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北邙山和邙山的详细典故
北邙山又名北芒、邙山唐代诗人王建曾的诗句:“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买处。”
“生在苏杭,葬于北邙”、“邙岭无卧牛之地”,这些当地俗言,更是形象地道出了这个世界罕见、中国最大的古代陵墓群所拥有的墓葬之稠密。
极目望去,地势高燥、土质坚硬的邙山上,布满了大大小小数十万计的古墓葬,数百座高大巍峨的古墓冢,在邙山土岭上星罗棋布,森然壮观。汉光武帝刘秀、北魏孝文帝元宏等数十位君临天下的帝王,张仪、樊哙、狄仁杰等数千位将相名流,扶余王、泉男生等众多外邦国王,乃至刘禅、李煜等亡国之君,都安葬在这里。至于一般达官贵人家的墓葬,更是不计其数。
相继有十三个朝代建都的洛阳市,享有“王者之里”的盛誉。历史上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后唐等均定都于此,唐、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等皆以此地为陪都,洛阳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冠盖云集,帝王辈出。邙山自然成为帝王将相争相竞有、安排身后的风水宝地。
『贰』 谁知道关于邙山的传说
1、老子炼丹
传说公元前520年,老子离开周王城守藏室,悄悄来到北邙山之巅的翠云峰,彻夜砌起太极八卦炉,以乾、坤、坎、离、震、艮、巽、兑八方位,调动天、地、水、火、雷、山、风、泽之灵性,巧运内外相济之理,专心精炼了九九八十一天。
揭炉时,随着轰然一声,只见万道金光四射,直窜云霄。老子自尝一粒,瞬间面露紫气,脱却凡骨。于是,老子用仙丹点化他的青牛,跨上牛背,由北邙山远出函谷关“西游天竺教化胡人”去了。
2、吕祖报恩
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喜游中原。一日,发现洛阳瘟疫四漫,城内死寂。他想到了牡丹根能驱此疫。为救民生,他急升天庭拜见王母娘娘,想求请她身边的牡丹仙子下凡治病救人。
西王母挪谕:“什么替天行道,莫不是打牡丹姑娘的歪主意?私自下凡必遭天谴。”牡丹仙子感于吕洞宾的至善诚意,便偷偷溜出天宫,在北邙山上空飞撒漫播牡丹种子。
王母娘娘知道后,贬她下凡种牡丹。因北邙山土地肥沃, 加上她时时化作和风细雨,那晚播撒的牡丹种子开始出芽、绽花。
吕洞宾感恩牡丹仙子的义善,特在北邙山的官道上扎了个茶庵。没多久,经牡丹根煎汤灌服,瘟疫尽除。人们为感谢牡丹仙子就把北邙山改称“牡丹山”,并在茶庵处修了一座吕祖庵,敬奉仙人吕洞宾。
3、重阳作诗
全真道鼻祖王重阳从陕西启程赴山东传道途中,特地攀上北邙山到上清宫瞻仰圣迹,道风飘逸,欣然作《题上清宫壁》诗一首:“丘谭王风捉马刘,昆仑顶上打玉球,你还般在寰海内,赢得三千八百筹。”
走出北邙山,王重阳一路乞讨到山东。怪巧的是,他先后收度马丹阳、丘处机、谭处端、王玉阳、刘处玄等“全真七子”,暗合了诗中玄机。他们在重阳祖师登仙后,纷纷传道立宗,彪炳全真大旗。
4、洞天福地
相传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居处游憩之地。世人以为通天之境,祥瑞多福,咸怀仰慕。道教潜隐默修之士,喜遁居幽静之山林,故多择有仙迹传说之处,兴建宫观,期荫仙风而功道园融。
历代以来,道侣栖止,香客游人络绎不绝,故洞天福地已成为中国绵绣河山之胜境。第七十福地即北邙山,在东都洛阳县,属魏真人治之。
5、邙山起源传说
古时候西海中有一条修炼万年的大蟒,听说玉皇大帝下界巡视,就前来讨封,玉帝不允,大蟒恼羞成怒便窜入一条大河中兴风作浪,经常祸及两岸,百姓苦不堪言。到禹王时期,大禹率众治水,发现一巨蟒在河中作怪,便挥剑与大蟒交战七天七夜,终于斩杀恶蟒,为民除害。
蟒血流进大河,把河水都染浑浊了,就成了黄河,蟒身百里变成蟒形山岭,人们称之为“邙(蟒)山”,又叫它“邙岭”
『叁』 “生在苏杭、葬在北邙”,为何北邙会成为古代帝王首选的埋葬地
因为北邙山正是符合了风水学说。并且北邙山还是我们国家的一条龙脉,龙脉之说虽然虚无缥缈,但是却有其事,我们国家的昆仑山是我们国家的山祖,也就是龙脉的源头,而北邙山就是处于昆仑的支脉的秦岭的支脉,所以它也算一条龙脉,并且这里的土质非常的好,适合修建陵墓,而且气候非常的适宜,有利于陵墓和棺椁的保存,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古代帝王喜欢在这里挑选自己的埋骨之地。
这些人都是我们国家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他们葬在这里也是理所当然,虽然我们现在不能像他们一样拥有那么大的陵墓,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们在我们这一世就要活出我们的风采,不用想着死后我们可以享受什么,因为那是不现实的。
『肆』 qq三国勇闯北邙山一天可以做多少次
3次
采纳哦
『伍』 赠贾岛 韩愈 诗意 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天恐文章浑断绝,更生贾岛著人间
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
天恐文章浑断绝,更生贾岛著人间.
孟郊已经逝世,葬在了北邙山,从此诗坛暂时平静了一段时间.但是老天爷却不想让文章被埋没,于是又给人间送来了大诗人贾岛.
『陆』 这首古诗的全文
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历任县尹、监察御史、礼部尚书。以直言敢谏著称。弃官归隐后,因关中大旱,复出治旱救灾,到任四月即劳瘁而死。散曲集有《云庄休居小乐府》,多写寄情林泉之乐。间亦有关怀民瘼之作。
《太和正音谱》说张养浩的散曲如玉树临风。而这首怀古小令却体现了他的另一番面目。
骊山这座见证了众多历史沧桑的名山,历史遗迹甚多,作者登临此山,放眼四顾,感慨丛生,从哪里着笔呢?只有阿房宫最能引领作者、读者的思绪。可惜的是,它已经被项羽付之一炬,当年的豪华奢侈都不复存在。呈现在作者面前的只有“萧疏”的“荒草”,“弯曲萦回”的“河水”。这正好触动了作者感时伤怀的情绪,体验到历史更迭的无情和必然。朝代更替的“遗恨”,就如眼前烟锁迷离的树林,哪里还找得到“列国”中“周、齐、秦、汉、楚”的影子哟!在历史的长河中,隋、唐在这里的兴衰,也同样被无情的冲淡了。多少帝王为了天下,征战杀伐,“赢”的如何?“输”的如何?还不“都变做了土”!正如张养浩在同调《北邙山怀古》中所写的“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都做了“北邙山下尘”。
这是多么悲凉沉郁的咏叹啊!读这支小曲,作者开阔的历史视野令我折服,雄浑苍莽的博大胸怀令我感佩。全曲没有艰深的文字,也没有令人生畏的晦涩典故,更没有华词丽句。就是这些质朴重拙的文字,却吟出了千古不朽的绝唱!“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明白如话,却成了发人深思的警句。
真是名家笔下无俗字啊!今天的为诗者,当学古人这种在质朴中求大巧,在浅显中求深刻的为文工夫。如果能够这样,或许我们就可以做到“下笔必开新面目”了。
『柒』 十三朝宫阙都付云烟,邙山晚眺有着哪样的故事
邙山晚眺,能够看到什么?看到洛城南岸伊阙风光,无言洛水默默东流,看得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的王者气魄,还是看得建了毁,毁了再建的繁华洛阳!
邙山晚眺,能够想到什么?想到落日余晖,江河奔流,想到洛阳城里冠盖云集,巍峨宫阙轻歌曼舞。想的到底是往事的回忆、俗世的眷恋、未来的憧憬!
邙山晚眺,能够悟到什么?刘邦“大风起兮”的暮年悲歌,还是大汉最后的血液 “此间乐,不思蜀”的昏庸无知!呵,一个汉朝的轮回,又何曾不是所有王朝的轮回,何曾不是历史的轮回!
邙山洛阳古墓博物馆
轧过的那些风华绝代的岁月与任务,如今都躺在邙山的黄土里,被风沙盖过,被历史遗忘着,被游人虚浮的脚步践踏着。
谁又管的你是哪朝帝王,哪朝将相?
面对邙山,过多的叙述总让人有些不安,大概只能立在山头暗暗喘息,远处是火红的晚霞,近处是层叠的坟茔,脚下盛世繁华的洛阳。
『捌』 急需《山坡羊 潼关怀古》,《山坡羊 北邙山怀古》,《山坡羊 骊山怀古》的比较评析
一份难得的沉重----《山坡羊 潼关怀古》赏析
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把潼关的地形与历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潼关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发出一声沉甸甸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古奇叹。
张养浩于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因关中旱灾,,任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为此景所动,“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望西都,意踌躇”,作家身处潼关,西望旧朝故都长安,万千滋味涌上心头,遥想当年,秦之阿房,汉之未央,规模宏大,弥山纵谷,可如今崇丽之宫阙,寸瓦尺专皆荡然无存,想到今番前去的任务,他不禁感慨万千,“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这里作家面对繁华过后的废墟所发出的“伤心”实乃悲凉。为秦汉旧朝统治者悲凉,恐怕“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这种局面是他们不曾想到的吧!同时亦为百姓悲凉,为彰显一个时代的辉煌,集国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筑,民之苦不可言;然而辉煌过去,随即而来是朝代的变换,百姓在战争中苦不堪言。此情此景,让作家沉重的说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千古流传的语句。
《潼关怀古》中对历史的概括,显指元代现实生活:怀古实乃伤今,沉重实乃责任。这种复杂的感情要结合作家的生平经历才能理解。张养浩自幼才学过人,曾向平章不忽木献书,被提拔,后任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等职,因评时政,得罪当权者被罢官,为避祸不得不隐姓埋名;后被召起,官至礼部尚书。50岁时辞官归隐于济南云庄,关中旱灾时被重新任命,赶赴陕西救赈灾民。多年的宦海沉浮,让他把功名富贵都参破,不再在意统治者对自己的评判;济南云庄的归隐生活,不仅让他欣赏礼赞自然的风光,更让他体察民生只艰辛;尊奉孟子民本之思想,让他深深懂得民生之重要;刚正不阿、仗义执言的性格,让他有勇气面对现实说出心中真实的想法。元代百姓生活之苦被作家以怀古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忧民之心使他“到官四月,倾囊以赈灾民,每抚膺痛哭,遂得病不起。”这是一个有良知的读书人真实的本性和真实的生活,也是当时社会所难得一见的。
张养浩特殊的仕途经历,决定了他的怀古散曲中有一种参破功名富贵的思想,《骊山怀古》中写到“赢,都做了土;输,都做了土。” 《洛阳怀古》中写到“功,也不长;名,也不长。” 《北邙山怀古》中写到“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这些曲中张养浩把胜负之数、功名之分、生死之际,看成了毫无差别的,只是借古人古事述说富贵无常、人生如梦。只有《潼关怀古》以难得的沉重,以深邃的目光,揭示了封建社会里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元的统治者对读书人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直到元仁宗延佑二年(公元1315年)才正式实行科举取士制度,况且这种制度也是不公平的,这就造成下层读书人在很大程度上对元统治者失去信心,对社会缺少责任感,所以同时期其他作家怀古作品都深刻地打上时代地烙印:他们或感伤古王朝之覆,发一通思古之幽情;或感叹古今之巨变,流露对世事人生把握不定之惶恐;或有感于岁月流逝,抒发个人沉沦不遇之忧情。惟有《潼关怀古》洋溢着沉重的沧桑感和时代感。
从作品内容、作家其他怀古作品、同时期其他作家怀古作品三个层面上看,《潼关怀古》都表现为 一份难得的沉重。
《元史·张养浩传》载:"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退隐,对于张养浩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当国家需要他时,百姓有了灾难的时候,他不顾自己年已六十,仍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他不再为个人的命运忧虑,不再为官场的险恶所吓倒,义无反顾地登上了救民于灾难的路途。他的感情与思想一下子便从"五柳庄"的桃花源里跳了出来,全身心地倾注到对国家与民众的责任上。救灾期间,他"亲登华岳悲哀雨,自舍资财拯救民","路逢饿殍须亲问,道遇流民必细询",赢得了"满城都道好官人"([中吕·喜春来])的美誉,并且,他一路写下了许多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优秀之作,其中用[中吕·山坡羊]曲调写下的九首怀古曲,成为不朽之作。这九首曲中,最有名的是《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由于作者目睹了人民的灾难,故而在路经潼关之时,追古抚今,首先想到的是百姓的苦难,对壮观之景、帝王功业,并无赞美之情,而是将历史的兴亡与百姓的灾难联系了起来,表达了深刻的主题。特别是最后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以议论结尾,发表了自己的历史见解,发聋振聩,说明历史上无论是朝代的兴起还是衰亡,受苦遭殃的都是老百姓,从而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封建政权与广大人民的根本对立性。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说:"曲家之手,往往尤重小令。盖小令一阙中,要具事之首尾,又要言外有余味,所以为难,不似套数可以任我铺排也。"张养浩的这只曲子,虽寥寥数语,却高度概括,精警深刻,醒人耳目。[山坡羊]的另一首《骊山怀古》也有异曲同工之效:
骊山回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以"骊山怀古"为题,回顾了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兴衰交替,最后以"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结尾,显示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大彻大悟。伴随着各个王朝的兴亡交替,是无休无止的破坏,无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财富都化为灰烬,今天的赢家把输家的一切付之一炬,那么谁能保证他不是明天的输家呢?如此看来,这输输赢赢又有什么意义呢?这就强烈而又冷静地批判了封建统治者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残酷厮杀焚烧及夺得政权后大兴土木的奢侈无度。
《北邙山怀古》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作者的兴亡之感:
悲风成阵,荒烟埋恨,碑铭残缺应难认。知他是汉朝君,晋朝臣?把风云庆会消磨尽,都做北邙山下尘。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
起首便渲染出凄怆悲凉的气氛。这些埋葬在北邙山上的君臣们,生前把荣华富贵、风云庆会享受个够,然而,死后也不过是北邙山下的一扌不土。是人,便不免一死,而一旦死去,便万事皆休。那么,生前的尊贵与否,死后的衰荣如何,又有什么意义呢?结句的"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语气冷隽悲凉,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张养浩的怀古组曲,站在对人生的深刻透视、对历史的大彻大悟的高度,高屋建瓴,视野开阔,气势苍莽雄浑,感慨深沉悲壮,风格质朴古拙,展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胸怀与气魄。
张养浩在人生的最后时刻,除了怀古组曲外,还用了一系列反映当时赈灾过程的作品,如[中吕·喜春来]:
路逢饿殍须亲问,道遇流民必细询。满城都道好官人。还自哂,只落得白发满头新。
前两句所言情景,与史书本传所载的"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是完全吻合的。为百姓如此鞠躬尽瘁,赢得"满城都道好官人"的赞誉,而作者本人却认为,为百姓应该更加尽心尽职。[南吕·一枝花]中的一首表达了这种心情:
恨不得把野草翻腾做菽粟,澄河沙都变化做金珠,直使千门万户家豪富,我也不枉了受天禄。眼觑着灾伤教我没是处,只落得雪满头颅。
面对着众多的灾民,严重的旱情,政府的赈粮如杯水车薪,无济于事。虽然他个人曾上奏天子,请行纳粟补官之令,并带头拿出自己的财物作为救济之用,但严重的灾情又不是个人区区之力所能回转的。在心焚如火的情况下,不免产生了"把野草翻腾做菽粟,澄河沙都变化做金珠"的幻想。《元史》本传载,张养浩"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即抚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张养浩最终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为国为民的绝唱。
张养浩曲子总的特色是立意高远,感情深厚,气势雄浑,结构严谨。在这总的特色之下,每一类曲子又自有特色。写景曲轻快自然,飘逸闲适如行云流水;怀古之作境界阔大,沉郁雄浑,能够高度地概括出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写官场仕途之作深刻悲怆,揭示出官场的本质和为官的岌岌可危;反映百姓疾苦的作品深远而感伤,将作者的一颗赤子之心捧献在读者面前。
『玖』 古代人死后,为什么都想埋在北邙山北邙山究竟好在哪里呢
北邙山上到底有多少坟墓?据不完全统计,整座北邙山共有大型墓葬近800余座, 其余无名无主的荒坟多达数十万座。正所谓“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从商周一直到明清,有数不清的古人选择安息在了北邙山上,使这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亡者之城”。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俯瞰整座北邙山,一共有24位帝王和7位亡国之君埋葬于此,其中不乏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晋宣帝司马懿(追封)、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蜀后主刘禅、南唐后主李煜等多位家喻户晓的著名君王。其数量之多,集中度之高,堪称天下之最。
“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一座洛阳城,写满了半部古代中国的兴废史,而北邙山上的帝王们则高卧在王陵之中,永远俯视着脚下洛阳城中的沧桑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