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伏尔泰的生平简介
你好
费朗索瓦兹·玛丽·阿鲁埃──以其笔名伏尔泰更为世人所熟知──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人物。他学识渊博,身兼百家:诗人、剧作家、散文家、小说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他是自由思想和自由主义的倡导者。
伏尔泰于1694年出生在巴黎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律师。伏尔泰少年时期就读于耶稣会创办的大路易学院,以后一段时期攻读法律,但不久就放弃了。作
为一个巴黎年轻人,他很快便闻名遐迩:他才思敏捷、妙趣横生,嬉笑怒骂,皆成诗文。但是在法国旧制度下,有这样的才华会遭灾致险。伏尔泰由于写了一些政治
诗文,被投入巴士底监狱。他度过了将近一年的铁窗生活。在此期间,他挥笔疾书,写成一首史诗《昂里埃特》,该诗后来得到了普遍的称赞。1718年伏尔泰被
释放不久,他的戏剧《俄狄浦斯》在巴黎上演,获得巨大成功。伏尔泰二十四岁就已闻名于世,在余生的六十年间,他是法国文学的主要人物。
伏尔泰不仅是语言大师,而且深懂生财之道,他逐渐独自成为一个富翁。但是在1762年,他遇到一些麻烦。伏尔泰已成为自己所在时代的最机敏、最著名的演说
家(也许是超乎时空的),但是一些法国贵族人士认为他缺少一个平民所应具有的谦逊。这导致了伏尔泰和这样的一个贵族罗昂骑士之间发生了一场公开的论战,伏
尔泰在舌辩中以智取胜,使对方瞠目结舌,无地自容。可是不久以后,这个骑士就唆使一帮恶棍突然殴打了伏尔泰,后来又把他投入巴士底监狱。伏尔泰答应了离开
法国的条件,不久被释放出狱。因此他前往英国,大约住了两年半。
伏尔泰在英国的生活是他一生中的一个主要转折点。他学会了英文,通读了约翰·洛克、弗朗西斯·培根、艾萨克·牛顿和威廉·莎士比亚这样一些著名英国人的著
作。他还结识了当时大多数主要英国思想家。莎士比亚以及英国科学和经验论都给伏尔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印象最深的是英国的政治制度。英国的民主和个人的
自由与伏尔泰在法国所知的政治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没有哪一个英国贵族能发布一项密令来匆匆把伏尔泰投入狱中。如果以某种非正当理由而把伏尔泰拘留,那
么一份人身保护令就可以使他立即获释。
伏尔泰回到法国,写出了他的第一部主要哲学著作《哲学通信》,通常称为《论英人书简》。该书发表于1734年,它标志着法国启蒙运动的真正开始。在《论英
人书简》一书中,伏尔泰对英国的政治制度以及约翰·洛克和其他英国思想家做了一番大体上赞许的描述。该书的问世引起了法国当局的愤怒,伏尔泰又被迫离开了
巴黎。
在随后十五年的大部分时光里,伏尔泰是在法国东部的西雷度过的。在那里他成了一个侯爵聪慧文雅的妻子夏特莉女士的情夫。在她去世后的1750年,伏尔泰应
普鲁士大王腓特烈私下邀请前往德国。伏尔泰在波茨坦腓特烈的王官里度过了三年的时光。起初他与才华卓越、智慧超群的腓特烈交往甚密,但是两人最终发生了口
角。1753年伏尔泰离开了德国。
离开德国以后,伏尔泰来到日内瓦附近的一家庄园定居,在那里他可以免遭法国国王和普鲁士国王的迫害。但是他的自由见解甚至使他在瑞士的处境都有点危险。因
此1758年他移居到法瑞边境附近的弗尔尼一家新庄园上。在那里,如果当局找他的麻烦,他就可以有两个逃跑的去向。他在那里一住就是二十年,写出大量的文
学和哲学著作,与整个欧洲文化领袖通信,接待来访。
在所有的这些年间,伏尔泰文学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的数量一直未减。他是一位难以令人置信的多产作家,也许是本册人物中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数量最多的作者,总计
起来他被收集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共有三万多页。其中包括史诗、抒情诗、信件、随笔、长篇小说、短篇故事、戏剧、以及重要的历史和哲学著作。
伏尔泰一向是宗教信仰自由的坚信者,但是当他接近古稀之年时,法国发生几起惊人听闻的迫害新教徒事件。在激怒之下,他致力于对宗教狂热主义进行的一场智识
讨伐。他写了许多本政治小册子,抨击宗教上不容异说的言行。他还喜欢在他的每封亲笔信上用“ErasezI'infame”作为结束语,意思是消灭臭名
昭著的东西。“对伏尔泰来说,这个臭名昭著的东西就是宗教的偏执和狂热。
1778年,八十三岁高龄的伏尔泰返回巴黎,在那里参加了他的新剧《和平女神》的首次公演。许多观众为他喝彩,呼之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伟大老人”。数以百
计的敬慕者其中包括本杰明·富兰克林都曾登门拜访。但是伏尔泰的生命不久就完结了,他于1778年5月30日在巴黎逝世。由于他直言不讳地反对教权主义,
因而不能在巴黎举行基督教葬礼。但是十三年后,胜利的法国革命者挖掘出他的遗体,重新安葬在巴黎伟人祠。
伏尔泰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如此之多,以致用一篇短文都很难列出他的主要著作。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在一生中所提出的基本思想。他的最坚定的信念之一就是必须得
实行言论和出版自由。有一句话常被人们认为是他说的:“我不赞成你的话,但是我要誓死捍卫你说它的权力”。虽然伏尔泰实际上从未有过这样的明确声言,但是
这肯定反映了他的态度。
伏尔泰的另一个原则是他对宗教自由的信念。他一生始终不渝地反对宗教不自由和宗教迫害。虽然伏尔泰相信上帝,但是却坚决反对大多数宗教教条,不断地指出有组织的宗教是根本虚伪的。
十分自然,伏尔泰决不相信法国有头衔的贵族要比他更英明或更善良,他的听众也完全明白所谓的“王权神授说”是一派胡言乱语。虽然伏尔泰自己远不是一位现代
式的民主主义者(他有赞成一个强大而又开明的君主的倾向〕,但是他的主要思想鲜明突出地反对任何形式的世袭制度。因此,他的追随者大都恰好赞同民主政体是
可想而知的;他的政治和宗教思想处于法国启蒙运动的主流,对1789年的法国革命具有实质性的贡献。
伏尔泰自己不是科学家,但却对科学有一定的兴趣,是弗朗西斯·培根和约翰·洛克实验观的坚定支持者。他是一位重要的、有才干的历史学家,他的最重要的著作
之一是他的世界通史《论民族风俗与民族精神》。该书有两个主要方面与从前大多数历史书不同:第一,伏尔泰承认欧洲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因此这部著作有很大
一部分是写亚洲的历史;第二,伏尔泰认为文化史一般说来远比政治史重要。因此他在书中主要是写关于社会和经济状况以及艺术的发展,而不是关于国王及其之间
的战争。
作为哲学家,伏尔泰远不如本册中的其他几位具有创新精神。他在很大程度上是吸取了如约翰·洛克和弗朗西斯·培根等其他人的思想,加以重新叙述,使其大众
化。就是通过伏尔泰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比通过任何其他人的都多),民主政治、宗教自由和思想自由等观念才传遍了整个法国,以及欧洲许多其他地区。虽然在
法国启蒙运动中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作家(狄德罗、阿朗贝尔、卢梭、孟德斯鸠等等),但是应该说伏尔泰是这场运动的卓越领袖。第一,他那辛辣的文学风格、长
期的生涯和巨多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使他远比任何其他作家都拥有更多的听众。第二,他的思想代表了整个启蒙运动的思想。第三,从时间上来看,他出现在所有
其他重要人物之前。孟德斯鸠的伟大著作《法意》直到1748年才问世;著名的《网络全书》第一卷于1751年问世;卢梭的第一篇论文写于1751年。但是
伏尔泰的《论英人书简》发表于1734年,而且该书发表时他已闻名有十六年之久了。
伏尔泰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除了短篇小说《老实人》外今天已没有什么读者,但是在十八世纪却拥有非常广泛的读者。因此伏尔泰在最终导致法国革命的舆论变化中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的影响也不只限于法国:象托马斯·杰弗逊、詹姆斯·墨迪逊和本杰明·富兰克林这样的美国人也熟知他的著作。
把伏尔泰和他的同时代的著名人物让·雅克·卢梭相比较是令人感兴趣的。伏尔泰的整个世界观具有强烈的理性主义色彩,他比多愁善感的卢梭更多地站在启蒙运动
的主流之中。在十八世纪中,伏尔泰是两者中较有影响的一位;但是卢梭是更富有创造性的一位,今天他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影响较大。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❷ 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史上短篇小说数量(),()的作家。
全名居基·抄德·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 1850年8月5日-1893年7月6日) :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曾拜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是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列的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他的短篇小说构思别具匠心,情节变化多端,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人情世态惟妙惟肖,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可以说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史上短篇小说数量最多,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❸ 《海上日出》巴金 原文
《海上日出》全文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的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
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升起来,人就不能够看见。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一、创作背景
1927年2月,巴金从上海踏上英国邮船“昂热号”,去伦敦留学。他将沿途的见闻写成《海行的日出》一书,于1932年出版。《海上的日出》便是其中的一篇。
二、赏析
这篇文章重点写了太阳升起时的情景。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这是作者发自内心的赞叹,也是对文中大量“奇观”事实的精辟概括,海上日出的景观“奇”在何处?
“奇”在它显示了光明的力量如此之伟大!以上为第四段。写乌云蔽日和太阳终于冲破重围,普照天地的情况,最后归结到作者自身的感受,为“海上日出”作一礼赞,表达作者向往光明,奋发向上的精神。
三、作者简介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
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1920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读书期间,在“五四’新潮思想影响下,加入进步青年组织“均社”。1923年,离成都去上海、南京求学。1925年,8月,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附中,准备报考北京大学,因病于上海休养。
9月,参加发起无政府主义组织上海民众社并出版《民众》半月刊。本时期翻译克鲁泡特金的一些著作。1927年1月,赴法国巴黎求学。在法期间,一方面大量阅读西方哲学和文学作品;另一方面,时时关心着中国,开始写作《灭亡》。
1928年12月,回上海。从事文学编辑与创作。1933年,任《文学季刊》编委1934年,赴日本旅行。1935年,8月,从日本回国。主持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务,主编《文化生活丛刊》、《文学丛刊》、《文学生活小丛刊》等。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任《救亡日报》编委,与茅盾共同主编《呐喊》(后改名《烽火》)杂志。1938年,2月,写完《春》。3月,参加文协,被选为理事。1940年七月始,辗转于昆明、重庆、成都、桂林、贵阳等地,从事抗日文化宣传活动。
1944年5月,与萧珊在贵阳花溪结婚。 1945年,于重庆作《第四病室》。11月返回上海。1949年7月,参加第一次文代会,当选为文联委员。1950年后任平明出版社总编辑,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
1950年,7月,当选为上海文联副主席。11月,他参加了华沙第二次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后又五次访问前苏联。1957年7月,任《收获》主编。同年始编《巴金文集》14卷本,至1961年编定后出版。
1966年8月,中国作协上海分会贴出攻击巴金的大字报,不久巴金即遭批判,被关进“牛棚”1967年5月,《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巴金被点名批判。随后在上海奉贤县“五七干校”劳动两年半。1972年,妻子萧珊病逝。
❹ 求一篇描写二战后德国的短篇小说的名字
《展望》 《堕落》自 《对幸福的愿望》 《失望》 《死》 《小人物弗利德曼先生》 《小丑》 《图比亚斯·敏得尼克》 《小衣柜》 《复仇》 《小路易斯》《通往坟墓之路》 《神的光辉》 《托尼奥·克律格》 《特里斯坦》 《饥饿者们》 《神童》
这是托马斯的短片小说 希望有你需要的那篇 因为我没有读过 只能给你这些帮助了
❺ 大家觉得那些短篇小说好看推荐几篇,谢谢~外国的也可以
项 链 【法国】莫泊桑(1850 —1893)
皇帝与小姑娘 【英国】萧伯纳(1856 ——1950)
一只破靴子 【英国】高尔斯华绥(1867 —1933)
无神论者望弥撒 【法国】巴尔扎克(1799 —1850)
广告的受害者 【法国】左拉 (1840 —1902)
变色龙 【俄国】契诃夫(1860 ——1904)
橱窗里的幸福 【意大利】 莫拉维亚(1907 —1990)
舞会以后 【俄国】 列夫·托尔斯泰(1828 —1910)
麦琪的礼物 【美国]】欧·亨利(1862 —1910)
木 木 【俄国】屠格涅夫(1818 ——1883)
求求你们,别开玩笑【西班牙】卡何·塞拉(1916 —)
椭圆形画像 【美国】 爱伦·坡(1809 —1849)
喀布尔人 【印度】泰戈尔(1861 —1941)
一块牛排 【美国]】杰克·伦敦(1876 —1916)
宾叔叔的抉择 【阿尔及利亚】奇努阿。阿切贝
一个黑夜 【爱尔兰】萨缪尔。贝克特
小园中 【奥地利】里尔克
二草原 【波兰】显克微支
大理石鸽子 【丹麦】凯尔德。阿贝尔
不值一文的老奶奶 【德国】布莱希特
笑者 【德国】海恩里克。波尔
轻蔑的一瞥 【德国】库森别格尔
夜里老鼠是睡觉的 【德国】沃尔夫冈。波尔契特
快乐 【俄罗斯】库普林
变色龙 【俄罗斯】契诃夫
在邮局里 【俄罗斯】契诃夫
幻想曲 【俄罗斯】高尔基
路过 【俄罗斯】赫尔岑
门槛 【俄罗斯】屠格涅夫
一个东方的传说 【俄罗斯】屠格涅夫
退休的女人 【法国】安妮。索蒙
穷人的眼 【法国】波特莱尔
两所客店 【法国】都德
知事下乡 【法国】都德
鲁宾逊 克鲁索补遗【法国】米歇尔。杜尼叶
夏尔爵士和电报 【法国】米歇尔。葛利索里亚
逗乐 【法国】莫泊桑
花园别墅 【法国】莫洛亚
沙葬 【法国】雨果
林中猫的故事 【芬兰】彭蒂。哈恩帕
森林艺人帕齐 【芬兰】彭蒂。哈恩帕
猪胎 【芬兰】马蒂。乔恩波尔维
港口和大海 【芬兰】托伊沃。佩卡宁
康乃馨 【加拿大】L.M.弗西亚
煤桶骑士 【捷克】卡夫卡
❻ 求二战德国小说————要短篇的微小说
二战相关微小说: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第三帝国之普鲁士雄鹰
帝国雄心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东线狙击手》
《黑色雪绒花》
万字旗下的辉煌
海军最强的部队
毁灭战场
铁十字勋章
❼ 德国的著名小说家
海因里希·伯尔,歌德,托马斯·曼等等。
海因里希·伯尔,德国作家,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39年入科隆大学学习日耳曼语文学,同年应征入伍,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曾负过伤,当过俘虏,对法西斯的侵略战争深恶痛绝。在早期作品中,伯尔审视纳粹主义的恐怖统治,看到战争和政治力量给普通民众带来的毫无意义的苦难。在后期作品中,他猛烈抨击经济繁荣下的道德沦丧,批评社会和宗教机构的专横和虚伪。1985年逝世。被称为"德国的良心"。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他在1773年写了一部戏剧《葛兹·冯·伯利欣根》,从此蜚声德国文坛。1774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更使他名声大噪。1776年开始为魏玛公国服务。1831年完成《浮士德》,翌年在魏玛去世。
托马斯·曼(1875年—1955年),德国小说家和散文家,出生于德国北部卢卑克城一家望族。 1924年发表长篇小说《魔山》。1929年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一度为帝国主义参战辩护,但30年代即大力反对法西斯主义威胁,发表了中篇佳作《马里奥与魔术师》(1930),对法西斯在意大利制造的恐怖气氛做了生动的描述 。
托马斯·曼是德国20世纪最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和人道主义者,受叔本华、尼采哲学思想影响。代表作是被誉为德国资产阶级的“一部灵魂史”的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1901),被看作德国19世纪后半期社会发展的艺术缩影。
❽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是什么意思啊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句如今广为流传的警句是对生命和整个人类版世界的权全部感悟,大意是指作为有局限的人类在有限的生命内,不明白自己的渺小与无知,偏偏喜欢喜欢作超越无限的思索与僭行。因为人的自作聪明,也因为人自身的渺小和微不足道。我们思考得越多,以为越接近真理了,却发现我们反被上帝愚弄了。
这是在社会伦理道德的约束下无法打破的怪圈,亦是存在于人类本性中狭隘卑微的一部分。由于不能摆脱,于是开始怀疑和否定,最终却陷入了一场人性悲剧。其悲不在于结果,而是在于整个过程中人类始终做不到自我超越。
(8)德国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个是古希伯来的谚语,米兰·昆德拉在一九八五年五月获耶路撒冷文学奖时在典礼中演讲词中的一句,此文系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中的一篇,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也有。相对于上帝来说,人类的生命只有一次,是不可重复,没有借鉴的,人的认知也是有限的,所以人类所作出的思考,都是狭隘的,我们的思考有时会让我们迷失。
❾ 逃生/惊悚 类的中短篇小说 类似乙一《七个房间》的 最好有一定逻辑性的
记忆碎片,是德国一位仁兄写的,跟电影没一点关系,但都很费脑子。
❿ 猫·鼠·狗中有关猫的故事有德国童话__、艾伦·比短篇小说__、日本__的故事、中国古代__的故事等
德国童话猫狗成仇日本“猫婆”的故事猫教老虎本领的故事爱伦??坡短篇小说《黑猫》中国古代“猫鬼”的故事(出自《北史??杜孤信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