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刘慈欣的作品流浪的地球主要讲了什么
《流浪地球》讲述了:
太阳即将毁灭,过去无数岁月中做为人类精神支柱的存在,变成了死亡和恐怖的象征。
比起坐以待毙,人类选择挣扎到底。
庞大的地球逃脱计划开始实施。然而人类所能制造的普通尺寸人造环境无法承受漫长的逃脱之旅。所以人类只得在地球的一侧安装上巨大的地球发动机,将整个巨大地球环境圈化为移民方舟,以此逃离太阳系,前往新家园。
代价是高昂的,艺术、伦理、常识,一件又一件曾经无比熟悉的特色从人性中消失,逝去的生命更是多如繁星。剩下的只有对生存的强烈渴望。疑惑和猜忌一度在人类当中引发叛乱之火,然而太阳最后的灭亡瞬间平息了一切,人类终于怀揣希望踏上漫长的流浪之旅。
B. 求刘慈欣小说《流浪地球》txt
流浪地球.txt: http://rmi4rz.kaixinget.com/file/22215238-409358034 应该是这个没错,希望能采纳满意的话能点赞就更好了。◕‿◕。
C. 刘慈欣的作品有哪些值得一看(三体和流浪地球已看)
1.《球状闪电》
这部小说最成功的有两点:一是大刘作品中罕见的塑造得极为成功的人物形象——林云(可以称之为女维德!)。二是量子力学的宏观科幻解释——认为球状闪电可以把人打成量子态(处于生、死之间),但是一旦被看到就会坍缩——这个有些魔幻色彩的解释,创意十足,获得磁铁们激赏。
2.《时间移民》
个人认为,这是大刘思考人类命运中最有思想深度的一篇作品——没有之一。他得出的结论极其出人意料而又令人震撼:如果人类只能永远在地球上生活下去,仅仅因为厌倦,就可能走向灭亡!
3.《镜子》
这篇作品有些另类,是大刘唯一的一篇反腐科幻小说。其中的首长是大刘罕见的塑造得极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能够从原子级别上模拟整个宇宙的超弦计算机,像一面镜子,使人类的一切罪恶都无所隐藏,但是首长的结语却更为撼人心魄与发人深思:一个在道德上永不出错的社会,必死无疑
4.《赡养人类》
大刘是预言家,他对人类财富分配的预言正在现实世界中逐渐实现,并提出了“终产者”的概念,四个字评价:细思极恐。
D. 《流浪地球》概念片曝光,如何评价刘慈欣的小说《流浪地球》
由郭帆导演执导的冒险动作电影《流浪地球》自开拍以来就备受期待,这部由“中国科幻第一人”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得到了原著粉的大力声援。近日电影《流浪地球》曝光了一支30秒概念片,让苦等多时的观众得到了一丝宽慰: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即将踏上征程,对丧失家园的恐惧和对陌生未来的期待,都将随着“流浪地球”计划开启。
拍摄前的2000张概念图和5000多张分镜,是由300人的概念美术团队历时15个月精心打造,影片品质可见一斑。“流浪地球” 计划正式开启,拯救地球的征程邀你共赴!
E. 电影《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小说,符合原著吗
说起刘慈欣,很多科幻迷都爱他爱得疯狂。
《三体》一部书让中国科幻小说的水平直接提升了一个档次,刘慈欣在国际科幻领域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
但说到改编电影,动静就小了很多。此前游族影业的《三体》电影项目已经搁浅,听说拍摄都完成了只剩后期。当然《三体》的搁浅对科幻迷来说是一个好事,毕竟现在国内的电影制作水平远不能还原《三体》中那些恢弘、史诗般壮阔的场景。
《流浪地球》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最怕什么?
最怕把最震撼人心的场面一笔带过,取而代之的是加进来一大堆无关紧要的剧情。拍奇幻电影《阿修罗》用了7.5个亿,如果真按小说中那样呈现,《流浪地球》估计花20亿都不一定拿得下来。
所以,电影《流浪地球》一定与小说大不相同,为了省钱,可能会砍掉很多奇观。
总之,谨慎期待,电影工业目前就这个水平,也别期望能做成《星际穿越》那样。
F. 如何评价刘慈欣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呢
我从不追星,也很少看电影,但《流浪地球》我是认真看了,总体感觉:震撼!所以它冲44亿我期待。
这种群像式的英雄主义与人性相辉映,超越了个人英雄主义,超越了国界和民族,展示了一种伟岸的“巨人精神”,爆发出催人泪下、震撼人心的感染力……
这种英雄主义反照的则是: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在这个意义上,地球人就是一家人!
最前沿,先行者总部——生命本悟,快乐本心。天人本一,智慧本光。——经行天下光未央欢迎交流,欢迎订阅——
G. 流浪地球是刘慈欣的新作吗
《流浪地球》并不算刘慈欣的新作,这部作品是在2008年出版的。
《流浪地球》讲述的是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开始制定了庞大的地球逃脱计划,逃离太阳系,前往新家园。不过宇宙之路危机四伏,为了拯救人类,在流浪地球时代的年轻人挺身而出,展开了争分夺秒的生死之战。这部作品曾获得了2018中国科幻大会水滴奖评委会特别奖。《流浪地球》还被改编成了同名电影,由郭帆导演,吴孟达、李光洁、吴静、刘启等人主演。
此外,这部作品的作者是刘慈欣。他出生于1963年6月,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三部曲等,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乡村教师》、《朝闻道》、《全频带阻塞干扰》等。其中《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H. 《流浪地球》是刘慈欣最适合拍成电影的小说吗为什么
个人认为《球状闪电》、《带上她的眼睛》、《中国太阳》这几部作品同样适合走向大荧幕,但是现阶段下《流浪地球》的确是最好的选择。
其次,“带着地球去流浪”这个点,实在是非常戳人的。刘慈欣本人也知道,就科幻逻辑层面来说,行星发动器无法推动地球,但是他依然选择了牺牲逻辑,成就了这部充满浪漫色彩的作品。郭帆非常聪明,从这个设定出发进行故事改编,一改原著中低沉的基调,拍出了中国家国情怀的气势,拍出了中国科幻的开门红,《流浪地球》在科幻和民族表达层面都是成功的。总之,刘慈欣的其他作品,虽然很多都适合拍摄成电影,但这个开门红,《流浪地球》再适合不过。
I. 电影《 流浪地球》改编自哪部小说
电影《流浪地球制》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流浪地球》。
电影《流浪地球》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影片故事设定在2075年,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太阳系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而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
小说《流浪地球》是2008年11月,湖北长江出版集团,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刘慈欣。在2018年11月23日,荣获2018中国科幻大会水滴奖评委会特别奖。该书讲述了庞大的地球逃脱计划,逃离太阳系,前往新家园。
J. 流浪地球的作者简介
刘慈欣,大陆新生代科幻的主要代表作家,中国科普作协会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曾于1999年至2003年连续五年获得科幻小说银河奖。作品因宏伟大气、想象绚丽而获得广泛赞誉。他的科幻小说成功地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
出生于1968年,祖籍河南,山西阳泉长大,就读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后于山西娘子关电厂任工程师。长期关注科幻并尝试写作,九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第一篇发表作品为短篇小说《带上她的眼睛》。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被誉为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作品因宏伟大气、想象绚丽而获得广泛赞誉,多次获得科幻小说银河奖。(1999年其《带上她的眼睛》获得科幻小说银河一等奖;2000年《流浪地球》获科幻小说银河奖特等奖;2001年《全频带阻塞干扰》获科幻小说银河奖。)其作品成功地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三体》《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等,中短篇《乡村教师》《朝闻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