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哪些小说是复调小说,举例
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复调"也叫"多声部",本为音乐术语。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托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巴赫金认为,"独白型"小说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众多性格和命运构成一个统一的客观世界,在作者统一的意志支配下层层展开。在这类小说中,全部事件都是作为客体对象加以表现的,主人公也都是客体性的人物形象,都是作者意识的客体。虽然这些主人公也在说话,也有自己的声音,但他们的声音都是经由作者意志的"过滤"之后得以放送的,只具有有限地普遍性地刻画性格和展开情节,而不能塑造出多种不同的声音,因而并不形成自己的独立"声部",听起来就象是一个声部的合唱。主人公的意志实际上统一于作者的意识,丧失自己独立存在的可能性。
针对托尔斯泰的“独白小说”。大意为:陀笔下的人,是破碎的完整体。作品中有众多各自独立而不融合的声音和意识,每个声音和意识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这些多音调并不要在作者的统一意识下层层展开,而是平等地各抒己见。每个声音都是主体,议论不局限于刻画人物或展开情节的功能,还被当作是另一个人的意识,即他人的意识,但并不对象化,不囿于自身,不变成作者意识的单纯客体。陀的世界,根本上是属于个人的世界。小说具有对话性。
王小波的《似水流年》《黄金时代》《革命时期的爱情》《万寿寿》《红拂夜奔》《立新街甲一号与昆仑奴》《白银时代》杨丽达《桃花塘记》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药》《孤独者》《祝福》阎真《曾在天涯》《沧浪之水》
㈡ 巴赫金复调理论主人公的自我意识 怎么体现在文本中的
巴赫金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论述中指出,一,复调小说的主人公不只是作者描写的客体或对象,他并非是作者思想观念的直接表现者,而是表现自我意识的主体。二,复调小说中并不存在着一个至高无上的作者的统一意识,小说不是按照这种统一意识展开情节、人物命运、形象性格的,而是展现有相同价值的不同意识的世界。三,复调小说由互不相容的各种独立意识,各具完整价值的多重声音组成。
在他看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艺术世界中,主人公都是些意识相对独立的“思想家”。巴赫金强调,在复调小说中不存在作者的统一意识,主人公与作者的关系是平等对话的关系。但并不意味着作家就没有自己的艺术构思和审美理想,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给自己的人物以极大自由,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㈢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的含义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和评论著述对它的阐释 {资料转贴} 我们在这篇综述中要讲到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著述方面最后一本著作,是苏联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编的文集《费·米·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1959年)。 几乎所有收进文集的苏联文艺学家的论文中,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上,都既有不少个别的重要的观察,也有较为广阔的理论概括[57]。但对我们来说,联系我们的论点来看,最为重要的是Л.П.格罗斯曼的一篇长文《作为艺术家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文中最为重要的则是它的第二部分<布局法则)。 在这篇新文章中,格罗斯曼把我们上文分析过的他在二十年代阐发的那些论点,加以扩展、深化,还补充了一些新的观察结果。 格罗斯曼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每部小说布局结构的基础,都是“两个或几个中篇相遇的原则”。这些中篇故事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按照音乐中的复调原则连接到一起。 格罗斯曼继伏居耶[58]和维亚切斯拉夫-伊万诺夫之后(他赞同地援引了这两位作者的话),也强调陀思妥耶夫斯基布局结构的音乐性。下面引述一下最令我们感到兴趣的格罗斯曼的这些分析和结论。 “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就指出过那种布局方法(指音乐型布局——本书作者),有一回还比较了自己的结构体系同音乐中‘变调’理论或对比理论的相似之处。那时他在写一部由三章组成的中篇小说,三章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第一章是一番争辩性的哲理性独自,第二章是一段戏剧性的情节,它为第三章准备了一个灾难性的结局。作者这样发问过:难道几章能分开来发表吗?要知道它们内在是相互呼应的,情节虽然不同却又是不可分割的;这样的情节允许不同情调的自然交替,可是不允许把章节机械地割裂开。我们可以这样来解释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小段富有深意的话。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地下室手记》将在《时代》杂志上发表一事,给哥哥写信时说的:“中篇分为三章……第一章可能有一个半印张……难道可以把它单独发表吗?人们会讥笑它的,再说离开其余两章(那是主要的)它就要变得兴味索然。你知道音乐中的‘变调’是怎么回事吗?这里也是如此。第一章看起来是一堆闲话,可到了后两章这堆闲话竞转换为突如其来的灾难。”(书信集,第1卷,第365页)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里,把音乐中从一个调转入另一个调的变调规律,十分精辟地移用到文学布局上来。这个中篇就是以艺术上的对位法则为基础组织起来的。第二章里堕落女郎内心的痛苦,是同第一章中折磨她的人所受的凌辱相呼应的;可同时,由于女郎只会顺从,她心理上的痛苦,同他自尊心受到伤害而无比愤怒的感受,又是相互对立的。这就是一位对一位(punctum contrapunctum)。这是不同的声音用不同的调子唱同一个题目。这也正是揭示生活的多样性和人类感情的多层次性的“多声”现象。“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对位的,也即互相矛盾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喜欢的作曲家之一,M.Н.格林卡在自己的《札记》中这么说过[59]。 这是格罗斯曼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布局结构的音乐本质所作的十分准确而精微的观察。如果把格林卡关于生活中一切都是对位的这一论断,从音乐理论的语言译成诗学的语言,那就可以讲: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来说,生活中一切全是对话,也就是对话性的对立。其实,就哲学美学的观点而论,音乐上的对位关系,只不过是广义上的对话关系在音乐中的一种变体罢了。 格罗斯曼是这样结束我们引述的那些分析的: “这里正是实现了这位小说家所发现的‘别的某种小说’的创作规律,这是一种悲哀而又可怕的直写现实人生的小说。根据作者的艺术观,那样的两个情节在布局结构中还可能得到其他情节的补充,于是常常使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获得一定的多元性。不过,一个主题两方表现的原则,仍是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原则。与这个原则相关的,有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里不止一次探索过的‘双重人格’现象。这种‘双重人格’根据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见解,不仅在思想方面和心理方面,而且还在布局结构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60] 这些便是格罗斯曼所作的一些重要的分析。它们特别引起我们的兴趣,是因为格罗斯曼不同其他研究者,能从布局结构方面来考察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现象。格罗斯曼感到兴趣的,与其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在思想意识上的多声性,不如说是对位法规在布局本身的应用;这个法规把纳入一部长篇小说中的不同的中篇,把不同的情节、不同的方面,都连接到了一起。 在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献中,具体说是在提出过他的诗学问题的著述里,对他的复调小说的阐释,也就是如此。论及他的评论著作和文学史著作,大多数至今仍然忽视他的艺术形式的独特性,却到他的内容里去寻找这种特点。这内容便是主题、思想观点、某些人物形象,而形象又是从小说中截取出来,只根据它蕴含的生活内容来进行评价。要知道,这样一来,内容本身不可避免地也要变得很贫乏,因为内容丧失了最重要的东西——陀思妥耶夫斯基观察所得的新发现。不理解新的观察形式,也就无法正确理解借助这一形式在生活中所初次看到和发现的东西。如果能正确地理解艺术形式,那它不该是为已经找到的现成内容作包装,而是应能帮助人们首次发现和看到特定的内容。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前的欧洲和俄国小说中被认为是极完美的整体的东西,即作者意识中独白型的统一世界,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变成了整体的一个部分,一个成分。曾被当作整个现实的东西,这里成了现实的某一个侧面。过去联接整体的东西,即实际的情节、作者的风格和情调,到这里变成了从属的因素。出现了组织各种成分和构筑整体的新的艺术原则,用譬喻的话来说,出现了小说的对位旋律。 可是,评论家和研究者的脑子里,至今塞满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主人公的思想观念。作家的艺术意图,没有获得明确的理论上的阐释。给人的印象是,凡走进了复调小说迷宫的人,谁也找不到通路,只发觉了个别人的声音而听不出整体来,常常连整体的模糊轮廓都勾画不出;至于组合不同声音的艺术原则,更是充耳不闻了。对小说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最终的意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释,但所有的人都把它仅仅当作一种语言、一个声音、一种语气。而这正是根本的错误所在。复调小说那种超出某一种语言、一个声音、一种语气的统一性,并没能揭示出来。
㈣ 复调小说的介绍
所谓复调(polyphony)本是音乐术语,指欧洲18世纪(古典主义)以前广泛运用的一种音乐体裁,它与和弦及十二音律音乐不同,没有主旋律和伴声之分,所有声音都按自己的声部行进,相互层叠,构成复调体音乐。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复调小说”的概念是现代文论的一个重大飞跃,对读者反映论、接受美学、解构主义等都有深刻影响。
㈤ 以创作“复调”小说著称的作家是谁
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来概括俄国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
陀斯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人是破碎的完整体。他的作品中有众多各自独立而不融合的声音和意识,每个声音和意识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这些多音调并不要在作者的统一意识下层层展开,而是平等地各抒己见。每个声音都是主体,议论不局限于刻画人物或展开情节的功能,还被当作是另一个人的意识,小说具有对话性。
㈥ 什么是复调小说
苏联文学理论家巴赫金在他的著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中把陀氏的小说称为“复调小说”,以区别于作家全知全能型的单声部小说。他认为“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的真正的复调,这确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特点。”在此,巴赫金强调陀氏的小说具有作者与人物、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平等关系,他们都有着各自独立的思想与意识,可以展开充分的对话,因此类似于音乐作品中的“复调”。
㈦ 复调小说的特点
复调小说的特点:
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复调"也叫"多声部",本为音乐术语。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妥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巴赫金认为,"独白型"小说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众多性格和命运构成一个统一的客观世界,在作者统一的意志支配下层层展开。在这类小说中,全部事件都是作为客体对象加以表现的,主人公也都是客体性的人物形象,都是作者意识的客体。虽然这些主人公也在说话,也有自己的声音,但他们的声音都是经由作者意志的"过滤"之后得以放送的,只具有有限地普遍性地刻画性格和展开情节,而不能塑造出多种不同的声音,因而并不形成自己的独立"声部",听起来就象是一个声部的合唱。主人公的意志实际上统一于作者的意识,丧失自己独立存在的可能性。 托斯妥耶夫斯基"首创"的复调小说则不同。托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的事件之中,而互相件不发生融"。在这里,人物"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也是直抒己见的主体。"这里,主人公自己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不必为作者的意志所限制,他完全可以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巴赫金指出,托斯妥耶夫斯基的独特之处,正"在于他把个性看做是别人的个性、他人的个性,并能客观地艺术地发现它、表现它,不把它变成抒情性的,不把自己的声音同它融合到一起,同时又不把它降低为具体的心理现实",而让他的主人公们各自以自己独立且相互"等价"的声音参与"对话"。主人公的"声音"既不是服从刻画性格或展示情节的需要,也不是作者思想和立场的表现(即如我们通常在传统浪漫主义作家们那里看到的是代作者说话),他们拥有自己独立的意识或"声音",并"能够同自己的创造者并肩而立,能够不同意创造者的意见,甚至能够反抗他的意见",换句话说,复调小说中,作者的声音也只是构成了复调的一个"声部"而已,作者或叙述人、作品主人公,都只是以自己独立的意识或"声音"参与对话,大家都是平等的,不存在谁的声音压倒别人的声音的问题。这样,小说叙事就在对话的关系上形成由多个独立声部组成的复调结构。
复调型小说的主旨不在于展开故事情节、性格命运,而在于展现那些拥有各自世界、有着同等价值、具有平等地位的不同的独立意识。复调型小说所追求的是把人和人(作者和人物)、意识和意识放在同一个平面上,展示世界是许多具有活生生的思想感情的人在观察或活动的舞台,是众多个性鲜明的独立自主的声音在交流和争鸣的舞台。在这种小说中,作者与人物之间、人物与人物之间是“严格实行和贯彻始终的对话性”关系。复调小说正是内在于若干各自独立但彼此对立的声音或意识之对话关系中互动共生的统一体。复调小说的艺术世界就是“多样性的精神之间以艺术手法加以组织的共存共在和交流互动”,复调世界就是多种声音平等对话的世界。 因而我们也能看出,“复调小说”的艺术魅力就在于这种“复调思维”的矛盾性、对话性、开放性和未完成性,恰恰切合了我们所经历的这个世界的多元、暧昧和边界模糊的状态。复调小说描写出了生活的多种可能性和人性深处的矛盾,而不是灌输一种绝对的、前篇一律的思想,使得小说既具有辨证色彩,又包含开放的可能。当代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小说创作中运用并发展了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提出了“文本的复调”,并在他自己的小说中进行了成功的实践。昆德拉在探讨小说的新发展以及可能性方面,提供了富于创见的思路和启发。
复调小说利用奇特化情节,就是要将叙事的均匀节奏打乱,将叙事的速度“耽搁”下来,“定格”在两点上(边沿、广场)。这种耽搁表明,如果目的不明或虚假,急于前行有何意义?“广场”是大众生活的地带。在那里有众多“失去了而不寻找、忘却了而不追忆”的人。他们在“广场”上演出种种闹剧(其实,这是“逛欢节”文化的一种变体)。而复调小说所描写的“广场”上的事件,往往造成一种“狂欢化”的效果。在这里,“奇特化情节”打破了人们惯于认同的日常生活结构,诸多笑的因素也消解了日常生活中权力的威严。 “复调”理论不仅是一种小说艺术的特征,更是一种独特的认知话语和思维方式,在深刻剖析现代人的生存面貌和精神状态方面表现出独特的魅力,展现了巴赫金作为一位文化哲人所具有的广阔视野与辩证思维。正如有些研究者所言,“复调”理论从一种小说论、批评论而走向了美学,最终归返于哲学。
㈧ 复调小说是什么
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世界的完整统一,不可以归结为一个人感情意志的统一,正如音乐中的复调也不可归结为一个人感情意志的统一一样
详见:http://ke..com/view/160934.htm
㈨ 复调小说的概述
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复调也叫多声部,本为音乐术语。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用来区别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巴赫金先生认为,独白型小说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众多性格和命运构成一个统一的客观世界,在作者统一的意志支配下层层展开。在这类小说中,全部事件都是作为客体对象加以表现的,主人公也都是客体性的人物形象,都是作者意识的客体。虽然这些主人公也在说话,也有自己的声音,但他们的声音都是经由作者意志的过滤之后得以放送的,只具有有限地普遍性地刻画性格和展开情节,而不能塑造出多种不同的声音,因而并不形成自己的独立声部,听起来就象是一个声部的合唱。主人公的意志实际上统一于作者的意识,丧失自己独立存在的可能性。
针对托尔斯泰的“独白小说”。大意为:陀笔下的人,是破碎的完整体。作品中有众多各自独立而不融合的声音和意识,每个声音和意识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这些多音调并不要在作者的统一意识下层层展开,而是平等地各抒己见。每个声音都是主体,议论不局限于刻画人物或展开情节的功能,还被当作是另一个人的意识,即他人的意识,但并不对象化,不囿于自身,不变成作者意识的单纯客体。陀的世界,根本上是属于个人的世界。小说具有对话性。 巴赫金(Ъахтинг,Михаил МихаЙлович,1895—1975)俄罗斯著名文艺学家、文艺理论家、世界知名的符号学家,苏联结构主义符号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理论对文艺学、民俗学、人类学、心理学都有巨大影响。生于奥勒尔城。肄业于圣彼得堡大学。先后在涅维尔和维帖布斯克工作。战后在莫尔多瓦共和国萨兰斯克大学主持俄国和外国文学教研室工作。语言是一种物质中介,是人们在社会中相互影响的手段。语言是一种社会的人的创造活动,它应引起听者注意并保持对话的兴趣。“话语是双方的动作,它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谁说的,二是对谁说的。”语言的现实和基本单位是对话和言谈,它们存在于对话交际本身的范围内。从这种观点出发,巴赫金将文学作品中的叙述语言分解为不同类型的对话,其中多数都包含两个或者更多声音之间的能动的相互作用。文学作品的语言必然要破坏稳定、权威和习惯它们的社会意义正是由此而来。联系作品产生的时代来考察作品及其所违反的文学言谈规范,有助于解释语言的社会意义。而文学就是一种语言的实践。巴赫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诸问题》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研究中新阶段的标志。该书曾得到卢纳察尔斯基的肯定。书中许多思想都已成为科学惯用语。作者在本书中应用“复调”理论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认为他的作品中有多种声音存在,而且这些声音都不受作者的权威性的控制。作品中人物的讲话处在与作者讲话的联系中,因此他们便从各自的对方那里并从他们的作者那里获得了自由。意识形态是由语言构成的,是社会中人与人相互作用的物质体现。凡意识形态都是一种符号,是现实的一个“物质部分”。这样一来,物质基础(物质)与上层建筑(意识)之间,就由统一的物质的链条联结起来了。其次,与俄国形式主义不同,巴赫金认为文学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它同时又是其它意识形态的一种反映。文学也反映现实,但它的反映是一种有间隔的、有两个级次的反映。
巴赫金的主要论著有:《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诸问题》(初版1929年,再版1963年)、《小说中的词》(出版于1975年)、《文艺学的形式方法》(1928年,以帕·梅德未杰夫的名字出版)、《弗洛伊德主义》(1927)、《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哲学》(1929年,以上两书以瓦·沃洛希诺夫的名字出版)、《拉伯雷和他的世界》(1940),等等。 所谓复调(polyphony)本是音乐术语,指欧洲18世纪(古典主义)以前广泛运用的一种音乐体裁,它与和弦及十二音律音乐不同,没有主旋律和伴声之分,所有声音都按自己的声部行进,相互层叠,构成复调体音乐。巴赫金借用此词来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基本特征:“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世界的完整统一,不可以归结为一个人感情意志的统一,正如音乐中的复调也不可归结为一个人感情意志的统一一样”。如果在一首曲子中,有着两个以上的主旋律,而作品在整体上感觉是和谐的,那么,这两个主旋律就不是以各自的表述展开,而是以一种对话的方式展开的,否则就都是一种独白了。古典意义上的音乐,是典型的单一主旋律,音乐的美感来自和谐。但是,在现代的音乐美学中,这已不再是美学的最高追求,现代哲学打破了这种死板的框框,而认为,在工业时代和后工业时代,人的灵魂被撕裂开来,存在着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普遍分裂。人在自我意识和潜意识里,有着多重的构造。所以古典美学中的单一的旋律就无法表现现代人的心灵深度。于是就出现了无调性音乐,通过用迷乱的音响组合表现人的复杂的灵魂世界。
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用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
巴赫金指出,一个作家,作为一个叙述人,也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他不是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不可能把一切事情看得那么清,把一切线索都理得那么清,把一个个故事都讲述的那么完整,因为他自己的灵魂深处也有可能是割裂的,自相矛盾的,在他进行人物设计和情节讲述中,可能会无意识地把自己的内心的矛盾在故事中流露出来,这样不仅不是什么坏事,因此也就可以把自己表露的更加深刻。复调小说,其实,就是指作者自己多个人格的对话。小说创作者树立这种复调式的小说创作理念,其作品必然更能反映人性在现实社会的真实的状态。
㈩ 以创作“复调”小说,著称的作家是谁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鲁迅的小说以“复调”手法最为有名。
参考文献:[1]权绘锦.鲁迅复调小说的成因探析[J].河西学院学报,2003(06):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