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莫言小说MP3下载
去这里下吧 有《丰乳肥回臀》答
http://www.aitingwang.com/rwzj/ShowSoftDown.asp?UrlID=0&SoftID=7273
『贰』 一片读后感,《丰乳肥臀》。800字,原创,私发给我,奖励10元红包
《丰乳肥臀》读后感
榆林市第十一小 康春芳 陈旧的书签早已卷了边角,黄了边缘,莫言的《丰乳肥臀》这本书在我不经意放在角落后又重新拾起,我重新进入了抗日纷争年代,再细细品味了上官一家的几十年悲欢离合,起起落落。这天下午天空灰蒙蒙,我终于合上了这本小说,也意味着我已经陪着莫言笔下的人物穿越过生生死死,穿越过纷争尘世,最后尘埃落定。
飞鸟在天空盘旋低飞,我带着丝丝眷恋又在脑海中重新过滤了起《丰乳肥臀》的片段。他们一个个人物在我眼眸里跳跃着,演绎着这多年来的悲欢;他们又在我耳边低语着,述说着他们已经走过的路有多艰辛。此时的上官鲁氏变成了高密乡大地的一捧泥土,而逝去的灵魂又飘荡在东北的天空中幻化成白色的飘絮飞向远方。我放不下他们,即使我知道那只是莫言小说中的人物,但我释怀不了,放不下那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他们的一言一行仍刻画在心里深处。也许到了哪天我容颜已逝,还能想起那些漫长无际的时光中陪伴我的那本书。
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想了解身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笔下的小说人物究竟有多大的人格魅力,但随着我的阅读深入,我才能慢慢体会到他对故乡的怀念,对社会的评判以及对人性的剖析。
文章是以东北高密乡为背景,高密县安静尘封的生活环境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同时当地人们的思想非常封闭不过仍保留着质朴的品质。小说叙写了一系列发生在上官家的故事,而男主角便是上官家的唯一儿子——上官金童。他在小说里是一个“极度恋乳”的人物形象,同时他的怯弱又和他母亲的刚强形成强烈的对比性。故事从上官金童与上官玉女的出生作为开端,上官鲁氏在生了七个女儿后终于生了一个男孩子,但是仍然受到婆婆上官卢氏的虐待,可见在当时的农村重男轻女的现象多么严重。莫言写这本小说的本意是缅怀他去了天堂的母亲,贯穿整部小说的也是母亲形象,上官鲁氏真是给我太多的震撼了,她默默忍受着家庭暴力,曾经愤世嫉俗过,堕落过,但她对亲人的爱始终不放弃。一个坚强的女子受过命运的摧残,在飘摇的年代中一直保护家庭,用她瘦弱的肩膀撑起一个家的希望。小说有一幕是在饥荒年代,上官鲁氏利用自己的胃偷大麦豆子之类的食物给她女儿和外甥吃,读到那里我记得我是泪流满面的,我不能想象到她的心究竟得多强大才能做到这样偷食物来喂养她的家人。每次呕吐伴随着血液,再把食物洗干净给家人吃,用满是伤痕的心来挽救整个家庭。我的心为她的良苦用心感到忧伤,我用低声的啜泣跟随着她的人生。她的心弦纤细如丝,她的爱可以包下整个高密。记 得上官金童出狱后说过这样一句话,一直生活在地狱的人才知道
『叁』 莫言的所有作品表
哈喽,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莫言在中国文学是什么地位,有哪些代表作?
莫言因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在世界知名,在中国文学上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下面我们来具体说一下。
『肆』 求莫言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莫言作品大全
牛 蛙
阿城 翱翔 爆炸 辫子 初恋 丑兵 大风 大水 大嘴 倒立 断手 地道 地震
放鸭 飞鸟 飞艇 挂像 狗道 欢乐 红蝗 金鲤 讲章 讲话 酒国 枯河 良医
粮食 灵药 流水 老枪 马蹄 马语 奇死 奇遇 弃婴 秋水 神聊 神嫖 神酒
沈园 石磨 天才 铁孩 野种 夜渔 鱼市 筑路 罪过
白棉花 藏宝图 道神嫖 复仇记 高粱酒 高粱殡 狗•鸟•马 红高粱 红耳朵
红树林 黑沙滩 胡扯蛋 卖白菜 拇指铐 普通话 人与兽 三匹马 十三步
说老从 谈读书 檀香刑 望星空 我与酒 我与税 我和羊 我的墓 鲜女人
嗅味族 野骡子 月光斩
爱情故事 柏林观戏 冰雪美人 超越故乡 草鞋窨子 草木虫鱼 草原歌者
苍蝇•门牙 初恋•神嫖 传奇莫言 吃事三篇 吃相凶恶 吃的耻辱 重游故地
岛上的风 丰乳肥臀 佛光普照 故乡往事 故地重游 过去的年 狗文三篇
狗的悼文 画外之音 《欢乐》前后 蝗虫奇谈 洪水•牛蛙 金发婴儿 酒后絮语
蓝色城堡 老枪•宝刀 良心作证 美女•倒立 猫事荟萃 茂腔大戏 莫言文集
莫言散文 木匠和狗 民间音乐 陪考一日 球状闪电 生死疲劳 说吧,莫言
售棉大路 食草家族 拾遗补阙 四十一炮 谈谈战争 谈谈孤独 太阳有耳
童年读书 童年记忆 天花乱坠 五个饽饽 为了孩子 文学与牛 我的老师
我的大学 我与音乐 我与译文 我与话剧 洗热水澡 小说九段 养兔手册
因为孩子 雨中的河 杂谈读书 战友重逢
白狗秋千架 北海道的人 陈旧的小说 春夜雨霏霏 从照相说起 独特的声音
读鲁迅杂感 多馀的序言 对故乡的爱 俄罗斯散记 儿子的敌人 耳朵的盛宴
《高密三贤》序 个人的隐秘 姑妈的宝刀 欢乐十三章 会唱歌的墙 火烧花篮阁
红高梁家族 好大一场雪 看《卖花姑娘》 恐惧与希望 麻风的儿子 茂腔与戏迷
美丽的自杀 模式与原形 莫言精选集 莫言自选集 莫言谈动物 梦境与杂种
你是一条鱼 “人”字的结构 司令的女人 上下五千年 书香人更香 《檀香刑》后记
屠户的女儿 文学与青年 我们的七叔 我们的荆轲 我抵抗成熟 先人的故事
小说的气味 小说的写作 小时候的年 虚伪的教育 学习蒲松龄 写最想写的
细节与真实 养猫专业户 遥远的亲人 幽默与趣味 用耳朵阅读 与大师约会
英雄浪漫曲 影响的焦虑 杂感十二题 在雨中行走 祖母的门牙 追忆与青春
致命的情人 《铸剑》读后感
从莲池到湖海 重建宏大叙事 厨房里的看客 楚霸王与战争 大学生是朝阳
第一次去青岛 革命浪漫主义 观木偶戏杂感 姑奶奶披经绸 回忆“黄金时代”
旧“创作谈”批判 旧作新编自序 凌乱战争印象 麻风女的情人 马驹横穿沼泽
漫谈当代文学 漫谈斯特林堡 猫头鹰的叫声 毛主席老那天 莫言作品精选
清醒的说梦者 生蹼的祖先们 诉说就是一切 说不尽的鲁迅 锁孔里的房间
天堂蒜苔之歌 透明的红萝卜 文学是世界的 我的中学时代 我的文学历程
我的离经叛道 我的丰乳肥臀 我为什么写作 我眼中的阿城 先锋•民间•底层
写给父亲的信 雪天里的蝴蝶 一个人的“圣经” 英雄•美人•骏马 郁达夫的遗骨
战争文学断想 知恶方能向善
白杨林里的战斗 白鸥前导在春船 长袜子皮皮随想 第一次来北海道
翻译家功德无量 父亲在民夫连里 “父母官”的故乡事 高密东北乡散记
感谢那条秋田狗 关于男人和女人 关于木偶的随想欢迎“本小姐”出山
怀抱鲜花的女人 《会唱歌的墙》序言家事国事天下事 聆听宇宙的歌唱
莫言中篇小说选 莫言王尧对话录 莫言与中国精神莫言•北海道走笔
三岛由纪夫猜想 师傅越来越幽默 说说福克纳老头 搜尽奇峰打草稿
生死疲劳不是梦 什么气味最美好 《天堂蒜薹之歌》序文学个性化刍议
我的朋友王树增 小说与社会生活 幸亏名落孙山外 幸福时光好幽默
月光如水照缁衣 有缘千里来相会 在路上寻找故乡枣木凳子摩托车
作家和他的创造 作为老百姓写作
北京秋天下午的我 发明着故乡的莫言 福克纳大叔,你好吗
哥哥们的青春往事 感念吉田富夫教授 “高密东北乡”和“圣经”
故乡•梦幻•传说•现实《红高梁家族》的命运 饥饿者的自然反应
玫瑰玫瑰香气扑鼻 你的行为使我恐惧 千言万语何若莫言
身体的痛苦与快乐 文学是我终身的事 文字有自己的道路
我读《南朝鲜小说集》 我认为我是必要的 我痛恨所有的神灵
向格拉斯大叔致意 写小说就是过大年 写什么是一种命定
一匹误入民宅的狼 用自己的腔调说话 中国当代文学边缘
作家需要加强技巧
东北亚时代的主人公 钢琴协奏曲•霸王别姬 故乡的那头神奇的牛
国外演讲与名牌内裤 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
《师傅越来越幽默》后记文学创作的民间资源我是唯一一个报信人
我的故乡与我的小说 我写农村是一种命定我写小说,小说也写我
我想做一个谦虚的人 在美国出版的三本书
不同民族要能相互理解 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 梦境与杂种就是好文学
谈谈媒体与文学的关系 我对媒体有一种恐惧感 写作时要调动全部感受
一匹倒挂在杏树上的狼 也许是因为当过“财神爷” 在高密东北乡上空飞翔
在文学种种现象的背后 作家之间可以相互理解
城乡经验与写作者的位置 个人经验中的文学与影视
检察题材电视剧创作刍议 难忘那带着口罩接吻的爱
人一上网就变得厚颜无耻 三十年前的一场长跑比赛
《师傅越来越幽默》小说集序 土行孙和安泰给我的启示
我为什么要写红高粱家族 我为什么要给网络定文章
我与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 小说的功能大于社会批判
当代文学创作中的十大关系 华文出版人的新角色与挑战
饥饿和孤独是我创作的财富 神秘的日本与我的文学历程
我再也写不出这样的小说了 现实主义一直是文学的主流
作家应该爱他小说里的人物
大江健三郎先生给我们的启示 发生在“国家哀悼日”的两件小事
每个人有自由选择态度与权利 中国作家的社会地位是很高的
在“全国盗版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 作家进校园对作家和学生都是好
第十七届福冈亚洲文化奖得奖感言 漫谈当代文学的成就及其经验教训
中国小说传统:从我的三部长篇小说谈起
『伍』 求莫言九十年代的作品的名称,我记得在中央广播台每天中午有个长篇小说广播,作者是莫言
1981年 开始创作生涯。迄今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苔之歌》等,中短篇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爆炸》等。另有《莫言文集》五卷。
1981年秋,在河北保定市的双月刊《莲池》第5期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
1982年,在《莲池》第二期发表短篇小说《丑兵》、第五期发表短篇小说《为了孩子》。
1983年春,在《莲池》二期发表短篇小说《售棉大路》并被 《小说月报》转载。秋,在
当代著名作家莫言参加文学活动发言照片
《莲池》五期发表短篇小说《民间音乐》,此文得到老作家孙犁赏识。孙在一篇短文中说这篇小说有一种空灵之感 。
1984年春,在《长城》双月刊二期发表小说《岛上的风》、五期发表《雨中的河》。秋天,得到军艺文学系主任、著名作家徐怀中先生赏识,进入该系学习。
1985年春,在《中国作家》二期上发表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引起反响,《中国作家》组织在京的作家与评论家在华侨大厦举行讨论会讨论该作。是年,在多家刊物上同时推出中篇小说《球状闪电》(收获)、《金发婴儿》(钟山)、《爆炸》(人民文学)、及短篇小说《枯河》(北京文学)、《老枪》(昆仑)、《白狗秋千架》(中国作家)、《大风》(小说创作)、《三匹马》(奔流)、《秋水》(奔流)、等。
1986年春,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在《人民文学》第三期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该作一发,引起轰动。随即发表系列中篇《高粱酒》(解放军文艺)、《高粱殡》(北京文学)、《狗道》(十月)、《奇死》(昆仑),同时还发表中篇《筑路》(中国作家),短篇小说《草鞋窨子》(青年文学)、《苍蝇、门牙》(解放军文艺)等。夏天,与张艺谋等人合作,将《红高粱》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
1987年春,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由解放军文艺社出版。中篇小说《欢乐》在《人民文学》一、二期合刊发表,受到批评,事过多年,始有作家和评论家对该作得新评价。秋天,中篇小说《红蝗》发表([收获]三期),该作因强烈的个性风格和大胆和亵渎精神,连号称新潮的评论家也不能接受,纷纷著文批评。也是多年之后,才有评论家对该作发出了另外的声音。
1988年春,电影红高粱获西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引起世界对中国电影的关注。在《十月》杂志发表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同年四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单行本。《青年文学》第十发表《复仇记》、《马驹横穿沼泽》(这两篇收入《食草家族》)。秋天,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在故乡高密联合召开“莫言创作研讨会”,有关论文汇编成《莫言研究资料》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1992.8)。九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创作研究生班。小说集爆炸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1988年秋,长篇小说《十三步》首发(文学四季)随 即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此书出版后,大概只有一个名叫林为进的人,在河北的(文论报)发表过一篇评论文章。后来又有港台的几个人写过评论。作者认为此书是一部真正的“先锋”之作。
1989年三月,小说《白狗秋千架》获台湾联合报小说奖。四月,中短篇小说集《欢乐十三章》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六月,在《人民文学》发表中篇小说《你的行为使我恐惧》。冬天,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酒国》。
1990年,中篇小说《父亲在民夫连里》在《花城》发表。继续创作《酒国》。
『陆』 莫言的《丰乳肥臀》改变了人们的性观念,内容到底有什么特别
莫言他写的《丰乳肥臀》这本书,光从名字看来便是十分的让人臆想纷纷的,而这部书在出版之后,也的确是是因为它的名字以及内容受到了许多的争议。很多人都认为莫言把这本书取这个名字就是故意的,他是故意取得十分的下流的!莫言这完全是哗众取宠、是为了自己的书可以卖出去而吸引人去买的。但是也有人认为《丰乳肥臀》更像是一本反动小说。而曾经写过《我们最可爱的人》的巍巍也是对这本书加以批评的。后来莫言他也在不得已之下离开了部队,而这本书后来也是被禁了多年。
除此以外,这本书也是讲述了那位母亲悲惨的一生的。这位母亲她和儿女与中国当时的各种势力产生了各种的联系,这也导致了故事中那个母亲的悲剧结局。同时这本小说也彰显了一个时代的意义,以及当时人性的拙劣,还有人性拙劣当中珍贵的母性的光辉。
『柒』 莫言的代表作品有哪些各作品的 故事梗概
莫言 主要作品故事梗概:可以在网络搜索小说名字即可查到,此处不做转载回
长篇小说▪ 红高答粱家族 ▪ 食草家族 ▪ 酒国 ▪ 四十一炮 ▪ 檀香刑
▪ 生死疲劳 ▪ 天堂蒜薹之歌 ▪ 十三步 ▪ 红树林 ▪ 丰乳肥臀 ▪ 蛙
中篇小说▪ 金发婴儿 ▪ 爆炸 ▪ 高粱酒 ▪ 高粱殡 ▪ 狗道
▪ 奇死 ▪ 筑路 ▪ 欢乐 ▪ 红蝗 ▪ 父亲在民夫连里
▪ 白棉花 ▪ 战友重逢 ▪ 怀抱鲜花的女人 ▪ 红耳朵 ▪ 梦境与杂种
▪ 模式与原形 ▪ 幽默与趣味 ▪ 牛 ▪ 师傅越来越幽默
『捌』 莫言的作品如何
你的问题可以转化为,莫言是如何成名的,他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年谱是什么,为你奉上,请参考!
1:
生平经历
极左路线从50年代末期造成了农村社会的普遍贫困,他家是上中农成分,连领救济粮的资格都没有。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歧视给他的少年莫言
莫言
生活留下了惨痛记忆,父亲过于严厉的约束也使他备受压抑。这种心理特征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小说创作。6岁进校读书,曾因骂老师是“奴隶主”受警告处分。小学三年级时读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受到文学启蒙。12岁时读小学五年级,因“文革”爆发辍学回家,以放牛割草为业,闲暇时读《三国演义》、《水浒传》,无书可读时甚至读《新华字典》。
莫言在18岁时走后门到县棉油厂干临时工。1976年8月参加解放军来到渤海边上,站岗之余依旧喂猪、种菜。1979年秋调至解放军总参谋部,历任保密员、政治教员、宣传干事。1981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处女作《春夜雨霏霏》。1984年秋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直到1985年发表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引起文坛注意。
此后的创作明显受到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影响。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反响十分强烈,被读者推选为《人民文学》1986年 “我最喜爱的作品”第一名。同年从军艺毕业,到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开始有报告文学作品问世。1989年秋入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学习。自八十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是中国新一辈极具活力的作家之一,虽然早期被归类为“寻根派”作家,但其写作风格素以大胆见称,小说中总是充满进攻型的语言。例如成名作《红高粱家族》[6]里,不断出现的血腥场面中充满着强烈的感情控诉,但在“屎尿横飞”的场景之间,其实正是演绎着一段现代革命的历史。故事中那片广袤狂野的高粱地,也被描绘成一个把历史、传统、城乡纵横交错的辽阔炫丽空间。
在经历《红高粱》的写作高峰后,莫言继续寻求突破,创作了大量中短篇作品及数部极具份量的长篇小说如《酒国》及《丰乳肥臀》等,不少的小说集如《红耳朵》及《传奇莫言》亦先后在台湾推出。由于童年大部分时间也在农村度过,莫言自谓一直深受民间故事或传说所影响,故乡高密的一景一物就正是他创作的灵感泉源。小时在乡下流传的鬼怪故事的,也成为莫言许多荒诞小说的材料。《十三步》中出现了神秘的南美洲魔幻写实,描写一个人的“变身”,以华丽的语言带出一浪接一浪的神秘。《酒国》则以充满浪漫色彩的描写,绘划出一个盛产名酒地方的故事。《红树林》实现了小说题材的时空转换和创作方法的探索更新,是对自己的一大超越。
无论故事的情境气氛是华丽炫目、荒诞无稽还是鬼灵精怪,莫言的丰富想像空间与澎湃辗转的辞锋总是能叫人惊叹不已——诚如张大春在为《红耳朵》作序时所言:“千言万语,何若莫言”! 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认为,莫言是中国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人选。2012年10月12日消息,在诺贝尔颁奖前,亚马逊网站上莫言的作品销售即已呈现增长,获奖后无论搜索率或销量皆显著暴增,一天内即有4本莫言作品登上亚马逊图书排行榜前10名。
2:
人物年表
1955年2月生于山东高密,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
1976年 加入解放军,历任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莫言事等职。
1981年 开始创作生涯,发表了《枯河》、《秋水》、《民间音乐》等作品。
1986年 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1991年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生班并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1997年 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获得高达十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1997年 脱离军界,转至地方报社《检察日报》工作,并为报社的影视部撰写连续剧剧本。
2000年 《红高粱家族》获亚洲周刊选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2001年 《檀香刑》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文学类最佳书奖。
2003年 《檀香刑》获第1届鼎钧双年文学奖。
2005年 再次失手于茅盾文学奖。《四十一炮》获第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获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2006年 出版第一部章回小说《生死疲劳》获颂福冈亚洲文化大奖。
2006年12月15日,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布,莫言以34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20位,引发广泛关注。
2007年7月出版散文集《说吧,莫言》。这套书分为三卷,约100万字,全面展示了莫言的心路历程。
2008年 《生死疲劳》获第2届红楼梦奖首奖。莫言
长篇小说《四十一炮》系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最终入围作品。
2009年12月,出版长篇小说《蛙》,创作手法别具一格,小说由四封长信和一部话剧构成,讲述了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的人生经历,表现一个时代的难和痛。
2011年8月,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1.11聘请为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2011年11月24日下午,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投票选出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委会副主席,莫言当选副主席。
201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同年,受聘于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协作中心主任。
『玖』 从《檀香刑》到《丰乳肥臀》一直到莫言的《生死疲劳》,他的创作有什么变化
答网络从《檀香刑》到《丰乳肥臀》一直到莫言的《生死疲劳》,他的创作有什么变化
首先,《丰乳肥臀》是创作于《檀香刑》之前的长篇小说,莫言的长篇小说一直涵盖着对民间苦难及其承受者的爱戴、同情和关怀。他们那一伐的作家——贾平凹、梁晓声、阿来大都是这样。
日本的第二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的许多创作特点都与莫言不谋而合,所以在这里我们不妨拿大江健三郎做为一把标尺,来了解一下莫言的创作特点。
梁主先生认为,大江健三郎的小说创作特点是“力图通过来源于现实生活的荒诞故事,(莫言的小说也很荒诞例如《生死疲劳》)表现出陷于生存困境的当代人的迷茫,惶惑,躁动和追求。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异化、扭曲和丑化的世相(而莫言的《丰乳肥臀》、《檀香刑》和《生死疲劳》也都展现了异化、扭曲和丑陋的世相。),而且深入探索了当代人应如何来开拓自己的生存空间。这一切都反映了作者对民族命运和人类前途的深切关注”。
大江和莫言的最大差别在于大江描写的是他的当代,而莫言描写的多为他家乡高密县的历史,“强烈的历史感”也是大江欣赏莫言的原因之一。对于家乡历史的描写以及多视角的模仿书中人物的叙述口吻则是受了1949年美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福克纳的影响。福克纳还影响了中国许多作家,例如阿来。
福克纳的《喧哗与躁动》,《押沙龙,押沙龙》就是以多视角记叙故事的名著,此外芥川龙之介的短篇《竹林中》更为此种写法的楷模。
《丰乳肥臀》到《檀香刑》到《生死疲劳》其作品内容的大意象大气质没有明显变化,若要找变化得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找,即故事的虚实和具体写作技巧上不断翻新的小创意。
就这三部长篇而言,《丰乳肥臀》比较写实,比较平铺直叙;《檀香刑》就比较荒诞,并把血腥和暴力整合成一种艺术的图景用语言表现出来;而《生死疲劳》的荒诞性就更强了,开篇就先从阴曹地府写起。这是故事的虚实感方面。
下面谈一谈写作技巧方面,就写作技巧而言《丰乳肥臀》属于平铺直叙,《檀香刑》采用的多角度叙事手法与《生死疲劳》所采用的多角度叙事手法又不一样,《檀香刑》的“分裂”角度比较大,第一和第三部分是个人独白一如不同的讲述者在讲述一件事。而《生死疲劳》则用驴、牛、猪、狗、猴这些不同种类的动物视角叙述了中国农村五十年历史之变,却又高度统一着被枪毙地主西门闹的主观思想,人兽混杂,人兽合一。
多角度的叙述方法使作品变得色彩斑斓,大大增强了层次感和真实感,
有评论家认为,在大多数人认为“乡土文学已死”之时,《生死疲劳》掷地有声。
我个人认为《生死疲劳》是乡土文学的回光返照,但确实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写得比贾平凹的《秦腔》好得多地多,尽管贾平凹的语言与文彩比莫言更具宗匠气质,但《秦腔》写到最后让读者把人物关系都看“混”了,中央电视台采访贾平凹的时候他自己也承认,作为有着三十年创作龄的老写家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件遗憾的事。
其实中国人都知道矛盾文学奖作品的评奖标准几乎是乱来的。连平板叙述的陈忠实(作品《白鹿原》中人物都一个面孔,没有性格),和小学生作文水平的迟子建也能获奖。王朔的小说即使作为娱乐也少有观赏价值,很乏味,其实语言也并不如何鲜活,只是较为口语的写作在当年来说一招先了,诚如他自己所言“我就是个幸运儿”。现在高中生大学生写的小说比他口语的还正宗,不能把是否口语作为作品质量的评判标准。
还是回到莫言吧。
莫言的《檀香刑》的叙事方法是把双刃剑,既有艺术方面新奇的感觉,也有程式化故意为之的矫情。虽然也不失为中国内地一部难得的佳作,却也不像评论界炒作的那么“伟大”。多角度叙述的写作方法其实仅仅是一种小花样,小创意,现在小说的叙事方法不断翻新,千奇百怪,“多角度”看起来也没多大意思了。
《檀香刑》就震撼不了读名著多的人。
而真正伟大的小说是《生死疲劳》。
再多讲几句。
莫言最近也有点犯王朔的毛病,讲究什么语言退一大步,甚至怀念起赵树理来了,这都哪儿跟那儿啊,赵树里先生我非常尊敬他,但你现在回归他就是退步,用赵树里的语言写《生死疲劳》行,写《挪威森林》行吗?您回归是您的事,别借这种话挤兑别的作家,媒体却在一边炒作“退一大步回归传统便是认祖归宗”。莫言还在一些言论里讽刺翻译腔调。
其实口语也罢,方言也罢,书面语也罢,翻译腔也罢都是中性的东西,本无好坏之分,要看你本身能驾驭哪种语言,并在诸多语言中寻找到一个使读者看起来舒服的点,所谓无招胜有招,这才是最简单的制胜法宝,《生死疲劳》的语言只是在某一点上做舒服了,可惜莫言老师就得了便宜卖乖了。
写历史性的故事不也正掩饰了莫言老师写不好当代生活的羞涩么?那么,你能驾驭好你所熟悉的农村语言,怎么能讽刺别的语言或者翻译过来的语言不好呢。《生死疲劳》只适合您那个语言,要用张悦然的语言,郭敬明的语言,金庸的语言,古龙的语言,川端康成的语言……套用《生死》现有的结构来写这个故事简直就类似于痴人说梦了——非把读者带沟里不行。用莎士比亚的语言或三岛由纪夫的语言写《生死疲劳》倒有可能会有令人惊喜的结果。但也仅仅是有可能而已,开个玩笑,别当真哈。
至于翻译腔的种种言论更不靠谱了吧?翻译腔到底是一种什么腔呢?一个人翻译一个样,有什么固定的腔么?按说莫言老师不该这么棒槌吧?说“语言的非主流化”,或像王蒙评价郭敬明那样叫“语言的陌生化”更为合适一些,莫言老师大概是想表述这个意思吧。
村上春树的语言乃至深深影响并滋养着莫言的福克纳的语言有翻译腔调吗?我看在世界上挺受欢迎的。
而且,可以在世界上流传的作品不都是翻译品吗。一个作家,首先得是广泛阅读的读者,而无论哪个国家其本国作品必然有限,读到最后,你会发现读外国作品比读本国作品还多。我现在看的大多数都是国外的作品。
可见是否是翻译腔调并不重要,重要的还是一部书的灵魂和作者的语言气质。
只要你能打动读者,能使读者产生共鸣,管你用得是啥语言,是啥啥腔调!——我信奉的就是这样一则信条。
而中国作家的优点和偏爱是:写一大段历史时期的变革,从中加以对苦难的反思,对人性的描摹,对追求美好的歌颂(获矛盾文学奖的几乎都是这样)。
中国作家的通病是写得太过干涩、潦草,沉重,没有知性,语言风格和创作技巧上不是盲目媚外就是顽固守旧,灵魂中也鲜有浪漫的情调(就浪漫而言,阿来做得比较好)。
林少华讲《生死疲劳》倒是能唬住外国人。这句话讲的妙极。
但《生死疲劳》写得确实好。比莫言之前的所有小说写的都好,我喜欢。
无论怎样,莫言和贾平凹是中国目前来说硕果仅存的两个文学大师(其实金庸也是文学大师,可惜直到现在也有人不承认他,而且将不承认他视为某种高尚的表现,这种人是伟君子。李敖尤其恶心。论回归传统,莫言比金庸差远了吧,不过金庸小说有他的局限性,获不了世界大奖的,但金庸小说至少在二百年后还会流传下去)。
莫言和贾平凹是和村上春树最具竞争力的亚洲诺奖人选。
在此,我想再套用林少华先生一句话:“希望他们老哥仨好好保重身体,看谁获奖吧。”尽管他们都不把诺奖放在眼里。
就个人喜好而言,我当然也和世界上的大多数人一样,喜欢村上春树的小说。
《1Q84》、《发条鸟年代记》、《海边的卡夫卡》、短篇小说《且听风吟》简直是绝代神品,无上妙品。因为村上笔下的生活使我感同身受,掩卷时,我不禁会问,怎么会这样?简直就是在写我自己,而他笔下的日本也正是眼下的中国。
不知我的回答您满意否?