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关于皇帝称号
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 - 1521),在位16年(公元1506-1521)。
葬于北京十三陵之康陵。庙号“武宗”,谥号“武宗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父明孝宗朱佑樘,母张皇后。
1505年,孝宗因伤寒加上太医误诊,错服药物,导致病重,最终鼻血不止逝世。明孝宗只有二子三女,其中二子朱厚炜早年夭折。皇长女太康公主也因病去世,所以孝宗只剩下朱厚照这一个儿子,对他十分疼爱,父子二人情感很深。在朱厚照两岁时就被立为太子。
东宫的随侍太监中,有八个太监号称八虎,他们以刘瑾为首,为了巴结日后的新皇帝,每天都进一些奇特的玩具,还经常组织各式各样的演出,各种体育活动,当时的东宫被人们戏称为百戏场,试想年幼的武宗如何能抵御这些东西的诱惑,于是就沉溺于其中,而且终其一生没有自拔,学业和政事当然也就荒废了。
孝宗逝世后,十五岁的朱厚照即位,改明年为正德元年。但这并没有把他从玩乐中拉出来,而是在刘瑾的引导下,玩得越来越离谱。先是在宫中模仿街市的样子建了许多店铺,让太监扮做老板,百姓,武宗则扮做富商,在其中取乐。后来又觉得不过瘾,于是又模仿妓院,让许多宫女扮做粉头,武宗挨家进去听曲、淫乐,后宫搞的乌烟瘴气,可急坏了当朝的大臣们。
由于弘治时期政治还算清明,给武宗留下了一套非常刚正廉洁的大臣班子,这些人不顾身家性命,联名上书请求严惩八虎,武宗刚刚即位,还缺乏驾驭群臣的能力,见到如此声势浩大的进谏,有些支持不住,想与群臣妥协,除掉八虎。但就在千钧一发之际,老谋深算的刘瑾在皇帝面前声泪俱下地哭诉使武宗心又软了下来,第二天他惩治了首先进谏的大臣,内阁成员谢迁、刘健以告老还乡相威胁,但是被武宗欣然批准,群臣失去了领头人,只好作罢。就这样,一场反对八虎的运动,以八虎的最终胜利而告终。
八虎在战胜了群臣之后,气焰更加嚣张,刘瑾又建立了豹房,里面有许多乐户、美女供武宗享用,武宗玩得更加肆无忌惮,刘瑾也靠着武宗的宠幸权倾朝野,但是他忽略了太监内部的争权夺势,最终,大太监刘瑾死于了另一个太监张永之手。刘瑾死后,后宫并没有安定下来,又出了佞臣钱宁、江彬。
武宗的胃口越来越大,他已经不满足于在京城玩乐,他希望有更广阔的天空,于是他至国政于不顾,开始西巡。但不久之后,他又看上了一个乐工(当时的职业演员)刘良女,对刘氏宠爱至极,豹房的人都将刘氏称为刘娘娘。
正德十二年(1517年)十月,蒙古鞑靼小王子率五万兵马南下,武宗大喜,调集五、六万兵马亲征。双方数日内激战,武宗与士兵同吃同住,极大地鼓舞了明军士气。最后,蒙古小王子被迫撤兵,明军取得了一场难得的胜利,史称「应州大捷」,《明史》记载明军死亡五十二人,蒙古军死亡十六人,武宗亲手杀敌一人。此后正德年间蒙古不敢再南下侵犯。武宗封自己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后加封朱寿为“镇国公”。
由于朝政的荒废,宁王朱宸濠妄图效仿永乐帝,趁武宗荒于政事,秘密准备叛乱,并于正德十四年扯旗造反。武宗皇帝并未因此而着急,这正好给了他一个南巡的机会,于是他又打起了威武大将军朱寿的旗号,率兵出征,可谁知行到半路御使王守仁已经平定了叛乱。这个消息丝毫没有降低武宗的兴致,他又一手导演了一幕闹剧,他将朱宸濠重新释放,由自己亲自在将他抓获,然后大摆庆宫宴,庆祝自己平叛的胜利。
之后他就逗留江南肆意玩乐。正德十五年九月六日,武宗在淮安清江浦上钓鱼泛舟,由于站脚不稳跌入江中,由于当时已经是九月天气,江水寒冷,加之武宗已经被女色掏空了身体,这一病就再也没有起来,武宗一行匆匆回到京城,虽然太医们尽心治疗,可还是没有挽回武宗的生命,数月之后,武宗病死于豹房,结束了他荒唐的一生。
由于武宗没有子嗣,皇位不得不落于皇室旁系之手,孝宗一脉从此结束。
❷ 求架空小说中古代皇帝封号
那你要先搞清楚年号、谥号、庙号的由来
谥号的选定要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这些字大致分为下列几类: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等。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憨”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 : 根据对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的研究表明,至迟到周穆王前后,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份的死者加以谥号的做法已比较多。谥法初起时,只有美谥、乎谥,没有恶谥。谥号之有善恶,西周共和以后。周厉王是一个贪婪的君,“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县东北),后来就死在那里。“厉”便是对他予以斥责的恶谥。
先秦时的谥号以用一个字为常,也有用两三个字的。用一个字的如:秦穆公、晋文公;用两三个字的如魏安簧王、赵孝成王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议定以“皇帝”作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同时因谥号的定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故而废除谥法。他自称为始皇帝,后世则以数计,如二世、三世等等。汉代又恢复了谥法,而且这一时期谥法制度也日趋严密,朝廷中正式设立大鸿胪一职,管理王公列侯的谥法。汉代以后,谥号大多为两个宇:汉文帝刘恒谥号全名为孝文帝,萧何谥为文终侯。
唐宋时期是谥法大发展的时期。谥法一方面成为封建帝王尊大谥以美足其虚荣心的工具,同时也成为驾驭群臣的褒贬手段。武则天时开皇帝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打破了皇帝一、两字谥号的旧例,更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谀词上尊号谥美的先例,有的帝王活着的时候可以被奉上好几次尊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受尊号为“元圣文神武皇帝”。帝后也可有尊号,后来称作徽号。如清代同治帝尊自己的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为“慈禧”。徽号也可每逢庆典累加,那拉氏的徽号最后积有“慈椿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等十六个宇。宋代皇帝谥号比唐时更加谥美,而且也开后代予大臣谥二字的定例。值得一提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实行重文抑武,因此宋代大臣谥号多以“文”字为荣,终宋之世,谥号为“文”者达一百四十多人,为“武”者仅二十人。
明清时期,谥法内容基本固定下来。首先是各筹级人员的谥号字数固定下来。如明代皇帝谥号为17字,亲王1字,大臣2字;清代皇帝21字,硕亲王1字,大臣2字。其次,赐谥权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要取决于“圣裁”。据统计,西汉到清末,历代宗室、百官得谥者共10473人,而明代两代就有5935人,占总数的57%左右。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
谥号中还有一种私谥,这是有名望的学者、土大夫死后由其亲戚、门生、故吏为之议定的谥号。私谥始于周末,到汉代才盛行起来。古代除对帝王可以称呼其谥号外,称呼高官司大臣、学者名流的谥号也是一种尊重的称呼。有些人的谥号由于经常被后人称呼,几乎成为他们的别名。如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渊明)等。
一般认为,庙号始于商代,汉代承袭了这一制度。汉代对于追尊庙号一事是极为慎重的,因此不少皇帝都没有庙号。但这一制度发展到南北朝时已不太严格了,从唐代开始,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更是无帝不”宗”了。
追尊的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自汉代开始,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开国皇帝之后的嗣君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明神宗等。但也有例外,如明代朱橡取代建文帝做了明朝皇帝,他并非开国皇帝,却庙号明成祖;清人关后的第一任皇帝顺治皇帝也非大清的开国皇帝,仍被尊为“世祖”。
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殁世帝王的全号。如汉武帝的全号是太宗孝武皇帝,隋文帝的全号是高祖文皇帝。习惯称呼中,唐代以前对殁世的帝王简称谥号,不称庙号;唐代以后由于尊号的出现,尊号、谥号加在一起很长,不便称呼,所以又改称庙号。到了明清两代,因为每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明英宗除外),所以明清两代的皇帝习惯上常称他们的年号。称年号的皇帝生前也可以称呼,故而若康熙和乾隆皇帝在世时,称他们为“康熙帝”、“乾隆爷”,那就不能说是错误的,但如称他们为“圣祖”(康熙庙号)和“高宗”(乾隆庙号),就不对了。
我们在日常谈及古代帝王时,如汉武帝、唐太宗、乾隆皇帝等,往往把这些称谓视为同一概念,其实,其表述是不同的。称汉武帝是称其谥号,唐太宗称其庙号,乾隆皇帝则是称其年号。
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
1)庙号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2)谥号 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还有称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秦时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私谥可能始于东汉,或谓春秋时期已有。民国以后,称谥在一段时间内仍存在。谥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字,如岳飞谥曰武穆,海瑞谥曰忠介。
3)尊号 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
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追加者亦可视为谥号。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实际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初,李斯等人就曾为当时的秦王政上尊号曰“秦皇”。不过这时的尊号一词的含义与唐代以后的不甚相同。尊号开始时,字数尚少,如唐高祖李渊的尊号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越到后来,尊号越长,如清乾隆皇帝全部称号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除了庙号“高宗”二字外,其尊号竟有二十余字之多。
4)年号 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如汉帝在位五十四年,先后用了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十一个年号。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后用了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十四个年号。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一个年号,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对前代帝王多不称姓名或尊号,都称庙号、谥号或年号。一般来说,对隋以前的皇帝多称谥号,如汉文帝、晋武帝、隋炀帝等。唐至元朝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宋仁宗、元英宗等。明、清两朝的皇帝多称年号,如嘉靖皇帝、唐熙皇帝等。在某些特定场合,也称其全部名号,即庙号、尊号、谥号的合称,如前述乾隆的名号。遇到这种全称,应注意区分其庙号、尊号和谥号。另外,在古籍中,对一些王侯将相知名人也常常不称其名,而称其谥号。如称岳飞作岳武穆,称海瑞作海忠介,等等。
有关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的工具书,有清代沈炳震编《廿一史四谱》、清陆费墀编《历代帝王庙谥年讳谥》、清刘长华编《历代名臣谥法汇考》及各种“中国历史纪年表”等。
在学习中,常会遇到关于封建帝王的各种称谓,如汉武帝、唐太宗、乾隆皇帝等。称汉武帝是称其谥号,唐太宗称其庙号,乾隆皇帝则是称其年号。
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年号是从汉武帝开始有的。汉武帝极为的那年(公元前140年),称为建元元年,第二年称建元二年,以此类推。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称为改元。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是年夏五,改元景炎”,是指南宋端宗极为,改年号为景炎。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女皇帝武则天在位十四年,前后改元达十二次。明清两代皇帝一般不改元,一个皇帝一个年号,故往往就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明成祖朱棣在位年号永乐,称永乐皇帝;清爱新觉罗·弘历在位年号乾隆,称乾隆皇帝。
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上古谥号多用一个字的,如周平王(平)、秦穆公(穆);也有用两个字的,如魏安 王(安 )、赵惠文王(惠文)等。后世帝王谥号多用一字,如汉武帝(武,威强睿德曰武)、隋炀帝(炀,好内远礼曰炀);其余人(指非帝王者)大多用两字,如文忠公(文忠,欧阳修)、忠烈公(忠烈,史可法)等。
庙号:封建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特立名号,叫庙号。《宋史·礼志九》:“天资七庙,亲庙五,祧庙二……以今十六间为寝更立一祧庙,逐室各题庙号。”《后汉书·明帝纪》:“有司奏上尊庙为世祖。”自汉代起,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太组、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则称太宗、世宗等。唐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以后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根据以上,编个差不多的就可以啦!
❸ 皇帝有多少种称号
庙号大部分来源于谥号,并不像《谥法》一样,庙号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
首先,谥号始于西周前期,周公旦著书《谥法》,用来对王侯将相的一生做一个高度的评价
表扬的,例如:
经纬天地曰文
布义行刚曰景
威强睿德曰武
柔质慈民曰惠
圣闻周达曰昭
圣善闻周曰宣
行义悦民曰元
安民立政曰成
布纲治纪曰平
照临四方曰明
辟土服远曰桓
聪明睿知曰献
温柔好乐曰康
布德执义曰穆
2.批评的,例如:
乱而不损曰灵
好内远礼曰炀
杀戮无辜曰厉
3.同情的,例如:
恭仁短折曰哀
在国遭忧曰愍
仁慈短折曰怀
随着时代的发展,皇权的集中,谥号越来越多,庙号成为皇帝们的必备
从唐代起,皇帝还有尊号,这是生前奉上的。 例如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七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乾德元年受尊号为“应天仁圣文武圣德皇帝”。尊号可以上好几次,都是尊崇褒美之词,实际上是阿谀奉承。 也有死后上尊号的,例如唐高祖死后,到天宝十三载上尊号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这种死后所加的尊号也可以说是谥号,这样,谥号的字数就加多了。 唐以前对殁世的皇帝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不称庙号,唐以后由于谥号加长,不便称呼,所以改称庙号(如唐玄宗、宋太祖)。
❹ 历代皇帝名字,及称号。和 时间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嬴政,在他之前没有“皇帝”,帝王、诸侯王称天子、国君等。所以,你所说的“商”朝没有皇帝,“战国”也没有皇帝。
但是,尽管如此,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仍然非常之多,如果一一将他们的名字、称号和(在位)时间都列举出来,那将是一个非常大的工作量。下面是中国历史上的从秦朝开始知道清朝的皇帝的基本情况(汉以下不完整):
秦朝
秦始皇嬴政(前247-前221-前210)前247年即秦王位,前221年称帝。
秦二世嬴胡亥(前210-前207)
秦三世嬴子婴(前207)前207年9月赵高杀胡亥,去帝号,立子婴为秦王,10月投降刘邦,在位46天。
汉朝
西汉
汉高祖刘邦(前206-前202-前195)前206年受封汉王,前202年称帝。
汉惠帝刘盈(前195-前188)
汉前少帝刘恭(前188-前184)
汉后少帝刘弘(前184-前180)
汉高后吕雉(临朝称制16年)
汉文帝刘恒(前180-前157)
汉景帝刘启(前157-前141)
汉武帝刘彻(前141-前87)
汉昭帝刘弗陵(前87-前74)
昌邑王刘贺(前74年)在位27天。
汉宣帝刘询(刘病已)(前74-前49)
汉元帝刘奭(shì)(前49-前33)
汉成帝刘骜(前33-前7)
汉哀帝刘欣(前7-前1)
汉平帝刘衎(前1-6年)
孺子婴刘婴(0)6-8年在皇太子位,没当皇帝,王莽呼之为“孺子”。
新朝
新朝新始祖高皇帝王莽(8-23)
玄汉
汉延宗更始帝刘玄(23-25)
汉昌宗建世帝刘盆子(25-27)
成家(一作大成或成)
公孙述(25-36)
东汉
汉光武帝刘秀(25-57)
汉明帝刘庄(57-75)
汉章帝刘炟(75-88)
汉和帝刘肇(88-105)
汉殇帝刘隆(105-106)
汉安帝刘祜(106-125)
汉少帝刘懿(125年5月18日-125年12月10日)
汉顺帝刘保(125-144)
汉冲帝刘炳(144-145)
汉质帝刘缵(145-146)
汉桓帝刘志(146-167)
汉灵帝刘宏(168-189)
汉少帝刘辩(189年5月15日-189年9月28日)
汉献帝刘协(189-220)
三国
魏
*魏武帝曹操
魏文帝曹丕
魏明帝曹睿
魏齐王曹芳(邵陵厉公)
高贵乡公曹髦
魏元帝曹奂
蜀【蜀汉】
汉昭烈帝刘备
汉孝怀帝刘禅
吴
*武烈帝孙坚
*长沙桓王孙策(孙坚子,孙权之兄)
吴大帝孙权
吴会稽王孙亮
吴景帝孙休
吴乌程侯孙皓
晋
西晋
*宣帝司马懿
*景帝司马师
*文帝司马昭
武帝司马炎
惠帝司马衷
赵王司马伦
怀帝司马炽
愍帝司马邺
东晋
元帝司马睿
明帝司马绍
成帝司马衍
康帝司马岳
穆帝司马聃
哀帝司马丕
海西公司马奕
简文帝司马昱
孝武帝司马曜
安帝司马德宗
恭帝司马德文
十九国
成汉
*(成)景帝李特
*(成)秦文王李流
(成)武帝李雄
(成)哀帝李班
(成)幽公李期
(汉)昭文帝李寿
(汉)末主李势
汉赵
(汉)光文帝刘渊
(汉)梁王刘和
(汉)昭武帝刘聪
(汉)隐帝刘粲
(赵)秦王刘曜
后赵
明帝石勒
文帝石弘
武帝石虎
正帝石世
成帝石遵
仁武帝石鉴
兴武帝石祗
冉魏
武悼天王冉闵
惠帝冉智
前凉
*武穆王张轨
昭王张实
成王张茂
文王张骏
桓王张重华
哀王张耀灵
威王张祚
冲王张玄靓
悼王张天锡
凉王张大豫
后凉
*景昭帝吕婆楼
懿武帝吕光
隐王吕绍
灵帝吕纂
后主吕隆
西凉
武昭王李暠
后主李歆
末主李恂
南凉
武王秃发乌孤
康王秃发利鹿孤
景王秃发傉檀
北凉
文王段业
武宣王沮渠蒙逊
哀王沮渠牧犍
高昌王沮渠无讳
河西王沮渠安周
前燕
*武宣帝慕容廆
文明帝慕容皝
景昭帝慕容俊
幽帝慕容暐
后燕
成武帝慕容垂
惠愍帝慕容宝
开封公慕容详
赵王慕容麟
昭武帝慕容盛
昭文帝慕容熙
西燕
归帝慕容泓
威帝慕容冲
昌平王段随
中帝慕容觊
文帝慕容瑶
代帝慕容忠
末帝慕容永
北燕
惠懿帝高云
文成帝冯跋
昭成帝冯弘
南燕
献武帝慕容德
末主慕容超
胡夏
*桓帝刘卫辰
武烈帝赫连勃勃
德武帝赫连昌
平武帝赫连定
前秦
惠武帝苻洪
高祖苻健
厉王苻生
世祖苻坚
哀平帝苻丕
太宗苻登
后主苻崇
后秦
武昭帝姚苌
文桓帝姚兴
末主姚泓
西秦
宣烈王乞伏国仁
武元王乞伏乾归
文昭王乞伏炽盘
厉武王乞伏慕末
代国
太祖拓跋猗卢
太宗拓跋普根
世祖拓跋始生
平文帝拓跋郁律
惠帝拓跋贺傉
炀帝拓跋纥那
烈帝拓跋翳槐
昭成帝拓跋什翼犍
西蜀
蜀王谯纵
南北朝
南朝
宋
武帝刘裕
少帝刘义符
文帝刘义隆
元帝刘劭
孝武帝刘骏
前废帝刘子业
明帝刘彧
后废帝刘昱
顺帝刘准
齐
高帝萧道成
武帝萧赜
郁林王萧昭业
海陵王萧昭文
明帝萧鸾
东昏侯萧宝卷
和帝萧宝融
梁
武帝萧衍
临贺王萧正德
简文帝萧纲
豫章王萧栋
武陵王萧纪
元帝萧绎
闵帝萧渊明
敬帝萧方智
后梁
宣帝萧詧
明帝萧岿
靖帝萧琮
陈
武帝陈霸先
文帝陈蒨
废帝陈伯宗
宣帝陈顼
炀帝陈叔宝
北朝
北魏
道武帝拓跋珪
明元帝拓跋嗣
太武帝拓跋焘
南安王拓跋余
文成帝拓跋浚
献文帝拓跋弘
孝文帝元宏
宣武帝元恪
孝明帝元诩
幼主元钊
孝庄帝元子攸
长广王元晔
节闵帝元恭
安定王元朗
孝武帝元脩
东魏
孝静帝元善见
西魏
文帝元宝炬
废帝元钦
恭帝拓跋廓
北齐
*神武帝高欢
*文襄帝高澄
文宣帝高洋
废帝高殷
孝昭帝高演
武成帝高湛
后主高纬
安德王高延宗
幼主高恒
范阳王高绍义
北周
*文帝宇文泰
孝闵帝宇文觉
明帝宇文毓
武帝宇文邕
宣帝宇文赟
静帝宇文衍
隋
隋文帝杨坚
隋炀帝杨广
隋恭帝杨侑
隋秦王杨浩
隋越王杨侗
唐
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
唐高宗李治
唐中宗李显
唐睿宗李旦
南周(武周)
南周则天大圣皇帝武曌【武则天】
唐朝复辟
唐中宗李显
唐殇帝李重茂
唐睿宗李旦
唐玄宗李隆基
唐肃宗李亨
唐代宗李豫
唐德宗李适
唐顺宗李诵
唐宪宗李纯
唐穆宗李恒
唐敬宗李湛
唐文宗李昂
唐武宗李炎
唐宣宗李忱
唐懿宗李漼
唐僖宗李儇
唐昭宗李晔
唐哀帝李柷[chù]
渤海国
渤海高王大祚荣
渤海武王大武艺
渤海文王大钦茂
渤海前废王大元义
渤海成王大华兴
渤海康王大嵩璘
渤海定王大元瑜
渤海僖王大言义
渤海简王大明忠
渤海宣王大仁秀
渤海宁王大彝震
渤海雍王大虔晃
渤海厉王大玄锡
渤海赧王大玮瑎
渤海后废王大諲撰
五代十国
五代
后梁
太祖朱温
郢王朱友珪
末帝朱瑱(朱友贞)
后唐
*太祖李克用
庄宗李存勖
明宗李亶
闵帝李从厚
末帝李从珂
后晋
高祖石敬瑭
出帝石重贵
后汉(包括北汉)
高祖刘暠
隐皇帝刘承佑
湘阴公刘赟
世祖刘旻
睿宗刘钧
少主刘继恩
英武帝刘继元
后周
太祖郭威
世宗柴荣(郭威义子,实为郭威妻子柴皇后的侄子,过继之后改名“郭荣”,所以有些史书中也写作“郭荣”)
恭帝柴宗训(有些史书中也写作“郭宗训”)
十一国
吴越
太祖钱鏐
世宗钱元瓘
成宗钱弘佐
忠逊王钱弘倧
忠懿王钱弘俶
闽国
太祖王审知
嗣王王延翰
惠宗王延钧
康宗王昶
景宗王曦
殷帝王延政
荆南(南平)
武信王高季兴
文献王高从诲
贞懿王高宝融
荆南侍中高保勖
荆南侍中高继冲
南楚
武穆王马殷
衡阳王马希声
文昭王马希范
前废王马希广
恭孝王马希萼
后废王马希崇
南吴
太祖杨行密
烈宗杨渥
高祖杨渭
让帝杨溥
岐国
忠敬王李茂贞
桀燕(杰燕)
桀王刘仁恭
燕王刘守光
南唐
烈祖李升
元宗李璟
后主李煜
南汉
*烈宗刘隐
高祖刘岩
殇帝刘玢
中宗刘晟
后主刘鋹
前蜀
高祖王建
后主王衍(王宗衍)
后蜀
高祖孟知祥
后主孟昶
辽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世宗耶律阮
辽穆宗耶律璟
辽景宗耶律贤
辽圣宗耶律隆绪
辽兴宗耶律宗真
辽道宗耶律洪基
天祚帝耶律延禧
西辽
辽德宗耶律大石
感天后萧塔不烟
辽仁宗耶律夷列
承天后耶律普速完
辽末帝耶律直鲁古
辽恭帝耶律屈出律
宋
北宋
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宗赵炅(赵光义、赵匡义)
宋真宗赵恒
宋仁宗赵祯
宋英宗赵曙
宋神宗赵顼
宋哲宗赵煦
宋徽宗赵佶
宋钦宗赵桓
南宋
宋高宗赵构
元懿太子赵旉
宋孝宗赵眘
宋光宗赵淳
宋宁宗赵扩
宋理宗赵昀
宋度宗赵禥
宋恭帝赵显
宋端宗赵昰
宋帝昺赵昺
西夏
*太祖李继迁
*太宗李德明
景宗李元昊
毅宗李谅祚
惠宗李秉常
崇宗李乾顺
仁宗李仁孝
桓宗李纯佑
襄宗李安全
神宗李遵顼
献宗李德旺
末帝李睍
金
金太祖完颜旻(完颜阿骨打)
金太宗完颜晟
金熙宗完颜亶
海陵王完颜亮
金世宗完颜雍
金章宗完颜璟
卫绍王完颜永济
金宣宗完颜珣
金哀宗宛颜守绪
金末帝完颜承麟
元(孛儿只斤氏)
元太祖(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
元睿宗(监国)孛儿只斤拖雷
元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
马乃真后(称制)
元定宗孛儿只斤贵由
海迷失后(称制)
元宪宗孛儿只斤蒙哥
元世祖(薛禅汗)孛儿只斤忽必烈
元成宗(完泽笃汗)孛儿只斤铁穆耳
元武宗(曲律汗)孛儿只斤海山
元仁宗(普颜笃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
元英宗(格坚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
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
天顺帝孛儿只斤阿速吉八
元文宗(札牙笃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
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剌
元宁宗孛儿只斤懿璘质班
元惠宗(乌哈图汗)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
元昭宗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
元益宗孛儿只斤脱古思帖木儿
明
明太祖朱元璋
明惠帝朱允炆
明成祖朱棣(庙号初为明太宗)
明仁宗朱高炽
明宣宗朱瞻基
明英宗朱祁镇
明代宗朱祁钰
明宪宗朱见深
明孝宗朱佑樘
明武宗朱厚照
明世宗朱厚熜
明穆宗朱载垕
明神宗朱翊钧
明光宗朱常洛
明熹宗朱由校
明思宗朱由检
顺
李自成,年号永昌
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南明
安宗朱由崧,年号弘光
绍宗朱聿键,年号隆武
昭宗朱由榔,年号永历
清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雍正)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嘉庆)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道光)
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咸丰)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同治)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光绪)
清废帝爱新觉罗·溥仪(宣统)
太平天国
天王洪秀全
幼天王洪天贵福(原名:洪天贵)
中华帝国
中华帝国皇帝袁世凯,年号洪宪。
注:
1、帝王后括号内为其在位时间,个别帝王有为王(太子或执政)和为帝的区别;
2、每一朝代的最前面的加*的帝王一般为第一代皇帝追封的帝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帝王。
附录:先秦帝王列表
上古时代
三皇
盘古氏
天皇氏
地皇氏
人皇氏
有巢氏
燧人氏
伏羲氏
女娲氏
神农氏
五帝
黄帝姬轩辕
少昊己挚
玄帝姬颛顼
帝喾姬夋
帝挚姬挚
唐尧伊祁放勋
虞舜姚重华
夏朝
大禹姒文命
启
太康
仲康
相
少康
予
槐
芒
泄
不降
扃
廑
孔甲
皋
发
桀帝姒履癸
商朝
成汤子天乙
太丁
外丙
中壬
伊尹
太甲(太宗)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中宗)
中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阳甲
盘庚
小辛
小乙
武丁(高宗)
祖庚
祖甲
廪辛
康丁
武乙
文丁
帝乙
帝辛(纣帝)
周朝
西周
*周文王姬昌
周武王姬发
周成王姬诵
周康王姬钊
周昭王姬瑕
周穆王姬满
周共王姬繄扈
周懿王姬囏
周孝王姬辟方
周夷王姬燮
周厉王姬胡
周宣王姬静
周幽王姬宫湦
周携王姬余臣
东周
周平王姬宜臼
周桓王姬林
周庄王姬佗
周厘王姬胡齐
周惠王姬阆
周王子姬颓
周襄王姬郑
周王子姬带
周顷王姬壬臣
周匡王姬班
周定王姬瑜
周简王姬夷
周灵王姬泄心
周景王姬贵
周悼王姬猛
周敬王姬匄
周王子姬朝
周元王姬仁
周贞定王姬介
周哀王姬去疾
周思王姬叔
周考王姬嵬
周威烈王姬午
周安王姬骄
周烈王姬喜
周显王姬扁
周慎靓王姬定
周赧王姬延
周惠王姬杰
秦国
秦惠文王嬴驷
秦武王嬴荡
秦昭襄王嬴则
秦孝文王嬴柱
秦庄襄王嬴子楚
❺ 我要写穿越的小说,不过是架空历史的,给皇上起一个称号
景灵帝,哈哈,云云又要写小说啦?祝你文文大火
❻ 关于古代皇帝的称号。
尊号是中国、朝鲜及日本历史上皇帝、皇太后在世时的称呼。一般用于外交、礼仪、祭祀等。皇帝的尊号不需避讳,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叫。不过一般没有人叫,太长了,比如如唐玄宗的尊号是“开元天地天宝圣文神武孝德应道皇帝”,宋太祖为“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比如刘邦和李渊的高祖,明朝朱祁镇的明英宗
年号是皇帝在世时候的纪年称呼,比如康熙乾隆洪武永乐。(多数皇帝的尊号中就包含着年号)
谥号不只是皇帝有,一般认为皇帝的尊号或者庙号就是死后的谥号。
❼ 小说里怎样称呼在位皇帝
你是上帝视角吗??上帝视角就隋炀帝啊······第一二视角就陛下·····只有东吴,少数民族政权,宋朝不是喊陛下····
❽ 古代皇帝的称号
称号有天子、圣上、皇上、陛下、万岁、万岁爷。
1、天子
天子(tiān zǐ):臣民对帝王的称谓。天子:顾名思义,天之嫡长子。其命源天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政权,自称其权力出于神授,是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称天子。
在春秋战国时期,天子的说法就已经开始出现,但还未成为正统的称呼,周王朝和各诸侯国依然沿用着大王,汉代以后天子之称谓始流行。
2、圣上
圣上,指封建时代臣民对在位的皇帝的尊称,寓意皇帝高高在上,超脱于凡俗。
3、皇上
皇上:即皇帝。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因给予万物生机谓之皇”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谓之帝”皇为上,帝为下。
古人的皇帝意指天地,而“皇帝”一词则是告诉人们,天地是万物之主。
皇上到了清朝才成为皇帝的主要称呼,其他朝代,对皇帝的通用称呼基本为“陛下”。
4、陛下
“陛下”是对君主的尊称,秦朝以后只用以称皇帝。陛为宫殿台阶。据东汉蔡邕《独断》,谓群臣与天子言,因距离远,先呼立陛下。侧近臣与之言,由彼上达。陛下之称,即由此而来。
5、万岁
“万岁”本意有永远存在之意,本为臣下对君主的祝贺之辞。今也用为祝颂词,表达极其赞赏的感情用语口号。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万岁”一词是最高统治者的代名词。
“万岁”一词其实没有被汉代皇帝“独享”,诸多说法多为後人演义。到了隋朝仍有布衣叫“万岁”者,如“史万岁”(京兆杜陵人,隋朝名将。长于骑射,好读兵书)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因为“万岁”一词是当时的时髦语,民间遇到庆贺之事时,人呼“万岁”是常事,这与当时民间跳“万”舞有关系。到了宋朝,才真正皇帝专用,不许称他人为“万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皇帝
❾ 皇帝的称号
秦皇-秦始皇-嬴政
汉武-汉武帝-刘邦
唐宗-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赵匡胤
接着一代天娇,历史上的一代天骄有很多,成吉思汗是一人,他创立了历史上最大的中国版图;当代的是毛泽东,他建立了全新的属于全中国人的新中国
最后千古一帝(康熙)
“千古一帝”当指秦始皇赢政。在位三十六年,逐灭六国,一统宇内,结束中华的战国时代,开创封建帝制,并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建立郡县,以三公六卿之制治理国家,使两千多年的封建经济、政治、文化得见雏形,泽披后世,因誉之以“千古一帝”。
后世将清康熙帝玄烨亦称为“千古一帝”,是因为其在位六十一年,卒灭三番、平定大小和卓、威服准葛尔丹、两胜雅克萨之役、收复台湾,将中国版图拓至最大,东括库业岛,北抵西伯利亚,西至阿尔泰山以北葱岭一带,实现了汉、藏、满、蒙、回两千多年的第一次大团结、大溶合,并开创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最大一个盛世时代“康乾盛世”,前后一百余年。
❿ 皇帝都有哪些称号
什么是皇帝尊号?从秦始皇自称皇帝以来,皇帝早就由某种名号变成了一种官职,虽然史料中常见以“称尊号”代指称帝(即担任皇帝职务),但这种“尊号”与本文所说的皇帝尊号是不同的。唐代以前,皇帝在世时除了本人姓名和“皇帝”职务,别无名号,死后乃有庙号与谥号。比如《隋书》卷一《高祖纪》的第一句话,是“高祖文皇帝姓杨氏,讳坚,弘农郡华阴人也”[1]。杨坚是姓名,高祖是庙号,文皇帝是谥号。而《旧唐书》卷八《玄宗纪上》的第一句话,是“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讳隆基”[2]。隆基是名,玄宗是庙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是谥号。表面上,除了玄宗的谥号比较繁复以外,隋、唐皇帝制度的形式并无不同。可是事实上,唐玄宗在世的时候,有过五次“上尊号”和“加尊号”的事情:先天二年(开元元年,713)十一月戊子,“上加尊号为开元神武皇帝”;开元二十七年(739)二月己巳,“加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天宝元年(742)二月丁亥,“加尊号为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天宝八载(749)闰月丁卯,“上皇帝尊号为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天宝十三载(754)二月乙亥,“上尊号为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证道皇帝”;肃宗乾元元年(758),“肃宗与群臣奉上皇尊号曰太上至道圣皇帝”。[3]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之间的开元十八年(730),“百僚及华州父老累表请上尊号内请加‘圣文’两字”,玄宗没有同意[4]。类似唐玄宗这样,皇帝在任期间发生的所谓“上尊号”和“加尊号”,在皇帝称谓前面附加制度化的修饰语的情况,两汉至隋的皇帝制度中,是不存在的。这种制度化的修饰语,就是皇帝尊号。
皇帝尊号又称皇帝徽号。唐宋尊号与徽号并用,无所区别。如柳宗元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上《礼部贺册尊号表》,一边说“陛下膺受尊号,率土臣子庆抃无穷”,一边说“唯有徽号,是彰中兴,所以上探天心,下极人欲”。[5]元代以后,尊号多施之于皇帝,徽号多施之于母后,不过也经常混用,难作严格分别。尊号或徽号,强调的都是陆贽所说的“美名”,只不过这种美名已经制度化了,成为皇帝制度的一部分。
《旧唐书》卷一三九《陆贽传》记陆贽答唐德宗问尊号之言曰:“尊号之兴,本非古制。行于安泰之日,已累谦冲;袭乎丧乱之时,尤伤事体。……不可近从末议,重益美名。”[6]胡三省说:“上尊号,事始于开元元年。”[7]胡三省所指的就是前面提到的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十二月改元开元)十一月戊子,“上加尊号为开元神武皇帝”。显然胡三省把唐玄宗这一次“加尊号”看作皇帝尊号制度的开端。可是陆贽认为尊号制度的起源要早得多, “古之人君称号,或称皇、称帝,或称王,但一字而已;至暴秦,乃兼皇帝二字,后代因之,及昏僻之君,乃有圣刘、天元之号”[8]。圣刘指西汉哀帝建平二年(前6)“号曰陈圣刘太平皇帝”[9];天元指北周宣帝于大象元年(579)“自称天元皇帝”[10]。汉哀帝改号,周宣帝称天元皇帝,无疑都是反传统行为,虽然文化背景各不相同,但都被后来人否定,被视为离奇怪异之举,没有后继者。而唐代大多数皇帝都采行皇帝尊号,俨然奉为故事和传统。可以说,皇帝加尊号,是从唐代开始的。当然,正如本文将要论述的,唐代皇帝加尊号,始于唐高宗,盛于武则天,由唐玄宗确立并制度化,进而形成皇帝制度的新传统。制度化的皇帝尊号,是唐代政治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影响后世既深且远。
制度化的皇帝尊号为什么出现在唐代呢?我认为,唐代皇帝尊号的制度渊源,在于北亚草原部族、特别是突厥族的可汗号制度。唐代发端的皇帝尊号制度,正是突厥等北方民族政治文化强烈影响下的产物,是唐代政治文化深受外来文化影响的又一个证据。
什么是可汗号?从柔然社崘称丘豆伐可汗开始,柔然、高车、突厥、吐谷浑、铁勒诸部等等北亚民族所建立的汗国,其政治首领皆称可汗,可汗在任期间,其可汗称谓前面,都各有一个修饰性名号,这个名号就是可汗号。比如,丘豆伐是社崘的可汗号,沙钵略是摄图的可汗号[11]。我在《可汗号之性质》一文中已经论证过,早期社会的政治组织,是从名号的分化展开其制度形式的,名号分化为官职与官号,官号与官职相依相伴,而可汗号是官号的最高形态,每个可汗都有可汗号,二者不可分离。这是早期社会的政治体(polity)共有的特征,而在古代北亚游牧社会的政治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我把可汗号看作北亚草原部族政治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此传统之下,每一个新任可汗经过就职仪式,都会获得一个专门为他准备的可汗号。可汗号用以表彰可汗特有的品德与能力,因此每一个可汗都有只属于他个人的可汗号。虽然后任可汗也可能采用曾经使用过的可汗号,但这是个别的和偶然的行为,理论上可汗号是不能继承的,可汗号本质上就是为了使担任可汗的人具备全新的身份,这种身份既是至高无上的,又是唯一的和独特的。[12]
历史上,由于汉族中原王朝及其优势文明的存在,北亚草原部族的发育与进化,不可能避开这一无比强大的文化与政治力量的持续作用,而使北亚部族融合与发展的历史方向,受到某种命定意味的影响。一波又一波的草原部族进入长城以南的农耕地区,经历种种历史运动,最终失去部族面貌,而获得与农耕地区居民毫无分别的身份(Identity),此乃中国历史的特征之一,可谓老生常谈。但是,问题还存在着另外一面。在中原王朝的政治和文化持续而强烈地作用于北亚部族时,北亚部族的政治文化传统,也会在适当的时候,由于某种机缘,而反方向地作用于中原王朝,使中原王朝的政治文化受到影响,由此生发出新的因素,进而形成新的传统。就本文所讨论的可汗号问题而言,我认为,唐代开始的所谓皇帝尊号的制度形式,其历史渊源,就是北亚部族特别是突厥族的可汗号传统。试论证如次。
朱熹说:“尊号始于唐德宗,后来只管循袭。”[13]据前引胡三省语,早在唐玄宗时,已屡次加上尊号,唐德宗不过因循故事而已,并非创始人。甚至连唐玄宗也不是创始人。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四“尊号”条:“秦汉已来。天子但称皇帝,无别徽号。……则天以女主临朝,苟顺臣子一时之请,受尊崇之号,自后因为故事。”[14]封演把皇帝加尊号的起始时间上推到武则天时期,无疑是有充分理由的。武则天在“革唐命”称帝之前,就已经由皇太后的身份“加尊号曰圣母神皇”[15],称帝后立即“加尊号曰圣神皇帝”[16],此后又连续加上尊号“金轮圣神皇帝”、“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圣神皇帝”。[17]到神龙元年(705)唐中宗逼武则天传位后,还“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18]。虽然武则天临死时“令去帝号”,改为“则天大圣皇后”,但她的确开创了在位期间一再加上尊号的传统,对唐代皇帝尊号制度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她之后,唐中宗先“加皇帝尊号曰应天,皇后尊号曰顺天”,又“上皇帝尊号曰应天神龙,皇后尊号曰顺天翊圣”。[19]唐睿宗虽然没有加尊号,但在位短暂,唐玄宗即位后,立即恢复了加尊号的传统,并且经他多次加上尊号的实践之后,皇帝尊号制度便被后来者视为不可置疑的传统与故事了。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其帝王部列有“尊号批答”、“尊号册文”和“册尊号赦”等几个门类[20]。可见加上尊号是唐代皇帝政治生活中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
可是,在史事中对皇帝尊号循流穷源,就还要继续向前追寻。唐高宗上元元年(674),有一个重新确定祖宗谥号的“追尊”事件:“秋八月壬辰,追尊宣简公为宣皇帝,懿王为光皇帝,太祖武皇帝为高祖神尧皇帝,太宗文皇帝为文武圣皇帝,太穆皇后为太穆神皇后,文德皇后为文德圣皇后。” [21]这在中国皇帝制度的历史上是一个重要变化,历来简洁的皇帝谥号就此变得十分繁复。后来高宗谥曰“天皇大帝”,应当是由武则天决定的。不过,在武则天之后,中宗谥曰“孝和皇帝”,颇有复古的意味。不久,在玄宗主持下,睿宗谥曰“大圣贞皇帝”,又回到高宗和武则天的老路上了。事实上唐玄宗走得更远,天宝十三载(754)二月甲戌,玄宗也重新给历代祖宗尊上谥号:“上高祖谥曰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太宗谥曰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高宗谥曰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中宗谥曰中宗太和大圣大昭孝皇帝,睿宗谥曰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22]这是使后来皇帝谥号变得繁复冗长的一个关键步骤。唐玄宗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原来,他是为了先予后取。就在追尊祖宗的第二天,他给自己加上了更加辉煌的“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证道皇帝”的尊号。从《唐大诏令集》所载玄宗答蒋庆绪等上尊号表及答裴光庭等上尊号三表,可知他对自用“圣文”二字感到不合适,因为太宗睿宗的谥号里已经用了这两个字[23]。可见追尊祖宗,不惜改变古制,其实只是为自己道地。和唐玄宗一样,唐高宗追尊祖宗,也是要先予后取。就在追尊的同一天,他给自己和皇后武氏改变了称号:“皇帝称天皇,皇后称天后。”虽然改变称号与后来的皇帝加尊号究有不同,但这一改动从性质上看是为了提高高宗夫妇的名望地位,与后来皇帝所加尊号实际上同一轨辙,因此可以说,唐代皇帝加尊号,实以唐高宗改称天皇为最早。
唐高宗尊为皇帝,天下已无人可与抗礼,为什么还要改称“天皇”而画蛇添足呢?显然,这次“改称”,对高宗意义不大。从这次“改称”中受益的人是武则天。武则天虽然早在永徽六年(655)立为皇后,并且在显庆四年(659)逼逐长孙无忌,“自是政归中宫”[24],“权与人主侔矣”[25],但她毕竟只是皇后,她的权力来自高宗,是临时的和非制度性的,所以得不到制度的保障。麟德元年(664)杀上官仪之后,“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26]。武则天这时已经在行使皇权,与皇帝无异。可是其权位的临时性和非制度性的性质,并没有改变。从理论上说,一旦高宗去世,长君即位,武则天就自动失去对皇权的占有。因此,她必须发动某种制度变革,给自己占有皇权寻求制度保障。上元元年八月的追尊祖宗和改称天皇、天后,就是这一意图的体现。不把祖宗提拔上去,高宗夫妇就不好给自己加上“天”这样的神圣美名;不把高宗推为“天皇”,武后自己的“天后”就没有着落。天后既是装饰性美称,又是超越和凌驾历代皇后的新的职位,在这个新的称号下,武后获得了超越皇后职位的地位和权力,为进一步控制皇权准备了制度的基础。《资治通鉴》记上元元年这次变革,有“皇帝称天皇,皇后称天后,以避先帝、先后之称”[27],似是唐高宗的诏册原文。胡三省注曰:“实欲自尊,而以避先帝、先后之称为言,武后之意也。”[28]可谓得其确解。高宗死后,中宗即位,武则天的权力丝毫不损,还给自己加上超越于皇帝职位的“圣母神皇”的尊号,就因为她获得“天后”称号已经很多年了,她的权力早已获得制度的保障。
改变皇帝称号,背弃古制,毕竟是怪异不经之举。虽然唐高宗不惮于“自我作古”[29],武后更是“旷世怪杰”[30],但如此重大的制度变革,必定会有一定的现实依据和灵感源泉。天后之称,自然是顺应天皇而来,那么天皇呢?我认为,天皇是从“天可汗”而来。自从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四月“西北诸蕃咸请上尊号为天可汗”并得到太宗允可后[31],历代唐天子一直被“西北诸蕃”称为天可汗[32],而且唐王朝“降玺书赐西域北荒君长,皆称为皇帝天可汗”[33]。唐高宗当然也是天可汗,在与“西域北荒君长”的会见仪典和文书往来中,高宗本人既被呼为天可汗,也自称天可汗。可汗“犹言皇帝”[34],天可汗,不就是天皇帝吗?北族传统中,天可汗与天皇帝本无区别。直到耶律阿保机称帝,“国人呼之‘天皇王’”[35];其子耶律德光称帝前,先“立为天皇王”[36]。天皇王应当就是天可汗的汉译。刘义棠认为天可汗即Tängri Qaghan一词之意译,突厥与回纥之登里可汗者,即天可汗[37]。武则天发动的“改称”变革,既得到可汗号传统的灵感启示,又直接借用“天可汗”称呼而转为“天皇”,皇帝尊号制度即滥觞于此。
对于唐太宗接受天可汗称呼,范祖禹批评道:“太宗以万乘之主,而兼为夷狄之君,不耻其名,而受其佞,事不师古,不足为后世法也。”[38]他的批评是否可取,这里暂置不论,但他把接受天可汗称呼视为重要事件,可以说是对唐代政治文化变化的一种洞察。只不过,李渊、李世民父子接受可汗称号,并不始于贞观四年。陈寅恪先生在《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一文中,考证李渊起兵之初,曾称臣于突厥始毕可汗,并接受可汗封号,只是“唐高祖所受突厥封号究为何名,史家久已隐讳不传”,但比较当时李仲文被突厥封为“南面可汗”,刘武周被封为定杨可汗,梁师都被封为大度毗伽可汗,李子和被封为平杨可汗,则“高祖所受封号亦当相与类似,可无疑也”。[39]《通典》载隋末突厥始毕可汗乘乱而起,称霸东亚,“中国人归之者甚众,又更强盛,势陵中夏。迎萧皇后,置於定襄。薛举、窦建德、王充、刘武周、梁师都、李轨、高开道之徒,虽僭尊号,俱北面称臣,受其可汗之号。东自契丹,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之。控弦百万,戎狄之盛,近代未之有也”[40]。李渊也是称臣并接受可汗封号者之一。李仲文、刘武周等既臣服突厥,突厥乃封以可汗,可汗必有可汗号,南面、定杨、大度毗伽等等,都是可汗号。只是李渊所受的可汗号,为史臣所遮掩,已无从考知。李世民自称与突厥有“香火之情”[41],陈寅恪先生感叹“是太宗虽为中国人,亦同时为突厥人矣”[42]。加拿大学者陈三平(Sanping chen)研究唐代皇权继承问题时,也强调了李唐皇室的北族文化背景[43]。由此可见,当贞观四年唐王朝与突厥的政治关系发生颠覆性变化时,唐太宗欣然接受“天可汗”的称呼,是有深刻的历史缘由的。天可汗与此前李渊所接受的突厥可汗之间最大的差别,一定是反映在可汗号上。李渊的可汗号虽无可考,想来与南面、定杨、大度毗伽(解事)等大致相仿,足以体现与突厥关系中始毕为君李渊为臣的性质。而现在天可汗的可汗号,则体现了唐与突厥全新的政治关系。
更早被突厥尊为可汗的中原王朝皇帝,是隋文帝杨坚。《隋书》载启民可汗上隋文帝及隋炀帝表文两件,上文帝表直称“大隋圣人莫缘可汗”,上炀帝表提到“已前圣人先帝莫缘可汗存在之日”。[44]皆以莫缘可汗称文帝,显然是尊文帝为可汗,其可汗号就是莫缘。莫缘可能是突厥得自柔然的官号[45],谷霁光猜测莫缘即莫何、莫贺之别译[46],此处用作可汗号,其为美称,自不待言。根据陈三平的研究,莫贺、莫何、莫贺弗,从语源(Etymology)上看应当来自古伊朗语的Bagapuhr, 原意为“神之子”(son of God),与兴起于姬周的“天子”实有共同的远源,当然这个词汇传入草原以后经历了贬值(devaluation)过程,常常被用作部落酋长的官名[47]。如果这一研究可信,那么莫何作为名号分化而为官号与官职以后,官职虽然贬值了,官号却保留了早期的某些意义。隋文帝、隋炀帝对启民上表中的莫缘可汗受之泰然,不是曾经正式接受过这一称号,就是默许了突厥一方的如此称呼。谷霁光认为隋唐两代天子皆对突厥称可汗,从而把隋唐国家定性为“二元性帝国”[48]。从柔然侵逼北魏,到突厥凌驾东魏、北齐与西魏、北周,中原政权对柔然和突厥的可汗号制度已经相当了解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北周宣帝自称天元皇帝,并先后给阿史那氏皇太后上尊号为“天元皇太后”和“天元上皇太后”,就是以仿行突厥可汗号和官号的方式,来向突厥表达和解和改善关系的意向[49]。
因此,北朝后期到隋唐之际,由于突厥汗国与中原政权间复杂多变的关系,两者间密切的政治接触带来了文化交流。对可汗号制度的了解,对突厥所给予的可汗号的接受,使隋唐政治文化受到明显的和持续的突厥影响。事实上,基于对突厥可汗号制度的了解,隋唐朝廷也以向突厥封授可汗号的方式体现王朝意志。比如:隋文帝拜染干(突利可汗)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50],隋炀帝赐内降的西突厥处罗可汗为曷萨那可汗[51],唐高宗赐西突厥阿史那弥射为兴昔亡可汗、阿史那步真为继往绝可汗[52],武则天赐步真之子斛瑟罗袭封继往绝可汗、寻改封竭忠事主可汗[53],又赐突厥默啜为迁善可汗、立功报国可汗[54],唐玄宗册立突骑施别种苏禄为忠顺可汗[55],等等。隋唐朝廷向突厥赐予体现王朝意志的可汗号,反映中原王朝对于突厥政治文化中可汗职位与可汗号不可分割的联系,不仅了解,并且还能够主动加以利用[56]。
皇帝尊号就是在这样的政治文化背景下出现的。只有当唐代朝野人士对天可汗称号及相关的可汗号传统基本接受的情况下,唐高宗改称天皇一事才有条件实现;只有当武则天需要改革以寻求在制度上保障自己权位的时候,唐高宗改称天皇一事才有可能发生。武则天的政治需要,与突厥政治文化对隋唐的持续影响,这两个历史条件的结合,使唐高宗改称天皇、武后因而改称天后变成了事实。武则天“革唐命”之后,故技重施,多次加上尊号,无非是为了进一步树立权威,以震慑现实的和潜在的政治对手。中宗复位后,两次加上尊号,与韦后欲“仿武曌之前例行事”[57],关系甚大。因此可以说,武则天和韦后时期发生的多次加尊号事件,都有其现实的政治背景,都是为了满足迫切的政治需求。而中宗给相王李旦“加号安国相王”,给太平公主“加号镇国太平公主”,也反映了突厥官号传统对唐朝政治制度的直接影响[58]。睿宗似乎对加尊号这一套做法没有什么兴趣,如果随后的玄宗也如睿宗一样,那么很可能皇帝加尊号的传统就此中断,并成为后人指斥武则天的又一理由。然而玄宗对他祖母的政治方略相当尊崇,对她加尊号的做法也效之不疑[59]。唐玄宗之后,皇帝加尊号已经属于唐代宫廷政治的故事与制度,并影响及于后世。
封演批评皇帝尊号“允文允武,乃圣乃神,皇王盛称,莫或逾此。既以为祖父之称,又以为子孙之号,虽颠之倒之,时有变易,曷曾离此?数代之后,将无所回避”[60]。这个道理不是很难明白的,但为什么皇帝尊号传统还能够长久维持呢?从根本上说,是皇帝制度下的君臣关系决定的。在观念上和制度上,君主愈尊,则臣下批评的锋芒就愈不可能触及使皇帝显得尊崇的那些制度和传统。否定这一制度和传统的力量,只可能来自个别头脑清醒的皇帝本人。清康熙六十年(1721)三月乙丑,群臣上疏,鉴于康熙皇帝“以七十岁寿考之圣人,为六十年太平之天子”,建议上尊号“圣神文物钦明浚哲大孝弘仁体元寿世至圣皇帝”。康熙皇帝回答:“从来所上尊号,不过将字面上下转换。乃历代相沿陋习,特以欺诳不学之人主,以为尊称,其实何尊之有?当时为臣下者,劝请举行,以致后人讥议,往往有之。……这所奏庆贺,无益,不准行。”[61]康熙讽刺历代尊号“不过将字面上下转换”,与封演所谓“颠之倒之”,意思一样。但康熙批评臣下,却赶不上封演批评皇帝。因为尊号传统的长盛不衰,决定于皇帝制度下的君臣关系,无论是从起源还是从发展看,使尊号传统得以维持的动力都来自皇权。
王国维在《遹敦跋》一文中,据西周金文中周穆王生前即称穆王,联系相关事例,提出,“周初诸王,若文、武、成、康、昭、穆,皆号而非谥也”,这些号都是“美名”,可见“周初天子诸侯爵上或冠以美名,如唐宋诸帝之有尊号矣”。[62]王国维讨论的正是与可汗号传统同一源流的周代王号和官号问题,他却敏锐地联想到了“唐宋诸帝之有尊号”,这真是深具天才的联想。从周代谥号制度兴起,经历了谥号与官号并存混用时代,到战国中期谥号已经全面取代官号。也就是说,随着华夏社会及政治的发展,从官号中分化出来的谥号,慢慢取代了王号与官号,这个过程与集权政治的成长与定型,有着正相关的关系。[63]所以,从汉代到唐初,并不存在皇帝号(即皇帝尊号)。可是,到唐代却又出现了类似周代王号的皇帝尊号,从华夏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内部逻辑,是找不到合理答案的。正如本文所努力揭示的,答案来自中原政治体与文化体的外部。
探寻尊号制度的起始,我们不能不重视突厥文化对唐代政治的渗透和影响。从进化论的观点看,可汗号与官号制度,本来是浅化与后进的北亚部族政治文化的古老传统,随着其政治体发展阶段的提高和政治文化的成熟,这种服务于早期政治组织的制度形式,理应向秦汉魏晋的中国制度靠近。可是历史进程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就这样表现于唐代皇帝尊号制度的形成与延续。在突厥等北方部族与隋唐的关系上,我们看到了交互影响,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影响都线性地指向历史进步。
--------------------------------------------------------------------------------
[1]《隋书》卷一《高祖纪》,中华书局标点本,1973年,1页。
[2]《旧唐书》卷八《玄宗纪上》,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165页。
[3]《旧唐书》卷八《玄宗纪上》、卷九《玄宗纪下》,171页、210页、215页、223页、227页、235页。
[4]《旧唐书》卷八《玄宗纪上》,196页。
[5]柳宗元:《柳河东集》卷三七,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579页。
[6]《旧唐书》卷一三九《陆贽传》, 3792页。
[7]《资治通鉴》卷二二九胡注,中华书局标点本,1956年,7389页。
[8]《旧唐书》卷一三九《陆贽传》, 3792页。
[9]《汉书》卷一一《哀帝纪》,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340页。
[10]《周书》卷七《宣帝纪》,中华书局标点本,1971年,119页。
[11]《隋书》卷八四《北狄·突厥传》录了沙钵略与隋文帝的往来书信,沙钵略信中自称“伊利俱卢设莫何始波罗可汗”,隋文帝复信中称对方为“伊利俱卢设莫何沙钵略可汗”,可见始波罗即沙钵略之异写,也是可汗号全称的省写。见《隋书》, 1868页。《通典》卷一九七:“其勇健者谓之始波罗。”中华书局校点本,1988年,5402页。沙钵略即始波罗同音异译,又译作沙钵罗,车鼻可汗时期有沙钵罗特勤,西突厥有沙钵罗咥利失可汗,皆以勇健为美称。
[12]罗新:《可汗号之性质》,待刊稿。
[13]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三九,中华书局,1986年,1017页。
[14]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四,见赵贞信《封氏闻见记校注》,中华书局,1958年,23页。
[15]《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本纪》,119页。
[16]《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本纪》,121页。
[17]《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本纪》,123-124页。
[18]《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本纪》,132页。
[19]《旧唐书》卷七《中宗本纪》,141页、145页。
[20]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六至卷十,商务印书馆,1959年,36-65页。
[21]《旧唐书》卷五《高宗本纪下》,99页。
[22]《旧唐书》卷九《玄宗本纪下》,228页。
[23]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六,37页。
[24]《资治通鉴》卷二○○,6317页。
[25]《资治通鉴》卷二○○,6322页。
[26]《旧唐书》卷五《高宗本纪下》,100页。
[27]《资治通鉴》卷二○二,6372页。
[28]《资治通鉴》卷二○二,6372页。
[29]《旧唐书》卷五《高宗本纪下》,109页。
[30]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60页。
[31]《旧唐书》卷三《太宗本纪下》,39页。关于唐太宗接受天可汗称号的时间,请参看朱振宏《唐代“皇帝·天可汗”释义》,《汉学研究》第21卷第1期,2003年,413-433页。
[32]罗香林:《唐代天可汗制度考》,《新亚学报》,1955年,第1卷第1期,后收入罗香林《唐代文化史》,台湾商务印书馆,1955年,54-87页。对罗香林此文的批评,请参看章群《唐代蕃将研究》,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6年,341-366页。
[33]王溥:《唐会要》卷七三,中华书局,1955年,1312页。
[34]杜佑:《通典》卷一九四,5301页。
[35]叶隆礼:《契丹国志》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2页。
[36]叶隆礼:《契丹国志》卷二,11页。
[37]刘义棠:《天可汗探原》,收入刘义棠《中国西域研究》,台北,正中书局,1997年,71-109页。
[38]范祖禹:《唐鉴》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宋刻本,1984年,33页。
[39]陈寅恪:《寒柳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97-108页。有学者(如李树桐先生)对陈先生的论点提出反驳,不认可唐高祖曾经称臣于突厥。本文仍然赞成陈先生的意见。请参看王荣全《有关唐高祖称臣于突厥的几个问题》,载史念海主编《唐史论丛》第七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224-237页。
[40]《通典》卷一九七,中华书局校点本,1988年,5407页。
[41]《旧唐书》卷一九四上《突厥传上》,5156页。
[42]陈寅恪:《寒柳堂集》,108页。
[43] Sanping chen, Succession Struggle and the Ethnic Identity of the Tang Imperial House,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Series 3, VI, 1996, pp.379-405.
[44]《隋书》卷八四《北狄·突厥传》,1873-1874页。
[45]吴玉贵:《突厥汗国与隋唐政治关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48-150页。
[46]谷霁光:《唐代“皇帝天可汗”溯源后记》,收入谷霁光《史林漫拾》,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123-125页。
[47] Sanping Chen, Son of Heaven and Son of God: Interactions among Acient Asiatic Cultures regarding Sacral Kingship and Theophoric Names,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Series 3, 12-3, 2002, pp.289-325. 此文承荣新江教授提示,谨此致谢。
[48]谷霁光:《唐代“皇帝天可汗”溯源》,收入谷霁光《史林漫拾》,116-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