗千首,明月清风酒一船。
宗璞落坐在电脑桌旁平时写作的转椅上。“虽然现在身体不好,但我很努力。”女作家平静地说。原来老人几次手术后视力下降,每天上午写作都是口述,要靠别人帮忙打字。
据悉,宗璞正在抓紧《野葫芦引》四部长篇小说中的第三部《西征记》的写作,前两部《南渡记》《东藏记》已分别于1988年、2001年出版。《野葫芦引》是写抗日战争期间北校南迁全过程中前辈学人的风貌,尤其是写在民族危亡的大关节上知识分子的操守。“我要把那段历史真实地留下来。”女作家平静的语调透出一种坚定。
“人道是锦心绣口,怎知我从来病骨难承受。兵戈沸处同国忧。覆雨翻云,不甘低首,托破钵随缘走。悠悠!造几座海市蜃楼,饮几杯糊涂酒。痴心肠要在葫芦里装宇宙,只且将一支秃笔长相守。”这首散曲是宗璞先生自述生平的游戏之作,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却是她创作的艰辛与执著。
宗璞在嘉定看病时,听她慢慢地向医生叙述自己的病情,真的觉得这句“从来病骨难承受”并非虚言。因为从小体弱多病,宗璞做过各种各样的手术,因而得了个外号:挨千刀的。《东藏记》的写作开始不久,她的视网膜脱落,经过手术幸未失明,但是左眼仅有0.3的视力,右眼几乎看不见东西,说是“准盲人”实在不为过。近年来,相依为命的老伴去世,宗璞的头晕顽疾更加重了,劳累过度时会天旋地转,加上左手时常麻木痉挛,她已经无法长时间阅读和用笔写作。
虽然身体的顽疾带来的是许多的不适和不便,但并没有阻止宗璞对写作的热爱。她戏称自己是“三余作家”,因为多年来她的写作只能在业余、事余和病余进行。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她的作品几乎篇篇是同疾病斗争所得。不能执笔写就口述,由助手记完一段再念给她听,一节完成再打印出来给宗璞看,当然,字号也必须放大到一号。难以想象宗璞先生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一点一滴地完成了线索纷繁、人物众多的《东藏记》。她说自己“像一只蚂蚁,很小的蚂蚁,认真努力地在搬沙,衔一粒,再衔一粒,终于堆起一座小沙丘”。
如此重病缠身,何以还要对写作不离不弃?宗璞先生也承认:“我写得很苦,实在很不潇洒。但即使写得泪流满面,内心总有一种创造的快乐。”但是,她说:“读小说是件乐事,写小说可是件苦事。不过苦乐也难截然分开。没有人写,读什么呢?下辈子选择职业,我还是要干这一行。”
宗璞先生从父亲身上承继的不仅仅是日后文学创作的积淀,更是一种坚韧执著的写作精神。冯友兰先生开始写《中国哲学史新编》时已80多岁,年老多病,起先还能自己写,以后就只能口述,在助手的帮助下用他最后十年的生命完成了《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卷本。薪尽火传,这脉脉文心在曾经长期侍奉左右的宗璞的精神中一脉相承。在母亲、父亲、丈夫,这些生命中最亲的人一一西去时,宗璞依旧继续着自己的写作和生活。她选择了父亲的书房做书房。当年冯友兰失去目力听力后,就是坐在这个房间里慢慢地写着的。而如今,宗璞也在这间书房里,长年抱病写写停停,迎接着生命长河中的一波又一波。她说:“我坐在父亲的书房里,看着窗外高高的树,在这里,准盲人冯友兰曾坐了三十三年;无论是否会成为盲人,我也会这样坐下去。”
宗璞先生说,写《野葫芦引》是来自于一种留住一段不被歪曲的历史记忆的使命感。年少时随父兄辈南迁,这段铭心刻骨的亲身体验成为了她创作《野葫芦引》的丰富素材。早在上世纪50年代,她就想写一部长篇小说来刻画出西南联大师生们身受亡国之痛、流离之苦,却依然以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己任的精神品格,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动笔,不过小说的人物已在她心里经过了千锤百炼。经过15年的心血浇灌,两个“野葫芦”——《南渡记》与《东藏记》终于“长熟”了。
那天,她带着这两个耗尽心血“培育”的“葫芦”来到复旦大学,听沪上一些作家、评论家的点评。整整三个小时,病人宗璞带着助听器,如石佛般静坐,倾听各位的高论。
宗璞认为:“历史是个‘哑巴’,靠别人来说话。人本来就不知道历史是怎么回事,只知道写的历史。我写的这些东西是有‘史’的性质,但里面还是有很多错综复杂的我不知道的东西,那就真是‘葫芦里不知卖的什么药’了。还是把人生看作一个‘野葫芦’好,太清楚是不行,也做不到。”“我还不能说这是个野葫芦,只能说是一个引子,引你去看人生的世态。”一句话道出了书名的来由,其实,小说最初名为《双城鸿雪记》。
《野葫芦引》由《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4卷本长篇小说组成,如今,《西征记》的写作已经开始。宗璞先生说:“接下来的写作还有许多难题,我知道说要克服这些难题是在说大话,我深知自己的能力越来越小,但我还是会去做。”
李子云曾借用古人的“兰气息,玉精神”六字来评论宗璞,可谓传神。虽然,时代潮流的变幻也呈现于宗璞不同时期的创作当中。但是,宗璞的文字似乎永远与时下的流行无关,坚持着自己纯净优美的本色——它的声音似乎很遥远,与时代格格不入,但真正阅读时,心灵又不由得被它左右,时代反而离得远了。这也许正是她的独特魅力之所在。宗璞很认同自己是“本色作家”的说法。她说,我写作品时,不是自己给自己规定一个什么原则,只是很自然的,我要写我自己想写的东西,不写授命或勉强图解的作品。
和宗璞先生打过交道的编辑都知道,如果有什么命题作文请她写,就很难约到稿子。但如果是她自己送来发表的,无一例外地都是能上副刊头条的好文章。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细腻敏锐的内心世界的呈现、优雅严谨的文字,以及对于知识分子人格的持续关注,使得宗璞的作品有着当代作家少有的一贯品格。
俗话说“文如其人”。宗璞先生本人也是一个与流俗相去甚远的人,话不多,却自有一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度。获得茅盾文学奖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殊荣,但宗璞先生却平静地说:“获奖当然是让人高兴的事,但那是对过去工作的一种评价,也是一种鼓励。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前面还有许多没有做的事,那才是更重要的。”

『叁』 宗璞《红豆》:热爱与怜悯之间

《红豆》是宗璞的短篇小说。

江玫是一个如玫瑰般热烈单纯的女孩子,齐虹是一个看似文采富泽,人生多彩却憎恨世界的男生。他们生活在抗日战争期间,江玫的父亲冤屈而死,齐虹的父亲却是风生水起的银行家。但这些没有阻挡他们相爱,他们在诗文,在音乐,在情感上找到了共鸣。然而随着江玫的成长和局势的变迁,她不再是那个一心想着风花雪月的单纯的女学生了,受到室友肖素的感染,她决心投身革命事业,而齐虹却要随着家人移居国外。最后让江玫痛彻心扉的离别到来之时,她却只说:我不后悔。

下面摘抄作品原文,以此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两人对于自由的理解不同,有一种人活着为了自己的价值,有一种人活着为了别人的价值,谁也不能说谁不好,谁也不能说谁不对。至今也一直有这样的两大类人存在,也许集两家之长者最多,他们审时度势,有时可以顾全大局,见缝插针之处维护小我。

江玫和齐虹两人本质的差异在这里初见端倪,读来让人心尖一颤。

两个人最初的吸引,最纯的喜欢,哪里顾得了这样多的事情呢?可往往,好多悲剧,都是从此时开始酝酿的。

齐虹从来没有变过,他对世界的憎恨,厌恶,只是包裹在对江玫的热爱里面,或者说是他对于极度渴求的理想的爱情的炽热滚烫的情感,这是热爱,是一瞬间生发的,像火苗一般刹那高涨的情感,可是焰心却偏是最冷的。

而江玫却不同,她不缺乏作为一个人应有的善良和怜悯,她看到衰弱的母亲会心疼,得知父亲冤死会难过,在美扶日时会愤怒,最重要的是,她愿意投身革命去挽救“大家”。“大家”这是从不会出现在齐虹生命里的字眼。江玫的爱是怜悯,是人类出离自私自利的本能外的另一种博大的情感,就像潺潺江水,涓涓细流,划过时间每个角落,消除干涸与龟裂。

这爱情像鸦片烟一样,使人不幸,而又断绝不了。

红豆代表思念,是情谊的传递。

王维的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倒叙,从红豆开始,又终于红豆。

爱情,始于思念,又终结与思念。

齐虹的监视般的占有欲和肖素倾尽全力的付出,两相比较之下,轻易地把江玫推离了齐虹。

『肆』 宗璞 红豆的主要内容

内容简介:

1956年,作为新来的干部,江玫回到了阔别六年的大学母校。总务处为她安排的宿舍恰是她上学时住过的房间。

房间内一切如旧,她在耶稣像后找到了自己当年放的小盒子,里面是镶着两粒红豆的银丝指环。她拿起这两粒依然鲜亮的红豆,往事像一层烟雾一样从心上升起,泪水遮住了她眼睛。

1948年,江玫上大学二年级,她的生活中闯进了两个人。一个是她的同屋、物理系大四学生萧素,另一个是萧素的同班同学齐虹。

萧素以渐进引导的方式,启蒙了江玫的革命思想,鼓励她加入歌咏团唱《黄河大合唱》,在新诗社读艾青和田间的诗,带她阅读革命书籍,邀请她在诗歌朗诵会中扮演《火把》中的唐尼,让她参加墙报抄写、游行救护等工作。

有着一张清秀的象牙白色面孔的齐虹,以他在音乐和文学艺术方面的造诣赢得了江玫的爱情。二人爱得如痴如醉。

北京解放前夕,萧素突然被捕,齐虹的反应让江玫清楚地意识到两人间的鸿沟无法跨越。与此同时,江母告诉了江玫她父亲死亡的真相。原来,十五年前,江父也是因思想罪被抓走,不明不白地再没有回来。

父亲的屈死和母亲的眼泪,切身的家庭悲剧,让江玫更清楚自己的人生选择。最后,在国仇家恨的交错下,她坚定地拒绝与齐虹一起去美国,以“我不后悔”为两人的爱情画下了句点。

(4)红豆小说怎么写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作家宗璞从大学开始创作小说,1950年后以她感到文学的范围越来越窄,只能写工农,而且有模式。她认为与其写一些公式化的东西,不如不写。

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后,她觉得可以依个人意愿写东西了,于是,结合平素的所见所感,她以自己熟悉的知识分子和校园生活为题材,创作小说来表现知识分子在时代巨变的十字路口的内心搏斗。在当年的年底,她完成了小说《红豆》。

《红豆》送到《人民文学》编辑部后,编辑们无异议通过这篇小说 ,将其作为“双百”方针的创作体现,发表在1957年7月《人民文学》“革新特大号”上。

参考资料:

网络--红豆

『伍』 红豆live有读怎么发布啊

方法一:用手机写小说——(随时随地,方便轻松)

1、手机下载红豆Live,点击最下面中间红点,点“有读”。

4、 保存后别忘了点“发布”,发布后的小说可以在个人主页看到,优秀的小说会被置顶到有读页面!

红豆Live官方写手群:④八⑦五⑨零⑥⑥零,官方NPC有读君为你服务,了解超多精彩活动、奖励&写手福利!

『陆』 《红豆》——宗璞

  宗璞的《红豆》是一个有关革命与爱情的故事,它讲诉了在北平解放前夕,一位名叫江玫的女大学生与一个银行家少爷齐虹之间发生的一段缠绵又纠结的爱情。江玫是一个活泼可爱,热爱且向往着革命的女生,而齐虹却信奉个人本位的自由观念。他们思想观念的不同,导致他们的爱情必然没有结果。

  作者运用倒序的手法,写出了江玫与齐虹之间从相识、相爱、发生矛盾、到最后决裂的全过程,细腻地描写出女主江玫在这段爱情与革命抉择中的痛苦与决绝。“红豆”作为文章的一个线索,贯穿了整篇小说。当江玫六年后回到学校寝室,拿着那血点儿似的两粒红豆,回忆起这种种往事,泪眼婆娑。我想,这泪水,多少是包含着些她对以往爱情的留恋吧!但是,她依然是不后悔的,她没有后悔她的选择。只是有时,一个人的思想和感情未必是统一的。

  《红豆》这篇小说向我们展示了五十年代的青年人对人生的选择,获得与舍弃之间的矛盾,挣扎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人性的真与美。

阅读全文

与红豆小说怎么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校园小说偏执病娇 浏览:4
生死边缘的人小说全集 浏览:530
女主叫阑珊的穿越小说 浏览:832
苏浅沫小说免费阅读古文 浏览:556
你的爱给了谁小说在线免费阅读 浏览:896
教练情欲小说排行榜 浏览:853
意迟迟写的小说txt下载 浏览:942
言情小说男主角脸上受伤 浏览:601
男主是领袖女主被劫持的小说 浏览:275
小说女主是人尽可夫的 浏览:77
重生琉球首相小说 浏览:750
黑色浪漫小说免费阅读 浏览:247
海贼盖伦小说txt下载 浏览:44
樱桃花开恐怖小说免费 浏览:154
古代bl小说皇子和将军 浏览:230
中文短篇小说书单 浏览:287
铜球马克小说在线阅读 浏览:636
王铁柱苏小汐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本主 浏览:360
穿越异界大陆斗气小说排行榜 浏览:150
高质量小说言情晋江 浏览: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