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名词解释 三言二拍 脂评本
三言二拍:
名词解释
是明代话本小说集。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小说集的合称,“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作者为明代冯梦龙。“二拍”则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作者凌蒙初。
详解:
三言
冯梦龙编的“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喻世明言》亦称《古今小说》,但“古今小说”实为“三言”的通称。
“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分别刊于天启元年(1621)前后、天启四年(1624)、七年(1627)。这些作品有的是辑录了宋元明以来的旧本,但一般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也有的是据文言笔记、传奇小说、戏曲、历史故事,乃至社会传闻再创作而成,故“三言”包容了旧本的汇辑和新著的创作,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它“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二拍
在“三言”的影响下,凌蒙初编著了《初刻拍案惊奇》(刊于1628年)和《二刻拍案惊奇》(刊于1632年)各40卷,人称“二拍”。“二拍”与“三言”不同,基本上都是个人创作,“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二刻拍案惊奇小引》)。它已经是一部个人的白话小说创作专集。“卷帙浩繁,观览难周”(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故从中选取40种成《今古奇观》。后三百年中,它就成为一部流传最广的白话短篇小说的选本。
脂评本
名词解释
是《红楼梦》(即《石头记》)的一个版本。所谓脂评本,是概括所有带脂批的《石头记》传抄本的总和,这些传抄过印本上都保留了大量的朱红色批语,其中有些重要的传抄版本上,题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字样,人们一般便称这些早期的《石头记》抄本为脂评本或脂批本。目前发现的脂评本有甲戌本,己卯本和庚辰本,戚序本,靖藏本等十二种。
详解:
《红楼梦》现存的版本系,可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仅流传前八十回的,保留脂砚斋评语的脂评系统,另一个是经过程伟元、高鄂整理补缀的、删去所有脂砚斋评语的、并续写完成一百二十回的程高本系统。
目前已知的脂本基本上都是五四时期以后为世人发现的,共有十二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有:
1. 甲戌本(这是目前所知底本最早的本子),原题为《脂砚斋甲戌抄阅 再评石头记》,仅存十六回,相较其他的版本,首回前有其他各本所 无的“楔子”,并且各回回前批与回后批也相对较为集中完整,对于 研究《石头记》成书的过程和写作构架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2. 己卯本和庚辰本,这两个本子已被考证出来属于同一脂评体系,两本 上的批语大体相同,应是属于同一底本的几乎同时的过录本,己卯本题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与甲戌本楔子中记载相同,并在文中有“脂砚斋凡四阅评过”、“己卯冬月定本”字样;庚辰本是现存保存回数最多的一个脂本,现存七十八回,是离曹雪芹逝世时间最近的一一个本子,因此也是最符合曹雪芹最后修改创作意图的本子,在现行的脂评本体系中,一般作为原始基本参照的底本。
3. 戚序本,由乾隆时德清戚蓼生收藏并作序,因在序言中提出“一声也而二歌,一手也而二牍”的独特写作方法而具有参考意义。
4. 靖藏本,该本在十年浩劫中不知去向,由于该本收藏者为吴鼐是《熙朝雅颂集》(其中录有敦诚兄弟等有关曹雪芹的诗)的主要编纂者, 故此本决非一般藏本。
其他还有多种脂本抄本和过录本传世,这些脂本与程高本的最大区别就是,脂本的底本早于程高本;脂本体系只有八十回,即使有一百二十回本的,也都是后人从程本中转录过来;脂本保留了大量的脂砚斋评语,而程本则完全删去;程本对脂本的部分章节和内容做了改写,而程本自身的两个版本在改写后之间内容也极其混乱。
㈡ 提问目的:推荐几本书 类型:现代言情 要求: 1.类似于作者清风隐写的《红蔷薇》 2.军旅爱情文
《原来你还在这里》辛夷坞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桐华 《曾许诺》不是现代言情 但是很好看
㈢ 《红楼梦》到底什么样
提起《红楼梦》,一个稍微有点文化知识的中国人,恐怕没有不知道的吧。可是要问《红楼梦》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其中究竟隐藏了哪些无法直接说出的历史事实,也许就没有多少人能够做出正确的回答了。
为什么要这样讲呢?因为《红楼梦》实在是一部十分特别的小说。比如第六回说凤姐“大还不过二十岁罢了”,可第四十九回又说凤姐等人“皆不过十五六岁”,凤姐是越活越小了。照第二回和第六回中的说法,凤姐只比贾蓉大二三岁,也就是说,凤姐一二岁时贾珍已经结婚。可第五十四回凤姐说她和贾珍:“从小一处淘气这么大。”年龄却又和贾珍差不多少了。八十四回时巧姐还让奶妈抱着,顶多一岁多点,但事隔不久,在九十二回中她却能够听宝玉讲《孝女经》了,至少已七八岁了。据第二回交代,荣国公儿子代善,孙子贾赦、贾政,宝玉是他重孙子无疑。可是在第五回、第十六回和第二十九回中,却又清清楚楚地写着宝玉是荣国公的孙子。第三十九回交代刘姥姥七十五岁了,贾母说“比我大好几岁呢”。而时隔不久的元宵节时,贾母说:“从我到这家做重孙子媳妇起,到现在我也有了重孙子媳妇,从头到尾五十四年。”据此推知,贾母此时应七十岁左右,因为古代妇女出嫁早,16岁应该已经出嫁了。大不过七十二岁,姑且就算她18岁出嫁吧,则这个元宵节的时候贾母顶多72岁。而贾母死时八十三岁,之后宝玉出家十九岁,相差64岁,72与64之差为8岁,则元宵时宝玉大不过8岁。而22回已经过了一个元宵,则第五回时,宝玉大不过7岁。但第六回却写宝玉从太虚幻境中醒来后却和袭人有了性关系。这是可能的吗?即便宝玉再性早熟,也不至于早熟到如此程度吧?第二十二回告诉我们,宝钗正月二十一生日,六十二回又暗示她和贾母生日相同即“过了灯节,就是老太太和宝姐姐,他们娘儿俩个遇的巧”,但到了七十一回呢,却又明白无误地写着:贾母八月三日生日。第八十六回交代元春生于甲申年,丙寅月,乙卯日,此日为正月初一。第九十五回又交代元春死于甲寅年十二月十九日,该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这两个日子在乾隆朝及其前的整个清王朝时期都不存在。又说元春活了四十三岁,可由甲申年生至甲寅年死共为三十一年,怎么会活出个四十三岁的结果来?!作者连起码的算术都不会了吗?
黛玉葬花是作者精心构思的重要情节。但却有如下一个令读者不知所云的交代:“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我们都知道,立夏后是小满,小满后才是芒种,因此,断无“芒种一过,便是立夏”的事情发生。30回有宝玉躲在花丛中看龄官画蔷的情节,并明确交代“伏中片刻可以致雨”,这个细节原本无可挑剔。但接下来马上就说:“原来明日是端午节”,就让人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了。因为我们知道,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才开始入伏,入伏最早也得农历的6月上旬,最迟就得农历6月的下旬,故农历的5月4日为“伏中”即已经入伏的日子,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红楼梦》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只是不细心地读,就不会发现罢了。难怪俞平伯先生当年就颇有感触地说《红楼梦》“在中国文坛上是个‘梦魇’,你越研究便越觉得糊涂。”(俞平伯《红楼梦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8月,第2页)而台湾著名作家张爱玲女士,干脆就将自己研究《红楼梦》的书命名为《红楼梦魇》。
《红楼梦》的这种奇怪现象,自然引起了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对于这些从常理出发根本就无法予以解释的现象,有许多人却偏偏按照惯性思维去理解。他们以为,这是作者一时的疏忽所致。表面上看起来,这种认识未尝没有道理,因为像《红楼梦》这样人物众多、头绪纷繁的百万余言的鸿篇巨制,出现点这样那样的漏洞和破绽,实在是在所难免。可是细一琢磨,就会发现这种解释实际上一点说服力也没有。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如果《红楼梦》中出现少量这种自相矛盾或不可理喻的漏洞和破绽或许还说得过去,若出现几十处乃至上百处这种毛病,怎么会是一时疏忽的问题呢。况且《红楼梦》作者构思的缜密,文笔的细致,向为评论者津津乐道,试问这样的作者,怎么会尽犯一些常人都不犯的错误呢?像元春的生死日期及年龄上的错误,就好比我们今天拍古代生活题材的影片,不会让其中出现飞机和导弹一样,是古人根本就无法出现的常识性错误,也就绝不可能是作者疏忽的结果。
其实,上述种种违背常理的地方,恰恰都是作者精心设计出来的。作者一方面通过这些“破绽”来蕴含一些特定的含义,另一方面也是想藉此来启发和暗示人们:《红楼梦》是用谜语手法写成的有特殊寓意的小说,如果按照人们平时读其它小说的思维逻辑去读《红楼梦》,就不能了解和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假若作者不这样做,而是把作品处处写得完美无缺,天衣无缝,就不会将《红楼梦》的独特之处加以暗示了;而作者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的种种精妙构思,也就永远无人去认真地加以精研细究了。而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的另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作者记载时间时用了超常规的特殊的谜语手法,比如贾母活了83岁、宝玉19岁出家等,都是在特定的条件下用来隐写一定的历史事实时所必然要采用的谜语手法,是有特定含义的,是不能按照平时的时间逻辑去理解和把握的。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作者非要用谜语手法来进行创作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当然需要对《红楼梦》隐入的史实即谜底,大体上有所了解才行。我已做到了这一点。我发现,作者原本是顺治的儿子及帝位继承人,由于身世上的一些原因,他丧失了这两种身份,最终流落曹家成了曹宣。不难想象,在清朝那种文字狱盛行的政治文化环境中,曹宣要想把自己这种犯朝廷大忌的经历,如实地用小说形式写出来,不采用谜语手法又怎么能行呢。否则作品根本就无法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另外,曹宣又是个学识广博,才华横溢的奇才、鬼才,用谜语手法进行小说创作,把无法直说的历史事实巧妙地表现出来,就为他充分地展现自己的学识智慧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于是,集史书、谜语和小说三种品格于一身的旷世奇书《红楼梦》,便这样诞生了,它是外在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作品的素材特点以及作者的卓越的智慧才华这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红楼梦》的独特之处,不仅仅反映在它的颇多漏洞和悖理上,也反映在大量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毛病的细节中。比如,读过《红楼梦》的人都会以为在黛玉和宝钗之间,宝玉更倾心于黛玉,“说什么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说得再清楚不过了。可是接下来的说法“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却又把这种认识给否定了。“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般多会认为是感叹宝玉和黛玉的关系,从作品中宝玉和黛玉的关系上看,也的确如此。然而“贾宝玉奇缘识金锁”的回目,已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这里的“奇缘”是指宝玉和宝钗的关系。这些问题的合理解决,只有宝钗和黛玉均隐写了生活中同一个人时,才能实现。钗黛合为一图,合为一诗的细节,似乎就是这种理解的注脚。换句话说,《红楼梦》中的人物,不像别的小说中的人物那样,仅仅是作者抒写生活体验的艺术形象,同时还是含有谜底的谜面。
如果我们愿意相信作者的话,愿意相信最熟悉作者的创作情况的批者的话,就会对《红楼梦》的谜书和史书特征坚信不疑,就是在我们还不了解谜底的情况下,也应该做到这一点。
在第一回作者明确指出,此书“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敷衍出一篇故事。这一声明不像是故弄玄虚,它分明是在告诉人们:作者用编造故事的形式即小说的形式和“假语村言”即谜语,隐写了真实的历史事实。作者又称《红楼梦》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之作。此话显然不是随便说说而已,其中必有无限感慨。“辛酸泪”指作品隐写的真事非比寻常,浸透了当事人的斑斑血泪,“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道出了个中三昧。“荒唐言”则是就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而言。从内容上看,作品隐写的部分史实,或是史书中不予记载,或是与史书记载相龃龉,若以违背事实的史书记载为标准,这些真实的史实反而成了不可信的假话,自然会令局外人感到荒唐可笑。从形式上看,无论是作者亲身经历的真实的史实,还是史书上违背事实的记载,甚至史书中与事实相符的记载,作者都不敢直说其事,只能通过谜语手法来隐写,相对其谜底而言,这些变形的表现形式,自然也是地地道道的荒唐言了。谜语的根本特征是,谜面与谜底之间具有一种“离之则了不相关,合之则确不可易”(费源《玉荷隐语》,见《中华谜书集成》第1册,人民日报出版社,1991年5月,第277页)的对应关系。《红楼梦》作者将两种“了不相关”的东西揉合到一起,对于那些不承认《红楼梦》的谜语特征的读者来说,作者的种种谜语手法自然就是不折不扣的荒唐言了。
作者在宝玉于太虚幻境中看众女子图册时写到:“因此也不察其原委,问其来历,就暂以此释闷而已。”甲戌本此处有眉批:“妙!设言世人亦应如此法看此《红楼梦》一书,更不必追究其隐寓。”这个批语,已经明确地告诉我们:《红楼梦》是一部有隐寓之书。其他如“据余说,却大有考证”,“实则实事”,“而读者但以小说古词目之,则大罪过”,“史公用意,非念死书之子所知”,“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此书表里皆有喻也”,“千奇百怪之想。所谓牛溲马勃皆至药也,鱼鸟昆虫皆妙文也。天地间无一物不是妙物,无一物不可成文,但在人意舍取耳。此皆信手拈来,随笔成趣,大游戏、大慧悟、大解脱之妙文也”,“作者真笔似游龙,变换难测,非细究至再三再四不记其数,那能领会也,叹叹”,凡此种种,不是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红楼梦》乃一可以考证的记实事之书,比野史更具史书性质,要想破解深藏其中的生活事实相当困难吗?如果《红楼梦》不是用特殊手法隐写了真实的生活事件,上述批语又怎么会产生呢?
总之,从其所记载的生活事件、历史人物内容着眼,《红楼梦》是部史书;从其谜语手法和小说形式着眼,《红楼梦》又是部谜书和小说;史书、谜书和小说三者水乳交融、浑然天成的独特风貌,是《红楼梦》有别于其它任何一部小说的独特之处以及魅力所在。这就是我对《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基本认识。《红楼梦》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就是为其这种基本性质和特征所决定的。清醒地认识并牢牢地把握这一点,就为读懂《红楼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红楼梦》确实是中国文化中的哥德巴赫猜想,这个猜想可以表述为:《红楼梦》是一部用小说和谜语形式来隐写真实的历史真相的史书和谜书。而全面、系统和科学地证明这一点即解开这个文化难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是几百年来,对《红楼梦》进行索隐式的猜想和研究一直没有间断,也一直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的原因。我们还应该看到,《红楼梦》确实是中国文化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一件艺术珍品。因此,不仅在小说的层面上,同时也能在史书和谜书的层面上真正读懂《红楼梦》,恢复《红楼梦》的本来面貌,让该书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智慧如实地展现出来,即解开这个中国文化中的“哥德巴赫猜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正是:
天下奇书属红楼,酸甜苦辣险中求。
风流倜傥说不尽,巧谜妙语上心头。
㈣ 红楼梦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提起《红楼梦》,一个稍微有点文化知识的中国人恐怕没有不知道的吧。可是要问《红楼梦》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其中究竟隐藏了哪些无法直接说出的历史事实,也许就没有多少人能够做出正确的回答了。 为什么要这样讲呢?因为《红楼梦》实在是一部十分特别的小说。比如第六回说凤姐“大还不过二十岁罢了”,可第四十九回又说凤姐等人“皆不过十五六岁”,凤姐是越活越小了。照第二回和第六回中的说法,凤姐只比贾蓉大二三岁,也就是说,凤姐一二岁时贾珍已经结婚。可第五十四回凤姐说她和贾珍:“从小一处淘气这么大。”年龄却又和贾珍差不多少了。八十四回时巧姐还让奶妈抱着,顶多一岁多点,但事隔不久,在九十二回中她却能够听宝玉讲《孝女经》了,至少已七八岁了。据第二回交代,荣国公儿子代善,孙子贾赦、贾政,宝玉是他重孙子无疑。可是在第五回、第十六回和第二十九回中却又清清楚楚地写着宝玉是荣国公的孙子。第二十二回告诉我们宝钗正月二十一生日,六十二回又说她和贾母生日相同,但七十一回又明白无误地写着贾母八月三日生日。第八十六回交代元春生于甲申年,丙寅月,乙卯日,此日为正月初一。第九十五回又交代元春死于甲寅年十二月十九日,该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这两个日子在乾隆朝及其前的整个清王朝时期都不存在,甚至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不存在。又说元春活了四十三岁,可由甲申年生至甲寅年死共为三十一年,怎么会活出个四十三岁的结果来?!作者连起码的算术都不会吗? 《红楼梦》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只是不细心地读就不会发现罢了。难怪俞平伯先生当年就颇有感触地说《红楼梦》“在中国文坛上是个‘梦魇’,你越研究便越觉得糊涂。”①而台湾著名作家张爱玲女士干脆就将自己研究《红楼梦》的书命名为《红楼梦魇》。 《红楼梦》的这种奇怪现象自然引起了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对于这些从常理出发根本就无法予以解释的现象,有许多人却偏偏按照惯性思维去理解,他们以为这是作者一时的疏忽所致。表面上看起来,这种认识未尝没有道理,因为像《红楼梦》这样人物众多、头绪纷繁的百万余言的鸿篇巨制出现点这样那样的漏洞和破绽实在是在所难免。可是细一琢磨,就会发现这种解释实际上一点说服力也没有。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如果《红楼梦》中出现少量这种自相矛盾或不可理喻的漏洞和破绽或许还说得过去,若出现几十处乃至上百处这种毛病,怎么会是一时疏忽的问题呢。况且《红楼梦》作者构思的缜密,文笔的细致,向为评论者津津乐道,试问这样的作者怎么会尽犯一些常人都不犯的错误呢?像元春的生死日期及年龄上的错误,就好比我们今天拍古代生活题材的影片不会让其中出现飞机和导弹一样,是古人根本就无法出现的常识性错误,也就绝不可能是作者疏忽的结果。 其实,上述种种违背常理的地方,恰恰都是作者精心设计出来的。作者一方面通过这些“破绽”来蕴含一些特定的含义,另一方面也是想藉此来启发和暗示人们:《 红楼梦》是用谜语手法写成的有特殊寓意的小说,如果按照人们平时读其它小说的思维逻辑去读《红楼梦》,就不能了解和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假若作者不这样做,而是把作品处处写得完美无缺,天衣无缝,就不会将《红楼梦》的独特之处加以暗示了,而作者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的种种精妙构思也就永远无人去认真地加以精研细究了。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作者非要用谜语手法来进行创作呢?显然作者有他自己的苦衷。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当然需要对《红楼梦》隐入的史实即谜底大体上有所了解才行。我们已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发现,作者原本是顺治的儿子及帝位继承人,由于身世上的一些原因他丧失了这两种身份,最终流落曹家成了曹宣。不难想象,在清朝那种文字狱盛行的政治文化环境中,曹宣要想把自己这种犯朝廷大忌的经历如实地用小说形式写出来,不采用谜语手法又怎么能行呢。否则作品根本就无法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另外,曹宣又是个学识广博,才华横溢的奇才、鬼才,用谜语手法进行小说创作,把无法直说的历史事实巧妙地表现出来,就为他充分地展现自己的学识智慧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于是集史书、谜语和小说三种品格于一身的旷世奇书《红楼梦》便这样诞生了,它是外在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作品的素材特点以及作者的卓越的智慧才华这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红楼梦》的独特之处,不仅仅反映在它的颇多漏洞和悖理上,也反映在大量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毛病的细节中。比如,读过《红楼梦》的人都会以为在黛玉和宝钗之间,宝玉更倾心于黛玉,“说什么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说得再清楚不过了。可是接下来的说法“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却又把这种认识给否定了。“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般多会认为是感叹宝玉和黛玉的关系,从作品中宝玉和黛玉的关系上看也的确如此。然而“贾宝玉奇缘识金锁”的回目已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这里的“奇缘”是指宝玉和宝钗关系。这些问题的合理解决,只有宝钗和黛玉均隐写了生活中同一个人时才能实现。换句话说,《红楼梦》中的人物不像别的小说中的人物那样仅仅是作者抒写生活体验的艺术形象,同时还是含有谜底的谜面。钗黛合为一图,合为一诗的细节,似乎就是这种理解的注脚。作品以《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喻黛玉,而莺莺因其名为重文而被称为“双文”。再看宝钗一个丫头名文杏,其中含个文字,另一个丫头名莺儿,亦扣一个文字,以仆代主,这岂不是暗示宝钗亦为“双文”即黛玉吗?而晴雯之名可解出“晴文”(雯字谐音为文)、“雨文”(雯字拆成“雨文”)来,亦扣“双文”,难道这仅仅是巧合吗?又比如,贾芸先称宝玉为父亲,后改称为叔叔,是不是在隐写生活中两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呢?古代以椿树喻代父亲,二十四回贾芸找花儿匠方椿买树,似乎就是提示上述寓意的细节。绛为红色,故贾芸和小红之名中含“红芸”即“绛芸”,第八回宝玉题自己居室为“绛云轩”,五十九回又有“绛芸轩召将飞符”之目,亦以此作为宝玉在大观园中居室之名。若贾芸和小红隐写了生活中的夫妻,则宝玉居室之名不正是贾芸和小红的象征从而表示他(她)们对宝玉其人的抚养吗?那么只要再用反写法将贾芸称宝玉为父亲颠倒过来,作者的用心即谜底不就与作品中相关细节即谜面对上了吗?黛玉号潇湘妃子,与史湘云之名显见有不容置疑的内在联系。柳湘莲之名似乎又是湘云和英莲之名的合体。冯渊谐音即“逢冤”,茗烟谐音即“鸣冤”,这难道都是巧合吗?凡此种种,在《红楼梦》中俯拾即是,何止百千处!我们有什么理由置若罔闻,对《红楼梦》的种种奇特之处熟视无睹,只把它当做一般小说来读呢? 如果我们愿意相信作者的话,愿意相信最熟悉作者的创作情况的批者的话,就会对《红楼梦》的谜书和史书特征坚信不疑,就是在我们还不了解谜底的情况下也应该做到这一点。 在第一回作者明确指出,此书“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敷衍出一篇故事。这一声明不像是故弄玄虚,它分明是在告诉人们,作者用编造故事的形式即小说的形式和“假语村言”即谜语隐写了真实的历史事实。作者又称《红楼梦》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之作。此话显然不是随便说说而已,其中必有无限感慨。“辛酸泪”指作品隐写的真事非比寻常,浸透了当事人的斑斑血泪,“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道出了个中三昧。“荒唐言”则是就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而言。从内容上看,作品隐写的部分史实,或是史书中不予记载,或是与史书记载相龃龉,若以违背事实的史书记载为标准,这些真实的史实反而成了不可信的假话,自然会令局外人感到荒唐可笑。从形式上看,无论是作者亲身经历的真实的史实,还是史书上违背事实的记载,甚至史书中与事实相符的记载,作者都不敢直说其事只能通过谜语手法来隐写,相对其谜底而言,这些变形的表现形式自然也是地地道道的荒唐言。谜语的根本特征是,谜面与谜底之间具有一种“离之则了不相关,合之则确不可易”②的对应关系。《红楼梦》作者将两种“了不相关”的东西揉合到一起,对于那些不承认《红楼梦》的谜语特征的读者来说,作者的种种谜语手法自然就是不折不扣的荒唐言了。 脂批说《红楼梦》“实则实事”,“而读者但以小说古词目之,则大罪过”,“史公用意,非念死书之子所知”,“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此书表里皆有喻也”,“千奇百怪之想。所谓牛溲马勃皆至药也,鱼鸟昆虫皆妙文也。天地间无一物不是妙物,无一物不可成文,但在人意舍取耳。此皆信手拈来,随笔成趣,大游戏、大慧悟、大解脱之妙文也”,“作者真笔似游龙,变换难测,非细究至再三再四不记其数,那能领会也,叹叹”,凡此种种,不是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红楼梦》乃一记实事之书,比野史更具史书性质,要想破解深藏其中的生活事实相当困难吗?如果《红楼梦》不是用特殊手法隐写了真实的生活事件,上述批语又怎么会产生呢? 总之,从其所记载的生活事件、历史人物内容着眼,《红楼梦》是部史书;从其谜语手法和小说形式着眼,《红楼梦》又是部谜书和小说;史书、谜书和小说三者水乳交融、浑然天成的独特风貌,是《红楼梦》有别于其它任何一部小说的独特之处以及魅力所在。这就是我们对《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的基本性质的基本认识。《红楼梦》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就是为其基本性质所决定的。清醒地认识并牢牢地把握这一点,就为读懂《红楼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天下奇书属红楼,酸甜苦辣险中求。 风流倜傥说不尽,巧谜妙语上心头。
㈤ 怎么用诗词形容一个正在看书的美女
秀眉高挑胭脂玉,明眸只爱书影稀,不见美人高歌起,风舞天籁急伴曲。
释义:炎炎夏日,读书静心乃是淑女必修课,翻过一本书在悠闲的午后静静茗读,书本如同一本精装书籍伴侣一样,在你的手边静谧美好。
出处:《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中国古典长篇章回体小说,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作者:
施耐庵(1296年—1370年),汉族,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今江苏兴化人,著名的元末明初作家。
1296年生于兴化,舟人之子,13岁入私塾,于元延祐元年(1314年)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不久任浙江钱塘县尹。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与门下弟子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施耐庵故里江苏兴化新垛乡施家桥村有墓园、纪念馆,有《施氏家薄谱》存世。
赏析:
关于红楼梦旨义思想的研究历来众说纷纭,鲁迅定义为“人情小说”,脂砚斋《凡例》评:此书只是着意于闺中,故叙闺中之事切,略涉于外事者则简。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红楼梦》一书与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蔡元培《红楼梦索隐》:揭清之失,悼明之亡。
自从《癸酉本石头记》后28回发布以来,许多学者对《红楼梦》有了新的认识,逐步了解到了《红楼梦》的创作内涵及隐写的历史事件。首先,“红楼梦”这三个字也可以说成“朱楼梦”,“红”和“朱”字同义,“朱楼梦”意思是指朱明王朝的旧梦,旧梦已不存在,现在要写《红楼梦》去悼念它。在书中第五十二回的一句诗提到:“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朱楼”是大明王朝,“水国”不就是指满清帝国吗?癸酉本后28回的内容其实隐写的就是明亡清兴的悲壮历史。因而我们就可以确定《红楼梦》的创作意图就是通过贾家之败来隐写明朝灭亡的历史事实,而且在后28回中作者把满清称为“戎羌”,在别的话语间透露出作者对满清的痛恨。所以,《红楼梦》是一部反清悼明带有政治色彩的小说,这一观点和蔡元培先生的一致。
㈥ 推荐几部类似【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的小说,最好带有奇门遁甲的!
那小说好看吗?我马上去看。你可以去看日记惊魂系列的。陈瑞生写的。第专一部是第4校区。还有水儿、属烟如梦隐写的封灵师传奇系列的。一起有七部呢。然后就是周瞳传奇。都特精彩。看周瞳第三部的时候我就再也不敢看了。
㈦ 沧月小说中经典诗句
沧月引用的吗?《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本诗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诗题“锦瑟”,既是取首句开头两字为题,又含有以琴瑟喻夫妇之义。首联叹华年之易逝,思旧而神伤;颔联借庄生、望帝故事,写出生离死别的无穷之悲;颈联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既追忆忘妇生前的明眸、美色和悲欢离合之情,又隐写现在已是可望而不可及、幻灭不可复追之痛;尾联言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才感到无穷怅恨,即在当时已是令人不胜怅惘,语意沉痛之极。
然后是阿靖剑法口诀的出处~~
【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二首】(1903年) 苏曼殊
蹈海鲁连不帝秦,茫茫烟水着浮身。国民孤愤英雄泪,洒上鲛绡赠故人。
海天龙战血玄黄,披发长歌览大荒。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
苏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原名戬,字子谷,后改名玄瑛,曼殊是他的法号。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人。幼年孤苦零仃,1903年后留学日本,加入了革命团体青年会和拒俄义勇队,回国后任上海《国民日报》的翻译,不久即于惠州出家为僧。1907年赴日组织亚洲和亲会,公然反抗帝国主义,后与鲁迅等人合办杂志《新生》,但未成功,此后远赴爪哇。辛亥革命后归国,对现实悲观失望。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日文、英文、梵文,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
再是关于云焕的~~(不过个人对云焕没什么感觉~~~汗的说)
君生我未生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此诗为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作者可能是陶工自己创作或当时流行的里巷歌谣。1974-1978年间出土于湖南长沙铜官窑窑址。见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下册,《全唐诗续拾》卷五十六,无名氏五言诗,第1642页,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版。
还有剑妖公子谢少渊常念的那首~~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还有黄仲则的<感旧>
唤起窗前尚宿醒
啼鹃催去又声声
丹青旧誓相如札
禅榻经时杜牧情
别后相思空一水
重来回首已三生
云阶月地依然在
细逐空香百遍行
还有一句,也是黄仲则很有名的<绮怀>里的: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碧城>好多义山诗....
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知君断肠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感君松柏化为心,暗合双鬟逐君去......."
苏轼的<贺新郎>:"......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姜夔的<鹧鸪天>:"........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还有
浪淘沙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出现在听雪楼番外篇<铸剑师>结尾的
http://tieba..com/f?kz=155063106
http://tieba..com/f?kz=1892294
㈧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在艺术表现上有一种特殊现象是其他小说诗词作少有的那就是作者喜欢预先隐写小说人物命
红楼梦中有很多人物的命运都是有预示的。手法最为主要的就是“判词”,还有“名字‘例如”原应叹惜“说明贾府四春(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甄英莲(真应怜)等等。下面是金陵十二钗正册 判词!
1、林黛玉和薛宝钗
画:四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钗。 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2、贾元春
画: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 判词:二十年来辨是谁;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3、贾探春
画: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 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舰,千里东风一望遥。
4、史湘云
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 判词: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5、妙玉
画: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 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落陷污泥中。(程甲本作“终掉陷泥中”)
6、贾迎春
画:一个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 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更猖狂;(“子系”合起来是孙的繁体字)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7、贾惜春
画:一座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 判词: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傍。
8、王熙凤
画:一片冰山,上有一只雌凤。 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身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9、贾巧姐
画: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 判词: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10、李纨
画:一盆茂兰,傍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 判词: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为冰为水空相妒,枉与他人作话谈。
11、秦可卿
画: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