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八九十年代有什么文学作品
八九十年代的文学作品有路遥的《人生》,李国文的《冬天里的春天》,现代作家老鬼《血色黄昏》,现代作家张洁的《沉重的翅膀》 ,矫健的《老人仓》等。具体介绍如下:
1、《人生》是作家路遥创作的小说,也是其成名作。原载《收获》1982年第三期,获1981——1982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小说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
2、《冬天里的春天》1981年出版,1982年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是一部长篇小说,作者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以革命干部于而尤重返故乡石湖的三天两夜经历,回溯、对照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17年到“文革”和粉碎“四人帮”长达40年的斗争生活。
3、《血色黄昏》,现代作家老鬼1989年写的《血色黄昏》中,林胡作为这本小说的主人公,切身的反映了作家老鬼在文化大革命中所受的各种各样的苦难。
4、《沉重的翅膀》是现代作家张洁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81年。《沉重的翅膀》是中国反映四化建设、工业改革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叙述重工业部副部长郑子云支持曙光汽车制造厂厂长陈咏明进行改革,却遭部长田守诚反对。
5、《老人仓》,作者矫健。首刊于《文汇》 月刊1984年第5期。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力作,它大胆地触及了当代农村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和新矛盾。
Ⅱ 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开始的文学作家是哪些
好多!你不会要全世界的吧!
基本上你认识的名作家都在90年代!
比如,法国雨果,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法国的斯丹达尔,《红与黑》
法国的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英国的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
英国的拜伦,《唐璜》
英国的托马斯哈代,《苔丝》
俄国的扎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复活》
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
美国的海明威,《老人与海》
美国的马克吐温,《哈里贝瑞历险记》
美国的杰克伦敦,《马丁伊甸》
德国的歌德,《浮士德》
德国的席勒,《阴谋与爱情》
……
实在是多,我都打不过来了!
Ⅲ 90年代港台言情小说作家
电影《抄恋空(同名小说改编)》《听说》,电视剧《会有天使替我爱你(同名小说改编)》《泡沫之夏(同名小说改编)》《一起来看流星雨》古装言情《美人心计(改编自小说未央沉浮)》《宫(改编自穿越小说)》《画皮》
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电影有很多,就是不知道你喜不喜欢了
Ⅳ 90年代以来有哪些著名作家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生于浙江省余姚县,现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中国著名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1980年陆续出版了《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1985年成为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 1986年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2011年被授予甘肃联合大学荣誉教授。2010年起担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
池莉(1957~ ) ,当代著名女作家,湖北仙桃人,1957 年生于湖北仙桃,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她的作品大部分体现了武汉的特色,她写的人物大部分也和武汉特色有关,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反响强烈。
严歌苓,美籍华人,著名旅美作家[1] ,美国21世纪著名中文、英文作家,好莱坞专业编剧。作品以中、英双语创作小说,常被翻译成法、荷、西、日等多国文字,其作品无论是对于东、西方文化魅力的独特阐释,还是对社会底层人物、边缘人物的关怀以及对历史的重新评价,都折射出复杂的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识。多年的沉淀和积累,直接和间接的经历与经验都成为了她的创作“矿藏”,甚至她和劳伦斯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搅局”的爱情故事也写成了长篇小说《无出路咖啡馆》。张艾嘉执导影片《少女小渔》原作者,张艺谋新执导影片《金陵十三钗》原作者,《天浴》、《梅兰芳》 原作者及编剧,《小姨多鹤》等多部小说改编为热播电视剧。曾获华裔美国图书馆协会“小说金奖”、亚太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编剧奖。
韩寒,1982年9月23日出生于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中国作家、导演、职业赛车手。1999年,他以《杯中窥人》一文获得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比赛一等奖 。2000年,在上高一的韩寒退学,后出版首部长篇小说《三重门》。2001年,他出版文集《零下一度》,该书获得当年全国图书畅销排行榜第一名。2002年,他出版小说《像少年啦飞驰》。2003开始职业赛车生涯。2004年3月,他出版文集《韩寒五年》。2005年开通博客,开始博客写作 。2006年9月,发行个人首张唱片书《寒·十八禁》 。2009年,他主编《独唱团》。2010年,韩寒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 。2011年,他出版杂文集《青春》。2012年6月,韩寒发布了APP阅读应用“ONE·一个” 。2013年,他出版《一个:很高兴见到你》。2014年7月导演的《后会无期》在中国内地上映
郭敬明,1983年6月6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中国作家、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最小说》等杂志主编。高中时期以“第四维”为笔名在网站榕树下发表文章。2002年出版第一部作品《爱与痛的边缘》。2003年,因玄幻小说《幻城》而被人们熟知和关注。2004年,郭敬明成立“岛”工作室,开始主编《岛》系列杂志。2005年,郭敬明出版了小说《1995——2005夏至未至》。2007年,郭敬明出版了小说《悲伤逆流成河》。2008年至2012年陆续出版《小时代》“三部曲”。2013年6月27日,由郭敬明自编自导的同名电影《小时代》问世,并因此获得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新片“最佳新人导演”奖。2013年12月,郭敬明出版散文集《愿风裁尘》,并在腾讯文学首发。2014年7月17日,郭敬明执导的电影《小时代3:刺金时代》上映 。
李军洋,90后十大作家之一,出版有长篇小说《一路向北》《沉淀》等多部小说。在《课堂内外》《创新作文》《求学》《新作文》《青年文学家》等杂志发表文章百余篇。暗流书生文化执行总监。2被称为90后文字第一精灵。曾经被《华西都市报》、《重庆时报》、《少年先锋报》等近百家媒体报道。2007年9月成为《新周刊》公论人物之一。2009年成为中国90后十大杰出诗人,最受欢迎的90后作家之一。
另维,真名温暖 ,九零后著名的领军代表人物之一。七岁加入中国少年作协的天才少女,连年优秀,已逾十载。曾获第十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第一、七、八届“中国少年作家杯”特等奖.一等奖、等无数全国大奖。12岁走上杂志写手之路,迄今发表文章已近百万字。 作品散见于《萌芽》、《最女生》、《花火》等,作品集《美丽时光走丢了》即将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先后被《漫女生》、《最天使》等七家杂志、出版经纪公司聘为编辑。
后博寒,90后文学优质偶像,文化公司签约作家。被新浪读书、钱江晚报等数十家媒体采访或报道。短篇小说代表作品:《散落之间》、《东风暗换年华》等;中篇小说代表作品:《这是悲伤的结构》等;出版长篇小说《寂寞钢琴》、《这是谁的90》等。主编图书品牌《昼夜》。首部城市气质作品《玫瑰花男孩》即将出版。他,单纯与深邃的结合体,爱好文学与音乐。拥有良好的家庭素养与丰富的生活阅历。善良的内心中隐藏着一份永不放弃的执着。不忧伤不快乐的淡定让他获得更多的思考时间。最大的愿望是父母永远健康快乐。
许豪杰, 990年3月出生,06年因博客和博客文章抨击社会和学校问题,博客至今已有159万余点击,博客文章500余篇,文章多次被推至搜狐博客首页,后被学校领导察觉,将其“定罪”为思想有问题的“坏”学生,使他孤立,对其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引起媒体关注。受访于《国际先驱导报》,和子尤同被誉为90后代表人物,成为90后的一个焦点。先后接受《新周刊》采访,接受《上海青年报》采访,接受《解放日报》采访。接受英国BBC电视四台采访。后参加多个w+k公司创意合作项目。
易涵晨: 90后纵狂派代表作家,绘画作者,音乐创作人。代表作品有小说《邂逅禁城》《往事恨多少》等。90后第先锋团队冰刻工作室创始人和执行总监,纵狂派概念提出者。《颠覆》新概念系列文集主编,《北边的风》杂志副主编,担任过记者,社长,影视编剧等身份。就读于陕西洋县中学高三理科。作品常见于《美文》《少年写作》《求学》《语文导报》等。在《少年写作》《作文升级》等多家刊物开设有个人专栏。曾获少年作家杯一等奖等10余次全国征文大奖。有文字百变精灵之称,媒体评价为最具潜力和炒作的90后新锐作家。
李 唐:1992年生,14岁开始创作诗歌和小说。就读于北京垂杨柳中学。作品见《北京诗报》、《中华文学选刊•少年写作》、《诗歌月刊》、《少年文艺》、《青年文学》、《诗林》。08年登陆《诗刊•下半月刊》“新星四人行”栏目。同年入选《诗选刊》“90年代大展”。诗歌在《黄河诗报》、《独立》、《春韵》等民间刊物发表。08年与诗人发星主编《90后诗人7家》,在诗坛反响良好。曾获得第五届X19诗奖首奖、首届复兴文学奖
苏笑嫣 蒙古族。1992年生。获第六届“雨花杯”全国十佳文学少年称号。作品曾在《诗刊》《《青年文学》《上海诗人》等刊发表,入选《2008中国诗歌年选》《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8诗歌》《盛开•90后天才少年作家作品范本》《闪开,90后来了》《90后新概念获奖者新作范本》等多种选本。《青少年文学殿堂》小说卷主编。曾获《诗歌月刊》“雾里青”茶世界华语诗歌大赛二等奖、第三届冰心作文奖等多种奖项。获“文化中国”等多家网站评选2009年度90后十大新锐诗人称号,入选中国诗坛90后诗人风云榜。现为中国少数民族学会会员。
符 虚 90后才华派代表作家。初中毕业,自称低级知识分子。 曾担任过多家民刊主编副主编等职务,年少的时候多次在省市级有作品获奖,有少量作品以其它笔名散见于《散文诗》《创新作文》等杂志以及《南方声屏报》等报纸。即将出版长篇严肃小说《椭圆》和《偏方》。 曾以“韩寒”的名字在网络发表《不要再给西南灾区捐水》一文轰动网络,后经著名80后作家韩寒在新浪博客声明此文不是他写的,其后有网友出来证实该文出于符虚之手。 他的新浪博客在短短半年的时候却有着很不错的点击率,在博客里发表的大量时评和诗歌受到了很多网络红人和作家诗人的表扬,博文经常被几十个网站论坛转载点击上百万。
延歌, 90后作家,推理小说作家,人气音乐才子,音乐创作人,DJ,私家侦探以及其他目前未知的身份。曾在《美文》《萌芽》《萌芽》(新概念作文)《美文》、《少男少女》、《后来》、《80后》《蔓延》《课堂内外》《许愿草》《男生女生》等杂志。10年即将由知音书局推出个人首本长篇小说《独占神话》。歌词方面,与宝宝合作完成《拼图》《燃泪》《下一个世纪》等歌曲。被媒体誉为“90后实力作家”“灵异当铺掌门人”。从未在媒体露面,却为多家报社杂志争相追踪报道。
辛晓阳,女,巨蟹座。第十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第十一届中国少年作家杯一等奖。作品常见于《中国校园文学》《课堂内外》《飞扬》等杂志与新概念各大文集中。首部长篇小说《七季》即将出版。
Ⅳ 90年代的当代文学作品都有哪些经典的文章
看到了下面几人的回答於是有一点点不太明白了:你是要的是90年代的作品吧(还是90年代人写的作品?)
若是90年代的作品 我比较推荐余秋雨《文化苦旅》 说实话余秋雨的作品长期以来风格比较明显 属於写“失落的文化”一类的 文风比较沉重 引人深思
若是90年代人的作品 我比较推荐……好吧 没想好要推荐谁 毕竟没觉得他们形成了个人鲜明的文字风格……
Ⅵ 上个世纪90年代的小说,名字和作者忘记了
好像是《祖父的遗产》。
Ⅶ 20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的代表作家有哪些人
20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作家主要有陈染、林白、海男和徐小斌等,其作品是:陈染的中篇小说《无处告别》、《与往事干杯》和长篇小说《私人生活》,林白的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说吧,房间》和中篇小说《回廊之椅》等。这两位女作家都着力于探询女性生存的私人空间。
Ⅷ 中国80~90年代的文学作家作品(作品简介)
韩寒
2000年5月《三重门》
2000年8月《零下一度》
2002年1月《像少年啦飞驰》
2002年10月《毒》
2003年9月《通稿2003》
2004年9月《长安乱》
2005年2月文集《韩寒五年》
2005年
出版赛车随笔《就这么漂来漂去》,首印40万册。
2006年
出版长篇小说《一座城池》,首印50万册。
2006年
唱片《寒-18禁》
2007年
7月14日
出版长篇小说《光荣日》(第一季)
2008年3月
出版博客精选辑《杂的文》
Ⅸ 寻找一部90年代的旧言情小说。作者、书名都忘记了。
我也想看~
Ⅹ 有谁知道90年代的女性小说家有哪些急!!
在八九十年代之交,文坛出现了另一些女作家。在开始,她们被称为“新写实”作
家(池莉、方方),“先锋作家”(陈染、林白、海男、徐坤),“新都市”小说家(张欣)
,“新言情”小说家(须兰)等。但她们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较为明确的性别态度,使她
们很快被纳入“女性文学”范畴加以讨论。
林白、陈染、徐小斌是在90年代引起较大争议的女作家“个人化写作”的代表。林
白(注:林白,1958年生于广西。原名林白薇。中学毕业后做过“知青”。1978年考入武
汉大学图书馆系。曾做过图书管理员、电影厂编辑和报社记者。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一个人的战争》、《守望空心岁月》、《说吧,房间》,小说集《子弹穿过苹果》、《
致命的飞翔》,散文集《德尔沃的月光》。另有《林白文集》。)出生于广西一个小镇,
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热带小镇的生活和童年经验成为林白作品的主要内容(或背景)
。80年代中期开始发表小说,80年代末90后代初的《同心爱者不能分手》和《子弹穿过
苹果》,确立了她此后的叙述风格和女性主题。她的小说以诗化和抒情化的笔调,通过
一个认同感极强的女性叙述人之口,描述孤立于于庸、杂乱的社会生活中的女性形象。
这些完美的女性形象与男性中心的社会处境之间的对比和悲剧性冲突,营造出一种强烈
的情绪化风格。《一个人的战争》讲述一个名叫多米的女孩的成长经历,小说中关于女
性的性体验和身体感受的描写引起过很大争议。
陈染(注:陈染,1962年生于北京。幼年学过音乐。1982年考入大学中文系,毕业后
做过大学教师、报社记者和出版社编辑。出版有小说集《纸片儿》、《嘴唇里的阳光》
、《潜性逸事》,散文集《断简残篇》,长篇小说《私人生活》。另有《陈染文集》。)
的创作经历了多次转变。大学期间曾写诗,自80年代中期开始写小说。早期的小说主要
表现校园中现代青年的精神状态,以1986年发表的《世纪病》为代表。其后,她以一个
名为“乱流镇”的小镇上人们怪异的生活为主要内容,写了一系列带有“魔幻”与象征
色彩的小说。自1990年的《与往事干杯》起,她的创作转向现代都市的女性生活和女性
经验,尤其擅长表现独居的知识女性的生活历程和情绪体验。这类小说往往以女性第一
人称形式,叙述一个在家庭、婚姻和社会处境中有着创伤体验的知识女性在幽居生活中
的情绪感受。由于小说采取的叙述方式带有自传色彩,而表现的内容往往是女性个体成
长经历中的涉及性别问题的部分,陈染的小说被称为“私人写作”。她的长篇《私人生
活》是她的女性成长主题、反讽性叙述和反叛性立场的一次集中体现。陈染对小说文体
频为精心,注重“陌生化”的表达形式。
徐小斌(注:徐小斌,1951年生,北京人。1978年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毕业后曾
任教于中央电视大学。现为电视剧制作中心编剧。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海火》、《敦
煌遗梦》、《羽蛇》,小说集《迷幻花园》、《如影随形》、《蓝毗尼城》等。)80年代
初开始发表小说。1989年发表的短篇《对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调查》,写一个被视为精神
病患者的女孩独特的精神感受和神秘的心理幻象,引起人们的注目。90年代主要的作品
是《迷幻花园》、《双鱼星座——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古老故事》、《羽蛇》等。她
的小说在人物的心理体验和叙述内容上,都带有神秘色彩,往往以一个可读性的故事包
裹着作家关于命运、生命和文化的思考。她的小说取材上刻意的神秘化,是她创作的特
色,表现她对于某些不可知情景进行探索的强烈兴趣。
海男(注:海男,原名苏丽华,云南人。1991年毕业于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从事杂
志编辑工作。主要作品有诗集《风琴与女人》、《虚构的玫瑰》,长篇小说《我的情人
们》,小说集《香气》、《疯狂的石榴树》,散文随笔集《屏风的声音》。)1982年开始
文学创作,开始主要写诗,后转入小说创作。她的小说在主题意象、结构、语言等上都
有较强的诗的色彩。她往往从某种带有原型色彩的关于死亡的记忆进入小说,一般没有
完整的故事和对话,将小说组织起来的是死亡、诗意、生命等形而上的抽象主题。小说
中充满着片断性的情境和意象情绪的描绘,而构造了明显的“零散化”的小说特征。
张欣(注:张欣,1954年生于北京。1969年入伍。1984年转业,从事专业创作。主要
作品有《真纯依旧》等。另有《张欣文集》。)从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她的创作分为前
后两个阶段。早期的作品缺乏独特色彩;自1992年发表《绝非偶然》开始,她主要以言
情小说的形式讲述南方都市的职业女性面对事业、婚姻、家庭、爱情的处境与选择。她
的作品表现出对都市文化趣味和流行时尚的熟谙,能够机敏地将南方都市流行语转入小
说的叙述语言之中。小说的可读性、浪漫色彩和对“姐妹情谊”的信任,合成了一种新
的言情小说形态,而拥有较多的读者。但在情节和人物类型上常有雷同和重复。
迟子建(注:迟子建,1964年出生于黑龙江漠河。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树下》、《
晨钟响彻黄昏》,小说集《北极村童话》、《向着白夜的旅行》、《白雪的墓园》。)出
生于黑龙江省北部的漠河。小说主要取材于她生长的东北农村。与萧红的小说在表现内
容和叙述风格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她的《秧歌》、《东坊》等小说,借助于一种儿童视
角,讲述东北农村的风俗和人的生存状态,常常传达出一种人在漫长时间中的沧桑感。
女作家还有徐坤、须兰等。徐坤(注:徐坤,1965年生于沈阳。1989年获文学硕士学
位。从事文学研究工作。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先锋》、《女娲》、《游行》、《行者妩
媚》。)的《先锋》、《白话》、《游行》等小说较为引人注目。她的小说注重对既有的
小说材料的再处理,尤其重视以一种调侃的方式消解80年代形成的诸种中心话语。须兰(
注:须兰,1968年生,上海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须兰小说选》、《思凡》。)的《仿
佛》、《红檀板》、《纪念乐师良宵》等,则擅长于对特定历史情境中的人物心态和命
运的再叙述,刻画一种遭受深刻创痛的精神状态。她将自己叙述的故事称为“听来的故
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