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崩溃的图书一
青年作家方舒的处女作,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荣获2008年“湖北省大学生科研成果一等奖”。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大崩溃/方舒著。——北京:
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1
(三峡文学艺术丛书,第7辑/王作栋主编)
ISBN 987-7-80240-131-0
Ⅰ.大...Ⅱ.方...Ⅲ.历史小说——中国——当代
Ⅳ.1247.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7)第183159号 这不是专为哪一个阶级或阶层、哪一个民族或政权写的小说,它试图反映全社会、各民族在这个大动荡、大崩溃、大融合、大重组的时代下,显现出来的各种错综复杂以至相互抵触的世界观、价值观及与之相应的行动。
南北朝时代是中华民族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各民族在剧痛中大融合,就好像孕妇分娩,将要催生新生婴儿。按理说,这客观上是历史的进步,但我之所以把这个时代定性为崩溃的、没落的,并以之为线索安排情节,除开它本身的动荡不安,更重要的着眼点在于后来所生出的“婴儿”,就好比是黎明前的黑暗。这无疑是个悲剧时代,因为分娩之痛无以复加,再一个,这段历史向来被后世史学家口诛笔伐。生活在悲剧时代下的各种人物当然都带有悲剧色彩,所以本书是个悲剧,是由形形色色的小悲剧组成的大悲剧,但并非胡乱堆砌事例,而是始终围绕着该时代对人们的信念、原则、精神、行为的影响,把它们有机地交错起来,试图窥见社会与人性之间的关系。书中的主要人物基本上都是悲剧人物,他们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性格弱点、人格障碍、精神问题,要么凶狠地报复他人及国家,要么陷入困顿之中难以自拔,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发病”原因不同,但无一不是源于这个社会。在人物心理分析方面,我没有采用过去那种大段感性的心理独白的描写方式,而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做些较为理性化的评述。但不仅仅如此,许多人物的内心活动亦表现于他们的言行里。我或多或少地受到历史心理学和现代西方文化形态史观的影响,所以本书凸现出与以往历史小说不同的诸多特点。限于我个人的水平,这些心理分析正确与否,成不成熟,还望广大的读者朋友及专家学者指教。
本书分为五卷,长达六十多万字,每卷都有各自相对独立的主要故事和主要人物,但合起来又是一个密不可分的大故事。由于这段历史头绪纷繁、史料记载纰漏极多且似乎乏善可陈,所以我除了对干瘪的历史事件的大胆想象及扩充外,还注重于对“中时段”和“长时段”的描述,更有意思的是时不时地流露出一些现代生活的气息,把历史性与生活性有机结合起来,应该能使读者感觉好多人物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俯拾皆是。另外,我将梁祝的爱情故事和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传说揉和在一起,集中反映不同层面的悲剧,也算个创举了。
本书所截取的历史阶段前后跨度为六十余年,但我并非流水账似的把各种不大相关的事件按照时间顺序堆砌在一卷或一章里,而是打破整体的时间顺序,首先将视野放在北朝,着重讲述六镇民族大起义,然后就陈庆之北伐这一事件,把视野切换到南朝,待它完结后,视野又回到北朝,主要讲述东、西二魏的争衡,再就侯景叛乱一事,复将视野转回南朝,完结以后,视野还是回到北朝,讲国家的最后统一及各种人物和政权的归宿。相信这样的写法能使全书的脉络比较清晰,系统比较完整,又主次很分明。在写作技巧方面,我力求有始有终,除开人物命运的设计外,每卷开头和结尾都遥相呼应,在前两卷体现得尤为明显。每卷呼应的内容不同,这是由于特定历史环境的变迁,也是各支线条此起彼伏的表现。本书的节奏较明快,主要人物的性格并非都一成不变,总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变动,使他们的形象显得更加真实。
本书里引用的诗词、信件、表章、赋文等等,主要是该历史人物自己创作的,有些为无名氏所作而我附会到某角色身上,还有一部分是我自己编写的。
下面我想谈谈关于本书的创作情况。
当我完成《大崩溃》的初稿后,记者便纷至沓来。我来者不拒,热情地接受了采访,继而《武汉晨报》、《武汉晚报》、《楚天金报》、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武汉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均对此事进行了报道。记者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我创作的初衷,网上则盛传关于我因为失恋而写书的消息。我说,情感上的挫折只是偶然因素,我老早就想写历史小说了,即便不失恋,我也要写的,但这偶然因素却给我提供了充裕的写作时间。当然,俗话说“愤怒出诗人”,情感上的挫折自然也给了我一股创作冲动嘛。
我从小就对历史和文学特别感兴趣,总想写点儿东西出来,以作为自己在历史研究及文学创作上的阶段性总结;又适逢我们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校庆十周年,于是我借花献佛,向咱们学校献礼。这些都是初衷嘛。
我于2006年11月份正式动笔,9月间完成了全稿,从寒假写到暑假,边写边改。十个月来我几乎没有真正地休息过,基本上每天都是从早晨七点一直忙到夜晚十一点,吃饭时在构思,睡觉时在构思,上厕所走路时也在构思。我每天大概要写五六千字,每写完一卷(十万多字)休息一天,一年下来,我体重减了30斤。虽然很苦很累,但我觉得很充实。
我完全是利用课余时间写的,专业课程没有耽误,并且考试成绩不错,还拿到了奖学金。
由于学校图书馆里关于我写作需要的文献资料较少,所以我往往风尘仆仆地跑到省、市的图书馆借阅资料或者自己花钱购买相关书籍。
对于大学生搞业余创作,我持积极鼓励的态度,但是我个人认为当今大学生的许多文学作品里感性成分太多了,理性的分析及判断比较少些,显得很空洞,言之无物,很难做到有血有肉。
谈到将来的打算,我想长篇小说的创作该告一段落了,我可能会写些短篇小说出来。另外,我将积极备战公务员考试。
我有一个自编的座右铭,叫“每个人都在努力,只是方向不同罢了”,别看它稀松平常,实则蕴藏着深意。我个人还比较欣赏曾国藩的一句名言,叫“不为圣贤,即为禽兽;只问耕耘,莫问收获。” 作家方舒,男,湖北武汉人,1986年国庆节生,原武汉康杰兴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市场专员,现为宜昌古慈寺《法雨》杂志主编、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在读学员,系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共党员,同时是佛门泰斗本焕长老和晋美龙多江措活佛的皈依弟子。
大学期间攻读行政管理学,获法学学士,并撰写作品逾百万字,著有长篇历史小说《大崩溃》、《叶菩提》、文论集《方良文存》、杂文集《醍醐灌顶》和《大学日记》等多部作品。其中,《大崩溃》荣获“2008年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醍醐灌顶》里面的《朝鲜人民站起来了》、《李敖的“伤痕文学观”》和《旗帜鲜明地反对“奥运政治化”》等多篇文章,被海外媒体争相转载,好评如潮。有香港评论界认为,被誉为“大陆极具代表性的青年作家”、“以其渊博的学识驾驭如椽的巨笔,刻画出善恶美丑、人生百态,弘扬民族精神,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在历史的震荡中感受文明的交融》
文/鲍风(《长江日报》新闻研究所副所长,著名文学评论家)
中国南北朝这段历史是一段非常特殊的历史,这种特殊至少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它是汉民族文化受到极大挑战而又得到深入传播的历史,这种挑战,使少数民族文化得以传播并走向与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从而强化了华夏文明的厚度与深度,其二,是任何一个政权,都认为是华夏的中心而否认其他政权的正宗地位的历史,正是因为有这种“否认”,才使得华夏各民族最终走向融合,政权走向一统。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本世纪以来,用文化的视角来研究这段历史,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出了许多有份量的学术研究成果。同样因为这个原因,用文学的形式来表现这段历史,就有诸多难度,因为我们很难把不同文化的消长过程用故事来表现,处理得不好,就会陷入概念化,把小说写成一种“文化解读”式、由各种概念连缀而成的阅读文本。相对于汉唐,南北朝留下来的史料要少得多,这也让历史人物转化为文学形象,多了诸多难度。所以,当我拿到这本洋洋洒洒6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大崩溃》时,着实吓了一跳,当我了解到作者是个20岁的在校大学生时,更是吃惊不小。
长篇小说《大崩溃》取材于南北朝后期政治格局大变革这段历史,以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南梁(南陈)三个政权之间的力量消长为主线,以历史发展的总体脉络的宏观视角,描述了三个政权之间的政治、经济斗争,同时描述了三个政权在当时文化大冲突中所扮演的角色,展示了南北朝后期的历史风云,刻划了高欢、侯景、萧衍、宇文泰等人物形象,为我们了解南北朝后期这一段历史提供了文学参照。
首先,《大崩溃》将历史的宏观视野描述与历史的微观艺术观照,进行了有效的结合,使读者在了解南北朝后期历史发展的总体过程的同时,有重点地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小说从北方六镇起义写起,有重点地写了北魏政治的腐败以及北魏宫廷生活的糜乱,预示了北魏灭亡的内因外因。紧接着写到北魏一分为二,又写到南梁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使读者对这段历史发展的总体过程,有个宏观的了解。与此同时,作者又重点写了北齐高氏集团的众生相,刻划了南梁在文化传承方面的种种措施,让读者在这些历史的微观细节中,感受历史的脉动。这样处理,使整部小说有了历史小说必须的基本骨架的同时,以人物、具体的历史细节为着墨重点,使小说丰厚起来,强化了小说的审美张力。
其次,《大崩溃》在情节处理上选择了不同于别的历史长篇的处理方法。在文学发展史上,不管是《李自成》还是《张居正》,还是二月河的帝王系列,包括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前汉演义》、《后汉演义》,包括三分真实七分虚构的《三国演义》等等,这些小说采取的多是“以事带史”、“以事说人”的方法来结构小说,这种方法有个好处,就是艺术感染力特别强。《大崩溃》采取的是“以史带事”、“以事带人”的方法结构小说的。这种结构小说的方法可能会消弱小说的艺术张力,影响小说的艺术感染力,但却可以给读者一个较为清晰的历史概念,让读者在把握历史整体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感受历史中的某一个事件,某一个人物。这就是说,《大崩溃》在处理情节发展方面,不是靠故事推动情节的发展,而是靠对历史发展过程的叙述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历史信息量特别大,事件跳跃性很大,读者随着一个接一个的事件,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历史上的一个又一个动人瞬间。在对历史事件的叙述时,小说不以细节取胜,而是靠某个事件在推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来推动情节向前发展。同时让人物的性格在事件发展中,得以充分展示。值得注意的是,《大崩溃》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较少运用心理描写,亦较少运用他者视角,而是将其置于历史的演进过程中,靠历史事件的一个又一个的更替,完成对人物命运的叙述。这样就把人物置于被动的境地,这种被动境遇意在强化人物命运的悲剧性因素,说明人物的命运选择,在现实中,总是处于被动境地。面对历史,面对生活,不论是时代的英雄还是普通百姓,他们都没有能力设计自己的生活,没有能力设计自己的未来。他们的命运是由时代安排的,是动荡的政治气候安排的。这从另一侧面,揭示了那个时代的反人性一面。以高欢为例,《大崩溃》从高欢的身世一直写到高欢去世,从高欢人生的起伏,我们可看出当时政治格局的变化,从高欢本人的文化性格的形成,可以看出那个时代各民族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但从整个小说看,作者并没有集中笔墨对高欢作工笔式描写,不像《水浒传》,用几个章节的篇幅把一个人的来龙去脉写深写透,而是把高欢置于历史大事件中写,高欢在小说中是出场还是退场,不以他的性格塑造的需要来作安排,而是以他是否在某一个历史事件中有所担当来作安排,这样就突出了人物命运的被动性,突出了人物命运的时代性。通读整部小说,我们确实可以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悲情意味,我们可以看出,不管进入政治的主流,还是被政治边缘化,似乎都不以人的意志不转移,因为任何一个政治集团的稳定,随时有可能被别的政治集团颠覆,任何一个人的既得利益,随时有可能在不同政治集团的消长中受到挑战,从而由既得利益者堕入失去利益者。这一方面强化了人生无常的宿命感,一方面强化了政治动荡带给人的不安全性,从而强化了小说的整体悲剧色彩。
第三,《大崩溃》不同于为历史人物立传的写法,而是重在写史,在叙述历史的演进中,叙述重大历史事件,同时将人物置于历史事件中,进行“他者叙述”。所谓“他者叙述”,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无“先验立场”式叙述——如果非要理出作者的叙述立场,我们可以用“善恶二元对立立场”来对作者的叙述立场作不准确的概括,但无疑,常识告诉我们,在历史叙述中,“善恶二元对立立场”是最靠不住的,因为这种观照历史的方法,无法让我们对一个历史事件的历史价值和文明价值作正确的判断——显然,这保证了历史自身的独立性。为了强化“他者叙述”,作者追求的是一种娱乐化写作,体现出一种特有的趣味性。我们可以把这种娱乐化写作,可以把作者在小说中体现的趣味,理解成“新历史主义”的某些因质。
强确大众文化的娱乐原则,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周星驰的《大话西游》。把历史或经典艺术作品,用一种现代意味的娱乐化处理,从而体现现代人对经典文化的立场和认知,是大众文化娱乐原则的重要内容。《大崩溃》显然不是为了纯娱乐的追求而将历史进行变形处理,《大崩溃》的娱乐化追求,体现于一种叙述模式。这种叙述模式,一方面体现在对人物形象的脸谱化、漫画化表现,一方面体现于用现代表达方式来描述历史这种特有的夸张形式。人物形象的塑造我们前文已有所涉及,这里主要谈谈作者的语言运用。从小说里的人物语言、作者的叙述语言看,作者意在体现一种现代性,而不是回到历史自身。作者没有按照人物的民族身份、人物的政治身份来安排人物的语言,而是一律用现代语言,让人物以现代人的口吻来对话,作者的叙述语言,也尽量运用现代口语,有的甚至用了当下颇为流行的网络语言。这使我们在进入小说所营造的历史时,有一种陌生感,这种陌生化处理,让小说有了流行文化的因质。如小说在人物对话与作者的叙述语言里,用了诸如“摸着石头过河”、“退居二线”、“选美”、“学术超男”、“积极分子”等等,将当下流行的语言,包括一些网络语言,用于历史小说的人物语言、用于历史小说的叙述语言,使历史小说本身具有流行文化的特质,从而增强了小说的趣味性。因为这些流行语,是一种生长中的、鲜活的、与当下生活有着直接联系的语言,而生长中的语言往往没有摆脱语言所指,有着更加鲜明的形象性,这些语言用于历史小说的叙述,用于历史小说的人物对话,可以造成一种历史与现实的“亲近感”,这种“亲近感”,让小说产生一种特有的反讽意味,从流行文化的娱乐性原则看,这样处理,无疑使小说更有可读性,更有趣味性。
最后,《大崩溃》在展示多民族文化碰撞与交融过程时,揭示了多民族文化在碰撞与交融中所显示的残酷性。小说昭示读者,文明选择的过程是一种艰难与痛苦的过程,体现了作者对这段历史的沉重思考。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了梁代几代皇帝对汉民族文化的传播,写了萧衍等掌握政治话语权、掌握着经济文化资源的当权者对佛教传播所做的工作,也用大量的笔墨写了北方几个政治集团对汉民族文化的借鉴与扬弃,用大量的笔墨写了北方少数民族在保护还是抛弃本民族文化中的犹豫与果决。这让读者对南北朝历史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地位,有了一个形象直观的认识。叙述南北朝这段历史,无论是以文学的形式,还是以学理实验室研究的形式,都不可能绕开文明的交融这个话题。前面已经说了,以文化的视角来研究南北朝历史,是南北朝历史研究的一个热点。那么文学究竟该如何表现这种交融的过程?《大崩溃》选择了掌握政治话语权的政治集团当权者,以他们为切入点,着力表现他们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心态、文化主张、生活方式的追求等,来表现这种交融的过程。这种表现显然是成功的。作者没有用说教的方式,对这些拥有政治话语权的当权者的文化选择作价值评判,而是以历史的客观叙述,远距离地让历史人物自己出场来予以表现,把自己对这种文化选择的评判,隐含在自己的历史叙述中,让读者在人物的命运、历史的发展、历史事件对人性的破坏或扬弃中,予以体认。在我看来,这是长篇小说《大崩溃》给人印象最深的地方,也可能是最易引起争议的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小说对高氏集团的描写。杨府在《落架的凤凰》一书中对北齐高氏集团作过一个概括,他说,高氏王朝“是一个短命王朝,共历六帝,28年”。“高氏一门仿佛中了魔咒,王朝短命,君王昏暴,几代帝王都没有活过40岁。”“也有历史学家分析高家患有家族性遗传精神病,代代相传,不能自控。再加上不受约束的权力,其行为就更加放诞,不可思议。一个比一个接力赛似的为所欲为的荒唐悖逆、乱伦、淫荡、嗜血,贯穿了这些帝王们的全部人生。行径几与禽兽同,就连他们的母亲娄太后也痛恨的大骂道:‘英雄的父亲怎么生出这些禽兽儿子!’”所有这些,在长篇小说《大崩溃》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表现。把对高氏政治集团的描述放入南北朝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来理解,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尽管在南北朝时期,多民族文化在碰撞中消长,但政治文明的进步十分有限。不管是南梁还是北方政治集团,他们似乎很少考虑政治文明。不管是哪个政治集团,总是以维护君权为借口来获得他人支持,一旦获得政治话语权,他们立刻将君权置于一边,照样对人民进行烧、杀、抢、掠,这种强权政治是不可能推动政治文明的进步的。在我看来,长篇小说《大崩溃》最值得重视的就是对南北朝政治文明的质疑。也许正是因了这个缘由,作者并不是站在哪个政治集团的一边,更不以哪个政治集团为“正宗”,正如作者在“自序”中说的那样,“不是专为哪一个阶级或阶层、哪一个民族或政权写的小说,它试图反映全社会成员和各民族人民在这个大动荡、大崩溃、大融合、大重组的时代下,显现出来的各种错综复杂以至相互抵触的世界观、价值观及与之相应的行动”,“力图展示出那个时代的全貌,包括频繁的民族和阶级斗争、狂热的宗教信仰、腐朽的士族制度、人民的苦难生活、各地的风俗习惯等等”。文化的交融,文明的进步,应该包含政治文化的交融,包含政治文明的进步。为什么不同政治集团的斗争,并没形成一股推动政治文明的力量?小说没有告诉我们,但小说启迪着我们朝这个方向思考。从这个意义看,长篇小说《大崩溃》留给了我们关于中国历史上政治文明进步的思考因质。留下这样的思考因质,对一个20岁的在校大学生,实属不易!
Ⅱ 艾德加·爱伦·坡的《鄂谢府崩溃记》是长篇小说还是短片小说 这个有书买的吗
是短篇小说
这部应该是在他的短篇小说集里
你可以去在书店的专门卖悬疑系列那看看
或者网购都可以
我觉得还不是那么偏 肯定书店有的
他的长篇小说 貌似我知道的只有阿瑟·戈登·皮姆的故事
鄂谢府崩溃记的感觉和黑猫那本有些许的类似感
读起来有些阴暗感
希望能对你的问题有所帮助
Ⅲ 《卢贡·马卡尔家族》确切包括哪些部小说,请给出书名
pikupiku朋友,你好。《卢贡—马卡尔家族》是法国作家左拉的一部包括20部长篇小说的庞大作品。这部巨著以女主人公阿·福格为中心,从她两次结婚所生的后代来证明遗传和环境对人的影响。它的题材非常广泛,涉及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和第三共和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出场人物有1200多个。虽然自然主义的理论影响了这部作品的社会意义,但作者还是成功地描写了19世纪后期法国社会的生活画面。
全书第一部《鲁贡玛卡家族的命运》,主要写了拿破仑第三发动政变时革命和反革命的斗争,揭露了灾次政变的不得人心及其拥护者的可憎面目。《俎上肉》和《金钱》描写了资产阶级投机家、冒险家的丑恶嘴脸,交易所大王们你死我活的角逐。《小酒店》是一部“关于工人的小说”,它解释现代社会环境造成人们肉体、精神上的畸形。《萌芽》以矿区为背景,描写法国产业工人的生活和斗争,反映少数工人的消沉和多数工人的奋进。《崩溃》描述普法战争中法军在色当之役的惨败。
这部书的形成原因及其过程是这样的: 一八六八年,左拉接受了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泰纳的艺术哲学、吕卡的遗传论、克洛德·贝尔纳的实验医学,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自然主义文艺创作理论。这时,他开始构思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那样多卷本的巨著,这部巨著写的是第二帝国时代一个家族的自然史与社会史,它就是《卢贡—马卡尔家族》。
《卢贡—马卡尔家族》左拉原计划只写十部,到一八九三年完成时,实际上写了二十部。一八七○年,家族史小说的第一部《卢贡家族的发迹》开始在《时代报》上连载,后因普法战争爆发而停载,一八七一年十月,这本书正式出版。继《卢贡家族的发迹》,左拉又连续发表了《贪欲的角逐》等五部长篇。然而,这几部作品出版后,销路平平,在社会上并未引起较大反响。一八七七年,家族史小说的第七部《小酒店》问世,这本书销量空前,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使左拉一举成名。一八八○年,他发表了长篇《娜娜》,这次他获得巨大成功,这本书大为畅销,销售量达五万五千册。
一八八○年后,左拉几乎每年出版一部家族史长篇,一八九三年,《帕斯卡医生》问世,至此,左拉的大型家族史小说二十部全部完成,历时二十三年之久。
Ⅳ 菲茨杰拉德写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是什么
《尘世乐园》是菲茨杰拉德的首部长篇,也是最具个人传记色彩的一部回,是首部描述生长在爵士年答代年轻人的作品。小说中主人公们的行为某种程度上彰显了当时对旧传统的抗拒,而赢得了读者的心。有评论家认为《尘世乐园》结构上集结了诗、短篇小说、甚至作者早期写的一些戏剧,是一种不成熟的写作方式,不免有沦为一种尝试写作的嫌疑。尽管如此,这本书表达出的一种难言的精神与活力,仍为评论家所称道。
Ⅳ 海明威除了有《老人与海》之外还有其他小说或者散文之类的吗
20年代是海明威文学创作的早期,他写出了《在我们的时代里》、《春潮》、《没有女人的男人》和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等作品。这一时期,正值西方世界沉沦为爱略特在社会崩溃背后所看到的荒原时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就是写战后一群流落欧洲的青年的生活情景以及他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小说主人公杰克·巴恩斯是一名美国记者,战争毁掉了他的性能力。他爱上了一名英国护士勃瑞特·艾希利,后者也倾心于他,但他们无法结合。
一个美国作家罗伯特·柯恩——一个对生活颇多虚妄与浪漫幻想的人也爱上了勃瑞特,但她并不喜欢他。这一群历经沧桑的青年,战后浪迹欧洲大陆,整日无所事事,聚饮、争吵或殴斗。战争夺取了他们的亲人,给他们留下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创伤,他们对战争极度厌恶,对公理、传统价值观产生了怀疑,对人生感到厌倦、迷惘和懊丧。小说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谴责了战争,具有反战色彩。小说因写了一代人的迷惘而成了“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的代表作。
《永别了,武器》(又译《战地春梦》)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他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为主题,揭示了“迷惘的一代”出现的历史原因,控诉了战争毁灭人的理想和幸福,戕害人们的心灵,并使千百万无辜生因此涂炭。这篇作品显露了海明威散文风格的基本特色和“现代叙事艺术”。作品故事情节简单而意境纯一,语言朴实无华,句子短小凝练,环境描写达到情景交融。
40年代,他根据在非洲的见闻和印象写了《非洲的青山》、《乞力马扎罗山的雪》, 还发表了《法兰西斯·玛贝康短暂的幸福》。1932年发表了《午后之死》, 尊奉美国建筑师罗德维希的名言“越少,就越多”,使作品趋于精炼,缩短了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提出了“冰山原则”,只表现事物的八分之一,使作品充实、含蓄、耐人寻味。
1939年,海明威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这是一部承前启后的重要作品。它写了国际纵队的志愿人员罗伯特·乔丹为配合一支游击队的一次炸桥行动而牺牲的感人故事,这部作品是海明威中期创作中思想性最强的作品之一,在相当程度上克服和摆脱了孤独、迷惘与悲泣的情绪,把个人融入到社会中,表现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二战后,海明威创作进入晚期,其代表作为《老人与海》,由于小说中体现了人在“充满暴力与死亡的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勇气而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一生的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以自己的经历披露了当权者的伪善和现实的残酷,刻画了美国年轻一代的迷惘情绪,作品中洋溢着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在探索艺术创作的途径中使现实主义在开放性的兼容并蓄中获得了新的光采!
Ⅵ 著名作家巴金的急流三步曲是那三部作品分别是他什么时候写的
是激流三部曲吧,分别是《家》《春》《秋》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长篇小说,又名《激流》)著于1933,开明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长篇小说)著于1938,开明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长篇小说)著于194O,开明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忆录》等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14卷《巴金文集》内,新编的《巴金全集》于1986年起陆续出版。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多年来他还出版了大量译作。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这方面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自有一种打动人的艺术力量。
如果你还要巴金的资料,可以到下网站去看一下
Ⅶ 美国海明威的简介
海明威简介
(海明威,E.)(Ernest Hemingway l899~1961)
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30、40年代他转而塑造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剧本《第五纵队》1938),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50年代后,他继续发展20年代短篇小说《打不败的人》和《五万大洋》的宁折不弯主题,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1950)。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欧纳斯特·密勒·海明威生于一八九九年七月二十一日,一家六个孩子,他是第二个。他母亲让他练习拉大提琴;他父亲教他钓鱼和射击。童年似乎没有创伤。中学是一九一七届的,他是一个热情的、好竞争的标准美国男孩;学习成绩好,体育运动全面发展(游泳、足球、射击,还偷偷地到当地体育馆去学拳击),参加辩论团,学校乐队里拉大提琴,编辑学校报纸《吊架》,还给文学杂志《书板》投稿,写短篇小说(已经初具日后成熟的风格的苗头),写诗。他有时中途搭别人的车,出去旅行。有一次在禁猎区打鹭鸟,事后躲藏起来,免受法律制裁。某些批评家认为,海明威离家出游说明他童年过的是正常的生活;但在别外一些批评家看来,则象征他早年反判像树园的生活方式,反映他家庭生活中关系紧张。
他父亲与母亲的兴趣一定截然相反,所以引起他身上相克的反应和某种敌对性。姐姐玛茜琳尼·山福德大他两年,但同海明威一起长大,说他父母亲“互相笃爱”,但承认他们“常常相互感到厌烦”。他母亲格雷丝·霍尔·海明威是公理教会信徒,宗教观念强(她给四个女儿取了圣徒的名字),但也是一位有艺术修养的女人,她把家庭环境布置得如同教堂组织的文化沙龙。他父亲克拉伦斯·艾德家兹·海明威是一个杰出的医生,热心的、有训练的运动员,又是一个专业的研究自然界的人,他引起他儿子对于户外活动的爱好。夏天,他们居住在密执安北部近彼托斯基湖畔的房子里,海明威医生有时候带他儿子一起出诊,横过华隆湖到奥杰布华族印第安人居住地去;他们经常一起钓鱼和打猎。他们关系密切,虽然他父亲严于律己,甚至比海明威太太更严格,更具有清教精神。
他双亲各自对他的影响至少粗粗看去是清楚的。他对户外活动的爱好,作为运动员的训练和勇敢,从来没有减退过。他喜欢音乐(虽然讨厌学大提琴)和美术,也一如既往。他珍爱巴哈和莫扎尔特,说他从“研究和声学与对位法”之中学到写作方法;又说“我从画家身上学到的东西同从作家身上学到的东西一样”。从海明威在像树园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现有的材料看来,没有一点能说明他日后不是一个正常的成年人。然而,我们看一看这位自传性异常突出的作家的创作,就发现那些以涅克 ·阿丹姆斯为主人公的、关于那一段时间的故事(《印第安帐篷》、《医生与医生妻子》、《某件事情的结束》、《三天大风》、《战斗者》与《杀人者》),写的却是暴力与恐惧、混乱与失望的主题——还有孤独;他的同学指了,孤独与多才多艺是海明威当年最突出之点。
他毕业前两个月,美国参战。卡洛斯· 倍克尔写道:“他面临的几条路是上大学、打仗和工作,”海明威选择工作。他左眼有毛病,不适宜去打仗。一九一七年十月,他开始进堪萨斯市的《星报》当见习记者,这家报纸是美国当时最好的报纸之一。六个月之中,他采访医院和警察局,也从《星报》优秀的编者G·G·威灵顿那里学到了出色的业务知识。海明威在《星报》头一次知道,文体象生活一样必须经过训练。《星报》有名的风格要求单上印道:“用短句”,“头一段要短。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下面说,不要反面说。”海明威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学会把写新闻的规则化成文学的原则。
但是,战争的吸引力对海明威越来越大,他于一九一八年五月后半月开始这场探险。头两个月,他志愿在意大利当红十字会车队的司机,在前线只呆了一个星期。在这个星期最后一在的下半夜,海明威在意大利东北部皮亚维河边的福萨尔达村,为意大利士兵分发巧克力的时候,被奥地利迫击炮弹片击中。他旁边的一个士兵打死了,就在他前面的另一个士兵受了重伤。他拖着伤兵到后面去的时候,又被机关枪打中了膝部;他们到达掩护所的时候,伤兵已经死去。海明威腿上身上中了两百多片碎弹片,他在米兰的医院里住了三个月,动了十几次手术,大多数弹片都取了出来。他受伤的时候,离他十九岁生日还差两上星期。
五十年代早期,海明威说过:“对于作家来说,有战争的经验是难能可贵的。但这种经验太多了,却有危害。”摧残海明威身体的那次炸裂也渗透他脑子里去了,而且影响更长、更深远。一个直接的后果是失眠,黑夜里整夜睡不着觉。五年之后,海明威和他妻子住在巴黎,他不开灯仍然睡不着。在他的作品中,失眼的人处处出现。《太阳照样升起》中的杰克·柏尼斯,《永别了,武器》中的弗瑞德里克·亨利,涅克·阿丹姆斯,《赌徒、修女和无线电》中的弗莱才先生,《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哈利和《清洁、明亮的地方》中的老年待者,都患失眠症,害怕黑夜。
那个年老的待者说:“这毕竟只是失眠。有这病的人一定不少。”失眠是那种痛苦的并发症的症状,海明威、他的主人公和(“有这病的人一定不少”)他的同胞都受到折磨。菲利普·扬对海明威的个性作了出色的、合乎情理的心理学分析,提出一个论点,说他这次创伤民引起的情绪,非他理性所能控制。海明威晚年反复地、着了魔似地搜索这类似的经验,来驱除那种精神创伤;如果办不到,他就不断地通过创作而浊思考来再现这个事件,为的是控制它所激起的忧虑。
扬明智地指出,海明威最终关心的是艺术,而不是创伤。然而,在局部范围内,扬的个性学说可以把海明威的为人与他的作品统一起来。而且,对于海明威观察战争,对于这位艺术家,这种学说赋予特殊的意义。《永别了,武器》和一些短篇小说出色地描述了战争在社会、感情和道德方面的含义,然而,使他的战争经验“难能可贵”的不止是这番描述:它在他心灵上锻铸出他对人的命运的看法,这几乎影响他所有的作品。迫击炮的碎弹片成了残酷世界破坏力量的比喻,海明威和他的主人公成了寻求生存道路、受伤的人类的象征。他已经差不多准备好,可以把那种生活感受转化为文学作品了。
他取得红色英勇勋章之后的五年内,缓慢地却是目的地为写作生涯而努力。橡树园热情欢迎它的英雄归来,但是海明威的父母亲——尤其是他的母亲——感到厌烦,因为这个年轻的除了写作别无雄心,又极为乐意接受家庭的供养。有一度他为多伦多《每日星报》和《星报周刊》写特写。他姐姐玛茜琳尼写道,他刚过完二十一岁生日,他母亲提出最后通牒:要么找一个固定的工作,要么搬出去。海明威搬了出去,到芝加哥当了一年《合作福利》的编辑,这是一份宣传合作投资的机关报。那年冬天,他认识了他在文学界头一位重要的朋友舍伍德·安徒森,并且通过安徒森,认识了“芝加哥派”的其他成员。同时他认识并爱上了哈德莱·理查孙,她是一位漂亮的红发女郎,比他大八岁。1921年九月,海明威与哈德莱结婚,在家里的乡间别墅度蜜月,接着去多伦多,当了几个月的特写记者。
但是,他真心需要的是欧洲,是有空间的时间进行写作。海明威夫妇决心接受一个驻国外兼职记者的工作。此后两年,海明威成了《星报》驻欧洲的流动记者,人住在巴黎,兼写关于日内瓦与洛桑国际会议的报道,包括希士战争的简练的戏剧性电讯。他偶尔写一点轻松的、但观察锐利的印象记,内容是瑞士滑雪、西班牙斗牛和德国战后生活。他早期新闻工作的训练,加上天生爱好简洁,已经成了一种风格,他现在写的电报——浓缩、紧凑——使这种风格更为有力。
在此同时,他写小说,写诗,想找一个出版商发表他一篇东西,但(自一九一八年以来)一直没有找到。一九二二年迅速地发生一连串事件,加速了他的希望,接着他又感到失望。他凭舍伍德·安徒森的一封介绍信,带着他的作品去见葛屈露德·斯泰因,她在弗勒吕斯路的沙龙是依兹拉·庞德、詹姆斯·乔衰斯和福德.麦多克斯·福德等侨居国外的人的艺术中心。斯泰因喜欢这个年轻人,他派头简直象大陆上的人,一双眼睛“好奇得有感情”,她鼓励他当作家,不过劝他应该完全放弃新闻记者的工作,把散文修改得更加精练一些:“这里描写很多,又写得不十分好。从头来起,写得集中一些。”庞德也喜欢这位新到的作家,同他一起散步,拳击,鼓励他继续写诗。五月份和六月份,海明威头一次公开发表作品——一篇只有两页的讽剌性寓言《神妙的姿势》和一首只有四行的诗《最后》,这首诗是补白,填补威廉·福克纳六节诗留下的空白。一家新奥尔良的杂志《两面派》把这两篇作品都发表了,他这番运气,又是靠舍伍德·安徒森帮的忙。
灾难发生在一九二二年末他参加洛桑和平会议的时候。他约定叫哈德莱带一只手提箱去迎他,哈德莱几乎把他所有的手稿都装在这只箱里(少部分邮寄)。在巴黎的里昂车站,她把手提箱放在车箱里,未加提防,过了一会儿回来,发现箱子不见了。几年以后,海明威给卡洛斯·倍克尔的信中说道:这件事使他痛苦万分,他“恨不得去做外科手术,免得去想它。”海明威没有办法,只好重起炉灶,这回获得惊人的成功。一九二三年,他几篇作品被刊物采用。哈丽特·蒙罗在《诗歌》(一九二四年一月号)上发表他站首短诗;玛格瑞特·安德生和琴·希普在《小评论》(一九二三年四月)上发表了他六个短篇(共十八个短篇,原拟于次年一月发表,总题为《在我们的时代里》;一九二三年夏天,罗伯特·麦卡门发表海明威第一部作品《三篇故事和十首诗》(三篇故事是《在密执安》、《我的老头子》和《不合时宜》)。
虽然前途好象有把握,路上却有现实的障碍。哈德莱怀孕了,两夫妇几乎没有钱。他们同意回多伦多住两年,挣够了钱再到巴黎来,到那时候他可以致力于写作。他们在一九二三年八月离开巴黎。约翰·哈德莱(“勃姆比”)·海明威生在十月,但到了一九二四年一月,海明威夫妇已经回到巴黎和蒙巴那斯,安居在戴尚圣母院的一套公寓房子里。海明威走向成功的步子又耽误了,因为他得拿出一部分时间来干活养家。他不去过蒙马特尔区的游堕生活,吃不饱肚子,这在《流动宴会》里都有记载,但他坚持写作。正如斯泰因所观察的,“他十分认真地写作,想当作家。”突破是在一九二五年——也许是靠两位有影响的支持者帮忙。司各特·菲兹杰拉德还没有认识海明威的时候,艾德蒙·威尔逊已经给他看过海明威的作品,菲兹杰拉德印象很深,并催促斯克利布纳公司的麦克斯威尔·珀金斯去约稿。珀金斯写了信,但因为误和邮递方面的错误晚到了十天,海明威已经接受了安徒森的出版者波尼和利夫赖特公司二百元的预支稿酬,出版他的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其中包括同名集子中发表的早期的速写,还接受出版公司对于他下两本书的权限。
从经济收入上说,《在我们的时候里》是失败的,下一本书,即讽刺模拟安徒森作品的《春潮》,也是失败的,但是海明威引起艾伦·泰特、保尔·罗孙匪尔德和路易斯·克罗纳伯格等美国重要评论家的注意,他们都认为海明威是美国文坛新出现的声音。然而,又是菲兹杰拉德对海明威的才能讲得最有说服力。菲兹杰拉德在《如何浪费材料——评我的同代人》一文中,攻击那些已取得稳固地位的作家——尤其是亨·路·门肯和安徒森——认为他们“强调发掘美国的‘意义’”,是“不真诚的,因为他们自己身上并没有这种需要。”菲兹杰拉德说,侨居国外的人倒是有这份好处,能够为自己形成一种“不会败坏的风格”,表现净化了的热烈感情。菲兹杰拉德以海明威和《在我们时代里》为主要的例子,说明这位作家“具有新的气质”,而且具有上述两个方面的特点。菲兹杰拉德的文章发表在五月,五个月以后,海明威证实了菲兹杰拉德的赞扬是很有道理的。
一九二六年十月斯克利布纳公司出版了《太阳照样升起》,不到三十岁的海明威成了有定评的文学家。作为一位作家第一部长篇小说,销路不错,也博得了好评。海明威晚年在《流动宴会》这部书回忆一九二一至一九二六年间的生活情景时,追忆当时的梦想,刻苦的训练和灾难。梦想是牧歌式的:对哈德莱纯洁的爱,巴黎和伏拉尔勃等美好的去处,友人的情谊。刻苦的训练——把自己写为一个挨饿的人,渴望成功心切,无情地律己,同时也为了形成自己的文学风格。灾难是随成功接踵而至的梦魔般的现实,它粉碎了梦想,破坏了训练,只剩下了欲望,放纵和失望。海明威写这本书的时候,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病痛可能加剧老年人怀旧的甜蜜和痉。然而,在某个意义讲,也说明海明威终于明白他早年在巴黎的时代,正是他作为一个人与作为一个艺术家最为融合的年代。他发表了《在我们的时代里》、《太阳照样升起》,尤其是一九二九年发表了《永别了,武器》的时候,他已经有了足够的经历,形成他对人类命运的看法和极能表现这种看法的文体风格。虽然他艺术上的发展还没有结束,但是他后来写的东西至多是技巧更为精致,更有光彩,把他已经写过的主题加以变化罢了。
他此后二、三十年的戏所以能够唱得下去——除了一系列近乎传奇的轶事之外——在某种程度上讲,是由于海明威相当灵活地使自己在群众中的形象适应时热变化的要求。他个人在群众中有魅力,正是这个原因——不管是叫“爸爸”这个慈祥的绰号,也不管是叫“冠军”这个好斗的称呼。然而,更吸引人是内心的戏剧性变化。当他的名声由细流汇成潮流的时候,他的感觉能力好象在水槽里打滚。在早期作品中,恐惧与美感密切得难解难分:他们只能通过极为含蓄的感觉传达出来。艺术家驾驭了人的形象。在后期作品中,受压抑感情的细微之处常常写得过火,几乎成了感情的嘲弄。内心戏剧性的力量正在于此。因为,海明威仿佛要想称补艺术上的失败,在生活上作出过度的反应。他在现实世界中的行动仍然反映出他关心悲剧性的经验,迫切需要对抗含有敌意的世界,肯定他的自我形象。但是,由于英雄的气概太显眼、太坚决,人物的行动写得过分明显。因此落到滑稽、令人窘迫、甚至常常令人厌烦的地步。如果说他在二十年代是在艺术上探险,那么到了三、四十年代这个艺术家本人成了冒险家。他对人生的看法没有改变,只是艺术的工夫松驰了。
在《太阳照样升起》出版、《永别了,武器》未出版之间,海明威同洽德莱离了婚,与当过《时尚》时装式样编辑的保琳·帕发费结婚,他们回到美国,定居在基维斯岛,一九二七年海明威完成并发表了第二部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一九二八年,他写《永别了,武器》初稿的时候,保琳生下他们第一个孩子(她一共生了两个儿子);他修改初稿时,得知消息:他父亲得了糖尿病,又因经济困难自杀,用的是他自己父亲内战时用过的手枪。二十年以后,海明威在插图本《永别了,武器》的序言中回忆道:“那一年有好地时光和坏的时光,”但又说他当时“生活在书里”,“比我任何时候都愉快。”三十年代早期,他经济富裕,婚姻美满,到处冒险。这些年里,他到怀俄明和蒙大拿打野鸭,打麋子,到非洲猎大动物,登上定制的“皮拉尔”号游艇到基维斯岛和别米尼岛外捕鱼。这些年头正值大萧条时期。国家因经济危机弄得情绪低落,但海明威却更象一个狂热的童子军。一九三四至一九三六年间,他给《老爷》杂志写了二十三篇生动但没有多大价值的文章,描写狩猎和捕鱼,这给大萧条期间城市中的受害者提供了一个精神避难所。他们在海明威粗狂妄的面容和强壮的身躯上看到背运时期一位英雄的面貌;他含蓄的散文、精练的对话表现了典型的“重压下的优美风度”。他这些年来发表的两部非小说的作品加强了这个形象。一部是《午后之死》(1932),称颂斗牛的仪式,一部是《非洲的青山》(1935),描写一次狩猎旅行,预演人与野兽的悲剧,但几乎声嘶力竭地歌颂人类勇气的尊严。
三十年代早期,海明威小说相对地说写得比较少。二十年代,海明威发表了两部小说,三十五个短篇,一部谐模作品,一些诗,外加相当数量的通讯报道。他三十年代前半期产生的主要作品是《胜者无所得》(1933),一个短篇小说集,收入十四个短篇小说。一九三六年,他发表了他最好的短篇小说之一《乞力马扎罗的雪》,主人公是一个作家,因写不出“他该写”的作品而奚落自己。
从一九三七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艺术家海明威还是当他的冒险家,只是改变了装束。从《有的和没有的》(1937)中亨·利·摩根的话——“一个人不行……他好的干不出事”——开始,海明威和他的主人公牺牲了他们的私事,转向世界危机所引起的集体的责任。至少从表面上看来,大萧条与西班牙内战粉碎了海明威的信念:他长期以来认为作家的主要任务是“直接地真诚地写人”,“谁要是把政治当作出路,谁就在骗人。”左翼批评家一向嘲笑他们心目中的海明威耽乐的孤立主义,现在欢迎他的转变。其实,海明威在他的小说创作里并没有向左转,他的人物走的是老路——冒险,孤独,结果是死胡同。他们重新进入世界,因为民主可能比法西斯好些,但他们虽然同人民混在一起,但不是人民的一员。海明威也是如此。不管他参加什么战争,统统成了他的战争,他打仗一如既往,有他自己的条件,自己的理由。
一九三七初海明威去到西班牙。官方名义是北极美报业联盟记者,他却不是不篇不倚的旁观者。他借债为忠于共和政府的部队买救护军,在美国第二届全国作家会议上发言攻击法西斯主义,协助拍摄亲共和政府的影片《西班牙大地》(1938),发表了他唯一的一出长戏《第五纵队》,描写这场冲突。一九三九年他在哈瓦那郊区“了望农场”购买了一份地产,就在地产山顶的房子里,创作关于法西斯主义、民主和个人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小说出版几天后,保琳·帕发弗以“遗弃”为理由同他离婚。一个星期之内,海明威娶第三个妻子玛瑟·盖尔荷恩,她是圣路易市人,小说家、记者,他们共同生活了五年,婚后头两年,他们去中国当战地记者,海明威为现已停刊的纽约报纸《下午报》撰写报道。海明威在这些报道中认为:日本、英国与美国之间不大会爆发战争,但不是不可能发生。他有预见,指出如果日本进攻美国在太平洋或东南亚的基地,那么战争不可避免。
从一九四二年到一九四四年他被《柯里厄》杂志作为没有军籍记者派往巴顿将写的第三军为止这段时间内,海明威驾驭“皮拉尔号”——由政府出钱配上通讯与爆破设施——巡逻海上,成了一艘伪装的反潜艇的兵舰。虽然“皮拉尔号”没有遇上潜水艇(如果遇上,海明威准备命令自己在指挥塔上扔手榴弹和燃烧弹),海明威的报告可能帮助了海军侦察到一些潜水艇的方位并把它们炸沉,海明威因这些功绩得到表彰。一九四四年海明威在英国同皇家空军协作,几次坐飞机参加战斗,没有受伤,但在伦敦一次灯火管制时汽车失事,他头部与膝部受伤。几家报纸登出他的讣告,但不久,在联军登陆那一天,在诺曼底的福克斯·格林海滩上海明威观看了几分钟战斗才回到船上。
他虽然名义上属于巴顿将军的军队,却同第一军第四步兵师一起行动,参加解放巴黎的战斗和凸地战役。
Ⅷ 左拉卢贡-马卡尔家族系列小说包括那些小说
左拉卢贡-马卡尔家族系列小说共20篇
1、卢贡家族的家运 2、欲的追逐 3、巴黎之腹 4、普拉桑的征服 5、土地 6、莫雷教士的过失 7、卢贡大人 8、小酒店 9、爱情的一页 10、娜娜 11、家常琐事 12、妇女乐园 13、生的快乐 14、 萌芽 15、 杰作 16、梦想 17、人兽 18、金钱 19、崩溃 20、巴斯加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