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全集作者 > 推荐的古文小说作者

推荐的古文小说作者

发布时间:2021-10-05 04:58:43

Ⅰ 推荐几个好的小说作者,辛夷坞、郭敬明不要。最好擅长古文,不过别的也可以。

四叶铃兰(作品:江山如画)
御前承墨 (我以千面候君心)
天衣有风 (凤囚凰)
别的忘了名字,,自己感觉这基本还不错,不求采纳,仅分享一下,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Ⅱ 请推荐几本古代小说

媚人泪娃儿
作者:惜之
本来嘛!这卖了身,命就是别人家的了,人家爱怎么"用"就怎么用嘛!只是,要她拜堂去当人家的冲喜小新娘?!这……她是不反对也没啥意见啦!说来说去不就是为了赚银子好替爹爹报仇吗?只要有钱赚,当丫鬟还是当少奶奶?一样啦!反正她那无缘的病相公薄命得很,只要等他两脚一蹬一命呜呼之后,这偌大的家产不就全是她的了?--咦?难道她这个"喜"还真是冲得歪打正着?没想到他没死成还活蹦乱跳好得很?!唷!还有女人敢上门抢她的男人?!跟她当姐妹?!哼!门儿都没有!

Ⅲ 推荐几本关于古代的小说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语言生动、场面宏大、个性鲜明,塑造出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许多不朽的历史人物形象,其出色的文学成就,使它的影响事实上已深入到中国文学、艺术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三国演义》全书出现以前,中国各类小说一般都篇幅短小,有些甚至只有几十个字。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中国小说如何由短篇发展至长篇,这点我们要注意。原来宋代讲故事的风气盛行,说书成为一种职业,说书人喜欢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为题材来敷演,而陈寿《三国志》里面的人物众多,事件纷繁,正是敷演故事的最好素材。三国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来在民间也已流传,加上说书人长期取材,内容越来越丰富,人物形象越来越饱满,最后由许多独立的故事逐渐组合而成长篇巨著。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会上经过漫长时间口耳相传,最后得到辗转加工,集合成书,成为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种了不起的集体创造。与由单一作者撰写完成的小说在形态上有所不同,很值得我们注意。这种源出众手的小说,后来还有神魔小说《西游记》和另一讲史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对后来的小说相信有一定的启导作用。讲史文学的源流,这部巨著本身的文学价值,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入讨论。

一、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拥刘反曹

1、 拥刘反曹思想在作品中的表现;

2、 拥刘反曹思想的形成:四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的,罗贯中继承并将它熔铸到了作品中,毛宗冈在修改时又加强了它;

3、 拥刘反曹的内涵:反映了人们对德治仁政的理想和反对暴政的意愿;是民族思想的反映;是正统思想的反映。

二、刘备、曹操形象。

1、 曹操:奸诈、残忍、虚伪;雄才大略、远见卓识;——这是一个复杂的形象,罗贯中即写其短,也写其长,又不影响他的倾向性。

2、 刘备:即理想化的人君形象,同时又有统治阶级代表人物所特有的虚伪一面。

三、战争描写。

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

相似处:都是以弱对强、都用了火功、结局都是弱者胜。

不同的特点:斗争双方的特点不同、面临的情况不同等,使之写来绝不雷同。

学习内容

一、讲史文学之源流

宋代说话技艺十分发达。说话的演出地点不限于勾栏瓦肆,一般村野寺庙也有演出。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首都汴京著名艺人霍四究以“说三分”著名,说三分即讲三国故事,而尹常卖以说五代史见称,二人都是讲史好手。

说话人无论是否高手,都需要讲稿。当时有专门编写讲稿的“书会”。书会中人既要编写故事,就不能不具备较为深厚的文艺修养和广博的历史知识。说话人的稿本经过不断润色增删,就有可能演变成为篇幅越来越长的小说。

宋代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录说话四家:

说话有四家:一者小说,谓之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说公案,皆是扑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说铁骑儿,谓士马金鼓之事。说经,谓演说佛书。说参请,谓宾主参禅悟道等事。讲史书,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最畏小说人,盖小说者能以一朝一代故事,顷刻间提破。

其中第四家为“讲史书,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战争之事。”说三国故事应属于这一类。

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可以说是直接或间接汇集了唐宋流传的三国故事,特别是小说者所讲“一朝一代故事”之讲稿材料,是经过无数次增饰修改而成的作品。下面提到的《全相平话三国志》虽是元代产物,但它的祖本可能源自宋代说话人的手稿。

说话材料如何成为话本小说?大概说话人起初靠口耳相传,不靠文本,但口耳相传,容易忘记,故事越增饰,则内容越繁复,越不易记忆,唯有利用文字记录下来,以免讲说时遗漏。文字记录不断整理,则篇幅越来越大。这里有两个小问题值得思考:一是最初稿本可能会较为简单粗糙,后来的整理增订本可能较为繁富复杂,但删节本却相反;二是初稿一旦钞写流传出去,因为由不同的艺人或文人各自润色演绎,同一故事稍后可能出现众多不同的版本。这里举一两个例子说明。现存《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三卷,是元朝英宗至治年间(1321年一1323年)建安(在今福建北部)虞氏刊本,每卷卷首都刻“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一般简称《三国志平话》,原作者姓名已佚,学术界认为是元代讲史艺人说话的底本。这个本子现藏日本东京内阁文库,有一百三十八页,每页上下两栏,左右两页合起来,上面为一图,下面为文字。说话人拿着这个本子,看图览字,可以口沫横飞,随机敷衍。这不一定是说话人的初稿,却是一个较早版本的稿子,可以看出它较为简单粗糙的特点。另外一个例子是《三分事略》,又题为《三国志故事》,上图下文,三卷,不题撰人,也属建安书坊刻本。虽然上、中卷首行题刻“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上”、“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中”,又封面有“甲午新刻”四字,学术界大多认为并非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甲午(1294年)之刻本;乃书商故弄玄虚,实是元至正十四年或元明易代期间之产物。因为上、中、下三卷,每卷最后一页或二页之前,均故意漏刻二至三页故事,但页码却连接而无中断,明显是书商偷工减料,为欺骗顾客而做的手脚。删节本通常都是为了减省成本而印制的。

鲁迅称宋之说话人多高手,而不闻有著作;现存讲史平话多为元人作品(1982,127页)。其中《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和《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均具备《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是其雏形。

总括这一小节内容:中国讲故事的源流很早,宋代说书人尤其喜欢讲史。北宋时已有霍三究以说三分著名。但三国故事的零星片段流传甚早,于唐代已有记载。宋人致力增饰铺张,因而内容更丰富,情节更精彩。现存《全相平话三国志》是元人作品,应该是《三国志演义》的胚胎。

二、《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年代和版本

这一节“作者、版本和成书年代”提供的资料,其中涉及争论的问题甚多,建议不要死记材料,知其梗概便可。

作者

在漫长的专制帝王统治时代,很奇怪的是,中国小说和戏剧一直遭受正统文士的忽略和歧视,以致这类作品多半是遮遮掩掩、偷偷摸摸的出现。其作者或用化名,或不留名,总是难得清清楚楚知其生平,使人遗憾。我们这个课程选讲的几部巨著,其作者无一不有类似的情况。

《三国演义》的作者,一般说是罗贯中。有关其籍贯、生平事迹的记载很是分歧,材料也都很简略。

关于罗贯中的籍贯主要有四说:一是太原人,二是杭州人,三是东原(山东东平)人,四是庐陵人。数十年来,以前两种说法为多,但迄无定论。今人刘知渐、王利器、沈伯俊、周楞伽等人均持东原说。从现有资料看,以东原说较为可信。

—、太原说

明佚名《录鬼簿续编》云:“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

二、杭州说

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三云:“《三国》、《宋江》二书,乃杭人罗本贯中所编。予意旧必有本,故曰编。”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卷二十五“委巷丛谈”云:“钱塘罗贯中本者,南宋时人,编撰小说数十种。”

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七“经籍考·传记”类云:“《水浒传》罗贯著。贯字本中,杭州人。”

三、东原(东平)说

明庸愚子(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云:“若东原罗贯中,以平阳陈寿传,考诸国史,自汉灵帝中平元年,终于晋太康元年之事,留心损益,目之曰《三国志通俗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

王利器《罗贯中与〈三国志通俗演义〉》(1983,240-265页)从元代赵偕(字子永,慈溪人)《 赵宝峰 先生集》卷首所附《门人祭宝峰先生文》所列三十一门人中找到罗本和高克柔二人,认为罗本即罗贯中。这涉及《水浒传》的作者,《水浒传》中唯一的好官是东平太守陈文昭,何以如此?原来慈溪县令陈文昭向邑人赵宝峰执经请业,行弟子礼,宝峰以治民事告之。因此清人编《宋元学案》就将陈文昭也列为宝峰先生门人,于是不难解释《水浒传》唯一好官是陈文昭之谜。《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撰、罗贯中纂修”,罗贯中分明是罗本,东平是其父母之邦。把这个好官说成是东平太守,王利器认为是“罗贯中精心安排的”。

周楞伽《关于罗贯中生平的新史料》(谭洛非编,1992,119-130页)也从《 赵宝峰 先生集》和《宋元学案》找寻资料,认为罗贯中原来名本,字彦直,东平人。元亡后投奔居于浙江慈溪的兄长罗拱字彦威,罗拱为宋宗室后裔赵宝峰的门人,所以罗本也师事赵宝峰。贯中恐是别号。

至于罗贯中的生平,有以为是南宋人。有以为是元未明初人,《漫稿》以为元未明初人这说法较合理,理由是元末明初动乱的经历和作家的政治抱负对《三国演义》的创作有实质的影响。以下引述周邨、冯其庸、章培恒、周楞伽等人的说法:

—、南宋人(周邨)

周邨《书元人所见罗贯中〈水浒传〉和王实甫〈西厢记〉》(1985,76-82页)一文,认为“罗贯中可能是南宋人或宋元间人。”其说可约略参考前面“讲史文学之源流”一节我们所引周邨的意见。

二、约生于 1295年前后(冯其庸、章培恒)

冯其庸《论罗贯中的时代》(1991,80-93页),认为既然罗贯中与葛可久并提,葛是元人,罗当然也是元人。从《录鬼簿续编》的记载推算,罗贯中大约生于元贞元年(1295年)前后,死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前后,大约活了八十五岁。

章培恒《关于罗贯中的生卒年》(1982,第三期,120-126页)坚持以书中今地名来考证一本书的成书年代,并藉以追查作者在生时间,他认为《三国演义》约成书于1329年前后,其时罗贯中当在三十岁以上。

三、约生于1330年(鲁迅、周楞伽)

鲁迅《史略》(129页)认为是“元明间人”(约1330-1400年)

周楞伽《小说札记》(1981,第四期,76-82页)同意鲁迅的说法,认为罗贯中“是由元入明的元末明初人”,且可能是慈溪人。

结合各家意见,大致是这样:罗贯中东平人,原名罗本,字彦直,别号贯中,又号湖海散人。大约为元末明初时人,曾入张士诚幕府,后来隐居浙江慈溪,从事创作,明初去世。著有杂剧三种,今存《宋太祖龙虎风云会》;又著小说六种《三国演义》、《小秦王词话》、《隋唐志话》、《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一般相信,《水浒传》这部小说也包含了罗贯中的心血。

成书年代

《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主要有四说:一是宋或以前,二是元代中期,三是明初,四是明中叶。无论如何,因为不能否定罗贯中为《三国演义》的编撰者,则写作年代就无法跳出罗贯中生活的时代,成书年代必须结合罗贯中的生卒岁月来看。

一、宋以前说

周邨主张《三国演义》成书于宋或北宋以前,我们前面已引述他的说法(见本单元,第3页)

二、元代中期说

袁世硕《明嘉靖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乃元人罗贯中原作》(1991,94-108页)一文认为该书用三百三十多首诗来品评人物,收束情节,与宋元间的平话很近似。且引用时或言唐贤,或言宋贤,不言“元贤”,实是元人口吻;书中小字注中所提及的今地名,除了个别几个笔误外,几乎全与元代行政区名称相符。因为其中江陵、建康、潭州均为元天历二年(1329年)以前的旧地名,因此将作注的时间断在此年,再往后延伸十几年,基本上可以确定书成于元中期,大约是十四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他并认为罗贯中生卒年约为1300年至1370年,而嘉靖刊本可视为罗贯中原作。

三、明初说

欧阳健《试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年代》(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83,280-295页)一文认为《三国演义》成书于明初。他不同意袁世硕断书中小注年代于天历二年(1329年)以前,认为地名情况复杂。他认为罗贯中在明初开笔,第十二卷写作不早于洪武三年(1370年),全书初稿完成于1371年以后。他还认为根据《门人祭宝峰先生文》以齿序排名,罗本处于第八位乌斯道(1314年生)和第十三位王桓(1314年生)之间,生年约在1315年至1318年之间,卒年估计在1385年1388年之间。开笔时罗本贯中约五十馀岁。

四、明中叶说

张国光《〈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于明中叶辨》(1983,266-279页)一文认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三国志平话》为基础写成,而元刊《三国志平话》为新安虞氏至治年间(1321-1323)所刊五种平话之一,篇幅仅有八万字,文笔粗糙简陋,《三国志通俗演义》篇幅为其十倍,手法成熟,从发展过程看,必远远产生于平话之后。张国光因此认为,“此书的撰成,既不会是元代,也难以肯定是明初,其时当在明中叶。为此书写序的庸愚子蒋大器很可能就是它的作者。”他估计由于蒋大器写序后无钱刻书,过了二十年才由修髯子印行。

值得注意的是,张国光是抛开罗贯中作为《三国演义》作者来立论的,这样就不必顾虑成书年代是否与罗贯中生卒年配合。如若结合罗贯中生平来看,以第二和第三两种说法较为接近事实。如果第四种说法合理,则明中叶是开始流传的时间。

版本

—、嘉靖本

现存明嘉靖壬午(1522年)刊本。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各则题目唯七字。书署名“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要注意的是,以前很多学者认为它是最接近罗贯中原作的版本,甚至是罗的原著,但现在怀疑者不少。

二、志传本

现存有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刊刻的几个版本,简称“万历诸本”。以刘龙田乔山堂刊本、余氏双峰堂刊本较早。值得注意的是,内容与嘉靖本有些不同,文字较质朴。不少学者认为“志传本”的祖本较嘉靖本早。

三、李评本

“ 李卓吾 先生批评三国志”,系万历后、天启间无锡人叶画假李卓吾之名伪作评语刊行,故又称“伪李评本”。将嘉靖本回目每两则并为一回成一百二十回本,不分卷。现存明建阳吴观明刊本等几种。清代毛宗岗据以删削修订为毛评本。

四、毛本(毛评本)

“毛宗岗评三国志演义”,清康熙刊本,六十卷一百二十回。毛纶、毛宗岗父子假借金圣叹名义评改“伪李评本”,全面修订而成。鲁迅说毛氏父子主要进行三项工作,一曰改,二曰增,三曰削,其余小节则“一者整顿回目,二者修正文辞,三者削除论赞,四者增删琐事,五者改换诗文”而已。应该注意的是,李悔吾认为该书比以前的版本更强化封建正统思想,而在艺术加工方面则大大超越以前各本。

这四个版本系统,总归起来,实际只是三种而已:一是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系统,二是《三国志传》系统,三是毛评本系统。至与“李评本”因为被毛宗岗修订后已融入毛评本,跟毛评本应属同一系统。目前书坊排印的本子,绝大多数是毛评本系统,不过在校勘时通常会参考嘉靖本的异文做些改动。

三、三国故事的形成经过

晋陈寿编撰《三国志》,刘宋时裴松之引书四百馀种为之注。我们知道魏晋六朝品评人物风气盛行,品评人物总须根据具体事迹;后来《世说新语》更具载不少魏晋时期各种人物的妙人妙事。品评人物风气流传一段时间,影响所及,许多人对于当时人物的言行十分熟悉。在谈说过程中,一方面兴趣浓厚不减,而口耳相传之间又增添讲者的主观意见和个人色彩,对于人物和事件的描述刻画遂有越来越精彩的现象。

例如说两晋南北朝记叙、描写、歌咏三国故事和人物的文献有三十多种。这是现存文献而言,实际一定不止此数。

唐代论述三国的诗文一百四十多篇,宋代则有约八十篇。这些也都是指今日所知材料而言,当时出现而遗佚的必定更多。

元朝除诗文外,元杂剧以三国故事入戏的有六十多本。这更值得注意,一是当时三国故事个别片段巳发展得很成熟,才能编为戏本,二是戏比诗文流传更广泛,影响更大,与小说发展变作互为因果。而宋以来流传的说三分,此时成为平话小说《三国志平话》和《三分事略》,更成为三国演义小说的基础。

《三国演义》是长篇小说,但原来的故事却是零星存在的。这些零星材料如何最终组织成长篇巨著,实是一个有趣的过程。这过程可说是年深月久。由于它根本不是正史——如果雷同正史,则《三国志》成书后就无须再编撰甚么《三国演义》了。当然《三国演义》的取材,既有直接取自《三国志》的,也有间接取自《三国志》的注文以及其它六朝文献的史料,更多的则是后世已敷演充实的(俗语“加料”)故事材料。尤其是元代戏剧作品,已将三国故事贯串成有血有肉的生命。综论三国故事的形成经过,可以分为下述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陈寿《三国志》成书以前的记载,大部分是史料,包括历史人物的出身、言行等记录和传说。陈寿《三国志》录取其中一部分做材料,编撰正史,但更多的材料则遗留在文人笔下或民间。

第二个阶段是《三国志》成书后初期,尤其是东晋、南北朝,因为去三国未远,仍有大量文献和民间传说流行,但故事内容大约无可避免开始出现增添或转变的情形。

第三个阶段是唐,宋时代文人的歌咏和说故事者的敷演,前者可使故事传说走向理趣,后者则使零星故事组合成较长的单元。

第四个阶段是元剧作品。元代许多剧作家都尝试将三国故事敷写成情节精彩的剧本。就以吕布和貂禅的故事为例,现存的剧本有无名氏《锦云堂暗定连环计》,郑光祖《虎牢关三战吕布》,武汉臣《虎牢关三战吕布》(残缺),于伯渊有《白间斩吕布》。另外元南戏有《貂蝉女》(残缺)。见微知著,可以估计元剧作家对全部三国故事发扬光大之贡献。

第五个阶段是罗贯中的成书。“三国志通俗演义”一书“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确是的论,尤其是博采各种典籍包括史注、笔记、传说、平话、剧本、诗文等,共冶一炉,成为巨著。这当中实际上汇集了千千万万人的心血;在罗贯中以前,在故事文字和情节方面进行修改加工的无名作者,也同样功不可没。罗贯中可以说是后期一个集大成者。

四、《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坊间流行的《三国演义》毛评本在书前有一篇《读〈三国志〉法》。这是一篇教人如何欣赏《三国演义》的文章,包括内容和文学技巧的剖析。当中不是每一个观点都正确,但却是很有启发性的,不可不读。

主题思想

三国演义这部巨著大致上以陈寿《三国志》的历史范围为基础,从文学角度再现了汉末黄巾起义到西晋统一这八九十年间的演变过程。因为历史大事不便随意纂改,但其中细节却可尽情发挥,作者在编写时可以融入个人的主观成分,成为思想性较明显的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处处尊刘贬曹,与陈寿《三国志》以魏晋为正统有别,历来视此为《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扬刘抑曹是《三国演义》的主调,尤其是现在流行的毛评本,说“强调正统”是该书主题,应该不会错。而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观念,也与作者所处元未明初的时代背景有些关系。

五、《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一、描写战争:二、塑造人物形象;三、结构艺术;四、语言特色。

描写战争

第一点是战争的多样化。书中描述了上百次战争,可以分为陆战、水战,或水陆混合战,例如水淹七军;又可分为攻战、守战;或分伏击战、偷袭战;或分阵地战,游击战;或主将比试,或两军混战,形式多样化。

第二点是军事行动与政治策略相结合。如曹操南侵并非毫无目的,是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刘备联吴抗曹是为了有立足之地,然后振兴刘氏的汉室基业。诸葛亮南征是为了解决与南方少数民族的纠纷,稳定后方,以便全力对付势力强大的曹魏。

第三点,战争的胜负系于智谋。关键在于运筹者的智能,能不能采纳部下的善计良策,能不能正确判断敌情,能不能客观分辨忠奸,能不能冷静处事。大小战争的胜负无不与斗智用计拉上了关系。《漫稿》举了许多例子,建议翻阅原书。

第四点,着重写人,不着重写战争过程。吸收《左传》描写战争的经验而详写谋略,略写战斗过程;详写占得上风者,略写位处下风者;详写将胜者,略写将败者。通过几场交锋,逐步将人物性格形象塑造出来。

塑造人物形象

由于鲁迅在《史略》批评《三国演义》“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过去的评论家多受影响,不敢推翻其说,几成定论。其实鲁迅的看法是有偏颇的,《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方面或有忠奸分明的主观意图,但并非黑白分明一面倒。孔明料事如神,但并非永无错误,曹操是奸雄,也不是毫无优点。关羽忠义勇俱全,然而骄傲自用,不顾大局,屡屡如此。例如:要与马超比试武功;谩骂孙权,拒不联婚;耻与黄忠并列,不受五虎将印;四是轻视陆逊,因而招致失败。

结构艺术

三国故事基本上以魏、蜀、吴三国兴亡为纵线,以战争发展和人物活动为材料。九十多年的兴亡史大约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由黄巾之乱至赤壁之战为第一阶段;三国鼎立至诸葛亮病逝为第二阶段:此后至晋统一天下为第三阶段。其间穿插以魏、蜀、吴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纷争,把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争和文臣武将的奇谋险计逐一带出,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大故事。由于传统章回小说的结构回合之间前后呼应,在紧随主线发展之下,分散之中有集中,首尾一贯,形成一个统一的小说系统。

但是,在处理长达九十七年的历史事件中,由开始至诸葛亮病逝共五十一年用了一百零四回,而后面的四十六年,时间长度其实几近一半,却只用了十六回来概括历史演变,其分量安排明显并不平均。原因何在呢,因为《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前五十年正是蜀汉由无至有,由弱至强,遂能联吴抗曹,三分天下这些光辉事迹自然值得大书特书,但诸葛亮一死,形势急转直下,蜀汉开始面临溃亡,时日无多,因而篇幅大为缩小。可见作者在结构方面,处理时间这一因素是有轻重之分的。

对魏、蜀、吴三国的描写,蜀、魏之间有战无和,蜀吴之间和多于战,吴魏之间则战多于和。然而重点始终放在蜀、魏这边,对吴国描写是有些忽略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研究三国人物者也有意无意间偏重于蜀、 魏 君臣方面。换句话说,作者在确定主次方面,也是颇用心思的。

由于《三国演义》是战争小说,描写战争题材,从围绕大小战争故事所形成的特殊情节去观察,也可以理出一个结构脉络。郑铁生《三国演义艺术欣赏》就尝试这样去分析其结构,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彝陵之战三大战役为主线,中间夹杂一些较次要的辅助性战役,贯串了全书,形成一个战争系统(1992,246-273页)。冒忻和叶胥也有类似的说法,他们以赤壁之战为例:从起因到结束,共计八回,其间包括曹操下书,诸葛亮舌战群儒,蒋干中计,黄盖用苦肉计,孔明借箭,借东风,华容道释曹操等一系列小故事,各小重点组成了大重点,成为组织严谨的结构。

语言特色

《三国演义》是用浅白的文言写成的,言简意赅,语气明快。这在封建时代一般稍能识字者,大约均可欣赏,有利于传播。

《三国演义》一书,特别是毛评本,移用了古代文学家很多诗词,与白话文比较,使用浅白文言文,更能够使之与这些诗词在语言风格上较为统一和谐。

《三国演义》一书创造了很多成语,引用或自造许多谚语,生动活泼,丰富了中华民族的语言。

六、《三国演义》对后世文学之影响

《三国演义》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有几个方面,一是该书是历史小说鼻祖,后世历史小说不少以之为典范,模仿其体制结构;二是该书故事精彩,明清以至近世戏剧家多从中取材改编为剧本;三是后世诗文作品取以为典故,或作为咏唱题材;四是《三国演义》语言精警,能丰富后世作家之用语。

Ⅳ 古文小说推荐

1、《兰香缘》作者:禾晏山


简介:

她是首辅的孙女,家族卷入夺嫡风波获罪。
与新婚丈夫双双死在发配途中。
她带着记忆转世投胎,成为江南望族林家的家生丫鬟陈香兰。
这一生,香兰有四朵桃花。
一朵不能要,
一朵她不要,
一朵还没开好就谢了
还有一朵......唉,不省心啊......
这是一个小丫鬟想脱离宅门而不得的故事

2、《良婿》作者:意千重


简介:

常怀感恩之心,却不懦弱纵容。
来到异世并侥幸活下来的许樱哥倍加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面对偏离了计划的人生以及来势汹汹、誓言追讨血债情债的债主,
她勇猛出击,努力守护所珍爱的一切。
总的说来,这是一个复仇和反复仇,男主反复抽以及复仇没成功后以身抵债的故事。

3、《两世冤家》作者:杀猪刀的温柔


简介:

活了两辈子,赖云烟最倒霉的事,不是她穿越了;
也不是穿越了嫁了人,丈夫搞大了庶女妹妹的肚子,后来还把她休了;
更不是她休了之后,亲哥跟前夫成了政敌,成为弃妇的她还不得安宁;
当然,也不是好不容易熬到亲哥政敌的前夫死了,她高兴没多久,她自己又死了;
也还不是她突然发现自己重生了,还重生在了跟前夫成亲的那天;
而是,她发现,她重生了,她那明面坦荡君子,内里阴沉狡诈无比的前夫,他,也重生了。
为此,重生的很多年后,赖云烟很想写一本书,题目就叫:我倒霉的两辈子。

4、《两只前夫一台戏》作者:电线


简介:

两只前夫鸣翠柳,一行媒婆上青天。
男人心,海底针,捞不上,猜不透。
都说是千里姻缘一线牵,不想,这根线牵得不牢靠,断了,绊得我好不惨烈。
再拴上一根,又断了,断得我只剩下一抹渣渣。
我不由深思,究竟是这红线太残次,还是这月老不靠谱?

5、《烈火如歌》作者:明晓溪


简介:

上古时代,暗河宫危害天下苍生。宫主暗夜罗喜欢师姐暗夜冥,但暗夜冥嫁给了侠士战飞天。暗夜罗为报复战飞天,将战飞天家刚出生的女婴和烈火山庄庄主烈明镜刚出生的男婴掉包。烈明镜为女婴取名烈如歌,战飞天为男婴取名战枫。战飞天去世,烈明镜收养战枫。烈如歌与大师兄战枫、二师兄玉自寒一起长大。烈如歌与战枫相爱。暗夜罗发现烈火山庄日益壮大,决意破坏。他骗战枫说杀害战飞天的凶手是烈明镜。战枫和烈如歌分手。烈如歌结识银雪公子,银雪公子爱慕烈如歌,尽心保护如歌。战枫误信暗夜罗,杀死了烈明镜,嫁祸霹雳门。烈火山庄管家裔浪当年参与掉包婴儿事件,内心忏悔,向战枫吐露真相。战枫意识到自己杀死了亲生父亲烈明镜,他决意向暗夜罗复仇。烈如歌与战枫、玉自寒、银雪一起联手制服暗夜罗。从此暗河宫消失,百姓过上安定生活。

6、 《屠户家的小娘子》作者:蓝艾草


简介:

胡娇彪悍,许清嘉文雅。
他们的婚后生活是这样的:
胡娇:“相公你说什么?”
许清嘉:“……身为妇人就应恪守妇德……”
胡娇:“相公我耳背,你近前来说……”缓缓举起手中刀……
许清嘉……许清嘉强挤出一抹笑来,“娘子……娘子言之有理!”
原本是驯妇记,最后变成了驯夫记。
胡娇:“……”我啥都没干!
许清嘉:……娘子言之有理!”内心默默流泪:谁能告诉我,当大官还要附赠个怕老婆的属性?这不是真的!

Ⅳ 给我推荐几个写古代言情小说很好看的作者

秋夜雨寒的“三生三世”系列,分别是《跨过千年来爱你》,《若爱只是擦肩而过》,《终难忘》,都是一对一的,都是一心一意的,特别是《跨过千年来爱你》,很唯美的人,很唯美的故事,而且绝对不是小白文,女主慕容枫是很冷清的类型,很有气质,我很喜欢,男主也是一直只喜欢女主一个人,总之很美的小说。

还有就是藤萍的小说,比如《祸福朝夕》《名刀狻猊》,藤萍的小说都很好看,特别是文笔很好,但是很多都有点虐,但是这两篇是很温馨的,《祸福朝夕》里的奸商公孙朝夕啊很好玩又是超聪明的,我想你一定会喜欢的

再来就是倾泠月的小说,可能不够温馨,但是很好看,很大气,比如《且试天下》《兰因璧月》等等,主要是女主角很强,与男主角的能力、智慧是对等的,所以谈不上很虐,女主男主都很帅。

另外,彭柳蓉的小说也不错,特别是《凤凰泪》和《天心》,带着点恐怖和诡异,又唯美的不得了,比如《凤凰泪》讲的就是鬼王明月和凰如月之间从千年以前到千年以后的一连串故事,男主和女主都帅呆了啊-------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给你介绍几本类似的有点搞笑又文笔很好的小说吧,《香蜜沉沉烬如霜也是讲神仙的哦,很不错啊,还有《初了你我还能爱谁》,很搞笑,很好看啊,还有《红莲令》,女主很帅啊---

这些都是本人自己看过的,都是我很喜欢的,而且这些作者的文笔都是很好的,希望你能喜欢。

Ⅵ 超好看的古代言情小说推荐

如果楼主满意,望采纳
古代或穿越:歌尽桃花
倾泠月的且试天下,兰因璧月,凤影空来等等都很好看,文笔很好
海青拿天鹅的白芍等,文风古朴雅致,不落俗套
冬至公子(女扮男装)
殿下,臣知错了(诙谐搞笑,晋江vip完结)
丐行天下(名字不怎么吸引人,但内容文笔不落俗套)
庶女要奋斗(男主腹黑)
如果我们不曾相识(有点散文风,文笔不错)
瑾年绝恋醉流苏(前面有点虐,但后面很温馨,男主风华绝代)。。经典
芙殇(有点虐)
驸马非马(花火)
闲花弄影(花火,不一定有电子书下)
月沉吟
凤囚凰(男主腹黑)
妃倾天下
醉玲珑
蔓蔓青萝
绾青丝
鸢鸢相报(花火)
逃之夭夭
维和粽子的暮阳朝升,公子难求(有点虐,结局是好的),公子无耻等
悦薇的鸿孕当头和对不起滚远了(搞笑)
执子之手将子拖走(腹黑两只)
梦三生的笑倾三国,美人殇等(文笔很好,又搞笑又感人,结局还好)
炼之蜻蜓的月在回廊系列(武侠言情),月下千年系列,娘子爬墙记,极乐幽冥志等
周玉的家有刁夫,家有刁妻,凤逆九天,火爆妖夫等(篇幅较长,但文笔还不错)
我的夫君谭画眉(种田,小温馨)
白粥情事
不只是狐狸(带点仙侠色彩)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仙侠)
苏记棺材铺
谁把流年偷换,又名祖宗,给我一只签
白日衣衫尽(重生,还不错)
吹不散眉弯(有点虐)
皇后刘黑胖(搞笑温馨,还好)
幽期不负言(搞笑)
公子,你认错人了(如果喜欢这本书,可以搜一下这个作者,在我看来,他写的书风格情节几乎都差不多)
小七,且慢
水潋青峭锦衣染(伪姐弟恋)
不负如来不负卿(穿越经典)
江山为聘
琉璃乱(有点虐啊)
盘丝洞38号(仙侠)
所遇非淑
红杏泄春光
福运来
跑跑江湖打打酱油
清月见和他的狐狸
祭司的情人
青瑶夫人
祸国(经典)
牵情
无名(有点虐,有点看不懂)
臣欢膝下(女扮男装)
天下最二(温馨搞笑吧)
下堂妻的悠哉日子(好看)
潇洒出墙(小晚的文都还可以)
将军媚(女扮男装)
男人如炉鼎(仙侠,很好看,女主有点冷清)
黑颜的幻神劫天寂(男主非常迷人),葬情鬼夕雨等等。(有点虐,但结局是好的,作者文笔很好,很感人)
沉香如屑(仙侠)
帝王业(经典)
宫斗文:坏妃晚晚的代罪囚妃等

Ⅶ 有多少文笔好的古文小说推荐

《来自男主后宫的宠爱》

百合文,别看名字有些沙雕,但是文笔是相当的好。专
我爱里面的属句子!环境描写!

――它本就是你的天赋异禀,你的一往无前。
――她微微垂眸,掩去眼里的森冷冰河。

还有好多超有意境quq,我写不上了因为全都是的。强烈推荐quq

Ⅷ 推荐好看的古代小说


邪医毒妃
》穿越玄幻,一对一,
男女
主身心干净,宠文

绝艳妖娆的华夏古武
宗师
,魂附
异世
身中剧毒的谜样弃婴,
嚣张至极的
小毛球
路过,
小爪
一指,“作为本大爷第一个接受的
人类
,本大爷救你!”
慵懒邪魅的男人阴险一笑,“要救她,不可能,除非你乖乖与她契约。”
于是——
这样的景象便时常出现:一个绝色少女牵着一个漂亮宝宝的手,在灵兽遍布的黑作
山脉
上散步,身边时常还跟着个
银衣
慵懒的美男……

红衣
绝艳、腹黑潇洒的她,走出山脉,走入大陆,绽放
耀眼光芒
,令无数男女为之疯狂
之时

某位孤傲狂放的俊美男子,黑着脸,一把将她揽在怀里,咬牙切齿:“本王的女人,岂是尔等也敢窥视的?!”
漂亮宝宝那一张小脸上也是满满的愤慨:“本大爷的女人,尔等也敢妄想?!”
武力当道,
权势
翻天,
前世
已矣,今生她必
再踏巅峰
,追寻更高的武道境界!
且看华夏一代
古武
宗师,如何在这异世崛起苍穹,挥洒落月!
————
【异世之:主角语录】
这里有护短的女主:“我夜染的人,无论对错,只有我能管教,轮不到别人指手画脚!”
这里有霸道的男主:“本王的女人,无论身上哪一寸,都是我的!谁也别想染指!”
这里有嚣张的萌宠:“笑话,就凭你们这几个烂番薯,臭鸟蛋,也想取本大爷的性命?”
这里有护女的老爹:“本座的女儿,就是踹了你
洞房
的门,掘了你家的
祖坟
,又能怎么着?”
————
【撼动之:生死相随】
当他看到那唯我肆意的少女决绝的将他推离死亡边缘,被无尽的黑暗吞噬,
心,一寸寸的撕裂。
泪,一滴滴的落下。
男儿有泪不轻弹,
只是未到伤心处

不顾身后之人的撕扯,义无反顾的飞身投入那无尽黑暗之中。
女人,地狱天堂,火海刀山,本王绝不会让你孤独一人,绝不会。
男主:君墨皇

低沉的嗓音,微挑的
剑眉
,看似淡然的
星眸
,淡淡的一瞥,却让人心惊胆颤。
一袭紫金镶黑
长袍
尽显雍容华贵,一头墨色的
长发
随意散在
肩后

玉雕
般俊美的
面孔
,如冰尘封;漆黑如苍穹的眼眸,深邃浩瀚。

只是随意的立
在空中
,眉目淡淡一扫,便让人止不住想要屈膝,跪地,臣服。

紫金色的
衣摆
在风中
轻微荡漾,磁性的声音宛如天籁,带着窒息的
韵律
,魔魅的气息喷洒在夜染的耳畔。
女主:夜染

少女转身,
月光
照耀在那绝世的
容貌
上。
淡眉如秋月,
玉肌
伴清风,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
为神

以玉为骨
,以冰雪为肤,以
秋水
为明眸。
遗世独立,绝世无双。
风过,少女的墨色长发灵动狂舞,在风中瑟瑟飘摇。
望采纳!

Ⅸ 推荐本好看的古文言情小说

《孤芳不自赏》 是我看过的第一部古代小说、过了这么久还是觉得好看呐~
《与艳少同眠》 很赞的一篇小说 比较轻松 又不小白
《天下第一嫁 》、还好看。
《木约成玉》、《十里红妆》姐妹篇还有一篇没有印象了
《绘蓝颜》纯古代的 师徒关系
《薄荷荼靡梨花白》穿越有点纠结 不过文笔很轻松 赞!~
《武林盟主》蜀客的小说很搞笑
《纷纷落在晨色里》男主很腹黑 很好看
《凤囚凰》很好看!·男主容止是腹黑界得传说啊,大爱~

仙侠的 《 神仙也有江湖》、《穿越之异世淘宝女王》都是柳暗花溟的作品。好看~
《美人三千笑》、《狐戏红尘》、《绝色妖仙》、《三千鸦杀》都很好看比较经典
《六花禁爱》、《香蜜沉沉烬如霜》、
《云崖苍苍》是师徒的因为看了花千骨的迷上了师徒恋 呵呵
《重紫》很花千骨的像的师徒文
《销魂殿》也是师徒
《琉璃般若花》里面的师傅比白子画还倔 有点纠结
《天衣多媚》个人觉得比较长,但是值得一看
《满园春色狐不归》、《琉璃美人煞》、
蜀客的小说不错《落花时节又逢君》
《天庭剩女》很温馨的一篇小说 不虐 很搞笑 哈哈
现在再看《半劫小仙》貌似还不错~
《烟雨倚重楼》还好看
《复生》写的是女僵尸 比较新颖 好看 很喜欢里面的人物 特别是男主 给力!~
《半妖怜》 有点虐 !~
《妖孽殿下来敲门》轻松~
《仙落卿怀》、《仙有仙归》
《梦落芳华》是师徒
《仗剑一笑踩蘑菇》倒是蛮搞笑的
《今朝玉》剧情还好,看着有点压抑
《红尘几度醉》《老树开花》是现在才看的,不知道好不好看,先推荐吧~
《九州。华胥引》倒是比较好看,里面有很多小故事
《无良师傅》师徒的,很搞笑
《薄荷荼縻梨花白》我觉得这个也可以归为仙侠吧

Ⅹ 经典好看的古文小说推荐

穿越文:
1.
独步天下,完结。偶看过的第一本穿越文,一开始觉得不太好,越看越有味道
2.
绾青丝,完结。前三全卷很好看,被不少网友称道。
3.潇然梦,完结。真的不错,强推,既有情节有挺感人的
4.
木槿花西月锦绣,非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文笔大气,很不错,可惜是坑。
5.诛颜,很好,情节很强,佩服。
6.
芙殇也不错,有故事情节。
7.
奸妃也挺好的。
8.穿越与反穿越,爆笑,有意思,喜欢这类文千万别错过。
10.寻找前世之旅,寻找前世之旅(续集),寻找前世之流年转,也可以算穿越吧,很不错,经典,强推。
11.
宸宫
12.
醉玲珑推得人很多,我姑且放上,也还好吧,文笔挺不错,但是感觉故事情节真的一般,不够强,胜在一个情字吧,生死相随,个人意见。
13.步步惊心,虽然梦回大清也很受推崇,不过相比之下,个人认为步步惊心在文笔和故事情节上更胜一筹。
14.
此心无垠-故事情节比较强,精彩,推荐推荐.
其他还有很多,一时记不得,想起再说。
架空文+后宫文:
1.
后宫.甄妃传,首推,写后宫的经典之作。
2.红颜乱,大气之作,经典
3.帝王业
大气磅礴,经典
4且试天下,大气磅礴,文笔很不错,经典
5.
凤求凰
by
猗兰霓裳,又一篇精彩的后宫文,可惜结尾有点仓促。
6.后妃乱,也不错。
7.
寂寞空庭春欲晚-匪大的
8.
女王神慧,皇后策-by
谈天音
9.倾世皇妃,未完
10木玉成约,很不错,很感人

阅读全文

与推荐的古文小说作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写一个狱警走官场的小说 浏览:213
新手网络小说注意 浏览:215
跪求一本小说主角秦枫 浏览:476
向重生女学霸的小说 浏览:437
哥哥色撸有声小说 浏览:303
lol动漫小说排行榜2015 浏览:981
炫舞小说之你是我区神看上的女人txt下载 浏览:454
豪门继承人林天小说名字 浏览:778
女特工穿越完结小说一女多男 浏览:548
诊所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浏览:56
克里斯蒂小说全集 浏览:42
重生之回到分手前暗夜流星小说 浏览:466
二女主是对立面的小说 浏览:2
重生小说中父亲承包一座山 浏览:929
男主心机的现代小说 浏览:41
修真小说完本长篇完结小说免费下载 浏览:299
被雷劈后穿越小说 浏览:98
高质量文笔好的轻松小说推荐 浏览:162
丝袜总裁车震小说阅读 浏览:54
类似重生之妇来归小说 浏览: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