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全集作者 > 小说里主角的心态怎么写

小说里主角的心态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6-11 23:33:48

❶ 写一本修真小说,主角穿越后的纠结心理

只要是三个部分。
首先第一点,主角穿越了之后。对新世界的迷惘,不知道该怎么办的心里描写。描写手法,可以从环境或者人物上描写。
比如主角来到异界之后,当他清醒过来时,一个一直守在他身边的女子欢喜异常。可是他却呆呆的看着那个女的,心里一片混乱,迷惘与无奈的情绪占据他的心。
第二点:就是写主角穿越之前的身份,以及自己的家人朋友之类的叙述。表达自己对穿越的意外,和对亲朋好友的思念。
这点可以参考异世邪君的写法。
第三点:叙述在经过彷徨,迷惘,思念之后的决心。自己以后该做什么,为将来做打算。
可以写自己下定决心做某事,成为什么样的伟人。
在写这点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写出以前自己是什么样子。让读者相比较,主角是否变了,还是毫无变化。

写的不错的话,多给些分吧。

❷ 《家》主要人物形象

《家》课文中人物形象:

觉新委曲求全懦弱顺从。
觉民平时温和谦逊;中庸不像觉新那么软弱回,也答不像觉慧那么激进。
觉慧高家最具批判与反抗意识的一个人当时社会进步青年的典型代表。
冯乐山腐朽守旧顽固残忍。
高老太爷专横、冷酷的同时,也流露出长辈慈祥的一面;亲情未泯。
克明作风比较正派。
克安、克定吃喝嫖赌、抽大烟、捧戏子,挥金如土;"坐吃山空的败家子"典型。
梅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在忧郁、苦闷、悲伤之中渐渐消瘦、憔悴,最后含冤死去。
瑞珏典型的贤妻良母。
鸣凤痛心疾首而又无力反抗。
琴是黑暗家庭中一线希望的火花,勇敢;蔑视封建礼教,争取自由解放。

❸ 以第三人称写小说,人物的心理描写要怎样写

以第三人称写小说语言会比较客观,而且不会出现所谓‘上帝的视角’……【就是指第一人称中大量出现第三人称心理活动描写】所以人物的心理描写是一定要的,像上面那位说的,可以由动作眼神等过渡到心里描写……这样不会突兀。也可以先描写周边环境,用景描烘托人物心里活动。

❹ 我想写小说,可是写不好,求大神教教我,比较怎么写心情,神情,心态,表情之类的

在当今小说泛滥的年代,越来越多 的小说慢慢都忽略了创作技巧,盲目 地追求快感、发泄、滥竽充数等现象 也越来越多。

文笔再好,语句再华丽,情节再 夸张,那都只是表面的,犹如一个帅 哥、美女,这类小说可能一开始很吸 引人,但接下去,能不能把那批读者 留住就要看作者真正的本事了。

我认为文章离不开人性,据我所 知,当今最热门最受欢迎的动漫,往 往是那些绘画水平一般,但在故事方 面引人入胜的作品,特别是在人性方 面塑造成功的作品;而那些绘画水平 已达到“大师”级的,就因为故事方面 无法满足读者的要求而被打入冷宫的 作品很多。举例,比较成功的动漫作 品《高达》,主要描述了战争的本性 ――是因为强大的力量才带来战争还 是因为需要和平才需要力量来维护和 平?战争是对是错一直是大家寻找的 问题。它把战争描述的淋漓尽致,更 是运用战争衬托出人性的多面现象。 所以,日本《高达》系列的动漫一直 高居榜首。

现在我们来讨论小说的创作技巧

小说剧情是有节奏感的,它就像 一首钢琴曲,它的旋律有轻、重、急 、缓,曲子在缓和、温顺的时候,或 激情、高昂的时候,都要经过深思熟 虑的设计才可以完成。

的曲子,听起来会很舒服、感动。但 如果曲子是杂乱无章、不和谐,听起 来就显得格外刺耳、不舒服,也不知 道它要表达什么。

那故事的结构也是一样的。

一、人物个性的刻画

1、人物表现的要素有:

独有的表情

a、

b、习惯的动作

c、常用的对白

d、思想

y、意念和欲望

f、弱点和缺陷

g、角色的好恶习性

2、这些要素的运用:

以上要素都可以当作创作的工具 ,这些工具一定要善于运用,你可以 将这些设定条列出来,然后有表现的 部分做出记号,比较重要的个性部分 ,应该要不断重复的表现出来,以加 深读者对角色的印象。

二、配角的运用和衬托

有那么句笑话,帅哥美女总喜欢 跟比自己丑或矮的人呆在一起,因为 那时衬托。故事创作也一样,也需要 这种衬托,特别是配角的衬托,不断 地运用配角来衬托主角,全力将你的 主角塑造成偶像。所以,所有的配角 ,都是为衬托主角而设定出来的。

1、配角的类型:

正面――导师型、

不确定――神秘型、

角型

负面――陷害型

2、协助型:时常和主角形影不 离地出现,有难同当,有富同享的必 备角色。

导师型:给予主角正确知识和观 念的辅助角色爱慕型:主角心仪的对 象,通常也会是(男)女主角,对主 角心境影响很大,是影响整个剧情变 化的重要角色。

神秘型:对主角会有明显的正面 或负面影响,绝不会自己报上名来, 通常他都会被神格化。

竞争型:实力一定不主角先占优 势,但本身会对主角的隐藏实力感到 兴奋或畏惧,不会阻碍主角的进步, 反而会促进主角的成长,成为足以和 自己竞争的对手。

陷害型:通常为了得到主角拥有 的某样东西,或者是本身看主角不顺 眼等不同理由,经常和主角作对,也 是剧情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丑角型:常常会扯人后腿,作出 很白痴、荒唐的事,为搞笑而声的角 色。

每个角色都有他必要的功能

3、

,就象在线游戏一样,在你的剧情中 必须不断地制造平衡,再将平衡打破 ,因此角色之间的互动也就相应的重 要,正面的力量太强时,就表示危机 感不足;负面的力量太强时,就表示 主角的地位要崩溃。在这样的堆栈下 不断地制造出高潮。

三、桥段的发挥和设定

1、对比法桥段:在主角的定位 上,安排另一个桥段,与主角的设定 做嫉妒的反差对比,这样的方式,容 易让读者有一个度量的标准,更能突 现出主角的不同。 如:一个走投无路的败家子遇 到一贫如洗,但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主 角,两者产生极大的反差,更能衬托 主角,塑造他的形象。

2、堆栈法桥段:把桥段的布局 事先安排到一个高度,再将主角叠到 这个高度上,自然主角就不费吹灰之 力到达最高的位置。

如:一个传说中的剑客,

相当精湛,没有任何人是他的敌手, 一些挑战他的都在三招内被斩毙。但 是离奇的是,在对上一个不起眼的中 年流浪汉时被一击打败了,而当众人 崇拜他时出现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 ,流浪汉称他为师傅。

这样的范例说明了少年可能是更 厉害的角色,背后或许有很多的想象 空间,看是我们已经将这少年的能力 和地位等级,运用其他人的力量拉到 了一个非凡的高点。

3、陷阱法桥段:运用桥段将主 角慢慢逼向绝境,让读者一直为主角 的危机而担心,再进行一个大的转变 ,使主角的位置正反颠倒,产生极大 的落差,以突主角的能力。原则是, 设定持续低潮的桥段,让转变过程迅 速成为高潮,使主角能力加倍地突显

比如:原本一直处在被欺负困境 的主角,到最后才让读者知道,原来 是主角一直在“大智若愚”,使得后期 敌对方突然处在了下风。

四、善用伏笔

伏笔是作者为了表现

❺ 写小说的时候应该抱有如何的心态去进行创作

写小说的时候我一般是把自己带入角色里,不是说为了创作而创作,是为了生活而创作。每一个人物都会深思熟虑,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写他们的生活和经历。我觉得只有在把自己的感情投入进去,才能让读者产生共鸣。

❻ 以第三人称写小说,人物的心理描写要怎样写

以第三人称来写,最好能通过表情动作来写,比如,拿杯子的手在颤抖,眼中光芒闪动等等,然后再写他此刻的心情,这样显得比较自然。

❼ 怎么描写小说中的人物及环境表现人的心理活动

1.小说的定义
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主题思想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和情节.
2.小说的分类
按篇幅的长短和容量的大小,分成长篇小说(十几万字以上),中篇小说(三四万到十几万),短篇小说(三四万字)和微型小说.
按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历史小说,科幻小说,侦探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和纪实小说等.
3.小说的特征
①不受时空和真人真事的限制,借助虚构和想象,综合地利用各种艺术手法细致地刻画人物性格.
②有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
③全面展示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
④表达方式灵活多样.
二,短篇小说
1.短篇小说的定义
短篇小说是一种人物,情节比较单纯,场景具体,篇幅短小的小说.
短篇小说以反映人生的横截面为其显著的特点,而与长,中篇小说明显地区别开来.它多选取生活中最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或侧面作为描写对象,情节单一,场面集中,着重刻画一两个人物.
2.短篇小说的特点
①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短篇小说情节单一,内容单纯,篇幅较短,因此它不能展开广阔复杂的生活画面和人物,情节关系.
但短篇小说却能以小见大,在较短的篇幅中展示深刻的思想内含."在巍峨灿烂的巨大的纪念碑底的文学之旁,短篇小说也依然有着存在的充足的权利.不但巨细高低,相依为命,也譬如身入大伽篮中,但见全体非常宏丽,眩人眼睛,令观者心神飞越,而细看一雕栏,一画础,虽然细小,所得却更为分明,再以此推及全体,感受遂愈加切实,因此那些终于为人所注重了.""只倾刻间,而仍可借一斑而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鲁迅《三闲集・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
短篇小说这一特点要求作者要做到以下几点:
A.精选典型材料
B.挖掘出小事件中的大道理
C.要含蕴内潜,不须全盘托出.
②情节单纯,人物集中
短篇小说情节单纯,线索清楚,场景简洁,一般抓住一条主线来展开情节,不可植蔓过多."单纯,对短篇小说来说,比长短更重要.短篇小说如果有两三个头绪,可以说是不成功的."
(林斤澜《小说说小》)
也有的短篇小说设计了两条线索,但只能突出一条主线.鲁迅的《药》是一例.
短篇小说人物不宜太多,人物关系也尽量集中.集中力量突出一二人物的性格中的主要特征,不可面面俱到,展示人物性格的全貌.
3.短篇小说的写作要领
①善于感受,精于构思
短篇小说的题材往往比较细琐,是生活中的小事件.这就要求在构思的时候善于抓住核心材料.生活中的一个精彩的故事,一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一个美好的画面,深埋于心的一点回忆,情绪,印象触发打动了作者,作者对它产生了深刻的感受和领悟,这些东西往往成为触发构思的核心材料.由此出发,再进一步虚构,开掘生发,由小到大,由点到面,从而进入艺术构思.
截取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是短篇小说构思中的重要一环.短篇小说容量有限,展示的生活面不宜过大,需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要求精心截取人物最具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茅盾说:"短篇小说主要是抓住一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说明一个问题或者表现比它本身广阔得多, 也复杂得多的社会现象的. "(《试谈短篇小说》,见《鼓吹集》)
截取生活片断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横切,指截取人物在较短时间里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横断面,情节,画面都很集中.大多数短篇小说都是以这种形式来构思的,比如《一件小事》,《乡场上》,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
一种是直缀,是从较长的时间中,截取人物的几个重要生活片断组接起来,连缀成篇,以展现人物的遭遇和命运.比如莫泊桑的《项链》,老舍的《月牙儿》,鲁迅的《祝福》……
巧妙设置情节
1.情节的含义和意义
所谓情节就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或是人物活动的轨迹.
情节是小说必不可少的要素:它是展示人物性格的基础;它是揭示人物与人物关系的依托;它是结构小说形态的重要依据.
2.对小说情节的基本要求
a.真实――情节必须反映符合生活本质的艺术真实,一是要求情节内含的矛盾真实,二是要求细节的真实.
b.完整――有头有尾,连贯完整,有始有终.
c.生动――丰富多采,曲折紧张,扣人心弦.
3.构思,安排情节的艺术手法
第一,紧扣人物,突出性格
情节是人物活动的历史轨迹,不同人物具有不同的性格,也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因此,在构思情节时,必须充分尊重人物的个性让他自己去选择他特有的故事和情节,不能因情节而扭曲性格.
在众多的故事中,要重点写那些对展示人物性格有利的情节.
第二,一点因由,生发出去
无穷无尽的发展着的事物和现象,各具特点而又互相联系,作家置身其中,感受多端,却往往被其中的某一点吸引,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然后由此一点出发,多方联想,开掘,生发加工,构思出完整的情节.
"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鲁迅:《我怎样做起小说来》)
第三,综合虚构,优选典型
在大量素材中,作者进行反复选择,沙里淘金,把最有价值的情节优选出来,然后进行改造,加工,补充,使之成为具有典型意义的情节.
故事情节的典型化原理与人物典型化的原理是一致的.
塑造人物,突出典型
1.人物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小说就是通过对人物及其活动的叙述,描写来表现主题,展开情节,从而感染读者,影响读者.因此,塑造人物是短篇小说的命脉."塑造人物是创作的首要任务."(沙汀《短篇小说我见》《人民文学》1979年12期)(可以从主题的表现,小说三要素间的关系等方面来讲述人物塑造的重要性)
2.人物性格刻画的要求
第一,要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
社会生活中绝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鲜明独特的个性是指人物生动活脱,有血有肉,呼之欲出,是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的"这一个".不仅要写出人物的外部特征,同时还要展现它的内部世界.
"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恩格斯致斐・拉萨尔的信)
第二,要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代表性
独具个性的人物性格只有涵概较为广富的社会内容,才具有普遍性,典型性,这样的人物才有深远的社会价值.
第三,性格要作多方面的描写
小说中的人物和任何事物一样是一个矛盾对立的统一体,他带着各种各样的愿望并将它们表现于动作.只有多方面描写人物性格,才能塑造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片面描写人物性格,把人物神化或鬼化,绝无生命力.在多方面描写人物性格时,又需着重表现其性格的主要特点,造成性格的统一和完整性.(可以《孔以已》为例)
第四,性格要有发展
人物性格有依一定的社会条件而演变.小说的人物塑造通常要表现性格的成长和演变,使其主要性格特点显得更清晰.
短篇小说由于篇幅的限制和取材的特点,不应强调它描写性格发展的历史过程.但是,它在创造鲜明,丰满的人物性格时,着力表现性格的发展也并非完全不可能.尤其是截取人物一生中几个关键片断来反映人物命运的短篇,常使人物性格有明显的发展.(比如《祝福》中祥林嫂)
3.人物典型化的方法
首先要弄清楚典型性的含义.性格的典型性不是先个性化再概括或反之,而是两者同时进行的过程.在对生活素材进行概括的时候,注意集中富有特征的生动细节.
典型化有两种方法:
一是以真人作模特儿,即以某个生活原型为基础,吸取其他类似的生活素材使人物血肉丰满,个性突出,成为典型人物.柳青说:"由模特儿变成作品里的人物,这就是创作的主要过程."(柳青《创作经验谈》
一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鲁迅说:"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
高尔基说:"假如一个作家能从20个到50个,以至从几百个小店铺老板,官吏,工人中每个人身上,把他们最有代表性的阶级特点,习惯,嗜好,姿式信仰和谈吐等等抽取出来,再把它们综合在一个小店铺老板,官吏,工人的身上,那么这个作家就能用这种手法创造出'典型'来,而这才是艺术."(高尔基《谈谈我是怎样学习写作》)
刻画人物形象的具体方法有很多,下面介绍的是其中的一些:
对比法:也称对照法.通过人物与人物的对比描写,使人物形象鲜明地突现出来.比如,《一件小事》中"我"和车夫的对比.还有下面的材料:
故事影片《红色娘子军》描写琼花和红莲结伴去参加娘子军,做的是同一件事,但在怎么做上显示了不同性格.这里,作者在性格的对比中为我们作了精确的个性描写,值得我们学习.
吴琼花是南霸天的女奴,面对着南霸天的皮鞭和水牢,她的回答是"跑!看不住就跑!"红莲也不满非人的生活,但她并不象琼花那样,而是很有心计地选择公公婆婆进城烧香的时机,并且还用腰带布包头,女扮男装,然后出逃.同样是逃跑,不同性格特点的人,就有不同的逃跑方式.
烘云托月法:多方映衬,烘托以突出主要人物,即所谓"众星捧月","绿叶衬红花"的手法.金圣叹评《西厢记》:"欲画月也,月不可画,因而画云.画云者,意不在云也.意不在云者,意固在月也."
铺垫法:先作人物,事物,景物描写以衬托出主要人物.这种手法多用于描写尚未出场的主要人物或重要人物.《老残游记》中"明湖居听书"一节,先写琴师不凡的演技和黑妞的美妙歌喉,为白妞的出场和表演做好铺垫.
转折法:描写特定环境中人物性格由一面突然转向另一面,以揭示人物的本性真情.如契诃夫《变色龙》中的主人公.
渲染法:用环境气氛的渲染来代替正面描写以突出中心人物.《三国演义》第五回"关公温酒斩华雄"
夸张法:把人物性格的某些特征加以夸张,放大,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如《三国演义》中张飞喝断当阳桥
反复法:显现人物性格的细节多次出现以突出人物形象的某一特征.如《风波》中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的口头禅.
梦幻法:用梦境,幻觉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如《红楼梦》中多处梦境.
环境描写
小说中环境的含义和作用
小说中的环境是指作品中所描写的人物赖以存在,情节赖以展开的社会背景或具体场面.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方面.
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故事也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展开.因此,人物的性格或情节的发展走向必然要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为了更好地揭示人物的性格,必须准确地表现他所赖以存在的环境.恩格斯说:"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致玛・哈克奈斯》)
自然环境的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的含义和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就是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时序节令,风雨雪霜等自然景物的描写.
自然景物也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文章或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自然也少不了对景物的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第一,为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提供必要的环境.
第二,渲染,烘托气氛.如鲁迅小说《药》的末尾有这样一段文字:
微风早已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
第三,抒发或寄托作者和人物的感情.这类例子很多,不再列举.
第四,有的环境描写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如《三国演义》第16回"智取生辰纲"一节,作者用诗词反复描写和渲染天气炎热.这炎热难耐的天气成为一系列情节发展的推动力――天不热,杨志等人就不会买酒喝,不喝酒麻倒,吴用等人如何得手
自然环境描写的两种方式
作者告知和人物去看,但无论哪一种方法都必须服务于人物性格的刻画,不能使它作为纯客观的景象使之游离于人物或情节之外.
会环境的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的含义和作用
社会环境的描写,是指对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社会风尚,风土人情的描写;在具体的文章中则指对人物的活动有影响的阶级关系,人际关系,居室陈设等环境因素的描写.
社会环境比自然环境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提供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而且对人物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有重要的影响,使人物的性格和作品的主题富有时代感.
社会环境描写的方法
社会环境的描写,一般以两种方式展开:一是通过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情景的展示,为人物活动提供大的社会历史背景.古华的小说《芙蓉镇》开头有这样一段描写:
芙蓉镇街面不大,十几家铺子,几十户住家仅仅夹着一条青石街.铺子和铺子是那样的挤密,以至一家煮狗肉,满街闻香气,以至谁家娃儿跌交碰脱牙,打了碗,街坊邻里心中都有数……不是逢圩的日子,街两边的住户还会从各自的阁楼上朝街对面的阁楼搭长竹竿,晾晒一应布物,衣衫裤子,裙子被子.
这里对一个古老,偏僻的乡镇风貌,人们的生活风俗进行了描绘,给下一步人物的活动和故事的展开提供了一个典型而真实的社会环境.
二是通过对人物生活的具体环境的陈设,格局,色调的描绘,来烘托人物的秉性,气质和志趣爱好.曹雪芹《红楼梦》中对林黛玉所住的"潇湘馆"的描写,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那夹路的翠竹,满地的苍苔,还有那垂地的湘帘,都笼罩在"悄无人声"的寂静中."一缕幽香从碧纱窗中暗暗透出"……这幅抒情诗似的工笔画,与林黛玉高洁的心灵及悲凄的人生境遇相吻合.这种环境,只有林黛玉可以当之.
俄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冈察洛夫的长篇小说《奥勃洛摩夫》,在利用环境描写来映衬人物性格方面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请看作家对主人公奥勃洛摩夫居室的描写:
四壁上,在画幅的周围,花彩似的挂着一簇簇灰尘蓬蓬的蜘蛛网;镜子呢,照不出东西了,倒可以当作记事牌,在灰尘上面记录着什么事情来帮助记忆.地毯都脏污了;一条毛巾忘在沙发上.差不多没有一天早晨不剩有一只头天晚上用了晚餐尚未拿去的,上面有一枚器皿和一块啃光的骨头的盘子,摆在撒满面包渣子的桌子上.
要不是这只盘子,以及倚在床边的一支刚吸完的烟斗和躺在这床上的主人,人们也许以为这间房子是没有人住的――什么东西都这么灰尘蓬蓬,褪了色,绝没有人住着痕迹.不错,书架上放着两三本摊开的书和一张报纸,写字桌上摆着一具墨水台和几支鹅毛笔;可是摊开的那几页已经发黄,蒙了灰尘――显而易见,它们给丢在那里已经很久了;报纸的日期还是去年的;如果把鹅毛笔向墨水里蘸去,说不定就有一只吓慌了的苍蝇嗡嗡地从里面冲飞出来.
奥勃洛摩夫生活于俄国农奴制即将崩溃的时期,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俄国腐朽寄生的贵族地主的形象,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后一个"多余人"典型.懒散怠惰是他性格的基本特征,无所事事和沉睡是他生活的主要内容.上面这段描写的典型意义在于,房间的陈设和面貌与主人的性格完全吻合,互为表里.
丰富艺术细节
一细节描写的含义和作用
细节描写是对富有表现力的细小事物的描写.细节是刻画人物,展开情节和构成环境的最基本单位,是记叙性文体的最小结构单位,一篇叙事性文章或一部叙事性文学作品就是由大大小小的一系列细节连缀而成的."创作就是把若干细节结成或大或小有完美形式的整体."(高尔基)
需要指出的是,细节描写不是对所有细节的描写.任何事件或场景都有许多的细节,这些细节有的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是富有特征的;有的细节是一般的,与事物的本质相距较远.在进行场面描述时,要有所选择,把具有特征性的细节写进去,把一般的细节摒弃掉.这就要求,观察时应该着力把握反映事物的特征的细节,尽力写出事物的灵魂和精髓.
真实典型的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丰富情节,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段,没有精湛的细节描写,就不可能有生动的艺术形象,作品就没有感染力.富有表现力的典型细节是艺术的试金石.
有人把小说的情节和细节进行比较,认为"细节仿佛作家的财宝,情节则好比他们手中的玩具.比较成熟的作家大多不甚在意情节的保密,有的在动笔之前要向别人讲述自己编织的情节,以听取意见,求得改进.但对新颖而典型的细节,无论是苦苦搜寻得来不易,还是偶然巧遇不费功夫,它们总要珍藏起来,秘不示人."(崔道怡:《小说创作十二讲》)由此可看出细节在写作中的特殊价值.
二细节描写的要求
1.真实
细节的真实是指反映现实生活本质,人物性格的艺术真实,并不要求一定要合乎生活的真实.首先,细节要合乎时代的规定性,合乎这一时代里一般人的自然能力和社会属性;其次,要合乎具体生活环境的规定性,合乎在这一环境里矛盾冲突的特殊性;再次,要合乎人物性格的规定性,合乎人物性格与其所处具体生活环境的一致性.简言之,细节的真实,就是要合乎人情事理.
真实的细节描写,使读者如临其境,如历其事,如见其人,而虚假的细节则会使读者大伤胃口.巴尔扎克说:"当我们在看书时,每碰到一个不正确的细节,真实感就向我们叫着:'这是不能相信的!'如果这种感觉叫得次数太多,并且向大家叫,这本书现在和将来都不会有任何价值了."
2.准确
细节的准确性是指细节要恰如其分地展现出人物或事件的情状,准确性是真实的基础.高晓声的小说《陈奂生进城》中,就有一些真实的,给人深刻印象的细节:陈奂生进城卖油绳,病倒在车站候车室中,被县委书记送进标准不低的招待所住了一夜.第二天醒来后,房间中豪华的陈设使他惊恐无措,躺在床上怕弄脏了被子,"不由自主地立刻在被窝里缩成一团";怕弄脏了地板,"把鞋子拎在手里,光着脚跑出去";沙发"不敢坐,怕压瘪了弹不饱".可是,当他付了五元钱的住宿费后,完全改变了模样:大摇大摆地走进房间,故意三番五次地直起身子向弹簧椅子上猛坐,用枕巾擦脸.这些细节生动地写出了陈奂生这位生活俭朴的农民,对城市高级招待所一夜就花掉一个社员七天才能赚到的五元钱的不满和抗议,以一个农民特有的方式,以带有破坏性的报复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些细节,就准确地将陈奂生在特定情境中的表现活灵活现地描画出来.
3.典型
典型细节是指那些能够一以当十,逼真而深刻地反映出人物或事物的情貌,展示其本质的细节.只有典型的细节才坎称艺术细节,赋形象以丰满的血肉,使形象永保其艺术魅力.细节是否典型,主要看它表现人物性格具有多大功能.典型细节,就是"这一个"人物在内心,外形,语言和行动等方面最突出最有力的具体特征.
《聊斋志异・镜听》中有这样一个细节,郑氏兄弟都是文士,哥哥早得功名,父母喜欢哥哥并及其夫人.弟弟尚无功名,父母厌恶他及其夫人.一天,正是兄弟俩人闱战归来的盛暑季节,妯娌两人都在厨中做饭.突然有报子报哥哥高中,婆婆就来到厨房对嫂子说:"大男中式矣!汝可凉凉去!"弟媳一边干活一边流泪.这时又有人报弟弟也高中,他夫人不等婆婆招呼,便把饼杖扔在一边站起来,说:"侬也凉凉去!"在这个看似平常的生活细节中,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揭示了封建社会中"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的炎凉世态.
细节应该富有典型性,但不能要求所有的细节都具有典型性,作品中只用于从属叙述,一般过场,交代性的细节,就可以没有典型性.

❽ 写小说的时候如何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好好看一看,你定会大有所益。 不要概括,要具体。
关于写作忌讳概括化,没有人比俄国伟大作家契河夫说得更好。他在一封信中,告诫一位作家朋友避免概括化和平常化:“我认为,对于自然的真正描写应该相当简略并与主题存在相关性。应该避免落人俗套的描写,比如,‘落日沐浴在黑色海洋的浪花之中,绦紫色的金光一泻而下’等等。在描写自然时,要抓住细节,而且要达到这样一种程度,即使闭上双眼,也仍能看到你所描写的场景。
因此,当你坐下来写作的时候,请记住,不是“一杯饮料”而是“一杯马丁尼”;不是“一只狗”而是“一只长卷毛狗”;不是“一束花”而是“一束玫瑰”;不是“一个滑雪者”而是“一位含苞欲放的年轻少女”;不是“一顶帽子”而是“一只高顶回角帽”;不是“一只猫”而是“一只阿比西尼亚猫”;不是“一支枪”而是“一支0。44口径的新式自动手枪”,不是“一幅画”而是一幅“马奈的‘奥林匹亚’”。
将描写四忌与契河夫的金玉良言合二为一,我们就得到了一条所有好的作者在描写时都应该遵循的一条规则:要具体!
你要能准确地描绘出一幅幅场景,使人物真实可信,他们在自己国有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中进行着日常工作。——拉威尔•斯潘塞。
“怎么才能让事情看起来真实可信呢?”当一位作家被问及这个问题的时候,实际上是对他的一种赞扬。如果有人进一步对他说:“我好像身临其境,能够听到、嗅到、感觉到这些地方,就像走进了小说的书页中”,那他给读者的东西就的确非同寻常了。当我被问及同样的问题时,我的回答是:“借助于五种感觉”。一些作者总意识不到应利用读者的五种感觉来获取真实感。利用读者的视觉感受是常见的,但是利用读者的嗅觉、听觉(除了在对话中)、触觉或是味觉又有几次呢?我从1976年开始写作,至今仍在我办公室的墙上保留着五个词:看、听、感、尝、嗅。每当我写作的时候,都会参照这张表,有意识地写些带有气味的东西。实际上,一些令人作呕的东西在创造真实感的时候,反而有奇迹般的效果。
想想当一个人打开冰箱的时候,那种腐烂的水果的味道;当一个人剥一只熊皮的时候,那腐臭的脂肪;当一位妇女在无人服务的加油站给油箱加油的时候,手上会沾满了汽油味。仅在故事的开头提及味道是不够的,在叙述情节时,你还得反复参照那张表。让我们设想一下,一男一女正在争论某件事情,男人从门口一直冲到厨房,冲着女人大声嚷嚷:“我不能再忍受你妈妈和我们住在一起,老太太必须在我回来之前搬走,否则我就离开这个家!”在设置这个场景的时候,我可以让女人烤制南瓜饼(味道甜美、温馨,让人回想像感恩节一样的快乐时光),但是如果再加上腌制香料和醋的气味,这个场景就呈现出寓意。我会在某个时刻让读者想象这种气味:“我郑重警告你,劳拉,有她没我,有我没她!”他说着,那样子就像厨房里的味道一样酸。不要忘记,在争吵的时候,劳拉还一边往罐子里装着泡菜。当她在大声吵嘴的时候,可能会烫伤手,然后把手伸到冷水里冲洗。当然,她也可能正在往泡菜里倒盐水,并且洒了一地,然后还要擦干净。她还在粗棉布制的围裙上擦干她的手。她可以擦拭从额头(热热的,痒痒的)上流淌下来的汗水,她可以一边叫嚷,一边挥舞手中的勺子(坚硬的,木柄的),并向男人扔去。这些都会增强视觉效果。当争吵越演越烈的时候,可能会听到什么声音呢?是不是有条狗溜进来,喝锡制饼盘里的水?
是否有一辆行驶的汽车正在马路上发出卡嚓卡嚓声响呢?是不是传来孩子们在隔壁人家院子里玩耍的声音?当炉子上的水烧开的时候,是不是在叮当作响呢?水有多么热呢?你告诉读者温度了吗?小说中女主角是否在泡菜罐的旁边放了一杯冰茶或是冰咖啡呢?争吵以男人气冲冲地出去而告终,但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此时,女主角是否拿起杯子,痛饮冰咖啡,发觉咖啡很苦,然后做了个鬼脸呢?正如你所看到的,在类似上述的情节中要同时唤起人的五种感觉是有可能的,但是为了能够做到这一点,情节必须进行精心的安排。绝大多数情节是不能用全这五种感觉的(尤其味觉最难写进去),但是你可以很容易地唤起读者的四种感觉,在大多数情节中,起码可以唤起读者的三种感觉。当你对小说对白的真实性表示怀疑的时候,就大声读出你的对白,假装你是一名演员,并以电影屏幕和舞台上需要的那种抑扬顿挫的腔调说出你的台词。如果它听起来很生硬,不自然,就需要修改。不要忘记,人们用语言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总是未经加工润饰的,所以要让人物说的话短一些。生活中人们总是一个一个地提问题,你小说中的人物也应这样做,特别是当他们要彼此认识了解的时候。人们在谈话中经常叹息、抿着嘴笑、抓头、鼓起双颊以及端详他们的指甲,你也要让小说中的人物有这些动作,并让人们在干工作的时候,继续他们的谈话。
使用收尾语来创造意象。请看下面两个例子:“你从来就不喜欢我的妈妈!”劳拉大声嚷道。她“砰”地一声把水壶放下。“你从来就不喜欢我的妈妈!”劳拉猛地扔下水壶。第二句更增加了紧张程度,让故事情节更快的向前推进,减掉了多余的词语,暗示而不是告诉读者劳拉正在大声叫嚷。这就是我所提及的原则的最佳时刻,我正是通过这些原则来衡量我所有的作品的。紧张的时刻所用的词要少而精。我是从我的英语老师那儿学到这一点的。在我写第二本书时,有几个情节我总无法写下去,但是我找不出原因,我就把手稿给这位老师,请她提出批评和建议。当她告诉我这个规则之后,我就把它应用到我的小说中,结果,一切都变得一目了然。
在情节紧张的时候,要采用短小精悍的句子,句子中要采用短词,少用结束语,要写得突如其来。当你做到这些的时候,紧张气氛就可以油然而生了。与此相比,在气氛比较沉闷的情节中,到处笼罩着寂静和安宁,此时就要使用较长的句子,较长的词语,较长的段落,以及更多的结束语。这样做就会自然缓和紧张气氛。当你在构思小说时,就要确立写实的态度。只在通过观察、思考你才能准确地描绘出一幅幅场景,使人物具有可信性。他们以固有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进行着他们的日常工作。好了,正如我前面说的,味觉是最难写进小说中的,但是五种中有了四种也不算坏。
应用这五种感觉,利用句子结构来创造或缓慢或紧张的气氛,这样你写出来的小说读者就不能丢下了,因为它们是那样真实可信。
抓住兴奋点:
对小说家而言,能始终抓住那极具魔力的兴奋感就是最大的奖励。——菲立兹•惠特尼
在作家的一生中,有许多令人兴奋的时刻。如果这些时刻是在经历了被拒绝和失望之后,那么将更加令人喜悦。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时刻,第一次听到编辑对我鼓励的话语,第一次见到自己的文字被印刷出来,或者第一本自己的小说握在手中时的狂喜。我坚信,对任何一位小说家而言,真正的“兴奋之巅”是无处不在的。而且,它还会不断地涌现,因为我们学会了如何去激发它。我是指当一部新的小说在构想时,脑海中所出现的第一缕闪光时的奇妙时刻。在一个新故事(或小说)的最初构思中不断闪现时,作者会有一种眩目的感觉,我们通常会觉得这将是自己所写的最好的作品。
这种奇妙的感受可能常在片刻间出现,我会带着此种感受度过几天或几个星期。这些思想中的闪光聚集着如此多的奇异光彩,好像由于某种魔力而不断地闪烁着。
于是,我把它们写下来。我总是很高兴地写出一个又一个故事的开头,但是偶尔才完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我写出来的东西永远不如我梦想中的完美,我太心急了,当我发现自己仅仅是给故事开了个头,必须把它们进行下去的时候,我便失去了兴趣。魔力消失了,于是我又不断地放弃那些故事。
我羡慕那种能够沿着最初的构想,并把它发展成小说的作家。但是我却无法一蹴而就,所以我必须在动笔之前,明确写作的方向。我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保护那些最初的闪光点,并使之继续闪亮或者再现。我发现自己在写到30页左右时,如果仍能保持初始的兴奋状态,我的兴趣就会被高度调动起来,直到完成作品。
最初的兴奋能持续多久是因书而异的。我先花些时间在笔记本上设计人物,搜集情节中的零碎片段,明确我的写作方向,或者草草记下脑海中曾涌现过的东西,直到我必须动笔的那一刻到来。那一刻总是在我还没完全设计好时就来临了,我从不拒绝那股推动力,至少我可以先为我的故事开个头。为了奖赏自己,我通常会先写上几页,这对写作的连续性是有益的,它能随时帮我回到人物和情节的构想中去。
当我再次翻阅已完成的部分,愉悦的感觉便又涌起,我真想有位读者能与我一起分享这些优美的文字。我并不期待一下子得到很多,但我的确希望得到赞许和肯定,尽管我知道自己是这些作品的最糟糕的评判者,因为我深陷于创作之中,根本看不到它的缺点
通常我所选择的读者都是深诸这套规则的,他会在给我鼓励的同时又温柔地来点建议,让我不至于飘飘然。而我迟早都会再读一遍第一章,看看经过了思考后是否能改得更好些。对于初学写作的人而言,过早地请人提出批评意见是危险的,它会使最初的兴奋被轻易地浇灭。较为保险的做法是等写完后再请别人来阅读和评判。
现在,我不再奢望极度的兴奋点能始终延续,我知道它还会再现,令我兴奋,激励我继续往前走。要知道,几百页的故事仅靠一次兴奋浪潮的冲击是不够的。在写作过程中,一些绝妙的新想法会使我峰回路转,写出意想不到的转折之笔,把我再度引向兴奋之巅。小说家应该是情绪化的人,倘若我们的写作成为没有激情的自觉运动,写出的小说也一定会平淡无奇。
静等灵感的突然迸发也是不明智的。写不下去时,我常问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人物可能会采取什么意想不到的行动?什么样的情节才是既合乎逻辑又出人意料的?我在脑海中过着电影,任灵感的火花不断地撞击。
让我们分析一下小说写作中常遇到的三种兴奋状况。第一种是最为重要的,即作者对将要描写的故事的亢奋的感觉;第二种是小说中的人物在发挥某种特殊作用时的体验。如果你能发现那些促使人物兴奋的动力,你就达到了兴奋的另一个层次。第三种兴奋是有关读者的。如果你和人物的兴致都很高,那么读者也将从你的故事中得到满足感。
作者的目的在于让读者和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但如何令作者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使之花上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来完成他的小说,是件十分不容易的事。对所写内容产生厌倦和没有了长远计划是主要的症结。为了保持对写作的新鲜感,我给自己订了条规矩,即:不要过多地回头看自己已完成的部分。当我每天开始写作时,我只读最后的几页,它给我一种赶紧继续写下去的动力。尽管我是多么想了解已经完成的部分,看一看它究竟怎样,但我绝不允许自己往前翻看超过5页以上的部分,哪怕是仅仅一小会儿。
那一时刻还是到来了,当我开始确信我写出的不过是一堆乱八糟的东西时,我便失去了兴趣和信心。于是我干脆从头读起,一直读到我写作卡死的地方。然而,它们却比我料想的要好得多,哈,我又精神抖擞,继续往下写。我发现经过这遍浏览后,我对人物的理解更加透彻了。在写小说的过程中这种情况会经常出现。
我自己的办法是读书,我和小说进行交流。我读小说的目的不是为了模仿或得到新思路,而是发现某种情绪。我的注意力在书页之间漫步,当某些东西忽然触动我的情弦时,我就可以继续写了,因为我已经能把那种情绪传递给我的人物了。我把干巴巴的爱情场景重写了一遍,这一回效果很好。我还发现了一个可以对付兴趣丧失的办法:给你的脑袋补充新给养。
“焦虑感”是值得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但我并不推崇这个带有负面效应的方法,它仅是一种方式而已。我们可以运用各种方式把兴奋传递给读者,并使它不断增强,以保持思想的最初闪光。对小说家而言,能始终抓住那极具魔力的兴奋感就是最大的奖励。
小说创作中的悬置紧张法:
微型小说之所以能以区区篇幅吸引读者,诀窍之一,便是在描述中巧妙地运用“悬置紧张法”。“悬置紧张法”又称悬念、“卖关子”、“设扣子”、“系包袱”等,它是小说的一种既常见又十分重要的技法。车尔尼雪夫斯基是这样运用“悬置紧张法”的——他在自己的长篇小说《怎么办》的序言中说:“我援引小说家所常用的诡计:从小说的中间或结尾抽出几个卖弄玄虚的场面来,将它们放在开头的地方,并且给装上一层迷雾。”在《怎么办》中,一开头就写罗普霍夫伪装自杀,这样处理就引起了悬念,然后再倒叙他过去与薇拉、吉尔沙诺夫的关系,解释他假自杀的原因。其实,“悬置紧张”不仅可以用在开头,也可用在中间,甚至可用在结尾。如电影《保密局的枪声》,结尾的镜头是常亮出人意外地开枪打死特务组长,救出刘啸尘和阿纪,随后跟着溃逃的国民军队走了——常亮究竟是什么人,影片直到结尾都没有交代。这种在结尾产生的“悬念”必将引起观众的种种推测和联想。“悬置紧张法”其内容可分为两类:一是作品中某些人物心里有“数”,而读者却完全“蒙在鼓里”,让读者自己去判断猜测情节的进展。如《草船借箭》,诸葛亮心里早已预知天有大雾,可在三日之内“借”到十万支箭,而读者却完全不知,焦急地担忧着诸葛亮的命运。一是读者对情节的大部分已了解,而作品中的某些人物却“蒙在鼓里”,让读者睁大了眼睛看这些人物将如何动作。如《十五贯》中读者已知是娄阿鼠偷了钱,而作品中的人物除娄阿鼠外,一概不知,于是读者关切地期待着:这件冤案将如何处置?篇幅较长的小说在运用“悬置紧张法”时,可以在大“包袱”中系小“包袱”,在大“扣子”中结小“扣子”,一环扣一环,一个“悬念”接一个“悬念”,把矛盾冲突推向总高潮。而微型小说篇幅特短,它往往只设置一个小小的“悬念”,描述到结尾时忽然抖开“包袱”,使读者大吃一惊,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运用“悬置紧张法”,一要注意其真实性,既要“悬”,又不能“玄”,即不能故作玄虚,破坏作品的艺术真实;二要注意紧紧围绕着主题来“悬置紧张”,如果在枝节上“悬置紧张”,那只会削弱作品的主题思想。

❾ 小说创作中怎样通过心理描写展示人物性格(一)

人物精神世界的描写,是塑造典型形象的重要手段。作家是人类心灵的观察者,是精神大陆的发现者,在描写人物时,他必须探索心灵的奥秘,敞开精神世界的大门,把人物的外部形态和内心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要细致入微地披露人物的复杂的心理和内在情感,而且要写出内心思想斗争的历程。这样,才能塑造出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

列宁曾明确地向作家指出:“在小说里全部关键在于个别的环节,在于分析这些典型性格和心理。”(《列宁全集》第35卷第168页)。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称赞列夫·托尔斯泰时说:“那些难以捉摸的内心活动是异常迅速而且变化万千的,托尔斯泰伯爵却能巧妙自如地表现出来。”(《西方文选》下册第427页)。高尔基对陀妥耶夫斯基也曾经这样地评价:“他的灵魂深处体现着人民对一切苦难的追忆,而且把这种可怕的追忆反映出来。”(《俄国文学史》第433页)。

由此可见,只有深入地揭示灵魂,真实地展现心理活动,才能成功地创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下面,我们就谈谈心理描写的具体手法。

一、静态的心理

静态心理描写对于刻划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精神世界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它能使读者对人物的精神面貌有个全面的细致的了解,从而有助于对人物性格的展现,因此,许多外国作家在小说创作中都习惯于采用静态的心理描写方法。

法国的佐拉和罗曼·罗兰就以擅长这种写法而著名。罗曼·罗兰在他的长篇《约翰·克利斯朵夫》中,就曾用很长的篇幅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并借助这种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的发展过程,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和《地下室手记》中,也都采取了静态的心理描写。

也有的外国作家在小说中几乎通篇都是心理剖析,例如:莫泊桑的《月色》,一开始就用一系列的“他以为”“他觉得”如何如何,静态地剖析主人公的思想和心理活动,通篇作品以心理介绍开始,以情绪变化结束。中间穿插一点事件和人物的行动,那仅仅是作为引起情节变化的缘由,统一于心理状态的解剖之中,当然有成功的描写,也有冗杂多余的繁述。

总的看来,静态的心理描写,虽然有使读者比较全面和集中地了解人物活动的全过程,但是,往往与人物的行动,特定的环境和情节的发展脱节,使人感到冗长和沉闷,这不能不说是它的弱点,尤其是对于习惯于看故事性强的小说的中国读者说来,这种离开故事情节孤立地大段心理刻划是很不受欢迎的。

二、让人物直抒胸臆,真实地展现心理活动。

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凡卡》在这方面运用得很好,并且产生了强烈的感人的力量。作者没有直接写凡卡的心理活动,而是让九岁的凡卡给爷爷写信,直接向爷爷说心里话。叙述自已的不幸遭遇,倾吐自己内心悲愤之情。

这种用人物直抒胸臆的方法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比起客观介绍,更为真挚、感人。看到了这些发自心灵深处的表白,好象真切地听到一个天真纯洁的儿童在那儿呼救的声音,真是紧扣心弦,感人至深,使人们增强了对旧社会的憎恨和对凡卡的无限同情,用这种直抒胸臆的写法,真实而深刻地刻划出凡卡的内心世界,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

的精神状态。

三、以动写静、以实写虚,借外写内这是一种常用的并且是很有艺术效果的手法。

作者抓住内心活动的外部表现写心理,把抽象的难于捉摸的纤细的感情波纹,通过读者常见的、熟悉的事物、生动、简洁地表现出来,这就是内外并举的写法。

这样写出的人物不是平面的,而是给人以立体的感觉。如果只是单纯地写出人物的行动,而不能从这些行动中显示人物的精神状态,那只是徒具躯壳而没有灵魂的纸人木偶。

老舍的《骆驼祥子》中,写祥子买车时的一段文字就很成功: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

铺主打算挤到个整数,说了不知道多少话,把他的车拉出去又拉进来,支开棚子,又放下,按按喇叭,每一个句话都伴着一大串最好的形容词,最后还在钢轮条上踢了两脚,“听听声儿吧,铃当似的!拉去吧,你要是把车拉碎了,要是钢条软了一根,你拿回来,把它摔在我脸上!一百块少一分咱们吹!”祥子把钱又数了一遍;“我要这辆车,九十六!”

铺主知道是遇见了一个心眼的人,看看钱,看看祥子,叹了口气:“交个朋友,车算你的了;保六个月,除非你把大箱砸了,我都白给你修理;保单,拿着!”

样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样自已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已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体息会儿了。

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三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已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这里把祥子买年时的激动心管和爱车如命的心理状态,细致入微地刻划出来了。买车时是“脸通红,手哆嗦着”,拉车时是“手哆嗦得更厉害了”,“几乎要哭出来”,看自已的车时是“越看越可爱”,确实是揭示了祥子的“心态”,这样的心理描写更有助于突出人物性格,同时,它也和情节的发展融成一个有机整体,不会产生象某些静态心理描写那样给人以割裂之感。

❿ 你觉得写小说要保持一个怎样的心态呢

你小时凯扰候要保持一盯备旦个认真的心态,首先你写小说你一定要认真,始终如一,不能写到一定程度或者说遇到了一些挫折之后,你的想法随之改变,开始糊弄,甚至说是烂尾,这样的话,你的小说不会有大的成就,当你坚持下来之后,你会发现你创滚扒作出了一部神作。

阅读全文

与小说里主角的心态怎么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武侠系统小说主角白凡 浏览:400
后宫独宠的小说推荐 浏览:613
主角苦逼的玄幻小说 浏览:272
爱格完结小说百度 浏览:300
主角和小卖部老板啪啪的小说 浏览:412
简言季深的小说叫什么名字 浏览:605
都市主角重生小说 浏览:611
现在公务员可以写小说么 浏览:14
小说妖媚全文阅读目录 浏览:968
军婚宝宝小说免费完结 浏览:308
做个魔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浏览:766
血凝讲鬼故事有声小说 浏览:45
妈妈网小说阅读未完结 浏览:158
最热小说排行榜2019玄幻完结 浏览:546
脱轨穿越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浏览:718
动漫同人小说第一页 浏览:740
狂野美人全文免费阅读小说全集 浏览:390
作者三生石小说 浏览:854
宗政御慕安安的小说古代短篇 浏览:622
细雨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浏览: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