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叫伤痕小说
伤痕小说是社会主义新时期小说创作的第一种全新文学题材。
20世纪70年代末,祸国殃民的“四人帮”被一举粉碎,“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经历了十年动乱,从“四人帮”专制主义桎梏下解放出来的人民,从而投入到了揭批“四人帮”的运动。
一度被禁锢的小说创作和整个文坛出现了生机,涌现出一批以揭露“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创伤”,谴责极左路线的破坏为核心的小说作品,被称为“伤痕小说”。
在当代文学史上,“伤痕小说”主要是指暴露“文革”十年灾难、揭露“文革”十年的黑暗现实给党和国家造成危害、给人们心灵造成创痛的小说,其主题是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揭露林彪“四人帮”,鞭挞丑恶灵魂,同情人民的遭遇,礼赞美好的情操。
开山之作是刘心武于1977年11月在《人民文学》发表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得名于卢新华于的短篇小说《伤痕》,它包括:以知青题材为主的“伤痕小说”,如竹林的《生活的路》、老鬼的自传体小说《血色黄昏》等;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农村题材的“伤痕小说”;丛维熙所开创的“大墙文学”以及莫应丰的《将军吟》等揭露“文革”专制的“伤痕小说”,以及张弦的爱情小说,张贤亮的“章永璘”系列,甚至苏童一部分以“文革”中的“香椿树街”为背景以青少年为写作对象的作品,如《刺青时代》、《城北地带》等。
参考链接:伤痕小说_网络
http://ke..com/view/945217.htm
Ⅱ 求关于知青的优秀小说。
小说:张承志的<<黑骏马>>张贤亮的<<绿化树>>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雪>>等,老鬼的<<血色浪漫>>也值得一看,近期比较吸引人的是都梁的<<血色黄昏>>风趣幽默中带着感伤.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带“伤痕”性质的知青小说,写苦难历程,以血泪的控诉为特征。主要作品:叶辛《蹉跎岁月》,竹林《生活的路》,孔平《晚霞消失的时候》。第二阶段:80年代前期具有“回归”倾向的知青小说,写青春的激情和理想主义,以对知青生活正面价值的肯定为特征。主要作品: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张承志《黑骏马》,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第三阶段:80年代中期以后是具有“反思”性质的知青小说,以对人性扭曲的思考为特征。主要作品:朱晓平《桑树坪纪事》,张抗抗《隐形伴侣》,陆天明《桑那高地的太阳》,老鬼《血色黄昏》,李锐《合坟》。 梁晓声是知青小说的典型作家,他的创作多以知青题材为主,有人称他的作品为“北大荒小说”,多描写北大荒的知青生活,真实、动人的展示了他们的痛苦与快乐、求索与理想,深情的礼赞了他们在逆境中表现出来的美好心灵与情操,为一代知识青年树立起英勇悲壮的纪念碑。代表作有《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年轮》等,长篇小说《雪城》最为出色;后期作品开始探讨现实与人性,长篇《浮城》以社会幻想的形式展现了作者对人类末世预测,十分深刻。其作大多被香港、台湾出版,并译为英、日、法、俄等国文字。 自1979年起知青文学作品开始增多,而且与文革中的知青作品有了明显分野。比如涉及到上山下乡阴暗面及知青的悲惨遭遇。这时期影响较大的作品有竹林的小说《生活的路》,叶辛的小说《蹉跎岁月》及孔捷生的短篇小说《在小河那边》。八十年代初和中期是知青文学的高峰,出现了一大批怀旧的作品。这些作品可分三类。第一是写知青与农民,牧民等的情谊。代表作有张蔓菱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陈村的《我曾经在这里生活》及懿翎的《十三界》等。第二是表现知青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代表作有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及晓剑的《世界》和《青春梦幻曲》。张承志的作品《金牧场》等兼有以上两类的内容。第三是写知青回城后感到不尽如意而怀念乡村或兵团生活,如陆星儿的《达紫香悄悄的开了》,孔捷生的《南方的岸》等。八十年代中后期,出现了一批用批判眼光反思上山下乡运动及知青历史的作品。比如孔捷生的《大林莽》,阿城的《树王》,张抗抗的《隐形伴侣》以及李晓和王明浩的系列短篇小说。然而,把知青文学的发展概括为从伤痕到到旧到反思等是过于简单化了。很多作品不能归入这些类别,能归入的作品也远远非这些类别能概括。比如老鬼的《血色黄昏》既有强烈的"伤痕"特点又表现了知青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即使同是表现知青理想主义的作品,不同作家也都强调的是不同的侧面,表现的是不同的主题。另外如乔雪竹的《寻麻崖》,彭瑞高的《贼船》和阿城的《棋王》等都是极有特色又比较深刻的作品,但无法归入以上任何类别。知青文学的内容实际相当丰富,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反映了知青的独特生活体验,是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的书远远不可能囊括的。 九十年代,大多已成名的知青作家转向非知青题材。但是知青文学并未断档,反而有更多长篇问世。比如郭小东|的《中国知青部落》,赵维夷的《老插春秋》,芒克的《野事》,米琴的《芳草天涯》,刘军的《噩恋》韩乃寅的《远离太阳的地方》,李晶,李盈的《沉血》等.这些作品都展现了以前知青作品中未出现过的知青生活内容和感情体验。还有一些中短篇也极具独特视角。比如王小坡的《黄金时代》解剖了知青所处的政治环境,李锐的《黑白》表现了知青理想主义的虚幻成份,刘醒龙的《大树还小》从老乡的角度写知青。九十年代的知青作品颇有内容,然而都没引起大陆评论界特别注意。就连2000年出版的最新研究知青的专着,姚新勇的《主体的塑造与变迁:中国知青文学新论(1977-1995)》,主要论及的也大多是八十年代小部分较有名气的知青作家的作品。原因之一是,九十年代"知青题材"在大陆已经"过时"。代之而起的写改革,反贪,性爱,婚外情等等的作品吸引了读者和评论界的注意。 九十年代更受瞩目的是大量涌现的知青回忆录以及报告文学。后者最出名的是邓贤的《中国知青梦》。该书揭露了大量云南农场知青受迫害,被虐待的事实。此外还有白描的《苍凉青春》和结集出版的系列书-《中国知青情恋报告》等。回忆录有姜昆主编的《中国知青回忆录》三卷本。其它较出名的有专写北大荒兵团的《北大荒风云录》,专写内蒙兵团的《草原启示录》,陕西插队知青的回忆录--《情系黄土地》和《回首黄土地》,山西知青的回忆录--《老插话当年》,女知青回忆录--《青春方程式》以及《辉煌的青春梦》,《我们曾经年轻》,《苦难与风流》等等,举不胜举。回忆录中有不少出色的,可入文学的作品,比如王新华的《野草》(载《回首黄土地》)。但大多数比较简单,粗糙。这些报告和回忆录为研究知青史和上山下乡运动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也为知青一代百年之后的知青文学提供了素材。有人总结知青文学的三大主题是:青春无悔,蹉跎岁月,劫后辉煌。这倒是可以基本概括大部分回忆录,但远远不能概括知青的文学作品。没有任何一部文学作品是仅仅表现这三大主题的。有人认为知青回忆录的大量出现是因为很多知青不满意知青文学对知青生活的歪曲。这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实际上,回忆录可能有记忆误差,严肃的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倒可能更真实,更本质,更深刻,更全面地反映知青生活。但总的说来,已发表的知青文学作品中比较有份量的长篇不多。表现插队生活的文学作品数量相对来说远远不足。当年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知青插队,不到百分之二十的知青去农场。但比较有影响的文学作品大多是写农场知青的。知青文学的最新发展是2000年九月出版的《中国民间备忘文本》系列,六本非虚构长篇著作。其中《羊油灯》和《落荒》实际上是自传体小说,两部书写的是在同一地点插队的同一拨人。《落荒》中第一次出现了知青野心家的形象。《无人部落》和《狼性高原》写青海兵团的知青,也是以前知青文学中从未涉及的。纪实小说《泣红传》写文革前下乡知青在文革中的经历。《审问灵魂》是知青作家根据别人经历写的纪实小说。这套书还在不断扩充充发展。今年年底将出第二批书。据说,第二批书的质量更高。这套由著名知青编辑岳建一策划编辑的丛书,对推动知青文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知青文学市场低迷的情况下,这套书的推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使知青文学再度引起人们注意。并且这套书的继续发展也鼓励知青中的非专业作家从事知青文学的写作。有强烈使命感的岳编辑特别强调这套书的历史、政治意义。他希望知青文学真实反映历史,在进行深刻的历史反省和自我反省的基础上为重铸民族灵魂而作出贡献。这套纪实文学丛书虽然着重再现历史和当时的政治文化,但其意义远远超出历史、政治的范畴。因为文学作品与历史书不同,是以描写人物形象为主,并着重反映人的思想感情。这套丛书中的一些著作相当深刻地表现出人的复杂性,多面性,矛盾性。也表现出知青对上山下乡那段经历的复杂感受
Ⅲ 关于文革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小说
《男人的一半都死女人》——张贤亮(他写了很多都是知青小说)
《绿化树》——张贤亮
《伤痕》——中国知青文学的第一篇小说
《分界线》——张抗抗
《一个冬天的童话》——遇罗锦
《在小河那边》——孔捷
《铺满鲜花的道路》——冯骥才
《狂恋》——史铁生
《我遥远清平湾》——史铁生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梁晓生
《今夜有暴风雪》——梁晓生
《雪城》——梁晓生
《西望茅草地》——韩少功
《黑骏马》——张承志
《北方的河》——张承志
《本次列车终点》——王安忆
《血色黄昏》----老鬼
Ⅳ 求一本知青下乡的小说,讲述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两个孩子下乡,后来与村里一男孩发生的一些情事
下面是我收集的关于知青下乡的小说,很多小说故事都很好,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男人的一半都死女人》——张贤亮(他写了很多都是知青小说)
《绿化树》——张贤亮
《伤痕》——中国知青文学的第一篇小说
《分界线》——张抗抗
《一个冬天的童话》——遇罗锦
《在小河那边》——孔捷
《铺满鲜花的道路》——冯骥才
《狂恋》——史铁生
《我遥远清平湾》——史铁生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梁晓生
《今夜有暴风雪》——梁晓生
《雪城》——梁晓生
《西望茅草地》——韩少功
《黑骏马》——张承志
《北方的河》——张承志
《本次列车终点》——王安忆
《血色黄昏》----老鬼
《梦回初恋》是写下乡女知青“我”(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同农村青年金田的爱情故事,正是在热恋的时候,金田应征入伍,在部队准备提干前的政审时,女担心因个人家庭问题影响到金田的提升,所以不得不离他而去……这篇小说是采取倒叙的手法,开头描述离散后三十年后再相逢的情景。
《彩云》是写同“我”一起下乡的漂亮的女友彩云,因故错嫁给一个贫苦的丑陋的农民有田,饱经苦难与“矮丈夫”的折磨,不得不逃离农村在城市摆摊,生意越做越大,个人发家致富之后,又回村建起了希望小学,这时她感到离不开农村了。这一篇小说的结尾有这样的对话:
“回到那座城市,不是你的心愿吗?为什么又回来了呢?”
“也许和这里的情感始终还牵着我。”
《婚姻的枷锁》:爱好画画的知青慧文分配在生产队劳动,公社调她办学习大寨精神展览会,一起办展的农村青年、复员军人苦苦追求她,她不为所动。最后一批回城,她分配到博物馆,但她已进入大龄女行列,在父母的压力下,嫁给了一个用假象迷惑她一家,实际脾气粗暴、酗酒成性的工人李建新。从结婚就没有一天好日子过,慧文被丈夫打得伤痕累累,她提出离婚,他坚决不同意,反而变本加厉地折磨她。慧文的叔叔从台湾归来探亲,全家在饭店聚餐,害怕李建新耍酒疯,没有请他去,他醉醺醺地闯进饭店,对丈母娘骂不绝声,身患心脏病的慧文娘活活被他气死了……
慧文工作很出色,先后被提升为博物馆副馆长、馆长。领导调她到党校深造,在党校学习期间,她遇到同样遭遇婚姻不幸,并已经离婚的同班的班长赵云峰,可谓同病相怜,他在学习与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帮助和照顾她,两人陷入热恋,慧文下定决心要同李建新离婚,而同赵云峰结婚。也许是无巧不成书,这时她的公公突然病故,婆婆经不起打击患了脑中风,瘫痪在床,丈夫腰椎间盘扭伤,必须马上手术,还要长期静养……心地善良的慧文苦思冥想在这个难关我怎能离开呢?
“天赐良缘咫尺间,慧文却因惧怕世俗,却因自己加在身上的道义、责任,而把他抛进了天涯……
婚姻的枷锁,锁住了慧文一生的幸福!”书中结尾是这样写的。
《疯玉儿》。”“玉儿疯了,玉儿得了精神病。”小说开篇这样写道。
会唱歌的李玉要求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结果就被分配到最贫穷的山村了。山区的贫困与劳累是她始料不及的,刚来的时候还能够听到她的歌声,由于忍饥挨饿的生活和每天爬山越岭的劳作,再也听不到她的歌声了。她喜出望外地被调到县里的宣传队。她与出身音乐世家的曲亮演唱的男女声二重唱受到了村民的热烈欢迎,两人的感情也逐渐加深。玉儿帮助曲亮洗衣服,说声“你把裤子脱下来……”结果被人听到传出去,越传越离奇,队长害怕出问题,所以让玉儿回到生产队。村里也有妇女散布“她肚子大了”的谣传,终于把玉儿逼疯了。
原来曲亮圆了参军的梦想已三年,当上了部队文工团的独唱演员。回家探亲,曲亮知道了玉儿的情况。他不顾部队的挽留和父母的阻挠,坚决要求复原,回到了他和玉儿一起离开的这座城市。他开办了文化公司,跑遍国内外到处寻医问药,终于把玉儿的病治好了,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
《凄美的爱》,两个村的知青小组长李建和玉梅,在一次同往参观学习李崮寨的路上相遇了,一见钟情,由相知到相爱,已经发展到谈婚论嫁的时候了。突然这个身体健壮的李建患了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匆忙返回青岛住院治疗,玉梅闻听火速前来照料。李建给玉梅留下了一封绝笔信,带着无限的思念与牵挂离开了人世。结尾写道:
“听说玉梅一直没有结婚。
不知道是不是忘不掉那份曾经在艰苦岁月里培植的感情。
不知道是不是李建在她的心里占据了一生的位置。
不知道是不是她要为李建的爱守候一生。”
《苦楝花》是说勤劳、厚道的庄稼汉大狗子准备结婚了,原来他因为亲人有残疾、家境不大好年过三十还是光棍呢。新媳妇腿有点拐,于是有的村民议论说:“哎呀,你说这下他家可全了,瞎子娘,聋子爹,傻子妹妹,再添上个瘸子媳妇。可真够大狗子累的了。”其实幼年已成为孤儿的新媳妇,可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做饭、推磨、喂猪样样都能干,受到村民的称赞。突然大狗子被翻倒的满载苇子的马车压在车底下,经过医院的抢救与治疗,大狗子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从腰以下全瘫痪了,只好整日躺在炕上静养。全家的重担都落在已经怀孕的拐腿的媳妇身上,家里、地里全靠她一个人。她又经历了儿子夭折、婆婆病故的折磨,重新振作起来,在姨夫的帮助下在村庄建起了工艺品加工厂,吸引年轻妇女参加劳动,帮助贫困户走上了致富路。义务帮村里建学校、办福利院、还为村里修建了水泥路……,他们一家的生活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意想不到的厄运像晴天霹雳般降临了,这个已变身农民企业家的媳妇得了肝癌,而且已到了晚期……
“人们赞美苦楝花,它虽然没有牡丹的国色天香,也没有玫瑰的艳丽堂皇,但它的风采独特,满目灿烂……而媳妇的品格正像这苦楝花,她虽不高大,她虽有残疾,她虽人廋小,但她却像一棵苍天大树永远在人们心中耸立,也向那高高挂在树上的苦楝花,那淡淡的清香让人久久留恋怀念!”
Ⅳ 电视剧《红色摇篮》是根据哪部小说改编的
应该不是根据什么改编的,编剧和总制片人都是著名军旅人邵钧林以下转自“前线网”—— 邵钧林,1949年11月生,1968年2月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排长、指导员、干事、副处长、处长、电视艺术中心主任,现任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话剧团团长、国家一级编剧、中国视协、剧协会员,省作协、音协会员,中国话研会常务理事,江苏省视协副主席,剧协常务理事。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二次,三等功、嘉奖多次。
从事文艺创作三十多年来,先后独立创作或担纲合作了戏剧作品近百件,文学作品百余万字,电视剧作品七十余万字,歌词百余首,为三十多台大型综艺晚会担任总体设计和撰稿,通稿并编辑了六部长篇书籍等,获得各种奖项百余个。 其中大型话剧《抗天歌》、《虎踞钟山》、《兵心依旧》、《绿色协奏曲》, 大型戏曲《昆仑女》、《大兵的婚礼》, 电视剧《山那边有个海》、《军苑春蕾》、《太阳和他的妈妈》、《DA师》、《沙场点兵》、《井冈山》, 广播剧《白衣圣人》、《厉兵石头城》、《金戈明月》, 独幕话剧《人间重晚晴》、《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戏剧小品《又是秋叶飘落时》、《特别答辩》、《山海相连》、《绿色探戈》, 长篇小说《娃娃兵传奇》、 中篇小说《为了这片国土》、 短篇小说《雪地轮辙》, 革命回忆录集《戎马生涯》, 故事集《斩妖刀》、《倚天剑》, 中央台大型晚会《92’春节晚会》、《情系华夏》、《五个一工程颁奖晚会》, 歌词《在小河那边》、《送郎出征歌》等作品, 分别获得五个“五个一工程奖”,三个“文华大奖”,三个“星光奖”,三个“中国广播剧金奖”,两个“中国艺术节奖”,两个“曹禺戏剧文学奖”,两个“解放军文艺大奖”,以及“话剧振兴奖”、中国话剧文学金奖”、“飞天奖”、 “金鹰奖”、“金孔雀奖”、 “CCTV奖”、“金星奖”、“茉莉花奖”、“前线文艺奖”、等奖项。
邵钧林同志长期担任领导职务,除坚持个人创作外,还以出品人的身份抓出了一大批有影响的作品。他担任主要领导的有关单位和部门曾荣获集体二等功三次,集体三等功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