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写科幻小说需要做哪些准备
储备丰富的科学知识。在科学知识上的涉足越精深越广泛,就越容易写出严谨专业的科幻小说,科幻小说作者是很忌讳文章中出现科学知识性错误的。因此在决定写科幻之前,至少预留一年的时间博览科学群书,先广泛学习,后精深钻研,做好充足的知识准备。同时发掘深刻的社会人文认知。科学知识如果单独变成文字,那就成了科普文章而不是科幻小说了。即使是硬科幻小说,故事情节同样要跟人类有关,因为读者是人类。对社会人文认知得越深刻,写出的故事情节就越能贴近人心,引起读者共鸣。要培养这一点,必须经常与各种人和事打交道,丰富阅历,对这些人和事勤于思考,慢慢地就会对社会、人性都有深刻的理解。
当两部分原材料都已配齐,准备创作了,要先确定自己想告诉读者一件什么样的宏观大事,这也是故事的梗概。科幻小说的故事梗概可不一定是对现实社会的感悟了,它可以是对未来人类状态的悲喜预测,可以是宇宙尺度上微观与宏观生物之间的火花,甚至可以超出本宇宙之外,放眼另一个平行宇宙中的关联冲突。总之尽管放开胆量去想象,无论想象有多远,都远不过科幻的疆土。
『贰』 写科幻小说要注意点什么
首先建议读一些正统的科幻小说,比如《科幻世界》和《科幻世界译文版》上刊登和版推荐的小说权。如果要写科学性比较强的的话,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科学知识储备,应该读一些科学期刊,上网浏览一些科普网站。之后就是要多练习,多改进,多投稿,
要避免的事就是不要跟起点上的那些二流写手一样就好
『叁』 写科幻小说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知识体系
至少知道点名词和意义吧 别出什么宇宙中轰隆一声爆炸 百万倍光速 黑洞很深
星球上有个上千公里长的战舰 驾驶机甲 之类的奇怪错误就行了...
『肆』 写科幻小说的人要懂许多的科学知识吗
对于科学知识,不会要求你很专业,但是你多少要能懂一些,否则你写出来的小说会有很多硬伤,比较失败。楼上说的硬科幻和软科幻,我认为只是纯专业知识的含量不同。如果你要写科幻小说,而又对科学知识懂的不是很多,我建议你可以写一些不太涉及什么专业知识,而是侧重于对生活、社会以及人性的思考,相信一个喜欢科幻小说的朋友平常应该不会缺少这类的思考吧??如果你有兴趣多和我交流,我的邮箱是[email protected](可以看出我也是个科幻迷了吧),对了,如果你写出了第一篇科幻小说,别忘了发给我看看,加油啊。
『伍』 写科幻小说,需要了解或者通晓哪些方面的知识
当然要注重文章里面所描写的技术内容,这就十分需要作者自身的理工科的功底,要使写的内容在基本的尺度上自圆其说,注重描写的技术细节,让人感觉这就是现实中或者是在某个空间应该存在的。
『陆』 作为一个科幻小说作家,应了解哪些知识。
要看往哪个方向写,硬科幻、软科幻,或者新的创意方向。
硬科幻讲究现实逻辑,需要严格的技术推演和科学依据,描写极其可能实现的新技术新发明,不可过分的臆想虚构。比如高端武器、生物科学、人工智能、能源、航空航天领域等等。
软科幻,与硬科幻相反,不需要从科学的角度上进行合理或者说比较合理的推论和想象的科幻作品,称之为软科幻。它的情节和题材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历史学或社会学等倾向。
『柒』 想学写科幻小说应该从哪些方方面入手
http://www.zzsck.com/网站里面有科幻小说的素材 以及一些写小说的方法 祝作者的小说越写越好
『捌』 科幻小说写作技巧
单线式结构中的线索有可能是人,也有可能是物,或者事。在科幻小说中,以物、事,特别是具有神奇色彩的物或事为线索的情况要远远多过以人为线索情况,某种神秘事件从出现到解谜,通常就是一篇科幻小说的全部内容。这也是科幻小说的重要特征。
二,复线式结构,即以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交插表现形成的结构。复线式又分平行复线、主次复线、明暗复线等情况。村上春树的科幻小说《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是平行复线的典型。“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两个线索一直平行出现,直到小说结尾处才合为一体。王晋康的《生死平衡》是空间上主次复线的典型。围绕主人公皇埔林展开的故事是主线,其余是复线。刘慈欣的《地火》是时间上主次复线的典型。刘欣主持的地下煤制气实验上主线。一百多年后一个初中生体验前辈采矿生涯的内容是副线。而他在《乡村教师》里,更是运用复线式结构的佳作。一方面是极端落后的乡村学校环境,一方面是先进得无法理喻的银河系“碳基智慧生命”和“硅基智慧生命”的大战。两条线索最后交汇到一处,取得一种奇特的美学效果。金·凯利主演的科幻片《楚门的世界》则是明暗副线的典型。主人公被制片人操纵的生活是明线,制片人的活动是暗线。影片的前半部分一直是围绕着主人公的明线,直到内容过了一半才进入另一条线索,揭开谜底。
三,散文式结构。这种结构打破了情节核心,以作者希望创造的某种意境、氛围、情感为结构中心。比如克拉克的名著《地球凌日》,就是宇航员临死前的乐观主义精神为结构中心。国内作品采用散文式结构的有刘维佳的《黑太阳升起来》、凌晨的《燃烧的星球》,以及天津作者张卓的短篇科幻小说等。散文式结构较易表达作者的内心感受。不过,由于没有情节线索,读起来不太有趣,散文式结构的小说是那种提供给知音细细品味的作品。
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辐射式结构。在这种结构里,情节从一点发散开,向不同的方向辐射。王晋康的《解读生命》也运用了这种结构。在这篇小说里,外星人来到地球,并且在与人类的冲突中被杀死。然而它们那种奇怪的死法最终没有得到解释。父子两代科幻作者就根据这种死亡现象,虚构出不同的致死理由。在这里,小说从外星人死亡这个事件开始辐射出去,引出了不同的线索。与其它结构方式相比。辐射式结构过于复杂,适用范围也小。
更有一些表面上凌乱不堪的结构方式,却正符合作品本身的主题。比如,赛伯朋克流派的开山之作《神经漫游者》,被译成中文后,许多读者无法接受那种天上地下的随意式结构。但作者运用这样的结构方式,正是为了表现网络世界里人们支离破碎的生活特点。
上面这些结构方式,主要谈了小说的主干部分。小说的开始和结尾也是作者必须要注意的。开始决定了一篇小说是否吸引人,在读者缺乏时间和耐心的今天,开始部分不吸引人,小说就失败了一半。甚至可以这样说,三五个自然段里不能让读者喜欢的作品就是失败的作品。而结尾则决定这篇小说能给人留下什么回味,好的结尾可以把全篇的努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所以开始和结尾的构思往往更费力气。
杨平的小说《黑客事件》的开始一个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这个世界只有二百五十六色”。了解计算机技术的读者一下子就知道,这是一个数字虚拟世界的故事。而对计算机技术了解不多的读者也会产生疑问:什么叫“只有二百五十六色”?这个优秀的开篇一直为科幻爱好者称道。王晋康的《生死平衡》用了一个歌舞升平式的开端:人类终于消灭了天花,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来到最后一个天花病人那里,想取些样本,却得知已经有神秘人物取走了样本。这个很喜气的开始却为后面的悲剧故事埋下的伏笔。
出色的结尾在科幻小说中也屡见不鲜。在克拉克的《与拉玛相会》中,外星人的巨大飞船丝毫不理会人类的一番折腾,从太阳中得到能量后,转头高速飞走。星河的《残缺的磁痕》中,主人公放弃了躲避地球磁场变化的机会,让女友进入隐蔽所,独自去面对危险的未来。这些结尾都把充分的想象空间留给了读者,同时又结束了整个故事。
不过,对于不少作者来说,写小说开头时还很有创作冲动,写到结尾时可能就会烦了、倦了,于是匆匆收尾了事。如果有这种情况,作者一定要提醒自己重视结尾的构造。
掌握小说的结构艺术,还要了解所谓蒙太奇手法。蒙太奇是一种电影艺术手法,指把本来不在同样时空的画面、声音等因素摆放在一处,使观众产生联想,达到编导希望的效果。蒙太奇手法原本是电影工作者汲取自小说的技巧。只是这种技巧在小说创作中不为人注重。当蒙太奇在电影里大放光彩时,小说家们又把它请回来,加以改造,成为一种成熟的小说结构技巧。
(还是我,接上个回答)
『玖』 科幻小说怎样写
看你是准备些软科幻还是硬科幻了抑或是稀饭科幻。硬科幻最难写。首先要有过硬的知识,不能有硬伤,其次,一旦硬起来就会有很多专有名词。会导致文章可读性降低,软科幻和稀饭科幻只要把背景设在未来或者太空然后处理好人物之间的关系就可以了,很简单,但是也很可惜科幻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