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金庸为什么封笔了不继续写小说
一个人达到自己的巅峰以后往往就不能再超越巅峰了
㈡ 金庸还写小说吗
早就不写了,但还是在修订他以前写的小说
㈢ 金庸只写武侠小说吗
大约三十前,金庸写下《鹿鼎记》的最后一个句号。此后,他虽然对作品几经修订,却再也没有写出新的武侠作品。金庸为什么不写武侠小说了?金迷们都会有这样的疑问,而金庸先生面对提问总是王顾左右,为给出大家信服的答案。
是身体健康状况不允许吗?他没有古龙酗酒、好色的陋习,而且这些年东奔西走不见停歇,应该不会;是对写武侠厌倦了,要换一种题材,可三十年的光景,却没有见过除了随笔外任何大的作品。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停止写作呢?
金庸的好朋友倪匡说,《天龙八部》、《笑傲江湖》和《鹿鼎记》已经登峰造极,他写不出来了!这种说法当然见仁见智,当总让人心有不甘。毕竟在《鹿鼎记》中他让我们领略了历史小说的功力,为什么不在写了呢?
后来,我很偶然看到了那句自小便熟知的名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心突地一跳,难道是他的生活太安逸了,失去了创作的动力?
从金庸先生的经历中知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他人生的创业期,在创办《明报》时,为吸引读者,才开始写武侠小说连载。据说他常常一边写政治评论,一边写武侠小说,还曾经同时写过两部武侠小说,写作功力可见一斑。
而当《明报》鼎盛之时,他还需要那样卖命吗?有没有武侠小说,《明报》一样卖得出去。于是精力就想其他的方面倾斜。而安乐的气氛也就扼杀了他写作的雄心,哪个重写三国,重书周瑜的想法就永远成为一个想法,在他个人的脑海中意淫不止。
㈣ 金庸现在都做什么还写小说吗
封笔了已经,他的创作已经完成了他的人生价值了,他现在就是安享晚年了,抱抱孙子,看看自己书改编的电视剧啥的~呵呵~
㈤ 金庸的小说要是现在写出来的还能火吗
首先给出回答:是的。无疑会有巨大的成功。
1)为什么当年写作会成功?
当年在报纸上一天一章连载,想想倒是很有意思。因为当年写武侠小说,被认为是玩意儿,不挣钱。古龙赚钱也不完全靠卖书。成功的原因,只能是作品真正的好——否则言论紧闭的大陆不可能广为流传。
当年成功的原因,一是作品好,二很重要的一点是报纸作为载体,容易流传。改革开放以后又赶上书本匮乏,大陆人人都很饥渴,好故事容易广泛传播。
2)现在会成功吗?
如今的年代,一本《诛仙》这样低水平的作品(请粉丝轻拍,相比金庸的作品来说,写到后面明显才力不济,而且此后再无佳作)也能造就一位富翁,何况大师的作品?
既然写书可以致富,那么完全可以安安静静在家里写,你可以想象那些故事都在他的肚子里,无论是为报纸写,还是为谁写,水平绝不会有太大的差距。不过题材方面可能会多样化。
3)为什么当年会成功,今天也能成功?
因为不仅有想象力,更有广博的学识。古龙精通西方文学,散文也写得不错。淡水大学英文系毕业。金庸家学渊源,各种史料掌故信手拈来。
当年明月写的也是历史,虽然并没有百分百严格考证的史实和足够专业的文笔,但故事讲得好,谁说一定要写盗墓文、网游文、穿越文?
我敢跟你保证,这些最流行的题材是写不出深度的。因为网游才几年的历史?盗墓总归是损阴德的事儿;穿越文为什么不去老老实实写科幻?
㈥ 金庸除了15部武侠小说外,还写过什么书
其他作品
《三剑楼随笔》:与梁羽生、百剑堂主合著
《袁崇焕评传》:文回化普及性作品,非学术答性著作,收录在《碧血剑》中。
《三十三剑客图》:又名《卅三剑客图》。
《金庸散文集》
《月云》:略带有自传性质的短篇小说。
《社论》:约两万篇,包括如《宁要裤子,不要核弹》、《火速!救命!——请立刻组织抢救对上梧桐山》、《巨大的痛苦和不幸》、《自来皇帝不喜太子》等,在大陆未结集出版。
《香港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
另外,还有《韦小宝这小家伙》、《一国两制和自由人权》等诸多文学评论、散文、及由他人整理的演讲稿。
㈦ 金庸为什么不写小说了
金庸说他自己写不出更好的小说了。
㈧ 为什么鹿鼎记之后,金庸就不写小说了
金庸写武侠写了十四部,到最后一部是《鹿鼎记》。《鹿鼎记》是一部反武侠的武侠小说,韦小宝不会什么武功,却能把那些武功高手玩弄于股掌之中。可见金庸认为中国文化里面武功是没有用的,学会怎么玩人才是真的功夫。从此之后,金庸不会再写武侠小说了,因为他要表达的在《鹿鼎记》里已经表达完了。
如果我们把金庸的武侠作品按照成书顺序一一读来,这个问题并不难解。他最初作《书剑恩仇录》是有雄心的,总舵主虽然稳居『我最讨厌的金庸男主』前三,可是这是很有趣的一个艺术形象。书里,回教徒香香公主跟总舵主说什么死后在天堂相会之类的,总舵主的内心独白却是:将来你在天上,我却在地狱里。这句话太值得玩味,总舵主身为相国公子却做了反政府武装(几乎是恐怖组织)的首领,他心中的矛盾纠结,也许正能照见查生这一类中国知识分子的千古文人侠客梦。但《书剑》里仍有『汉贼不两立』这样失之简单却也爽快的价值观,仍有香香公主的惊才绝艳雪莲馨。香香身死之后化作蝴蝶,这??怎么可能呢?用现在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大大的玛丽苏。在他后来的作品中,人物性格与价值判断越来越开放以及复杂。射雕还算是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基调,胡斐却可以跟北京众武官潇洒地推牌九。杨康如果出现在《天龙八部》的成书年代,也就不会落得一个简单平面的认贼作父、卖国求荣的形象。
但复杂与好看是有代价的。金庸在《倚天屠龙记》的后记里表示,这书里的爱情其实不美好,张无忌虽然说自己更爱赵敏,但恐怕他也并不那么清楚。最为珠联璧合、荡气回肠的爱情来自于价值观简单明快的《射雕》或主角人设趋于极端的《神雕》。人在少年时或许更向往《射雕》或《神雕》里主角的爱情。二武见了完颜萍耶律燕瞬间就把草包抛到脑后,或耶律齐这样开始跟完颜妹子有暧昧又爱上郭芙的,我们泰半觉得不够美好――可是这倒真实。我一直以为令狐冲的最爱始终是小师妹――然而小师妹这样对他,然而小师妹也并没做错什么。人生这些无法可解的苦涩与失望,最终只有自己吞。
到了《鹿鼎记》的世界,这个武侠乌托邦土崩瓦解。所有可以在早期、中期作品里独当一面的人物在鹿鼎里不过是反角与丑角,哪怕陈近南,也陷在泥沼里再也展不开拳脚。在一众虚伪自私复可笑的江湖人物之中,韦爵爷竟然成了最可爱的人物,至少他真,至少他讲义气。只是我们的心中总有一个理想的侠客,一个教单于折箭的悲剧的英雄,一个死守孤城不惜相殉的侠之大者,一个任性妄为叛逆到底却始终不渝的丈夫。我们读武侠是为了远离这污浊的、不得已的尘世。韦小宝很好玩,可是他并不能满足文人心中的侠客梦。
㈨ 金庸为什么不写小说了
金庸年龄大了;
金庸的作品写的没有那么早,早已不复当年。
希望采纳!谢谢!
㈩ 金庸写了那几部小说
金庸曾把所创作的小说名称的首字联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见《鹿鼎记·后记》)现在已经广为流传并多次被香港和中国内地拍成电视剧与电影,也是“金迷”的必读书目(括号内为该书开始创作年份):
飞—《飞狐外传》(1960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说的读者称为“侠文化的歌颂”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年)(封笔之作)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越女剑》(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金庸本意为“三十三剑客图”各写一篇短篇小说,最后只完成了头一篇《越女剑》,亦没有包含在对联之中。
简单来说,金庸的武侠小说经历三个版本:旧版、新版和新修版。1955年至1972年的稿件称为旧版,主要刊在报刊上,也有不少没有版权的单行本,现在恐已散佚。1970年起,金庸著手修订所有作品,至1980年全部修订完毕,是为新版,冠以《金庸作品集》之名。到了1999年,金庸重新开始修订工作,正名为新修版(或世纪新修版),至今所有新修版本均已完成,并结集出版。
每一次修订,情节都有所改动。新修版的故事细节和结局也略有改变,引来不少回响。目前两岸三地的出版分别授权于广州的广州出版社(2002年底开始出版,代替原来的三联书店)、台湾的远流出版社、香港的明河出版社。
题外话:著名科幻、武侠小说家倪匡先生是金庸先生的好友,曾在金庸外游时代笔《天龙八部》。
其它作品
《三剑楼随笔》
《袁崇焕评传》(文化普及性作品,非学术性著作,收录在《碧血剑》中)
被他人抄袭
20世纪80年代时,曾有人以“镛公”为笔名著书《射雕前传》、《神雕前传》之类的作品,无论包装和印制都与金庸的作品集极为相似。在香港部分租售旧小说的书店中仍然存在。在中国大陆,也有类似的抄袭的作品,不但书名类似,而且署名作者也和金庸很类似,如“全庸”、“金康”、“金庸新”“高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