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一部小说,貌似修真仙侠类的。主人公在上学,在家里救了一个狐狸。然后去西藏修真,有个龙虎山道教的女
就是家里养个狐狸精 作者是唐川 男主叫李云东 是不动明王转世 至于帮他的那个女的是红凌
㈡ 断情逐妖记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断情逐妖记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断情逐妖记最新章节TXT----- 道者,涵乾括坤,其本无名,论其无,则影响犹为有;论其有,则万物尚为无焉。
※※※
大江之东的云锦山,又称为龙虎山,上有道教祖师的正一元坛所在,又及是道门正宗的天师道印剑符箓传道所在之根本之地。
是以龙虎山历魏、晋、唐、宋,代有褒崇,论及山川之胜,宫宇之丽,人物之繁,仙迹之异,道行之神,爵望之显,实是道家洞天福地之首。
龙虎山上的天师府,红墙深院,彤壁朱扉,神道合居,八卦铺地,天师府的府门坐北朝南,高大宽阔,面河而立,气势雄伟。门前庭院正中镶嵌着八卦太极图。正是:“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府门上一对抱柱楹联:“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明明白白的说出天师即是“神仙”又是“宰相”的双重显赫地位。
天师府中,豫樟成林,荫翳蔽日,鸟栖树顶,环境堪幽。只因道教兴起于山泽草莽之间,道家追求超凡脱俗、清静无为境界,因此天师府内不知植了多少奇花名木,以增秀色,暗寓这里是人间仙境、……
需要别的再问
㈢ 求修道小说。本人对道家修道养生,打坐炼丹非常仰慕,求此类小说和文学作品。
道家功是道家学者和道教门徒所习练的功法。道家功以道教文献《道藏》中记载的功法为主体体系,在我国气功诸流派中,道家功最具民族特色,是我国气功的优秀代表和唯一可以和佛家功媲美的流派之一。 道家功祖述老庄,《道德经》说:“虚其心,实其腹”,“专气致柔,能归婴儿乎”。道教循之,创胎息法。唐代司马承帧又提倡“存想”,即存我之神,想我之身,达到入静之境,且用意念导气运行,这是后来“金液还丹”、“大小周天”等功法的滥觞。 道家功以长生为目的,主要有正一、全真两大派,两大派分若干宗派,两大派外也还有若干小派。各派在其功理、功法方面也各具特色。尽管如此,无论何宗何派其修持功夫都以炼养阴阳、性命双修为第一要义,都以返朴归真,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都以延年益寿和长生不老为最终目的。 道家功的理论体系,没有佛家那样严谨,也不像佛家那样对气功名词、概念予以诠释。加之道家功理多用隐语,导致很多名词涵义、概念含混不清。晋代之后,许多道教学者在理论改革时吸收、借鉴了佛家功法理论,道家功才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道家功非常注重个人的实践,数千年来,为了寻找行之有效的功法,许许多多的道士付出了毕生的精力。据说五代道士吕洞宾为练开天目穴,进行了极其悲壮的实验,三千弟子死去八百。可以说,道家功法体系就是在不断吸取这些人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道家初期的功法比较简单,除老子倡导的守一法再就是庄子宣扬的心斋、坐忘、踵息、吹嘘呼吸和熊经鸟伸之类的仿生导引功。道教成立后,出于宗教目的吸收了许多古老的养生术和所谓“仙术”,并在总结古老气功的基础上创编了一些具有道教特色的功法后,道家功日益丰富多彩,成为气功史上的一条主流。
编辑本段基本功法介绍
道家
早期修炼功法的内容,主要有心斋、坐忘、缘督、导引、吐纳、听息、踵息、守静、存想、守一、辟谷、服食、房中、行炁、胎息、外丹、内丹等等,下面作以简明介绍: 心斋 心斋,“斋”即清心之义,心斋指内心清虚宁静。最早出自《庄子·人间世》:“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意思是说:大道至虚至静,因此人心应当清虚宁静,以合大道。所以中华道家所讲的真正斋法,不是外表吃素谓之斋,乃指内在的心里干净,这也是中华道家修养的高妙义谛之所在。 坐忘 坐忘,即静坐忘身。见《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意思是说:肢体废去不动,聪明免去不用,离开形体去掉思虑,心同于无所不通之大道,就叫做坐忘。道家这时的坐法,不是后来佛教的盘腿打坐法,而是坐于杌上或席地而坐。 缘督 缘督,指遵循中道,或云运行督脉。见于《庄子·养生主》:“缘督以为径,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意思是说:遵循中道(或运行督脉)作为途径,就可以做到保养身体,可以做到完善生命,可以做到奉养亲人,可以做到尽享天年。后世修炼中的任督周天,即依此作为理论根据。 导引 导引,即导行肢体,以通经络。《庄子。刻意》云:“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意思是说:象熊一样攀援树木而自悬,如鸟一样展翅而伸腿,这是为了长寿的需要,是导引锻炼、保养身体,象彭祖长寿的这一类人的爱好。在三国时华陀所传之五禽戏,即属中华道家之导引法。 吐纳 吐纳,指吸进清炁,而呼出浊气。《庄子。刻意》云:“吹嘘呼吸,吐故纳新。”意思是说:用呼吸之法,吐出浊气,而吸人清炁。这就是中华道家修炼的调息之法。后文筑基炼炁之吐纳法,即渊源于此。 听息 听息,又称“听炁”。指静中用炁听呼吸,以凝神合道。见《庄子·人间世》:“无 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炁。”意思是说,不要用耳朵去听呼吸,要用心去听呼吸;又不要用心去听呼吸,要用炁去听呼吸。因为这时心与炁 打成一片,心已在炁中了,所以不用心听而用炁听。这种方法,也是中华道家调息入静的一种。听息法的目的,最后是要达到无心而听炁;世俗流传的数息法,最后 还是有心在数息。比较而言,用“听息法”比用“数息法”,更为容易入静,而且入静的层次更深。 踵息 指内呼吸功深,而达于踵。据《庄子·大宗师》:“古 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意思是说:古代修道的人,他们睡觉不会做梦,他们醒来不会忧愁,他们吃 东西不求厚滋味,他们的呼吸很深很深。有道之人的呼吸,可以由内直接到达脚后跟;平常之人的呼吸,只能够由外到达于咽喉。这是修道人所用的内呼吸,与平常 人所用的肺呼吸,决不相同。一般人用深呼吸,炁机最多只能到达丹田;而有道真人的呼吸,却可以直接到达足后跟,可见古代修炼的真人,已经具备很深的修炼功 夫。 守静 守静,即收心求静以守之。源出《道德经》:“归根日静,静日复命。”意思是说:归到生命的根本,就是人静,入静之后,生命可以得到回复。成为后世中华道家修炼学的重要义理。《太平经》云:“求道之法静为根。” 存想 存想,又称存思、存神。即内聚精神,不使外游。《天隐子》日:“存谓存我之神,想谓想我之身。”存想的意思,原来是存想自己身上的神灵。因为道家认为人身各处,都有神灵统领,存想这些神灵,就能使其守在自己身上,从而可使生命牢固,做到长生久视。中华道家最早的主要修炼经典《黄庭经》,其中所述即为存神法。 守一 守一,即守心一处,或守一于道。《庄子·在宥》云:“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意思是说:我守心一处,而处于身内阴阳二炁的和谐之中。守心一处,或可大之而守于道,或可小之而守于窍。后世道家修炼之中的守规中法、守丹田法、守祖窍法、守会阴法等等,即来自于此。 辟谷 辟谷,又称断谷、绝谷、断食、辟粮、绝粒、休粮、断粮等。辟谷约可分为五种类型:1.不食五谷杂粮,即米面之类。2.不食人间烟火,即不吃熟食。3.不食油盐,中华道家又称为“上清斋”。4.禁绝一切食物,专门服炁。5.服用药物,代替食物。辟谷的目的,一是为了清洁内脏,从而达到净化内炁的效果。一是为了休息肠胃,从而达到治愈身体某些疾病的效果。一是为了解决住山修炼之时,避免断粮之后造成困境。 服食 服食,又称为“服饵”,指服食药物或外丹。《服炁精义论》日:“诸药以代于谷,使炁味兼致脏腑而全也。”服食有时是为了服用药物,以达到帮助修炼的某些效用;有时是为了代替饮食,以解决因为吃饭带来的负担;有时是为了服用外丹,以坚固自己的形体。但是服用外丹,必须有充足的内修作为根基,才能降伏其性,不为所制。 房中 房中,古代又称房内、房中术、御女术、黄赤之道、闺闱之道等。其术源于远古时期的生殖崇拜。房中原是古代道家和神仙家研究房事禁忌和却病延年之卫生术。中华 道家不讲禁欲,而讲寡欲。《汉书·艺文志》日:“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抱朴子》日:“其大要在于还精补脑之一事耳。”道谚日:“若要不老,还精补 脑。”后世因为此术易遭毁谤,道教遂而不传。但是许多古代道家关于房内的书籍,今日还有保留。值得一提的是,中华道家人元丹法,绝非等同于房中术,有人大 肆宣扬房中为人元修炼,是属伪道。 行炁 行炁,亦称引炁、运炁、通炁、逼炁、闭炁等。指调动体内真炁,以通经脉。《抱朴子内篇》说:“初学行炁,鼻中引炁而闭之。……及引之,皆不欲令己耳闻其出 入之声,常令人多出少。”意思是说,开始学习行炁的方法,从鼻孔引炁闭住,然后引入身体内部,但是都不要让耳朵听到呼吸出入的声音,经常要做到进炁多而出 少。这里也是闭炁的一种方法。 胎息 胎息,即如胎儿般以肚脐呼吸,直至用毛孔呼吸。高层次丹道的胎息,指与天地同其呼吸。《云芨七签》日:“人能依婴儿在母腹中,自服内炁,握固守一,是名胎息。”意思是说:人能按照婴儿在母亲腹中时的呼吸方法,自我服用内炁,攥拳握固(如婴儿一般以余四指攥住大拇指,叫做握固),守心一处,这种方法名为胎息。胎息是道家内呼吸的重要目标,最后精炁神归于丹田一处,即可结丹。 外丹 外丹,又称炼丹术、金丹术、烧炼法、黄白术、地元丹法、地元神丹等。指用炉鼎等器具,烧炼金石草木,炼成神丹,以为修炼之用。《抱朴子内篇》云:“夫金丹之 药物,炼之愈久,变化愈妙。……服此二药,炼人身体。”外丹的方法,大约有两种:一是黄白术,又称点金术,是用矿物质炼成黄金白银,以充道财;一是地元外 丹,即神丹,即是为了服食之用,以求长生。 内丹 内丹,指以人身三宝精、炁、神作为药物,在体内修炼成丹。笔者认为,内丹的修炼方法应当早于外丹,试看《庄子》所载广成子教导轩辕黄帝的一席话,即属高层次的内丹法。但其名称,乃与内丹相对而言,在隋朝时罗浮炼士苏元朗昭示之,见《罗浮山志》:“(元朗)乃著《旨道篇》示之,自此道徒始知内丹矣。”推测内丹开始流传较为隐秘,由苏元朗著书始才显露于世。至唐末出现钟离权、吕洞宾所倡之“钟吕金丹道”,内丹学说遂逐渐形成完整系统,自后流传久远,成为中华道家修炼法之主流。 中华道家修炼学,就是在以上众多修炼方术的基础之上,经过历代修炼家的不断发展完善,终于形成博大精深的完整体系,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既已光辉于远古,亦必照耀于未来! (注:“炁”,在道家修炼之中指先天之炁或体内阳炁,以区别于空气、呼吸之气或体内阴气。)
编辑本段代表性功法详解
道家功有守一、吐纳、导引、行气、存神、坐忘、心斋、还精、辟谷、踵息、胎息、内丹、太极拳、八卦掌等,其中守一、导引、胎息、存神、内丹最有代表性。 守一: 所谓守一,即指意守一处,是一种通过反观内省达到调和形神的内修功夫。守一法始于先秦,〈〈道德经》中的“抱元守一”、“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至柔”,〈〈庄子》的“我守其一,以处其和”,“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皆为道家守一法之滥觞。老子认为,守一可以有效地入静,入静又可以保养人体真气,使人长生久视,还能“体内达外”,获取道的真谛,故应“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道教奉老庄为本教始祖,同时继承了道家守一法,《太平经》明确指出:“守一之法,为万神根本”。“人有一身,与精神常合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即吉,去则凶。……常合即为一,可以长存也。……故圣人教其守一,言当守一身也。”《太平经》还指出守一之法百日为小静,二百日为中静,三百日为大静,大静成功后“此神可睹”。 守一法虽然简单,却是道家意守功最基本的方法,后世一切以意守为主的功法,或多或少都包含“守一”的内容。 胎息: 道家功中有很多注意呼吸锻炼的动静相兼的功法,其中胎息法是道教徒们最喜欢习练的功法之一,从史料记载看,很多著名道士都练过此功。 胎息即闭息。相传道家的胎息功源于仿生龟息气功,到汉代才演变为胎息。《后汉书。王真传》:“悉能行胎息、胎食之方”。李贤注曰:“习闭气而吞之,名曰胎息,习嗽舌下泉而咽之,名曰胎食。”胎息属道家密宗,是种极缓慢而深沉的呼吸,故也称潜呼吸。由于此功技术性很强,非有师父传授才能修炼。据说胎息功练成后“谓之大定”,可达到食气和辟谷的神奇境界。 内丹: 唐代以前,道教主要以外丹实现肉体的不死和飞升。唐代后,外丹衰落内丹兴起,炼气结丹成了道教徒主要修持功法和追求的最高境界。 道教内丹功把炼气结丹分为四个修炼阶段: 1.筑基。即练好身体,达到精足、气满、神旺的“三全”境界,为炼丹创造必要条件。 2.炼精化气。即将精与气合炼而成气,达到“三归二”。 3.炼气化神,即将气与神合炼,使气归神,达到“二归一”。 4.炼神还虚,即“练一还无”达到与道合真的最高境界。道教传说内丹术练到此境界,能在体内产生形状“大如鸡蛋”光辉灿烂的金丹。 运功路线:由尾椎向上至百会,再由百会至丹田。 呼吸法:吸气时鼓腹,呼气时收腹。 内丹功是道家功中最高级、最严谨的功法。
编辑本段门派与种类
(资料来自榔梅道派网站) 道家功法非常之多,我们概括归纳为若干门类。这些门类古已有名称的,昼沿用古称;古时未有名称或名称不确切者,由我们冠之以名称。由于尊重门派的规矩,对有些功法只介绍入手练法,而不披露后面的内容。 道家功法包括道教未成立前,为道家所修炼之功法及道教成立之后寓于道教中的气功。道家气功或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练养派,通过不同的练功方法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以达到长生久视,返璞归真;另一类是符派,用画符、掐诀、念咒等方法来达到治病健体的目的。符派本属正一派的一部分,我们把正一派中的修炼功法划归练养派中,将符的内容单独列为另一大类。 练养派 练养派可分为自然无为法门、周天法门、服气法门和导引法门四种门类。 一、自然无为法门(又称清静法门) 这一门派主张最根本的清静无为,属于老子所讲的 “ 常无欲以观其妙 ” 和庄子所讲的 “ 纯素之道,唯神是守 ” 。它不管形体,不管气,练就是把人的生命活动与大自然统一起来。其中又有不同层次的功法。 (一)纯自然无为法。 (二)清静观光法(又称观光法)。 (三)性光法(又称清静性光法)。 (四)玄关法(又称直入玄关法)。 (五)心斋法(又叫听息法)。 (六)自然周天法门。 (七)守中法。 二、周天搬运法门 练气功的人把真气沿经络循行一周,称为周天。一般将真气沿任、督二脉循行称为小周天。小周天加上循行四肢为大周天。即气从丹田到会阴后,从一侧腿内侧下至涌泉,从脚趾经脚掌外侧上至尾闾,再从另一侧腿下,上来之后沿督脉上至大椎后,从一侧臂下,下来后再从另一侧臂下,回至大椎穴后继续沿督脉上头部,然后沿任脉下。周天搬运法的特点是用呼吸催动或用意念调动体内真气按周天路线运行,练气修脉,使内气充足,经脉通畅,精、气、神合一,最后达到高级境界。 可分为卦爻周天、经脉周天和意念周天三大类型。一般而言,卦爻周天是从精入手,炼精化气;经脉周天是从气入手,使丹田真气入于经脉;意念周天从神入手,用意念搬运体内混元之气。三者都要以清静为前提。 三、服气法门 四、导引法门 对于上述四大类练养法门,古人认为周天法门是道家正宗,清静法门是道家精华。但曲高和寡,练清静法门的人很少。服气法门和导引法门则被视为旁门。我们从人体生命科学来看,认为这些功法都是好的。至于道家正宗的周天功门派很多,有北派和南派两派。北派属清修,一个人自己修;南派主双修,讲阴阳和合。北派在中国内地占统治地位,南派为秘密传授,北派称南派为泥丹法,其实南派并非都是泥水丹法。 符派 符,是道教常行之法,符指画符, 指印木之图文,认为是通神之灵文,用以禳灾祛病与练功。道家有三山符 之称,上清 出于茅山,灵宝 出于阁皂山,正一 出于龙虎山。 符 派并非专技画符和掐诀、念咒。符 派中也有练练养法门的,依其功法分别归入周天法门和清静法门里。专技符咒者按其祖传功法,有特殊练气功的的内容,不像祝由科完全不练功。符 派练得最多的功法是凝神法、存神法和假想法(这些功法有些练养派也练)。 凝神法是把意念和目光放在体内的某一部分或体外的某一事物上。在体内的多为建里穴、鼻尖,更多的是外眼角;在体外的多为灯、球。看体外之物,要求瞪着眼睛不眨眼地看。开始练瞪眼看时,眼睛会有发痒、流泪等不舒服感,以后便会慢慢消失。练久了小如针尖大的东西可以视若很大,甚至一望无边;也可以什么东西都看不见。它的机理是:集中精神看久了,大脑皮层反就累了就不去反应,大脑也就入静了,体内气机便发生变化。 存神法是把意念放在体内某一脏腑上,把它作为一个神存于体内。凝神法与存神法本是两个不同之功法,但常被混淆,将凝神法称为存神法。符 派也有练存神法的,但不如练凝神法的多。 假想法是用意念假想某一事物,然后意守住它。假想之事物,有自己设想的,也有老师事先灌输的。
编辑本段修真入门
道家功法[1],从北五祖、南五祖,至七真师祖,已有一套完整的性命双修功法,既是金液还丹,也是九转还丹法。其功理功法是以阴阳的造化,用清、浊、动、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的原理,以顺逆颠倒之法。顺去生人,逆来生仙。生仙也有十月怀胎,三年乳哺,九年调婴。丹经有云:“炼己无限,修仙有程。”炼己者即是从筑基到炼己,期限不定,而因人而异。修仙有程者,即是十二年,称为一纪飞升。修仙节次有九:一筑基,二得药,三结丹,四炼己,五还丹,六温养,七脱胎,八得玄珠,九赴瑶池。初三节炼精化气,可为人仙。中三节炼气化神,可为地仙。后三节炼神还虚,可为天仙。如筑基未能复成强健之体时,不能得药。不明三候,无结丹友,未以特定周天运数时,岂能结丹。炼己未熟,不能还丹。温养功行未满,不能脱胎,脱胎后须经七七四十九,三年乳哺,九年调婴。修丹每节功成,各有印证。结丹有成时:是人仙,是罗汉,金刚不坏体。无漏尽通,出现六候,毫光四射,外肾不举,阳关一闭生命长。还丹温养成圣胎时:已入大定,是地仙,是菩萨,具无四相,自行辟谷,胎息。手无六脉,发白重黑,齿落重生。脱胎得玄珠后:是天仙,身外有身,天人合一,具有六神全通的特异功能。有志斯道者,应明白这一修炼过程与效验,但也应具备有四大条件:法、财、侣、地,才能有力地完成此项金丹大道诸功果。
编辑本段修真理论基础介绍
修真者,借假修真也。借此四大假合之肉身,修成吾金刚不坏之真身。古今天下,没有不死的肉身,只有永恒的法身。所谓:本来真性号金丹,四大为炉炼作团。 肉体者,四大假合矣,虽曰父母恩赐,然父精母血本为凡俗之物,数十年后焉能不坏?何为四大?地、水、风、火,是也。地构成骨胳肌肉和脏腑,水构成身中之血液,风构成呼吸系统,火则构成身中之恒常体温。 修真又分现实修真及小说修真。小说修真的名词和境界不具备任何可行性,仅为小说家言,供人娱乐。 通过烧炼金丹,服食来达到长生的外丹术已逐渐没落。现修真界主要以金丹大道的内丹学,即丹道为主流,讲究修炼神气。 老子道德经曾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丹道即三返二、二返一、一合于道。其名词为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后又增添炼虚合道、虚空粉碎一说)即精气神的返还过程。又因人精气不足,又创出补足精气的练精化气,使人从后天补亏达到先天,以便开始修炼。 唐末五代以来,以内丹说理解《参同契》的流派逐步压倒外丹派,成为仙学的主流。著名内丹学家钟离权、吕洞宾、崔希范、陈朴、陈抟、施肩吾、刘玄英、张伯端等以内丹仙学度人,奉《周易参同契》为丹经之祖,《参同契》作为仙家修炼秘典的价值被社会所公认。当时内丹仙学已发展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开始形成一些各具特色的门派。这些内丹门派皆远溯黄帝、彭祖、王乔、赤松,依托老子。 一派自称传自关尹子(唐代封文始真人),故称文始派。另一派自称传自东华紫府少阳帝君王玄甫(汉代人),故称少阳派。文始派以虚无为本,以养性为宗,法本《老子》、《庄子》、《文始真经》,属最上一乘虚无大道,虚极静笃,大彻大悟,盗天地虚无之真机,顿超直入,齐是非,同人我,进入无天无地的混沌境界,修性而兼修命。少阳派主张性命双修炼养阴阳,以有为法而至于无为法,分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诸步骤,次第分明,门派繁衍甚广。 自唐末五代以来,少阳派有钟离权、吕洞宾、陈抟、麻衣道者、火龙真人、刘操、张伯端等大开法门,历经宋、金、元、明、清几个朝代,逐渐形成南宗、北宗、中派、东派、西派、青城派、伍柳派等门派。因而内丹仙学中有以文始派最高,以少阳派最大的说法。另有元、明间张三丰真人,综合了文始派和少阳派之所长,创三丰派(又称隐仙派),既不执于有为,又不执于无为,于阴阳栽接中创一清净法门,兼具南宗和北宗的特点。 这些众多的门派,从功法上讲,略分三类,其一是阴阳双修的栽接法门,其二是清净孤修的静坐法门,其三是阴阳栽接派和清净孤修派的结合体。 根据门派不同,所持论调各不相同,每个人的情况又不同,功法亦千变万化。 世俗修真门派以东派、西派、南派、北派、中派]划分,隐世门派为古仙派。(古仙亦有分别,此处不便多述)简而言之,修真方法无人引路不可私自修习,否则后患无穷,如今慕仙之士也要防止上当受骗。
望采纳。
㈣ 求几本道教或者道教的经典文献。其他派流的也行!
南华真经
道德真经
度人经
龙门心法
通玄真经
冲虚真经
文始真经
http://www.chan.com/jiaojingdian/1/ 很不错的网站
㈤ 想到出家当道士,比如到龙虎山,具体有什么要求,请知道的指导一下
到龙虎山出家当道士要求如下:
1、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服从管理,吃苦耐劳,好学上进,有良好的职业操守。
2、身体健康,须有鹰潭市当地医院出具的入职体检合格的证明,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3、道研人员要求:文史哲专业研究生以上学历,年龄25-40岁,有道教专著或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过道教论文者优先(正式录用后可解决事业编制)。
4、道乐人员要求:精通民族乐器,年龄18-40岁,有从事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年龄可适当放宽)。
聘用程序
1、请应聘人员下载应聘表格,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认真填写,注明应聘岗位。
2、将表格通过邮件发送到[email protected],邮件标题注明“应聘”二字及应聘岗位。
3、龙虎山道协根据需求,电话通知应聘人员面试及笔试。
工资待遇
试用期半年,根据岗位、学历发放相应生活补助,试用期满后根据工作需求、工作表现、道教业务学习程度等决定是否留用。
龙虎山道教文化
龙虎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在鹰潭贵溪县(今贵溪市),仙人张巨君主之。龙虎山为道教正一道天师派“祖庭”,张道陵于龙虎山修道炼丹大成后,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历代天师华居此地,守龙虎山寻仙觅术,坐上清宫演教布化,居天师府修身养性,世袭道统63代,
奕世沿守1800余年,他们均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形成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北孔(夫子)”两大世家。上清宫和嗣汉天师府得到历代王朝无数次的赐银,进行了无数次的扩建和维修,宫府的建筑面积、规模、布局、数量、规格创道教建筑史之最。
龙虎山在鼎盛时期,建有道观80余座,道院36座,道宫数个,是名副其实的“道都”,是道士的世界王国。
龙虎山地区在道教兴盛时,先后建有十大道宫,八十一座道观,五十座道院,十个道庵,其繁荣景象可见一斑。然自汉至今,桑海靡常,多数宫观早已废圮,保存者唯有天师府。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龙虎山
㈥ 道教龙虎山
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正一道历代天师都居此地,世袭道统六十三代,沿守1900余年。他们多次得到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最高时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形成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北孔(夫子)”两大世家之一。龙虎山地区在道教兴盛时,先后建有十大道宫,八十一座道观,五十座道院,十个道庵,其繁荣景象可见一斑。
第四代天师张盛还归龙虎山,修治祖天师玄坛及丹灶故址,每岁以三元日登坛传箓。这一时期的龙虎山正一道处于一种隐居深山、潜心修炼,充实改造教义思想的阶段,并没有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特别是没有得到上层社会的信奉和肯定。当时道教内部有以寇谦之为首的“北天师道”和由葛洪、陆修静等创立的“南天师道”,还有魏华存夫人创立的茅山上清派,形成了龙虎山、阁皂山、茅山鼎立的局面,合称“三山”。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改良、革新教义思想,正一道教完成了由民间道教向官方道教的历史性转变,其影响从唐朝开始显露出来。唐朝皇帝推崇道教,自称为道祖老子的后裔,确立了道教的皇宗地位,在此背景下,龙虎山正一道得到了皇权的扶植。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唐玄宗亲自召见第十五代天师张高,命其在京师置坛传箓,赐给金印,免去天师家族的各种税赋,而且在京师专门设立了“授箓院”。唐玄宗还亲自册封张天师为“太师”,著《祖天师赞》。唐肃宗时诏降香币,建醮于龙虎山。武宗时召见二十代天师张谌“命以见官不拜”,赐金帛在山修殿宇、御书“真仙观”。公元860年,又命天师建金箓大醮,公元865年,册封祖天师“三天扶教辅玄大法师”。经过唐朝历任统治者大力扶植,龙虎山正一道迅速发展,社会影响日益扩大。
两宋以后,龙虎山正一道得到进一步发展,天师的地位有了实质性的提高。皇帝不仅命天师统领三山道教,而且还向天师询问治国之策。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真宗改龙虎山真仙观为上清观,龙虎山上清镇的名字就出自这里。大中祥符八年(1015),真宗册封二十四代天师张正随为真静先生,开皇帝为在职天师赐号之先河。此外,宋真宗还在京师为张天师设立授箓院,并赐帑银在龙虎山扩建上清观。 至北宋末年,社会危机重重,宋徽宗认为道教有济世救国之效,多次召见张继先天师,除向天师求长生不老之术外,还问及时政。徽宗赐号张继先为虚靖先生,并于1105年赐建府第。这也开了官方给天师赐建府第之先河。
南宋时,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也深受皇帝器重,理宗嘉熙三年(1239),赐张可大号观妙先生,提举三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公事,主领龙翔宫。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从此,龙虎山、阁皂山、茅山三山道教皆归天师掌管,张天师成为由皇帝诰封的道教正一派领袖,天师府成为了江南道教的活动中枢。
元至明朝,正一道继续发展。宋朝末年,元世祖遣使臣王一清入龙虎山,向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密求符命。世祖建立元朝后,召见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命其主领江南道教,仍赐银印。武宗即位时,召第三十八代张与材入觐,“特授金紫光禄大夫,封留国公,赐金印”。元朝统治者对天师道的扶持几乎是代代相传,基本上每位帝皇对天师世系都有封赠。有元一代,正一道教地位显赫,受到了皇权的认可崇奉,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道教中的领导地位。入明之后,太祖朱元璋称帝之前,就曾派遣使者诣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请发上天文书,授以“天运有归”符命,以制造君权神授的舆论氛围。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授张正常正一嗣教真人,永掌天下道教事,赐银印,秩视二品,设僚佐,曰赞教,曰掌书,定为制。天师出入皆驿马车船,待遇极高。朱元璋还赐银重修天师府第,为历代天师撰写赞词。正统二年(1437)正月,明英宗赐宴第四十五代天师张懋丞,并特召圣人后裔衍圣公同宴,各赐蟒衣、朱履,进一步确定了“南张北孔”两大世家的格局。四十六代天师张元吉于成化三年(1467)所受的封号达25个字,从四十七代到五十代天师的婚娶礼仪都由皇帝主持,皇族闺秀碑许配给天师。 清朝初期至雍正年间,朝廷对正一道教仍是宠幸不替。五十二代天师张应京碑敕封为正一嗣教真人,掌天下道教事。雍正九年,还曾经赐帑银十万两,大修龙虎山宫观殿宇,购置良田赡养道众。
其后至民国年间,正一道逐渐走向衰落。清道光帝以后,取消了天师入京朝觐制度等等。
㈦ 龙虎山是道教那一派的
龙虎山是道教的正一道派,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正一道历代天师都居此地,世袭道统六十三代,沿守1900余年。他们多次得到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最高时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形成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北孔(夫子)”两大世家之一。龙虎山地区在道教兴盛时,先后建有十大道宫,八十一座道观,五十座道院,十个道庵,其繁荣景象可见一斑。
第四代天师张盛还归龙虎山,修治祖天师玄坛及丹灶故址,每岁以三元日登坛传箓。这一时期的龙虎山正一道处于一种隐居深山、潜心修炼,充实改造教义思想的阶段,并没有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特别是没有得到上层社会的信奉和肯定。当时道教内部有以寇谦之为首的“北天师道”和由葛洪、陆修静等创立的“南天师道”,还有魏华存夫人创立的茅山上清派,形成了龙虎山、阁皂山、茅山鼎立的局面,合称“三山”。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改良、革新教义思想,正一道教完成了由民间道教向官方道教的历史性转变,其影响从唐朝开始显露出来。唐朝皇帝推崇道教,自称为道祖老子的后裔,确立了道教的皇宗地位,在此背景下,龙虎山正一道得到了皇权的扶植。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唐玄宗亲自召见第十五代天师张高,命其在京师置坛传箓,赐给金印,免去天师家族的各种税赋,而且在京师专门设立了“授箓院”。唐玄宗还亲自册封张天师为“太师”,著《祖天师赞》。唐肃宗时诏降香币,建醮于龙虎山。武宗时召见二十代天师张谌“命以见官不拜”,赐金帛在山修殿宇、御书“真仙观”。公元860年,又命天师建金箓大醮,公元865年,册封祖天师“三天扶教辅玄大法师”。经过唐朝历任统治者大力扶植,龙虎山正一道迅速发展,社会影响日益扩大。
两宋以后,龙虎山正一道得到进一步发展,天师的地位有了实质性的提高。皇帝不仅命天师统领三山道教,而且还向天师询问治国之策。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真宗改龙虎山真仙观为上清观,龙虎山上清镇的名字就出自这里。大中祥符八年(1015),真宗册封二十四代天师张正随为真静先生,开皇帝为在职天师赐号之先河。此外,宋真宗还在京师为张天师设立授箓院,并赐帑银在龙虎山扩建上清观。 至北宋末年,社会危机重重,宋徽宗认为道教有济世救国之效,多次召见张继先天师,除向天师求长生不老之术外,还问及时政。徽宗赐号张继先为虚靖先生,并于1105年赐建府第。这也开了官方给天师赐建府第之先河。
南宋时,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也深受皇帝器重,理宗嘉熙三年(1239),赐张可大号观妙先生,提举三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公事,主领龙翔宫。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从此,龙虎山、阁皂山、茅山三山道教皆归天师掌管,张天师成为由皇帝诰封的道教正一派领袖,天师府成为了江南道教的活动中枢。
元至明朝,正一道继续发展。宋朝末年,元世祖遣使臣王一清入龙虎山,向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密求符命。世祖建立元朝后,召见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命其主领江南道教,仍赐银印。武宗即位时,召第三十八代张与材入觐,“特授金紫光禄大夫,封留国公,赐金印”。元朝统治者对天师道的扶持几乎是代代相传,基本上每位帝皇对天师世系都有封赠。有元一代,正一道教地位显赫,受到了皇权的认可崇奉,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道教中的领导地位。入明之后,太祖朱元璋称帝之前,就曾派遣使者诣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请发上天文书,授以“天运有归”符命,以制造君权神授的舆论氛围。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授张正常正一嗣教真人,永掌天下道教事,赐银印,秩视二品,设僚佐,曰赞教,曰掌书,定为制。天师出入皆驿马车船,待遇极高。朱元璋还赐银重修天师府第,为历代天师撰写赞词。正统二年(1437)正月,明英宗赐宴第四十五代天师张懋丞,并特召圣人后裔衍圣公同宴,各赐蟒衣、朱履,进一步确定了“南张北孔”两大世家的格局。四十六代天师张元吉于成化三年(1467)所受的封号达25个字,从四十七代到五十代天师的婚娶礼仪都由皇帝主持,皇族闺秀碑许配给天师。 清朝初期至雍正年间,朝廷对正一道教仍是宠幸不替。五十二代天师张应京碑敕封为正一嗣教真人,掌天下道教事。雍正九年,还曾经赐帑银十万两,大修龙虎山宫观殿宇,购置良田赡养道众。
其后至民国年间,正一道逐渐走向衰落。清道光帝以后,取消了天师入京朝觐制度等等。
㈧ 谁有道教龙虎山早晚课经文MP3的
我有武当版,和青羊宫版的,要吗?视频也有的。
㈨ 龙虎山的道教文化是怎样的
自从宋徽宗建造了天师府之后,张道陵的后嗣也逐步受到了朝廷重视,龙虎山的正一道便开始兴盛起来。在宋代期间,宋王朝在龙虎山建造了大量宫观。一是旧有几座宫观得到了扩建和赐额;二是新建了大批宫观,宋代新建的宫、观、庵和院近20座。
其中,有建于1056年至1063年间的凝真观。1102年至1106年间的静应观和祈真观。1107年至1110年间的灵宝观。1119年至1125年宣和年间的逍遥观。1208年至1224年间的金仙观等。
另外,宋代还建有云锦观、仙隐观、归隐庵、蒙谷庵和天乐道院等。
在这个时期,龙虎山正一道掌教的是张道陵的第二十四代至第三十五代后嗣。从第二十四代天师张正随开始,每代天师都曾被诏面圣,并被赐予“先生”称号。
其中,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和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最得朝廷恩宠。
在1104年,宋徽宗召见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张继先与宋徽宗相谈甚欢,于是宋徽宗赐号张继先为“虚靖先生”。
第二年的12月,张继先回到了龙虎山。这次面圣,张继先的父亲和兄长全都被赐予了爵位。而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先后被封为“正应先生”和“仁静先生”。这些都表现出当时宋王朝对龙虎山道教的支持和重视。
正是因为宋王朝的支持,在宋代初期龙虎山便成为与江苏茅山和江西阁皂山并立的三山符箓之一。
后来经过200年至元代,龙虎山的正一道便跃居成为了三山符箓之首。此时,龙虎山正一道达到了鼎盛时期。
在龙虎山正一道的鼎盛时期,掌教的是张道陵第三十六代至第四十一代后嗣。
从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起,每代天师均被元王朝封为天师或真人,让他们主领江南道教。至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时,朝廷更封他为正一教主,让他主领三山符箓。也正是因此,龙虎山道教成为了诸符箓派之首。
在这期间,龙虎山出现了大批著名道士。这些德高望重的道士一部分被输送到了大都燕京,由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的弟子张留孙组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龙虎山道教支派玄教,用来主领江南广大地区的道教事务。
例如,张留孙,又称张宗师,是张宗演弟子,被元世祖忽必烈授以江南诸路的道教都提点之职。剩下的道士则留在了龙虎山,管理山上的道教事务。其中也不乏杰出的道士。李宗老,达观院道士,是著名玄教道士吴全节的老师。在1264年至1294年间被授江东道教都提点,主持本山上清宫。吴元初,龙虎山高士,就学于道教学者雷思齐,所著诗文集为《元元赘稿》,元代著名学者、诗人虞集为之作叙说:
元初服黄冠以自隐,无所营于时,故无所争于人,交游天下名士,诗文往来,皆一时之盛。其言温而肆,清而容,杂而不厌,几于道者之乎?
张彦辅,龙虎山道士,精绘事,元代著名学者、诗人虞集曾为其所作《江南秋思图》赋诗。另外,在此时期,元王朝还对龙虎山道教宫观进行了修正。它除了对龙虎山原有宫观进行了修葺以外,又新建了大批的道教宫观。
据元代散文家元明善和清代正一道道士娄近垣所写的两本《龙虎山志》中的不完全统计,新建的宫、观、庵和院多达37座。这些道教宫观大部分都是由元世祖忽必烈建于1264年至1294年间,有文惠观、乾元观、会真道院、望仙道院、八卦庵、止止庵、太极庵、西华道院、东山道院、云山道院和瑶峰道院等。
在宋元两代,龙虎山道教发展极为迅速,其中大部分道观都是在这两个时期建立起来的。但是这些建筑后来因为遭到了天灾兵火,大多被毁,后存留下来的仅有天师府一座,上清宫、正一观等宫观都是后来重修的。
但是,从那些被毁的道教宫观遗址上,可以看出当时道教文化的繁荣和昌盛。
龙虎山之所以成为“道教第一仙境”,也是有其必然性的。龙虎山在风水学上,堪称是独一无二的经典。风水最看重的就是理想环境的选择,而风水的理想环境主要由山和水构成,其中尤以水为生气之源。
石为山之骨,水为山之血脉,两者本身就是有机融合的,更何况龙虎山的山水暗合了道教太极阴阳教理,所以龙虎山成为道教祖庭是具有一定必然性的。
㈩ 龙虎山道教是正一道还是全真道
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正一道历代天师都居此地,世袭道统六十三代,沿守1900余年。他们多次得到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最高时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形成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北孔(夫子)”两大世家之一。龙虎山地区在道教兴盛时,先后建有十大道宫,八十一座道观,五十座道院,十个道庵,其繁荣景象可见一斑。
第四代天师张盛还归龙虎山,修治祖天师玄坛及丹灶故址,每岁以三元日登坛传箓。这一时期的龙虎山正一道处于一种隐居深山、潜心修炼,充实改造教义思想的阶段,并没有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特别是没有得到上层社会的信奉和肯定。当时道教内部有以寇谦之为首的“北天师道”和由葛洪、陆修静等创立的“南天师道”,还有魏华存夫人创立的茅山上清派,形成了龙虎山、阁皂山、茅山鼎立的局面,合称“三山”。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改良、革新教义思想,正一道教完成了由民间道教向官方道教的历史性转变,其影响从唐朝开始显露出来。唐朝皇帝推崇道教,自称为道祖老子的后裔,确立了道教的皇宗地位,在此背景下,龙虎山正一道得到了皇权的扶植。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唐玄宗亲自召见第十五代天师张高,命其在京师置坛传箓,赐给金印,免去天师家族的各种税赋,而且在京师专门设立了“授箓院”。唐玄宗还亲自册封张天师为“太师”,著《祖天师赞》。唐肃宗时诏降香币,建醮于龙虎山。武宗时召见二十代天师张谌“命以见官不拜”,赐金帛在山修殿宇、御书“真仙观”。公元860年,又命天师建金箓大醮,公元865年,册封祖天师“三天扶教辅玄大法师”。经过唐朝历任统治者大力扶植,龙虎山正一道迅速发展,社会影响日益扩大。
两宋以后,龙虎山正一道得到进一步发展,天师的地位有了实质性的提高。皇帝不仅命天师统领三山道教,而且还向天师询问治国之策。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真宗改龙虎山真仙观为上清观,龙虎山上清镇的名字就出自这里。大中祥符八年(1015),真宗册封二十四代天师张正随为真静先生,开皇帝为在职天师赐号之先河。此外,宋真宗还在京师为张天师设立授箓院,并赐帑银在龙虎山扩建上清观。 至北宋末年,社会危机重重,宋徽宗认为道教有济世救国之效,多次召见张继先天师,除向天师求长生不老之术外,还问及时政。徽宗赐号张继先为虚靖先生,并于1105年赐建府第。这也开了官方给天师赐建府第之先河。
南宋时,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也深受皇帝器重,理宗嘉熙三年(1239),赐张可大号观妙先生,提举三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公事,主领龙翔宫。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从此,龙虎山、阁皂山、茅山三山道教皆归天师掌管,张天师成为由皇帝诰封的道教正一派领袖,天师府成为了江南道教的活动中枢。
元至明朝,正一道继续发展。宋朝末年,元世祖遣使臣王一清入龙虎山,向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密求符命。世祖建立元朝后,召见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命其主领江南道教,仍赐银印。武宗即位时,召第三十八代张与材入觐,“特授金紫光禄大夫,封留国公,赐金印”。元朝统治者对天师道的扶持几乎是代代相传,基本上每位帝皇对天师世系都有封赠。有元一代,正一道教地位显赫,受到了皇权的认可崇奉,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道教中的领导地位。入明之后,太祖朱元璋称帝之前,就曾派遣使者诣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请发上天文书,授以“天运有归”符命,以制造君权神授的舆论氛围。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授张正常正一嗣教真人,永掌天下道教事,赐银印,秩视二品,设僚佐,曰赞教,曰掌书,定为制。天师出入皆驿马车船,待遇极高。朱元璋还赐银重修天师府第,为历代天师撰写赞词。正统二年(1437)正月,明英宗赐宴第四十五代天师张懋丞,并特召圣人后裔衍圣公同宴,各赐蟒衣、朱履,进一步确定了“南张北孔”两大世家的格局。四十六代天师张元吉于成化三年(1467)所受的封号达25个字,从四十七代到五十代天师的婚娶礼仪都由皇帝主持,皇族闺秀碑许配给天师。 清朝初期至雍正年间,朝廷对正一道教仍是宠幸不替。五十二代天师张应京碑敕封为正一嗣教真人,掌天下道教事。雍正九年,还曾经赐帑银十万两,大修龙虎山宫观殿宇,购置良田赡养道众。
其后至民国年间,正一道逐渐走向衰落。清道光帝以后,取消了天师入京朝觐制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