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老核桃凹凸阅读答案
1. 老核桃的“老”体现在什么地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① 在曾祖父在世时,就很粗壮很蓊郁,连曾祖父也不知道这树经历了多少岁月。②果子结的很稀少,
到最后干脆不结果了。③果皮比一般核桃要厚两倍。④果肉很少,甘香无比。⑤每到夏日,果树会招很多虫子;秋冬败叶很多。
2. 指出下列句子中“无用”的具体含义。
① 于是,这果就珍贵的近乎无用。(答:少肉,吃起来不过瘾。)
② 到了父亲这里,我总以为,那无用的老核桃该作釜底之薪,尽一点实实在在的用处。(答:不结
果,掉毛虫还招惹蚊子。)
③ 一如思念过往的恋情,之所以时时感到美好,因为都是无用之用,都属于昨天。(答:美好的回
忆,不能当成现在生活。)
3. 文章多次写到曾祖父,其作用是什么?
一是突出了老核桃和曾祖父的密切关系:老核桃的称呼是曾祖父随口叫出来的;老核桃逃脱被砍伐的命运是因为曾祖父;曾祖父的长寿,在家人眼中是受到老核桃的庇荫。二是丰富了文章内涵,老核桃象征的就是朴实、孤陋、默默坚守的曾祖父一类的代表,是家乡的代表,寄托着我的思念之情。
4. 请对老核桃在结构上的作用以及我对老核桃的思想情感做赏析。
老核桃是全文线索,贯穿全文的始终,使文章内容集中、结构紧凑。当老核桃肉很少吃不到时,很烦躁;当老核桃不太结果竟然还招蚊虫时,很厌恶;当远离故乡时,想念牵挂。
Ⅱ 现代文阅读 凹凸 故乡永在 答案
4.①故乡人事更迭,有故乡不在之感。②一见到故乡的石碾和钟,便觉得故乡还在。③故乡面目全非,感到故乡的存在只是相对于游子和过去的生活记忆来说的。④父母坟茔的所在之地就是故乡,故乡是永在的。(4分。每点1分,如将①②或③④合为一点也可得分。)
5.因为:①它们承载着故乡人生命的记忆;②它们是特定时代的历史见证;③它们能指出“我”的来路,唤起我昨天的生命情感;④它们是作为游子的“我”对故乡的感情寄托。(4分。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
6.这样写从人事和亲情的角度丰富了文章的内涵,揭示并深化了文章思乡怀旧的主题。(2分)故乡人是故乡的重要组成部分,母亲更是故乡的典型代表。母亲对故乡旧事的念念不忘加深了“我”对故乡的思念,母亲探寻的目光让我有了“父母坟茔的所在之地就是故乡”这一认识。(2分)
7.(示例)①应该更强调保留,在保留的基础上发展。很多旧的东西都有其特定的历史价值,却一旦毁坏便难以还原,我们的民族在这方面留下了很多惨痛的教训。我们当然要重视发展,但如果发展以破坏为代价,这样的发展又有什么意义?况且,一旦失去了根基,发展也是不能持久的。
②应该更关注发展,在发展的前提下保留。对于那些有特定价值的旧的东西,如果有可能当然要尽量保留;但若是保留它们要以牺牲社会发展为代价,那就要考虑是否值得了。毕竟,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发展才有前途;没有了发展,没有了生命活力,守着一堆保留完好的古董又有什么意义呢?
(6分。本题是一道探究题,答案能有理有据、自圆其说即可。)
Ⅲ 师表 凹凸写的 阅读答案 急!
月明如洗,弦音升起。
而山环幽闭,容不得细声,二胡的曲调,就悠长如曳,似怨,似喜,撩人心地。已躺到土炕上的山里老小都知道,是陈老师在拨弄心曲。
陈老师有腿疾,高考落榜之后,被照顾到村里的小学校当代课教师,从此就白天教课,晚上弄弦,好像不能与人言说的种种话语,都说与了手中那把二胡,既喂养了自己的寂寞,也生动了山村的生活——因为山村的夜晚清寂,一如死,有弦音入耳,山里人才感受到一种叫感动的东西,才有绮丽的情感入梦,在贫寒中多了滋味。所以,村里人喜欢陈老师的弹奏,不叫其止歇。他们感到,有陈老师的琴音回旋在枕畔的日子,才叫真好。
陈老师身形小,无月的时候,他淹没在夜色里,有月的时候,他淹没在月华中,总之不显现他自己。但一如微盐可以咸水、滴油可以浑锅,大家都能感到他的存在。不仅他的琴声能撩拨人们的情绪——《喜洋洋》让人心欢,《江河水》让人心悲;即便是他平时的举动,因为有着与众不同的板眼,也让人好生掂量。
三岁那年夏季,他突然发起了高烧,父母以为是受了风寒,捂一捂被子就会好。然而久烧不退,父母就慌了,只好去医院问诊。医院在四十里外的一个小镇,且不通车辆,父母便把他放在一个背篓里,轮流背着,急切地赶路。走到中途,大雨忽至,山洪暴发,把他们困在一处高岸。但雨总是不停,且洪水愈来愈湍急,父亲望了望漫无涯际的汤汤大水,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蹚。折一树枝探路,冒死前行。其间几次遇到浪卷,险些被冲走。或许是向死而生的决绝感动了天地,他们终究是走出了困境。到了医院,医生说,孩子得的是脊髓灰质炎,若再晚来一步,就没救了,但究竟来得晚些,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命可保住,却落下残疾。
长大之后,有人闲话道:你落到这个地步,都是父母给耽误了。他说,父母生育了我,是给了我第一条生命;把我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又给了我第二条生命——他们只是两个普通的农民,又生在这么一处僻地,没有回天之力,能够做到这个地步,就已经很了不起。所以,我没有权力怨,只能报以真心的感激。
一如淬过火的钢铁反而坚韧,被刀斧修过的树木反而长得直,受过磨难的陈老师反而比一般人更懂事理。上学的时候,懂得用功,小学、中学、高中,成绩都出奇地好,高考落榜,也只是因为身体。村支书找到他,说,你功课这么好,不派上用场就太可惜了,当个代课的先生怎么样?就是薪水有些少。他说,能让我当这个代课的先生,已是乡亲们给予的恩德,而恩德不衡以金钱,很好。
一个跛腿的先生走在校园里,学生感到很新奇,管不住顽劣的心性,总是在他的身后学他的跛。他只是笑着摇摇头,并不报以恼意。相反,他居然说动了校长,把学生们的体育课也代了。他教同学们列队、齐步走。他训育的要领很周正,但一示范就歪斜了,学生们就嬉笑着学他的歪斜。他虽然面色铁青,但依旧堆着微笑,说,既然你们愿意这样走,走就是了。走了几遭,学生们自己就停了。问其缘由,学生们说,累啊。他说,这就对了——你们本来长着健全的腿脚,是用来周正地走路的,偏要走得歪斜,岂有不累?再说,即便我的腿是残的,也还努力往周正里走,你们幸而有好腿,却不走周正,你们亏不亏、愧不愧?学生们懂得了惭愧,再也不好意思耍顽劣了。后来,学区里搞队列比赛,陈老师辅导的队列,不仅走得异常刚劲、异常齐整,而且带出虎虎的生气,自然是拿了第一的名次。听说是一个跛腿的老师训练的,大家都很惊异。感慨道,人究竟不是机器,立身的首要,不是外在的技巧,而是能不能立心,让其懂得做人的道理。
陈老师虽然腿跛,但他的乒乓球打得出奇的好,不仅学生,即便是整个学区的老师也没人能打得过他。他的手像长着眼睛,总是把球控制在腿力所及的范围内。而且他的腕力劲狠,球一旦扣过去,能把案板砸出碎音,没有什么人能够轻易地把球救起来。问他功夫何来,他说,无他,只因为跛。见旁人不解,他说,其实人和自然万物是一样的——不长稻米的地方,必然长大豆高粱,不长粮食的地方,必然要长冬虫夏草,总之都要长。还譬如动物,黄鼠狼目盲却嘴尖,能咬得住木笼里的鸡;兔子腿短却善翻滚,躲得过猎人的追;雏狗身小却健旺嗅觉,能察觉几十米开外的动静。总之此消彼长,各有一技,都能生存得好。所以,优长与缺短、健全与残疾都是相对的,明白这一点之后,身体的残疾就无所谓了,有所谓的是自己的内心是不是盈满——心灵强健,何残之有?心力不旺,就会残在残中,就真的残了。
于是,放学之后,我们很愿意留下来看陈老师打球,因为从他的手起手落之间,能感受到他的乐生与自尊,小小的心灵里会升起一种肃穆的东西,会感受到自己在渐渐地长大。
陈老师虽然残疾,但精神饱满,毫无颓相。他的头发总是梳得一丝不乱,颜面也修理得很白皙,他特别注重衣着,即便是旧衣衫,也穿出净洁和熨帖的效果。他好像每天都要洗澡。整个人显得那么清爽,身上有隐隐的暗香。
相形之下,学生们却普遍趋于脏——脏头垢脸,且衣生虱虫。陈老师在课堂上说,学生学生,首先要干净。
我们反驳说,我们没有肥皂。
陈老师说,然而我们有皂荚。
皂荚,我们自然是知道的,它是皂角树的果实。虽然村西就长着两棵,但平时却很难想到它们。因为它们长得虬曲丑陋,满身芒刺,一点也不美,而且一到深秋,叶子和皂荚纷纷掉落,零乱了甬路,还得烦人扫。
陈老师说,给你们布置一项课外作业,放学后就去捡皂荚,像捡宝贝一样捡回家里,晒干,收存起来,且节俭地使用。
取几枚皂荚放到清水里,慢慢地水就变得一派浑黄。我们皱一皱眉头,疑惑地问陈老师,你的这张白脸,真的就是靠它洗出来的?他点点头,说,一如粪稀可浇出脆嫩的瓜果,皂荚的药黄正可以除去脸上的油垢并使皮肤得以舒展。这叫什么?叫品质之善,不在容貌,贵在有净洁之心。
皂荚就真的洗白了我们的额面,洗净了我们的衣衫,且不生虱虫,同学接近,都能闻到对方身上散出的淡淡的药香,生出亲切温馨的感觉。以至于成年之后,喜欢身上有淡香的姑娘,觉得她与大地上的植物相近,不务虚华,有质朴之美。
学校的讲台上,是有座椅的,老师们往往是坐在椅子上照本宣科。但是,在我的印象中,腿脚不好的陈老师却从来没有坐过,总是站着授课。他还特别勤于写板书,他说,板书可以把课业传授得准确,不贻误学生。他写的是标准的楷体,一笔一划,整齐、俊朗、好看。因为他的身子是斜的,长久周正地写字,是很累的,我们便体恤地说,老师,写明白了就齐了,没必要那么认真地写。
他说,为什么?
我们说,字写在黑板上,很快会被擦去,写得再好,也是白费力气。
他说,昙花刚一开放就凋谢了,然而它依旧仔细地开,难道人还不如昙花?
他的话,我们虽然似懂非懂,但那个认真的精神却感染了我们,在本子上,我们也往好里写。到后来,他教过的学生都能写一笔好字,被周围人看重。譬如我吧——有了一点名气之后,在一个雅致的场合,人家早预备了笔墨纸砚,要求留下题词,推辞不过,只好硬着头皮写。墨猪成列,自知乖丑,不期竟博得喝彩:写得好,写得好,您是不是练过书法?我含笑不语,心里忖道:鄙人从未握过毫管,不过是从陈老师那里习染来的一点老底子而已。由此想到,为什么在浮躁的世风之下,我还能葆有一种不敷衍、不乞巧、不糊弄、不欺世的做事风格,还是陈老师那不苟的板书使然。板书的字迹易擦,然而留在心中的印痕是不灭的。
都说残疾人精明,且多才艺,这不仅在陈老师身上得到了验证,而且得到了格外的验证。他不但会拉二胡,打球,写好看的板书,还识百草——山里有的药草,他既能叫出名字,也知道它们的药性,所以,他除了会授课之外,还会给村里人看病。邻居的女崽腹胀得像一面小鼓,被折磨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他上眼看了看,说,取二十粒皂荚籽来。他把皂荚籽在热锅上爆炒,然后擀成细末,叫女崽喝下去,二日之后,腹胀居然就消了。二大伯腿上的风湿滞重,都不能下炕了,陈老师选了冬天的日子,把白糖水涂在他的膝盖上,然后把饿过的蜜蜂放出来,在上边叮咬,冬日一过,二大伯居然能走了。
陈老师便多了一层神奇,被村里人毫无保留地信任,因而他看好了的病人比正经的医生还多。问他怎么就识百草,他说,无他,是因为寂寞。他解释道,寂寞是个巨大的空洞,需要有东西填补,他就以看药书填补,渐渐地就多了这方面的知识。我们说,陈老师,你别谦虚,你天生就有过人之处。他依旧说,不是谦虚,譬如你们吧,只要用心,只要坚持,就会有足够的学问,一如瞎猫始终蹲在洞口,总会逮着耗子。他横竖把自己往低处说,不让我们觉得他神秘。
但乡亲们还是把他看神秘,敬重之心日日深甚。竟至被他看好了的病人,病愈之后,都会倾其所有,给他送重礼。他总是坚拒不受,笑着说,你们可千万别这样,你们一这样,就是对我有太多的期待,要我做得更多。然而我只是一枝小花朵,只能散发出那么一点点儿微香,不可能贡献得太多。所以,我既不能自不量力,你们也不能过度依赖,这样,咱们都轻松。
但是,陈老师到底是得到了回报——多年后,代课教师被整体地辞退了,然而他很快就被县中医院聘为门诊医师。他白天在闹市里坐诊行医,傍晚就到城外的河畔公园拉他的胡琴,拉的多是时尚的曲目,且拉得陶然忘机,直至月上中天。让人感到,他这个人,真懂得生活,活得很入世、很顺生,也很自在。村里人得知,都说,上苍究竟是睁着眼的,对有德行的善人,始终就给他预备着幸福的日子。
Ⅳ 现代文阅读 师表(凹凸)的阅读答案
14.这是一篇小说。主人公陈老师的人生经历,可以概括为: ① ;高考时因身体残疾而落榜; ② ;被县中医院聘为医师。(4分)
15.第⑥段,队列比赛中学生“不仅走得特别齐整,而且还带出虎虎的生气”。结合内容,分析学生有如此表现的原因。(4分)
答:
16. 陈老师为什么说“身体的残疾就无所谓了”?结合第⑦段内容,下面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陈老师觉得自然万物都是一样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B.陈老师认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能有一技之长就很好。
C.对于不能改变的事实想得太多,陈老师觉得会徒增烦恼。
17.最后,陈老师能“活得很自在”,村里人认为是“善有善报”。有读者认为是“天道酬勤”,还有读者认为是因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内容简要说明。(不超过120字)(5分)
14.答案示例: ①三岁时因生病延误治疗,落下残疾
②在学校做代课老师,还给村里人看病
(共4分。每空2分)
15.答案要点:①学生在陈老师的帮助下,掌握动作要领,认真训练。
②学生理解了陈老师的良苦用心,明白了走路和做人一样,都要追求“周正”。
(共4分。每个要点2分)
16.答案:B
(4分。选B,4分;选A,2分;选C,0分)
17. 答案:略。
(共5分。看法2分,结合内容2分,语言1分。说明: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能围绕陈老师的性格、心态、品德等分析他“活得很自在”的原因,作答清楚、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